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配音的必备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4-01-14 15:54:42
配音的必备知识

配音的必备知识第1篇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配音;技巧

1 对电视专题片配音前,必须充分熟悉并理解解说词

在电视专题片的环境下,里面的声音呈现立体交叉的特点,配音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对电视专题片的内容进行阐述和说明,引导观众深入到电视专题片中去,跟随解说员的配音了解电视专题片叙述的内容。由于电视专题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典型性,因此其内容的选择也必定突出了某个领域的特点。对于电视专题片中所涉及的内容,观众事先没有准备,全靠跟随配音和解说进行了解,这就对配音解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电视专题片的内容,做好配音解说工作,从引导观众的角度出发,解说员要在配音之前,对电视专题片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熟读解说词,最好能将自己的思维融入到解说词中,做到对解说词烂熟于心。有些时候,我们对于解说词也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比如有些时候解说词过于书面化,不利于口语表达,在配音的过程中,会让观众觉得很生硬,为此,我们要对解说词进行适当的修改,保持其口语化,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因此,从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方面来说,在对电视专题片配音之前,充分熟悉并理解解说词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电视专题片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做好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

对于电视专题片的播音员而言,要想做好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工作,必须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这主要是因为,电视专题片涉及的领域比较丰富,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自然风光、人物风貌等无所不包,要想做好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工作,就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不求精细深入,但求在广度上有所涉猎。因此,作为电视专题片的播音员来说,必须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对各领域的知识都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只有知识丰富了,知识面拓展了,才能在电视专题片的配音过程中完美地表达出预期的效果,带给观众更美的享受。由此可见,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对于电视专题片的播音员来说十分重要。

从实际的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来说,对于播音员是有较高要求的,不但要求播音员具备优美的声音和一定的专业素质,还要求播音员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目前许多优秀的电视专题片播音员都具备这种优良的素质,例如央视著名主持人任志红、中传大学的李易等,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工作中都十分出色。他们凭借极其专业的播音水平,和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带给我们更多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由此可见,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更多在于播音员自身的水平。

3 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电视专题片中,播音员的声音能够带给观众的不只是对电视内容的解说,也将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带给了观众,通过播音员优美的声音,观众也仿佛看到了播音员在配音的时候所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表情手势等。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属于播音员的隐形劳动,播音员所能呈现给观众仅仅是优美的声音,但是通过这种声音播音员也将自己的精神状态传递给了观众。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在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的时候,播音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要用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来为观众进行配音,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播音员的这种热情。在电视专题片的配音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播音员要具备一定的配音技巧,笔者以为,播音员在配音的时候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最佳的技巧。所以,播音员在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的时候既不能松懈,也不能过于紧张,要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使自己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之下,心中要满怀对观众的使命感,将话筒作为配音对象,保证准确的完成配音任务,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所以,播音员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电视专题片配音的实用技巧之一。

4 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是做好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的基本保障

对于播音员来讲,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是其基本素质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播音员是否称职的关键。对于负责给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工作的播音员而言,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可以使自己更加胜任这份工作,也可以更好地完成配音任务。其实所谓的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就是要在配音过程中发挥播音员的长处,使配音成为电视专题片的一个亮点。因此,播音员必须苦练基本功,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奉献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电视专题片。目前,播音员的配音基本功已经成为了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的基本保障,为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所以,我们在探讨电视专题片配音技巧的时候,要更多地从播音员自身角度出发,不仅要求播音员善于驾驭稿件、善于驾驭自己、善于驾驭精神,还要对工作性质的认识,对稿件掌握的程度,语言表达的功底和镇静、机敏的应变能力等诸多方面全面把握。有了这些方面的综合修炼,就能帮助播音员在话筒前运用自由,驰骋自如,获得成功,使电视专题片在播音员的再度创作下珠联璧合、光彩大增,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达到专题片创作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1] 于文华.电视专题片配音技巧漫谈[J].播音与主持,2011(5).

配音的必备知识第2篇

关键词:合唱指挥 作曲知识技能

作为音乐活动中重要角色之一的指挥,他既是音乐作品的诠释者。又是音乐作品中的导演和舞台表演者。这就要求指挥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如杨嘉仁教授认为:半个作曲家、半个演奏家、半个歌唱家、一个当然的音乐理论批评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才称得上一名正真的指挥家。我认为,一名指挥家的技能应包括音乐领域所有专业知识技能和文学、哲学等专业知识。而一个成熟的指挥。其作曲知识技能在指挥的技能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是因为其肩负诠释作品的角色,指挥应对音乐作品有全面的透彻的认识和理解。而音乐作品的构成不外乎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手段,这些手段正是作曲专业的基本知识体系。

合唱指挥作为指挥专业中的一个分支。它的知识技能毫无疑问应该包括这些作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一、和声知识技能

从17世纪开始,由于主调音乐的发展,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愈趋重要。和声作为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型态。是音乐的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在音乐中有揭示音乐色彩和结构发展等多种功能,作为一名合唱指挥,必需具备较强的和声知识技能。

1.对合唱作品的音高有精确的把握。不同音高的音的叠置反映在实际音响中就是要求形成良好的泛音。这是衡量多声部音准的基本标准。指挥要对不同声部间的泛音、人声与伴奏乐器间的泛音等都予以关注和解决。从而达到各声部间相互组合成为统一的整体。

2.对音乐色彩的充分把握。不同性质的和弦有着不同的色彩,而和声的色彩正是揭示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指挥要对和声的色彩有明确的要求,是明亮的、暗淡的、紧张的、平稳的、空灵的等等,都能做到充分体现。

3.对作品结构的合理处理,和声对于音乐结构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和声进行有一定的规律、半终止、终止式有明显的特征。再有调性布局等因素,都对作品的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指挥应对作品的和声进行完整的分析。以指导排练中对作品的结构进行准确恰当的处理。

二、复调知识技能

音乐的分类按照陈述的类型可分为主调和复调两大类,而复调既是一种音乐类型,也是一种音乐发展的技术。复调音乐比主调音乐形成的时期更早,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广泛的存在。复调在丰富音乐的形象。音乐结构的扩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指挥必须要有牢固的复调知识技能。

1.准确把握音乐形象的主次关系。多个主题陈述总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来进行的,先出现的一般为主要音乐形象。后出现的次之。指挥在对作品进行诠释时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哪个是主导的主题,哪个是从属的主题。从而准确的体现音乐的逻辑关系。

2.协调不同主题的和谐进行。复调的类型在合唱作品中一般体现为单对位、复对位、模仿和倒影,尤以对位和模仿为主。对位的复调是典型的从属关系。模仿的复调有从属和统一的双重关系,指挥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技能,才能充分体现复调在音乐中的意义。

三、旋律发展手法的知识技能

合唱作品中的旋律,是音乐构成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人声的特点决定的,只有更强的旋律感,才适合人声的演唱。旋律的发展手法主要包括陈述、重复、模仿、模进、扩充、压缩等。指挥对于这一知识技能的掌握。将有利于对音乐作品的细致处理。

1.准确把握主题乐思。乐思通常由具有特定气质的动机或乐句构成。它要求纯粹,最大限度地表现作品的内涵。指挥需反复对主题乐思进行推敲。找到最准确的表现感觉,使作品内在的音乐气质最大限度的被挖掘和发挥出来。

2.恰当处理旋律的不同发展。由于情感和作品内容的要求,主题在发展时会运用多种手法,比如重复、模仿、模进等,指挥只有熟知旋律发展的意义,才能明白诸如重复是为了语气的强调、模仿是为了主题的巩固、模进是为了音乐的转折等。旋律是最被观众直接接受的因素。所以指挥必须先知道旋律发展的意义,才能知道怎样去恰当处理旋律。

3.掌控旋律与情感的关系。旋律中音与音的连接时也体现着情感的走向。如向上运动时的情感增加、语气加强,向下运动时的情感递减、语气消弱。迂回进行时的情感起伏等。指挥要对旋律有充分的敏感度,才能把握好旋律进行时与语气情感的相互关系。做到细致处理,充分的对作品进行二度的创作。

四、曲式结构知识技能

曲式结构是音乐作品内在的美学基础。任何艺术作品应先具备结构美。这是一切艺术形式所共同拥有的规律。对于结构美的追求与执着,应当是合唱指挥对作品诠释的高级阶段。

1.指导演唱者的气息与情感分配。有了曲式结构知识技能,指挥可以根据作品的句法结构来要求和调整演唱者的呼吸而不是根据演唱者的呼吸来影响作品,指挥可以根据乐句问的关系比如递进关系、起承转合关系、开放关系、收拢关系等来分配演唱者的情感。使情感的应用建立在曲式结构的逻辑之上。

2.塑造音乐作品的结构美。这里的结构既包括乐句,也包括乐段。音乐作品本身就是按照一定的关系在流动时间内完成的音的组合。指挥一定要紧扣这个本质,以科学的、连贯的状态来呈现音乐。只有抓住这一本质。才不会将作品任由停顿、任由延长而把作品肢解的七零八落。同时诸如展开部不同音乐形象的塑造、再现部主题的巩固、对高潮的满足、对总结的渴望等。无一不是指挥通过曲式结构知识技能才能体现和达到的。

五、配器知识技能

合唱指挥的配器知识技能是指对人声(S、A、T、B)特点的了解,以及不同音乐型态下的音色状态。

1.打造优美准确的音色。音色与音乐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同的音色对音乐形象的揭示有着重要的是意义。比如单一音色对应音乐的纯净、混合音色对应音乐的丰富丰满等,并能结合和声、复调等其他音乐手段对合唱团的音色进行有效的把握,使合唱团拥有优美准确的音色。

2.打造有修养的演唱。有修养的演唱是指不同作品中声音调整能力体现。指挥应根据不同声部的结合,参照其他的音乐手段的因素,对各声部的音色进行严格的要求,如力度的控制、真假声的分配、声部的平衡、单声部时的清澈、多声部时的和谐等。指挥只有在这写理念的支配下。才能使合唱团的演唱具备较好的修养。

诚然。一名合唱指挥还需要其他的技能,如声音的技能、文学修养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具备作曲知识技能。因为作曲家必须借助以上的技术手段去完成音乐作品的写作。因此,一名优秀的成熟的指挥,只有充分掌握了作曲知识技能,才能在诠释音乐和二度创作中轻松驾驭、使音乐释放出更为迷人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马革顺.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刘国秦.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功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配音的必备知识第3篇

关键词:动漫;配音课程;改革

引言

我国动漫配音专业比动漫专业在起步更晚,虽然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了动漫配音课程,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较低,不能符合社会产业发展需求。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做好动漫教育是我国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

1.高校动漫配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动漫配音课程知识面广,有待发展动漫配音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动漫专业知识,同时要求掌握播音知识[1]。我国大部分高校动漫配音课程教学是由专业的动漫教师或者新闻播音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这就存在动漫专业教师播音知识欠缺,或者新闻播音教师不能诠释动漫知识的现象[2]。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都不能将动漫知识与播音知识有机结合,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动漫配音教学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但是受我国整体动漫配音教学水平的影响,这一问题解决难度较大。

1.2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动漫配音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动漫、播音专业知识。动漫和播音专业不仅包含理论实施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疑问。要想成功的进行配音工作,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面,同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或者情感表达技巧,另外还要善于运用各种配音技巧,由此可见配音教学的实际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从事动漫配音教学的教师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无法满足动漫配音工作需求。

1.3配音课程缺乏科学性

我国动漫配音教学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具体科学的体系,部分高校课程随意性较大,重视理论课程的设置,忽视了实践课程的安排。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就职需求,教学模式传统呆板,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低下。总之,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动漫配音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亟需解决。

2.高校动漫配音教学改革的措施

2.1提高对动漫配音课程的重视度

要想提高动漫配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高校对改课程重视度。动漫配音课程受起步晚的限制,教学各个方面急需改善,因为作为办学方必须加大对动漫配音教学的物力支持,引进高新配音设备,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另外应该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配音领域上相互交流沟通,并结合学生就职能力需求编写更为合适的教材。依据配音专业教学以及就业需求科学设施配音相关课程,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质量。

2.2强化动漫配音师资素质

上文中已经论述了动漫配音专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师资力量建设,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学校应该选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师定期参加动漫与配音培训,对于动漫专业教师加强播音方面的培训,对于播音专业的教师强化动漫专业知识。教师也可以走出校门,加强与在读第一线进行配音工作的配音员交流,吸取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作为教师自身应该针对自己知识的短板,强化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提高动漫配音教学水平提供切实的保障。

2.3提高配音实践教学水平

进行配音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进行革新。首先学校应该科学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数量课程,确保学生有足够实践进行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不能让学生简单的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如加强与媒体合作,让学生定期到媒体参与配音工作,让学生在模拟工作中或者真实工作中发现自身配音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与带队教师或者授课教师分析问题,提出措施解决问题。

2.4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主动转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丰富动漫配音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网上动画片的配音,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师模仿,教师针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另外微信作为社会新兴社交软件,教师可以通过注册一个教学公共号或者教学交流群,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仍可以与教师交流和学习。

3.结语

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动漫配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着手采取科学合理措施解决问题,推动动漫配音课程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完善教学设施、师资素质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突出实践培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毓嵩.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12):428.

配音的必备知识第4篇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 音乐教育 现状分析 解决措施

音乐教育是中等专业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学校一般都敷衍了事,音乐教育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在此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对音乐教育现状的几点看法。

一、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学生音乐基础差

中等专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初中。由于农村初中音乐教育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简陋,加之升学压力,师生对音乐课思想不重视,绝大部分农村中学仅把音乐课当作唱歌课。这就使得这些初中毕业生除了会唱一些流行歌外,对于音乐知识一无所知,从而导致职教生音乐基础普遍较差。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有些学生普遍不会唱音符,看到音符却读的阿拉伯数字;有些学生唱歌就像在读书,没有音调和音高概念;还有些学生尽管能唱歌,但总是容易跑调,对一些最最基本的音乐知识一无所知,显然是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

2、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职教生培养的目标是向社会输送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因而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职教音乐课不够重视,认为职教生只要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好就业就行了。因而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音乐课,但音乐课只是流于形式,无实质性的音乐内容甚至连音乐教材都没有且课时数远远不足,无严格的教学计划。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音乐课,只是为了突击检查的搞一些音乐类的活动。从而导致了音乐课变成了休息课和娱乐课,职教学生学不到真正的音乐知识,也使得音乐教育在职教类学校中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

二、解决音乐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学校高度重视,全面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1、加强音乐师资建设,全面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质

职教类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美育方面的教育。音乐教育功能主要有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启迪智慧和强健体质等。职教音乐教育要全面体现这些功能,就要求音乐教师专业精湛,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因此要强化职教音乐教育就必须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教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①按照学校发展的要求,引进适量的专业音乐教师。②成立专门的音乐教研机构,从事音乐教科研活动。③学校定期组织开展音乐教师的学术交流,交流教学经验。④组织音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音乐教学培训,提高教学水平。⑤组织开展综合和单项教学技能比武,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2、增加音乐设备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音乐教学设施是课堂教学、实现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艺术实践的保证。职教类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和学生艺术实践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完善音乐器材相关设施。根据学校规模及在校生人数,参照中学音乐器材配备标准,条件较好的学校应配备数量充足的乐器和教具,并配有高档乐器;条件一般的学校要求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以保证音乐教育的正常进行。学校还必须拥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音响器材。此外学校图书馆还应购置大量的音乐书籍、杂志和音像资料等可供教师研究、备课和供学生查阅使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类活动,增加艺术实践内容

丰富多彩的音乐类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增强自信。要提高职教生音乐素质,使其全面发展,学校应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类活动,主要有:①开设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如声乐(器乐)兴趣小组、合唱团等,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技能,也丰富了校园文化。②通过开展校园歌手、器乐等形式的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音乐才能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③组建学校音乐艺术团体,通过社会艺术实践,既能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又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注重实用性

1、强化音乐基础知识。

在讲授音乐基础知识时,音乐教师应该通过教唱学生熟知的流行歌曲入手,穿插讲解有关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学会歌曲演唱的同时,能愉快的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如学唱周杰伦的《龙拳》,这是一首勇猛刚劲的节奏快的Rap曲调风格的歌曲,要求学生演唱的时候吐字要有力,学生在学会该歌曲的同时也一并掌握了Rap的快节奏。

2、注重音乐教育的实用性。

职教生与普高生培养目标不一样,职教生毕业后将直接走向社会。衡量当前各职业类学校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而音乐教育却处于不利地位。因为用人单位很少要求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水平有多高,所以音乐教育在职业类学校一般不受重视。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综合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音乐教学中,就是要注重实用型音乐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经典名曲的欣赏,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②歌唱技能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交际能力。学生学习美声、民族、通俗的发声方法及演唱技巧,能够使自己的声音更加美妙、通透,更加喜欢唱歌,也是增强其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③情境音乐、场景音乐的学习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音乐、场景音乐的认识和运用,也是提高就业的重要方面。

配音的必备知识第5篇

钢琴即兴伴奏是集音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等多种音乐理论知识为一体,并与钢琴演奏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表演形式。它要求演奏者在具备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这种即兴编配能力的培养要求演奏者必须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过程,对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往往将钢琴教学与钢琴即兴伴奏这两门课程相混淆,认为只要钢琴演奏技术好,就能掌握和驾驭钢琴即兴伴奏,从而忽略了做好钢琴即兴伴奏的专业训练,导致学生虽然具备了演奏高难度作品的能力,却不能为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编配,配合好主唱(主奏)者完成好作品的二度创作,帮助演唱(演奏)者升华、丰富作品内容(织体),较为准确地表达、诠释作品内容。总之,在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过程中,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而提高即兴编配能力是一个好的钢琴表演者成长过程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一、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应用到的关键性音乐理论知识和方法

钢琴即兴伴奏需要学习者掌握多种音乐理论知识,具有全面而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功底,其中和声基础、作品分析基础是最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这两种理论基础都以基本乐理知识为前提,乐理包括读谱、记谱以及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节奏等内容,通过对简单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音高及乐谱的读解、说明、简单表达的能力。和声学是继乐理之后又一重要的理论课程,是研究和声的产生、构成原则、和弦的连接与相互关系、以及和声风格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和应用、写作方法的理论。和声基础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为音乐作品分析、复调等技术理论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中,学好基本乐理知识,掌握键盘和声技术至关重要。

1.和声基础

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的表现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演奏者需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24个大小调上的各种和弦,其中I、IV、V级和弦称为正三和弦,是和声的骨干,起到主导作用;II、III、VI、VII级和弦称为副三和弦,起辅助和过渡的作用。在歌曲的即兴伴奏过程中,要求演奏者通过灵活多变和声运用来增加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因此在即兴伴奏中只使用正三和弦是很难满足歌曲的需要的,演奏者还必须在使用大小调式中常用的和弦除正三和弦外,配合使用包括副三和弦以及属七和弦、重属和弦等和声理论。这就要求演奏者要熟练掌握各大小调式中常用的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并能够在钢琴上准确而流畅地弹奏。

2.作品分析基础

作品分析是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依据。钢琴即兴伴奏要求演奏者对歌曲要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以确定作品的风格,结构、调式调性,以及要使用的伴奏音型,这样在弹奏时才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合理的整体布局,准确表达作品的内容,使作品的情感和形象更为丰富而生动。作品分析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部作品即兴编配的成与败,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和弹奏中,对作品具体、细致而准确地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即兴伴奏者应当具备较为丰富的作曲理论知识,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原理及表现形式

钢琴即兴伴奏的原理是指根据作品的需要,在作品中合理选配和声并有规律的弹奏。而这一原理的表现形式就是伴奏音型。伴奏音型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常见和常用的形态模式记录,如同公式、定律。在为歌曲即兴伴奏时,可以随时套用所需的音型模式,但是不能机械的单纯套用,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演奏练习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因此,设计好伴奏音型是弹奏好钢琴即兴伴奏、帮助演唱(演奏)者确定作品风格和主基调,做好音乐表达的前提条件。常用的伴奏音型主要有三种:和弦式、分解式、半分解式。

1.和弦式伴奏音型是指和弦中所有和弦音同时奏出的一种伴奏音型。多用于表现坚定而有力的进行曲风格。例《阿拉伯风格曲》,布格缪勒曲

2.分解式伴奏音型是指和弦音按照某种有规律的形式先后奏出的一种伴奏音型。多用于表现舒展优美的形象。例《威尼斯船歌》,门德尔松曲

3.半分解式伴奏音型是指其中某一个和弦音与另外其他和弦音交替出现的一种伴奏音型。多用于表现活泼欢快的舞曲风格。例《对舞曲》,格林卡曲由此可见,不同作品风格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伴奏音型的选择,合理选择伴奏音型,为准确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相同伴奏音型用不同的速度和演奏法弹奏,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也完全不同,因此,演奏者不仅要选择符合歌曲风格的伴奏音型,在键盘上找到合适的位置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弹奏,还要不断倾听和声效果,创造更为丰富、新颖的音型,从而获得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

三、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1.基本弹奏能力的训练

钢琴即兴伴奏是用钢琴为歌曲即兴编配伴奏的技能,因此演奏者必须具备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包括各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及颤音、踏板等技术的专门练习。例如,练习音阶和琶音时,要做到三原则:每个音的力度均衡;时值准确;注意肌肉的运动,保持绝对的放松。在弹奏和弦时,首先要做到所有和弦音同时奏出,避免落音不齐的现象;其次,由一只手将某一和弦中的几个音以不同力度奏出,旋律音可能需要比伴奏音强出很多,并根据“歌唱性”的需要与之前和之后的其他旋律音相适应。

音阶、琶音、和弦是钢琴学习者必修一门弹奏技术课程。笔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单纯讲授24个大小调音阶的指法、手指运动和弹奏方法,学生往往到最后将调性关系张冠李戴,缺乏系统而准确的记忆。调式调性知识的学习依托于基本乐理课程,只有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乐理知识讲授,才能让学生对基本乐理课程中调式调性、转调章节的掌握和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保证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键盘和声训练

和声知识在键盘上的实际应用非常关键,因为伴奏是一种以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部的组织形式,缺乏这种基础,也谈不上伴奏的问题。键盘和声是指在键盘上研究和弦的结构及各种和弦相互间的序进规律,在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我们比较常用的大小调式中正三和弦连接和副三和弦连接如下:键盘和声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运用好键盘和声首先要读懂乐谱的和弦基本结构,感受乐谱和声所形成的空间感及调式变化可能产生的声音色彩变化等;其次,要充分利用乐谱上的表情术语与记号,配合音符进行基本编配和弹奏实践;第三,在弹奏过程中,我们要用耳朵认真听、正确分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对单个和弦而是要对全部和声序进功能的运动方向感和动力感进行完整的记忆、贮存和判断,找出弹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弹奏和编配错误;最后,在做好分析的基础上,找到键盘和声编配的基本规律,熟练弹奏上述所举的和弦连接练习,并且在弹奏过程中要运用这些规律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视、听、思、奏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好一部音乐作品的钢琴即兴伴奏任务。

3.视奏与视唱的训练

配音的必备知识第6篇

关 键 词:高师 电脑音乐 课程设置 方案

现代科技进步最大的受益者是音乐,科技的飞速发展已使电脑多媒体进入音乐教学成为现实。许多适合于音乐教学的软件不断被开发呈现,给音乐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改革方向,同时也给广大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地,为适应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增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迫在眉睫。

一、高师设置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必要性

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地,必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这是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为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

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上音乐课,这也正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重点。

2.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要实现这一目标,高师音乐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要掌握现代化高科技技术,进而灵活运用到新的教学模式中去,为提高教学质量,尽可能地发挥作用。

3.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

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些教学内容体现了高度的知识综合性,要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必须把相关的知识加以整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述,这样就必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音乐课堂原本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变得紧张,进而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信心,甚至开始厌烦上音乐课。如果利用PowerPoint整合课堂教学中各类知识点,把音乐课堂知识系统化、层次化、趣味化,这对课堂教学必将是一次极大的促进。

二、高师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内容

目前有很多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开设了电脑音乐制作课程,还有一些高师院校也在积极准备开设该课程。电脑音乐制作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尚无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和同行、同事、领导们的合作与交流,对高师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初步学习电脑音乐制作的相关硬件与软件知识

电脑音乐属于电脑技术和音乐理论相结合的交叉应用学科,电脑音乐制作不仅要精通电脑程序的应用和音序软件的熟练运用,还要有声学方面平衡和轻重缓急的声学理论知识与听辨能力。所以,对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比较深入地学习是很难做到的。同时,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综合性极强,应用范围也广,它把学生所学的和声、配器、作曲等知识全部运用上了,“学以致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的开设,正好为上述课程提供了理论实践的机会,应抓住这机会巩固、提高相关知识。

2.深入学习PowerPoint课件制作软件

PowerPoint是Microsoft公司Office系列办公组件中的幻灯片制作软件,由于它和其他Office软件一样,容易使用,界面友好,因此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应用也最为广泛。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演示,非常适用于学术交流、演讲、工件汇报、辅助教学和产品展示等需要多媒体演示的场合。PowerPoint能很简便地将各种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素材插入到课件中,使课件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PowerPoint的这些特点非常适合于中小学音乐教学,掌握这一软件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3.掌握五线谱与简谱制作软件

乐谱制作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是经常用到的,比方说学校的艺术活动、自身的艺术创作、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等方面,都需要打印工整的乐谱。有关这方面的软件比较多,如Finale、Sibelius、Encore、overture、Quick Make等国外软件,雅乐简谱、天才音乐家、TT作曲家、作曲大师等国产软件。在诸多软件中,教学上笔者选择了Encore和作曲大师。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两者都是免费软件,第二是两者不仅界面简单易上手,同时又能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

当然,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但对于高师学生来说毕竟不是主修专业。之所以要开设这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满足不断发展的中小学多媒体音乐教学的需要,同时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师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教学方案

从培养目标及实用的角度出发,笔者对高师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教学方案设想如下:

1.教学对象。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学生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电脑、和声学、作曲以及配器等方面的知识。一般这些课程都在大学二年级之后才能完成,所以应该是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这门课程。高师音乐学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应当设置为必修科目,即所有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大学三年级都是教学对象。

2.教学教材。目前,针对高师电脑音乐制作课程的通用教材暂时还没有出现,而且课程的内容多且杂,无法做到统一教材。建议教师根据本系统的特色,自行安排教学教材或教师自己编写教材,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教学目的,准确地设置教学内容。

3.教学课时。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因其教学内容复杂,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课程建议开设一个学年。每周6—8课时,分三次完成:第一次课为专业知识讲解和课堂作业;第二次课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第三次课为作业评讲。

4.教学器材。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必须具备一间完整的多媒体教室和MIDI制作设备,包括投影仪、调音台、监听音箱、专业音频卡、MIDI键盘以及录音话筒等;同时,教室内必须具备供学生学习与练习用的电脑设备。一般来说要做到每人一机,学生电脑的配置也应配备音频卡、监听耳机、MIDI键盘等。

5.教学方法。电脑音乐制作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示范教学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相结合。

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在不断地发展与进行中,而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才起步,各项工作都还不够完善。作为高师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学术交流和研究,为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未来的音乐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配音的必备知识第7篇

一、现时配音大赛的弊端

现时配音大赛主要体现的是行为主义的理念。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形成语言习惯,学习者通过模仿、记忆和强化习得语言,因此学生应该在创造中习得属于他们自己的英语。可是英语配音大赛并没有提供让学生自己创造英语的机会。

配音大赛仅仅要求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而这种学习方法在人类认知学习中处于最低级的阶段。真正的有效学习应该建立在高级别的认知过程当中,因此,有必要把配音大赛向理解、使用和建立关联等高级别的认知学习方面推进。

让学生用英文为英文电影配音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真实的观众喜欢的是原版的英语电影,有谁愿意退而求其次看由中国人配音的英语电影呢?因此,这样的配音大赛缺乏真实的观众欣赏。没有真实的观众,学生参加配音大赛的作品只局限于比赛,比赛完了,没有学生能主动地再模仿电影进行配音,这样的比赛并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配音大赛强调的是结果,而学生在准备配音大赛中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样的比赛跟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是相悖的。教师把大赛的任务直接布置给学生,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学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比赛只能是昙花一现,它不仅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英语学习机会,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因为最后获胜的队伍只有那么几支,大部分没有获胜的学生既没有荣誉,也没有发现自己在准备过程中的收获,更没有他人肯定他们的付出过程。

二、如何改革

要让配音大赛这个传统的英语活动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就必须进行改革。首先让英语配音大赛更具现实意义,把中国的电影配音成英语,那么大部分外国人,包括不会阅读的外国人都能欣赏,这样的配音大赛就有了真正的观众,有了真正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改革还有以下四大好处。

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当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为中国电影配音时,这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输出。当遇到他们不能翻译的东西时,他们就会注意到自己学习的漏洞,可以及时补救。在这个输出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检验着自己对英语运用的假设,通过不断的探讨和试误,能不断更新自己使用英语的假设,使自己的中间语(interlanguage)更接近目标语。有意义的输出还能使他们对英语学习进行反思,使自己不断进步。

电影能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的语境。通过为中文电影配音,学生能把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融入到电影的对话当中,而且这种交流是很真实的生活对话。当学生参与电影配音时,他们已经把自己代入了电影的角色,用英语进行自然的沟通和交流。下次当他们真的有机会跟外国人交流时,他们会更容易获取曾在电影配音中运用过的知识。

为中文电影配上英语台词,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甚至能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建立关联,这在认知学习当中是处于高层次的。这样的配音大赛就起到了锻炼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层次的作用。

当学生把中文电影配音成英文时,他们其实在进行发现式学习,通过比较分析母语与英语的异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和发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除此以外,学生还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进行合作式、分享式的相互学习,他们共同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并化作语感。

三、建立英语配音俱乐部

英语配音俱乐部是以任务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活动主体,辅以教师的指引和帮助的英语学习型俱乐部。从任务设置来看,俱乐部负责教师可以根据Willis(1996)的任务型教学框架进行活动设计(如图)。首先挑选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电影桥段,对内容进行引入,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对所需的单词或短语进行头脑风暴,为配音做好准备。接着,尽量让学生用英语商讨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一起为电影配音,把自己的配音成果展现给俱乐部的其他成员看。在成果展现阶段,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评价。最后,他们用英语总结完成这次任务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发现,还有在比较别人与自己作品后的反思。在language-focus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以及完成的过程给予重温和分析,让学生练习在配音过程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子与结构。教师还可以专门开设一些讲座为学生介绍英语配音的技巧,例如如何声情并茂地展现作品,如何使英语台词的翻译与电影角色的口型匹配一致等。教师也可以让演绎比较成功的小组介绍经验。

在英语配音俱乐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另外,学生的学习过程受老师的指引和监控,遇到困难还可以得到老师或合作伙伴的帮助。学校的外教最好能成为俱乐部的顾问,让学生及时获得最地道的翻译和资讯,对英语的口语表达就会有更多的了解。这正体现了Lev Vygotsky的“脚手架”理论,帮助学习者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但是,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不能单独完成,必须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建构起比原有知识更高一层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