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取中国2002年-2017年的信贷余额数据,研究中国信贷周期的波动特征以及信贷周期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信贷运行由“长扩张短收缩”演变为“长收缩短扩张”,并呈现“强扩张弱收缩”的非对称性特征;(2)新常态以来,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及过去明显,数量型调控中介目标对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明显弱化;(3)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负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下,增加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弱化数量型调控中介目标,依据不同经济形势制定差异化的调控政策,并引导货币政策从“大水漫灌”式的信贷投放转换为“精准滴灌”模式。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 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于198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