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亚洲经济特点(合集7篇)

时间:2024-01-03 14:47:00
亚洲经济特点

亚洲经济特点第1篇

本节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学生一方面要认识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另一方面要学会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可以用前两个课时完成,第三课时的重点则是了解“亚洲及欧洲”的人文地理特点。虽然“亚洲及欧洲”的人文地理特点不是课标要求的内容,但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可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又能体会到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亚洲又是我国所在的大洲,了解亚洲的人文地理特点很有必要。

二、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本节课利用资料、图表等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亚欧的经济数据,了解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紧密联系,并认识到亚洲与欧洲经济水平的差距;通过课前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可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及欧洲人口分布特点,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形成相关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图表等材料,分析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经济等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通过收集资料,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阅读材料认识亚洲和欧洲经济水平的差距,了解亚洲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并认识家乡重庆在亚欧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亚洲及欧洲人口分布特点。

难点:简要分析亚洲及欧洲人口分布的原因;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学习了亚洲及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它们的大陆部分是连为一体的,请大家回忆亚欧分界线由哪些地理事物组成。

学生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黑海、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图片展示:“一带一路”示意图。

教师讲解:虽然亚洲和欧洲被这些天然屏障分隔开来,但自东汉以来亚欧两洲的经济往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如今由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又为加强亚欧两洲经济交流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习一个区域,不仅要掌握其自然地理要素,还要适当了解其人文地理要素。这节课就来学习亚洲及欧洲的人口、国家、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

设计意图:引入对亚洲及欧洲人文地理要素的学习。

图片展示:人口过亿的12个国家。

教师讲解:在全世界12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当中,有7个国家都位于亚洲。

材料展示:2008年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名。

教师讲解:2008年亚洲人口已达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3%,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欧洲总人口则达7.36亿,居世界各大洲第3位。

材料展示:2012年世界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名(部分)。

教师讲解:2012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8%。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等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1.5%,未来亚洲的人口还会继续增加。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有相当一部分欧洲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为负数。人口负增长也给欧洲带来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图片展示:人口老龄化漫画。

教师讲解: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外,人口密度也是了解一个区域的人口情况的重要指标。

课堂活动:“议一议”。

图片展示:图6-15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

设疑置问:亚洲及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人口的分布情况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完成表1。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人文地理要素往往会受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图表和资料了解亚洲及欧洲的人口特点,了解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

承转过渡:人口的分布除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外,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图片展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图。

教师讲解:上学期学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节中,大家了解到亚洲和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

课堂活动:“比一比”。

材料展示:国家面积排名(部分);世界城市人口分布图;2015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部分);2015年世界GDP增速排名(部分)。

学生活动:利用以上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亚欧两洲的国家及经济特点,完成表2。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分布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图表和资料了解亚洲及欧洲的国家与经济特点,了解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紧密联系,并认识亚洲和欧洲经济水平的差距。

材料展示:亚欧会议。

教师讲解:亚洲与欧洲除在地域上有联系以外,在经济方面也有很多密切的合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加强经济交流是两洲人民共同的愿望。

设疑置问:除人口、国家、经济以外,一个国家的人文地理要素还应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饮食、风俗礼仪、建筑、音乐、文学、舞蹈、体育、服饰等。

承转过渡:这些其实都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教师讲解:亚洲曾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古文明,欧洲也有灿烂的爱琴海文明,这两个大洲都有绚丽多彩的文化。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亚洲及欧洲的饮食、风俗礼仪、建筑、音乐、文学、舞蹈、体育、服饰等材料。

课堂活动:“说一说”。课前请同学们利用网络,分组查询了相关资料,下面有请各组代表来说一说亚洲及欧洲不同的文化特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亚欧之间的文化交流,如小说、音乐、体育、饮食、服饰、宗教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亚洲及欧洲的文化信息。

图片展示:亚欧文化艺术节、亚欧电影展。

教师讲解:随着多项艺术活动的开展,亚欧两洲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图片展示:渝新欧铁路开通。

教师讲解:“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由重庆出发,经新疆通往欧洲德国的渝新欧铁路也被称为“新丝路”,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未来,通过繁忙的渝新欧铁路,亚洲与欧洲的联系还会更加紧密。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早日成长为栋梁之材,为亚欧两洲的经济文化交流锦上添花,为家乡与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归纳:总结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亚洲经济特点第2篇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 崛起观 意识观 模式观 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 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八大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 [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 [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 [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 [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3] 罗荣渠:《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亚洲经济特点第3篇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 崛起观 意识观 模式观 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 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八大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 [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 [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 [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 [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亚洲经济特点第4篇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 崛起观 意识观 模式观 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 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 [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 [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 [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 [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亚洲经济特点第5篇

被誉为“面向亚洲的麦克风”的博鳌亚洲论坛今年的主题“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点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经历快速和深刻变革的世界中,亚洲各经济体如何转换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上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11年里,世界和亚洲地区形势已历数变,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到目前依然变化莫测;但亚洲和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稳健,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力。亚洲区内贸易增长加快,区域一体化在某些方面渐见顺利;但与此同时,世界较发达的贸易区,特别是北美和欧盟,却在可持续发展和维系成员间经济平衡上遇到许多挑战。

亚洲经济总量目前已占世界的30%以上,贡献世界的经济增长超过30%。亚洲普遍被认为是引领世界经济从危机中复苏、走向未来的引擎,也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其后发优势和潜能更见明显。

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亚洲是增长的保证,但世界经济的起伏又为亚洲的增长平添变量。要经济稳步上扬,就必须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主动变革,尽可能减少变化带来的影响,更好地把握“亚洲机会”。

亚洲地位日益突出

欧美发达经济体的持续疲软,令较依赖出口的亚洲各经济体经济的增长也有所放缓,但区域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依然强劲。

然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投资、日趋下降的失业率和工资不断提升带来的消费需求,使得亚洲一些经济体如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越南等面临经济过热的压力,信贷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这些国家通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所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尽管亚洲的新兴经济体面临高通胀的压力,经济增速渐见放缓,然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仍在,除个别经济体外,大多数经济体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在东亚地区,强劲的国内需求支撑了各大经济体快速增长。中国的工资上升和就业增加,支撑了私人消费;强劲的私人投资、保障房建设投资等弥补了基建投资的下滑。与大陆的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亦支持了香港和台湾地区经济的可观增长;韩国宽松的融资环境和工资增长,亦扩大了国内的需求。

在东盟国家中,强劲的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大大缓解了因出口增幅下滑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则受益于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南亚地区方面,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印度的私人消费仍然十分强劲,但是私人投资则由于全球经济前景悲观,而显著减缓。孟加拉的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信贷的持续扩张使居民消费的激增;而斯里兰卡的经济增长,则受惠于政治稳定和持续推行的宏观政策。尼泊尔的国内消费疲软,很大程度上由于来自中东地区的侨汇收入减少。

在亚洲的低收入国家,特别是蒙古、柬埔寨等,2011年上半年仍然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但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这些国家的经济则稍放缓。

亚洲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亚洲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路径

金融危机的动荡余波未了,但亚洲区域内经济合作仍在不断深化。与2010年同期比较,2011年亚洲经济体之间双边贸易额普遍上升。2011年1至8月,中国香港到中国内地的出口额为1493亿美元,进口额为1722亿美元,两者均高于2010年的历史同期。

这种变化也存在于中国与许多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如印度、日本、韩国、泰国等。这说明亚太地区贸易的增长不是由个别经济体的贸易复苏带来的,而是由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普遍复苏导致的。

其实,过去十多年来,亚洲经济体通过贸易变得密切相连,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亚太地区服务贸易,特别是区域内服务贸易,也在不断上升。2010年亚太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额达963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额达9610亿美元,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4%和20%。运输服务是亚太地区最活跃的服务贸易种类,服务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均为26%。旅游服务出口也增长了25%。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占到亚太服务贸易的一半,增长率为17%。

2010年中国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同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贸易进口国。由此可见,亚太地区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服务贸易市场。

在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贸易协议被视为是实现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过去十年,亚太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协议的数量迅速增长。区域服务贸易协议可以为成员经济体提供明显的经济利益,增加服务进入市场的机会,引进先进的服务技术,扩大服务市场规模,吸引跨国服务公司的境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简化各经济体之间的服务规则和标准。最重要的是,通过提供更好的商业机会从而改善区域服务贸易环境。

而在金融合作方面,过去近30年的发展和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亚洲的金融同步程度已经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增长。亚洲经济体的股票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第二,亚洲的金融相互依赖程度也在增强。也就是说,除了国家特定风险,更要注意亚洲所正在面临的共同风险。因此,需要一个金融一体化合作框架来改善亚洲经济体的协调;第三,在次危机后,美国已经越来越独立于亚洲经济体。而中国在次贷危机后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更使中国引领亚洲股市的角色更重要。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此外,亚洲内部的整体生产网络也在不断发展。东北亚经济体与东南亚经济体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说明了亚洲生产整体性的深厚──这个现象也被称作“亚洲工厂现象”。在东亚,中间品的出口份额从1992年的13%增长到2006年的22.7%,而中间品的进口份额从1992年的19.8%增长到2006年的36.5%。在东南亚,半成品的进口份额也有显著的增加。1992年,东南亚半成品的出口占总出口份额的25.9%,到2006年这一份额已上升至40.2%;半成品的进口份额从1992年的31.9%增长到2006年的42.1%。从1992年到2006年,中国的半成品贸易份额增长了五倍,这些数据均显示亚洲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面临不缺定性

与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步伐一致,2011年新兴11国(E11)(即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经济增长速度亦有所减缓。但相对于发达经济体,E11维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并且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总体来看,2011年E11各国的国内经济和对外经贸呈现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提高;二是经济复苏明显放缓,经济增长表现各异;三是通货膨胀持续,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四是就业状况差异较大;五是贸易增速放缓,总体上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维减低降趋势;六是内部贸易联系继续强化;七是财政政策以扩张与温和紧缩为主,货币政策调整较大。

展望2012年,以E11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将有许多变数。可以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发达经济体持续的经济低迷,很可能导致全球总需求的继续下降,影响E11各国经济的稳定;二是部分国家还将面临较高的失业率,而物价仍有反弹的可能,如何在促进就业保增长与防通胀之间进行抉择,平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难度;三是随着相互之间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部分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成为制约经贸关系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四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同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向何处发展,将成为E11各国金融市场发展走势不明的重要影响因素;五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尚未呈现基本好转的迹象,国际资本很可能从新兴经济体回流至发达经济体,导致E11各国汇率大幅波动;六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对外政策调整(例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OECD国家提出的“竞争中立” 框架等)对E11各国影响的和度不同,很可能导致E11各国某些问题出现分歧,继而影响相互之间政策协调;七是E11多个重要国家的现任政府任期届满,领导人的更替可能改变政策方向或处理不同议题的主次,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八是2012年的墨西哥G20会议能否在全球经济稳定、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经济失衡和汇率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有利于新兴经济体的成果,还有待观察;九是自然灾害和地区安全危机仍可能存在,E11各国能否精诚合作应对问题,以及一些热点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对抗是否会升级蔓延,均会对E11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经济合作方面,由于E11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仍将保持增长。E11各国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亦将逐步减少,并且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合作有所突破,特别是金砖国家很可能会采取新的措施促进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

未来十年,中国在亚洲的核心角色势将更为巩固。到2020年,中国有望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速度最快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且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增加15%~20%的城市人口,以及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再平衡,继续吸取亚洲邻国的资本、知识和经验,顺利推进经济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在促进区域发展及稳定区域经济方面,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目前44%的亚洲(除中国外)出口目的地就在亚洲范围内,区域内贸易成为所有亚洲经济体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缓慢复苏及欧洲仍深陷债务危机,外部需求停滞不前,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从其他亚洲国家的大量进口,则提升了区内信心。未来数年,亚洲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促进经济再平衡,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同时扩大国内消费所带来的机遇。亚洲国家从此获益的途径很多,最重要是充分利用位置邻近和文化接近的地利。

随着区域内贸易不断增加,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将因金融市场更为一体化而变得紧密。虽然拥有亚洲共同货币,仍言之尚早,但人民币势将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并逐渐在商业、金融和央行储备领域占一席位。

中国的迅速崛起,毫无疑问将重新定义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别是亚洲的历史复杂而充满争议的领土问题。这些争端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则可能会严重阻碍国家谋求双边利益,甚至可能使亚洲经济增长偏离正轨。中国可以在亚洲地区推广其务实的作风,发起更多对话沟通,并主动提出更多方案促进区内谈判,以期在未来几年寻求突破。

亚洲经济特点第6篇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中,亚洲是增长的保证,但世界经济的起伏又为亚洲的增长平添变量。

http://

被誉为“面向亚洲的麦克风”的博鳌亚洲论坛今年的主题“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点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经历快速和深刻变革的世界中,亚洲各经济体如何转换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上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11年里,世界和亚洲地区形势已历数变,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到目前依然变化莫测;但亚洲和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稳健,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力。亚洲区内贸易增长加快,区域一体化在某些方面渐见顺利;但与此同时,世界较发达的贸易区,特别是北美和欧盟,却在可持续发展和维系成员间经济平衡上遇到许多挑战。

亚洲经济总量目前已占世界的30%以上,贡献世界的经济增长超过30%。亚洲普遍被认为是引领世界经济从危机中复苏、走向未来的引擎,也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其后发优势和潜能更见明显。

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亚洲是增长的保证,但世界经济的起伏又为亚洲的增长平添变量。要经济稳步上扬,就必须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主动变革,尽可能减少变化带来的影响,更好地把握“亚洲机会”。

亚洲地位日益突出

欧美发达经济体的持续疲软,令较依赖出口的亚洲各经济体经济的增长也有所放缓,但区域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依然强劲。

然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投资、日趋下降的失业率和工资不断提升带来的消费需求,使得亚洲一些经济体如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越南等面临经济过热的压力,信贷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这些国家通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所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尽管亚洲的新兴经济体面临高通胀的压力,经济增速渐见放缓,然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仍在,除个别经济体外,大多数经济体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在东亚地区,强劲的国内需求支撑了各大经济体快速增长。中国的工资上升和就业增加,支撑了私人消费;强劲的私人投资、保障房建设投资等弥补了基建投资的下滑。与大陆的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亦支持了香港和台湾地区经济的可观增长;韩国宽松的融资环境和工资增长,亦扩大了国内的需求。

在东盟国家中,强劲的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大大缓解了因出口增幅下滑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则受益于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南亚地区方面,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印度的私人消费仍然十分强劲,但是私人投资则由于全球经济前景悲观,而显著减缓。孟加拉的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信贷的持续扩张使居民消费的激增;而斯里兰卡的经济增长,则受惠于政治稳定和持续推行的宏观政策。尼泊尔的国内消费疲软,很大程度上由于来自中东地区的侨汇收入减少。

在亚洲的低收入国家,特别是蒙古、柬埔寨等,2011年上半年仍然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但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这些国家的经济则稍放缓。

亚洲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亚洲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路径

金融危机的动荡余波未了,但亚洲区域内经济合作仍在不断深化。与2010年同期比较,2011年亚洲经济体之间双边贸易额普遍上升。2011年1至8月,中国香港到中国内地的出口额为1493亿美元,进口额为1722亿美元,两者均高于2010年的历史同期。

这种变化也存在于中国与许多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如印度、日本、韩国、泰国等。这说明亚太地区贸易的增长不是由个别经济体的贸易复苏带来的,而是由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普遍复苏导致的。

其实,过去十多年来,亚洲经济体通过贸易变得密切相连,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亚太地区服务贸易,特别是区域内服务贸易,也在不断上升。2010年亚太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额达963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额达9610亿美元,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4%和20%。运输服务是亚太地区最活跃的服务贸易种类,服务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均为26%。旅游服务出口也增长了25%。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占到亚太服务贸易的一半,增长率为17%。

2010年中国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同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贸易进口国。由此可见,亚太地区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服务贸易市场。

在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贸易协议被视为是实现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过去十年,亚太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协议的数量迅速增长。区域服务贸易协议可以为成员经济体提供明显的经济利益,增加服务进入市场的机会,引进先进的服务技术,扩大服务市场规模,吸引跨国服务公司的境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简化各经济体之间的服务规则和标准。最重要的是,通过提供更好的商业机会从而改善区域服务贸易环境。

而在金融合作方面,过去近30年的发展和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亚洲的金融同步程度已经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增长。亚洲经济体的股票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第二,亚洲的金融相互依赖程度也在增强。也就是说,除了国家特定风险,更要注意亚洲所正在面临的共同风险。因此,需要一个金融一体化合作框架来改善亚洲经济体的协调;第三,在次危机后,美国已经越来越独立于亚洲经济体。而中国在次贷危机后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更使中国引领亚洲股市的角色更重要。

转贴于 http://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此外,亚洲内部的整体生产网络也在不断发展。东北亚经济体与东南亚经济体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说明了亚洲生产整体性的深厚──这个现象也被称作“亚洲工厂现象”。在东亚,中间品的出口份额从1992年的13%增长到2006年的22.7%,而中间品的进口份额从1992年的19.8%增长到2006年的36.5%。在东南亚,半成品的进口份额也有显著的增加。1992年,东南亚半成品的出口占总出口份额的25.9%,到2006年这一份额已上升至40.2%;半成品的进口份额从1992年的31.9%增长到2006年的42.1%。从1992年到2006年,中国的半成品贸易份额增长了五倍,这些数据均显示亚洲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面临不缺定性

与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步伐一致,2011年新兴11国(e11)(即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经济增长速度亦有所减缓。但相对于发达经济体,e11维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并且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总体来看,2011年e11各国的国内经济和对外经贸呈现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提高;二是经济复苏明显放缓,经济增长表现各异;三是通货膨胀持续,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四是就业状况差异较大;五是贸易增速放缓,总体上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维减低降趋势;六是内部贸易联系继续强化;七是财政政策以扩张与温和紧缩为主,货币政策调整较大。

展望2012年,以e11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将有许多变数。可以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发达经济体持续的经济低迷,很可能导致全球总需求的继续下降,影响e11各国经济的稳定;二是部分国家还将面临较高的失业率,而物价仍有反弹的可能,如何在促进就业保增长与防通胀之间进行抉择,平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难度;三是随着相互之间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部分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成为制约经贸关系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四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同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向何处发展,将成为e11各国金融市场发展走势不明的重要影响因素;五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尚未呈现基本好转的迹象,国际资本很可能从新兴经济体回流至发达经济体,导致e11各国汇率大幅波动;六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对外政策调整(例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oecd国家提出的“竞争中立” 框架等)对e11各国影响的和度不同,很可能导致e11各国某些问题出现分歧,继而影响相互之间政策协调;七是e11多个重要国家的现任政府任期届满,领导人的更替可能改变政策方向或处理不同议题的主次,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八是2012年的墨西哥g20会议能否在全球经济稳定、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经济失衡和汇率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有利于新兴经济体的成果,还有待观察;九是自然灾害和地区安全危机仍可能存在,e11各国能否精诚合作应对问题,以及一些热点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对抗是否会升级蔓延,均会对e11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经济合作方面,由于e11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仍将保持增长。e11各国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亦将逐步减少,并且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合作有所突破,特别是金砖国家很可能会采取新的措施促进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

未来十年,中国在亚洲的核心角色势将更为巩固。到2020年,中国有望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速度最快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且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增加15%~20%的城市人口,以及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再平衡,继续吸取亚洲邻国的资本、知识和经验,顺利推进经济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在促进区域发展及稳定区域经济方面,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目前44%的亚洲(除中国外)出口目的地就在亚洲范围内,区域内贸易成为所有亚洲经济体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缓慢复苏及欧洲仍深陷债务危机,外部需求停滞不前,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从其他亚洲国家的大量进口,则提升了区内信心。未来数年,亚洲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促进经济再平衡,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同时扩大国内消费所带来的机遇。亚洲国家从此获益的途径很多,最重要是充分利用位置邻近和文化接近的地利。

随着区域内贸易不断增加,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将因金融市场更为一体化而变得紧密。虽然拥有亚洲共同货币,仍言之尚早,但人民币势将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并逐渐在商业、金融和央行储备领域占一席位。

中国的迅速崛起,毫无疑问将重新定义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别是亚洲的历史复杂而充满争议的领土问题。这些争端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则可能会严重阻碍国家谋求双边利益,甚至可能使亚洲经济增长偏离正轨。中国可以在亚洲地区推广其务实的作风,发起更多对话沟通,并主动提出更多方案促进区内谈判,以期在未来几年寻求突破。

亚洲经济特点第7篇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