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合集7篇)

时间:2023-09-21 17:54:04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灵活就业 就业质量 就业教育就业率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后和离开大学前后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就业质量、就业教育、就业率的关系是大学生就业话题中的深层次表现形式或本质属性,所以针对灵活就业这个就业方式的话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期待能与同行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多的交流。

一、教育的(教、学)双向性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的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是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千方百计为学生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而学生上大学深造,就是为了接受更有效的教育服务,使自己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使自己更好的生存、发展,更有利于自身的就业。

当前,大学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服务于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思想,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和更新教学内容,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要的变化相适应,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实践与职业需求更加贴近,实现教师的实践性教学与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的良好对接,学生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岗位技能要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与专业岗位技能的鉴定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来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让大学生去实地调研和参加企业实习,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使知识与能力、技能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真正达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理论从实践中来又指导实践的教学目的。

二、就业质量、就业教育、就业率对大学和大学生的侧重点的差异性分析

我认为:就业质量是指就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程度、双方约定的履约程度、劳动报酬与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培训激励奖惩机制、工作环境与劳动纪律及团队氛围等指标在就业者期望值的衡量上的高低好坏及满意的反应。

关于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可见,就业教育是使教育者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教育过程。近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事制度、公务员等干部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的改革不断完善。各大学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遍推行了“一把手工程”,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就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强了管理并引入了创新机制,尤其引入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开创了就业、择业、创业的教育与职业指导等创新尝试。

一般认为,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到某统计月份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到某统计月份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到当年当月份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高等学校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由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公布当年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统计时,力争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实际的就业情况。为此,已将毕业生到非公有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等项列入就业统计口径。同时,对考取研究生和出国、出境学习及工作的毕业生计入就业总量。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曾经特别强调:毕业生就业率并不是反映高校办学和管理水平的惟一指标,也不是反映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的惟一指标,因此,不同地域、不同科类、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不宜简单比较。

我觉得:大学关注的是就业质量、就业教育、就业率,而大学生更关注各自的就业质量。尽管两者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从其差异的本质上分析后会发现,大学生求学目的是为了提高适应社会能力,使自己的能力、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同时提高自己的社会购买力。这些也正是大学的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所同样共同期待的。正所谓“满园春色、桃李天下”!

三、灵活就业是实现大学生从拥有知识向提升能力转化的过渡形式和弥补形式

原中国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于2004年12月9日在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举办的“《劳动法》实施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说,中国就业格局已经发生并且还在发生重大变化,突出特点是灵活就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他说,灵活就业的种类和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既包括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等高层次的自由职业者,也包括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一般劳动者。灵活就业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与建立在工业化和雇佣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有所不同。随着灵活就业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柔性化、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分层化等特点,使得劳动关系双方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大学生应该接受灵活就业的就业方式,第一,灵活就业,可以实现大学生从拥有知识向提升能力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促进知识更快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弥补形式。大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教育,但接触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机会较少;学过的方法论要得到社会和实践的认可、检验,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先灵活就业确实为一种积极的心态。第二,灵活就业,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父愿子成龙、女成凤”的传统思想,使18岁后的成年人无法走出成年人被父母所关爱的特殊呵护年代,甚至婚嫁购房生儿育女还走不出父母的经济援助圈。第三,灵活就业,让大学生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敢于并勇于承担成年人的社会责任。迫使大学生在经济上独立、生活上自理的能力得以加强,同时改变家长、社会、企业界和政府为大学毕业生的灵活就业并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充分、顺利、及时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支持,这样对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将会发挥出很好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第2篇

关键词 就业压力;应付方式;问卷

一、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1.应对方式的定义

“压力应对”是有机体在面临应激情景时(如面临危险、困难等)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1)压力应对是人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心理学家莫菲尔(1962)认为压力应对是一种适应性心理活动;心理学家斯克默尼和韦伯(1994)则一致认为压力应对实际上是人们在体验心理压力时,对行为和情绪的调节或对困境的适应过程。(2)压力应对是面临困境的个体做出的努力和自我调节。艾森贝格等(1997)指出压力应对就是体验压力的人们会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调节和行为,以适应环境或走出困境。

2.应对方式的测量

在心理学中,国内多种心理量的测量多从国外引进或在国外量表的基础上做中国式的修订,压力应对方式的测量也不例外。国内外比较常见的是针对一般压力情景下的应对方式的测量,这种测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个体面对压力时的人格特质,如国外Lazarus和Folkman(1950)的应对方式问卷;国内主要有肖计划和许秀峰(1996)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

另一种常见的压力应对方式的测量是针对特殊压力情景设计的,如国外Dise-Lewis(1988)的生活事件应对问卷,国内黄希庭等(2000)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

二、编制原始版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

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归纳出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主要包括就业素质的自我提升、搜集就业信息、寻求就业帮助、自我激励、降低就业期望、逃避就业现实、幻想就业结局、自责自怨等8种不同类型的压力应对方式,前四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后四种是消极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在以往有关压力应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经心理学专业同行讨论后,最终形成包含70个题项的原始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此问卷采用5级自评式量表,其中积极的应对方式(如降低就业期望、寻求就业帮助)采取正向记分,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就业现实、自责自怨)采取反向记分,总分越高表明毕业生更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问卷所有题项均采取随机排列方式。

三、正式版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形成

用《原始版就业压力应付方式问卷》对成都大学随机抽取的350大学毕业生进行测验,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14%。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共析出“就业素质的自我提升”、“搜集就业信息”、“寻求就业帮助”、“降低就业期望”、“逃避就业现实”、“幻想就业结局”6个一阶因素组成,囊括了认知、情绪和行为调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经过因素分析和对原始问卷题目的不断修正,最终形成包括42个题目的《正式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使用《正式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随机抽取的500名毕业生进行测验,问卷回收率为90.12%。

1.信度检验

经过统计检验,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56;经过两个月后对部分被试实施重测,两次测验平均数相关系数为0.832,表明问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2.效度检验

《正式版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维度和题目的形成不仅借鉴前人研究,还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学专业同行的讨论分析,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五、问卷的结构分析和总体评价

本研究自编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内容全面,结构合理。问卷兼顾了一般生活压力情景和特殊的就业压力情景,可以准确测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组成正式问卷的6个因素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基本囊括了毕业生各种就业压力应对方式。(1)就业素质的自我提升,这一因素之所以成为毕业生的重要应对方式,是因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具备的才能越来越苛刻,比如很多职位就要求毕业生必须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英语CET四级证书等。(2)搜集就业信息,就业信息在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下显得至关重要,多数毕业生已经很清楚,要找到满意的工作就需要掌握大量的招聘信息。(3)寻求就业帮助,人际关系互动一直是压力应对的主要方式,毕业生既可以通过亲戚朋友帮忙找工作,也可以从亲戚朋友那里获得就业方面的建议或情感上的支持。(4)降低就业期望,大学毕业生在体验较高的就业压力或经历找工作的挫折后往往会选择这样的应对方式,即对工作类型、工作地和工资待遇方面的要求降低,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来缓解就业压力,这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应对方式。(5)逃避就业现实,不少毕业生尤其是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差且比较懒惰的毕业生对就业压力往往不够主动,常常借助与就业无关的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6)幻想就业结局,在一些像历史、教育等冷门的文科专业,就业压力过大时毕业生会产生无助感,他们往往会通过幻想成功就业来缓解就业压力产生的焦虑情绪。

总而言之,本研究编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不仅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符合大学毕业生压力应对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和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毕业生心理特点.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8-322.

[2]Jerry M.Burger著.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6-50.

[3]杨彪,李滔,伍志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健康干线,2009,3(5)357―36.

[4]谭胜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就业观变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第3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据统计,21世纪初我国大学毕业生有114万人,而在2010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高达631万,这一数字在2015年更是达到了749万人。数量庞大的毕业生规模让国内的就业形式变得十分严峻,这也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为缓解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和高校积极从创业领域出发,以创业带动就业。在2014年,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率约为2.9%,想比2013年的2.3%提高了0.6%,比2012年的2.0%提高0.9%。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大学生成功率并不理想。亟需我国政府和高校加紧在政策和教育上的扶持,促进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缓解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社会进步。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项社会活动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朝着创新的方向发生了转变,我国高校的教育应当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大学毕业生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旧制度的革新还需要来自创新的推动力。

(二)促进国民素质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内容和形式促进传统教学和就业教育,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于社会人才的素质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以自身的个性和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升写作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提高我国人才的整体素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转变。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其年产值和服务价值占我国国民总产值的60%以上,贡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税收。同时,中小企业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拥有市场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发明专利,更是市场中绝大多数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动力。从而以往的数据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更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而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便来自于大学生创业者们。因此,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不但可以解决就业更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计划,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四)促进大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大学生的能力提升人和职业发展具有长期性而复杂性的特点,其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创新意识、创业知识、意识品质以及职业能力。通过比较研究,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在创新创业的素质上具有明显优势,专项教育的优势得以进一步体现。这源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个人的素质发展总体的把握,不仅仅是意志品质的培养,更是技能和意识的提升,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创新意识的需求。

(六)缓解了就业压力

早在2013年的夏天,当年就被称为 “史上最难就业季”,该年的毕业生已经无限接近700万。然而,2014年的毕业生总数更到达了史无前例的727万,2015年更是接近750万人,这一增长似乎仍无减弱的趋势。面对就业规模的增加和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的问题,我国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严峻。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提升其在创业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提高创业成功率,以此改善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以开创新企业的形式来缓和压力,维系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的转变意见

(三)变应急式教育为持续性教育

随着就业问题的爆出,各高校逐渐加强对于就业和创业的教育活动,例如:就业培训交流会、招聘会以及创业指导班等。然而,这些各名目的就业和创业教育大都是在近两年建立起来的,并不符合教育的基本特性,只是基于市场恶劣环境下的应急措施,忽略了长期性和持续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就业和创业教育应当进行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规划,将整个教育活动规划成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课程,以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例如:能力培养规划指导、就业方向规划分析以及创业指导等,以此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能力和意识,为进入社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变零散式教育为系统性教育

现阶段就业问题具有临时性和无序性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以及具有指导意义的模式。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当积极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整理和规划,建立多方位、分阶段以及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因为,任何一门技能和能力的获得都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过程,就业创业教育也应当如此。

据此,高校应当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当中去,将就业和创业中所需要的能力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准备,例如:心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以及政策学习等。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结构性、阶段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之变得更加合理与科学。

(三)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

现阶段的就业难题不仅仅是由于毕业生规模过大,也有一部分来自我国教育模式所引发的人才结构性矛盾。因此,就业问题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包括了企业找不到所需的人才,更表现在企业需求和毕业生能力之间不匹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高校的就业和创业教育应当积极融入到高校的日常课程中,把握实践和就业需求,完善校内的教育和引导职能。对社会就业和创业进行模拟,鼓励并帮助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政府和高校应当积极配合,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以创新型的持续性系统教育来构建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帮学生建立起创业应当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之下,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改善就业难题,为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学朋.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4,30:251-252.

[2] 汤吉军,刘仲仪.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性选择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5,02:32-37.

[3] 王林桂等.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研究――以海南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98-102.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感 学业成就归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75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Inferior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LIU Minmi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inferiority, the attribu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18 college students in a normal college by using the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scale. Results: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p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feeling of inferiority; attribu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0 引言

学业成就归因方式是指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业成功或失败倾向于归结为某个方面的风格。国外自60年代以来,大多从归因的角度来研究学习动机,理论性较强。美国心理学家罗推尔是最早对归因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心理控制点理论,外控性的人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如运气、机遇、命运等,内控型的人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等内部因素。

国内的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国学者刘永芳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如果学生把考试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原因,而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原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努力坚持学习;相反,则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动机。

自卑一般指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和其他原因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近十年来,我国对自卑感的研究不是很多。本文拟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自卑感的相关这个角度,除了从大学生的性别、年级等方面进行研究外,还从职务、生源地、是否独生这些变量进行探讨,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卑感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关系,为心理学领域提供新的视角。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师范学院不同院系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发放问卷230份,收回问卷22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218份,有效率为94.78%。其中男生87人,女生131人;大一42人,大二47人,大三71人,大四58人;一般学生为169人,学生干部为49人;生源地为农村的为156人,生源地为城镇的为62人;独生子女为60人,非独生子女为158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

《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是宋专茂编制的。共15道题目。每道题目有三个选项,题目分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两种方法,根据总分的高低来判断被试自卑的程度。得分在15-29之间的为第一类型,即环境变化造成自卑;得分在30-44之间为第二类型,即动机与期望过高引起自卑;得分在45-60之间为三类型,即过早断定不行造成自卑;得分在61-75之间为第四类型,即性格怯懦造成自卑。问卷的信效度良好。

1.2.2 学业成就归因量表

《学业成就归因量表》是Lefcourt、ware等人编制的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中的。本研究采用的是杨中芳编制的版本。MMCS由两部分组成,分别针对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不同方面的归因,其中24道是关于学业成就,是本研究采用的题目。量表分为四个部分:努力、能力、情境、运气,每个维度包含6个题目。每题采用五级记分法,“非常不同意”计为1分,“非常同意”计为5分。本研究使用的量表求得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14,该量表适合于大学生使用。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卑得分及归因方式各维度的比较

由表1可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境、运气的归因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2.2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自卑得分及归因方式各维度的比较

由表2可知,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能力这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

2.3 大学生是否独生在自卑得分及归因方式各维度的比较

由表3可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能力、运气这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

2.4 大学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在自卑得分及归因方式各维度的比较

由表4可知,大学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在归因方式各维度以及自卑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就说明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学生干部,他们的自卑感以及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2.5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卑得分及归因方式各维度的比较

由表5和表6可知,在努力这个维度上,大二和大四、大三和大四的差异显著。大二学生的努力得分显著高于大四的努力分数,且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四的。这说明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更倾向于用努力来解释自己的学业成就。在能力这个维度上,大一和大三、大一和大四有显著差异,即大一学生的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大三的能力得分。这也呈现出低年级的学生(大一)比高年级的学生(大三和大四)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情境这一维度上,大一和大二、大一和大三有显著差异,即大一学生的情境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的情境得分,大一学生的情境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的情境得分。在运气这一维度上,大一和大三有显著差异,即大一学生的运气得分显著高于大三的运气得分。在自卑得分上各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自卑感与年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6 大学生自卑感与归因方式各维度的相关

表7 大学生自卑感与归因方式各维度的相关

由表7可知,自卑得分与能力维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

3 分析讨论

3.1 大学生自卑感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能力、情境维度存在正相关

大学生自卑感与内控的能力维度和外控的情境维度上有显著相关。这表明若大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能力,把学业成功归因于情境,久而久之,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大学生自卑感越强,越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或认为所处情境超出了自己的控制。从本研究来看,无论男女,无论年级,在大学这一阶段,自主学习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主旋律,因此如何看待学业成败以及对其进行正确的归因是至关重要的。

3.2 大学生的自卑感程度在生源地、是否独生之间差异显著,而与性别、是否学生干部无显著差异

在生源地上,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自卑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个结果与贾远娥的研究结果相同。其原因可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来自大城市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自卑感。贾远娥采用的自编的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大学生自卑心理问卷》,并且研究对象是广西3所高校的大学生,选取的被试数目也与本研究的不相同,但基本结论是相同的。这说明这一现象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独生子女的自卑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的,这可能是因为非独生子女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注不如独生子女多,如果完不成对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丧失信心,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容易产生自卑感。

3.3 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除了在是否学生干部上无显著差异外,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均差异显著

在情境和运气的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差异显著。具体来说,在努力这个维度上,大二和大四、大三和大四的差异显著,这说明大二和大三学生更倾向于用努力来解释自己的学业成就。在能力这个维度上,大一和大三、大一和大四有显著差异,这也呈现出低年级的学生(大一)比高年级的学生(大三和大四)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在情境这一维度上,大一和大二、大一和大三有显著差异,在运气这一维度上,大一和大三有显著差异,即大一学生的运气得分显著高于大三的,这一研究结果与张晓宏的又不一致。他认为在具体因素上,只有情境因素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不一致,他的研究对象是浙江的两个学校的大专生,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某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别。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把学业成就归因为运气,这一点与张晓宏的研究不一致(是否独生子女几乎不影响归因方式),他对此的解释是学业的成功与失败主要与学校教育有关,与家庭因素相关不是很大,无论子女多少,他们的学业成就主要受教师、同伴、学校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本研究中我们可以认为非独生子女因为自卑感水平高于独生子女的,因而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外部因素,而不是能力这种内部因素,所以在这里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还是起一定作用的。

4 结论

大学生自卑感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有显著相关,自卑感是影响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一个重要变量。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77.

[2] 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76-80.

[3] 刘梅.对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分析及其教育启示[J].教研教改,2009(12):16-17.

[4] 王瑾.师范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0):746-747.

[5] 宋书文.心理学词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100.

[6] 贾远娥.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基于虚构自我和真实自我差异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18-19.

[7] 宋专茂.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99-201.

[8] 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85-287.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第5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现状

1引言

大学阶段是高职大学生处于即将结束学校学习生涯而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折期,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给社会带来愈来愈多的不稳定因素和激烈竞争,导致高职大学生就业前景不理想,未来的期望和现实出现巨大的落差,引发高职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其中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就业压力被定义为 “个体在面临就业困难的情景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与情景对抗而产生一系列暂时无法消除的体验:生理上表现出胸腺收缩、肾上腺扩张等反应,心理上表现出紧张、担心、忧虑、、害怕等反应”。“应对”这个词由拉扎勒斯等人最先使用,基于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和应激理论,引入心理压力领域,结合临床心理进行研究。因此压力应对方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个体要顺应环境发展的要求及自己关情绪困扰而选用的手段。

目前国内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工具主要采用特质应对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陈宇红的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罗锡莉编制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发现大学生采取最多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是正面认识,最少的是发泄与回避。戴可发现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不同的应对方式与他们人格类型有一定的关联。刘玉新等人研究结果显示,每个年级的大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是“主动克制” 和“筹划行动”,由此得出在面临压力情境下,大部分学生群体能够在保持镇定的同时主动拟制计划,必要时在各个方面抑制自己,减少干扰,实现目标。总而言之,从大体上看,大学生的应对风格是更为成熟的。

从所查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用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社会支持进行了大量的考察,研究结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针对高职大学生的研究还不多。高职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也应该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风格,有的积极,有的消极。因此,了解现在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现状,寻找到如何更有效的减轻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有效的对策是摆在学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被试群体主要来源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456份,有效回收率95%。

2.2研究工具。“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西南大学罗锡莉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由9个因素组成,共39题,9个因素分别是正面认识、自我增值、寻求帮助、收集就业信息、妥协、调节心态、寻求支持、转移注意、发泄与回避。问卷的α系数为0.88,各维度的分别系数为0.83、0.65、0.61、0.71、0.76、0.85、0.72、0.73、0.85。同时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问卷回答方式采取“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的五点自评式计分法,选A得1分,选B得2分,选C得3分,选D得4分,选E得5分。

本研究的统计数据是在将失效的问卷排除后,把有效的数据导入SPSS l7.0软件,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总体概况。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各维度中平均值最大的是正确认识,最小的是寻求帮助,其次是自我增值,所以说明从总体上来说,高职大学生群体在面临就业压力时,采取方式最多的是正确认识和自我增值,而寻求帮助则是最少采用的。从表中数据计算出,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的总体平均分为15.11,就业压力消极应对方式的总体平均分为12.62,得出高职大学生群体更多的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高职大学生群体在应对就业压力困境时,主要是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其中采用最多的为正确认识、自我增值、寻求支持,而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中主要是注意转移、妥协。

3.2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检验

从表2数据结果可以发现就业压力应对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压力的积极应对方面高职女生比高职男生得分更高些,显著性水平p=0.005

4讨论与建议

从分析各维度的平均值得出高职大学生群体在应对就业压力困境时,主要是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采用最多的为正确认识、自我增值、寻求支持,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主要是注意转移、妥协。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比较良好,所以在遇到就业问题时主动寻求他人的支持是合乎情理的,在寻求他人支持的同时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有利于树立正确认识就业压力的观念,进而采取提升自我价值的手段,这是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反之,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处于一个低支持状态,则极易变成消极应对方式。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压力的积极应对方面高职女生比高职男生得分更高些,而在压力的消极应对方面,高职男生得分比高职女生更高些,说明高职男生比高职女生更倾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这可能是因为男生平时注重运动,遇到就业压力多采用打篮球、踢足球等方式来缓解,这些方式均属于“注意转移”,只是暂时缓解,并不能有效解决压力问题。女生平时更注重人际情感交流,在有压力的时候更愿意和更容易找到亲人、朋友沟通与交流,使得她们更倾向采取如“寻求支持”等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而经过有效的沟通之后,对于她们的认知改变也有良好的效果,她们能够产生新的认知,进一步使得她们又采取了“正确认识”的积极应对方式。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应该有针对性进行一些主题活动。帮助高职男生多采用一些积极的应对方式,少采取一些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丽敏.重庆市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2010,4.

[2]张冰.司法警校学员人格因素、主观应激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东北师范大学,2006.

[3]Canas,J.J,Quesada,J.F; Antoli,A;Fajardo,I 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dynamic complex problem-solving tasks 2003 [15]Arianne D.Stevens Social Problem-Solving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Relations to Social Skills and Problem Behavior of At-Risk Young Children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Clinical Psychology ,2009.

[4]谭玲玲,贺玲玲.护理工作的应对方式及人口学变量对其的影响[J].2010,(8).

[5]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33.

[6]罗锡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重庆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

[7]戴可.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与人格类型关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9,9:5-7.

[8]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基地;模式;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高校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的制约,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趋势,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建立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就业机制,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加强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大学生适应市场化就业的现实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中起基础性的人才资源配置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及国际竞争加剧的大环境,我国大学生就业格局明显地呈现就业市场化特征。在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才市场逐步发育成熟,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计划用人机制被基本摒弃,就业市场化格局已初步形成,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人才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流动加速,供求矛盾显性化。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不能适应市场化就业,还明显地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因素制约,人才配置的体制和功能还比较突出。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单位与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并不能足够有效地传递劳动力和人才供求信息和质量信息,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大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输入没有有效对接,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些因素给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是大学生适应市场化就业的需要。

2.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客观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地方高校大学生能够就业是毕业生的基本权利。从资源的角度看,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是获得了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衡量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地方高校不仅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更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特别是要建立起适应市场化趋势的就业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加强地方高校就业基地建设就是完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人才配置的市场机制,实现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配置,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可以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消除制度性的影响,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平台,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水平,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以大学生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顺利实现就业为基础的,如果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就没有生命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为人的劳动能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协调发展,人的劳动能力一旦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人就获得了对自己本质的占有,劳动能力获得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人有获得劳动的权利。因此,高校毕业生作为优质人力资源要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获得就业的权利。高等教育只有实现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高等教育才能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产学研合作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校企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互动机制,实现人才输出与输入的有效对接,才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的就业环境,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从而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模式构建

1.建立地方高校“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地方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行业性特点,为相关的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依托于相关行业的发展而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要紧紧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该行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特点,根据行业内企业的技术结构升级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基地建设,要加强与行业协会、行业内企业的合作,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人才需求供给链”建设,建立满足于本行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的“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

2.建立地方高校“订单式”的学生就业基地。地方高校除了依托于行业,为相关的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外,还需要依托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围绕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地方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建立“订单式”的学生就业基地是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近几年来,随着地方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地方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需要一大批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充实到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培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地方高校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与地方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既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企业的需要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也能为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建立就业基地。近几年来,湖南工业大学先后与株洲时代集团公司、湖南三一重工、株洲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钻石工业园、株洲中小企业促进园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合作培养,为地方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

3.建立地方高校“灵活式”的学生就业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地方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而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依托于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建立“灵活机动式”的学生就业基地。一是地方高校要走出校门,寻求与中小企业的技术合作,建立合作关系,为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打开通道。二是地方高校要与中小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为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建立学生就业基地。三是加强与区域性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合作,开展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4.地方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与就业基地的融合。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企业建立起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同时把实习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与就业基地结合起来,构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相结合的就业市场开拓模式,通过学生在企业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实验、实训等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使学生融入企业的团队建设,实现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的有效对接,有机地将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就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和就业的双赢。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制定战略。面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原有的就业渠道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的就业,现有的单一的企业专场招聘会虽然能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却更易受到时间、场地安排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选择。地方高校决策层要认识到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认识,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特别要结合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加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突破目前用人单位少,就业区域狭窄的局面,实施就业市场建设攻坚计划,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本着“立足行业、面向全国、突出重点、合理分布”的原则,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确立“以大基地带动大市场、大市场促进大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战略。

2.校企联动,建立机制。地方高校就业基地建设要与地方、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体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学校要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建立各种类型、各学科专业的就业基地,扩大毕业生就业面,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联络相关企业,成立以本行业企业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理事会”,开展系列合作活动,巩固原有的行业阵地;同时依托行业管理机构联络各地校友会,拓宽就业渠道。

3.政府协调,搭建平台。就业基地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地方高校要与就业基地成员单位之间密切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人才链供需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仅仅依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稳定的,也是缺乏效率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服务和支持,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突破口。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的就业基地建设,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趋势给予政策支持,结合本地区相关行业的人才潜在需求,选择相应的地方高校作为企业的人才基地,从而为地方高校建立就业基地搭建平台。政府要积极发挥其宏观管理的职能优势,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和预测,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提高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效率和效益。

4.构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基地的建设既是地方高校适应市场化就业形势、解决地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更是地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实施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应用型人才资源,为企业的技术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是解一时之急,而是战略选择,需要长期合作,需要建立起一种制度作保障,构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积极探索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 吴博达.以基地建设带动市场 以市场促进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2).

[3] 杨晓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4] 汪华.坚持就业导向与高职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6).

大学生就业的方式第7篇

摘要:面对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已成为地方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市场化就业趋势下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地方高校建设大学生就业基地的模式和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基地;模式;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高校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的制约,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趋势,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建立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就业机制,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加强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大学生适应市场化就业的现实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中起基础性的人才资源配置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及国际竞争加剧的大环境,我国大学生就业格局明显地呈现就业市场化特征。在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才市场逐步发育成熟,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计划用人机制被基本摒弃,就业市场化格局已初步形成,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人才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流动加速,供求矛盾显性化。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不能适应市场化就业,还明显地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因素制约,人才配置的体制性障碍和功能性障碍还比较突出。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单位与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并不能足够有效地传递劳动力和人才供求信息和质量信息,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大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输入没有有效对接,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些因素给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是大学生适应市场化就业的需要。

2.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客观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地方高校大学生能够就业是毕业生的基本权利。从资源的角度看,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是获得了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衡量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地方高校不仅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更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特别是要建立起适应市场化趋势的就业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加强地方高校就业基地建设就是完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人才配置的市场机制,实现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配置,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可以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消除制度性的影响,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平台,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水平,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以大学生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顺利实现就业为基础的,如果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就没有生命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为人的劳动能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协调发展,人的劳动能力一旦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人就获得了对自己本质的占有,劳动能力获得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人有获得劳动的权利。因此,高校毕业生作为优质人力资源要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获得就业的权利。高等教育只有实现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高等教育才能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产学研合作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是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校企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互动机制,实现人才输出与输入的有效对接,才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的就业环境,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从而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模式构建

1.建立地方高校“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地方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行业性特点,为相关的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依托于相关行业的发展而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要紧紧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该行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特点,根据行业内企业的技术结构升级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基地建设,要加强与行业协会、行业内企业的合作,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人才需求供给链”建设,建立满足于本行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的“稳定的”学生就业基地。

2.建立地方高校“订单式”的学生就业基地。地方高校除了依托于行业,为相关的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外,还需要依托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围绕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地方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建立“订单式”的学生就业基地是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近几年来,随着地方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地方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需要一大批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充实到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培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地方高校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与地方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既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企业的需要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也能为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建立就业基地。近几年来,湖南工业大学先后与株洲时代集团公司、湖南三一重工、株洲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钻石工业园、株洲中小企业促进园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合作培养,为地方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

3.建立地方高校“灵活式”的学生就业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地方高等教育提供大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而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依托于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建立“灵活机动式”的学生就业基地。一是地方高校要走出校门,寻求与中小企业的技术合作,建立合作关系,为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打开通道。二是地方高校要与中小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为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建立学生就业基地。三是加强与区域性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合作,开展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4.地方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与就业基地的融合。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企业建立起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同时把实习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与就业基地结合起来,构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相结合的就业市场开拓模式,通过学生在企业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实验、实训等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使学生融入企业的团队建设,实现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的有效对接,有机地将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就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和就业的双赢。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制定战略。面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原有的就业渠道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的就业,现有的单一的企业专场招聘会虽然能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却更易受到时间、场地安排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选择。地方高校决策层要认识到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认识,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特别要结合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加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突破目前用人单位少,就业区域狭窄的局面,实施就业市场建设攻坚计划,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本着“立足行业、面向全国、突出重点、合理分布”的原则,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确立“以大基地带动大市场、大市场促进大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战略。

2.校企联动,建立机制。地方高校就业基地建设要与地方、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体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学校要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建立各种类型、各学科专业的就业基地,扩大毕业生就业面,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联络相关企业,成立以本行业企业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理事会”,开展系列合作活动,巩固原有的行业阵地;同时依托行业管理机构联络各地校友会,拓宽就业渠道。

3.政府协调,搭建平台。就业基地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地方高校要与就业基地成员单位之间密切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人才链供需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仅仅依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稳定的,也是缺乏效率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服务和支持,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突破口。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的就业基地建设,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趋势给予政策支持,结合本地区相关行业的人才潜在需求,选择相应的地方高校作为企业的人才基地,从而为地方高校建立就业基地搭建平台。政府要积极发挥其宏观管理的职能优势,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和预测,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积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提高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效率和效益。

4.构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基地的建设既是地方高校适应市场化就业形势、解决地方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更是地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实施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应用型人才资源,为企业的技术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是解一时之急,而是战略选择,需要长期合作,需要建立起一种制度作保障,构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积极探索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 吴博达.以基地建设带动市场 以市场促进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2).

[3] 杨晓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4] 汪华.坚持就业导向与高职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