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合集7篇)

时间:2023-09-24 10:50:27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开发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才能保证毕业学生顺利择业并在就业后顺利适应岗位和社会,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据统计,2007~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95、559、600、631、660和680万。毕业生数量年年剧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在思想认识领域、学习认知领域、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也使社会各界产生了一些质疑。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当代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指个人从事具有市场和社会价值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一个人想成功求职,并能胜任工作职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通常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一)一般就业能力

一般就业能力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等,也包含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人际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如怎样适应工作环境,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等;一般就业能力还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理解能力、把握资源的能力,以及自我认知方面的能力、对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能力等。

(二)特殊就业能力

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如一个医生需要具备特殊的临床和药理知识,一个平面设计人员需要级别一定的图形想象、色彩等知识,一个建筑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学、美学知识等。正是这些特殊技能使得一名专业工作者对某一职位具有独特的适应性。

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在求职和就职后中都非常重要。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的有机配合,才能使得就业或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游刃有余。 然而,在现实的职业活动中,一般就业能力可能更为重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一般就业能力强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在掌握新知、更新技术方面更具有创新和主动的意识;用人单位也越加看中求职者的一般就业能力,一些对未录用者和失业者的研究表明,很多情况是因为缺乏一般就业能力。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就业能力通常指一般就业能力。

二、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个具有良好的就业能力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进而提高就业效率,提升就业质量。因此,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把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中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已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我国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少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市场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中关村的部分企业和它们所招聘的大学生的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中,结论反映如下:教学内容和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差距很大,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应用能力不强,教学活动以讲授性课程为主,实践应用开发性课程较少,更新缓慢,导致大学毕业生进入了职业环境之后眼高手低,专业知识陈旧落后。另外,高校对专业的设置更新滞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师资也缺乏实践经验,在任用教师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轻视应用和实践能力。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中,教师的来源应广泛多元化,要重视教师实际工作经历。对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的改革也是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任务。

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使得就业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处于同等地位,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就业工作不仅作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业能力是多维渐进的渗透性的过程,不是在临近毕业的年级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一蹴而就的。

(二)创设立体平台和教育情境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和实践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也实现大学生高效高质的就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如:(1)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制定有利于高校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并把这些就业能力和技能嵌入到课程设置当中,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2)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从事教学。此举有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3)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发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使学生在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获得社会体验和实践。借助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等。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收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社会经验和内心体会,促进学生自省自察,不断扬长避短见贤思齐,完善自己的就业能力。(4)开发职业课程,模拟职业环境,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进行训练,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能力。如通过社团活动、模拟训练、职场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鼓励开展提高就业能力技能竞赛:如师范生的三字技能比赛、说课比赛、主持比赛、理工类的各种建模比赛等。此外,要积极宣传就业形势和政策,有利于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从而对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理想预先形成定位和目标。

(三)课堂渗透和辅导强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在就业指导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及时调整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低年级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羊肠的过程,仅仅依赖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临近毕业班的年级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深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前景预设和积极探索。同时,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对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职业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建立自信、积极的心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予以适当定位,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刍议[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

[3]胡永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2009(2).

作者简介: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中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一)职业素养的界定

“立业成家”是我们人生中的两件大事,可以说,职业的成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而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什么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也是决定一个人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职业素养所具有的内在活力正在于它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调节职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合理运转。职业素养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职业素养的规范功能。职业素养的功能首先在于规范人们的职业品质和行为的功能,社会中每一个从业人员和团体组织都能按照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去提升自我、规范自我,使国家、社会、单位都能够合理运转。二是职业素养的协调功能。职业素养能够协调职场中的复杂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互帮互助。三是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评价功能。这对大学生非常重要,有利于督促他们有机会、有目的、有系统地对自我职业素养进行反思和拔高。

(二)就业能力的界定

什么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即指大学生通过学校学习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各项综合技能。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健康的心理素质;二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三是夯实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基础能力欠缺,专业能力不足

大学是大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技能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下大学生由于缺乏合理的时间观念和独立自主的自学能力,往往把大量时光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导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基础能力欠缺。大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缺乏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总体实力的提高,也导致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不足。此外,高校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习态度的缺失。在大学生眼中,学习成绩相比中学时代已经退居第二,他们把大量自由时间投入到学习之外,而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非常欠缺,对于结课考试也只是抱有一种不挂科的态度,甚至有些学生铤而走险,采用考试作弊蒙混过关。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久而久之,学生的专业基础日渐薄弱,整体竞争力下降。

(二)大学生职业认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模糊

大学时代对人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有规划、有实践承诺的行动,大学生活才会完美和健康,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闪耀更耀眼的光芒。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大学生对职业与自我认知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大学时光和未来缺乏一个合理明确的规划,职业认知概念模糊、职业生涯规划含糊不清。大学是个自由的天国,也是一个成就天才、造就庸才的家园。一旦学生每日碌碌无为、自甘堕落,四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他们也就成了被大学上了四年的牺牲品。没有目标就如没有灵魂,大学生拥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四年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欠缺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究其原因,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导致大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成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企业对人才的录用非常注重实践技能环节,高校不注重实践教学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大学生自身也缺乏实践意识,欠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以大学教育为核心,社会、政府、企业、家庭、学校、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诸多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社会环境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为一体的大环境。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干预过多,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严重脱节,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企业与高校结合不够,缺乏合理有效的导向性,不能把市场时讯及时反馈给高校,此外,企业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提供充分的大学生实习岗位,导致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重文聘轻实践的不正之风和从众心理导致大学生对自我缺乏合理定位易导致浮夸之风。社会舆论过渡宣扬就业压力,其负面能量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低迷情绪,社会舆论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能量的传达。

(二)高等教育的自我缺失

大学是莘莘学子培养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许多高校对自身培养人才的模式和体系进行创新和改进,如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但针对目前现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就业指导课程学科属性不够明确清晰,许多高校搞一刀切。就业指导学科基础薄弱,缺乏权威性的理论,许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实践能力不足且存在应付心理。此外,高校教育在过度扩招轻质量的培养模式下,导致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质量培养的认识错位。

(三)个人态度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很大一部分同学又存在盲目从众心理。有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缺乏一个明确的规划,只是得过且过,有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不清,有的学生有着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坚持和耐心。大学生盲目的从众心理和自主意识的缺失,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职业素养低、沟通交往缺失、诚信缺失、敬业意识淡薄。

四、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社会采取正确的导向之外,高校应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主导作用,大学生也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一)政府与社会应发挥积极导向作用、传递正能量

政府从宏观上规划、部署、实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结合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经济投入,合理引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均衡化;社会应当发挥好社会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传播正能力,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竞争意识、自我提升意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社会还应当加强对政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监督,积极反馈有效信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向精、简、优方向发展

高校应当合理安排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结合市场经济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培养可利用的精尖人才。如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开设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时效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理念、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奉献意识、集体意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塑人才。

(三)大学生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计划地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分辨事物的能力,提高自己不断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健康的心理素养。对自我的人生有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多渠道了解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多掌握就业技巧,面向现实、适应社会、转换角色、完善自我、与时俱进、走向成功。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就业能力的优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关注大学生职业素养,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和措施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质的飞越,从而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连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与可行方法——以鸡西大学为例.鸡西大学学报.2008(6).

[2]朱永永.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多维分析——基于重庆市“六个一”社会实践视角.高等农业教育.2013(4).

[3]吴御生、罗三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中国大学教育.2011(5).

[4]陈浩、姚明亮.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4(5).

[5]欧亚湘、王稳波.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科技信息.2012(11).

[6]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代商贸工业.2007(1).

[7]杨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24).

[8]戎静、姚国成.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及其路径探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3).

[9]杨祖勇.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池州学院学报.2009(4).

[10]陈静、王繁、喻柯力.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一、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

(一)全面科学的思想认知

职业与就业,都是学生在掌握了知识、学习技能后,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变现方式,而如何变现,怎么变现,所体现的就是学生本人在从业领域中的思想认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将表现在学生对于自身有较为科学的定位,对未来的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规划,对进入社会,走进职场后所经历的过渡期,所遇到的困难有较为合理的预期与提前筹谋准备的意识,对个人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及与预期存在差异的现实环境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与变通能力等。

(二)匹配职业的从业技能

从业技能,是构成学生个人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核心元素,它表现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并且具备与工作内容,与劳动力市场要求,与企业所急、所需、所期相配备的专业技能。从近几年来企业“用人难”的心声中可以判断,从业技能是大学生当前在职业素养和就业技能中最为薄弱和欠缺的。以“人工智能”为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在自己的产品设计和长期规划中,但是大部分计算机科学出身的毕业生并无法在毕业之时就掌握这一领域的关键技能,这是大学生“硬件”能力不足的一个表现。

(三)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

新技术、新观念让社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当中,拥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承接上文所举的“人工智能”的例子,当前,这一行业的人才大部分还是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专业,而该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就业择业时,还是在进入企业之后,都应当时刻关注技术的发展与行业趋势,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不安于当前,不满于现状,才能够让自己始终拥有与职业相匹配的就业技能。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路方向

(一)创新学校的教学模式

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大来源,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应当主动求变,大胆求新,通过创新学校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应当融入与结合更多实践因素,尤其是要与学生的实际就业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为实际劳动力的可能性。比如在教学方式中,应当融入当下的信息接收方式与大众主流渠道,尤其要与学生推崇的方式载体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与主动性。比如在就业指导中,应当融入社会所需、企业所急、学生所盼、发展所望,尤其要与学生迫切需要得到点拨的关键点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适应期。

(二)吸收社会的资源力量

社会是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上,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吸收社会的资源力量。比如将社会上的创新工厂、就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实验园与学校教学相结合;比如宣讲与介绍国家与政府颁发的针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政策(包括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支持,场地支持等);比如将优秀毕业生引荐给各个行业中的领军人物或者有影响力的机构团体,帮助学生前期拓展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源具有分散性与特定领域性的特点,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如果能够在前期有所接触,则在其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上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提升

大学生作为就业择业的一个群体,它与其他求职者一样,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在具体岗位上不断地磨炼。为了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学校应当加强与督促、勉励与提醒学生加强个人的自我提升。从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角度上看,大学生应当从思想认知、从业技能、进取精神这几个角度入手,这部分内容将在下文中展开并做重点陈述。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政治正确、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思想教育基础之上,因此,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政治正确、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就业信心,将更多的就业信息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充足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以辅助其做出正确的就业分析与就业判断,从而舒缓因就业所带来的压力与不适感。另一方面,要将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到学生群体之中,有效消除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坚决抵制各类不良思想对学生的错误引导。比如,有的学生在毕业初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较好的经济条件而尝试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对此,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保持警惕,避免不法分子以门槛低、放款快为诱饵,诱导大学生贷款消费,随之而来的是高额利息、手续费和违约金,甚至是连环借贷等。又或者被蒙蔽进入传销组织等。教师应当提醒学生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是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而是应当培养自己敢于吃苦,勇于挑战,勤恳上进的务实精神。大学毕业生唯有先在思想上武装自己,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才能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与思想心理来迎接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难关。

(二)树立多元选择、个性就业的从业观念

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应当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树立多元选择、个性就业的从业观念。首先,在教学上,学校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色,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长处与短处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面深耕细作,从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体系,确保其在今后的就业发展中始终具有一定优势。比如:有的学生个性外向,喜于交际,乐于向陌生的、新鲜的事物发起挑战,这一类学生会更适合于外向型的工作,比如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外交公关等。基于此,教师可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处理纠纷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展现。再比如:有的学生个性内向,乐于个人思考、单独作业,那么这一类学生会更适合于内敛型的工作,比如财务管理、数据运算、内勤支持等,其培养的侧重点又与外向型工作存在差异。唯有针对性的、匹配性的就业培养方式,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我。其次,在就业选择上,学校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形成多元选择的模式。从就业岗位多元化、就业地区多元化、就业形式多元化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不要执拧于固守传统老旧的就业观念(比如国企一定比民营企业好,大企业一定比小企业好,成熟企业一定比初创企业好等),不要过分追求社会上推崇的但可能并不完全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职业。另一方面,应当给自己更多发展的空间,勇于向当下发起挑战,不要过分惧怕或贪图于舒适圈。总的来讲,学校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就业选择,确保学生能够在就业过程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三)尝试信息载体、数字技术的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更迭,越来越多的成熟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模式。一方面,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正从过去常规的书面文件、口头告知、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等方式渐渐地发展为当下主流的PC端互联网、移动端互联网。另一方面,信息的交流与讨论也从过去完整的某一个时间段渐渐地发展为当下的碎片化时间,各种各样的资讯正以打破传统的方式向我们扑面而来。高校也应当主动适应并拥抱这种时代的趋势与发展的特征,在教育教学上尝试信息载体,数字技术的教学工具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比如,可以尝试通过建立针对实践教学的移动网络,与学生建立紧密关系,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对学生的远程指导、实时指导。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地区所可能产生的交流障碍,而且还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保持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中而不至于学生毕业之后就难以继续得到来自于学校与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下文将着重分析)。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移动渠道持续分享就业相关信息,紧密伴随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与就业择业有关的各类信息都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频率进行传播,以便学生保持足够的敏感度,而且能够让更多元的信息都借助移动渠道得以流通,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触角更深更远更多样,这也符合劳动力市场对多技能人才的一种需求与期望。

(四)搭建过程追踪、定向指导的帮扶模式

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培养与打磨,无法在学校内就很好地完成,因为还需要在实践中被检验,于实践中去优化,借实践来塑造,这也就意味着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部分学生在刚踏入社会后表现出很多的不适感,这其实就是身份转换必须要经历的过渡期,倘若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学生无法得到来自于外界正确的引导、恰当的点拨、充足的帮助,就很有可能会走偏走歪,遭遇挫折或失败。因此,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就业从业的帮助,其时间期限还应当从求学期间适当延伸至学生毕业初期或更远的时间段。基于此,学校应当主动搭建过程追踪、定向指导的帮扶模式。比如,在学生找工作或者实习阶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反馈的实际情况,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的对策。类似于简历的书写与呈现、面试时的仪容仪表、着装服饰、谈吐技巧,求职应聘时的注意事项,对求职广告信息的辨别等,大部分在平常的教学中难以体现,但一实践就能发现学生的短板所在,也是必须有针对性的强化与提升。再比如,学生从最开始对就业择业的期望,到最后实际求职所得岗位与行业,这一过程也会经历迷茫,同样地,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就业规划与有意义的就业尝试。唯有搭建过程追踪,为学生在就业初始阶段保驾护航,定向指导,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能力不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设计环节相渗、系统条理的全线链条

本文多次提到,在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是置放在每一位求职者面前的问题,是每一位求职者都必须去磨炼与提升的,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大军中的一个群体自不例外。然则这种从业就业的综合能力绝非一朝一夕或是数堂就业指导课就能够完成的,它是多个方面、各个角度的综合性成果。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出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从大方向与大视野的角度上讲是包含了全面科学的思想认知、匹配职业的从业技能、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这三个元素(乃至更多,本文就不展开分析),因此,学校应当建立更为系统化的培养模式,通过设计环节相渗,系统条理的全线链条来于潜移默化中持续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的培养优势。首先,在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对其进行基于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教学或活动,可以是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贴合于社会,对口于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再者,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或劳动机构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或是提前培养个人的就业择业意识。再者,在就业促进与初期帮扶的阶段,鼓励有经验,能力卓绝的往届毕业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总的来讲,学校应当围绕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各个环节同时发力,让各个环节能够得以有效的衔接而避免脱节(比如避免课外实践只是为了拿学分而不是为了提升实际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渐进式的全线链条中有序地成长。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45-03

引言

随着近十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我国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比较关注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那么首先要解决关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的培养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考察,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从而找出束缚大学生就业的真正原因[1]。

一、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1909年的时候提出了“就业能力”一词。他明确指出就业能力就是“可雇用性”,也就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的研究集中到了如何将其融合到具体的培训模式和学校课程中。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也引进就业能力的概念,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运用于失业人员的再次就业问题中。现在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切。

(一)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现状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他们在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支持策略这三个方面。

教学策略方面。第一,国外的大学生就业教程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而指定的。特别是美国就业课程的设计,它综合了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和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因素,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始终和市场需求保持相匹配。这样就为学生选择工作提供了多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来决定自己的就业课程,以便今后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第二,他们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就业知识和基本就业技能培训,让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基础专业课程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其他专业的就业知识和必备的社会技能。如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如下核心课程外,还开设人际交往和心理疏导等辅助大学生就业的相关课程。

学习策略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主要采用自主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相结合的综合式教学模式。自主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体验式学习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就业有所了解;合作式学习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反思性学习让同学们不断地提高自身就业能力。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方法来辅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支持策略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方式。一方面企业高管进入学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介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公司的创立及运营过程等,使学生具有了职业意识,自觉的、有目标地培养相应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就业有了更多去企业实习、亲身体验工作过程、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另外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不仅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自己培养了优秀的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发展[2]。

(二)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到90年代末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我国众多学者开始关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最近几年来我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研究集中在综合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上等方面[3]。由此可见,我国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创新机制的研究较少,而我国研究较多的则是对就业能力培养的一般路径,所谓的一般路径指的就是按照“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策略。

因此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对就业能力概念的共识研究。现在,我国的众多研究者关于就业能力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思维能力应该放在就业能力之中,而有的人则认为交流沟通能力应该重点突出。而且这些学者就关于就业的社会背景研究也有不同的见解,他们的这些看法的不统一,使我国对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难以达成一个共识,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就业能力研究程度不够,也很难引领我国以后的学者在就业方面的相关研究。第二对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我们构建了一套可行的评估体系,这套体系的构建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创业也有一定的好处。同时又可以把企业引进课堂,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注重对就业能力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就业能力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的代表性论文主要有:宋智勇、段钊的论文。他们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发现其隐藏的社会因素,如就业的环境、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以及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等[4],所以各高校应注重完善本校的专业设置以及就业服务体系。

(一)高等教育存在的矛盾

现如今各高校的教育模式不太合理,许多专业课程的安排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许多大学生道听途说只管盲目报考热门专业,导致某些专业过热。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大体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只重视满堂灌,不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许多学校在专业划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造成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知识面窄,在社会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出现明显不足的问题,而人才竞争程度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不断推进的作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等方面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一个大学的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普遍,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更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大学教育结构都一样,一流大学和一般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有在师资力量上存在着差别[4],这样就导致虽然在不同高校但是同一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在专业学习、就业能力上基本没有差别。在就业时,用人单位一般会优先选择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其他大学的毕业生在竞争同一岗位时,由于学校声誉问题,学校牌子响亮的就会更胜一筹。面对这种情况现在很多高校利用学分制探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培养模式[5-6]对模式中的教学问题、见习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7-8]。对管理体制也提出了相关的见解[9]。

(三)专业设置赶不上市场需求

近几年,虽然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在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赶不上市场。有的专业课程设置面过窄,有的已落后,与现实社会相脱节;有的缺乏发展性;每年社会新增岗位不断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难,但为何大学生还是就业难。一位跨国企业中国区首席代表曾经说过:“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少,甚至很多大学生基本的就职能力、职业素养都不足,如果我们接受这样能力不足的学生,还得花好长的时间去培训他们如何与人沟通,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成本太高”[1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很多高校专业设置赶不上市场的需求。

(四)就业教育的不足

很多高校并没有就业培训的理念,专业技能的培训课程也很少,导致就业教育严重滞后,这也没有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也没有配置相应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单调,甚至有的高校到“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而且也仅仅是几场讲座而已,就业指导中心仅仅是提供就业信息罢了。所以有同学抱怨:没有人指导他们就业到底需要哪些能力,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各高校的就业能力教学改革成为办好大学的重中之重。高校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一支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对策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建议,例如李楠就大学生就业难,提出想要提高就业率,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改善大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并把这种能力整合到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和实习计划当中[11]。井昊针对当前的就业现状,也提出相关的建议,如高校调整学科的设置、改变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7]。从中可以看出,以上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都有其合理的地方,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在专业设置、就业服务、就业环境、就业观念、综合能力这几个维度上下功夫,但是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而衡量就业能力是否得到改善的重要指标就是这些方面。

(一)完善高等教育的结构

各高校应抛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学校专业不应该过分细化,应该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想要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靠出色的学习能力。

(二)调整专业设置

现各高校的专业设置都用传统模式,很多知识都已跟现代社会需求相脱节。所以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与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专业。若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可以,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包含当今行业发展的最新、最实用内容。有的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要注重实践教学,要求不能过于笼统模糊。在安排实习时,应根据实际实施见习教育、技能操作课不能少于计划安排,不应该存在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实习的现象。

(三)在校期间做好充分的就业教育

各个高校应注重师资力量的均衡,引进充足的就业师资人才。高校应在大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帮助毕业生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能力上等方面的辅导和教育工作,并使大学生构建终身学习、职业规划发展的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调适和再生能力,不能把这些责任单纯推到大学生的自身学习、自我管理和就业态度上。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毕业生在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工作积极性、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结构、专业的设置、就业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更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1-13.

[2]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2-3.

[3]汪昕宇,陈雄鹰.大学生就业能力国内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时代经贸旬刊,2013(16):2-3.

[4]熊书银,黄登婕.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8-79.

[5]黄翦.民族医学院校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2):223-224.

[6]黄翦,黄政月.民族医学院校学分制的计算方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4):562-563.

[7]黄群;黄政月,黄翦.五年制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7):99-101,103.

[8]黄政月,黄群,黄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实施“3+1.5+0.5”培养模式研究[J].新课程(下),2014(6):40-41.

[9]黄翦.基于临床专业认证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探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1):133-134.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第5篇

[关键词]大学扩招 就业压力 择业难 能力的培养

一、今年就业情况如下特点

1.就业形势总体良好,来各大高校招聘的单位比较多

从目前来看,2013届就业形势总体上良好,前来各大院校招聘单位数量较多,涉及到能源、电子通信、交通、金融、IT、服务等各个领域。例如传统的各大国企如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建公司、工商银行、华为等单位今年招聘的人数就不少,同时,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考试招聘也大量面向应届毕业生。因此,相对于就业岗位而言,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毕业生就业质量也有所提升。

2.受经济形势影响大,国企、名企招聘名额有所减少

今年全国经济整体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下滑周期中,各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各方面数据来看,大量企业在校招聘人数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减少态势。比如工科毕业生签约的某些热门单位,像中兴、华为、三一重工、国家电网、中石油等,在2013年招聘人数明显减少。其中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在许多高校缩招比例达30%以上;华为、中兴等企业2013年在各大院校所签毕业生人数也寥寥无几。可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于大学生就业还是增加了不少压力。

3.“冷”经济遇上“热”就业

伴随全国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环境,却是今年毕业大军人数新“突破”,达到699万,创历年新高。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进行大学扩招。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5年是250万,4年增加了150万[1];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达到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4年又增加了273万;2010年为631万人,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可见近十年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今年达到一个最高峰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越发激烈。

4.就业渠道多,国家、学校积极为大学就业提供平台

尽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但大学生就业渠道也在增多。据统计,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达176万人,应届毕业生是其中的主力军,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选择继续深造[2]。同时,国家和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构建就业平台,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教师计划”等,同时,也积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为创业的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为广大毕业生铺设了广阔的就业之路[3]。

二、面临的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主客观原因对就业产生根本影响

从主观方面来讲,一些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偏执于公务员,国企等“稳定”大单位,对中小企业不屑一顾,导致大单位签不小,而小企业不能签的局面。,过分强调于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跟风趋势明显,不重视后期发展。过多的看重薪水,眼高手低,忽略岗位价值。

从客观方面来讲,部分学生自身条件素质不够,学校成绩不佳,掌握的知识本领不过硬,没有足够的底气去适应才人市场的需求。同时,部分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对招聘会望而却步,错失良机。

2.企业招聘政策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部分企业存在着招聘歧视,部分大企业只招聘“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或者主男轻女。同时,在一些并不是很偏重的方向上大设门槛,比如英语六级,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级等。

企业和人才市场供需不协调,大企业人满为患,中小企业或者发展中企业遭遇冷场。同时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中部、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也使得人才大量往东部沿海地区,使得该地区人才呈现饱和,而中、西部地区却人才供应不足。

部分企业来高校招聘宣讲会形式化严重,只注重宣传企业,而轻视对企业招聘政策的讲解,不少学生无法从宣讲会中获取自身所期望的信息,造成学生对招聘企业的了解深度不够。

3.学校政策和机制对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往往注重对学生知识体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就业择业方面的指导则相对轻视[4]。尽管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便于为学生就业提供正确的、科学的就业择业观,但仍有部分高校没有实施相关的政策,甚至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任何就业择业的引导[5]。同时,各大高校逐步建立各种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同时,构建的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渠道还不够多样化,不够机制化,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三、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1.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应从学生能力培养抓起。

对于本科生,将培养重点,从原来的以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为重点,转移到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重心上来,鼓励学生去接收积累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本身的情况去发展自身所长,不要让大学虚度。鼓励跨学院、跨学科学习,鼓励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以及动手能力实践。如果有可能,可以建立学校之间“联合办学”体系,实行强强联合,区长补短,鼓励学生走出学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对于研究生,培养重点还是在于研究专业领域的学问,在于“精”,在于“专”,做到“研”有所得,“究”有所获。培养自身科研能力,突出专业特色。鼓励学生在所在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交叉研究,例如,以电气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用电气的“强电”强化电子的“弱电”,以电子的“弱电”智能化电气的“强电”共同专研,在合作中共同卓越。

2.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应创建校企共建平台

创建校企共建机制平台,就是以学校人才和学术为依托,以企业的发展为导向,以实现人才的充分利用和企业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新型人才建设平台。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企业为学校创建人才基地提供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和管理中来,为后期在企业中发挥骨干作用提供前期准备;企业在整个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引导和指导,为人才的“出炉”,提供正确科学的指引。

3.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应完善学校就业服务平台

在体制上,建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从学生刚跨入学校大门起,一直伴随其毕业,在整个过程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和帮助。在机制上,努力完善已有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更多的与实际结合,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平台渠道,畅通渠道,实现学生就业平台渠道的多样化。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精英分子成员,决定着国家、民族、企业的未来发展。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实现国家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根本途径。因此,处理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以人为本,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培养他们努力成才。在国内外环境客观条件下,改变我们的培养战略,让毕业生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2]方留,孙祥,李宏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3]邓汉慧,赵曼.创业: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新观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1(04)

[4]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探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就业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使大学生成功就业,这是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希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以创业促进就业是解决当前和今后就业问题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举措,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这是是缓解当前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举措。

一、创业能力和就业的概念

创业能力: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它除了具有能力的一般含义外,还有自己的独特内涵。首先,创业能力是在创业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其次,创业能力与其他能力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再次,创业能力是知识、技能经过类化、概括化后形成的,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就业: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参加某种有报酬或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被称为就业。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大学生创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创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创业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提供财富。

2、大学生创业能很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在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时代,对于处在最佳创业年龄时期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很好的选择[1]。大学生创业可以增强大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另外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选择上,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3、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社会体制转型和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当代中国的教育正面临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挑战。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就业是教育质量的导向,它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提倡和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4、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方向的创业和就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带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以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等素质为教育内容,以培养能够把握和运用就业市场规律的学生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创业素质普及教育以及面向部分学生个体开展的企业家专业教育。

5、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成功的创业者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会经验与人际关系、创业激情与创造力、团队意识与风险承受力、机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洞察力和营销能力、管理技能等。创业能力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灵活地结合不同专业开展,同时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引入与专业相关的项目,增加专业知识强化课程和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使大学生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非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商业知识、法律知识和一定的管理知识。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也在于学习能力。创业教育要以大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通过探索新型教育模式,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把学习创新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业教育应该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创业素质类竞赛、勤工助学、创业类社团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缩短与社会的差距,积极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应该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最核心的内容,通过开设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配备创业导师、实行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等系列措施,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深化大学生创新能力[2]。

(2)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成功的创业教育更应该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具有自我就业意识,有创业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在机会来临或时机成熟的时候能够把握机会,进行创业。高等学校要改革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建立一个有利于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融合于课程教学。高校要与有关企业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组织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社会各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首先,各级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列入社会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并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工作,解决创业资金问题。针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不完善,政府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增加新的创业政策,真正能够对创业者有所帮助。 其次,针对实际需求,开展创业指导工作。高校要利用社会各界的资源建立一套全面的创业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培训给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避免创业误区,准确定位创业方向。高校有必要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校的课程,设立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从多角度看创业,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为创业打好基础。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士与大学生经常交流自身创业经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主动精神,使高校毕业生耳濡目染,不断提升创业意识。再有应建立创业支持体系,营造创业氛围。政府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多方面保护大学生创业者的合法权益[3]。

参考文献:

[1] 郜梅梅 任园园.大学生创业及优劣势分析[J].知识经济, 2010,(5):74-75.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第7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当代大学生能否保质保量的就业,关系到其自身的前途和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级单位接受毕业生的力度较前几年有明显的下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压力。2008 年以来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得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难以继续维持的局面,这样的经济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就业单位问题

就业空间正在逐年缩小,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因此,这就给用人单位肆意的以一些硬件条件不合为由拒绝招聘提供了借口。他们不从实际出发,提出例如只招收“985”“211”毕业生,或者只招收男生这样的不合理的用人要求,盲目的提高了人才的标准,形成了用人市场的人才高消费局面。这种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同时也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压力。一些人才单位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错误的认为把时间用在培训应届毕业生上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三)高校问题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是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要适应社会市场的不断变化。一方面,有些专业人才过剩,这样,就给这个专业造成了很多的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缺乏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导致没有相适应人才去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无形中为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此外,高校就业指导滞后。部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只开设在一个学期内,这很难满足学生就业心态多变、社会就业形势多变的需要。就业指导没有贯穿于整个大学的教学当中,导致大学生认识不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到大四的时候再进行就业指导为时已晚。

(四)大学生本身的问题

有一部分大学生及其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和择业观念上,把毕业看得过重,不能正确地对自己定位,错误性地提高个人就业期望值,不利于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能力有限,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不足,学业不精,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实际操作能力差;同时社交能力欠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有限,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新型模式

(一)“360°无死角”培养就业能力新模式

所谓“360°无死角”,是包括个人、高校、就业单位和政府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一新型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既要独立存在,充分发挥其功能,又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这一目标而努力。

1.毕业生――培养就业能力的核心。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主体,是培养就业能力的核心。首先,毕业生的个人性格、个人兴趣、个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就业岗位或就业去向。大一到大三期间,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有选择性的针对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参加一些比如就创业园,就业沙龙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当中应当克服不正当的求职心理,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职业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就业可能性,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要有择业自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求高薪,而是应该本着积累经验的目标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2.高校――培养就业能力的关键。高等学校是培养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摇篮,高校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因此,高校应该严把“质量关”,为培育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竭尽全力。就业能力也被称为可雇用性,就是关于获得工作和可以被雇佣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得到初次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新的就业的能力。国外一些大学已将其作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合格毕业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指标。第一,高校要对毕业生进行恰当的就业思想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减轻就业心理负担;第二;针对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第三,通过讲座形式进行创业理念,创业过程的教育;通过组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践性训练,激发他们的创业思想,提升他们的创业素质。

3.就业单位――培养就业能力的支撑。有就业单位的支撑,才能有毕业生施展的平台。当下,就业单位应适当改变用人原则,消除学历观念,更看重能力,给毕业生锻炼自己的机会。此外,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构建用人单位选用大学生的新理念,新机制。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对毕业生进行培训;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

4.政府――培养就业能力的保障。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就业率稳定上升的保障。政府可以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新增一些职业,为失业者提供临时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减免措施,鼓励企业雇佣失业青年,为那些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提供经济补助;加大对高校的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及环境,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推进高校各项改革;鼓励大学生去落后或特定的地区,派遣选调生,缓解就业压力,可以减免学生的贷款,鼓励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

(二)“特殊化”培养就业能力新模式

所谓“特殊化”是指针对特殊类别的学校,特殊毕业生所采取的特殊手段。

1.针对农业类院校毕业生的“特殊化”。农业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不是很高,这与他们的院校类别,专业性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农业院校,其专业相对”冷门”,社会需求不明显,或工作环境较差,学生不愿去,使得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是雪上加霜。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农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对于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更应该发挥农业类的专业优势,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就业观点。

2.针对特殊毕业生群体的“特殊化”。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这些特殊的群体在毕业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于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更应该逐步加大。首先,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应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多与老师沟通探讨,深入学习,扎实研究,提升自我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设立专项经费和帮扶项目,建立特困生信息库,对特困生重点关注,全程跟踪。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安排校内就业岗位补贴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认定“双困”毕业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并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3.特殊时代下的“特殊化”。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对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的创业文化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发掘。因此,提倡大学生网络创业多元化,将极大的带动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创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要加强沟通和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对创业的认可度。鼓励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支持毕业生学以致用。其次,加大支持力度。应该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相应的税收、融资帮助,更重要的是开展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降低失败率,让大学生网络创业少走弯路。最后,加大诚信教育,增加大学生的法制观念,防止毕业生网络创业受骗。

参考文献

[1] 王维,曹英楠.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

[2] 刘宏鑫,易小祺.“十二五”规划方针指导下大学生就业对策浅析[C].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沈阳: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1.

[3] 陈康敏,彭小孟.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0).

[4] 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

[5] 赵明.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6] 齐柳.新时期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G].中国电力教育,2012(4).

[7] 施险峰.探析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为[J].中国电力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