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01 23:04:09
无意识设计论文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1篇

一次刷完牙之后,我像往常一样随手将洗净的牙刷丢到牙杯里,无意中发现牙杯底部有一圈污垢,牙刷柄上的水也顺势流到牙杯里,顿时感觉这牙杯好不卫生,原来天天与我们亲密接触的牙杯如此不干净,甚至充满了细菌,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普通人看来,洗漱完把牙刷丢到牙杯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都没觉察到丢牙刷的行为,因为在完成这个行为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消耗他们的任何心理资源,这样的行为属于无意识行为的一种表现。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论,即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内心满足。设计师们是否能够将人们的这些无意识的行为考虑到产品设计之中,让我们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流露出一份真挚的情感和充满了体贴入微的人性关爱,让消费者看到这个产品时,便会深深地“爱”上它,找到自己心中苦苦寻觅的东西。

2无意识设计概述

2.1无意识

弗洛伊德最早是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无意识概念的,他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科学家JohnB.Best经研究证明:“5%左右的人的认知活动是有意识的,而大多数的决定、行为、情绪和行为都取决于超出意识之外的那95%的大脑活动。由此可知,认知活动大多数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然而却决定了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和决定。其实“无意识”指的不是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指我们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却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说,你请人家帮你设计某个东西,然后他问你,你想设计成什么样的东西,此时你往往回答不上来,但当有一天,你在街上散步时,突然看到,“我就是想要这样的东西。”这个是矛盾的东西,询问你时回答不出,但是当看到的时候,你便会惊讶地知道,“啊,原来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实际上,这就是无意识的外在行为表现。无意识行为也就是人通过经验累积而形成的习惯性的动作,即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心理资源就可以下意识完成的行为。

2.2无意识设计

基于无意识行为的研究,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了“无意识设计”(Without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的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为了便于理解,深泽直人曾经在他《意识的核心》的演讲中举过一个例子:比如外面下着雨,你打着雨伞从外面匆匆回来,发现家里没有专门放置雨伞的地方,你会下意识地把雨伞往墙上一靠,而雨伞的另一头就放在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中。比如你造一座新房子的时候,你要设计放雨伞的东西,你不需要把这个地方设计成平常的专门放雨伞的一个空间。你只要在地上开一条缝,当你家来客人的时候,他就会把雨伞往那儿一放(如图2所示)。这样在地上开一条水槽的设计就称为“无意识设计”。设计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会无意识靠墙放雨伞的行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只需设计一条小小的缝,就能达到放雨伞的功能并且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事实上,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些生活需求,并不是完全的改变,设计的目的是便利人的生活方式。因而,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尤其在当今工业设计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相沿成习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去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艾斯林格也曾说过:“作品中融入大家所熟悉的共有的一个信息,基于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信息进行设计,会是用户体会那种人文关怀,人们通常也不愿接受完全的改变,因此我们往往希望能在新事物里找到某些熟悉的部分”。而“无意识设计”正是如此,它并非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并放大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将其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微妙的变化比创造一种新产品更伟大。

3将“无意识设计”理论转化到产品设计中——以健康牙杯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无意识设计”理论的核心就是并不是设计一个全新的事物,而是找一个本来已经存在,只是你还没有真正发现的内容。在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引入设计让设计再体现在人们无意识的行为中。在产品设计中巧妙运用“无意识设计”理论,深入挖掘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赋予产品形式与功能的基础上,让用户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下面笔者将以健康牙杯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如何将“无意识设计”理论融入产品设计之中。

3.1关注意识,放大细节

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行为皆可能成为设计的源泉,深泽直人的作品总是能够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他曾说过:“在为一个物品做设计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能感受到,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好东西是什么,我的工作是把这样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东西具化。他认为,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应先找到一些人的无意识行为,这是设计的开端。无意识行为听起来有点抽象,简单地说一些由本能、反射、情绪和经验产生的行为是很难被意识到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在刷完牙,清理完牙刷和牙杯后,便会不假思索地将湿漉漉的牙刷丢进牙杯里,这便是人的本能反应,属于无意识行为,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找到人的无意识行为,找到设计源。以此为前提的设计,才能让用户无意识地使用,而且非常协调,这样的设计才是最大的成功。

3.2全面分析,提优舍劣

前面讲到用心观察生活细节,找到良好的设计源——无意识行为,但并非所有人的无意识行为都是优秀的,如果不能辨析清楚,就将其考虑到设计之中,反而会助长人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随地吐痰也是个无意识行为,是极其不文明的,痰含有大量病菌,极易传染疾病,对人自身和环境都造成了危害。像这样的行为万万不能作为设计的开端,只能是说通过设计引导人去避免做这样的事。所以在找寻到人的无意识行为后,不能盲目地作为设计根本,一定要仔细分析,辨别清楚,该设计源是不是值得做下去,能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生活。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洗刷这一过程都变得匆忙,刷完牙把牙刷丢进牙杯里,属于无意识行为,不需要调动太多的心理资源,这样做可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这个动作本身没问题,但其导致的结果是很不卫生的,因为牙膏皮和牙刷柄是手经常接触的地方,易滋生细菌,然后放进杯中,使得漱口杯也被污染了,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这样“丢”的无意识行为是好的,能理解的,然而牙刷放到牙杯里这样的结果是及其不卫生的,我们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求这两者之前的平衡点,机能保持使用者的无意识动作,又能解决卫生问题。

3.3寻找最佳,力求全面

无意识行为找到了,接下来便是如何将它考虑到设计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牙杯变得好用且卫生健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设计者需在此之前详细综合考虑一些相关因素,如成本,工艺,美学,是否好用等等,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被大众接受,进一步获得潜在的市场价值。如图3所示,是一些关于无意识行为“丢”引发不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案A通过杯底和杯身分开,使牙杯易于清洗来解决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螺口连接反而增加了工艺难度和成本,并且需要经常拆下来清洗,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方案B在手柄上加了个插牙刷柄的凹槽,凹槽确为很难清洗,时间一久,牙刷柄还是布满了细菌,易进入口腔,影响健康。方案C在杯内部加了个放置牙刷的凹槽,使牙刷柄和装水部分分开,来保持牙杯的卫生,这样凹槽里也难以清洗,易滋生细菌,其残留水滴也不易沥干,给细菌滋生提供了环境,也增加了工艺上的难度。方案D的解决方法相对比较完整,杯内中空凹槽使放置牙杯部分和装水部分隔开,避免交叉感染,中空结构可以使牙刷柄残留水滴流出牙杯,倒置时由于重力作用能很好地让牙杯内残留水滴流出,杯内变得干燥不易滋生细菌,健康卫生,但牙膏盒与牙刷通常情况下都是一起摆放的,这样的话牙膏放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方案E综合考虑了以上问题,杯体上的杯口呈弧形,牙杯在不用时,杯口朝下,空气进入杯体,加快沥干过程,使牙杯保持干燥、卫生,同时这样也可以是大部分杯口不接触桌面,保持其卫生;插槽为中空结构,用于放置牙刷和牙膏,牙刷和牙膏上残留的水可通过插槽底部流出,使牙刷和牙膏保持干爽、卫生。插槽呈V字形结构,用于夹住牙膏,保证牢固且不大量占用牙杯的空间。只有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4重视人机环境,简洁好用,注入情感

深泽直人认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凸显设计者的创新意识,而忽略了把产品和使用环境的关系,应当要学会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促成产品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匹配协调。他提倡设计师们“要让自己身上长满触角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在把无意识行为考虑到设计中时,千万别因此而把设计变得复杂,不然得不偿失,虽然产品保持了使用者的无意识行为,但过多的视觉元素会让人眼花缭乱,要把产品置于整个环境中来设计,所以产品形式要力求简约,色彩不宜过多,在细节上多作考虑,这样能与环境很好融合的产品才是优秀的。健康牙杯把放置牙刷和牙膏的凹槽设计成中空开放的V字形,就可以方便清洗沥干,充分考虑了牙杯的使用环境,这样的设计才能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4结语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折衷主义;概念性设计意识;灵活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20-05

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学设计者保持灵活性,乐于根据复杂的情境需求,吸收不同教学理论、设计原则、过程模式等,乃至更广阔的哲学视野。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常被称为折衷主义(eclecticism)。折衷主义在实践中的优势是单纯强调某个理论的理论正统主义(orthodoxy)无法比拟的,因为折衷主义设计者并不拘泥于单个理论或模式的狭窄视角,而是在设计决策中自由地吸取不同观点。多种视角使得教学设计更为丰富,而且可以避免设计理论体系的抉择难题,从而有助于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本文并不是要质疑开放和灵活的教学设计取向,也不是要宣扬理论正统主义,而是质疑一种误解,即折衷主义就是实现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最佳教学设计方式。实际上,折衷主义在实践中有可能由于其在理论来源、方法的选择和融合的方法论问题,在思维层次会限制不同理论、模式之间真正的兼容并包,反而最终影响了其教学设计应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一、折衷主义教学设计的局限

折衷主义在教学设计界具有较大影响。折衷主义源于概念资源的工具观,即强调利用不同理论的表面价值,认为可以将特定理论的基础观点与具体操作分割开来。折衷主义取向的设计者以实践取向作为旗帜,根据语境、主题材料、学习者等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理论观点,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只要概念资源能够促进开放和灵活的教学设计,它们就被认定为有用的,而最佳的促进方式就是折衷地看待不同理论,并以设计者认为合适的方式付诸实践。但设计者往往忽略了不同理论基础假设的匹配问题,也缺乏思维层面的反思。对各种学派的兼容并蓄和把折衷主义作为借口不负责任地随意选择是有天壤之别的。

折衷主义教学设计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如果基础性理论假设之间无法匹配,那以其为基础而建立的教学观点和技巧也就无法匹配。武断的组合会导致教学设计成果的内在矛盾,进而导致无法预料、自相矛盾的实践效果;第二,不同理论有着不同的学习观和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估标准,那在教学效果评估时就很难确定评估方式。这些都表明,折衷主义无法保证设计决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作为弥补,有些设计者提出,设计决策中应选择与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观相一致的或同源的设计技巧。本文认为,这种修补并没有触及折衷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矛盾,即方法论问题。本文将这种设计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隐含的、无意识的,但又是直接影响教学设计决策的方法取向称为设计者的“概念性设计意识”。

二、“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教学和学习有效性的含义、目标、评估标准等,不同设计者有着不同理解,这将影响到教学设计者的设计决策。本文将这种理解看作设计者的概念性设计意识,涵盖了设计者隐含的设计假设和方法论。一些研究者也讨论了类似主题,如劳森(Lawson)的设计取向“引导原则”、纳尔逊(Nelson)和施托尔特曼(Stolterman)的设计者“评判”、阿吉里斯(Argyris)和肖恩(Schon)的“使用中的理论”。本文提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与这些内容有共通之处,但强调设计者对理论问题的概念化,如对知识、头脑认知、技术、设计等概念的理解。这就是概念性设计意识中“概念性”一词的来源;设计意识中的“意识”是强调这些看法经常是不明确、未形式化和不规范化的。笔者认为,形式化的理论有助于为设计者提供思路,但这些思路需要以具体教学设计活动为框架,而设计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又极易受到非形式化的设计取向的影响。这种非形式化的设计取向正是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核心,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策略等的方法论理解,对设计决策有着直接而具体的影响,设计者必须予以认真考虑。

以下例子能够说明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实际影响。比如,一个设计小组要设计一个大学外语学习环境。他们希望融入建构主义原则,也要参考行为主义的直接教学法。于是就采取折衷主义思路,根据个人理解将二者结合起来。虽然这种理论组合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很常见,但为什么在这个情境中要对这些理论和原则进行如此组合?这涉及反思对设计决策的方法论取向。教学设计决策受到设计者设计理论取向、教学阅历和精力等影响。比如,这个设计小组的有些成员认为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是相对积极的过程,语言技能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他们的设计就会增加建构主义成分,而减少直接教学法的内容。反之亦然。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炒菜,要咸加盐,要甜加糖。先不管不同理论是否可以像添加剂一样信手拈来,亦不管添加剂是否安全,这种配比过程就取决于教学设计者如何理解教学和学习的概念。因此,概念性设计意识可以被看作一种设计的隐藏指导框架。之所以是隐藏的,是因为调查发现,设计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折衷主义取向,但经常并不清楚用了哪些理论原则、为何和如何如此选择和使用的。很多设计者认为,将不同观点融入其教学设计之中,似乎是非常自然而有效的,但往往忽视了思维层次的考量和反思。在教学实施中,这种随意配比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与预期大相径庭。

本文认为,折衷主义教学设计貌似有助于提高开放性和灵活性,但实际上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概念性设计意识等方法论问题,往往采取一种想当然的视角,未充分反思其理论选择的取向。基础性的引导框架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设计成果及其实际教学效果。

近年来的很多教学设计研究都说明了概念性设计意识的隐藏性引导价值,说明了设计者的显性知识和教学阅历等方面都会对其教学设计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设计者在选择和使用设计理论、方法时,需要有意识地关注、了解并分析个人理解和假设,从而区别于折衷主义那种无理论导向的情境性随机选择。

三、灵活性批判立场

如上所述,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无知或忽视导致了折衷主义教学设计者忽视了个人因素的影响,造成其教学设计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因此,真正开放和灵活的设计应该重点关注设计者的概念性设计意识,关注设计方法取向问题。本文提倡设计者对概念性设计意识采取灵活性批判的立场,对理论、方法来源进行持续阐释、批判、分析和完善,尽量消除个人固有理论视角的潜在影响,尽量保持设计方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灵活性批判立场实际上就是概念性设计意识实现和完善的途径,是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需要保持的立场和出发角度。以此为基础,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发展个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

1.显性化

概念性设计意识存在极大的复杂性和隐含性,很难进行清晰地表述,但可以通过阐述和分析,使其显性化。海德格尔指出,设备故障、假设错误、训练不当或其他意外情况经常导致实践活动的中断。这种中断也会体现为其他形式,如探究性讨论、挑战性问题、学习者反馈、批判性互动和数据评估等等。此时就会出现反思和评估。那些原本被忽视的隐性问题会凸显出来。教学设计者可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分析和说明,从而将概念性设计意识显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完善。比如,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日记的方式,将个人的教学设计过程、隐含假设等因素显性化,将设计过程、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结合起来,明确自我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具体体现及完善方式。实际上,这正是一种开放性的批判,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意愿,有助于揭示个人设计实践中经常被忽视或隐含的内容。

2.批判性考量

教学设计者需要对个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进行批判性考量,尤其是要关注并阐述那些由于设计实践的中断而浮现的问题,如隐含的教学假设和价值观。逻辑、证据、方法和论点等的使用问题虽然也非常重要,但因为各有明确的理论来源,属于稍次考虑的内容,因此,必须首先考虑的就是教学设计实践的概念内涵,因为这是设计实践和批判思维得以实现的基础。

教学设计者需要对个人的概念性设计意识进行批判性考量,其中涉及诸多内容。其关键在于比较和评判不同的设计视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批判对话和多种观点的碰撞。如上所述,设计实践经常会被打断。这可能由于面对面的互动,比如设计小组成员、专业人士、课堂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可能是更远距离的互动,如网络空间。设计者如果能够说明这些中断所隐含的区别、内涵和意义时,尤其是能意识到并批判地反思自身对设计理论、方法的潜意识处理,就能有助于其解释自身的概念性设计意识,比如教育教学隐含假设、对知识和学习本质的理解等等。

正如上文那个设计小组,如果有设计者认为知识是个人建构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探索的过程,这些假设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其设计取向和设计决策的指导框架,其设计决策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这些潜在的矛盾和不足会不定期爆发,教学设计成果的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反之,反对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观的设计者也将面临类似困境。通过对自身概念性设计意识进行批判性考量,设计者可以更明确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改变其原有假设,融合其他假设,从而形成新的理解,这将提高其教学设计的适应性。而这将进一步引导设计者实践视角和职业认同的转型。

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批判性考量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实践。一位设计新手往往理论知识较为充分,但缺乏实践经验,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将特定过程模式付诸实践,以达到结构性要求(如一门课程的设计就是清晰展示内容、按照时间和预算完成、实现预定学习结果等等)。但实践情境复杂多样的变化会使原教学设计遇到新的困难,完全预设性的模式无法适用,其过程模式假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暴露无遗。此时,设计新手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从而调整实践,如扩大知识来源、突破固有模式局限。不管设计者的处理方式如何多样,本文认为,重要的是通过批判性考量,积极改变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处理意识和方式,也将是其设计专业发展的契机。

3.动态的发展

本文认为,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处理是以设计者设计经历为基础的,需要坚持灵活性批判立场,使教学设计成为批判性考量、评估、修正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而避免理论正统主义的单一僵化和折衷主义的随意妄为。

灵活性批判是一种实践取向的探究,是对习惯性思维定势的挑战。要求教学设计者能够有意识地克服设计上的封闭和自满,避免程式化的设计过程和方式,寻求对行为内容和原因的更深刻理解。设计者需要持续发现并尝试创新,进行设计决策,解决教学问题。从解释学视角来看,这种实践取向的探究可以看作一种情境性解读,即对“前反思性理解(pre-renective understanding)”的解释,积极获取设计信息来源,实现更有效的设计实践。灵活性批判符合实用主义和解读性思维方式,作为自我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处理方式,本身应是开放性的,其解释性、辩护性和有效性将随着设计实践而不断增加。

教学设计的美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很多设计者而言,美学与教学设计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很难将二者有效融合,因此,相关研究成果也就寥寥无几。但是,当设计者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设计中美学的意义更为熟悉时,他就会开始发现美学不仅仅是一种舒适的感官体验,而是“强化的、浸入的和非常有意义的”,“充满情感的预期、深入的参与、全程参与的意愿”。当其认识到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强烈的学习体验时,美学就会自然融入其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坚持灵活性批判,尝试美学学习体验的不同实现方式,发现各自价值,将其融入设计之中。持续的设计实践和反思也会使设计者重新调整原有的美学理解。比如,根据不同美学原则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价值,他会形成对美学原则的个人评判和使用方式,建立以自己设计为取向的整合体。同时他也需要对自己的美学取向保持随时的反思,警惕程式化和习惯化,不断调整设计实践。总之,灵活性批判需要设计者将自己的概念性设计意识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对最佳设计实践的持续追求。

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认为,为实现真正开放的、灵活的和自我反思的教学设计实践,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关注概念性设计意识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本文建议三个关注主题:(1)设计中的隐含假设和价值观及其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作用;(2)设计者从设计新手成长为设计专家时,其概念性设计意识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以及批判性反思在其中的作用;(3)设计实践的中断是如何引发设计者对概念性设计意识的关注的。

其次,也可以对现有设计理论、技巧等进行系统地批判分析。这不是要提出预设性的教学设计模式,而是要建构有助于设计者专业发展的资源体系,帮助设计者完善概念基础、创新设计实践。这反过来也会促进概念性设计意识这一概念的发展,从而进行设计理论和实践互惠的良性循环。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13―04

一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产生的背景

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它关注的不是某一具体研究方法,而是对指导现有研究方法运用的理论体系的反思。[1]教学设计方法论就是指导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思想体系,其演变深受同时期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思潮的影响。科学主义影响下的教学设计更多看到教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面,肯定了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理性以及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因而主张用理性的手段对教学加以控制和干预,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它忽略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忽视了人类世界的复杂性。毋庸质疑,人有其理性的一面,这使得教学设计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可能和必要;但同时,人又有其非理性的一面,有自己的意识、意志、本能、冲动、情感、直觉等,决定了教学设计与其它设计过程不同,不能简单的运用一个方案设计出预期的结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教学设计产生质疑,认为这种设计的实施实际上是把动物的简单反应强加于人,将育人的事业与工业生产相提并论,试图寻求具有教学“投入―产出”高效率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特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可操作性;教学内容的生硬灌输与线形设计;教学过程按部就班;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定量化和形式化等,对这种过分强调“物的客观”而非“人的主观”的方法论取向,应该深刻反思其合理性。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潮迅速渗透和移植到教学设计的研究之中,各种旨在提升人的主观意识、崇尚理解、混沌、模糊、多元化及非线性的相关理论给教学设计研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如建构主义、解释学、混沌理论、后现代主义、活动理论、模糊逻辑等学习理论研究的思维直接动摇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然而,在对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进行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过分强调人的随意与自由、模糊的、混沌的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很难把握,这里的“人”陷入了“自我意识”的泥潭。它过于关注问题复杂与无序的形式,而忽略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使教学设计的操作性变为形式,进而滑向虚无主义。

二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尝试

1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乔纳森(Jonassen,D.)等人引入到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最初尝试便开始了。尽管许多学者对“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存在分歧(何克抗),但我们从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中还是可以找到其人文主义的踪影。

建构主义在教学设计中逐渐走向成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乔纳森(Jonassen,D.1992)用“建构主义的发展”和“建构主义的特点”两个模型来表示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2]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不是接受权威的观点和理论体系的过程,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诠释、批判、行动、共同构建、实践、欣赏和进行艺术化的工作。它不强调序列化、体系化的教学设计程式,容忍模糊、个性、矛盾、随意,关注现实教学情境的丰富性。

在建构主义眼中,教学设计不应是预设好的教学方案,学生不是简单的设计对象,他们应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而且在参与中获得的体验是因人而异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先验意识”不同。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注重高层次的学习结果的培养。认为以往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比较低级的、答案唯一、内容系统完整的学习,忽视高级学习。事实上,“我们所学的许多东西都涉及到非良构领域的高层次知识”[3]。还要强调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关注“学习伙伴”的重要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如前所述,人的共同生存发展能力在未来社会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不仅如此,从建构主义对学习本质的理解来看,学习伙伴或合作学习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建构主义就主要强调了人类认知与知识形成的社会性基础。这种建构主义理论是美国学者伯格和拉克曼于196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集体的产物。研究学习不能以个体的人为基础,更不能脱离社会情境和文化,应该研究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互动性。因此,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合作学习模式。

这样,建构主义就确立了不同于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新的方法论特点,即学习者在复杂的情境中基于自己的经验解决结构复杂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能力。

2 解释学与教学设计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为阐释学、释义学、诠释学,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几个人文主义哲学流派之一。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研究把解释学推向更深更高的方法论层次。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具有历史性的,理解的结果是解释者的“现代”(也将成为历史)与解释对象的历史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统一物,我们称之为“视域融合”。[4]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它们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因而,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5]因此,理解是循环往复的,我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只能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永无终止之日。

显然,解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Jonassen等人曾从解释学的角度指出教学设计应“追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关注学习者对问题的诠释”,并提出了教学设计的解释学原则:理解沟/空白原则、偏见和自身利益原则、文本转换和差异原则以及和历史时期之间的协调原则。[6]

解释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学习结果的预设对教学意义不大。首先,不存在对某一事物认识的唯一理解。施莱尔马赫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之前由于“先验意识”的不同,不可能对事物取得同一性的理解。并且“先验意识”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受很多心理因素的支配,不可能分析清楚。第二,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在解释者与解释对象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这一过程必然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因此,不可能存在单一的、静态的学习结果与复杂的、动态的学习过程(理解过程)相对应。(2)科学主义教学设计所强调的线性的行为评价方式在解释学这里受到了挑战。因为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一种社会协定,理解不可能与其所处的文化或社会情境相分离。对同一文本的解释,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差异,它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因此,文本的理解不可能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那种一元化的、非此即彼的结论不能充当评价的标准,只能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不可能设计出一种最优的、普遍适用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解释学强调,在运用文本互动和解释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个人要进行或分析交流的时候,都是在运用一种新的阐释策略。每个对话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任何想自动地或系统地进行对话的企图,都是一种徒劳。[7]

至此,我们看到,与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观”不同,一种新的颇具“人情味儿”的“解释研究”方法论,以相对立的姿态出现在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里。

3 混沌学与教学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混沌理论诞生以来,各门科学研究开始关注客观存在的“无序性”,把“过程”而不是“存在”看成科学的主题。在这种科学革命的浪潮中,混沌理论也逐渐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Jonassen、Dowding及You等学者对线性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封闭系统以及负反馈圈为显性特征的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提出了质疑,并试图将混沌学的非线性、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开放系统和正反馈圈等基本概念引入教学设计,以超越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的机械性。[8]

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分形认识观点、以及奇异吸引子都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蝴蝶效应描述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即系统内部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9]这说明了系统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即系统的非线性,教学系统也是如此。教学过程充满了未知因素,是不可预测的。那种科学主义教学设计中所强调的线性教学程序的操作性在混沌理论中失去了意义。对教学系统的认识由线性发展到非线性,是教学设计方法论上新的突破。分形是混沌理论中又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通过认识部分来映像整体,在系统科学上沿着微观认识再反映到宏观认识,形成了分形认识论[10]。它是关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思维方法。[11]在教学设计中,由于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应注意开发元认知能力,促进蝴蝶效应的产生。具体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安排,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奇异吸引子在混沌理论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12]这一研究进一步确证了教学系统设计的非线性形态。

应该说,人文主义教学设计颠覆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线性的、精确的、可预测、可操作等理性思维的方法论特点。提出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带给教学设计研究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三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

纵观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关心学生的存在与价值,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设计教学;在研究方法上提倡用理解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客观精神”。这些正是科学主义教学设计所忽视的问题。对于研究“如何产生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而言,或许,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更为合理。然而,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由于作为其哲学基础的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它的研究也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

1 如何完整的看待人

伽达默尔认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理解,理解的过程贯穿于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它是人类和世界万物一切意义的来源。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世界最基本的关系,它本身就是人生在世的经验。毫无疑问,人文主义者对人的阐释达到了至高点,但却把世界置于人的主观意识中。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虽然强调了人的意识、人的情感、人的内心活动对学习发生的重要作用,但他却从人的主观存在中理解和寻求教学设计的思路,由此而得到的结论是“教学设计已经死亡”(拉菲,1990年)[13]。极端激进的建构主义者古德曼(Goodman)等人全盘否定真实世界和客观实在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之外,所谓真实世界都是个体心理活动所建构的产物,“实在”完全是个性化的,人类获得的知识完全是自己建构的结果。按照这种逻辑推导下去,就会得出只有我是存在的,其它的一切都是我的感觉和意识的产物。[14]也就是说,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观世界里,人的所知所想,都存在于自己的意识。教学设计在这种思维观念中显得毫无意义。

因此,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虽然看到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片面性,反对将人看作“产品”进行设计、加工,却陷入了“人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意识中”的泥潭。这里的“人”仍然是“单面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 混沌无序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特性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对以线性、可预测性、可控制为显性特征的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教学过程由于人的存在充满了复杂性,是未知的、不可预测的。学习发生的过程是神秘而复杂的,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学习风格、个性意识倾向性、努力度、初始能力以及大量的才能倾向形式等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影响着每一个学习事件,因而在教学中无法把握与控制。另外,在教与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良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多种途径,有不同的答案,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多种知识、多种能力。而且直觉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学过程也就没有目标和控制可言。

可以肯定,看到教学过程的混沌与复杂对于客观认识教学设计的本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过度强调问题复杂无序的外在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在规律性又使教学设计走向了相对主义的道路。众所周知,教育、教学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一般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可以影响和激发的;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皮亚杰对此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更多地关注问题的复杂性,认为目标的制定在教学设计中毫无意义。教学过程也由于其复杂性、不确定性而无法控制。这种只看到事物的“动”而否认其“静”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它仅仅关注问题复杂与无序的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在规律性的本质,使教学设计的操作性变为形式,进而滑向虚无主义。[15]

3 知识并非完全由人的主观意识所创造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站在主观主义知识论的立场上,认为人的观念、思想和意识等构成终极“实在”(Reality),观念或心灵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实体(Entity)。狄尔泰也认为,这个世界本是“生命的客观化”的产物,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创造的。[16]因而,要理解与认识这个世界必须通过人的精神才能实现。这样一来,学习者无法将来自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迁移到记忆中。相反,他们只能基于个人的经验和互动来构建自身的解释。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解释是不同的,所以不存在学习者必须去掌握的客观现实。根据这一思路推导得出,不存在客观实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存在于每个学生的意识之中。这个结论显然违背了教学设计研究的初衷。

笔者认为,知识是由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组合而成,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为我们的生存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则帮助人们寻找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但又高于物质追求。人文主义把知识笼而统之纳入人的主观意识之中,否定基础知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将使教学设计从精确化的程序操作走向虚无主义。

4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和把握

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由于其实证主义倾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很容易控制和实施,而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方案则难以操作和把握,这与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

生命哲学家狄尔泰彻底划清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界限。他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意识、意志、理性和激情的自然界,是在意识之外的物质。他们都是机械的,并受因果关系所支配。而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由人的生命和精神所创造的社会历史,正是这个由社会历史构成的人文世界或“客观精神”的世界才真正体现了人的生命的本质。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创造,因此要通过人的精神才能加以理解。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是以揭示自然界的因果联系为目的,而人文科学的解释方法是以人的精神理解作为目的。这样以来,在狄尔泰的理论中,解释学就被定位为人文科学所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普遍的方法论。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主张采用理解和体验的研究方法。认为知识的习得与人的发展都是在与复杂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强调“人的先验意识”。主张在复杂真实的情境和社会背景中,依据个人经验建构知识意义。指出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确证,而是“揭示人的精神理解”(狄尔泰)和复杂的教育情境。然而,这种体验和理解的研究方法严重的依赖于个人的主观经验和个人的文化历史背景,因而,它经常被看成是“主观的、神秘的”,无法找到一个普遍的模式。

显然,理解的研究方法,拓宽了教学设计的研究思路,把握了人的意识、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使得教学设计的研究充满人情味儿,但这种研究方法下的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和把握。瑞格鲁斯曾于1991年指出,建构主义最多只是一种学习理论,在课程的水平上比较有意义,而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则无意义。托巴斯(Tobias,S.)甚至认为建构主义只是一个花哨的术语而已。

四 结束语

教学设计在经历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取向后,暴露出各自的方法论局限。无论是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还是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他们眼中的“人”都是单面的,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学设计将寻找一种多重的、动态的、复杂的思维方式作为存在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事实上,一些教学设计研究者已经开始摆脱极端的理性观与混沌观,在反思教学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注意将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起来,形成反映设计本质特点的、更加科学的、更具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参考文献

[1] 李文光,杨开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2-15.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3155.

[3] [美]Peggy A. Ertmer, Timothy J.Newby著,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4][16] 尹星凡等编著.现代西方人文哲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258261,260.

[5] 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研究中的运用[DB/OL].

[6][7][9][12] 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2):914.

[8] 高文,王海澜编译.混沌学与教学系统设计[DB/OL].

[10] 吴祥兴,等.混沌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8.

[11] 朱云东,钟玉琢.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1999,(5):1318.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梳理;策划;设计;意识;能动

题目是一个缩略语,完整准确地说,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没有策划”。在企业文化策划几度热潮之后,现在又有一股否定企业文化策划的思潮,诸如 “企业文化是梳理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便是这种否定策划论的典型代表。

说“企业文化是梳理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有一些道理,但不全对。比如,对于一个刚刚脱离自为阶段而进行自觉建设企业文化的企业来说,他是需要经过一个“梳理”阶段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梳理”层面,没有进一步的策划设计、指导按排、深化化实,那也不能自然发挥“梳理”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说“企业文化是梳理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实际上就是说企业文化不需要策划,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不可知的,就是把企业文化的形成理解为与人们的主观努力无关的自然而然的发展,就是否定人的科学认识和逻辑思维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的能动作用,站在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这个话就有点消极无为的意味,更否定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引领作用。因为要引领就需要策划,要自觉建设,就需要设计,要发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企业建设能动的反作用,就需要策划设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人民的核心价值观不单单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梳理,还有兼于对未来军队建设的考虑,关系未来,这就需要策划与设计。而其实,“梳理”本身就需要策划与设计,比如,要梳理就需开展调研,要调研就要有计划,有组织,有分工,调研分几个阶段,几个方面,何人负责,何时完工等;梳理分几个维度,从哪儿开始,用什么方法,梳理出来的东西如何总结,如何提炼,如何上升到理论层面等等,这些都需要精心设计,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所以说,企业文化不能没有策划。当然,如果把策划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自然是划出来的;或者策划脱离实际,化不起来,那是策划存在问题,而不能说策划无用,不用策划。

实践需要策划,没有策划,实践就没有方向。科学技术创新需要设计与策划,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径、用什么工具、如何检验等,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也需要设计与策划,用什么原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论证等,梳理是继承,是总结,是基础,创新是发展,是完善,是提高。科学的策划是企业文化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的巨大的能动作用。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选集》第二卷,第445页)什么叫能动?能动就是主观努力,积极主动。同志所说的“必须先有”就是策划与设计,策划与设计就是人积极主动地发挥意识对客观实际的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和有效形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本能,也是理性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技能。

企业文化策划是指从实际出发,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愿景、规划、计划、活动的按排、理念的提炼、渗透和传播的方式、方法、策略、艺术、技巧、细节等进行系统谋划和科学设计的全部活动。企业文化的设计与策划,是一个认识、发现和运用企业文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一种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由于文化的建设是一件非常细致的事情,也是一件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见效的事情,所以策划与设计就非常重要。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是如此。不要说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活动也需要策划,比如你找一个员工谈话,走一位亲戚,拜访朋友,在员工大会上发表讲话,说什么,做什么,怎样说,怎样做,包括肢体语言,都需要设计。

策划是一种高级意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企业文化策划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比如我们所讲的企业文化的规划设计;第二,意识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它不仅反映当前,而且能追溯过去,预见未来,比如企业文化策划对当前文化的调研,对过去文化的梳理,对未来文化的设计;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科学的策划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可见,策划充分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预见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我们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策划的作用和意义,自觉运用、正确发挥企业文化策划对于认识、改造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另外,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理性思维活动,思维也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思维有许多方法,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从个别到一般、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等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请经过这种训练的专业公司或专业人士来帮助,则对理念的提炼、过程的设计都会有好处。

我承认文化有“自然生成”的特性,但我同时也要说,文化毕竟是人创造的,人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完全能够发挥能动作用,比如一棵大树,它在自然环境中慢慢长大,但如果我们掌握它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对它加以爱护,注意施肥、剪枝、理叶,甚至从小给它造个型,它就会按照人们的意志生长。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5篇

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论,即将有意识的思维注入设计中,实现设计的无意识使用,给使用者带来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他在设计中关注入的意识,关注用户的情感,重视人机环境,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力求简洁,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新产品体验。本文将以健康牙杯的设计案例,详细阐述如何将“无意识设计”理论导入产品设计之中,并揭示其背后的深刻人文内涵。

关键词:

无意识设计 健康牙杯 产品设计 人文内

中国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99-02

1 引言

一次刷完牙之后,我像往常一样随手将洗净的牙刷丢到牙杯里,无意中发现牙杯底部有一圈污垢(见图1所示),牙刷柄上的水也顺势流到牙杯里,顿时感觉这牙杯好不卫生,原来天天与我们亲密接触的牙杯如此不干净,甚至充满了细菌,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普通人看来,洗漱完把牙刷丢到牙杯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都没觉察到丢牙刷的行为,因为在完成这个行为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消耗他们的任何心理资源,这样的行为属于无意识行为的一种表现。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理论,即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内心满足。设计师们是否能够将人们的这些无意识的行为考虑到产品设计之中,让我们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流露出一份真挚的情感和充满了体贴入微的人隆关爱,让消费者看到这个产品时,便会深深地“爱”上它,找到自己心中苦苦寻觅的东西。

2 无意识设计概述

2.1 无意识

弗洛伊德最早是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无意识概念的,他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科学家John B .Best经研究证明:“5%左右的人的认知活动是有意识的,而大多数的决定、行为、情绪和行为都取决于超出意识之外的那95%的大脑活动”。由此可知,认知活动大多数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然而却决定了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和决定。其实“无意识”指的不是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指我们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却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如说,你请人家帮你设计某个东西,然后他问你,你想设计成什么样的东西,此时你往往回答不上来,但当有一天,你在街上散步时,突然看到,“我就是想要这样的东西。”这个是矛盾的东西,询问你时回答不出,但是当看到的时候,你便会惊讶地知道,“啊,原来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实际上,这就是无意识的外在行为表现。无意识行为也就是人通过经验累积而形成的习惯性的动作,即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心理资源就可以下意识完成的行为。

2.2 无意识设计

基于无意识行为的研究,日本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了“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的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为了便于理解,深泽直人曾经在他《意识的核心>的演讲中举过一个例子:比如外面下着雨,你打着雨伞从外面匆匆回来,发现家里没有专门放置雨伞的地方,你会下意识地把雨伞往墙上一靠,而雨伞的另一头就放在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中。比如你造一座新房子的时候,你要设计放雨伞的东西,你不需要把这个地方设计成平常的专门放雨伞的一个空间。你只要在地上开一条缝,当你家来客人的时候,他就会把雨伞往那儿一放(如图2所示)。这样在地上开一条水槽的设计就称为“无意识设计”。设计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会无意识靠墙放雨伞的行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只需设计一条小小的缝,就能达到放雨伞的功能并且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事实上,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些生活需求,并不是完全的改变,设计的目的是便利人的生活方式。因而,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尤其在当今工业设计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相沿成习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去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艾斯林格也曾说过:“作品中融人大家所熟悉的共有的一个信息,基于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信息进行设计,会是用户体会那种人文关怀,人们通常也不愿接受完全的改变,因此我们往往希望能在新事物里找到某些熟悉的部分”。而“无意识设计”正是如此,它并非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并放大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将其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微妙的变化比创造一种新产品更伟大。3将“无意识设计”理论转化到产品设计中――以健康牙杯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无意识设计”理论的核心就是并不是设计一个全新的事物,而是找一个本来已经存在,只是你还没有真正发现的内容。在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引入设计让设计再体现在人们无意识的行为中。在产品设计中巧妙运用“无意识设计”理论,深入挖掘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赋予产品形式与功能的基础上,让用户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下面笔者将以健康牙杯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如何将“无意识设计”理论融入产品设计之中。

4.1 关注意识,放大细节

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行为皆可能成为设计的源泉,深泽直人的作品总是能够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他曾说过:“在为一个物品做设计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能感受到,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好东西是什么,我的工作是把这样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东西具化。他认为,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应先找到一些人的无意识行为,这是设计的开端。无意识行为听起来有点抽象,简单地说一些由本能、反射、情绪和经验产生的行为是很难被意识到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意识的。比如,我们在刷完牙,清理完牙刷和牙杯后,便会不假思索地将湿漉漉的牙刷丢进牙杯里,这便是人的本能反应,属于无意识行为,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找到人的无意识行为,找到设计源。以此为前提的设计,才能让用户无意识地使用,而且非常协调,这样的设计才是最大的成功。

4.2 全面分析,提优舍劣

前面讲到用心观察生活细节,找到良好的设计源――无意识行为,但并非所有人的无意识行为都是优秀的,如果不能辨析清楚,就将其考虑到设计之中,反而会助长人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随地吐痰也是个无意识行为,是极其不文明的,痰含有大量病菌,极易传染疾病,对人自身和环境都造成了危害。像这样的行为万万不能作为设计的开端,只能是说通过设计引导人去避免做这样的事。所以在找寻到人的无意识行为后,不能盲目地作为设计根本,一定要仔细分析,辨别清楚,该设计源是不是值得做下去,能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生活。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洗刷这一过程都变得匆忙,刷完牙把牙刷丢进牙杯里,属于无意识行为,不需要调动太多的心理资源,这样做可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这个动作本身没问题,但其导致的结果是很不卫生的,因为牙膏皮和牙刷柄是手经常接触的地方,易滋生细菌,然后放进杯中,使得漱口杯也被污染了,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这样“丢”的无意识行为是好的,能理解的,然而牙刷放到牙杯里这样的结果是及其不卫生的,我们设计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求这两者之前的平衡点,机能保持使用者的无意识动作,又能解决卫生问题。

4.3 寻找最佳,力求全面

无意识行为找到了:接下来便是如何将它考虑到设计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牙杯变得好用且卫生健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设计者需在此之前详细综合考虑一些相关因素,如成本,工艺,美学,是否好用等等,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被大众接受,进一步获得潜在的市场价值。如图3所示,是一些关于无意识行为“丢”引发不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案A通过杯底和杯身分开,使牙杯易于清洗来解决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螺口连接反而增加了工艺难度和成本,并且需要经常拆下来清洗,增加了1吏用者的负担。方案B在手柄上加了个插牙刷柄的凹槽,凹槽确为很难清洗,时间一久,牙刷柄还是布满了细菌,易进入口腔,影响健康。方案C在杯内部加了个放置牙刷的凹槽,使牙刷柄和装水部分分开,来保持牙杯的卫生,这样凹槽里也难以清洗,易滋生细菌,其残留水滴也不易沥干,给细菌滋生提供了环境,也增加了工艺上的难度。方案D的解决方法相对比较完整,杯内中空凹槽使放置牙杯部分和装水部分隔开,避免交叉感染,中空结构可以使牙刷柄残留水滴流出牙杯,倒置时由于重力作用能很好地让牙杯内残留水滴流出,杯内变得干燥不易滋生细菌,健康卫生,但牙膏盒与牙刷通常情况下都是一起摆放的,这样的话牙膏放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方案E综合考虑了以上问题,杯体上的杯口呈弧形,牙杯在不用时,杯口朝下,空气进入杯体,加快沥干过程,使牙杯保持干燥、卫生,同时这样也可以是大部分杯口不接触桌面,保持其卫生;插槽为中空结构,用于放置牙刷和牙膏,牙刷和牙膏上残留的水可通过插槽底部流出,使牙刷和牙膏保持干爽、卫生。插槽呈v字形结构,用于夹住牙膏,保证牢固且不大量占用牙杯的空间。只有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4 重视人机环境,简洁好用,注入情感

深泽直人认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凸显设计者的创新意识,而忽略了把产品和使用环境的关系,应当要学会把‘‘人-机一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促成产品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匹配协调。他提倡设计师们“要让自己身上长满触角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在把无意识行为考虑到设计中时,千万别因此而把设计变得复杂,不然得不偿失,虽然产品保持了使用者的无意识行为,但过多的视觉元素会让人眼花缭乱,要把产品置于整个环境中来设计,所以产品形式要力求简约,色彩不宜过多,在细节上多作考虑,这样能与环境很好融合的产品才是优秀的。健康牙杯把放置牙刷和牙膏的凹槽设计成中空开放的v字形,就可以方便清洗沥干,充分考虑了牙杯的使用环境,这样的设计才能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6篇

关键词:有意识设计;工艺美术运动;“无意识”设计;当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60-01

一、“有意识”的工艺美术运动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述

“有意识”的工艺美术运动,则是指工艺美术运动中所提倡的“技术与美的结合”,也就是说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还应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能够充分的说明设计者在设计作品中注满了设计思想,而这些作品都是设计者通过设计思维缜密安排达到的结果,在这里我称其为“有意识”的设计。我们就以工艺美术运动为例,谈谈有意识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恩・琼斯等人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菲尔前派。他们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主要是回复手工艺传统。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

(二)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意识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以复兴手工业的艺术为主要特征,作为设计的一个运动环节却推动了设计的发展。在这场运动中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就是功能”。他认为:“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其寓意自然是指无论什么,摆放在哪里,它自身应是功能与美的统一。①这场远离我们已久的运动中,设计的工具简单可设计的思想却不简单,无论什么设计都是设计者冥思苦想的结果,它们都经过了设计者严格的考究才面向大众。由此可见,那时的设计作品在功能与美的基础上可以充分的反映设计者的思想,可以更好的向大众传达设计的理念。这种带有设计思想,向大众传达设计理念的设计作品,称之为“有意识的设计”。

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许多“有意识”的设计作品产生,例如:织物图案、字体设计、装帧设计等等。图1.2-1与图1.2-2是莫里斯设计的织物图案,他在设计过程中将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的东方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浪漫、自如、华美的风格特征②。这些织物设计摆脱了欧洲惯用的光影与透视的手法,利用中国传统纹样的设计手法,将现实中的花卉通过归纳、总结、装饰、变形等艺术手法展现在二维的空间中。丰富的造型既有严谨的结构,在设计图案的色彩中,也不是含糊了事,对比色、邻近色、互补色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不是那么随意,这两幅织物图案的色彩在柔和中不失对比,在紧张的对比关系中又不失轻松地氛围;在图案的组织排列中也是思维缜密。漂亮的花卉图案,鲜艳而又温和的色彩,画面中不失重心的安排,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设计师的心血,为的是达到技术与美或者说功能与美的结合。尽管当时的设计工具远不如现在,设计创作还是能很好的传达设计师的思想,满足大众最功能对美的需求,它是“有意识”的设计的结果。

二、“无意识”的中国当代设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也越来越迅猛。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设计的发展也融合了更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问题,在这样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设计的角色和指向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一)“无意识”的当代设计概念

了解“无意识”的当代设计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何为无意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说到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③

无意识的设计有许多种含义,从褒义的角度来说,无意识设计是一种依靠直觉的设计,而其所需要的就是“无意识”达到“有意识”的效果。这并不是一种新的设计方向,而是作为设计师在做设计时需要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让别人注意到,使得设计出来的东西更为的有创造力,从而使产品更加的伟大更有意义。④这种对无意识设计概念的定位,也是在设计师的思维有足够的储备时,是一种较为高水平的设计能力。

(二)“无意识”的当代设计成因

所谓当代设计的“无意识”并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设计工具的多样化,而其就成了一些设计能力不够过硬的设计师创作设计的“帮凶”。往往这些毫无意识创作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或是工业产品设计都缺少了人文的关怀以及创作本身所应具有的趣味性。

工业产品设计中这点尤为突出,许多工业设计师的创作只能满足产品的功能性或只能满足美观性很难达到技术与美的结合,这些这几作品往往缺少人文情怀,这也是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首先,从设计方法来看,当代设计越来越多的依赖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在设计中不在以美的形式,使用的性能为考虑出发点,而是更多地考虑商业的利润,这期间就丧失了作品的人性化与趣味性。其次,从设计形式来看,当代的设计在形式偏于乏味,基本上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稍加改,并没有从真正的画面上创作出有意义的设计形式。最后,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无意识”的设计,没有很好的应用当代的或是传统的文化,作品显得肤浅而又生硬。

三、“有意识”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我们的现代设计起步还比较晚,需要借鉴的东西还很多,在工艺美术运动中我们可以学习其“师承自然”的思想,强调美术与技术结合。而当代的设计将传统的文化弃之脑后,渐渐地背离了我们传统文化。在学习其在设计中主张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这点同时也应在现代设计中防止功利化、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丧失以及人文情怀的失落。现代设计应当借鉴工艺美术运动时他们对待设计的态度,最终将西方的优良的设计理念,与中国古代传统的设计美学合理结合,形成具有中国自己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设计。

四、结语

本篇文章在讲述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有意识之外,也讲述了当代设计的“无意识”化。总而言之,“无意识”的设计注重了现代社会的功利性与商业性,而缺失了有意识设计中的美学与技术、功能的统一。作为现代的我们,应尽量的弥补这个缺憾,将自己对传统对现代文化的理解融入在设计作品中,经过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更好的传达设计理念与设计信息。

将“无意识”的设计转变为有意识的设计,将会使新时代的设计走得更远。

注释:

①百度知道.http:// [D].工艺美术运动作品.

②宝儿博客.http:// [D].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

③无意识设计[J].北京:北京晨报,2010年.

④无意识设计[J].北京:北京晨报,2010年.

参考文献:

[1]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月.

[2]朱钟炎.建筑设计与人体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3]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韩丽娟.当代平面设计基本特征初探[语言文学][J].商场现代化, 2009年4月.

无意识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一课,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立于1998年,主要课程设置为结构陶瓷、功能材料、复合材料、耐火材料等方面,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材料的制备、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经过近15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已成功培养了400余名本科毕业生,整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目前依然存在对本科毕业设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论文完成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我校本科毕业生具有诚朴乐群、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我校现状,重点从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和教学模式改革两个方面对我校无机非金属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全面提高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效,近些年经过本科教学评估等系列工作,全校上下对本科教学工作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参与教学的热情有了较大提高,但对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认识依然存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实现。如何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已为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而改变大家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多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而师资建设未能保持同步,导致本专业师生比失衡,加之学校岗位考核和职称晋升的管理制度,教师既要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致使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高,甚至部分老师认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不必有太高的要求,从而放松了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

针对该现象,学校应该对岗位考核与职称晋升的要求进行改革,尽量减轻教师的双重压力,可以在现有上岗考核与职称晋升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教学与科研岗位要求,比如对教学岗位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科研条件的要求,对于科研岗位也尽量减少教学方面的要求,每年能保证为本科生开设不低于60学时的课程即可。这样可以使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有精力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此外,学校应将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职称晋升的参考,从而提高教师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

1.2促进教学科研的交叉与融合

各高校对“科研促进教学,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念已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高校在具体解决教学环节正常需要的经费不足,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时,却又不考虑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的密切关系。在购置设备方面,教学、科研分离,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入,购置的教学用设备仅能满足教学使用,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

现在高等学校教师的准入条件逐渐提高,工科专业没有博士学位很难进入高校教师队伍,而刚刚毕业的博士,进入高校后由于无前期积累,需要学校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应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贯彻好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设备的购置方面应充分考虑科学研究的需要,使教师可以利用所购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缓解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同时将一些教学实验分配给具有类似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教师在讲授内容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将研究成果融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能切实感受到科研思想,增强其科研意识并提高其实践水平。

1.3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学期,是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升学问题的重要阶段。部分学生为就业而奔波,部分考研究生的同学焦急等待考研分数、准备复试等,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也很难安下心来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认识到本科毕业设计的意义所在,认为所做内容与以后工作将与从事内容不一致,无法提高自身水平,从而导致毕业设计工作质量下降。

为改善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平时应加强学生对开展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需要专业教师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各个实践环节将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融入进来,提高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同时在拟定本科毕业设计内容时,应进行一些实际课题,最好能根据本科生实际情况将正开展或拟开展的科研课题拿出一部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内容,从而强化本科生对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意义的认识。

2深化改革毕业设计模式

目前毕业设计的形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场所在学校内部,受其内容制约,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多由指导教师给出,学生自己选题,这些题目大多是教师历年来经常带的虚拟课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将以前学生做的毕业设计留给学生参考,使得多数学生根本不作思考,全盘照搬。虽然有些教师有实际课题,但由于毕业设计时间短而且多数学生的思想状态比较松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敢把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只能安排给学生一些辅的工作,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目标。所以改革现有教学模式,灵活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改善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

2.1灵活安排毕业设计写作时间。

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正常理论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毕业设计的时间。通过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的适当提前,学生可灵活的协调自主安排就业、考研与完成论文时间的分配,有效地降低了就业找工作与备考研究生对论文写作时间的冲突。同时毕业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的适度延长,使学生开展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多,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毕业设计可以提前到第六学期末开始,分为开题报告撰写与试验准备、试验与论文撰写答辩两个阶段。在开题报告撰写与试验准备阶段,指导教师根据生产实际或自己的科研情况,给学生确定一个较笼统的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开展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工作,每三周做一次文献查阅总结报告,培养学生获取文献、整理文献的能力。在第七学期国庆节过后,确定每个学生的具体毕业设计内容,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内容和过程。学生在学期末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路线、方法,制订下一阶段实验计划,撰写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开题报告。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在第八学期学生可直接进入试验与论文撰写答辩阶段。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已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去分析、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有充足时间、精力和经验进行思考和工作,因而实验会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工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学期末,学生结合第一阶段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一阶段指导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使学生少走弯路。

2.2开展毕业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毕业设计模式。

应届大学毕业生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上岗能力,是企业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毕业生到实习基地开展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毕业论文题目可根据实习基地单位的需要,由实习基地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确定,可由实习基地企业人员担任副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同时我校有一名教师担任正导师,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内容配合审查,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这种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指导检查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锻炼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减轻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师资紧张的压力,可保障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2.3实施毕业生到签约单位开展毕业设计模式。

在毕业设计开始前,有不少学生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或有了工作意向,有些单位要求学生去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也希望到签约单位或意向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因此,让一部分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不仅能在一定程度缓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验设备与学科快速发展不能同步的矛盾,也可减轻由于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足而导致在毕业设计安排时出现的矛盾。同时也能使接受单位尽早培训自己未来的员工,进一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将来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须认真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的意向和我校毕业设计的要求,确定毕业设计内容和论文题目,要求企业指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高职称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同时和企业签订相应的管理协议,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保证论文质量。

2.4实施研究生兼职副导师联合培养模式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几乎每位硕士生导师都有3-4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多从事导师的实际课题,开展不同的研究内容。多数有实际课题的老师所带研究生的课题工作量相对较大,如果指导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一些本科毕业内容和论文题目,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作用,组织本科生与硕士生一起学习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研究生的工作任务,提高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本科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通过实施研究生兼职副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加强教师、硕士生和本科生之间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选题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结论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术前沿、接触先进科学仪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机会。对于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只有全面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展模式,对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与指导,才能切实使学生经过毕业设计工作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董克权,陈英俊,钱灿荣.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119-112.

[2]徐继红,陶俊,伍广. 本科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教学改革的探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