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4-02-10 16:38:00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第1篇

一、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行业格局的调整和发展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结合下,注重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俄熔岩,低碳化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更加注重行业格局的调整。

首先,在商品贸易格局的优化调整中,主要是做好商品贸易的格局优化,将传统的石化能商品进行不断的调整,并注重资源消耗性的商品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有效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综合性发展。在新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商品的应用中,实现高科技新材料商品的有效性应用,将节能化环保特点实现,注重国际贸易相关比重的不断提升,注重商品贸易结构的一种优化和调整。

其次,对于地区贸易格局而言,在优化调整中,就要结合经济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形势,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中,体现出生产低碳化的商品过程,做好国际贸易竞争的优势发展,注重国家贸易地区的平衡性发展。

最后,低碳商品的生产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发展过程,结合资金技术的优势发展,做好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联系资金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和谐有效性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调整国际贸易的一种地区格局发展。

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内涵的拓展

现代化低碳经济的一种背景发展中,就要联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内涵,在内涵的拓展中,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内涵,实现碳金融理念的不断融合。碳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将人类社会活动对于环境的危害逐渐降低。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发展,更是联系金融制度规范的相关标准,注重金融交易活动的充分讲解,在碳金融活动的基础发展中,实现资源上的有效分配,并在资金的不断配置中,做好排痰技术的不断支撑和应用,实现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保证。

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就要实现国际贸易内涵的不断拓展,在国际贸易服务内涵的广泛拖住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参与者的动向,做好低碳性的环保,在碳金融发展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有效性的追求。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技术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联系低碳技术的一种技术支持,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贸易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技术上的不断擦红心,将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发展全面实现。

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商的发展中,就要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特点,并在资金技术的过多投入中,实现技术上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在自身经济的低碳发展中,将经济的低碳发展综合性的实现,注重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新技术革命的根本创新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中,做好新一轮技术的有效性革命,在国家贸易技术的转移中,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性技术合作。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单边贸易过程,避免各种贸易规则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旦碳标签的出现,就要联系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过程,注重使用和推广的过程。碳标签在始终中,往往是结合相关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制造,并注重制造储运相关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在标签的形式分析中,对消费者告知。关于贸易壁垒的打破之后,就要结合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对碳关税措施制定,并将碳的排放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做好碳排放量的根本控制。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第2篇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结合下,注重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俄熔岩,低碳化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更加注重行业格局的调整。首先,在商品贸易格局的优化调整中,主要是做好商品贸易的格局优化,将传统的石化能商品进行不断的调整,并注重资源消耗性的商品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有效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综合性发展。在新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商品的应用中,实现高科技新材料商品的有效性应用,将节能化环保特点实现,注重国际贸易相关比重的不断提升,注重商品贸易结构的一种优化和调整。其次,对于地区贸易格局而言,在优化调整中,就要结合经济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形势,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中,体现出生产低碳化的商品过程,做好国际贸易竞争的优势发展,注重国家贸易地区的平衡性发展。最后,低碳商品的生产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发展过程,结合资金技术的优势发展,做好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联系资金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和谐有效性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调整国际贸易的一种地区格局发展。

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内涵的拓展

现代化低碳经济的一种背景发展中,就要联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内涵,在内涵的拓展中,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内涵,实现碳金融理念的不断融合。碳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将人类社会活动对于环境的危害逐渐降低。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发展,更是联系金融制度规范的相关标准,注重金融交易活动的充分讲解,在碳金融活动的基础发展中,实现资源上的有效分配,并在资金的不断配置中,做好排痰技术的不断支撑和应用,实现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保证。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就要实现国际贸易内涵的不断拓展,在国际贸易服务内涵的广泛拖住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参与者的动向,做好低碳性的环保,在碳金融发展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有效性的追求。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技术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联系低碳技术的一种技术支持,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贸易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技术上的不断擦红心,将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发展全面实现。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商的发展中,就要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特点,并在资金技术的过多投入中,实现技术上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在自身经济的低碳发展中,将经济的低碳发展综合性的实现,注重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新技术革命的根本创新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中,做好新一轮技术的有效性革命,在国家贸易技术的转移中,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性技术合作。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单边贸易过程,避免各种贸易规则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旦碳标签的出现,就要联系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过程,注重使用和推广的过程。碳标签在始终中,往往是结合相关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制造,并注重制造储运相关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在标签的形式分析中,对消费者告知。关于贸易壁垒的打破之后,就要结合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对碳关税措施制定,并将碳的排放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做好碳排放量的根本控制。

四、结语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审计模式;重点问题

一、发展低碳审计的动因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各减少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各减少10%。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包括企业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其中包括了制定各项低碳产业政策、低碳技术政策、低碳能源政策以及低碳消费政策。低碳经济的发展可能会牺牲部分短期利益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局面,只有通过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顺利进行。

按照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节能具体任务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能效水平提高,加强工业节能,强化建筑节能,推进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强化商用和民用节能,实施公共机构节能;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如此多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政策范围和补贴范围十分广泛,政策是够合理可行,补贴是否落实到位,都需要审计的监督。而且,“十二五”仅节能减排规划投资需求就达23660亿元。如此多的资金利用,更加需要要通过审计模式的合理设计,发挥审计经济监督职能,保证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审计目标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体系和低碳消费。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不仅是监督,而且是经济监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

因此,低碳经济审计目标就是,按照低碳经济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通过对低碳政策法规制度的科学性适当性和遵循性,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低碳责任履行的效果性,低碳产品补助资金申请和使用,以及低碳技术扶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低碳财税减免的符合性、真实性和效果性,低碳交易行为的真实性进行监督,以保证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

三、低碳审计内容的确定

(一)对低碳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审计

审计机构首先要对政府低碳转变计划进行调研,审查政策制定计划是否科学、经济合理,是否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是否能保证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以发现新政策或现行政策的不足;其次,审计机构要对低碳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检查政策执行手段是否可行、政策规定是否合理、政策目标是否出现偏差,并评价政策法规的执行效果,及时发现政策法规执行中出现问题,并反馈给有关部门,以作相应调整保证政策的执行效果。

(二)对低碳经济财政支出的审计

低碳经济财政支出,是指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政府制定的财政收支计划,包括贷款贴息、出口退税等直接财政支出和税收减免。低碳审计要对低碳财税减免的符合性、真实性和效果性进行全程的监督检查。第一,要对资金运用对象的复合型进行审计,检查资金的支出对象是否是属于低碳产业、电碳技术、低碳能源和低碳消费,避免寻租套取资金和补贴现象的发生;第二,要对低碳资金使用是否真实进行审计,防止挪用、盗用、截留等现象的发生;第三,评价资金运用效果,是否达到设定目标,可以改进的地方等等。

对财政资金运用的审计是传统审计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低碳审计的核心内容。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特别是对国家重点节能减排建设项目的审计是确保低碳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重点工程投资需求、减排重点工程投资需求、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投资需求分别为9820亿元、8160亿元和5680亿元,总投资需求达23660亿元,约占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6%。只有保证国家重点节能减排资金的用合理,充分发挥其乘数带动效应,才能保证减排目标的实现。

四、当前开展低碳审计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低碳审计的法律法规

在审计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设计合理好的法律制度规范可以敦促审计主体的审计动机由满足自身利益转变为转化为履行公共受托责任以及提高社会公共的利益。我国已经制定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我国开展低碳审计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然而,作为调整审计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工作指南——《审计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却没有明确关于低碳审计的相关法律内容,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审计准则。因此,应当建立评价低碳消费成本和效益的原则及指标体系,加快建设低碳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低碳审计工作的开展制定规范和标准。

(二)建立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审计监督标准,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时难以做出合理判断,导致低碳审计缺乏客观性和标准型。建立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既应当考虑到低碳经济社会责任的内容的广泛性,也要考虑到政府与企业、行业与行业之间责任的差别性,评价内容既要全面也要体现差别。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应当包括,利用新的能源利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要考虑到利用新能源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环保。

(三)明确低碳审计的重点内容

确立低碳经济审计的重点是提高低审计效果的关键步骤。在确定低碳审计重点时,应当考虑以下内容。一是是否制定了低碳经济合目标、政策和控制程序,是否以经济和高效率的形式承担了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是否为实现各种低碳经济目标,使经营活动达到预期成果而努力,是否建立了充分可靠的内部控制策略以保证低碳经济活动以高效率的形式进行;二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产品是否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形式生产、销售和使用。产品生产、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是否实现了全程的低排放。

(四)创新低碳审计的审计方法

低碳经济具有公益性、难衡量性、不成熟性等特点,因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更为合理。审计师审计取证工作的切入点,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从何处入手、如何入手、何时入手将完全由对导向“风险”的评估确定。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评估低碳经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水平,并尽力需要搜集的证据和资料。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特征,不仅要使用经济效益指标,还要求评价体系涵盖生态环境公益指标;综合运用计量法与判断法。低碳审计既可以是结合财务报表进行的附带审计,也可以是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附带审计,由审计机关自主或社会审计机构接受委托进行的专项审计也可以。

(五)低碳审计主体的确定

审计主体通常是指审计关系中的审计人,即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而成为实施审计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专职机构是以审计为专门工作的单位,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专业人员是上述专职机构的审计人员。

笔者认为济审计模式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作用,建立规范的审计模式,促进审计制度建设,形成统一审计规范和标准。我国应当由国家审计署具体负责低碳经济审计,更符合我国国情。

(六)建立低碳审计信息披露制度

审计信息公开化是保证审计效果的重要环节。低碳审计信息披露内容包括:环境相关资产、负债、成本、费用、效益统计计量方法和结果、记录的真实合法性;确认、计量的方法科学准确性和合规性;污染造成的或有负债是否真实合法性;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披露环境保护信息状况及前景信息状况和重大环境工程和事件,环境控制绩效分析及法规执行状况。

五、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是实现国家经济转型,改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关键环节。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经济引导。复杂的政策体系以及资金的大规模运用,必须通过审计监督才能保证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低碳审计实践中,要完善低碳法律法规,建立低碳审计标准,创新低碳审计方法,明确低碳审计重点内容,建立审计信息披露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低碳审计框架,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保证低碳经济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

1.李兆东,鄢璐.低碳审计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

2.王帆.英国低碳审计:回顾·框架·启示[J].经济与管理,2010(11).

3.张伟.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探析[J].辽宁经济,2011(5).

4.田伟.低碳经济审计模式初探[J].商业会计,2010(9).

5.卢相君,唐楷.英美低碳审计的经验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

6.刘安兵.低碳经济下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和内容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第4篇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在人教版《化学1》教材第56页“科学探究”活动中,有一则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意在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的认识。按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当分别向装有1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水时,发现两支试管均呈现混浊现象,未见碳酸钠结晶出现,两试管中现象无明显区别。笔者对此实验做了定量探究,得到一些启发,供参考。

二、实验改进设计方案

方案一: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各约1 g),分别量取1 mL水加入两支试管中,之后以1 mL逐渐递增,边加边振荡,当两支试管中均加入4 mL水时,装有碳酸钠的试管底部可见明显块状结晶,触摸试管底部有明显放热现象,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中碳酸氢钠一小部分溶解,上层溶液透明。继续向试管中加水,碳酸钠晶体逐渐减小,当加水至8 mL,用力振荡后,即发现碳酸钠晶体全部溶解,而盛有碳酸氢钠的试管底部还有碳酸氢钠小晶粒沉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性的差异非常

明显。

方案二:如果向盛有少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 g)的试管中,分别一次性加入8 mL~10 mL水,则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先出现混浊,用力振荡一段时间后碳酸钠全部溶解。盛有碳酸氢钠的试管用力振荡较长时间后碳酸氢钠少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白色小晶粒沉积。

三、实验结论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发展前景

21世纪的今天,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低碳经济更是本着较为深远的角度,实现格局的不断转换和技术的创新,在新的合作形态寻求中,做好低碳经济的适应性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在长足发展中状态中,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行业格局的调整和发展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低碳经济理念的结合下,注重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俄熔岩,低碳化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更加注重行业格局的调整。

首先,在商品贸易格局的优化调整中,主要是做好商品贸易的格局优化,将传统的石化能商品进行不断的调整,并注重资源消耗性的商品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有效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综合性发展。在新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商品的应用中,实现高科技新材料商品的有效性应用,将节能化环保特点实现,注重国际贸易相关比重的不断提升,注重商品贸易结构的一种优化和调整。

其次,对于地区贸易格局而言,在优化调整中,就要结合经济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形势,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中,体现出生产低碳化的商品过程,做好国际贸易竞争的优势发展,注重国家贸易地区的平衡性发展。

最后,低碳商品的生产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发展过程,结合资金技术的优势发展,做好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联系资金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低碳经济的不断和谐有效性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调整国际贸易的一种地区格局发展。

二、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内涵的拓展

现代化低碳经济的一种背景发展中,就要联系国际贸易的基本内涵,在内涵的拓展中,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内涵,实现碳金融理念的不断融合。碳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将人类社会活动对于环境的危害逐渐降低。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中,国家贸易领域的发展,更是联系金融制度规范的相关标准,注重金融交易活动的充分讲解,在碳金融活动的基础发展中,实现资源上的有效分配,并在资金的不断配置中,做好排痰技术的不断支撑和应用,实现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保证。

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中,就要实现国际贸易内涵的不断拓展,在国际贸易服务内涵的广泛拖住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参与者的动向,做好低碳性的环保,在碳金融发展价值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有效性的追求。

三、基于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技术的创新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联系低碳技术的一种技术支持,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低碳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贸易的发展中,更要注重技术上的不断擦红心,将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发展全面实现。

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商的发展中,就要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特点,并在资金技术的过多投入中,实现技术上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在自身经济的低碳发展中,将经济的低碳发展综合性的实现,注重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新技术革命的根本创新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中,做好新一轮技术的有效性革命,在国家贸易技术的转移中,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实现国家之间的有效性技术合作。

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就要联系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中,注重低碳经济的单边贸易过程,避免各种贸易规则的产生,最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壁垒的产生。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旦碳标签的出现,就要联系发达国家的相关发展过程,注重使用和推广的过程。碳标签在始终中,往往是结合相关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制造,并注重制造储运相关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在标签的形式分析中,对消费者告知。关于贸易壁垒的打破之后,就要结合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对碳关税措施制定,并将碳的排放量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做好碳排放量的根本控制。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代化低碳经济的基础发展理念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而低碳经济中的国际贸易发展更要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主题,对经济发展模式有效性的转变,在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将碳排放量减少,对绿色产品生产,实现低碳技术的有效性创新和发展,注重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应用和发展,这种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实现了国际贸易的科学进步,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宏岳,陈然.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问题探索,2011,02(1):66-71.

[2]雷玲.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分析[J].中国商贸,2015,11(4):109-110.

[3]袁嫣.浅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J].中国商贸,2012,12(31):214-215.

[4]付潇雨.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4,06(5):21-22.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 碳金融;话语权;货币碳值;碳汇率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0-0084-0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为促进国内企业减排温室气体,中国加快了构建和发展碳交易市场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活动。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供给方,在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却只能被动接受外国碳金融机构设定的较低的碳价格(尹海员、刘妍,2014),以致我国正面临全球碳交易定价权缺失的不利局面(郑勇,2010)。全球范围内已形成的三大国际性碳交易场所,即欧盟排放权交易所、澳洲国家信托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构成了全球最主要的国际性碳交易机构,这些机构所在经济体凭借在国际金融领域拥有的霸权优势,控制和垄断了国际碳排放交易计价和结算权。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加拿大甚至新西兰等,也均纷纷通过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始争夺在碳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而我国在新的碳货币角逐中仍处于弱势,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话语权,是我国争取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一步(韩国文、陆菊春,2014),所以,对迫切需要在国际碳金融领域有所进益的中国而言,如何增进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已成为关乎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

碳金融话语权表征为一国或区域性货币能否成为国际重要性碳货币。对此,国内外理论界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Victor & House(2004)指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最有效措施是建立强有力的国家碳货币,碳排放权交易类似于货币交易,应着眼于金融交易来治理碳市场。Hannah Fairfield(2007)指出,要建立一个碳市场,其发起人必须创建一个参与者可以交易的碳信用额的货币。Jillian Button(2008)认为,碳单位是一个特殊权利,具有商品货币的特点,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看是一个类似于货币的资产。周健(2010)认为,美元和欧元是当前世界碳交易最主要计价与结算货币,但作为碳金融研究核心之一“碳本位”货币体系问题也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王珊珊(2012)分析指出碳货币具有充当超货币的潜质,碳货币可以由统一的超国界机构发行,并且以国际公约形式制定碳货币相关政策,从而建立以碳本位为核心的新国际货币体系。宋晓玲、赵锡军(2015)认为,碳货币的国际竞争表现为基于碳交易计价和结算职能的竞争,即在跨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中,一国货币如何在履行交易媒价与计价单位职能中占据更大份额。

所以,对全球范围内缘何形成以欧元、美元及英镑为主的世界碳货币格局,欧美发达经济体为何掌控国际碳金融话语权,目前理论界未给出合理解释,而有关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分布问题的研究更显不足。为此,本文从鉴定碳金融话语权内涵出发,通过探讨碳金融话语权形成机制、现实表现及与碳货币的关系,尝试从碳货币视角,探讨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及其分布格局问题,为我国争夺国际碳金融话语权提供理论支撑。

二、碳金融话语权

(一)碳金融话语权内涵

碳金融话语权概念提出已久,但其内涵却少有学者研究。碳金融话语权囊括碳金融与话语权两个方面,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要做出合理诠释,必须先明晰“碳金融”及“话语权”含义。

对于“碳金融”,有国内学者认为,它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陈柳钦,2009)。而最为普遍提法则是,“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周健,2010)。所以,碳金融是指有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及与之联系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系统。“话语权”则是社会学概念,荷兰语言学家冯・戴伊克(2008)指出,话语权是对话语本身的控制,统治阶级或强势权力阶层,不断宣扬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认知,从而诱导或强迫被统治阶级或弱势权力阶层为自己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我国学者冯广艺(2008)认为,“话语权”是人们为了充分地表达思想、进行言语交际而获得和拥有说话机会的权利,它是语言权利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以,话语权是一种通过控制话语来表达自身诉求并影响他人行为,以达到获取更多利益目的的权利。

由此看出,碳金融话语权是指拥有在国际公开场合表达自身立场,参与国际碳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导全球碳排放权定价和结算行为,以在全球碳金融活动中获取最大化利益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碳金融话语权表现及形成机制

全球超过60%的碳排放权交易与欧元挂钩,美元是仅次于欧元的碳交易结算货币,英镑在国际碳交易中也具有一定影响力,日本也力争通过碳交易来提升日元的国际地位,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已经或即将成立碳交易所,且均采用本币标价(宋晓玲、赵锡军,2015)。所以,货币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使用情况,是一国国际碳金融话语权的现实表现。

国际碳金融话语权的形成,缘于世界性气候大会确立的全球碳排放规则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京都议定书》附件1中需在2008~2020年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大部分发达国家,利用国际排放贸易机制(简称ET)、联合履行机制(简称JI)和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规则,于发达国家内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碳排放权交易活动。欧盟、美国等金融强国,通过率先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凭借SDR篮子货币地位,以及成熟的金融体系及国际金融优势地位,从而推动美元、欧元和英镑成为国际碳交易主要计价与结算货币,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由此而掌控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定价与结算权,并最终控制国际碳金融话语权。

(三)碳货币与国际碳金融话语权

国际碳金融话语权一方面表现为一国制定和修改国际碳金融游戏规则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展现该国主导全球碳排放权定价和结算行为的实力,并最终保障该国在全球碳金融活动中获取最大利益。所以,国际碳金融话语权之争实质是国际碳货币竞争,且两者关系密切。为此,我们从碳货币价值、碳货币使用广度、碳货币稳定性和碳汇率等方面,理论探讨国际碳金融话语权与碳货币的联系。

具体来看,碳货币价值是货币碳币化后,单位货币能购买的碳减排量,现实表现以某货币计价的碳交易价格,反映全球碳排放权定价权利;碳货币使用广度是碳币化后的货币作为国际碳交易结算货币的数量,现实表现以某货币计价的碳交易总量,反映全球碳排放权结算权利;碳货币稳定性则表现为碳货币价值的波动性,它是碳货币能否被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而碳汇率则是不同碳货币间按碳货币价值衡量的汇率水平,反映碳货币的外在价值,某支碳货币价值越稳定、碳汇率水平越高,就越能被国际碳金融市场接纳,此支碳货币发行国越易在全球碳金融活动中谋求较大利益。故而,碳货币价值、使用广度、稳定性及碳汇率是影响国际碳金融话语权的重要因素。

三、碳货币与国际碳金融话语权非均衡分布

(一)货币碳币化

各国货币碳货币化,形成“碳―M”(张旭,2015),如低碳美元、低碳欧元、低碳英镑等,但货币碳币化后的价值问题,目前理论界少有研究。为此,本文创造性的尝试运用公式:一国货币碳值=该国某年CO2排放总量/该国该年M2总量,来测量货币碳币化后的价值,即货币碳值,单位以千克表示。

考虑到全球碳金融市场近况,我们选择包括美英中等在内的11国和欧元区17国为研究对象①。测算所用CO2排放总量数据,来源于国际能源机构IEA的《CO2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 Lights 2015》报告,其汇报的CO2总排量数据最近截止于2013年。同时,碳交易市场的成立和碳金融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始于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所以,有关碳货币的研究,以2005年为起点才有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选择的测算时段为2005~2013年。各国M2总量统计数据,则来自世界银行网站。测算结果见表1。

表1内容看出,2005~2013年的9年间,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的年均碳值水平差异较大,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货币年均碳值水平分列前4位,为高货币碳值经济体;英国、巴西、欧元区和中国分列第5到第8位,为中货币碳值经济体;而俄罗斯、印度、日本和韩国则分列后4位,为低货币碳值经济体,且印度、日本和韩国的货币年均碳值均小于0.05千克。从均值来看,高货币碳值经济体为0.3126千克,是中货币碳值经济体0.1699千克的1.84倍、低货币碳值经济体0.0316千克的9.89倍。这充分说明以货币来充当世界性碳货币,因不同货币碳值水平有较大差异,各货币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分集团来看,由“美加”组成的美洲集团货币碳值水平最高,年均碳值高达0.3433千克;由欧元区17国、英国及澳大利亚构成的欧洲集团,货币碳值水平略逊美洲集团,年均碳值为0.2428千克;以“中俄南印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货币碳值水平较低,年均碳值仅为0.1296千克;而由“中印日韩”组成的亚洲集团货币碳值水平则最低,年均碳值不足0.040千克。对中国而言,无论是考察新兴还是亚洲集团,集团平均碳值水平都低于美洲和欧洲集团,导致在世界碳货币竞争中,以人民币为代表的亚洲碳货币,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相反,欧元区17国却利用欧洲集团力量提升了货币碳值水平,进而夯实了欧元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地位,为欧元区掌控国际碳金融话语权成功加码。

(二)国际碳金融话语权非均衡分布

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强弱,是碳货币价值、使用广度、稳定性、碳汇率和货币重要性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对此,我们做进一步分析。需说明的是,碳货币稳定性是通过测算历年货币碳值离差平方和的均值获得,该值越小说明货币碳值越稳定;碳汇率则以一美元碳币按含碳量可兑换多少单位其他碳币衡量,兑换比例越大说明其他碳货币的碳汇率水平越低。具体比较分析结果则见表2。

表2内容显示,从2005~2013年,除日元外的SDR储备货币均是国际重要性碳货币。其中,欧元碳值排名第7、稳定性排名第4、碳汇率为2.64,且至少有17个国家采用欧元为碳货币,加之欧元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元的“纸黄金”,所以欧元区国家掌握最多国际碳金融话语权;美元碳值排名第1,但碳币稳定性仅排名第11位,且与欧元区相比,美国碳市场规模要小很多,好在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保障美国掌控部分国际碳金额话语权;英镑碳值排名第5、稳定性排名第9、碳汇率为2.05,在SDR货币占比排名第3,加之英国与欧元区各国及美国之间均有较强金融联系,保障英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他经济体中,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货币碳值排名较前,日本和韩国货币碳值稳定性较前,但加元不是SDR储备货币、澳元碳值稳定性较差、日元和韩元碳价值太小且碳汇率太低,致使这四国仅拥有较弱国际碳金额话语权。而新兴经济体国家南非、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由于货币碳值水平偏低、碳币稳定性较弱以及不是SDR储备货币等原因,而基本丧失国际碳金融话语权。

分集团来看,欧元为欧洲集团主导性碳货币,且至少有19个国家接受其作为碳交易货币,因而,欧元是国际重要性碳货币,欧洲集团也因此拥有最强的国际碳金融话语权。美元是美洲集团主导性碳货币,且至少有2个以上国家将美元作为国际碳交易货币,使美元成为仅次于欧元的国际重要性碳货币,美洲集团也因此拥有较强国际碳金融话语权。而无主导性碳货币的新兴及亚洲集团,碳货币仅限于集团内各国独自在境内使用,集团内并未形成国际重要性碳货币,所以,集团掌控的国际碳金融话语很弱甚至完全丧失。

此外,由表2还看出,与欧元区相比,人民币碳值仅比欧元碳值低0.00437千克、排名紧跟欧元区,人民币碳值稳定性排名第6位也仅次于欧元,人民币碳汇率为3.56略低于欧元碳汇率水平,但直到2013年底人民币仍未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SDR货币篮子,人民币也仅在中国境内充当碳交易计价与结算货币。伴随IMF已接纳人民币成为SDR储备货币,中国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可能于2016年开始增强,但面对欧美国家主导的国际碳金融体系,这一过程将痛苦漫长。

四、主要结论及中国对策

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分布不平衡,以欧美为主的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碳金融规则制定和修改,控制全球碳排放权定价与结算权,并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获取最多利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甚至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仍难运用国际碳金融话语权表达自身碳金融诉求,而在国际碳交易活动中处于劣势地位,国际碳金融话语权也因此表现出“金字塔”形格局(见图1)。其中,欧美英等发达经济体处于“金字塔”顶端,实际掌控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加、澳、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处于“金字塔”中层,能影响国际碳金融话语权;中、俄、印、南、巴等新兴经济体处于“金字塔”底层,基本丧失国际碳金融话语权。

本文研究还发现,国际碳金融话语权与碳货币价值、碳货币使用广度、碳货币稳定性、碳汇率及货币重要程度关系密切。人民币作为碳货币只在碳货币使用广度上略逊于欧美英等发达经济体,伴随人民币被正式列入SDR篮子货币,人民币碳币使用广度和国际重要性将得以提升,中国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则会不断加强。为此,我们提出中国谋求国际碳金融话语权的具体对策。

第一,积极承担减排责任,并在中国境内着力建设碳金融市场。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形成机制表明,积极承担碳减排责任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体系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中国才可能从碳排放权净供给方转变为净需求方,中国境内碳金融市场才会具备国际影响力,人民币碳币才会被国际社会接受为国际碳交易计价与结算货币,中国争夺国际碳金融话语权才有基础与保障。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 现代风险导向理论; 碳交易审计; 审计程序

【中图分类号】 F23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9-0103-04

一、引言

风险导向理论的发展由来已久,近年来对其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和系统化,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审计行业借鉴该理论发展了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应对复杂环境变化,有效控制风险的一大利器[ 1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碳交易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建立全国范围的碳交易市场的强烈要求,对企业碳排放量核查、鉴证业务的需求愈发强烈,碳交易审计这一新兴业务流入中国[ 2 ]。但对于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而言,碳交易审计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加之当前碳交易问题的敏感性,这就要求在碳交易审计中应特别关注对风险的控制,并依据统一的国际标准为碳交易审计指明重点[ 3 ]。因此,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为基础,结合ISO14064国际标准对碳交易审计程序进行研究,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碳交易审计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碳交易审计程序设计引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必要性

目前,我国开展的碳交易审计缺少审计理论支持,尤其是在审计程序的设计方面缺少对风险点的控制,没有突出审计重点,导致审计风险较高、审计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碳交易审计发展需求。下面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碳交易审计程序中引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从内部而言,碳交易审计作为一项鉴证业务,最终需要对碳交易活动提出审计意见并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难以避免地处于较高执业风险的环境下[ 4 ]。效仿传统财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在设计碳交易审计程序时,引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可以更好地规避碳交易审计风险。

从外部而言,碳交易审计的审计对象是企业的碳排放活动,碳排放活动是极其复杂且难以全面监控的,对其进行全面审计不现实,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关注重大风险领域,将主要的审计资源投入到重要的、风险程度较高的碳排放活动中[ 5 ]。现代风险导向理论可以识别和评估风险,区分重大风险领域,进而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碳交易审计程序的作用。

因此,为指导碳交易审计程序的设计,笔者将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为依据,即以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为主线,关注企业碳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领域,并结合碳交易业务的特点,设计碳交易审计程序。

三、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碳交易审计程序设计

在风险导向理论的指导下,注册会计师将以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工作重点,设计合理有效的审计程序控制检查风险,从而控制碳交易审计风险[ 6 ]。图1列示了设计的碳交易审计程序及其与现代风险导向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现代风险导向碳交易审计程序进行具体分析,可划分为以下环节:

(一)接受业务委托

作为一项新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碳交易审计业务前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获取企业与碳交易有关碳排放情况的信息。(2)识别碳交易审计目的,明确审计结果的用途及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3)确定企业的组织及运营边界,确定对象空间范围[ 7 ]。(4)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确定保证等级。(5)保证自身符合独立性要求,避免与被审计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关联。(6)保证专业胜任能力。鉴于碳交易审计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业务前必须严格检查审计团队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要。

(二)计划审计工作

确定接受委托之后,注册会计师需要编制相应的审计工作计划。此阶段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企业主要的碳排放源;(2)分配审计资源;(3)确定重要性水平,即依据量化和非量化信息,综合确定整体重要性水平。

(三)碳交易风险识别

碳交易活动归根结底其实是碳排放量的交易[ 8 ]。因此,审计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产生的源头,识别相关的碳排放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深入了解企业碳排放过程,并借助ISO14064标准提供的核点识别碳排放风险。此风险识别过程中有以下四个关键性问题需要重点把握。

1.确定排放名单。ISO14064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所制定的测量和控制碳排放的国际通用标准,可用来服务于碳交易,指导碳交易审计工作。该标准把碳排放分为三个类型:直接排放、购买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与企业相关的其他间接排放[ 9 ]。

2.测算的方法和技巧。测算碳排放量是一个繁琐和系统的过程,目前国内企业难以做到对碳排放量准确的计量。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参照ISO14064标准规定的能量守恒法①和排放因子法②对碳排放量进行重新估算。

3.碳管理内部控制系统。类似于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在碳排放活动运行的同时,需要有相关内部控制系统对碳排放信息进行记录和存储。应国家和市场的要求,国内许多企业都陆续开发了内部控制系统来监测碳的排放。注册会计师需要判断碳排放管理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

4.碳足迹的注册登记。为获取碳排放额度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企业必须依靠认可核准的碳排放量在碳交易市场注册登记[ 10 ],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企业登记过程的合规性以及信息的真实性。

(四)错报风险评估

在完成碳交易风险识别过程后,应对其恰当评估,判断是否会导致错报风险。同时,还应评估该风险是与具体认定相关,还是与碳排放报告整体相关。

如果与具体认定相关,可以结合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具体认定的划分,依据审计目标判断该风险是与碳排放量相关(见表1),还是与碳信息披露相关(见表2)。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判断碳排放报告中各项认定是否恰当,是否公允反映了碳排放状况,并将审计目标对应到具体认定中。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借助风险评估一般方法判断碳交易风险是否会导致错报风险,确定错报风险的重要性水平。

(五)重大错报风险应对

面对碳排放报告整体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需要制定总体应对措施。这些措施至少包括:(1)在证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保持足够的职业审慎;(2)派遣有专业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如需要可利用相关专家的工作;(3)对审计过程提供更多的监督和管控,保证对审计质量的控制[ 11 ];(4)选择不被审计企业预见的审计方法和程序;(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作出相应的修改,必要时可增加其他程序。

针对认定层次的碳交易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从两个方面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一是对内部控制系统实施的测试;二是对具体认定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首先通过初步测试,对企业的碳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确定出管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作为进行穿行测试③的依据,形成对此系统是否完善的整体意见。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测试发现和预防重大错报,依赖企业碳管理控制系统,适当减少实质性测试,减少碳交易审计工作量。

在碳交易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既要关注企业碳排放量核算的公允性,也要检查碳排放数量信息、碳活动合法性信息在温室气体报告中的披露情况。所以,需要从碳排放量认定和碳信息披露认定出发,梳理出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三者间的关系(见表3、表4),以期指导碳交易审计工作。

(六)完成审计工作

注册会计师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应汇总和评价审计证据,运用专业分析和职业判断,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需要将碳交易审计过程书面记录,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便于后期质量复核。审计报告需要沟通并提交给被审计企业,被审计企业将自身的碳排放报告与审计报告一同提交给碳交易监管部门,用来证明碳排放活动的真实合规,以期获取碳排放配额或者进行碳交易。

综上所述,现代风险导向碳交易审计程序包括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碳排放风险识别、碳排放风险评估、碳排放风险应对、完成审计工作6个环节,整个审计过程贯彻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核心思想,以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为注册会计师顺利完成碳交易审计提供了保证。注册会计师运用该审计程序在确保碳交易审计工作质量、顺利完成审计目标的同时,在审计程序中突出了对风险点的管控,使得审计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碳交易审计效率,推进了碳交易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从而有助于碳交易审计更好地为碳交易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 魏东,岳杰,王Z珉.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与应对[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8):28-32.

[2] 陈华,王海燕,荆新.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13(12):18-24.

[3] 钱纯,苏宁.关于我国碳审计主体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17):76-78.

[4] 袁B.探析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开展碳审计业务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1(5):101-104.

[5] 张帆.风险导向的碳排放审计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34-35.

[6] 岳杰,居岩岩,王Z珉.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与应对[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2011.

[7] 李敬.碳交易背景下第三方碳审计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5):19-21.

[8] 郝玉贵,陈小敏,付饶.低碳治理导向的碳审计功能与机制设计[J].财会月刊,2015(22):54-57.

[9]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64-2006[S].国际标准化组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