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合集7篇)

时间:2024-01-11 16:05:09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内涵;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241-02

1986年9月,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道德建设的现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指出:“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随着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往的集体主义未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在强调个人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开始对集体主义有所动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集体主义的相关问题作一番梳理,使其充分发挥作为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国家安定和谐、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大作用。

一、国内学者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诠释

国内学者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诠释主要是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但是侧重点不同,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1.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但强调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来解读集体主义内涵。从这一角度对集体主义内涵进行解读的主要包括:著名的伦理学家罗国杰、臧乐源等学者。他们从三种情况阐释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第一种是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这就从原则上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地位做了明确的区分,指出集体利益是主要的,占据主导地位,直接确定了集体主义利益的首要性;第二种是在保障集体利益的条件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要结合在一起,指明了二者结合的前提条件是集体利益的优先保障,突出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以及实现个人利益的条件性;第三种是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自觉地服从集体利益,二者的矛盾冲突必然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对集体利益做了强制性的保障,从侧面指出个人利益是为集体利益服务的。总之,这一种观点过于强调集体利益的第一性,容易打击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角度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来解读集体主义内涵。从这一角度对集体主义内涵进行解读的主要包括:郭广银、唐凯麟、张博颖、李光远等学者。他们主要从三个角度阐释了二者的关系。第一,强调集体的作用。认为集体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凝聚作用,通过集体把个人凝聚在一起,动员和组织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终实现集体利益。指出了集体的重大作用,表明了集体利益在首位的必要性;第二,强调二者的过程性。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集体利益实现的过程就是对个人利益做出保障的过程,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利益实现的过程就是对集体利益促进的过程,促进集体利益的发展。二者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不能把二者的过程性割裂开来;第三,强调二者的系统性。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和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是一个系统,不能把二者单独分离,集体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的保障,个人利益的发展和完善是集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动力。没有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不是真正的集体利益,同样,没有集体利益的个人利益也不是真正的个人利益。总之,这一种观点重点强调的是二者的协调性,否定了看待二者关系的片面性和孤立性。

3.结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这一角度,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从这一角度对集体主义内涵进行解读的代表人物是王岩、刘林元。他们从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第一,说明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容。指出,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集体主义价值观要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和结合,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融入到个人的价值观当中,树立个人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既能够实现个人利益,又能够保障集体利益的实现和完善,是一种“双赢”的价值观;第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树立能够促进个人的发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在社会中起到良好的思想引领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一些错误的思想在渐渐地侵蚀人们固有的思想体系,造成人们思想的波动和混乱,不利于凝聚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更不容易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人们出现的新的思想情况相适应,发挥其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综上可见,国内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成果颇丰。我认为学界结合当代的具体历史条件对集体主义的内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成果。有的学者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坚持了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学者用矛盾论科学把握其内涵,有的学者从价值观的层面出发与时俱进地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从而为今后集体主义的内涵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对不同学者关于集体主义内涵的观点的看法

1.大部分学者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观点,都抓住了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是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是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因此,大部分学者抓住了二者的关系,从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出发来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但是,不同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集体利益的首要地位,突出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服从;有的侧重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性,二者兼顾;有的侧重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同等地位。

2.第一种观点是当前我们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观点。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确保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这一观点坚持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没有用集体利益否定个人利益,而是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这一观点强调了集体利益的首要地位和优先性,但是,也被很多人认为是集体对个人的命令,个人对集体的服从。

3.第二种观点坚持集体主义的首要地位,但是侧重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集体主义中,集体和个体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是处在统一体之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也就无从谈起。集体利益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起到主导作用,因此,要保障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同时,又要发挥个人利益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影响,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性的观点也越来越被大多数人认可,因为这一观点超越了命令式和服务式的传统的集体主义观。

4.第三种观点抓住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这一层面,侧重于从多个角度解读集体主义的内涵。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从集体主义的轴心、前提、杠杆、动力、导向、价值旨归多个角度解释集体主义,为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集体主义应该坚持人民本位、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劳动致富、劳动光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这一观点看到了集体主义应该达到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中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并不是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一些非集体主义、非主流的价值观,而是要进行宣传教育,不乱戴帽子、不乱上纲上线。

三、当前集体主义内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不够全面。虽然不同学者对集体主义的内涵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呈现出见仁见智的局面,但是从中可以总结出,在集体主义的内涵这一问题上主要涉及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虽然抓住了集体主义的核心问题,但是缺乏对集体主义的多角度的解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没有体现出相应的与时俱进,忽略了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此,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不够全面。

2.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呈现单向性。很多学者认为,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上,集体利益处于首要的位置,强调个人利益要为集体利益服务,必要的条件下,个人利益要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这种解读侧重于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单方面作用,忽略了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由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强调一律用传统的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显得不合时宜。

3.对集体主义内涵的解读偏重于传统的价值观。很多学者认为集体主义的内涵应该强调集体利益的首要地位,突出集体利益的优先性,注重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命令,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服从的传统的价值观。这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已经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问题,应该对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与时俱进的集体主义的新价值观,与当前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四、集体主义内涵的发展趋势

1.集体主义的内涵更加侧重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性、统一性。虽然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传统的集体主义已不适合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等于要放弃其作为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而是要让它回归于集体主义的本质规定――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利益的驱动下,传统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遭到冲击,受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等的影响,集体主义的内涵更加侧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性、协调性,不再把二者放在对立的位置上,而是寻求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发展,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体之中,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发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集体主义的内涵应该突出集体和个人的双向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作为共同体的集体,个人是不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和获得个人自由的;同样,集体是由个人构成的,离开了个人,集体也不能称之为集体;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也是很难实现集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因此,集体主义的内涵会更加侧重二者的双向过程,既看到集体对个人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又看到个人对集体的贡献和价值,不再只是单纯地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强调二者实现的过程性。

3.集体主义的内涵应重视构建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应该实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就决定了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上要与之相适应。因此,与时俱进地探究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绝对的集体主义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传统的集体主义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需要构建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好地结合,引领正确的思潮,抵制错误的思想的冲击和影响,能够有效地促进和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必要性。

总之,我认为,集体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梳理出不同学者关于集体主义内涵的观点、探究当前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现状,为弄清楚集体主义的内涵到底应该是什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借鉴,同时,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需要我们省思的重大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臧乐源.简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J].伦理学研究,2003(3).

[3]郭广银.集体主义辨析[J].群众,1996(12).

[4]张博颖.私营企业与集体主义道德要求――关于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的一个个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5]唐凯麟.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论纲[J].道德与文明,2004(4).

[6]李光远.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J].高校理论线,2008(7).

[7]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3.

[8]刘林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J].江海学刊,2008(6).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第2篇

一、个人对自身的责任

只有自我负责的人才能对集体负责,这是集体主义责任建设的内在前提。个人对自己的责任主要是指自身作为责任主体对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使命应承担的义务。个人对自己的责任主要有:个人生命责任。这一看似个人自然属性的责任一旦进入社会领域就显示出道德意蕴:生命存在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个人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接受了父母孕育,在成长过程中又经受着社会的塑造,因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个人行使保全和发展生命的责任实质是对家庭和社会集体负责,这是个人对自身和对集体负责最根本的条件。个人行为责任。“道德的第一个命题就是:一个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其必须是出自责任而被做。”在康德看来,人是理性存在者,在道德领域可不受客观经验的束缚,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但这种自由不是不受限制的,而是表现为一种高度道德自律,“道德法则无非表达了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亦即自由的自律。”惟有在这种“自由的自律”的基础上,人才能产生行为责任的自觉和实践。萨特说:“(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因而个人只有自觉增强个人责任意识,完善自身行为,并敢于承担由自身行为失范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才能增进集体利益,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双赢。个人价值责任。人是肩负着一定使命的价值存在物,这种使命包括实现自我价值的使命和实现社会价值的使命。个人价值的实现既表征着个人对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责任,也体现着个人对集体责任的担当。人的本性就在于人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也正是在不断超越和创造中,人对于社会的意义不断彰显;个人只有自觉肩负起实现本身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双重责任,才能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实践中真正实现个人价值。

二、集体对自身的责任

集体对自身负责实质上就是集体的自身建设,它是集体主义责任建设的内在价值诉求。它关系到作为责任主体的集体能否承担起增进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以及推动集体和个人关系和谐发展的责任。需要做到:一是集体应着力推动自身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整合。现实生活中,集体内部结构的不科学和功能的不明晰制约着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结构过于松散,冗员过多以致人浮于事;分工不明确,权责模糊,部门之间相互扯皮,集体的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小团体主义”以自我价值为标准,甚至形成利益固化的藩篱,根本违背了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基于上述问题,集体应经常优化内部结构,明确集体成员的权利和责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密切关注集体成员利益诉求,合理化解集体内部矛盾,扩大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推动集体成员价值的实现,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度,提高集体运转效率。二是通过集体中个人间的相互负责实现集体人格的价值塑造。在集体对自身负责的过程中,集体是责任主体,但集体这种责任主体是由多个个人通过有机结合所形成的集体人格而得以实现的。集体人格塑造的关键在于建立以互利互惠为目标的集体中个人对个人的相互负责关系。一方面要加强集体中个人的相互合作。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加深,社会资源和生产技能掌握在不同的个人和群体手中,只有“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必然是一种集体力”,这种集体力能使个人在合作中找到自身的发展方位,取长补短,各得其所,在集体合作的实践中获得自身利益。另一方面要形成个人与个人之间权利让渡和平衡机制。承认各自所拥有的权利,并竭尽所能为对方谋求合理权利而付出自身的责任。责任是一种主体性存在,个人对个人的相互负责有利于主体间保持一种内在张力,缓冲个人间利益冲突,增强个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集体的内在粘合剂,推动个人在密切合作和良性竞争中,不断提升主体能力和素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逐步实现集体人格的价值塑造。三是集体应着力保障自身运行机制的完善和效能的提高。集体自身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集体动力机制、集体决策机制、集体执行机制、集体调控机制、集体评价机制五个方面。集体动力机制是集体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利益形成的开放性目标系统。集体在确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利益时,应对不同个体的需要和利益进行权衡比较,确立一个统合个人与集体利益的集体目标体系。集体决策机制是集体基于目标所做出的促进集体自身、集体与个人关系发展的战略决断系统。它直接决定着集体总体的发展路线和集体与个人关系的协调方式,是集体运行机制中的发动机和导航器,在集体主义的建设中具有价值引领功能。集体执行机制主要是指集体实现集体目标、贯彻集体决策,促进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的活动过程。落实高于一切,必须保持集体执行的一贯性、稳定性和有效性,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偏离集体发展轨道的情况,杜绝执行过程中的大起大落,推动集体的有序发展。集体调控机制是指集体依靠内外监督机制对集体运行过程中诸多环节和方面进行调节、完善的过程。集体的内部监督主要依靠集体内部的个人监督、体制监督,集体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社会监督。通过二者的监督,集体在自律和他律中对各种不利于集体、个人及其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修正,推进集体价值协调发展。集体评价机制是对集体运行的环节、内容和效果进行审视和评判的活动过程。集体评价通过相应的效能反馈,对于重新审视集体目标、调整集体决策、把握集体执行环节以及深化集体调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是集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更好地实现集体主义价值的必然要求。集体的五大机制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包容、和谐共进的有机整体,只有不断增强其契合度和周延性,才能不断完善集体自身建构,增强个人对集体和集体主义的认同度,为集体和个人相互负责提供内生动力。

三、个人对集体的责任

个人对集体负责,这是集体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集体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内驱动力。集体的存续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当人们基于自由意志和共同利益结成集体时,个人的整合和优化本身就孕育着一种个人所不具有的“新质”,而恰恰是这些“新质”能够推动个人更好的发展。“当他成为这个伟大而强有力的机体的一部分时,他就觉得自己是伟大而强有力的了,在他看来这个集体就是一切,而单独的个体同这个机体比较起来,是没有多大作为的。”因此,个人应承认集体是在一定意义上高于个人的实体,增强个人对集体负责的主体意识,提高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自觉承担对于集体的责任。个人对集体的负责不是盲目地“无条件服从”。应当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对集体的负责”和最大限度地实现“集体对个人的责任”统一起来,建立利益平衡的价值结构,防止个人利益不堪集体利益的重负,防止集体总是不能满足个人对于集体的预期,防止个人对集体安全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挫伤与失落。新时期集体主义中“个人对集体负责”有其特定的评价标准。第一,集体利益是否正当。集体利益正当性有三个评价标准:其一,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要看集体利益是否代表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促进集体整体的逐步优化和越来越多的个人利益的不断增进。在这个过程中,集体难免会因主客观复杂的原因而牺牲一些人的利益,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要求个人无条件地对集体负责,但这种对个人利益的暂时牺牲如果本质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优化和个人利益的增进,就是一种正当的集体利益。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依据这个标准对集体利益的正当性进行判断有时会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人们保有足够的敏锐性和预见性,不要局限于眼前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暂时得失。其二,是否符合人性发展规律。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人在社会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这是人性最基本的发展规律。要在不同时期都能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人性的内在诉求,避免人的正当利益长期处于“缺场”状态,避免集体利益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并充分考虑人性的价值承受力,让个人在集体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希望和诉求,追求个体对集体的广泛认同。其三,是否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集体和集体利益的完善程度受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如果集体利益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它的正当性就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在一般情况下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彰显了集体利益的公平性和公利性。在我国,集体利益成为大多数人利益的代表,核心表现就在于集体利益彰显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性本色,为集体利益保障个人的利益创造了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促进每个个人全面自由发展,是集体主义最鲜明的历史期盼,也是集体利益的正当性不断升华的价值动力。第二,集体利益是否崇高和重要。分析集体利益的崇高性和重要性,必须把它和个人利益加以比对来具体分析。这就需要合理界定“崇高”或“重要”的内涵。对集体利益而言,其崇高性或重要性主要表现为:集体利益的实现符合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个人利益而言,其崇高性或重要性表现为能保障个人生命健康、合法财产、自由等最基本的生存发展利益,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比较分析中,主要牵涉四种情况:(1)当集体利益崇高而重大,而个人利益却不那么重要时,个人应该毫无保留地牺牲个人利益而促进集体利益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对集体负责将获得最大的效应,因为个人是以牺牲相对次要的个人利益为代价来换取集体的重大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将最大限度地推动个人根本利益的达成,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双赢”。(2)当个人利益崇高而重大,集体利益不那么重大时,不能一味要求个人付出巨大代价对集体负责,而要进行具体的权衡。如果能够在保障集体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以牺牲部分非重要的集体利益为代价实现个人的重大利益,不但能使个人利益得以保全,还能激发个人对集体归属感和忠诚度的提升,促使个人更好地对集体负责,推动集体更大利益的实现。(3)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崇高度和重要性都不大时,如果两者的利益都有利于推动二者更好的发展,就应当在保障个人对集体优先负责的基础上兼顾个人利益的实现;如果其中一方的利益存在着不正当因素和倾向时,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要求不正当的一方对正当的一方负责,推动正当一方利益的实现。(4)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十分崇高和重大时,最容易造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二难选择。一方面,应首先保证个人对集体负责。因为如果崇高的集体利益受到损害,那么个人的重要利益必然遭受威胁。个人为集体无条件自我牺牲甚至是生命的牺牲具有价值超越性,是社会发展中最崇高的代价,这种代价从根本上推动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高度融合。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自由,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这种义无反顾的自我牺牲精神,换来了一个国家的崛起和数亿人的解放,是最伟大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单一选择,即使在最残酷的境遇中,也应当千方百计促成双方核心利益的保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二者兼顾应当是基本的价值取向。个人作为责任主体对集体负责时,关键要强化三点:一是集体利益的优先性要有深刻的价值体认,增强维护集体利益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二是既要敢于“自我牺牲”,发扬奉献精神,又要善于权衡利弊,善于保护和增进自身的合理利益,保证自我牺牲的价值超越性。三是最大限度保障个人选择的自由性,增强个人承担集体责任的自觉性。

四、集体对个人的责任

集体对个人负责是集体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集体主义优越性的集中展示。在集体主义中,集体和个人在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上具有双向性。在对待权利和责任的关系方面,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是不同的。在法律层面,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承担责任是享受权利的必要条件,享受权利是承担责任的必然要求;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则存在不对等性,因为道德具有自律性和自愿性特征,即:“我虽应当关护他人,因为他人的召唤使我承担责任,但在这里并不发生有来有往的相互作用。即我负责,却并不需要问及别人是否报答。”事实上,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对等性,只不过这种“对等性”与法律层面的“对等性”有所区别。在法律层面,责任和权利的对等性在“质”和“量”上都是“对等”或“等同”的关系;而在道德层面,这种责任与权利的“对等”是“质”上的对等,而不追求“量”上的等同。因为道德行为出于主体高尚的自由意志,属于主体超出底线伦理做出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必然要付出一定牺牲,这种牺牲出于主体对他人和社会的使命感;受动的道德客体给予施动的道德主体一定的道德权利也是基于自身内在的道德责任。“量化道德”把道德作为商品性的东西进行等价交换是不符合道德本质的。因此,道德权利和道德责任的“对等性”主要依靠于道德主体和道德客体基于人本身的利他属性而形成的道德责任与道德权利间的良性互动。但是,如果一个道德主体总是基于道德责任处于道德“施动地位”而得不到“道德回应”,一方面其责任意识会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受益的客体道德责任的缺乏,这种道德“施受关系”本身是不够健全的,最终必然要被另一种健康的道德责任双向性的关系所取代。在集体主义中,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时,需要强调集体和个人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权利、责任上的“质的对等”,集体和个人都应当给予彼此相应的道德关照,而不是一方无休止地付出而另一方无原则地索取,这样才能促进集体和个人在责任和权利上的双向协调和多维选择,推动集体和个人在交融互动中平衡发展。个人形成集体的目的是希望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满足单凭个人力量而无法达到的利益,如果个人利益因为集体的不负责而长期得不到维护,集体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因此,在肯定个人对集体负责的同时,必须强调集体要对个人负责。在集体主义中,集体对个人负责有其特定条件:其一,个人是否对集体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虽然个人和集体在履行责任和享受权利方面居于平等地位,但这种平等不是“绝对平等”,而是“有限平等”,当个人要求集体提供实现自身利益的空间时,必须要以承认集体利益的优先性为前提。个人只有对集体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为集体的共同利益服务,表现出对集体足够的忠诚和奉献时,集体才应该对个人负责;否则,如果个人一味地对集体提出“要求”,甚至企图诋毁集体,这样的“个人”就不应属于集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了,集体就不应当对这种“个人”负责。其二,个人利益是否正当。讨论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有两个预设:一是必须纳入同集体的关系中加以考察;二是预设了集体利益具有总体上的正当性。

在这种视阈下,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有两个层次递进的衡量尺度:(1)是否损害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不损害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正当性的底线要求。个人在手段上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自身利益,在结果上与集体利益“价值无涉”。在这种情况下,集体需满足个人的合理诉求,彰显集体的人文关怀。如果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时损伤了集体利益,集体就有理由“放弃”个人。(2)是否有利于增进集体利益。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如果能够增进集体利益,推动集体和个人的良性互动,则将促进个人利益正当性的升华。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应创造各种条件推动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拓展,促进个人和集体双向性责任机制的和谐运行。在集体对个人负责的过程中,集体作为责任主体应着力做到:首先,集体应践行集体和个人间权利与责任的双向性原则。集体作为社会关系共同体,集合了个人的力量,相比于个人自然居于优势地位。但是,集体必须正确认识这种“优势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个人是其力量和利益的深刻来源,没有了个人就无所谓“集体优势”,要自觉承认集体和个人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性,不能依仗所谓的“集体权威”遏制个人的生命力,而要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人的潜能,使其成为一种集体创造力,不断巩固共同利益基础,成为集体与个人和谐共处和价值升华的主导者。其次,集体要增强对个人负责的针对性。每个个人都有独特的需要,对集体充满了期待,因而集体肩负着对每个个人各不相同的责任。集体在对个人负责时,必须深入了解个人的需要,理解个人的价值诉求,然后量体裁衣,对不同的人采取相应措施,自觉保护个人的健康个性。集体应当成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各个个人之间不同利益的引导者和协调者,依据各种不同利益的轻重缓急、正当程度等基本标准,最大限度地推进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提升个人对集体的满意度。最后,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推动集体责任的制度化建设。这种利益补偿机制包括两部分:一是物质利益的补偿;二是精神利益的激励。“人的存在的二重性———任何人都既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又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决定了人既有现实利益的需要,又有道德的需要。”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资源配置;个性和谐

道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道德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打牢扎实的社会基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通的,能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集体主义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从人际关系角度,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需要我们树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人们建立各种各样人际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为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因此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互动即团结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是要培养合作精神,树立“竞合”意识。

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人生的重大课题之一。人们总是从各自的价值观出发,去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人际关系,并由此衍生出各种各样对社会、他人或自身的态度。同一件事、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人那里,由于其价值观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价值观对外部世界的这种阐释机制,使人在认识与评价与他人的关系时,不仅要从事实本身出发,还要从己的价值观出发,受它的指导和调节。

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优良的品德做基础,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人们的优良品德,尤其是奉献精神。奉献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为不图回报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培养奉献的品德,就要培养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当国家集体和他人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热情之手,尽自己的努力,做一切能办到的事情。奉献品德的核心是“爱心”,是超越“自爱”的范畴,真诚的爱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人人都有爱的需要,如果一方能给另一方帮助,满足其爱的需要,就会赢得对方的信任与好感,就容易成为人们交往的对象。正如英国著名活动家玛琳所指出的,奉献品德能使人在社交中应付自如,落得好名声,好信誉,这是建立友谊网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奉献品德使人与人之间充满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真挚情感,会化作巨大的动力,极大的促进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进步与发展,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二、集体主义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协调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要使社会成员能够实现多赢互利,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就不必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这就要求我们用合作、共赢、双赢代替“零和”游戏,代替你死我活的斗争和恶性竞争。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要求人们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做到集体利益优先,并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和谐共存――这正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在要求;顾全大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急功近利,考虑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集体主义原则的内涵和要求恰恰反映了资源配置的要求,蕴涵着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丰富内容。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质,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即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的两者的统一。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是一个真正代表全体成员利益的集体,因而集体利益中就包含着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集体利益代表了每个集体成员的长远的、根本的和全局的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这就决定了集体利益必然高于个人利益。所以,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是把集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地二位,它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以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自觉的坚持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关心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本身既体现着集体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也包含着对个人正当利益和个人发展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集体的民族、国家、社团、政党乃至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等,必须充分的关心和保护个人的合法利益,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满足,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力求使每个成员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个人和集体不可分割,互为目的和手段,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结合,辨证统一。集体利益的实现、集体的命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个人利益的真实程度,只有真正代表个人利益的集体才能真正为个体所接受并自觉自愿地尽集体的义务和责任。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利益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找到调动集体和个人两个积极性、通过维护和发展集体利益满足个人利益的正确途径,才能产生对社会、集体的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有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发展和个人利益的保障。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妥善处理,作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说是相统一的,二者是相辅相成、辨证发展的关系。但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有发生矛盾的时候。在发生矛盾是,作为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条件下,为了集体利益、他人利益要牺牲个人的自我利益。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性,是因为只有更注重集体利益,人们的个人利益才能最好的得到实现,没有集体利益首先实现的前提,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没有基础和保证。集体利益是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的共同利益,只有自觉维护和大力发展国家和集体利益,才能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集体,有时也应该作出牺牲,尤其是在个人需要帮助或者在个人利益大于集体的个别或局部利益时,集体利益应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体现了集体主义维护个人利益的一面。

三、集体主义及集体有利于个性和谐发展

和谐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个体而言自身的和谐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人是社会的核心,和谐社会自然也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应该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主要指人的个性和谐。个性即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合,它主要表现在人的思想、情感、兴趣、意志、智力、气质和性格各个方面。其基本特征之一协调性,要求个性结构完整和谐,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和谐发展,并适应社会的要求。

集体是个性发展的摇篮。人的主观心理品质本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交往的直接结果。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集体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是通过直接交往的棱镜折射过来,并内化于个人身上,表现在他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之中。因此,个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集体主义有利于个性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

个性与集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竞争产生动力,合作带来效果,这样一对尖锐的矛盾如此巧妙的统一在人类物质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并使之充满活力,这是客观世界的杰作,它必然要对人的主观世界造成深刻影响,所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就相应的产生了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即个性和协调性。而集体主义本身就蕴涵着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品格,个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发展才是现代人基本的品格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要靠人们高度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性要求人们以集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以平等、真诚、友善、合作的态度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取得与社会、集体的协调一致,以期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在为了谋求集体发展的良好服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满足个人的利益,建立现代化的协调品格。

只有满足趋群需求、取得心理支援、得到集体的认同,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体情绪的健康与否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和指标之一。根据现代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情绪障碍和情感危机,除了个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变因外,还取决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其中,个体能否积极的适应、改造社会环境,特别是通过积极主动的交往,建立并保持与社会群体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获得来自群体的心理支援,则是缓解、甚至消除情感障碍、情感危机的关键所在。社会学研究表明,长期脱离社会群体而处于近乎隔离状态的人,由于得不到群体的心理支援,其心理调试功能会逐渐退化,社会适应能力也更加迟缓、匮乏,并会出现包括情感障碍在内的人格障碍症状,最终将导致全面精神崩溃。

人类是群集的社会性动物。趋群是人类所固有的以生物本能为基础又超越生物本能的社会属性。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亲近别人的合理需要、与人沟通的交往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是在社会大空间和所属的群体中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来实现的。就我们而言,交往主要发生于所属的集体内。因而我们都应热爱自己的集体,自觉将自身溶于集体之中,与集体保持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关系,这样,就能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支持与合作、友谊和爱情,为集体成员所认同,为集体所悦纳,从而增进彼此间思想情感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稳定感,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原则,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文保障,它在人际关系、资源配置和个性的和谐方面均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所以,集体主义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重视集体主义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9-150.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第4篇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表明: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求在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之后,必须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解决在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

3.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人的内在精神世界需求的变化。应对这些新变化,就要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下功夫,使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从而促进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

4.实现“三个代表”要求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不断推进人民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可见,以人为本、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从逻辑上的必然引申,也将为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的执政地位提供新的合理性根据。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因而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多地关注人的需要,尊重人、关心人、开发人。人们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其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是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表现。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认真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生存、发展需求的新变化,研究新的社会群体生存、发展需求的新内容,研究影响一个利益集团和社会群体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因素,掌握共性的东西;同时,还要关注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研究一个具体的人特定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通过有效地改变影响人的思想的外在因素,达到影响人的思想的目的。

(一)以人为根本,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

人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自我评价和自我尊重以及社会评价和社会尊重的渴望。满足尊重的需要会导致快乐、信心和力量,相反则产生悲伤、自卑和无能的消极感觉。

(二)以人为基本,关心人,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在社会中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就是人们的利益之所在,或者说,利益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利益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既得利益和应得利益等等。生存、发展和享受也都是人们的利益。需要及其满足即利益是人们生命活动的源泉,也是社会历史的动力。离开人的利益及其满足,就没有人的能动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物质生活方式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特点。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前途的关心、更多地与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每一个人从关心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上去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由此凝聚成有利于满足人们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不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自然会无动于衷甚至反感、厌恶。

三、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其它社会活动最基本的条件

在我国自然经济时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正统儒学义利观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物质利益被忽视。改革开放以后,物质利益原则逐渐被承认,并开始作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一个基本手段,使人们逐步摆脱了传统义利观的束缚,开始重视物质利益。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物质利益观念空前膨胀和凸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人们思想活动的趋利性。趋利性一方面使人们堂堂正正地争取自己合理的物质利益,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使一些人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滋生拜金主义和分散主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人们通过正当手段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反对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非法为己牟利的行为。

四、利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和归宿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工作从机理上而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反过来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关系,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归根到底是一定社会群体谋取利益的工具。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法回避利益的,因为市场经济已把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了。不讲利,不参与市场的交换与竞争是无法生存的。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仍沿袭过去“空对空”的模式,不仅难以奏效,还会使人反感和厌恶。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可见,利益是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离开利益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

五、利益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的中心内容和重要方法

(一)讲清利益关系,进行利益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发挥是在遵循客观规律之上的,其中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利益对于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进行利益引导,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和最大量的工作就是帮助工作的对象分析并理清各种利益关系,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克服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克服动物的本能性和盲目性,从而作出符合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为选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讲清大道理和小道理之间的关系。

(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其说人们是从理论上、书本上认识世界,不如说人们更多地从现实的利益关系中去认识世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就要联系工作对象的实际利益,把“说”与“做”统一起来。理论上的描述与实际生活不能反差太大,否则人们就不会认同。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和邓小平都很注重这一点,因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以人为资本,开发人,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激发人的创造性

人类的劳动经过了以物(自然)为对象、以社会为对象和以人为对象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归根到底,人是最宝贵的资本和资源。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开发人的价值、能力和个性。

人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具有潜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量和创造力。所谓外在价值,是指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固有的创造力,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既是人的价值实现过程,又是价值实现的客观标准。只有实现从内在价值到外在价值、现有价值到应有价值、潜在价值到现实价值、个人价值到社会价值的转化,人的价值才有真正的意义。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向外在价值的转化,求得内、外在价值的高度统一,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最根本的是人的创造性实践。价值是劳动的结晶,人的价值靠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自我实现同社会贡献自觉地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自我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清楚这个道理,使人们明白这一点、做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人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提供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社会条件和氛围。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的个性发展,即为了人类共同的进步事业,让每个人多方面的潜在智慧得到充分发挥。现代社会已将所有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彼此之间有效的协调、配合与支持,就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同样,没有每个人个性的创造性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或是要大打折扣的。因为在一个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个人爱好、举止言谈处处有着严格限制与约束的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必然是暗淡沉闷、苍白单调的,整个社会也必然由思想上的僵化导致整体上的停滞不前。如果人人都能甩下各种沉重的包袱,解放心灵,发展个性,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我们的社会及其成员必将充满活力、生机和希望。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利益;完整性;超越性;意义性

利益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利益内涵的不同解读引发人的不同人生态度,进而形成不同的生存方式。在《辞海》中利益的涵义有两种:①好处。②佛教用语。犹言功德,指有益于他人的事。在生活世界中,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下的人对利益内涵有不同的解读,对现实具体的人而言,利益首先指个人的利益,它的涵义一般包含两层:第一,形而下的含义。即利益是指与个体相关的各种具体的、有形领域的生存方式,它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等具体领域中。第二,形而上的含义。它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无形的自觉生存方式,它涉及到人的生活质量和更高层次的价值需求,如个体精神生活的高尚化、幸福感与满意度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完整准确地理解利益的科学内涵,对当下我国的社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性意义。本文拟从总体性维度、批判性维度、价值性维度和历史维度,对利益的内涵进行现代解析,以促使人们在利益的追寻中理解并逐步实现利益的完整性、超越性和多样性价值。

一、总体性维度的利益: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总体性维度的利益主要指利益内部形而下利益和形而上利益的完整统一性。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下的利益主要体现为有形的物质性利益,形而上的利益主要体现为无形的精神性利益,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支撑着利益的完整含义并且引导着人们的现实利益追求。割裂了利益的总体性维度、对利益内涵的任何片面理解,都会将人们引入歧途和困境。如果忽视了利益的形而下和形而上维度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重视前者将导致精神性利益被忽视,物质性利益追求不断被强化,利益呈现世俗化乃至庸俗化的特征,重视后者易导致利益的抽象虚幻的上升,进而使利益呈现出神圣化乃至虚幻化的视界。

在马克思那里,总体性维度的利益内涵无疑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在现实生活中,利益首先要以各种具体的、形而下的形式为其支撑点和基础,“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但是,仅仅有具体的形而下的利益还不能保证人趋向自由全面发展,还要有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实现的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利益,否则利益便失去了其本真的含义,而人也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将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人的本真利益才能得以保证。

现实生活中,利益的总体性维度常常被人们忽视。马克思针对资产阶级为了经济利益而残酷剥削工人,而工人阶级为了自身作为人的存在利益而奋斗抗争的状况,得出了“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的精辟论断。而且,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都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个人利益及其追求方式与利益本真内涵严重背离,最终造成了利益的总体性维度的丧失,人们的利益追求趋向碎片化、单向度方向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于这一发展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卢卡奇则进一步指出:“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更确切地说,这种情况既发生在客观方面,也发生在主观方面。在客观方面是产生出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即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的世界),它的规律虽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作为无法制服的、由自身发生作用的力量同人们相对立。因此,虽然个人能为自己的利益而利用对这种规律的认识,但他也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现实过程本身。在主观方面——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一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则针对技术高度发展乃至于渗入到人本身的心理层面这一现象,深入揭示了形而上利益进一步被整合。致使人被更严格地束缚和奴役的状况。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成功、获得物质利益成了目的本身。人的命运便是促进经济制度的进步,帮助积累资本,这并非为了自己的幸福或得救,而把它作为目的本身。人成了巨大经济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如果他有很多资本,便是一个重要齿轮;如果没有资本,便是个无足轻重的齿轮,但总是一个服务于自身目的之外的齿轮。”西方社会出现的利益总体性维度丧失的状况,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也有所体现,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存在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前一些人还没有从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的发展状态情况下,强调并认真把握利益内涵的总体性维度,对促使人们理性自觉地追求本真利益,并最终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批判性维度的利益: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性存在,利益内涵对现实具体的人也就呈现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含义。从批判性的维度解读利益的内涵,就是要寻求利益追求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要能体现出超越性的利益追求向度。我们肯定利益的自然性、物质性内涵,也要兼顾利益的社会性、超越性特质,具体来说,就是批判性维度能够使形而下的利益时时反思、批判并力图打破自身物质性的限制,从而逐渐走向形而上的利益。追求利益的社会性、超越性,但决不能忽视利益的自然性、物质性内涵,这是由人的存在本质决定的。

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一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马克思认为,人类不仅具有意识,而且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特殊存在物,他不仅将外部的自然环境看作对象性的存在,而且也能够将人自身看作对象来加以审视和反思,更重要的是人还能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意识。马克斯·舍勒也深刻地指出,“人是永恒的‘浮士德’,是所有新事物中最好奇的动物,与包围着他的现实永不休战,永远在想方设法打破他的此时一此地一以此方式的存在和他的周围世界的樊篱。其中也包括他自己当时的自身现实。”在马克思和舍勒看来。正是人类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而且是宇宙中这样的一种特殊存在物,因而人才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才能不断从自然性向社会性的无限趋近。人本质上不是静止的、生来就固定不变的存在物。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每—个生命体虽然永远也不能摆脱本能和欲望的力量,但生来却具有一种向上的欲望,不断地力图打破自身的自然性、物质性的限制因素,不断追寻着自由,追求着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人这样的存在本质特征。决定了批判性维度的利益内涵体现为自然性、物质性利益基础上的动态的社会性、超越性利益。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舒适和方便。同时,外部舒适的生活在新的层面引发了人的存在本性中对享乐的向往,二者的结合使一些人甘于享受这些具体的利益,导致了利益总体性维度丧失的同时,也逐渐丧失其批判性维度,从而使利益追求失去了超越性。利益作为一个整体,其内在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之间的张力似乎不复存在。超越性、社会性的利益内涵逐渐被自然性、物质性的利益内涵整合和容纳。使得人的利益追求呈现出平面化发展的趋势。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针对工业化和科技化时代的这一现状进行了揭示和批判。马尔库塞曾指出:工业社会中“心灵的‘内在’向度被削弱了。而正是在这一向度内才能找到同现状相对立的根子。在这一向度内,否定性思维的力量——理性的批判力量——是运用自如的。这一向度的丧失。是发达工业社会平息并调和矛盾的物质过程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相应现象。”正是人心灵中这一否定因素的缺席以及由此导致的利益内涵中批判性维度的减弱,导致了利益的平面化发展与批判性维度的丧失。因此,虽然人作为—个完整的个体在当今时代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强大的工业和科技的一体化进程中,但我们永远都不能失去反思、批判和超越的维度,对利益内涵的理解与合理利益的追求要体现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并追求超越性的利益价值向度。这样人才能成为—个真正完整的个体,才能逐步走向全面发展。

三、价值性维度的利益:实在性与意义性的统一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一些人对利益的理解往往停留于效用论、需要的满足等表层含义上,而不是从主体本身以及主体的活动来理解利益乃至从更深层的价值意义来理解,其原因不仅在于人们受狭隘的、短近实利等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且也在于人们对合理的利益和价值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因此,从价值性维度来解析利益的内涵。对促进利益的合目的性发展及引导主体的活动不断实现本真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从价值性维度理解,利益绝不仅仅单纯体现为经济学意义上商品的使用价值,它还体现了商品交换价值及其背后所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利益并不仅仅是实体性概念,也体现为关系性概念,深层意义上的利益是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生存所必需的自我本质确证的方式或状况。李凯尔特对价值的界定有助于我们从价值性维度解析利益,他指出:“关于价值,我们不能说它们实际上存在着或不存在,而只能说它们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价值决不是现实。既不是物理的现实,也不是心理的现实。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效性(Geltung),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Tatsachlichkeit)。但是,价值是与现实联系着的,而我们在此以前已知道其中的两种联系。首先,价值能够附着于对象之上,并由此使对象变为财富;其次,价值能够与主体的活动相联系,并由此使主体的活动变成评价。”换句话说,价值就是指与主体相联系的对象以及主体的活动对主体的意义。在这里,价值与财富以及评价虽然紧密相连。却又是区分开来的。我们认为,价值维度中的利益既包含实在性的、能指标化、量化的有形利益,更包括隐藏在物质利益背后的无形的、意义性的利益形式,因此,从价值性维度看。利益是意义性与实在性的统一。

从利益含义中的具体的、有形的形式看,当现代人处在全面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依赖性”阶段时,这一阶段将呈现为全球化、市场化的工具价值彰显的特征。这时,商品、金钱等有形的利益在生活世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人们便主要通过商品交换来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具体需求和利益需求。而商品属性中的使用价值附着在对象上,形成了财富,构成了利益中具体利益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人们在交换的时候同时也实现了利益中的形而上的意义,即在交换使用价值的同时,交换者不仅同时满足了自己具体的需要,他在交换自己使用价值的同时,自己的活动也得到了他人和社会的确认。因为构成价值实体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他得到别人的承认就说明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确证了自己的劳动以及活动的本质力量,实现了自身的意义,即实现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时,人们便会产生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从而形成了人的形而上的利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通过价值获得的利益就体现了意义性与实在性的统一。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种意义是否对社会、对大多数人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主体感受,则需要做具体的分析。价值性维度的利益所蕴涵的意义指对人(个体的人与“类”的人)来说的意义,既具有实在性,又具有意义性,是与主体活动相关的正面评价及对人的积极意义。它体现着利益的合目的性和有效完整性。

四、历史性维度的利益: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

利益的完整内涵是在人类历史演变中不断生成和展现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利益凸现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不同。从历史性维度研究利益内涵,有利于人们追求高尚的、多样性、全面性的利益,消除利益追求的庸俗化、单一化、片面化和功利化现象,对人们形成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质量与人生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众所周知,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单个人的力量十分薄弱,人们之间的交往的范围也很狭窄,大多数人尚处于自发的生存状态中,其主体性未得到提升,他们和自然、社会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因此,利益大多是以整体利益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方面的利益内涵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的张力尚未展开。个人的自我意识、他人意识及世界意识都未得到充分发展,个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身的独立性。因此,人自出生之日起便在社会与世界中有了一个确定的、不可变更而又毋庸置疑的位置,扎根于一个有机整体中,没必要也无需怀疑生命的意义,因而个人在经济生活中也无需进行什么竞争,这时个人利益仍然是从属于整体利益的,利益呈现出简单化、单一化特征。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依赖性”阶段的到来,资本、个人经济动机及竞争在人的生活世界中日趋重要,人的自我意识渐渐觉醒,对利益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重点性特征。利益内在的形而上层次与形而下层次也随着这一趋势逐渐分化,其张力日渐拉大,形而下的物质性利益不断扩张,形而上的精神利益逐渐被一些人忽视,个体对利益的追寻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尤其是西方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他们对利益追求的重点就体现为赤裸裸地追求商品和金钱,物质利益成为其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利益也因为人们片面而极端地追求具体的物质利益而“重点突出”。工具理性张扬甚至取代价值理性的发展,形而下的利益开始超越其自身的范围,力图整合形而上的利益,并呈现出取代整体利益的趋势。对此。西方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批判可谓深刻,他指出,科学技术虽然带来了物质文明的丰富,但是也使现代社会进入了“精神贫乏、人性沦丧,爱与创造力衰退的下降时期”,“精神本身被技术过程吞噬了。甚至科学也得服从技术。代代相传的结果加强了这一趋势。”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国有矿业权;利益相关者;分类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3―0101-05

在利益相关者分类问题上,国内外研究很多。根据Bryson(2003)的研究,识别和分析公共与行政机构利益相关者的手段有13种之多,可以分为四个大类。[1]其中,弗里曼等的“多维细分法”的思想、[2]DavidWheeler和MariaSillanpaa"广义利益相关者分类法”[3]和“米切尔评分法”[4]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米切尔和伍德(Mitchell&Wood,1997)提出的评分法(score-basedapproach),这种利益相关者分类法因思路清晰、简单易行,最受推崇。根据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等属性,米切尔和伍德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隐匿型、纯权型、要求型、支配型、危险型、依赖型、权威型和非利益相关者等8类。本文拟以这一方法进行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相关者分类研究。

一、研究设计

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相关者分类分析,主要用来解决各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是否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如果有,他们各自属于上述米切尔和伍德提出的8类利益相关者中的那一类,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管理意义。

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1,确定利益相关者名录和不同属性重要程度评定标准;

步骤2,样本设计、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步骤3,提出假设,检验众多利益相关者是否存在属类区别,决定是否分类;

步骤4,分类及解释。

二、利益相关者名单与属性重要程度确定

(一)利益相关者名单的确定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现有的和潜在的相关从业人员,以头脑风暴法产生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相关者名单作为初级名单;以故意从名单中增加或删除某些利益相关者要求被测试者进行确认的方式进行检验;最后确定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相关者包括主管部门、投资人、咨询机构、中介机构、评估机构、评估责任人、矿产品使用者、上级矿管部门、主管官员等共25个自然群体(见表3)。

(二)利益相关者属性重要性程度的记分标准

米切尔和伍德认为,利益相关者分类可以根据他们在活动中利益的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来进行。所谓合法性是指某一群体是否有被法律上、道义上或者习惯上认可的、向组织提出利益主张的权利,即是否已经授权或者理当授权获得利益的意向。通俗地讲,最重要的授权无非表现在用人权和用财权两个方面,这个结论在调查中同广大被调查者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从学术角度上讲,合法性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权和经济利益占有或支配权的授予情况。所以,我们将合法性重要程度规定如下:重要程度取值范围为0―6分。

第一部分:拥有或者应该拥有授权他人全权管理的权力,重要程度记3分;已经或者应该接受授权负责主要管理记2分;已经或者应该接受授权间接参与管理记1分。

第二部分包括:已经或理当授权占有或支配重大经济利益记3分;已经或理当授权占有或支配较中等部分经济利益记2分;已经或理当授权占有或支配较小部分经济利益记1分;其他情况记0分。

上述标准中,行政管理权的最高得分低于经济利益权的最高得分。这样安排的原因是:第一,矿业权转让属于一种经济行为;第二,从人的需求理论分析,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经济利益,然后才是政治利益;第三,调查座谈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经济利益分配问题的关心程度高于对政治利益的关心程度。

每个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记分为第一部分得分和第二部分得分的和。不难看出,任何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重要程度得分都在0―6之间。

权力性是指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组织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关于权力性重要程度记分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部分:拥有授予行政管理权的手段和方法时记3分;拥有实施矿业权转让活动的手段和方法时记2分;拥有间接地部分参与矿业权转让活动或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时记1分。

第二部分:拥有授予经济利益支配权手段和方法时记3分;拥有实施经济利益支配手段和方法时记2分;拥有争取部分经济利益支配的手段和方法时记1分;其他情况记0分。

每个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记分为第一部分得分和第二部分得分的和。不难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授权人不可能是实施人,所以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权力性重要程度得分都在0~6之间。

紧急性是指某一群体的权利主张的重要性、被注意和被采纳的紧迫程度。关于紧急性重要程度的记分标准规定如下:

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重大且必须全部满足时记6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重大且必须部分满足时记5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一般但必须全部满足时记4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一般只需部分满足时记3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一般需要认真考虑时记2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一般可以暂缓考虑时记1分;其他情况记0分。

同样,任何利益相关者的紧急性重要程度得分都会在0―6之间。

将以上关于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重要程度的记分标准提交给60个代表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的代表评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结果显示:44个人认为该指标方案可行,8个人认为基本可行,3个人认为不可行,其他人回答不知道,认为不可行的人都没有提供新的方案。可见,认为可行的人数占到70%以上,有86%的人认为上述记分标准可行或者基本可行,只有5%的人认为不可行。因此,上述重要程度记分标准得到通过。

(三)问卷设计

为了了解各利益相关者对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分配现状的满意程度和期望,并配合总体研究目标完成调查任务,本调查特意要求被调查对象就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程度的现状和期望趋势进行回答。

根据以上分析,本次调查设计了如下调查表(见表1)。

(四)数据收集

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对象包括政府工作人员24人、从事矿业投资与开发的企业代表74人、从事资产评估和管理咨询人员18人、媒体工作者10人、学术界代表5人。这些人代表单位和个人共计完成答卷138份,其中收回有效答卷135份,通过本科学生模拟角色的方式完成了215份问卷,共计取得可供利用的调查问卷350份,达到了设计要求。

三、分类可行性探讨

如果在国有矿业权价值评估中真的存在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那么,从统计学意义上讲,所有调查样本一定来自不同的总体,他们在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下述假设应该成立:

H1:国有矿业权转让中众多利益相关者在多个属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虽然直接主管某项国有矿业权转让的政府部门表面上代表的是国家利益,但是,从国家对国有矿业权管理权限的设定和国有矿业权价款的管理规定中不难看出,主管政府部门同其上下级主管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而且,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可能冲突是否存在,明确了解各级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是否属于同一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本研究作出了以下假设2和假设3:

H2:国有矿业权转让中不同级别的主管政府部门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

H3:国有矿业权转让中不同的政府部门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

本文所有统计分析都是采用SPSSll2.0版本完成的。[6]

下面用数据分析来证明假设Hl是否成立。我们的做法是对所有样本组成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看每一个变量(合法性程度、权力性程度、紧急性程度)的组间均方差是否远远大于组内均方差,如果是,就表明样本来自不同的总体。也就是说,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属性不属于同一正态分布,具有各自的个性,即国有矿业权转让中众多利益相关者在多个属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P值(SPPSS分析结果中的Slg.项)小于0.001,因此,即使在置信水平为0.001的情况下,调查样本也不是来自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他们之间在各个变量指标维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假设H1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结果,我们又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多个独立样本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2,表2和前述方差分析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假设H1成立。

为了证明H2及H3,分别将来自不同级别负责国有矿业权转让的政府机构、将代表不同职能政府机构的样品组成两个新的样本空间。其中,不同级别的政府主管机构包括国土资源部、上级矿管部门、主管部门和当地下级主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不同职能政府机构包括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农林水利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动物保护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其所以将农林水利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动物保护部门列入政府职能机构,是因为在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意识不强,这些农业保护、林业保护、环境与动植物保护职能基本上全部都是由这些部门来实现的。对上述两个重新组成的样本空间进行方差分析。

不同级别负责国有矿业权转让的政府机构组成的样本方差分析显示,即使在置信度0.001的水平下,不同级别的政府主管部门来自不同的利益体(不同的样本总体),所以他们之间存在利益差别。因此,假设H2成立。

从不同政府部门组成的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中发现,在0.001的置信水平下,不同政府部门利益相关者属性存在显著差异,即他们之间存在利益差异。

事实上,这些利益冲突在实践中同样存在,下级主管部门尽量争取国有矿业权的转让权、上级主管部门不放权的现象一直存在。个别下级主管部门采取非正当手段以廉价转让矿业权谋取转让利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也就是说,假设H3成立。

上述假设的成立为我们对国有矿业权利益相关者分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分类结果及解释

为了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米切尔和伍德分类尽量客观公正,我们采用每个利益相关者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重要程度调查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分类的基础数据。由于米切尔和伍德分类只反映是否拥有某个属性,而不反映其相对程度,而调查结果是基于程度的调查数据,所以,调查数据平均值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可以想象,当程度表述是从0~6时,如果某个利益相关者的某个属性的重要程度调查结果的平均值都小于1时,就可以认为该利益相关者不具备这项属性;相反,某个利益相关者的某个属性的重要程度调查结果的平均值大于1时,就可以认为该利益相关者具备这项属性。因此,必须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重要程度平均值进行取整和大于1的数据的归“广处理(凡大于1的值取1),处理结果以及根据处理结果而产生的分类结果同时列在表3。分类情况分为现在分类和期望分类,分别根

表3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现状类别中没有危险型。从寻租理论和现实存在来看,主管官员称为属于危险型类别的可能性很大,从他们将自己的现状定位为权威型更可以看出官本位的特色。主管官员内心上希望自己只是组织支配的角色,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而学者群体期望成为危险型利益相关者则可能反映了学者群体对无权参与利益分配的默认和对参政议政的强烈要求。第二是属于权威型和希望属于权威型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特别多,这同国有矿业权的所有权性质不无关系。

国土资源部、上级矿管部门、主管部门、当地下级主管部门,无论是现在的分类还是期望的分类,都在同一个类别――权威型利益相关者之中。既然都是权威型,又都是转让方代表,都存在经济利益和行政管理利益在内,从前面的方差分析中还可以看出,他们又不是来自同一个样本总体,由此可见,这几个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农林水利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动物保护部门等作为代表不同政府部门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农林水利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动物保护部门现状中还没有成为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相关者;而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都属于权威型利益相关者;甚至环保部门还希望成为权威型利益相关者。由此看来,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甚至将来同环保部门之间都有可能出现利益冲突。

从现实情况来看,地方财政和国有矿业权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争夺矿业权价款支配权上。虽然法规明确规定,国有矿业权转让价款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由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使用。但是在具体操作时,个别比较困难的地方财政会挪用这些价款、或者故意拖延审批甚至不予审批。

此外,目前环境保护部门的经费问题虽然有所保障,但是总体来讲还比较匮乏,而地质矿产资源保护中有许多内容与环境保护的内容是一致的,譬如,防止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遗迹保护与地质遗迹保护等等。因此,环境保护部门一直都在谋求将这些工作揽人自己的职能范畴,达到占有国有矿业权转让价款部分利益的目的。

五、结论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与解释,可以得出有关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相关者的几点结论:

首先,在国有矿业权转让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属性区别是显著的,可以用来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在进行国有矿业权转让中,可以根据这些属性产生的利益相关者分类结果进行决策。

其次,目前国有矿业权转让利益相关者的类别属性存在明显错位或定位不明确等不正常的现象。错位表现在群体的期望类别合理,但是与现实类别不一致,譬如农林水利部门和媒体;而定位不明确则表现为期望类别不合理,譬如咨询机构、评估机构、中介机构希望成为权威型,学术界成为危险型。

第三,权力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利益冲突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现实中权威型利益相关者过多、过滥,期望成为权威型利益相关者的群体太多,充分反映了大家都想占国有资产便宜的心理;国有矿业权转让中不同级别的政府主管部门,具体地说就是国土资源部、各省市国土资源厅、各地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国土资源局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具体地说就是地方财政和国有矿业权主管部门之间也存在十分严重的利益冲突,将来环境保护部门也可能转入这种利益冲突之中。国有矿业权转让管理要从解决这些冲突开始,进一步明确规定不同级别、不同属性部门的行政、经济权限。总之,目前我国国有矿业权转让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管理问题,必须通过明确权限、平衡利益等利益相关者管理办法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Bryson,J.M.Strategic plann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Revised Edition[M].San Francbco,CA:Jossey Bass,1995.

[2] Freernan,R.E.A stakeholde theory of the modern corporatlon[M] in Beau champ and Bowie(eds),66―76.

[3][英]大卫・威勒,[芬]玛丽亚・西兰琶.利益相关者公司[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MilteheUR.K,Agle B.R,Wood D.J.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identificationandSalientc:definingtheprincipleOfwhoandwhatreally咖nt9C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7,22(4):853―886,

个人利益的重要性第7篇

与一般企业不同,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从开始到结束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相对较多,关系更为复杂。在整个项目进程中,项目利益相关者在参与项目时责任和权限的大小变化很大[6],影响项目的程度或受项目结果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有必要进行分类。从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来看,颇具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是“多维细分法”。即从多个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细分。Freeman[7]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和社会利益这3个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并构建了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矩阵。Frederick[8]按照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及影响程度将其分成了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Clarkson[9]则根据相关群体与企业的联系紧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Mitchell[10]提出了一种属性评分法用以界定利益相关者,他根据利益相关者对合法性、影响力、紧迫性3个属性的拥有情况进行评分,把利益相关者细分为确定型、预期型和潜在型3类。任何一类利益相关者如果某一属性评分发生变化,则可以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外一种类型。Mitchell的属性评分法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研究相比,针对项目环境下的利益相关者分类并不多见。Winch[11]提出可以将项目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类。Turner[12]在论述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中,区分了项目管理中的7个角色,它们是所有者、用户、发起者、供应商、承包商、项目经理、分包商。Callan[13]采用案例的研究方法,根据在项目管理中承担的任务责任而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管理者、执行者、责任顾问者和一般顾问。Vos等[14]以创新项目为背景,发展了一套分类模型,包含识别问题及程序。把利益相关者分为:客户、决策者、设计者。这三者可称之为积极参与者。另一类则是消极参与者,是那些受创新项目的结果影响而不能影响项目结果的人。这种识别和分类方法带有较强的创新项目特征。但Achterkamp等[4]指出,这种基于角色的识别及分类方法对于利益相关者管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王文学等[15]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分类,按照重要程度打分,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盛亚等[16]在研究ERP复杂产品创新过程中,依据Freeman利益——权利两维度坐标分析框架把ER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成9类。丁荣贵[17]将组织中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分成决策者、实施者、受益者、信息传递者和影响者五大类,并指出容易被人忽视的是信息传递者和影响者。高喜珍等[18]从获取信息能力和谈判能力两个维度对非经营通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具体讨论了非经营通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的内容。沈岐平等[19]则以建设项目为对象,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管理框架。从国内外文献看,尽管一些文献认为项目利益相关者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会有所不同,但缺乏实证研究支持。本文重点关注真正的项目利益相关者,在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过程中重要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设计与方法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按照一般项目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其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项目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每个阶段主要活动如图1所示。图1政府投资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对合肥地区的实际考察,作者对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在海选后又请相关专家进行审议,最终识别并筛选出10类政府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别是:A投资人(政府);B政府职能部门(土地、规划等);C项目代建单位;D勘察设计企业;E监理、审计单位;F施工企业(承包商);G材料设备供应商;H最终用户(使用单位);I社会公众;J环保组织。项目的成功取决于基于不同角色的利益相关者的努力和相互合作,借鉴“多维细分法”,考虑到Mitchell评分法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使用的广泛性,因而拟从主动性、影响力和利益性3个维度,对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打分,并对其进行分类。主动性表示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建设主动参与的愿望和能力;影响力表示利益相关者对(或受)项目建设决策或行动的影响程度;利益性表示项目利益相关者从项目建设中获取利益或利益受影响的大小。2.2研究假设考虑项目的一次性、生命周期性等特点,从项目生命周期角度识别项目利益相关者,并采用主动性、影响力和利益性的三维分类方法对政府投资项目分类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在政府投资项目生命周期同一阶段,项目利益相关者在主动性、影响力和利益性多个维度上存在差异。假设2:在政府投资项目生命周期同一阶段,不同利益相关者其相对重要性(即分类)存在差异。假设3:同一利益相关者在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其相对重要性(即分类)存在差异。[20]针对企业所作的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考虑到项目的特点,经过反复修改和专家的论证,得到了政府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最终稿,共分两部分内容。(1)填写人相关背景的调查,共设计了性别、年龄、参与项目管理工作的年限、在项目中所任职务、现在参与的项目类型和所在工作单位等。(2)10类政府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在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在主动性、影响力和利益性三个维度上从1~10进行评分。2.4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本文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合肥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利益相关者。通过电子邮件发放和企业现场发放方式,2011年5月上旬完成第1次问卷发放和回收工作,历时一个半月,2012年2月完成第2次问卷发放和回收工作,两次发放问卷共160余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是60%。针对收集的有效调查问卷,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其中主要用到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等。

数据分析

97份抽样样本中,性别分布情况为男性75份,女性22份,分别占样本总数的77%和23%。从参与项目管理工作的年限看1~3年的有22人;4~8年的30人;9~14年的30人、15~20年的9人、21年以上的6人,分别占总数的23%、31%、31%、9%和6%。在项目中所任职务中,项目基层管理人员40人,项目负责人18人,单位中层管理人员25人,单位高层管理人员8人,其他6人,分别占总数的41%、18%、26%、8%和7%。现在参与的项目类型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22份,占23%;社区建设或公租房开发项目45份,占46%;文教卫或其他公益性项目8份,占8%;工业项目16份,占16%;其他6份,占6%。在所在工作单位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土地、规划等)12人,项目代建单位30人,勘察设计企业11人,材料设备供应商12人,监理、审计单位10人,最终用户(使用单位)10人,施工单位(承包商)12,分别占总数的12%、31%、11%、12%、10%、10%和14%。在政府投资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相对重要性分析依次按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进行项目利益相关者三维度评分及分类。限于篇幅,本文仅给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利益相关者相对重要性分析的部分过程。依据调查统计获得的利益相关者主动性得分值,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运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主动性、影响力和利益性的统计结果,对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评分值排序分类。在统计分析中,排序的最小分值为1,最大是10。将1~10分划分为[1,4)[4,6)[6,10]三个区域,根据各个维度上的利益相关者得分均值将10类利益相关者依次填入相应的区域中,形成表2。根据表2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相对位置,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可以对10类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如下分类:(1)核心利益相关者。其至少两个维度得分在4分以下。他们在项目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是与项目密切相关的。如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政府投资人和政府职能部门。政府投资人是项目的最终决策者,它为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确保项目结果满足需要,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于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政府投资使用的是公共资金,其投资程序的法定约束性强,必须通过必要的审议、表决、监督、计划等环节保证投资的合理性。因而政府职能部门也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一般利益相关者。其至少两个维度得分在4~6分(或者三个维度得分分别属于3个区域)。他们往往与项目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其影响不能忽略。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有项目代建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和最终用户。最终用户作为项目成果的受益者对项目有较大的影响力,主动参与项目。代建制是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的形式之一,项目代建公司代替政府投资人对项目实施建设,在决策阶段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它自身有利益要求。(3)边缘利益相关者。其至少两个维度得分在6分以上,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影响项目的能力或受项目影响有限。如监理、审计单位、施工企业、材料设备供应商、社会公众和环保组织。至此,部分地验证了假设1,即在政府投资项目同一阶段(以决策阶段为例),调查的10类项目利益相关者分别在主动性、影响力和利益性三个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大多数的差异十分显著,不过也有一些差异并不明显。采用与决策阶段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在规划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如表3所示。由于篇幅原因,其过程省略。由上述分析,完全验证了假设2:在政府投资项目生命周期同一阶段,不同利益相关者其相对重要性(即分类)存在差异。同一利益相关者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见图2。政府投资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投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决策和规划设计阶段,他们都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实施和竣工验收阶段是一般利益相关者。图2利益相关者随生命周期变化态势设计勘察企业在决策阶段是一般利益相关者,而规划设计阶段则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在项目实施阶段又是一般利益相关者,在竣工验收阶段变为边缘利益相关者。显然它随生命周期变化的重要性有很大的不同。社会公众和环保组织则在4个阶段中均是边缘利益相关者。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加深,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社会公众及利益团体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声誉和地位方面的影响力或许不容忽视。广州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地点因为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而暂停,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调查结果从另一方面说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还未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至此,部分验证了假设3:同一利益相关者在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其相对重要性(即分类)存在差异。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