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接缝施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18 02:10:06
接缝施工论文

第1篇

接缝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过程阶段对于正确的灌浆工作顺序应该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的。首先,如果是同样大小和宽度的缝隙,在进行灌浆时,应该从主要的灌浆区域通过从上到下的方向进行注入,倘若,上部的灌浆区域和下部的灌浆区域产生了相互渗漏的情况,这时候应该及时的将结果汇报给相应的负责机构,经过负责机构的分析和讨论,可能采用上下部位同时灌浆的思路。而在对高度的灌浆区域,只有当此高度的灌浆工作全部完工以后,才能对附近其他高度的灌浆区域进行继续灌浆。假如附近的其他高度的灌浆区域拥有进行灌浆的最佳时机和条件,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对附近的灌浆区域进行同步的灌浆,但是必须记住的一点就是必须要等下部的灌浆区域完成灌浆任务四个小时之内进行上部灌浆区域的灌浆,否则,可能因为下部灌浆区域灌浆时间太长而导致上部和下部的浆液不能很好的融合和连接。对于整个灌浆区域来说,在进行灌浆之前,附近的缝隙需要提前施加上相应的水平压力,另外这个水平压力的大小最好控制在零点二兆帕左右。工程师们应该适时的对整个灌浆过程的质量进行及时的监控和记录。负责灌浆工作的工程师们在每一次灌浆工作之前,需要对很多的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确认,就比如说浆液配比换算挂牌是否明确、备用管路的分布设置是否合理、具体对现场管路铺设是否合理、严格检查灌浆施工准备工作等等。当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相应的要求之后再加上工程师们的严格检测最后完成灌浆。工程师们在进行相应的灌浆工作时,必须在10到15分钟之间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灌浆液体的规范要求和性能指标相一致。如果排气管和回浆管同时出浆,而且形成了一个相应的比例后,这时候就应该把每一个管口都闭合,同时对浆液进入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排气管的压力继续上升。

二、接缝灌浆实施时的质量监控

接缝灌浆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混凝土的实际温度控制。在整个接缝灌浆任务进行之前,两边的混凝土温度都必须和封拱的温度相互协调,对于接缝灌浆区域上面的混凝土负重应该大于等于6米,而且,施工的设计图纸上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接缝灌浆的温度必须要和负重的混凝土温度相一致。第二个条件就是混凝土的年限,灌浆区域的混凝土的年限应该大于等于4个月以上,排除特殊的情况,灌浆区域的混凝土的年限也应该大于等于3个月以上,一旦负重的条件达到了之后,就应该及时的进行灌浆工作。接缝灌浆的质量检测在灌浆工作完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就需要对于灌浆区域的质量以及孔隙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检查。并及时的记录好灌浆的整个过程进行情况。对于灌浆之后质量较差的区域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然后进行相应的改进保证这些区域的灌浆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水平。

三、结论

第2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接缝处理

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接缝的处理是影响平整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接缝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否则易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它的处置不仅涉及施工时作业设备的选取,更重要的是施工时的工艺严谨性和合理性,沥青路面接缝处理的好坏,往往能反映一个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下面就我实际工作中接缝的处理经验作一介绍。

一接缝技术

(一)热接缝技术

热接缝技术一般是在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并列同时施工时采用的,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碾压时碾轮的大部分在热料车道上,在未压实车道邻近接缝处多耙一些料,这样碾压后就有一个较高的密度。同时大约l52mm重叠在冷料车道上。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两遍(前进和后退),碾轮都要与冷料车道重叠152ram,轮碾机从未压实车道一侧进行碾压。所以纵向接缝易于处理得好,连接强度较好,毗邻摊铺带的搭接宽度可较小。在接缝处理中,采用全幅摊铺,虽然可以消除纵向接缝,但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离析,且容易受供料水平的限制,并不是实用的办法。梯队作业时纵缝采用热接缝,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在碾压及时、连续的条件下确为一理想的纵缝处理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

(二)冷接缝技术

冷接缝技术是指新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已铺层进行拼接,当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方采用。第一遍碾压采用静压模式,只碾压到离前一条摊铺带边缘约20cm-30cm处,碾轮大约压上热料车道152mm,这种方法被认为在接缝处产生“挤压”效果。第二遍(后退)在原路线上采用振动压实模式。在摊铺新铺层时对已铺的摊铺带接缝处边缘应整修垂直,碾压新摊铺带时也要事前将其接缝边缘铲齐。

二纵向接缝

两条摊铺带相接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在较宽的路面摊铺及变幅段的施工中为保证整个路面的平整、美观,必须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联合作业的方法。纵向接缝有热接缝和冷接缝两种。目前,高速公路均采用热接缝,部分一级公路和其它公路因设备配备,施工能力及场地条件(如养护改善工程要求半封闭施工确保通车)的限制多用冷接缝。热接缝即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同步摊铺沥青混合料,此时两条相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缝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好。如果特殊情况必须设置纵向冷接缝,可以在先摊铺的中间一侧设置挡板,挡板的厚度与铺筑层厚度相同,以便压路机能压实边部并形成一个垂直面。在不设挡板的情况下碾压后边部会滑移形成斜面。在摊铺相邻之前应将呈斜面部分切割后除去,在切割后的垂直面上涂粘结沥青,摊铺时新混合料应重叠在已铺带上5—10cm.以此加热接缝边缘的冷沥青混合料。不管采用冷接缝技术还是热接缝技术,摊铺带的边缘都必须齐整,这就要求机械在直线上或弯道上行驶时始终保持正确位置。为此,可沿摊铺带一侧敷设一根导向线,并在机械上安置一根带链条的悬杆,驾驶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

三、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最常见,通常指每天的工作缝,也包括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摊铺中断,情况消除后再开始摊铺,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而设置的接缝。横向接缝的关键是混合料的温度变化。温度太高很容易产生混合料推移,温度太低横缝不能压实,易造成早期路面损坏。横缝碾压温度一般比正常碾压温度低5℃一10℃。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的好坏对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很大,重者出现错台跳车,甚至坑槽开裂等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横向接缝的处理有三个要点:即正确的接缝位置、接缝方式和施工方法。

(一)接缝位置

由于摊铺结束最后一个碾压段的混合料在压路机的重复碾压下不断地向前推移,造成接头路面的标高低于设计标高,形成一段抛物线性的斜面。所以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约1m处将熨平板稍微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以碾压。在已铺层顺路中心方向2~3个位置后放3m直尺,找出表面纵坡或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已铺层表面与3m直尺底面开始脱离接触处)。趁尚未冷透时用切割机将此断面切割成垂直面,并将切缝靠端部一侧已铺的不符合厚度平整度要求的尾部沥青混合料全部铲除,与下次摊铺时成平缝连接。同时在接缝处对断面切口涂刷适量的沥青或乳化沥青。

(二)接缝方式

横向接缝有斜接缝和平接缝两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在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其他等级公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缝。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一般为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少量沥青。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时应予以别-除,并朴上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为保证接缝的压实度、平整度、外观美观,建议采用平接缝,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三)施工方法为了便于铲除混合料,可事先在摊铺临近结束时,在预定摊铺段端约1m长的摊铺宽度范围内铺一层牛皮纸、麻袋,再摊铺沥青混合料;或在摊铺前泼洒足量水,以破坏其与基层的粘结,然后再碾压密实、待混合料稍冷却后,确定切割位置.切割后将尾部混合料铲除,铲除后需立即对切割面清洗,在下段继续摊铺前,要在完全干燥的切割面上涂刷粘层沥青,也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四注意事项

接缝应避开结构物及下面层的接缝位置,该位置应保持碾压不受阻挡。接缝处切割不宜太整齐,否则容易粘结成为一个整体,尤其是在切割后不要用水清洗干净就铺筑混合料,这样很难与老沥青层粘结牢。在接缝上钻孔往往可以发现接缝两倒是分开的。若用凿岩机等在尚未硬化的沥青层上凿成凹凸不平的横向缝,则便于工作缝的接茬牢固,不易开裂。摊铺机在摊铺前必须预热充分,头车料温提高到150℃左右,起步摊铺速度达到25m/min(正常摊铺速度),不能太慢,否则会使新铺路面出现拖痕,影响结构厚度。摊铺机振捣器振动必须与摊铺机起步同步进行,严禁停在接缝处原地不动,从而造成接缝处的混合料与前进方向摊铺的混合料密实度不平衡。摊铺前施工人员需将接缝用的耙子、铁锹等工具上粘附上的残渣清理干净,及时整平不影响压路机的碾压。接缝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路面平整。选用高性能的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速度一定要慢,需要压路机司机一定要精心操作,在转向、换向时要平稳,不得急躁。在老路面错轮后再以同样方式碾压接缝,直至压完整个接缝断面后再恢复正常速度碾压。

第3篇

1.1灌浆材料

水利施工中常用的灌浆材料可分为水泥浆材和化灌浆材。实际作业时需根据接缝和裂缝的张开度的大小对浆材进行选择,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1.2灌浆施工条件

因防渗的高要求性,接缝的灌浆的作业条件要求较多。主要需把握好温度、施工顺序等必要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灌浆操作才能确保分段的坝体链接紧密,能够较好的结合为一个受力整体。具体的条件要求。

1.3灌浆施工顺序

水利施工中,灌浆作业必须遵循先固结后接缝的顺序。另外,对于各个坝段接缝部分的高程和类型应遵循图1所示的具体施工循序。

1.4施工工艺

1.4.1灌区的接缝灌浆工序

灌浆的具体操作应该遵循由低到高,由基础到坝体的顺序进行。一般灌浆操作从基础开始,逐步向上逐层灌浆。在进行当次灌浆操作时要确保上次灌浆以及相邻区域灌浆已经完成。减小浆材的串漏概率,保证灌浆的密封性和质量。当施工中遇到多种浆材要一起操作时,必须遵循先接缝后化学的灌浆次序。灌浆时出现操作事故要迅速处理,保质保量,减少维护阶段的压力和成本。坝段高层相同时,灌浆需严格遵循中间向两端的施工顺序。同时,在对相邻灌区进行灌浆时要确保施工的间隔在4天以上。如若工程的人力、设备等条件充足或者工期紧迫,各坝段接缝可以进行连续灌浆施工。但施工作业时需确保施工的间隔小于8h。另外,若坝段间接缝存在若干独立灌区,灌注施工间隔要求更加严格。单独作业时间隔需控制在10d以上。连续作业时间隔小于4h。

1.4.2接缝灌浆的压力与控制

在坝体接缝灌浆时,要先对接缝表面与相邻接缝同时进行起压和水平压。平压压力需保持在0.2MPa以下。在上层接缝灌浆准备阶段和灌浆作业阶段均要进行水循环。且灌浆施工完工后也需进行至少6h的通水循环维护。控制好灌浆压力一方面可以确保浆材经管道运输的顺畅性,提高作业的封闭效果以及浆材与混凝土界面的结合质量。另一方面适当的压力可以对浆材起到压力泌水的作用,提升灌浆的密实性。在压力控制方面可以使用双向控制法,使用上层排气槽的压力进行主控制,使用下层进浆管压力进行辅助调控。其中,有盖重灌区和无盖重灌区的压力值需分别控制在0.25~0.35MPa和0.1~0.15MPa。灌浆作业时也可以使用接缝增开度主控、压力值辅控调节的双孔方法对增开度进行控制。

1.4.3接缝灌浆施工作业

灌浆作业的准备阶段需要对灌浆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灌浆的顺畅性。其中要着重检查设备的进浆管的通透性和排气、回浆管的通畅。检查完毕后可以进行单开出水率的实验,当其不小于30L/min且水流无外漏时表示设备运转正常,可进行灌浆作业。灌浆时,配好的浆材经灌浆管输送至接缝处。同时,使用放浆口进行辅助排出接缝内空气、水等。灌浆作业快结束时,注意观察浆比,当其大于1.7g/cm3时,按照作业的先后顺序对管口进行逐一关闭。为了控制作业压力值,使其符合设计规定,作业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大灌浆量、间歇性开启排气口等方式。2.4.4灌浆结束条件灌浆作业的结束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判断,一方面需检查回浆管,观察浆材比值是否接近浓度最大值。另一方面需观察灌浆压力值的变化及接缝增开面的大小,确保符合设计规范。同时,需要测定出浆管的出浆率,当其小于0.4L/min时进行计时,20min后才能停止作业。停止灌浆作业后,按照先阀门后机械的顺序进行关闭,且需控制闭浆持续时间大于36h。灌浆完成后,需组织人员对接缝和裂缝处的增开度进行测定和记录,并联合监理方进行作业质量的检测,评估质量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余下工程的施工。

2接缝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2.1注浆质量控制

浆材的灌注阶段是整个灌浆作业的核心,注浆作业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个灌浆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为了避免注浆时出现串浆、压力控制不稳定以及突发事件处理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保证施工质量,作业时需注意到以下几点。

2.1.1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是浆材在管中输送的直接动力,直接关系到出浆的流畅性和连续性。同时,稳定、适当的压力值有利于接缝灌浆的泌水和保证密封性,促进浆材密实度和与界面的粘合性。对于地基破碎带、裂缝等进行注浆时,首先要对基底岩石的性质进行判断。当岩体较为完整时,可以逐步提升注浆压力,使其满足设计标准值。如若基底岩体较为破碎或形成溶洞,需控制压力由低至高依次提升,减少因压力提升过快导致的浆材浪费、流失。

2.1.2封孔作业

注浆作业完成后,需要对留下的注浆孔进行封孔作业,保护连接浆材。封孔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反出浆进行浓度和比重的监测,若数值过大需改为纯压方法进行封孔作业。

2.2接缝灌浆完工质量检查

灌浆作业完成后,需要组织检测人员与监理单位对灌浆的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一方面可以查缺补漏,提高灌浆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备份,便于学习施工中的不足,改进以后的施工技术。检测措施主要是压水检测,对于质量较差的部分需要进行取芯检测。

3结语

第4篇

1.1热接缝施工技术

狭义来讲,热接缝技术是指在路面材料没有降温前,就对其进行碾压,使其材料成型,之后再进一步铺垫沥青材料的接缝技术。热接缝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接缝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只需要两台机械就可以完成接缝操作工作。首先采用大型压路机在高温沥青材料路面上进行简单压实,之后调整压路机方向进行持续来回碾压,经过持续的碾压过程,沥青材料基本可以达到较高的整合度。较高的整合度可以使沥青材料坚实,减少离析可能。而且热接缝技术处理的接缝强度也较高,但是由于沥青材料是在完全高温状态下压实,其耐久性不强,路面的后续性能得不到保障,这也是热接缝施工技术的一大缺陷。

1.2冷接缝施工技术

冷接缝技术是与热接缝技术相对应的一种接缝技术,其技术原理与热接缝技术也大不相同,最主要的区别是碾压完成后,冷接缝技术需要重新切割沥青材料的接缝,之后再铺垫新的沥青材料。重新切割的环节加大了接缝的操作难度,需要使用切割机进行持续切割。除了具有热切缝技术的优势之外,冷切缝技术进一步保证了路面的耐久性和路面后续的工作性能。但是由于技术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重新切割的接缝质量难以保证,冷切割技术目前的应用不是很广泛,但是在面积大、质量要求高的沥青路面,冷切割技术仍旧是主要的技术选择。

1.3接缝机施工技术

接缝机技术的原理是自动接缝,自动接缝装置是搭接沥青材料的反冲板装置,在没有压实的车道上进行接缝处理,接缝机技术能够形成强度较高,密实性较强的沥青路面,过程较为简单方便,但是其严谨性不高,容易形成多空隙、多杂质的沥青路面。在很多小型的二级公路上,接缝机施工技术由于其施工过程简单,方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接缝处理分析、位置及技术选择

2.1横向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处理是沥青路面施工处理方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其关键步骤是控制沥青材料的温度,使其温度变化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沥青材料温度过高,则使材料密实度不够,温度过低,接缝难以形成标准厚度。

(1)接缝位置选择。

在选择接缝位置时,摊铺机需要根据路面的地质情况和沥青的铺垫情况,进行细致的选择,确定好最合适的接缝位置。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约1m处将熨平板稍微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以碾压。

(2)接缝技术选择。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在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其他等级公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缝。

2.2纵向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两条摊铺带相接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

(1)接缝位置选择。

纵向接缝位置与横向接缝位置相同,当时接缝位置选择的方式却不同,纵向接缝位置相对较深,难以确定,需要的机械操作性能也较高,一般需要全过程的人工协调才可完成接缝位置的确定工作。

(2)接缝技术选择。

纵向接缝主要是热接缝和冷接缝技术,目前,施工范围较广的高速公路大多采用热接缝,而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市政道路,一般采用冷接缝。纵向接缝处理的施工方法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其容易受到地质深度影响,需要提前测定好路面的可塑性深度。

3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流程控制

沥青路面接缝施工需要经过几个关键的流程,每一个流程的管理都影响着市政道路的平整度和接缝质量,掌握好接缝施工技术是关键,而流程管理则是保证技术达标的基础。

(1)路面接缝前策划阶段控制。

接缝前策划阶段控制是技术实施的前提,系统完善的策划准备工作对于技术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接缝前的策划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基石。具体的策划准备阶段管理工作可以概括为施工图纸设计管理、施工组织方案策划管理、施工人员调配管理等几项。

(2)沥青路面材料使用控制。

在材料管理方面,最为关键的是材料的选取和材料配合比设计两方面,材料的选取应以针入度、延度等指标进行确定,确保材料符合施工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过程则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密实度、整合度等关键因素,精确的配合比对于保证后续的技术施工有着关键的作用,在配合比设计中,要进行施工现场的检验,确保其符合施工技术要求。

(3)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

相比前两项控制过程,路面施工技术控制对接缝技术的要求更高,其施工技术要点大致分为摊铺施工控制、碾压施工控制以及接缝施工控制。摊铺施工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和道路的平整程度,来确定摊铺机的数量,一般而言,摊铺机的数量需要控制在三台以内,以达到节约场地的作用,在进行摊铺时,需要考虑到路面的厚度和宽度,厚度较大,宽度较宽的路面,宜采用分层多次摊铺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摊铺的质量和路面的平整度。摊铺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碾压工作,碾压工作的关键点在于多次碾压而又不造成路面的破坏,这就需要根据路面实际的平整度和密实度以及碾压机的压实率来确定碾压次数。

4总结

第5篇

1浅谈混凝土大坝的分缝分块技术

在大坝浇筑过程中,由于整个工程的巨大任务量,不可能做到大坝浇筑的一次性完成,因而大坝的浇筑工作是分若干块、若干次来进行的。对于常见的坝体分缝分块主要有通仓浇筑、纵缝分块、错缝分块三种形式,首先对于通仓浇筑来说,这种浇筑方式所涉及的仓面较大,是根据整个坝段逐层实施混凝土的浇筑,不用设置所谓的纵缝,因此也就不需要埋设冷却水管;同时也便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可以使得工程的进度得到保障,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完美的,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通仓浇筑的缺点就在于它跟其他的方法比,它的浇筑时间略长,如果对于温度的掌控不到位的话,则极易引起坝体出现裂缝,最终导致大坝作废的严重后果。其次讨论纵缝分块,对于此种技术来说,顾名思义就必须要进行接缝灌浆,从而确保坝体的完整性。它具备以下几点明显的优势:对于温度的控制以及施工的工艺来说都比较简单,浇筑块之间的干扰也小,能够灵活地进行施工安全。在混凝土大坝的分缝分块技术当中,最后要阐述的就是错缝浇筑,这是一种根据高度防线,对竖块进行错开的分块浇筑,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通仓浇筑那样严格的温度要求,而且浇筑工程中无需接缝灌浆。但是它的缺点也明显的体现在它的施工过程当中,极易产生温度裂缝,浇筑块之间的相互约束,以致施工过程中浇筑块之间会有明显的互相干扰。

2浅谈大坝的混凝土接缝灌浆技术

大坝的混凝土接缝灌浆技术属于隐蔽工程,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工序非常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而且对于接缝灌浆来说,它有其独特的管路系统布置,依次是重复式灌浆管路系统、盒式灌浆管路系统与骑缝式灌浆系统。这三种灌浆管路系统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而且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会造成管路的堵塞,重复式灌浆管路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重复进行灌浆,盒式灌浆管路系统的进浆和回浆管不易造成堵塞,因此有效保证了灌浆的质量,唯一的缺点就是纵缝灌浆需要耗费较多的管材。主要体现在灌浆流畅,相对来说,骑缝式灌浆的优势最为明显,且管路不易堵塞,而且升降均匀。不过对于接缝灌浆技术整体来说,需要注意的也不少。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坝体变形而使得两个相邻的接缝张开度变小甚至闭合;还要注意堤坝初期蓄水的高度,在浇灌的时候为了使得坝体稳定切忌横缝和纵缝同时浇灌。

二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法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法作者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强施工计划的管理,要对所进行的工程进行合理性规划的计划,以保证目标合理有序的进行。其次,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实施起来就是造价高、工程量大的项目,因此为了避免工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要按照计划严格的执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前提下,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加强对技术的管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施工技术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我们需要引进大量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制定合理的技术计划,保证技术及时开发以及合理运用等,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和工程建设的高效率。我们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是大型的工程项目,如果存在着安全隐患的话,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在源头上符合国家标准,这是学会整体质量管理的其中一种方式。另外,要是能在施工的每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那么再通过严格的管理,相信最后所完成的工程项目都会是高质量的项目。

三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 : 施 工缝 ;钢筋混凝 土:框架柱

中图分类号: 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一般情况下 ,钢筋混凝土结构都要求整体浇筑 ,但由于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上的原因,或者意外情况的发生,往往无法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当浇筑中的时间间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 ,就会在前后浇筑的混凝土接槎处形成施工缝。施工缝是现浇结构中不可避免的,他是保证结构构件质量 、保证结构安全和整体性的重要因素 ,处理不好,极易成为结构上的薄弱部位,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

1.国内外对施工缝力学性能的研究

1.1 抗压强度

陈福厚对铺砂浆层的和不铺砂浆层的水平施工缝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1]。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都表明,无论施工缝面是否铺砂浆层,其抗压强度均不低于整浇混凝土,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陈福厚也指出,要达到上面的试验效果 ,施工缝处应当去掉乳皮 ,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1.2 抗弯强度

Monks对中间带有垂直施工缝的150mmx280rnmx4200mm的简支梁进行了试验研究[2]。结果表明,在纯弯荷载作用下,施工缝对梁的荷载――变形特性和极限弯矩都没有影响。有施工缝梁和没有施工缝梁 的裂缝宽度也具有相似的特征。

1.3 抗拉强度

施工缝对局部抗拉承载力的影响是最显著的。Waters对施工缝的黏结拉伸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考虑了在继续浇筑新混凝土之前,各种不同的已浇筑混凝土黏结面的处理情况对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缝面的抗拉强度只有母体抗拉强度的 41%~86%。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使用哪种施工缝面处理方式,施工缝的抗拉强度都低于整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黏结劈拉强度试验是一种评价施工缝抗拉性能的间接方法。

1.4 抗剪强度

施工缝的抗剪强度的传递受接缝面粗糙度和接缝面所用黏结剂的影响。管大庆的试验表明,粗糙的施工缝面、或者在施工缝面使用黏结剂都可以增强施工缝的抗剪能力。通过试验 Clark 发现:在施工缝处,剪力是通过黏聚力和摩擦力来传递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对抗剪强度只有轻微影响。Bjallle 经过理论计算【3】,认为光滑施工缝处的黏结力要比整浇混凝土降低 60%。Mattock研究了在循环剪力作用下嘲,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接缝面的传力性能。他发现,如果接缝面的黏结被破坏了,那么在循环荷

载作用下 ,剪力传递性能迅速退化,所能传递的剪切强度只有单调荷载作用下的 60%。Matock 强调接缝面必须保证足够的粗糙度和良好的黏结。

1.5 复合力

Monks 对在高剪力、低弯矩区域设有施工缝的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施工缝设置在剪力较高、弯矩较低的位置时,施工缝接缝面光滑的梁在很低的荷载作用下就会破坏,但施工缝表面粗糙的梁的荷载――变形特性和极限弯矩与整浇梁相似。Lopez-B atiz 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施工缝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建立了在强地面运动下结构的最大响应与构件施工缝处极限滑移限值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施工缝在梁端部的构件产生的滑移值对结构的强度退化有很大的影响。

2. 梁柱交接面处施工缝留设和处理

2.1 美国规范

当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时候 ,施工缝的留设与节点的浇筑要相辅相成,美国混凝土规范 ACI 318―99 规定 :如果柱的混凝土强度为楼板混凝土强度的1.4倍以上,则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节点混凝土,强度与柱相同,必须在节点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楼板混凝土。

(2)点处采用与楼层相同强度的混凝土(即节点与楼板同时浇筑),如果节点处强度不够,可用插短筋加配螺旋箍的方法补足。

(3 ) 当柱四边皆有高度近似相等的梁 ,且柱混凝土强度大于1.4倍的楼板(梁)混凝土强度时,可将节点与楼层梁板同时浇筑。

2.2 我国通常处理方法

JGJ 3―9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第5.2.1 条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 5 MPa,如超过时,梁柱节点区施工时应作专门处理,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当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时候 ,如何处理施工缝与节点之间的关系,我国规范并没有明文规定,通常的处理方法同国外规范比较相似。当柱比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出不超过一个等级(5 M P a)时,可以将节点核心区和梁板一同浇筑,节点混凝土强度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相同。此时,施工缝可以留设在柱脚或者梁底。当柱比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出不超过两个等级且柱四周都有现浇梁时,也可以将节点核心区和梁板一同浇筑。这样处理方便了施工,但是容易造成节点核心区强度不足 ,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对框架的节点核心区进行抗震验算。同时,节点处的混凝土要遵循“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梁板的混凝土建议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再振捣一次,以增强高、低等级强度混凝土交接面处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收缩的差异混凝土浇筑前先将钢丝网用铁丝绑扎或点焊在附加钢筋上,距离柱边缘 500 mm或者距离与梁高相同的梁内,该距离可视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适当调整。钢丝网可以作为永久性混凝土模板留在构件中。

3. 结 论

工程实体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变化复杂、质量控制的任务和难度大。在施工质量可以保证的前提下,只有承受力或者纯弯荷载的时候,施工缝对结构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施工缝在传递拉力、剪力以及拉剪复合力的时候,即使是有很好的施工工艺和接缝面处理方法,其缝面强度依然会低于整浇混凝土。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当对现浇结构的施工缝的进行仔细的处理,保证施工质量,消除事故隐患。

参考文献:

[1]陈福厚.混凝土原材料与施工缝处理[J].中国三峡建设 ,2003(3):14―

15 ,1 8 .

[2]沈蒲生,王济川,韩建炎.施工缝预留方法的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1990 ,17(11):25―27 ,22.

[3]宋玉普,魏春明.混凝土施工缝接缝面劈拉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 ,2006(6):22―25.

[4]JENSENB C .Lines of discontinuity for displacements in the theory of

plasticity of plain and reinforced concrete[J].Magazine of Concrete Re-

search ,1975(92) :143―150.

第7篇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建议

 

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显示,砌体结构常见裂缝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温度裂缝、一类是干燥裂缝也称干缩裂缝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裂缝和其它裂缝。

1.裂缝产生的原因、部位、特征

1.1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部位及特征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会对墙体产生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顶板的温度比其下墙体温度高得多,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又比砌体大得多,故混凝土顶板与墙体之间存在温度变形差,变形差在砌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使墙体产生裂缝。其常见部位是混凝土平屋面下两端的墙体上,门窗洞口边的正八字斜裂缝、顶层纵横墙交接处的阶梯形裂缝、混凝土屋面与墙体交接处或顶层圈梁与墙体间沿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屋顶女儿墙的不平裂缝。这些裂缝经过一个冬夏这后,会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但仍会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部位及特征

对于混凝土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例如混凝土小型砌块是由碎石或卵石为粗骨料制做而成的,本身就具有混凝土的脆性,同时又存在着干缩的重要特性,在自然养护28天后,其干缩只能完成50%左右,干缩率为0.3—0.45mm/m,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对于轻骨料砌块来说干缩变形更大。免费论文。干缩变形的特征早期发展很快,以后渐渐减慢,几年后才能完成。但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只是较第一次干缩变形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但仍会产生干缩裂缝。免费论文。烧结粘土砖及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虽然很小且变形完成也比较快,但在潮湿环境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其产生的裂缝同样属于干缩裂缝。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较广,数量较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的倒八字裂缝,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过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的水平裂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各楼层的窗过梁两端裂缝,窗台两角斜裂缝,大片墙面上的底部重,上部轻的竖向裂缝,不同材料结合处的裂缝等。

1.3温度、干缩共同作用引起的裂缝及其它裂缝

无论是烧结类砌体还是非烧结类砌体,在建筑物上都存在着温度、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这两种裂缝的组合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的裂缝也不同,其裂缝较单一因素裂缝更为严重。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操作的过于简单,砌体强度不足等因素而产生的裂缝也是裂缝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型墙体材料没有针对性的构造措施,砌体表面杂物清理不彻底,材料堆放没有相应的技术措施,工人技术水平差,都会造成墙体水平裂缝。

2砌体裂缝的控制

2.1设计方面控制

提高设计者的设计理论水平,实践、实验能力。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出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在重视强度的同时增加抗裂构造措施,将多发裂缝区域抗裂措施加以说明,并明确交底,细化设计说明 ,提供相应的抗裂节点详图,尽可能的将可避免的裂缝消灭在设计当中。

2.2施工方面控制

施工前技术人员应仔细阅读图纸,做好施工前交底,砌筑工人持证上岗,加强学习,提高砌筑工人技术水平。所用材料必须提供进场合格证、准用证及复试报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配制砂桨。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施工配合比必须计量准确,拌制砂桨的和易性良好,稠度控制在50—70mm。建立工序交接检查,质量专检,报检制度,杜绝野蛮施工,偷工减料现象,确保砌体质量。

3控制砌体裂缝的具体措施建议

3.1在控制裂缝观念上引入“防”、“放”、“抗”相结合的思想观念,使设计者在重视强度的同时, 同样重视抗裂构造措施,将先进的切实可行的构造作法编入《砌体规范》。

3.2控制混凝土屋面的温度变化与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应在屋面放置保温隔热层,在屋面设置排气道,将潮汽有效排出,找平层上设置控制缝,其间距不应大于6m,在挑檐板长度方向设置不大于10m的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mm,用弹性油膏嵌缝,除温度伸缩缝外,宜在墙体适当部位设设置控制缝,其间距不宜大于30m。

3.3控制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应在砌体上设置竖向控制缝

控制缝位置宜设在建筑物的一、二层和顶层;按墙体的高度、厚度有变化处;门窗口的一侧或两侧;距相交墙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的一半处。控制缝应作成隐式,与墙体灰缝一致,其宽度不大于12mm,内嵌弹性密封材料,控制缝间距不应大于8m或墙高的三倍; (无洞墙体)不应大于6m, (有洞墙体)不应大于4.5m

3.4在楼盖和屋盖处、墙体的顶部、窗台的下部设置直径不小于2ψ16,间距不大于2400mm也不小800mm的配筋带。在墙洞口上、下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一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设置纵筋,直径不小于25,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钢筋焊接网片,间距不大于600mm,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小于600mm的灰缝钢筋。免费论文。配筋带及灰缝钢筋应通长设置,锚固在相交墙或转角墙内,其锚固长度不小于400mm,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不小于15mm,并应进行防腐处理。

参考文献:

1 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 范振方,砌体结构的局部配筋对裂缝控制和伸缩缝间距影响的讨论,《工程建议标准化》,1996

3 配置灰缝钢筋砌体的裂缝控制,第10届国际砌体会议论文集,1994

4 《砌体设计规范》

5 《砌体结构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B211900.4—2005J105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