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论文3篇

时间:2023-01-17 17:10:06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论文3篇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论文1

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劳动教育应是以促进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和提升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语文课程是小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需要发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功能。[2]课程资源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课程资源是十分必要的。[3]劳动教育资源是在劳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4]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这不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因此,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显得极其重要。在开发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资源的特点、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价值及途径。

1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特点

1.1多样性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是多种多样、极其丰富的。具体而言,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挂图、卡片、报刊等图文资源;教师和学生等人本资源;试验田、种植地等劳动实践资源。

1.2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在社会环境、自然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例如,慈溪市小学以“海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构建海韵课程,通过“语言与阅读”来培养学生。

1.3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因此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表达了鲁迅对人力车夫的关怀和同情,以及他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情怀。

2开发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

语文教师开发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2.1促进学生的发展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相应的劳动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正确的劳动审美观。

2.1.1认识维度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够使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到相应的劳动教育知识,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一定的劳动意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例如,《剥豆》一文展现了儿子面对劳动结果的诚实,教师须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在于它的道德高度,而不在于取得了多少的劳动成果。

2.1.2创造性维度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创造性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从而热爱劳动。[5]例如,在《詹天佑》一文中,作者描写了詹天佑独创性地设计了“人”字形路线从而使火车上山更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劳动。

2.1.3审美维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引用了大量插图,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教科书插图中的劳动资源,联结课文中的劳动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审美观。[6]在二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板块中,课本呈现了厨师、护士等人物形象,使学生对职业特征有了初步感知。教师可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做最美的劳动者。

2.2促进教师的发展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够促进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培养语文教师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利于语文教师将学科知识和劳动教育紧密融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悯农》此类课文时,具有劳动教育资源深度挖掘能力的教师往往能够向学生讲授农具及其使用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3开发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须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劳动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由此拓展语文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如何合理地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3.1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在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开发劳动教育资源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教学内容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劳动教育知识,因此一些教师容易忽略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例如,在教授《三个儿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帮助父母减轻负担,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整篇文章未明显展现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但是教师只要能够找准切入点进行深度挖掘,就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意识。第二,劳动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例如,在教授《朱德的扁担》一课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朱德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朱德劳动的形象,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朱德参加劳动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品析“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等语句,使学生感受朱德参加劳动的崇高品格。此外,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尝试肩挑粮食的不易。这些方法都有可取之处,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则是教师需要好好斟酌的地方。第三,语文教师生活视野的局限,降低了其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支配程度。在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时,教师要着重分析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形成开发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特色。

3.2重视形成语文课程特色生活和情感是语文课程的特色。教师在开发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时,也要注意从生活和情感入手,寻找一切有可能挖掘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在教授《中国美食》一课时,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制作这些食物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再问问学生会做哪些食物,要求学生在回家之后向爸爸妈妈学习做一道家乡的美食,并拍摄成小视频,上传到班级网络劳动教育资源库。

3.3学会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学会提炼劳动教育资源,学会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整合劳动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在整合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时,可按照“学习劳动技能—学习劳动工具—培养劳动情感”的主线来整合。教师可以将二年级下册的《小儿垂钓》、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三“做手工”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垂钓、完成手工作业,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4开发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途径

4.1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语文教材资源极其丰富,教师在开发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首先,找准合适的基点,多角度地拓展阅读。例如,在教授《悯农》一课时,为了介绍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可以联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人力车夫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劳动者的不易,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其次,围绕学科主题,整合教材课文。教师可以围绕中心主题,将教材中有关的课文梳理出来,开展主题式群文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珍惜劳动成果”这个主题,将《悯农》《千人糕》等课文结合起来,开展主题式群文阅读教学。再次,把相关资料引入课本,采用“1+X”方法拓展课外阅读。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应的课外读物,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劳动知识,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最后,围绕劳动教育专题,开展写作练习。教师可以围绕“教科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劳动人物”这一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随后指导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分享自己笔下的劳动人物形象。

4.2网络资源的开发在开发劳动教育资源时,教师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将教学延展至家庭、社区等任意空间。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相关的劳动教育思想,采用在线探讨的方式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在线上互动、互相学习。教师建立线上劳动教育资源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课后学习,打破劳动教育只在课堂内渗透的壁垒。教师可以利用新劳动教育APP,结合语文课程,布置相应的课程任务。在上课时,可以结合所教授的课文内容,选择新劳动教育APP上相应的劳动教育资源供学生课后学习,也可以要求学生拍摄精彩的劳动视频并上传至新劳动教育APP,最后进行档案袋评价。

4.3社会资源的开发教师可以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劳动中感知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7]例如,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非遗博物馆,或者邀请非遗手工艺者进校园,为学生展示非遗手工艺。学校也可以邀请劳动模范为学生讲授自己的经历,使学生接受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熏陶,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5结语

语文教师要树立“以劳育人”的意识,积极开发与整合语文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既要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要注重课程中劳动素养的渗透,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贡献力量。

作者:卢静 赵彦宏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论文2

自古以来,中国便流传着“文以载道”的教学理念,可将其解释为:文章能够使学生掌握“道”的含义,端正自身态度,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理想人格,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尤其对于高职学生,其即将步入社会,若不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则很容易被社会不良因素所影响。因此,针对高职学生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极为重要。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格局与其他科目相比更趋近于“全”的概念,即全员、全程、全课程。其中全员主要指:全体学生都应切实参与到课程思政中;而全程则包括小学、中学、高中至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其都需要持续参与课程思政学习;对于全课程便较为容易理解,其主要指课程思政能够与语文、英语、体育以及专业课程等多门科目相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到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人格发展的核心素养[1]。实际上,可将课程思政看作一种教学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属于各高校帮助学生端正自身思想、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重点课程。目前,尽管各个高职院校都已在各学科中积极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但是教学模式仍显传统滞后,教师教学理念仍需进一步更新。高职语文属于基础课中的重要学科,也是传统学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要求,及时转变自身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而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能够与语文教学形成协同教学,有机融合,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感受到主流价值观念及基本内涵。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一)塑造学生良好人格,体现语文教学最大价值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推动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各高校以及教师必须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发展问题予以足够重视,积极响应国家所推出的各项教学政策,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品德以及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在教学首要地位。如此,便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展现语文教学价值,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为依托,拓展课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逐步塑造健全、良好、端正的人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2]。另外,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高职语文教学,确保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性,使其通过受教育成长为人格健全、能够发挥社会价值的新一代青年。

(二)激发学生思政热情,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无论是思想政治教学还是思想政治学习,单从外表来看都十分枯燥,尤其针对高职学生,其本身便对思政学习存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倘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传统,不能结合学情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形成固化思维[3]。而若能够及时、灵活转变教学思想,在语文教学中逐步渗透思政理念,即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促使课程思政与高职语文教学开展有机融合,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育人与教学两手抓,两手都使劲。基于此,教师必须拓宽语文教学资源路径,丰富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转变枯燥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及低沉的语文课堂氛围。同时,思政与语文教学相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看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的热情,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思政学习之中,与思政内容产生共鸣。

(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思政教学目标之一便在于促使学生逐步继承中国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课程思政与高职语文相结合,其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不仅包括中华古典文化,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中华古典文化的内涵[4]。高职语文所用教材中包含的每一篇教学素材,无一不经过学者与作者的精挑细选,其自身本就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只需要教师在开展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拓展挖掘即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的作品(以历史英雄事迹类文章素材为最佳,此类文章素材便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内容,使学生感受经久不衰的中国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以及中华民族复兴过程,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如此一来,便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形式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体现在精神、制度、环境、艺术、行为以及职场六个方面,下文将对其展开具体阐述。

(一)精神与制度模块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语文教学的精神模块与制度模块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精神模块,其着重将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优秀文章引入高职语文课堂之中,切实营造了“品言”“品行”“品德”以及“品质”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而引导学生“立言”“立行”“立德”及“立仁”。传统的语文教学更侧重于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而非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因此,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质上也是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此处以《论语》为例,教师可在确保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将孔子的交友之道、仁爱主义提炼出来,带领学生共同体会儒家之道。此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感悟到儒家之道的真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语》部分内容的中心论点,利于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与运用。对于制度模块,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便可着重选取养成教育等内容作为教学题材,引导学生以辩证性思维看待古人的教育之道,带领学生感悟古人的贫富观、经济观、道德观、价值观,使学生逐步在牢记所学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规范自身行为,促使学生以古人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形成自我管理意识。针对此点,教师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选择《礼记·学记》或《史记·货殖列传序》等教学素材,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对我国历史经济发展情况做一个大致了解,初步培养学生经济思维与国家发展之责任感。

(二)环境与艺术模块无论对于何种专业的学生,环境与艺术模块都是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对于环境文化模块,教师可选用与环境文化相关的文章,并以此为基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播放祖国大好河山视频,达到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给予学生归属感的目标。另外,在此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无处不在,其既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艺术品位的培养,将“以艺载德”作为教学导向,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取《牡丹亭》等古典且具有魅力的文章,使学生感悟中国人民内心最深处的“艺术”。

(三)行为与职场模块行为模块改革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思想,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以及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完善自身、提升自己、超越自己,逐步将学生培养成内心强大、责任感强烈、重品行的优秀人才。此处,教师可选用《定风波》为学生讲解如何能够在困顿之下保持良好、豁达、乐观的心态,同时也可以选用《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与学生开展深度交流,走进学生内心,为学生目前所感受到的困顿提供一些实用建议。对于职场文化模块,其主要改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立足于工作岗位上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需要以就业作为基本导向,开展相应教学。

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获得了一定的创新,其与传统语文教学以及思政教学相比,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侧重于运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下文将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创新进行简要概述,并适当列举教学案例,全面展现在语文课程中渗透思政课程的作用。

(一)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传承与发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针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无论是思政教学还是语文教学,都应顺应时展,切实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理念,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基于目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授课平台,实施“线上+线下”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混合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线上平台(如云课堂、超星等)发起问题讨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线上“头脑风暴”中来。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讨论问题发起线下提问,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此种做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内向学生提供发言机会,相比传统线下课堂教学,学生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响应度更高。如:教师在开展孝道有关课程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在超星、云课堂等平台观看“二十四孝”视频。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应用多媒体播放“二十四孝”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观看。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可针对所授文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如“何为孝道”“你认为怎样对待父母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孝顺”等。最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一定的补充,使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中华传承上千年的“孝道”。同理,语文教师在开展其他题材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仍旧可以应用此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注重实践理论知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素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可运用学校周边事物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在事物选择过程中,首选应为景区(部级5A景区为最佳),引导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提高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综合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先联合学校,积极联系学校周边党史馆、名胜古迹、非遗传承人以及自然景区等,而后便可由学校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党史馆、游览名胜古迹,深刻感悟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此过程中,应对不同专业学生做出任务区分,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础,将思政学习作为导向,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分激发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在参加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后,主动加强普通话训练,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等。如此一来,便能够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之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壮丽,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明确祖国发展至今的辛酸历程,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的信心。

(三)开展多元化灵活性教学,促使学生形成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讨论法、情景模拟法、比较分析法、视频教学法等。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以讨论法为例,教师可以“中国神话中所蕴含怎样的中国精神”为题,引导学生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针对董存瑞、邱少云同志的英雄事迹开展讲解,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于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内核,进而培养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求职信写作”时,可运用情景模拟法与视频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毛遂自荐》或《与韩荆州书》等视频,然后再向学生抛出问题,如“如果你是韩荆州,你是否会录用李白?能否说一说原因?”等。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之后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封求职信,如此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使学生明确中华文化沟通内涵。综上所述,高职语文中所蕴含的文学名著非常多,且每篇文学名著都含有一定的思政因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因此,基于课程思政视域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应将精神、环境、制度、艺术、职场、文化等内容作为出发点,巧妙运用文学名著,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思想素质与综合素养。

作者:杨敏 单位: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论文3

一、对“课程思政元素”的理解与认识

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和真善美的结合,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和活动。“课程思政”的涉及面非常广,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有政治认同、有家国情怀、有道德修养、有人文素养……凡一切有利于学生进步和发展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都是“课程思政”很好的融入元素。

二、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自然、画龙点睛地融入技工语文教学

语文是人文属性明显的学科,专业课教师都非常羡慕语文教师,因为语文课本里天然就蕴含着很多“真善美”的元素,认为语文课的“课程思政元素”比较好挖掘。但是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不能止步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要做到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且将他们提炼好,然后有效、自然、画龙点睛地融入教学任务,最后以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教育学生、滋养学生。

(一)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技工语文教学笔者认为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完美地结合起来,就是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技工语文教学。这需要教师首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教学,然后带动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拓宽学生知识面。笔者认为这样的融合才算是有效的融合。比如经典文学作品具有相当大的阐释空间,经典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观自身,从作品中照见自己、他人及世界,而语文课本里就有很多这样的经典作品选段。在给邮轮乘务专业学生讲解莫泊桑的名著《项链》这篇课文时,笔者从专业特性与学生从事本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为切入点,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首先,通过“美”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共鸣。邮轮乘务专业的学生,大都拥有亮丽的外表,大多数学生是学校礼仪队的成员,这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具有共性。那么,在当今社会,如何对待“颜值”?“颜值”到底重不重要?“颜值”与“人品”是什么关系?邮轮乘务专业“颜值担当”的学生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呢?通过这一连串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最终学生们一致认为:最完美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欣赏一个人,应该始于颜值,终于人品、一系列话题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共鸣,笔者在感动的同时,也在默默地祝福学生们都能拥有这份最完美的“美”。经过前一轮“共鸣”的铺垫,学生对自己的“颜值”很满意,接下来更有了学习的动力。然后笔者乘胜追击,引导学生分析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来挖掘与职业素养相关的“思政元素”。学生们认为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虽然可悲、可怜,但也有可敬、可爱之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承担十年艰辛。玛蒂尔德用自己十年青春美貌去偿还债务,而不是通过非正常手段以求蒙混过关,足以证明她即使背负巨债,也要诚实守信,而诚实守信恰恰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女主人的遭遇也非常深刻地告诫学生:只凭借美丽的外表是行不通的。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诚实劳动就是我们应该坚持的职业精神。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人生起起落落是常态,在困难、灾难面前,要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做到不沮丧、不气馁,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语文课本身就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经典名著,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前行,更好地融入社会。而这种力量来源恰恰就是“课程思政元素”,虽是无形,但却有力。

(二)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技工语文教学关于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技工语文教学,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如盐化水”。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健康离不开盐,但是吃盐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使人体自然而然地吸收。“课程思政元素”也要“如盐化水”般,将其自然地融入教学任务中,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融入。2021年,由笔者学校语文教师团队创作的课堂教学案例获得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举办的“开展建党100周年优秀教研征集活动”三等奖。团队成员以落实“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教育为切入点,将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党史小故事”作为“课程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教学,带领学生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第一个党史小故事,教师提出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为什么要“湘江北去”?其主要设计意图,是想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开篇之作《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党史小故事的融入是自然的,学生们了解了《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在这里,“课程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与教学任务相得益彰。第二个党史小故事,由诗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作为切入点。主要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长沙学习期间,创立了《湘江评论》的党史小故事。《湘江评论》也曾被李大钊先生认为是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刻的刊物。这个党史小故事的融入是自然的,学生们了解到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就以天下为己任,立下拯救多灾多难旧中国的铮铮誓言。在这里,“课程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与教学任务相辅相成。第三个党史小故事,由《沁园春·长沙》中“击水”这个词切入。众所周知,毛主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主要设计意图是借毛主席“酷爱游泳”这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个党史小故事的融入是自然的,学生们了解到毛主席从青年到暮年一直酷爱游泳,尤其喜爱到大风大浪中游泳。在这里,“课程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与教学内容共同发力。这些党史小故事读起来非常有感染力,有些学生在小故事分享环节中眼睛湿润了,有些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紧紧地攥着拳头,有些学生在课下自发写了听故事的感想,还有些学生课下又搜集了其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同学们分享……学生们在被深深感动的同时,汲取了前进的力量,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努力成长……笔者所在学校语文教师团队的这堂案例课之所以能获奖,也是因为团队将“党史故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这是一次创新课,同时也是一次效果显著的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教育课。“如盐化水”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受益匪浅。

(三)将“课程思政元素”画龙点睛地融入技工语文教学一堂课中“课程思政元素”有时不止一个,可能会有多个。而我们的“课程思政元素”是方法不是加法,不是越多越好。笔者还是想借用“如盐化水”这个比喻进行说明。人类离不开盐,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成人每天对盐的摄入量不得多于6克,所以哪些“课程思政元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应该认真斟酌。可用挖矿采掘的过程来比喻“课程思政”形成的过程:首先我们要进行挖掘,其次要进行冶炼和提炼,就是要把“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进行工艺火候的把握,进行打磨和加工,形成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纪念居里夫人的文章。该文以“美丽”为主线,不仅描绘了她的外在美,更是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美:坚定的信念、超凡脱俗的品质、献身科学的精神……这些“美”单独拿出一个就足以担当“课程思政元素”大任,但笔者认为其中画龙点睛之“美”,是在挖掘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是永恒的美,为什么只有她的美才称得上是“跨越百年的美丽”?画龙点睛之笔应该在“永恒”上下功夫。

三、小结

“课程思政”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做、用力去做”,切实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唐婧 单位:青岛海洋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