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合集7篇)

时间:2024-02-21 14:45:11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城市垃圾;分类;物理成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06-01

一、相关理论依据

1.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定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有两种,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垃圾分类是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具体方法,即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按一定技术标准的收集方法来分类,它与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相对。而广义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泛指城市对所有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提供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这几个环节。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过程和分类系统是最完整的,垃圾源头分类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是最有用的,特别是研究到垃圾输送各个环节。本文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包括两种含义。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可以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处理、处置或回收利用区分。目前有两大类:一为可回收利用废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另一个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利用废物、有害废物、其他垃圾。

1.2 垃圾资源化利用定义

垃圾的资源化一般是指一些现有的固体废物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变为可利用的资源。现在国内外普遍的观点是将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划分为三种定义。一是物质回收利用,固体废物进行材料回收利用,废物经过处理和回收如纸张、玻璃、金属等材料;二是材料转换,即利用该系统对废料进行转换,通过转换变成新形式,如使用废橡胶和废玻璃生产铺路材料,利用炉渣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采用堆肥产生有机废物。

二、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物理成分分析

2.1 生活垃圾产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长,影响了城市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发展水平。发展的城市生活垃圾要进行处理,影响垃圾产量变化的原因中主要包括人口和居民生活水平这两个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大城市人口在100~500万人,而且增长迅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商业经济活动增多,人均工资不断提高,人均消费量也有所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如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增长这些都是城市垃圾产量增长的原因。

2.2 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表1和图1可以看出:城市垃圾的总体改变趋势是无机物的组成下降,有机成分和固体废物的整体趋势已经逐年提高,垃圾中水分含量高。这些特点应该在处理过程中引起注意。

城市固体废弃物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机物,产生高浓度的有机物主要是由于植物的有机成分比例继续增长。市政废物垃圾中含有纸、布、塑料、金属、玻璃、木材、橡胶、皮革这些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由于城市可回收网络发达,大量的高价值、便于运输的废品通过废物回收,可集中资源再利用,最终达到处理厂是几乎没有市场价值,被污染过的不容易拆解的固体废弃物。

三、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垃圾源头分类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力

垃圾源头分类对废物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垃圾源头分类很难实施。通过促进源头减量,并针对垃圾分类推广,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地方政府,通过改进垃圾源头分类技术来有效控制城市固体废物,以及相应的目标和实施措施,目前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仍处于试点阶段,还很薄弱,需要大力推动。

3.2 垃圾源头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垃圾的源头分类,这只是垃圾分类资源化的开始。如果在居住区还要加一种分类垃圾箱,除了两种类型的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厨房垃圾在居住区也很多,如果没有明显的标志提醒,群众很难清楚如何分类。

3.3 垃圾分类管理不到位

在很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中,还是采用旧的管理办法,没有相关的源头分离及废物管理实施细则,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到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方面环节,需要协调卫生、环保、环卫、社会和企业等不同部门解决。但是,这些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需要设置有一个协调机构来协调这些部门的工作共同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四、方法和措施

4.1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原则上按“四大类”区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采用的分类投放方式:在试验区的基础上,定义了4种不同的颜色,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上。在居民小区的公共区域放置分类垃圾箱。在小区的指定位置放置一个有害垃圾回收桶,并做好安全防护。

4.2 分类运输方式及处理方法

主要涉及在收集、运输的方式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分类收运。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和利用如图2所示。

五、结论

总之城市垃圾分类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有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和收运体系来加快城市垃圾分类投放及收运步伐。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建立生活垃圾三级分类体系,就能为垃圾资源再利用提供基础,保证终端垃圾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 瞿利建,陈 全,瞿志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研究现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12:25-29.

[2] 木木. 垃圾减量分类 让城市更美好[J]. 青海科技,2013,06:42-43.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深圳市 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收集

中图分类号:TF0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42-01

生活垃圾按来源可分为居民垃圾、机团垃圾、街道垃圾、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饮食服务业垃圾,按其性质又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分类包括分类收集、垃圾分拣、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等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败,而多部门对垃圾分类环节的多头管理极难形成合力,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易互相掣肘。

一、深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深圳市公共道路上的垃圾桶一种是标识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另一种没有任何的分类标志。七成市民在公共场所会有意识地将垃圾分类投放,但因为不知道如何分类或者多数垃圾桶本身没有区别等原因而没有进行分类。对居民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显示,深圳市近八成市民对家庭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多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装在一起投放在小区垃圾桶(池)里,仅有的分类是将能卖钱的可回收垃圾拣出;此外,深圳市小区中大多数垃圾桶没有分类标志,即使是分类垃圾桶,垃圾也没有分类投放。

可回收垃圾经过“居民、拾荒者、环卫工人”3个环节的筛选得到回收利用。然而对于餐厨垃圾、生活干垃圾(如废纸、金属、塑料、玻璃、纺织物、橡胶制品、陶瓷、渣土、婴幼儿妇女及病人的卫生用品),以及废旧电池、灯管、油漆桶、过期药品等有毒有害垃圾并没有分类,垃圾混合收集后首先运至垃圾中转站,然后运到垃圾处理中心,最终被填埋或焚烧。在一些机团单位和街道,垃圾桶虽然具有分类标识,但多数没有发挥作用。一方面,垃圾箱里的垃圾没有严格分类;另一方面,深圳市目前环卫部门和环保公司并没有垃圾分类运输车,可回收垃圾装置和不可回收垃圾装置最终用途都一样,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垃圾分类作用。

果蔬垃圾、绿化垃圾和餐饮垃圾均为有机垃圾,其来源和成分相对简单。目前深圳市果蔬垃圾以卫生填埋及简易堆填为主要处理方式,餐饮垃圾基本是私人回收为主或卖给养猪场等进行废物利用。对于绿化垃圾,福田和罗湖区的做法是直接运往下坪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较大的枝条则送往枝桠粉碎厂粉碎,进行简易堆肥;南山区收运后的绿化垃圾大部分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送往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进行处置;盐田区和原特区外则主要采用简易堆填或直接回归绿地方式处理。

二、深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政策和执行措施乏力。

深圳市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深圳市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实施方案》,细化了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对制定垃圾分类的详细标准,明确相关管理责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应的法律体系和规定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是立法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如对垃圾如何分类、分几类的没有明确规定,这给管理部门的具体实施带来了难度,使执行力大为降低。二是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现行立法缺乏地违反城市垃圾分类法律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流失的相关法律责任规定。这样既不利于垃圾分类义务人履行分类的义务,也无法对垃圾分类的违法行为有效制裁。

(二)统一收费,缺乏鼓励因素。

根据2007年施行的《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深圳采取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水费绑定收取的方式,特区内居民用户按13.5元/户・月定额收取;其他用户按排污水量计收,每立方米排污水量缴纳垃圾处理费0.27元(相当于按垃圾产生量125元/吨),而排污水量一般按用水量90%计算。每年征收的垃圾费达5亿元左右。这种“一刀切”的方法虽然对政府收取垃圾处理费有充分保障且简单易行,但是这种收费方式不论垃圾分类与否及垃圾实际量多少,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不能起到任何的激励和诱导作用。

(三)政府部门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垃圾减量和分类收集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由市城管局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由市科工贸信委负责,有毒有害垃圾和电子垃圾又由市人居环境委负责。人人有责的结果容易导致人人都不负责。就纵向来看上级对下级的指挥监控不力,导致有禁不止;横向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出现有费可收、有利可图的事情多家监管,“打篮球”争抢利益,而有责无利或责大于利的则“打排球”互相推诿,有的部门在部门利益竞争的驱使下,进行“选择性执法”,有的甚至重审批轻监管、乱审批不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明确完善的协调合作机制。

(四)宣传教育不到位,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政府部门、学校和广播传媒都提倡并积极宣传垃圾分类,但由于对如何分类和收集投放的宣传不到位,大部分的市民也仅是养成了垃圾要入箱的习惯,投放垃圾时,仍然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投放;分类垃圾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形同虚设。我们的宣传工作还任重而道远。从幼儿园和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对建立垃圾分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幼儿园和多数学校由于没有意识到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在升学率和提高成绩的压力下,多把环保宣传当成应景和做秀,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五)垃圾末端处置简单粗放,未形成产业链。

深圳市目前垃圾末端处置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垃圾分类后,收集后又混合处理,影响了居民积极性。或垃圾虽有分类收集,却不能实现分类运输,混合装运的结果使得垃圾分类成为一句空话,也使城市街头的分类垃圾桶成为一种摆设。二是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社区的垃圾基础设备,比如垃圾转运电瓶车改装、垃圾中转站技术升级等所需资金,都是物业处无法承受的,需要政府出资。而政府又无如此大的财政预算,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复杂,触及利益。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由于企业处理成本高,政府的补贴又不到位,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就少之又少,也使一些推行社区有害垃圾收集的物业小区陷入尴尬境地。餐厨垃圾的处理,虽有正规的餐厨垃圾处理站,但却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每天处理量仅占到饱合量的4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种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将餐厨垃圾承包给固定人员回收是餐饮行业的普遍做法。如果实行餐厨垃圾的集中专业化处理,将会触及到一个利益链,直接和潜在的阻力相当大。四是可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的垃圾种类繁多,而我市目前并没有一个与垃圾分类有关的专业市场,并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因此目前要实现垃圾分类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第3篇

一、数据分析

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图1、2、3),大部分中学生觉得垃圾分类很有意义,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其中大部分中学生不知道垃圾该怎么分类。只有小部分中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流程。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是存在的,但在行动上能做到的并不多。大部分中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愿意分类扔垃圾的人也不多。主要原因是觉得太麻烦或不会分类。中学生可能觉得垃圾分类与自己利益无关,因此不愿意把一袋袋垃圾分开,加之周围的分类情况并不普遍,导致垃圾分类现象并没有改善。可回收垃圾箱里的垃圾有些是不可回收的,说明中学生对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

二、分类意义及建议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第4篇

为了生态更美好,垃圾分类齐动手

二、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却是比较滞后的,就以垃圾分类为例,国内的状况就显得不容乐观,不仅是垃圾分类的实施不足,而且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合理化研究也不足。垃圾分类收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目前,仍有少数的人不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在回收过程中,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也依旧比较模糊。城北分公司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宣传工作,达到全体职工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知晓率100%、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方式知晓率100%、垃圾分类处理行为形成率100%。

三、宣传对象

全体职工

四、活动内容

(一)分公司领导干部、全体职工应高度重视,踊跃参与,加强宣传教育。

1、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学习上级文件,进一步明确活动时间、意义,明确本次活动中各自的职责任务。

2、党组织结合职工政治学习,集中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垃圾分类方法》。

3、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开展相关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二)重点区域环境布置,营造宣传氛围。

1、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及宣传版面。

2、通过宣传手册,增加宣传的内容。

3、在办公区域醒目处开辟固定的宣传板块,定期更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方法》和有关知识。

五、活动预期目标和效果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利用;减量化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21302

1概述

当今,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成为世界的热点和难点。全世界都面临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峻形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解决都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做出很大的努力,并给予了高度重视。当前城市垃圾的增长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对城市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课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

2相关理论依据

2.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定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有两种,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垃圾分类是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具体方法,即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按一定技术标准的收集方法来分类,它与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相对。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理解的这个概念。而广义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泛指城市对所有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提供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这几个环节。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过程和分类系统是最完整的,垃圾源头分类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是最有用的,特别是研究到垃圾输送各个环节。本文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包括两种含义。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可以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处理、处置或回收利用区分。目前有两大类:一为可回收利用废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另一个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利用废物、有害废物、其他垃圾。

2.2垃圾资源化利用定义

垃圾的资源化一般是指一些现有的固体废物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变为可利用的资源。现在国内外普遍的观点是将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划分为三种定义。一是物质回收利用,固体废物进行材料回收利用,废物经过处理和回收如纸张、玻璃、金属等材料;二是材料转换,即利用该系统对废料进行转换,通过转换变成新形式,如使用废橡胶和废玻璃生产铺路材料,利用炉渣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采用堆肥产生有机废物;三是能量转换,即从废物处理回收能量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热能或电能,例如,有机余热回收动力的燃烧,厌氧消化产生使用垃圾作为沼气能源用于加热或发电。

2.3国内研究现状

执行垃圾收集试点开始于2000年,在上海、北京、广州、厦门等8个城市率先开展,但10年后,垃圾桶和回收设施在源头分类模型尚未形成。试点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废物收集和回收设施不齐全,没有做一个专门收集、运输分拣、分类、处理技术\[2\]。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并不齐全,挫伤了居民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收集的废物来源混乱、运输和处理资源的源头分类分离的过程未建立、未创建源头分类的存储管理模式。

3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物理成分分析

3.1生活垃圾产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长,影响了城市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发展水平。发展的城市生活垃圾要进行处理,影响垃圾产量变化的原因中主要包括人口和居民生活水平这两个因素\[3\]。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大城市人口在100~500万人,而且增长迅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商业经济活动增多,人均工资不断提高,人均消费量也有所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如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增长这些都是城市垃圾产量增长的原因。

3.2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表1和图1可以看出:城市垃圾的总体改变趋势是无机物的组成下降,有机成分和固体废物的整体趋势已经逐年提高,垃圾中水分含量高。这些特点应该在处理过程中引起注意。

4.1垃圾源头分类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力

垃圾源头分类对废物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垃圾源头分类很难实施。通过促进源头减量,并针对垃圾分类推广,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地方政府,通过改进垃圾源头分类技术来有效控制城市固体废物,以及相应的目标和实施措施,目前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仍处于试点阶段,还很薄弱,需要大力推动。

4.2垃圾源头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垃圾的源头分类,这只是垃圾分类资源化的开始。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城市,缺乏废物处理系统及其相关设施,如在公共场所设置分类垃圾桶很简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可循环再利用废物,另一种为其他废物。如果在居住区还要加一种分类垃圾箱,除了两种类型的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厨房垃圾在居住区也很多,如果没有明显的标志提醒,群众很难清楚如何分类。

4.3垃圾分类管理不到位

在很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中,还是采用旧的管理办法,没有相关的源头分离及废物管理实施细则,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到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方面环节,需要协调卫生、环保、环卫、 社会和企业等不同部门解决。但是,这些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需要设置有一个协调机构来协调这些部门的工作共同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5方法和措施

5.1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原则上按“四大类”区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采用的分类投放方式:在试验区的基础上,定义了4种不同的颜色,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上。在居民小区的公共区域放置分类垃圾箱。在小区的指定位置放置一个有害垃圾回收桶,并做好安全防护。

5.2分类运输方式及处理方法

主要涉及在收集、运输的方式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分类收运。厨余垃圾由小区的物业及垃圾收运工作人员每天将厨余垃圾送到处理厂进行堆肥。可回收物由物业负责收集,回收企业定期上门回收,进行资源再生利用。危险废物由环保部门定期上门收运,送到指定的位置处理和处置,其他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4\]。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资源和利用如图2所示。

6结论

城市垃圾源头分类还处在试点起步阶段,现在多数居民依然采用混合方式投放生活垃圾。虽然多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但试点区反馈结果显示,居民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意识不强。缺乏垃圾分类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目前还没有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而且提供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总之城市垃圾分类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有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和收运体系来加快城市垃圾分类投放及收运步伐。本文研究表明如果建立生活垃圾三级分类体系,就能为垃圾资源再利用提供基础,保证终端垃圾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益,陶华.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卢英方,陶华,赵俊超.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综合治理水平[J].城乡建设,2001(6):13~14.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第6篇

一、垃圾分类的历程回顾和概念解析

(一)北京市开展垃圾分类的简要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前,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基本上是一个概念。记得小时候,牙膏皮、桔子皮、墨鱼骨等各种可循环利用的物品都可以卖给废品收购站或药店。据北京环卫集团考证,北京日报早在1957年就有“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的报道,这是在正式刊物上最早出现的垃圾分类的概念。

1996年,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社区在环保组织的倡导下,开始推动以废品回收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分类。2000年,住建部确定北京等8座城市试点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进入政府主导层面,开始“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分法的推广。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到2008年圆满举办,北京的垃圾分类一直围绕实现奥运承诺开展工作。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引领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面对激增的人口,城市每年需要拿出500亩土地用于垃圾填埋,城市运行不堪重负,同时面临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意见》中首次明确了采用“焚烧发电、生化处理、卫生填埋”三大成熟主流技术进行综合处理,将垃圾处理结构优化为4U3U3,彻底改变主要依靠卫生填埋处理的方式。

2013年,为改变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同时确立了“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原则。按照大类粗分的标准,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意见》后,在朝阳区“三街两乡”先行开展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试点,取得了明@效果。2010年以来,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到2015年,先后在3759个小区建立了规范的垃圾分类投放站点,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车,入户发放分类垃圾桶、垃圾袋,在社区招募“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2万余人,宣传、普及和现场指导居民投放垃圾,垃圾分类覆盖人口达到800万人,占比达到可推行垃圾分类小区的80%。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北京市在2011年创新性地制定了代表国内地方立法先进水平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2年3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施行。

(二)对垃圾分类概念的解析

首先,上位法中生活垃圾概念缺失导致垃圾分类方向不明。按照我国固废法中的定义,垃圾为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于生活垃圾则没有明确的定义。参考其他国家对生活垃圾的定义,则包含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技术路径和政策思路。比如德国,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家庭垃圾和其他城市生活垃圾两类。家庭垃圾包括普通家庭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生物垃圾、可生物降解的庭院和公园垃圾、可回收物(包含玻璃、废纸、纸板、轻质包装材料、金属等);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包括街道清扫的垃圾、餐厨垃圾、市场垃圾、其它混合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不包括矿产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以及二次垃圾(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继续处理的垃圾,如飞灰、炉渣、破碎物、淤泥、动物残留物等,不包括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可作为原料或产品的垃圾)。日本对生活垃圾的定义是指日常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家庭垃圾)以及商业活动场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商业垃圾),不包括工业废弃物以及法律规定的具有传染性、有毒性、爆炸性等特性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其次,城市管理体制分割导致了对垃圾分类的狭义理解。长期以来受政府管理体制的局限,垃圾管理表现为各自为战的“碎片化”状况。生活垃圾处理由环卫部门负责,废品回收由商务部门负责,危险废物处理由环保部门负责,装修垃圾由住建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工业部门负责,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的执法由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循环经济政策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如此等等。环卫部门发起的垃圾分类工作,多年来在环卫部门的职责范围内打转转,分出厨余垃圾几乎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部。一方面,厨余垃圾的分出率仅有5%左右(开展垃圾分类小区的平均水平),高投入低产出,财政绩效不佳,垃圾分类效用饱受质疑;另一方面,进入终端处理设施的垃圾中几乎没有可用之物。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垃圾分类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就已经达到了资源化率70%的水平。相对于2016年北京市每年872万吨的生活垃圾清运量,20万拾荒大军每年分拣出约500万吨的再生资源,而这部分贡献并未计入垃圾分类效果。

最后,“两网融合”是对垃圾分类的理性回归。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垃圾分类概念的国际接轨来看,垃圾分类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矛盾在于再生资源回收。同时,要从根本上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出路在于循环经济政策方针的落实。从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国际市场原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低迷,疏解非首都功能力度加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低、小、散、乱的经营难以持续,需要及时构建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避免可再生资源流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从战略上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改革措施中,明确了将原来由商务部门负责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职能划转城市管理部门,职能上的一体化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创造了条件。垃圾分类应是对包含再生资源在内的所有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由环卫部门推动的以分出厨余垃圾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分类系统与商务部门管理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两网融合”是新时期垃圾分类的应有之义。

二、垃圾分类的问题表现和路径解析

(一)北京市垃圾分类的问题表现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以废品回收为主的“二分法”,到以厨余、可回收、其它垃圾的“三分法”实践,以及由试点突破到提高覆盖率的管理目标的调整。从环卫部门自身原因来看,一是没有摆脱“放几个分类垃圾桶”的纠结;二是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瓶颈”始终没有突破;三是“政府推动有余,全民参与不足”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片面追求垃圾分类达标覆盖率,进一步造成了考核标准的偏差,使垃圾分类流于形式,脱离了其应有的社会基础。

从问题表现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垃圾分类关系民生保障、关系城市环境、关系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站位不高、抓手不足、措施不严;二是垃圾分类宣传“最后一公里”环节没有解决好,物业公司等单位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还存在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方法的情况;三是在社区收运环节存在混装混运问题。分类收集车辆配备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挫伤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四是再生资源市场低迷,回收人员减少,回收网点严重萎缩,各级分拣集散中心尚未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快递包装、电子垃圾快速增长,给垃圾分类提出了新的课题;五是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不完善,约束性不足,执法难度大,考核体系不够配套,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二)垃圾分类的路径解析

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需要从路径上明确垃圾分类的三大关系。

一是明确垃圾分类目标和手段的逻辑关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目标,垃圾分类是手段,不能为了分类而分类,本末倒置。北京市在“十三五”时期环卫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垃圾处理的“金字塔”体系。处在顶端的是减量化,即减少垃圾的产生,往下两层分别是再利用和资源化,前三个层级涉及循环经济的范畴,主要措施包括限制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净菜进城、不剩餐、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和垃圾分类等。再往下是热回收,也就是垃圾焚烧或进行生化处理,最后一级是无害化。垃圾分类中的干湿分开,是对后两级垃圾处理的直接支持。

二是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联动的结构关系。以法治为基础,在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中,要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宣传动员等手段,打造垃圾分类的环境基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协同、市民自觉,最终养成全民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行为改善和环境改善良性互动的同时,p少社会整体成本。从其他城市的经验看,采用积分奖励等经济手段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前期阶段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长期实施将面临效用递减和财政保障的困难。

三是认同末端决定前端、循序渐进的时空关系。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需要时间。特别是终端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生化处理设施需要加快建设,如果只有单一的填埋工艺,垃圾分类难免重蹈覆辙。此外,正规的再生资源收集、分拣、打包、转运、资源化利用等设施需要明确空间布局并加快建设,正规的运营队伍需要及时形成。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萎缩,正是正规企业进入并替代“拾荒大军”的时机,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制定精准的财政补贴政策。

三、垃圾分类的思路探究和措施建议

(一)垃圾分类的思路探究

垃圾分类作为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是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中的城市文明,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法治精神、环保意识、自律意识等密不可分,是一个综合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必须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家庭、个人等各个主体的积极性,缺一方而不可为。在当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环境短板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更要坚持首善标准,加快构建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社会与市场合作互动的工作机制。坚持“两大原则”、立足“三大属性”、紧扣“四大环节”,通过突破难点、落实责任、建立互信、持之以恒,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提升首都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1.坚持“两大原则”,科学制定管理思路

一是“末端决定前端”原则,即前端垃圾分类方法取决于末端设施的处理方式。北京市生活垃圾有机质多,含水量大。一直以来,垃圾分类的技术路线是“资源回收、干湿分开”。近年来,随着末端处理设施的建成投产,北京市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干的垃圾进行工业化机械再分选后,有价值的东西再利用,剩余部分焚烧处置;湿的垃圾主要是生化处理,转化为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到“十三五”中期,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1.82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到6350吨/日,基本满足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二是“习惯决定效果”原则,即分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分类习惯。垃圾分类是文明进步、公民意识提升的结果。很难想象在环保意识不强、习惯于胡乱丢弃的环境中,垃圾分类能够推行下去。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好的社区都离不开居民的积极配合,自觉分类;少数市民未能很好地支持配合分类,根源还是“怕麻烦”、“图方便”的惰性思维,缺乏自觉意识和内在动力。因此,提升市民的分类意识,要突出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从娃娃抓起,提高垃圾分类知识、方法和流程的知晓率,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是基础性的工作。要采取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好领导带头、机关示范,发挥居(家、村)委会、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等的指导作用,把活动做深、做细,不断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变“要我分”为“我要分”。同时,要加大政府投入,配套完善垃圾分类各环节相应的基础设施,最大化方便居民群众,最便捷地完成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第7篇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现实意义

具体而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垃圾资源化策略的实现。城市生活垃圾体现出时空相对性的特点,时间、空间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会逐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与效果,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其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垃圾资源化可以提高资源二次利用率,相应的垃圾处理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因为分类回收可以将有用的垃圾分离出来,然后投入到新一轮的物质循环过程。最后,垃圾分类处理是采用垃圾无害处理技术的基本要求,因为城市垃圾中包含了各种复杂成分,垃圾处理的方式、处理方法均存在差异。城市垃圾混合堆放会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反应物质的毒性,从而加剧环境污染,因此进行分类回收以降低垃圾混合堆发生化学反应的机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虽然分类回收垃圾有着重要的环境意义,但是在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针对垃圾分类回收多采用提倡、指导等手段,仍然缺少一部针对垃圾分类回收、有效的专业法律法规,缺乏相应的实施措施。基于城市居民的角度而言,扔垃圾时进行分类会带来不便,而且导致其生活成本的增加,所以无法通过居民自觉实现分类回收。针对这点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并将居民的源头分类行为包含在内。在我国从限塑令的颁布可知,通过法律约束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环卫作业方法及垃圾处理技术相对落后

尽管很多城市均配置了分类回收垃圾的专用垃圾箱,但是环卫工人为提高工作效率仍然延用传统的作业方法,仍然采用混装的方式装运垃圾。这不仅影响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效果,对居民源头分类行为的积极性更是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垃圾处理技术、处理资金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比如某市十年来共回收近三百吨的电池,但是却堆放在环保局的定点仓库中,虽然现阶段废旧电池处理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处理技术一次性投入成本过高,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否则启动仍有困难。

(三)缺少科学统一的分类标准

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区也未能形成一个科学、可行、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比如上海作为推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自开始以来近十多年,中间推出几套标准,比如按有机与无机分类、实行四色垃圾桶、干湿分类等,这些标准不断变化,市民很难搞懂如何分类,从而直接影响到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放眼全国,各个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各自为立,无法统一,再加上宣传不到位、流动人口多等因素,使得垃圾分类回收流于形式。

三、推行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专门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法律体系,并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综合性法律文件、相关配套文件,而且在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均要贯穿相关的法律研究。还要加强宣传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性,引导城市居民掌握更多的垃圾处理知识,如有可能,可以从中小学教育开始普及,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让广大城市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及自觉进行垃圾回收的积极性。

(二)在垃圾分类、资源化等相关课题中投入更多的研究力量

各相关环境保护专家、学者要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技术、经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分类体系及分类标准,然后在几个试点城市推广相对统一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由国家环保局牵头引导,以免各个城市摸着石头过河,影响到垃圾分类回收科学模式的推广效果,试点成功后尽快向其它城市进行宣传与推广,逐渐发展至全国。

(三)建立健全城市垃圾管理体系

各地环保局、相关单位要制定一套合理、稳定、可操作性强的废品回收价格标准及奖惩制度,全面实现责任制管理,对垃圾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的安排,地方政府则尽量将财政力量向垃圾分类回收相关项目倾斜,也可以将垃圾处理成效列入地方领导的绩效指标;加大对回收行业的扶持力度,建立通畅、绿色的垃圾处理流通渠道,在垃圾处理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向着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目标迈进,进一步促使垃圾分类回收由政府强制执行逐渐转变为群众自觉的习惯行为。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垃圾管理技术的相关政策体系,适当征收垃圾处理费。由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环境保护的受益人同时承担建设垃圾处理设备、引入先进垃圾处理技术所需的相关费用,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可以通过资源化产品出售、政府财政补贴、适当的广告收入、已封闭垃圾场地的土地开发、垃圾收费甚至外资渠道等,来解决垃圾清运处置费用,真正实现垃圾管理的市场化、产业化,使得垃圾回收处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开征城市垃圾费是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这不仅有利于补充垃圾清运处置费用的不足,减轻财政压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加速城市垃圾处理的企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候与平.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2(19): 25.

[2]孙玉梅.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7): 36.

[3]占绍文,张海瑜.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认知及支付意愿调查――以西安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2(4): 57-62.

[4]胡一蓉.从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看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发展方向[J].天津科技,2011(1): 48-50.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