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合集7篇)

时间:2023-09-15 17:12:33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第1篇

关键词:B to C电子商务;便利店;配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B to C电子商务配送现状

我国B to 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大体包括邮政配送、自建配送体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它渠道等模式。具体来看,各企业均使用邮局作为配送方式之一,邮政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发货和EMS快递服务,服务范围广,遍布全国各省市乡镇,使用平邮配送费用最低,但一般时间较长。使用EMS配送速度加快,然而费用较高,同时邮政系统的服务质量相对较差;采取自营配送的多为传统的零售企业如新华书店,其自身具有比较完整的配送资源,这种模式能够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但初始投资较大,中小型企业很难负担;第三方物流模式,主要依托快递公司(国内各大快递公司如上海申通快递、深圳顺丰速递、上海圆通速递、上海天天快递等以及FedEx、UPS、DHL等国外快递公司)实现大中城市及海外的送货上门和代收货款,如当当网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仓储中心,国内通过与100多家区域民营快递、联盟实现“单车上的物流”,海外则由DHL公司负责。但目前BTOC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监督困难,而且国内快递公司服务质量、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快递公司私拆货物、货物丢失的事情时有发生。

总的来说,我国现行B to C电子商务配送主要采取的是第三方物流+邮政,即以第三方物流为主,邮政作为补充的模式。但由于邮政系统本身的弊端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可控性较差,又无能力自建配送网络的情况下,各大B to C企业都在不断探索高效、低耗的配送模式。一些企业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建立物流联盟,通过整合区域性物流资源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配送服务;或是借助虚拟物流公司来完成配送业务;或是借力便利店配送体系。

二、便利店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实践及其经验

1.便利店电子商务配送模式实践

电子商务最早源于美国,日本在仿效美国的电子商务运营之后,更进一步地融合日本众多的便利商店,形成独树一格便利店模式。日本有超过五万家便利商店,如7-Eleven、Lawson、Family Mart、Circle K、Thanks、Mini Stop等等。便利店一般开设在居民区内,大多数的客户都在距其连锁店附近居住或工作,这对订购商品的客户提供了取货和送货的方便,能够充分体现出网络购物方便和快捷的特点。便利店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提供虚拟网络商家消费者到店付款、取货的便利店。便利店与网站业者相互合作、各司其职,消费者在网站上点选欲购买之项目,并输入相关个人资料,下单、付款(亦可货到付款)等,最后一个步骤则进入选择取货地点,这个部分会连结到便利店所提供的网站地图(Web Map)上,让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便利商店,而消费者只要在指定日期内到指定的便利店取货即可。二是便利商店自营电子商务,以日本7-11为例,从2000年10月起,7-11集团在其8372间连锁店陆续装置了高速终端机,消费者在便利商店内的线上购物终端机上确认其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之后,便可以领到一张收据,然后,凭此收据到收款机前付款(或电子转帐),商店会将此购物的信息利用网络传到相关的厂商,几天后,消费者就可以至便利商店取货或是要求厂商将货品运送到家中。

2.便利店模式的成功经验

为什么便利店配送模式在日本和台湾很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背后一定有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7-11在物流管理上采用集中的物流配送方案,这一方案每年大概能为7-11节约相当于商品原价10%的费用。同样,便利店的这一优势也成为解决B to C电子商务配送方案的关键,为B to C提供了完整、方便的物流系统。

(2)高密度集中开店及连锁性经营:从理论上讲,按照便利店的发展规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便利店在一个区域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会盈利,而且店面面积在90-180平方米之间为宜,所以便利店一般采取连锁经营模式,分布较集中(在步行10-15分钟范围内),这种高密度和连锁性特点能够满足B to C消费者数量大、分散、购买量小的特殊要求。

(3)多功能服务:日本和台湾的便利店之所以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将店铺网络视为一条高速公路,不仅让自己的商品在这条路上通行,也吸收其他服务在这条路上行驶。例如,他们为煤气公司代收煤气费,为电力公司代收电费,为邮局代收邮件,甚至为网上商店代送商品。越来越多的服务,不仅增加了商店利润,也密切了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同样,便利店通过配送为网络零售商提供服务并收取服务费作为另一有潜力的扩展性和有发展前景的业务,为B to C电子商务与便利店模式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三、中国便利店发展概况及便利店配送模式分析

1.中国便利店发展概况

(1)势头良好:从总量上,近几年来我国的便利店每年平均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现在已经拥有了一批较有实力的连锁便利店,如上海联华、可的、良友、华联罗森、梅林正广和。上海可的便利店2000年只拥有260家门店,2003年突破1000家,现有1200余家店铺。同样,近两年京城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联华快客在京拥有约140家门店,好邻居开出130家, 7-11约有50家门店。而很多大型连锁企业如物美、京客隆也都设有社区店即便利店业态,物美在京约有600家网点,而京客隆约有130家。联华快客提出未来几年每年在全国增加200家门店。可见我国便利店数量在几年内会有大的突破。

(2)外资进驻刺激便利店的发展:中国入世承诺2004年12月11日零售业对外全面开放,商务部首次批准的外资便利店项目---世界最大连锁便利店日本“7-11”进驻北京后,全球排名前几位的便利店集团,如日本7-11、全家、罗森、美国OK、AMPM都已进入中国,并展开强势的“圈地运动”。至目前为止,上海全家有108家店、广州目前为4家店,各连锁集团仍以积极拓展门店数为重点。

(3)开始注重物流配送信息化:7-11,一般是在中心城市商圈附近35公里,其他地方市场为方圆60公里,各地区设立一个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高频度、多品种、小单位配送。实施共同物流后,其店铺每日接待的运输车辆数量看从70多辆下降为12辆。物美借力地铁,在地铁沿线设店。上海可的便利店创建了独一无二的"可的模式":即对商品自动补货、自动配货、自动核算、自动付款的"四自动"运行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专门为连锁企业(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服务的专业型物流中心。高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为可的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物流配送的强大基础设施和有力支持。

(4)服务项目逐渐增加:便利店是服务产业,不全靠商品盈利,各地的便利店逐渐意识到便利店应更加贴近广大消费者,在创造一种应急、及时、方便的购物氛围的同时,其盈利主要来自于服务。目前,上海、杭州等处的便利店已出现代收电话、手机、水电煤气费,提供彩扩冲印、投币电话、干洗衣服、代售、演唱会票、旅游票等服务项目。在北京,有的便利店还设有便民服务栏,代售报纸杂志,并提供租房、求购、转让等信息。年初,广州邮政已和国内知名的“7-11”连锁便利店达成合作协议,“7-11”便利店即日起成为邮政的点,提供全天候收寄EMS同城、国内和国际特快专递文件型邮件的服务。最近上海可的便利成立了“宅配公司”,推出了“预购服务”,多元化的服务是便利店的一个发展趋势,将会是便利店的一次革命。

2.现阶段中国B to C电子商务与便利店配送结合存在的问题

由上可知,中国的便利店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便利店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初期,刚刚摆脱亏损的困扰,仍在抢滩、竞争,尚未完全形成行业规模和良好的经营生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规模不够,连锁化程度低:一个城市便利店的门店数量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比例,据统计中国台湾人口与便利店比例为2000∶1,日本 3500∶1而且广州为36667∶1,广州的常住人口超过1100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广州至少可开1000~1500家便利店,而目前仅300家的市场规模远远没够。

(2)全行业亏损刚刚解冻。05年全国连锁企业调查显示,我国便利店前30家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和店铺数增幅明显回落,分别下降14.1和8.9个百分点。各地便利店普遍亏损的状态已经持续多年,连发展较好的上海、广州也未能幸免,05年北京甚至出现了全行业巨亏。联华快客这家本土便利店老大上海百联集团旗下的分公司,06年亏损额达到800万元,从2003年开店至今累计亏损已有4000万元。上海便利店已经有了账面利润,虽然利润还非常低,仅1%左右,这与台湾便利店5%的净利润相比,差距很大。但有差距才有潜力,这说明内资便利店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的连锁网络。除少数几家大型连锁便利店外,我国大部分便利店目前尚缺乏高效、成熟的物流系统,商品销售信息传递慢,货品收集速度慢,配送速度慢,致使店铺经常出现缺货、断档现象,商品管理水平低下,根本无法实行单品管理。同时,物流成本非常高,不仅影响企业效益,也影响其参与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四、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除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经济发达城市外,全国各地的便利店发展仍未形成一定规模,在短期内B to C电子商务配送很难渗透其中,但由于便利店的扩张速度很快,连锁加盟形式越来越成熟,便利店自身配送网络逐渐趋向于便利化、电子化,两者的结合势在必行,所以抢滩的关键无疑是结合的时机选择问题。因此在现阶段,B to C电子商务网站除应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监管,充分发挥邮政物流的大网络优势以解决偏远地区及乡镇的配送之外,应大胆尝试B to C电子商务配送便利店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选择门店数量多、物流网络发达、电子化程度高的或有便利店配送模式经验的外资便利店连锁集团进行洽谈,以上海为突破口,在网站的配送方式选择时填加便利店位置图(集中在市区内特定区域),配以免运费等促销宣传手段,先提高网购者对便利店模式的认识,同时可进行网络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便利店模式的认可程度及相关意见建议,每月进行一次便利店优选,淘汰业务量低的便利店,在业务量高的区域逐渐取消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模式。等条件成熟时再进行大规模的展开。另外,中国大部便利店连锁集团正处于高速发展和整合阶段,并购时有发生,在此期间,B to C电子商务在作为第三方努力促成并购的同时,尽快融入这一行业规划中,以便在各集团物流配送系统构建过程中考虑未来便利店配送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第2篇

关键词:便利店;运行模式;探析

O2O时代的到来,会有几百万甚者更多的线下经营的商店转变成线上经营的实体商店,这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为便利店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便利O2O运行模式会更具纵深化与多元化,并且呈现维度多、层次多的复合生态系统。但是当前的便利店O2O运行模式,还需要健全与完善。以下是针对此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便利店O2O的含义

O2O模式是消费者在线上选择消费的商品,在线下进行取货的购物方式,创新出网络购物的全新时代。从商业状态存在的特征上来看,在日常生活中,便利店是与消费者最相近的,便利店的库存与消费者最为接近,并且可以提供系统全面的服务,在消费者要求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达消费者的面前。在当前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背景下,便利店O2O模式对电商企业来讲,是企业最为重要的发展手段,伴随O2O在我国的不断进步,便利店O2O运行模式也逐渐趋于完善。由此,电商和利民便利店要创造一个涉及范围广、服务健全的便利店O2O运行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便利店O2O模式的几大构建形式

站在构建主体的角度上,当前的便利店O2O模式可以分成三种形式,以下是对三种形式具体的概述:一种是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自己创建便利店或者是和社会上其他实体超市进行联合,从而展开便利店O2O模式,譬如:京东、天猫、1号店等,都实行了便利店O2O运行模式,其构建的方向是线上到线下。其中,京东和我国15个城市中的数万家便利店进行了O2O的洽谈合作;一种是实体超市借助自身建设、依托以及收购网络平台进行便利店O2O模式,线上到线下是其主要的构建方向,塔吉特、银泰百货以及沃尔玛等超市都在应用这种运行模式;另外一种是快递公司根据自身企业的工作特点,将覆盖在全国各个地区的物流网络展开便利店O2O模式,其构建的形式是线下-线上-线下,顺丰快递在2014年将嘿客社区与赢商网大力推广到市场中,在已经拥有的518家门店中,应用了O2O的运行模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三、便利店O2O模式的未来发展态势的具体分析

在消费者的市场中,便利店O2O模式正在盛行,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消费时,享受便利的服务,而在消费者购得的商品中,有的不能以物流的的形式送达消费者的手中,导致消费者不能享受到线上购物的方便快捷,所以,出现了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其另一种说法是服务类型中的电子商务头等舱库,由此可见,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拥有可观的市场发展价值,但是也存在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便利店O2O运行模式的开启,致使越来越多的具备线下实力的商家,在线上出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不断的实践与发展中,便利店O2O运行模式将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运行模式与商家的发展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在共同成长中,赢取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便利店O2O运行模式实行的方式是,引导线下店铺的消费人群到网络中进行消费,享受线上购物提供的便利之处。便利店O2O运行模式更适合线下工作,对消费者更有益处,消费者在实体店进行消费,对其购买的商品会更加信任,并且可以避免当前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弊端。根据以上的论述,便利店O2O运行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与不足,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完善与健全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提升为消费者服务的质量。

四、对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进行具体的探究

1.在货品配送的方式上

运营的模式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中选好要购买的物品,然后下订单,确定好固定的便利店,以方便领取购买的商品。代表的商家有京东与亚马逊中国便利店的合作。

2.在货款支付的方式上

运营的模式是,消费者在购物完成后,收银人员会将商品的总价计算出来,之后使用扫码枪,在消费者手机上存在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使消费者完成付款。支付的模式是第三方支付,具有代表性的电商企业是,阿里巴巴支付宝和美宜佳便利店的合作。

3.在销售方式上

运营的模式是,在社交背景下,社交平台和便利店达成合作,借助公众服务号的宣传力,对商品进行营销,其营销的模式是线上社交,代表的商家是新浪微博、微信等和众多零售品牌的联合。

4.在技术应用上

运营的模式是,企业借助自己创建的移动终端,完后消费者一系列的购买程序与企业自身形象的宣传,其运行的类型是移动终端,代表的企业是天猫、京东等。

五、对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提出的相关建议

1.对物流公司与合作便利店O2O运行模式提出的建议

其一,货到付款要和第三方支付相互融合,方便消费者使用,促使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显著的提升;其二,物流公司要有效运用自身物流配送的优势,体现出企业自身配送的质量,还要创建指定时间配送的服务项目,另外,还要允许消费者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商品收取,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其三,物流公司可以借助当前存在的便民优惠活动,为消费者创造更全面的服务,与此同时,便利店可以引导用户下载相应的便民商品软件,使消费者在软件中掌握更多商品优惠政策以及促销信息,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购买量,另外,也要健全店铺内的商品类型,使店铺的特点更加显著,凭借系统完善的物流平台,促使消费者得到有效、准确的送货服务,增强便利店O2O运行模式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2.对线下超市为主导的便利店O2O运行模式提出的建议

首先,完善货到付款的付款方法,减少消费者退货的机率。在支付方式上,消费者在便利店购买的商品,没有巨大金额的交易,所以,可以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消费者借助提供的电商平台进行商品购买后,可以到指定的便利店进行现金付款,另一种支付方式是,把消费的金额直接付给送货物的工作人员,以上支付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便利店的客户量,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质量,有效减少电商平台购物交易存在的弊端;其次,可以以消费者自己领取货物为主要的运营模式。在以线下实体超市为主的便利店O2O运行模式,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实体超市借助和电商平台的洽谈合作,使电商商品的主要配送地点是便利店,消费者在网络中选择需要的商品,进行下单,去便利店领取货物,不但可以全面确保货物的安全性,也可以提升便利店的消费人员的流动,拓宽全新的业务;最后,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中进行宣传,在完全成熟的状况下,研究出企业的移动终端网站。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线下实体便利店的O2O运行模式可以创建移动终端网站,在线下实体超市中,可以选取与体系健全的购物网站进行合作,把店铺的相关信息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中,依托体系健全的网站的社会认知度,对自身线下实体超市进行有效合理的宣传,在时机成熟后,要探究开发出符合自身企业的移动终端网站或者是惠民购物软件,促使消费者可以全面了解便利店的商品信息,为其创造更优质的服务氛围。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购物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企业为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加系统全面的服务,提出了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各大电商巨头与便利店进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购物质量,减少在线上购物中存在的弊端。文章针对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析,并提出了相关论述,促使便利店O2O的运行模式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明.电子商务公司便利店O2O模式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邱立娟.基于O2O模式的家电零售业模式转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王莹,吴春珍,李榕芳.基于O2O的顺丰“嘿客”便利店的商业模式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02).

[4]董良威,李谱,侯艳君,朱瑾.便利店O2O运作模式分析及策略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5(21).

[5]姚斌.生鲜农产品O2O运作模式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第3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convenience store combines with Internet to build online and offline O2O model will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mmerce and the convenience store. From the overview of community convenience store and O2O e-comme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ommunity convenience store O2O,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nvenience store O2O model and futher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关键词: O2O模式;便利店;电子商务

Key words: O2O model;convenience store;e-commerce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63-02

1 社区便利店及O2O电子商务概述

社区便利店是指在居民区附近开设的,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购物服务的小型购物场所。相对于大型超市,社区便利店存在规模小,品牌差异化低,商品同质化等缺点,加之近年来受电子商务的冲击,便利店的生存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危机,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但传统商业仍是不可忽略的市场,让更多人从线下走向线上,催生更大的线上消费市场,是电子商务今后发展的方向。O2O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即“线上到线下”,指线上互联网和线下实体店相互结合的模式,其核心是在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O2O模式为互联网背景下社区便利店的发展及电商落地提供了结合点,因此将传统社区便利店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构建基于社区便利店的O2O电子商务模式,对实现便利店与电子商务双赢,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有着深远的意义。

2 社区便利店O2O现状及趋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4年社区便利店的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近年来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传统社区便利店开始与互联网融合,寻找新的突破模式。早在2012年,东莞美宜佳便与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合作,其线下数千家门店开始代收电商包裹,进而吸引这些网购者进店消费;太原唐久便利店联手京东商城建立网上卖场试水O2O,京东主要为线下便利店提供在线流量平台,便利店负责货品、仓储和配送;北京全时便利店与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电商平台开展O2O合作,消费者在平台下单,由线下便利店备货,然后由第三方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除了上述便利店外,苏果、全家、36524、中百、喜士多等都有O2O尝试。报告显示2014年受访的十几家便利店代表性企业均已开展与电商的业务对接,其中50%的企业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另有部分便利店选择网站自营的形式,而大部分便利店利用自身实体店的规模优势,与电商的流量资源有效对接,选择携手电商平台进行O2O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 基于社区便利店的O2O模式的构建

基于社区便利店的O2O模式应紧扣传统便利店“便利”的核心,从商品服务、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配送等层面进行设计和探索,将社区便利店打造成一个全方位、宽领域、便捷快速的社区居民服务网点,如图1所示。

①商品服务层面。便利店是以经营即时性商品或服务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便利店O2O模式除利用现有的便利店商品资源,还应根据目标顾客群的需求特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开拓“便利”的广度与深度,将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开展生鲜业务、大单采购、快递收发、代购票务、整合其他服务等业务,将这种非价格层面的便利性体验发挥到极致是电商和大型零售无法以低成本满足的。总之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商业模式才是有价值的,便利店O2O模式要多观察用户的痛点在什么地方,继而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

②信息流层面。目前便利店O2O构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传统连锁便利店企业通过依托、自建、收购网络平台开展便利店O2O模式,如美宜佳、天福等;第二种是电子商务公司利用现有网络平台自建或整合便利店企业开展便利店O2O模式,如京东、苏宁精选;第三种是传统快递公司依托自身物流网络开展便利店O2O模式,如顺丰嘿客等。同时便利店O2O应善用第三方平台,如大众点评、美团、聚划算等,为线下便利店商品及服务提供线上团购宣传渠道。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便利店O2O可通过手机APP方式来促进消费,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吸引更多流量。

③资金流层面。在资金支付方面,便利店O2O应尽可能提供“便捷支付”,其中在线支付及移动支付是主要手段。随着O2O模式对在线支付的巨大的需求,国内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支付战略,目前电商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和腾讯)在O2O领域都推出了相应的在线支付及移动支付工具百度钱包、支付宝、微信支付。便利店O2O可选择相应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在线支付及移动支付,如美宜佳与支付宝合作,7-11便利店联手微信实现手机支付。另外消费者便利店购物大都是小额消费,为提升O2O购物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可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

④物流配送层面。便利店O2O模式下的物流配送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多频度等特点,消费者不仅追求的是便捷、快速,更要求时间和地点的精准,现有的便利店配送资源很难满足每一单即时配送的需求。但对于长期服务一个固定区域消费者群体的便利店,消费者的大部分需求有周期性、可预测性,通过一定的数据积累,就可以根据SKU的需求曲线动态调配送货资源,不会出现订单暴增而无法及时配送的情况。如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为消费者免费配送,在固定时间段以外适当收取配送费用,对于物流配送量较大的便利店可以考虑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及众包物流配送的方式。

4 基于社区便利店的O2O模式发展策略

①合理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当前部分便利店O2O无法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定位较为模糊,无明显的竞争特色。首先鉴于便利店O2O自身的特点,其面向的客户主要应是所在区域经常使用手机、网络购物的年轻群体;其次大型超市、传统便利店、网络购物平台都是便利店O2O的竞争对手,便利店O2O应该与其错位发展,实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第三,便利店O2O的实质仍然是“便利店”,应主要以为所在区域居民提供即时性消费和社区生活服务为主。如美宜佳坚定“生活服务中心”的市场定位,注重丰富家庭类、便利性商品,使增值服务项目多样化;顺丰O2O便利店“嘿客”定位不是多功能的站点,而是“社区活动物流中心”。

②注重线下体验,打造与顾客强粘度关系。便利店O2O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不仅仅是买卖的结果,整个购物过程以及各种细节的体验也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便利店O2O的体验除了线上,更涉及到线下实物体验、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如果不能做到优化,不仅难以网罗更多线下的客流,更有可能因体验不佳而丧失现有用户群体。线下便利店应以顾客为中心,结合其市场定位不断优化和完善商品及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强化售后服务环节,营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便利店O2O还需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提高顾客忠诚度,维系顾客粘性。如好邻居O2O通过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营销系统,上线不到4个月即发展了近10万会员。

③整合渠道资源,推进零售全渠道建设。互联网时代有形店铺地位弱化,顾客更加关注购物体验,销售进入全渠道时代。全渠道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购买的需求,采取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和移动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提供给顾客无差别的购买体验。便利店O2O需对各环节进行设计,在商品、价格、服务、体验、数据、支付等方面实现全渠道的高度融合,把网购和实体店购物两方面的体验完美地结合起来,各个渠道之间达到高度协同,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最佳购物体验。如苏宁云商首届O2O购物节的特色:商品统一、价格统一、促销统一、支付统一、服务统一,已成为业界O2O模式的标准。

5 基于社区便利店的O2O模式典型应用

相比大陆市场,台湾便利店行业已进入成熟期,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拥抱互联网、积极推进O2O,成为台湾便利店持续创新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台湾7-11便利店经营体系由商品和便民服务两大体系构成,其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均可由实体门店或线上电商所承载,并基于手机APP、电商网站以及便民服务设施,通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相串联,构建了7-11自主式O2O的基础模型。7-11还利用自身的门店网络和便民服务优势,为外部其他电商提供自提与付款结算等线下资源服务。另外7-11还与Facebook、Line、WeChat等社交平台合作,扩大了移动流量基础,并增强了互动性,最终打造7-11粉丝文化。截止目前7-11在台湾已有近5000家便利店,综合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新台币,拥有会员数量超过160万,台湾80.2%的人最常去的便利商店就是7-11,而高达84.5%的人对7-11印象最佳。[2]

6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零售的进一步融合,未来便利店O2O将有望加速。传统社区便利店应继续以“便利”为核心,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从商品服务、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层面与互联网平台融合,构建基于线上线下的O2O零售模式。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应确立合理的市场定位,注重线下体验,并进一步协调线上线下渠道,推进便利店全渠道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芳.2014年社区超市、便利店发展报告[N].中国商报,2014-11-4(B05).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第4篇

【关键词】便利店 竞争优势 竞争劣势 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目前,我国便利店业态正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同时也培养出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地标准店铺,然而,目前的便利店营业数据显示,经营性的亏损比比皆是。上海便利店由于商品结构雷同、店址选择密集,近两年来开出的全日制便利店大多面临经营的窘境。在投资之初,很多便利店原本打算自己的企业能在后三年开始进入盈利期,但现实,暂不说盈利,恐怕连生计维持都成了问题。这与便利店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问题。

(一)商品缺乏特色,没有自己的特性,过于大众化。由于普遍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商品,致使商品结构基本与超市相仿,难以开展很有效的差别化竞争。各个便利店公司忽略以便利店总部当做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导致商品开发滞后,基本上都是在相沿传统的一对一交易制采购模式,甚少与制造业合作开拓以便利店总部为中心的商品共同开发。其后果是,因为价格上不富裕优势,毛利率上涨,自然会亏损。日本及美国的便利店毛利率都高达37%以上,国内的便利店仅在20%上下,究其原因,国外便利店就胜在拥有自己主导或开发别人未曾开发的特色商品。近几年由于同行业竞争者的彼此的无效内耗以及数量增加,我国便利店的毛利率却在市场飞速增长的情形下呈现出下降趋势。

(二)过于注重外在形态的引入与模仿,忽略对便利店业态自身的创新和开发。便利店的价值取决向顾客供给了“便利”这样的商品,目前我国的便利店在同其余业态竞争中,商品的便利性、时间的便利性、交易的便利性、距离的便利性并没有表现出来,致使在同超市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只有系统化的提供“多功能”便利的服务,才能加强市民的消费思想,促使良性循环。

(三)没有充分地认识特许加盟的形势,不能大力的支持加盟店铺。与80%以上的业种转型店和日本96%的特许加盟比例相比较,我国便利店业态在这个方面的差别巨大。在上海便利店的进展情况来看,更多公司没有去发展加盟店,只有一小部分公司开展了加盟店,但比例都没有多于36%。便利店公司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快速发展,其投资的回报要等待营业额提升、众多新店铺成熟。这需要2~3年的时间。现在上海诸多便利店的新店铺比重高出了50% ,要是想在短时间内节余是不可能的。同时,公司对加盟店铺的赞同,特别是业务指导和技术方面,依旧存在众多诸如缺乏针对性、指导时间难以保证和解决问题缓慢、个性化指导等问题。

(四)缺乏政策的支持。尽管各地的便利店在便民配套服务上下足了功夫,可由于部分地方政策限制,使它提供的服务种类上大打折扣。如办银行卡、引进代缴水电费代等项目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核准,让便利店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目前我国便利店企业竞争劣势的原因分析

当下便利业中最发达的日本、美国已经很多家便利店进驻中国,如日本三大便利店企业都已进驻中国市场,美国的OK便利店已打入我国南部,尽管目前还未形成较大规模的进入态势,以其实力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面临新加入者的威胁,国内的企业并未形成竞争优势。作为强大的新加入者,跨国便利企业可通过对国内现有便利品牌的直接“翻牌”,即通过合资、购并等方式直接替换上外资品牌来调节主要的进入障碍问题。就是说,国内的便利店企业在面临新的加入者强大的威胁情况下,并未完全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原因分析如下:

(一)面对异质竞争,企业定位的不明确,没有特别突出业态的差异化:据报道,上海沃尔玛首店开业一个月以来,周围的便利店营业额立即下降了40%,众多消费者表示,能去大卖场、超市不去周围便利店。形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很多便利店目标顾客定位不明确,未能真正的突出便利店自己的特色,通过自身的弱势与超市低价的强势竞争,而本身的经营又未曾强调“便利”的特征,面对异质竞争难免显得竞争乏力。当然,诸如门店布局选址不合理等等也是原因。定位不明确表现为,采购模式、赢利模式、扩张模式、发展模式都没有突出业态差异化,盲目仿照超市业态的模式,尤其在扩张模式上,进行大规模“肩并肩”、“门对门”式的“跑马圈地”,单店赢利不管,认为只要店铺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就肯定赢利,这样就造成例如较发达地区上海,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1993年3月出现第一家便利店,如今上海便利店规模已达到了4100家,而整个行业一直处在十多年全线亏损的窘境,其中的三家规模性便利店企业的近八百家便利店被购并或倒闭。直到2006年,拥有了上海便利门店总数51%的“可的便利”和“快客”两家上海公司首次实现了盈利,占有将近22%门店数量的公司则实现了经营性盈利,其余占据了28%门店数量的公司仍然在亏损。单纯依赖外延式增长、无明显差异化特征是现阶段中国便利店竞争的主要问题。

(二)面对同质的竞争,服务、经营商品无特色,未发挥出通过“特许经营”来实现低成本的扩张优势,许多国内的便利店中的主打商品大多长期不更新且雷同,未曾仔细的针对周边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性较差,致使各品牌便利店在服务上没有“区域的个性化”,难以去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而且各企业便利店经营无差异化,模仿痕迹十分严重,如果有一家推出新服务项目,许多的便利店都会一哄而上,去模仿,无法形成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我国诸多便利店都未曾通过“特许经营”来实现低成本的扩张,直营店的比例很大,特许加盟店的比例大概也只占30%左右,远低于跨国的便利店近90%的水准。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连锁商业企业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的便利店(注册人员超过60人,注册资金多于500万元)11218个中,直营店个数为7658个,而加盟店个数是却为3560个,加盟的比例仅占31.7%。这就与业内较大的连锁便利企业相比呈现出成本的劣势,直接影响了便利店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及盈利水平。

(三)中国本土便利店的竞争策略。便利店业态的市场潜力很巨大,但竞争也是十分的激烈。中国现在尽管已拥有了一批比较有实力的便利店企业,但是普遍盈利能力都不高。这就迫的切要求本土便利店公司要采取有效竞争策略,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1.了解业态特性,定好基点

日本中小企业厅在1972 年编写的《便利店手册》中为便利店下的定义是:“所谓便利店是指在一个小的商圈范围内,用开架售货的方式, 销售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长时间营业的小型

商店。”这就表明便利店的经营是为了给顾客带来便利,它在选址、服务、物流、商品选择等方面的成本都比其他零售业态高。在这个特性上,如果还采用价格战进行突围,无疑会使自身发展进入死胡同。

2.走差异化路线

日本,商品的研发竞争日益激烈, 以日本的Family Mart为例子,通常是以星期为单位来淘汰前一周甚至前几周销售的不好商品,一年之内大概就有70%的商品被换掉。而在中国本土的便利店,未达到创新的阶段,而且对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与“一般需求”的归类都未进行。甚至立地的策略模糊,使所选的商圈也跟它们重叠,这使其在根本上造成了顾客的分流。便利店应该尽量去寻找差异化的相对竞争优势,避免了竞争业态上的直面冲击,即便是在相同的目标顾客群上,也要找到不同需求并截取细分层。例如,在地址选择上,可以从“标准便利店”转到以“社区便利店”为重点,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综合的多方面服务,降低消费群体购物动机的随机性,提高消费者的光顾率,保障营业额。

3.采用加盟发展模式,提高单店盈利能力

目前, 国内本土便利店公司只有未超过35%的采用加盟发展模式。这与日本96%的特许加盟店和80%以上的业种转型店比例相比,差距巨大。便利店公司发展如采取直接投资的形式,短期盈利是不可能的,因为大量新店逐渐成熟一般需要2 到3 年时间。这样就不能在行业发展初期抢占足够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化经营。本土便利店应采取加盟发展模式。而吸引加盟商的根本又是保障单店的盈利。总部可通过对特许加盟店铺的支持,特别是业务和技术方面,通过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其规划商品陈列、组合、服务专业化、物流配送等。

三、国内外便利店所具有的强烈市场竞争力

1995年2月上海市商业代表团出访日期间曾去拜访过日本流通产业的研究所,所长小山吉周先生向他们介绍说,在日本的所有零售业态中,便利店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成为最有竞争力的行业。便利店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从零售业各种业态与消费者的紧密程度来看,消费者大约每星期去一次折扣商品,每天去一次超级市场,每月去一次百货商店,但会随时去便利店。

(二)从商品的便利性和购物的快捷上看,去超级市场买回的商品,如食品需经过加工,而到便利店买回的食品都是可立即食用的成品,或是经过了方便与简单的加工便可食用。到便利店购物的时间也只有到超级市场购物的时间的1/5 ,因为便利店商品品项少,规模小,陈列的位置十分明确,消费者所花费的选购时间较少,还能迅速地完成交易过程。

(三)竞争上看,便利店同其他商店相比较,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例如便利店的盒饭价格会比快餐店便宜很多。

(四)从经营上理念上看,便利店较之其他的业态店更好地解决了商品卖不掉的处理问题、毛利增加问题和库存减少问题。因为便利店的规模一般是在100~130平方米之间,品种会在3000种左右,最适合产品的规格化和规模的标准化管理。因为单店的规模小,船小调头快,对社会的适应性就比其他的任何店铺系统要强,因为品种数量有限,更适应商品的单品管理。

结语

我国的便利店现在虽然并未成熟,可是竞争却非常激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外资争相在中国开设新的连锁便利店?是因为他们完全明白,可以依靠便利的服务和独特的品牌,在中国这个诱人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在未来的若干年中,这种独特的便利店将会在我国市场中产生巨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我国居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其便利店带来真正“便利” 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丝担忧。复制别人的模板也能受益,但关键在于独特的创新,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利用。当然还有价格和服务。随着商品无国界时代的来临,零售通路品牌在全球化浪潮下,一波波走向国际化;中国大陆零售业门户开放之后,固然会有更多商机,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式消费理念, 中国零售业也时刻准备着迎接市场的考验。

参考文献:

[1]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学报.便利店在中国最有广阔的市场.

[2]薛羽.外资便利店在中国疯狂扩张,国际品牌观察.2010,5.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第5篇

【关键词】 便利店 连锁经营 品牌形象

便利店,英文简称CVS(Convenience Store),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便利店最初起源于美国,有与食品杂货店一样的便利,但又使用的是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这种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

便利店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缘于超市的大型化与郊外化,如超市远离购物者的居住区,需驾车前往;卖场面积巨大,商品品种繁多占用了购物者大量的时间精力;结账时需要忍受排队等候之苦。于是人们需要一种能够满足便利购买需求的新型业态来填补空白。

便利店有四个“便利性”特征。第一,距离的便利性。便利店布店密集,在选址上尽量靠近目标消费者,其商圈范围在500米左右,顾客一般只需步行5至7分钟便可到达店面。第二,时间的便利性。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的服务,营业时间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便利店可随时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与其他零售业态相比,这是便利店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之一。第三,购物的便利性。便利店商品主要是以人们日常购买频率较高的大众商品为主,其最大特征是为消费者提供附加价值高的商品销售,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品种一般在2000种至3000种左右。卖场面积一般在50―200平方米之间,卖场内货架低,消费者进入后对自己所需的商品一览无余,可立即进行选货后付款。据统计,到便利店购物的时间只占到去超级市场购物的五分之一,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第四,服务的便利性。很多便利点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

一、我国便利店发展现状及特点

1、国内便利店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自1992年10月,日本7-11便利店进入深圳,中国诞生了第一家便利店。虽然在中国市场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大多属于外资系列,如日本的罗森、香港的百式和百家等,但本土的便利店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以联华、可的、良友等为代表的便利店发展速度都很快。

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进行的大规模新城区规划与老城区改造为收入水平相当的消费者相对集中居住创造了条件,所以在中国沿海或发达地区,便利店的发展非常迅猛,国内的便利店首先是从上海和广东两地发展起来的,它们也是目前发展得最好的地区,尤其是上海,其发展最好的几家便利店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经营的格局。便利店密集程度已经接近便利店发达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2008年底,上海各品牌便利连锁店约6000个。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前,上海便利店将达到1万家,平均每17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以1700万常住人口计算)。然而,门挨门的激烈竞争也使上海便利店目前陷入几乎全线亏损的窘境。

广东便利店谨慎布点,有亏有赢。尽管深圳是我国便利店发展最早的城市,但与上海相比,其店铺数量明显少得多。在深圳市,发展比较成熟的便利店是香港7-11和本土万店通便利店。广州目前有便利店1000多家,从总体上看,广州便利店呈现直营店亏损、加盟店赢利的发展特点。东莞市以本土的美宜佳便利店最为突出,在2004年年底已成功进入广州和深圳市场。由于公司发展策略能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目前90%以上的门店都处于赢利状态。

北京便利店业态尚处在成长期阶段,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从2002年开始大力推进便利店业态的发展,引入了联华这样的国内便利店巨头。但北京目前的便利店数量不到2000家,在新型社区尤其匮乏。目前北京连锁便利店发展的制约因素明显,主要是北京居民消费和生活习惯与便利店的模式还不完全吻合;另外,北京的物流配送在结构上倾向于为大卖场、大超市等集中性大规模送货,还不能适应为便利店零散的小规模送货。现在的物流发展水平、配送能力还达不到便利店所要求的每天1―2次的配送要求。

2、便利店业态定位不够明确,经营缺乏个性化

超市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后,便形成了便利店。便利店是从超市中分化出的一种零售业态。我国便利店在竞争中没有划清和超市、杂货店的界限,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便利性的特点,使其在竞争中不具备优势。在国内,许多便利店与超市的差别仅在店面面积和商品品种、数量上。开一个小店,延长营业时间,仅提供某些购买的便利即可称为便利店。但实际上商品结构、价格结构、设置配置都类似于超市,基本沿用超市的业务流程及营销策略等。

对于目标客户和自身定位的模糊,以及便利店在选址上没有一定标准可循,导致扎堆现象严重,网点过多过密,同时忽略了另一些商圈,使便利店在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性并没有充分体现,价格上也缺乏竞争力。便利店在我国许多地方更像是小型超市,而其业态定位不准确使商品品种单调、价格高、周转慢,导致整个运营成本提高,从而制约了便利店的发展。

国内许多便利店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对顾客来说,只能在便利店内购买大众化的商品,没有突出便利店“必需品、急需品、即食品”的优势。便利店缺乏自主开发或主导别人开发特色商品的能力,没有做到商品的差异化。同时作为优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的多元化服务方式也未得到充分体现。

3、连锁整合,形成规模优势

外资便利店之所以一进入中国市场就能够形成明显优势,主要是通过连锁经营,形成规模采购和规模销售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早期众多内资独营便利店也已开始摆脱门店经营的限制,通过各个分店对广告、信息、市场推广、统一配送、经营管理模式等资源的共享,最终通过规模效应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目前连锁店大规模连锁整合方法有两种:其一,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输出其品牌、管理技术,形成特许加盟模式,将小的便民店纳入体系;其二,在总店下新建众多分支机构,达到规模连锁经营的目标。无论何种方式,其目的是利用规模连锁的优势降低服务总成本。

二、我国便利店的发展趋势

1、商品组合和服务日趋多元化,业态竞争力将不断提高

商品组合的多元化,意味着要根据所在地区和城市的不同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商品和服务结构,以周转速度快的日常必需品为主。便利店根据所在位置顾客的需求和消费特色,开发富有特色的专营产品,通过整合供应链促使供应商生产适应便利店销售的商品和服务,并逐渐培养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的能力。

由于速食品毛利高、周转快,且具便利性,速食品是便利店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在开发速食品时要注意速食品关联设备的放置地点,方便顾客自行操作;需要慎重选择诚信可靠的供应商并应考虑其物流配送能力。除少数国际性品牌能保持持久畅销外,其他商品需定期检查,不断调整结构。以联华便利为例,在近80平方米的店铺内,销售30个大类2000多种商品,即食品有联华定牌的茶叶蛋、棕子、面包、蛋糕和豆奶等,门店设有蒸包机、冷热饮料机、加热锅等食品保温设备,即用品有烟酒、洗涤化妆、生活日用品等,同时还引进了20多种报纸、50多种杂志、200多种图书出售。

非食品类的销售金额占便利店的营业额虽然不高,但要求品种极多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非食品类的保存期较长,报废损失的可能性小,门店应及时对重要品项缺货和卖不出去的商品作出快速调整。对于非食品类商品中的必备商品应确保供应数量和品质,注重培养顾客对商店的忠诚度。

便利店不仅出售商品,也提供各种服务,如邮政服务、银行服务、票务服务、收费服务、速递服务、快印和复印服务等。服务的多样化和便利性是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也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便利店的服务多元化将得到长足发展。

2、以特许加盟模式为基础提升品牌形象

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我国的便利店还要加快特许加盟步伐。世界最强大的便利店7-11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利用特许加盟方式。7-11便利店开展特许经营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集中开店。集中开店是指在某个重点区域内以密集开店的方式,迅速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零售业是一种以规模出效益的行业,小型便利店要取得一定的规模,必须走连锁经营的道路。便利店由于所需投资相对较小、经营相对简单、市场竞争激烈,因而更适合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形象。

以广东为例,广东的便利店企业是民营资本或国有改制成民营的公司发展起来的,其便利店基本上实行特许加盟。广东东莞是中国发展加盟便利店最快的地区,85%以上的便利店加盟店主都是外来人口,靠前期打工积累的小资本经营“士多店(store)”谋生,他们需要依靠某一品牌来树立形象、寻求商品采购、配送和管理的支持。在供货商市场条件上,东莞批发市场非常发达,胜过便利店连锁公司自身的商品配送力量,使得便利店加盟主自主经营商品具有相当的宽松度,这种以批发市场为主导力量的供货条件促成了众多便利店的出现,而且以单一的授牌加盟为主,重点在于提升品牌形象。

3、“反超市化”趋势

中国的便利店发展至今,仍存在近一半的亏损,究其原因,业内专家认为创新不够是症结所在,其中便利店仍然与超市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是关键。事实上,便利店与超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零售业态。首先,便利店与超市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超市是经济不景气的产物,世界性经济危机催生出了超市,它的目标顾客是消费大众。便利店是城市繁荣的产物,它的目标顾客是即时消费者。而在我国,便利店无论店铺选址、经营商品、营运管理、物流配送等都带着超市的痕迹,甚至有点像“迷你超市”。

因此,“反超市化”将成为便利店一种发展趋势。即重点在“便”与“利”上不断拓展广度与深度。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便利店,发展“生鲜型”、“时尚型”、“服务型”等多样化的便利店业态。根据各地的实际市场环境,形成各种便利店模式,如依附于社区的传统便利店,主要依靠便利、亲和力和低成本取得效益;借鉴国外模式的标准型便利店,倡导便利、时尚、即食等概念;以经营生鲜食品为特色的生鲜型便利店,新鲜、廉价、方便是其特色;以经营专业化商品为主的专业化便利店等。

【参考文献】

[1] 陈卫:7-11零售圣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第6篇

关键词:农村;连锁便利店;经营模式;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7501

0 引言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广阔,人口数量庞大。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快速发展农村商业,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打开农村商品流通渠道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的农村连锁便利店商业模式应运而生,为广大农民带来生活便利,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有效推动农村商业的发展。

1 连锁便利经营模式对推动农村商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打造低价格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连锁便利店模式通常从产品采购到产品配送都由总部统一运作,既可以从总供方获取价格优惠,又节省了产品运输费用,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打造了产品低价格优势,同时随着连锁便利店规模的不断扩大,连锁总部还帮助制定销售策略,节省宣传成本。经营费用减少,运营陈本下降,将给连锁便利店经营带来直接的规模效益,盈利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实现了农村商业的低价格优势,使得农民在购买产品上得到了价格优惠以及服务保障,切实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促进农村商业经济发展。

1.2 开启先进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商业管理水平

农村连锁便利店经营模式对连锁店铺采取先进的统一标准管理运营方法,由总部用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单个实体店铺进行统一指导、监督和调控,实施科学化、统一化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店铺内部管理的有序性与合法性。通过连锁便利店总部,确保各种优秀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经验能够在最快时间内传达至各个连锁店铺并落实到位,不断加强整个连锁企业的管理水准,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

2 农村连锁便利店经营模式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市场定位不明确,商品品种不全面

便利店不同于超市,它有着超市固有的销售模式与方法,但又从其中分离出来,主要经营产品包括食品、饮料以及相关服务,以满足人们的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农村连锁便利店与普通的超市类似,却又缺乏其营业特色,找不准其市场定位,体现的是以食品和饮料销售为主的小型商店,不仅产品不齐全,还缺乏类似缴费、打印等全面服务,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好地体现便利店的便利性特色。

2.2 物流配送缓慢,连锁规模有限

农村连锁便利店通常经营面积相对较小,销售量不够,同时很多商品的储存期限和储存方式有限,商品既不能积压也不能短缺,这就要求连锁便利店必须配备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连锁便利店的配送服务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便利店产品配送速度相当缓慢,经常出现店铺内商品不齐全,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其次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连锁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形成系统管理,连锁规模有限导致店铺管理不够规范与统一,物流配送系统更加缓慢。

3 针对我国农村连锁便利店经营模式的创新性建议

综合我国农村连锁便利店经营管理存在的诸多缺陷,应因地制宜的采取政府导向与自身改善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切实提高农村连锁便利店的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益,促进农村商业的新发展。

3.1 宏观上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做好市场导向

当前我国农村连锁商业的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经营者对连锁便利店的经营模式认识不够深入,导致连锁程度不高,便利店规模有限。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度,引导农村经营者不断提高连锁

经营意识,提高管理者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切实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加强农民消费能力,积极刺激需求;加强政策导向作用,健全农村金融系统,为农村连锁便利店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等等,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农村连锁便利店走上一条规范合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 立足农村消费者需求,推行新的经营方式

对于农村连锁便利店自身而言,应该积极引入新的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水平打造电子商务与连锁便利店相结合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同时立足农村消费者需求,找准市场定位,完善经营产品类型,合理调整内部结构,不断拓展农村连锁便利店业务以及服务范围。树立产品品牌意识,加强经营特色,创新销售策略,加大促销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消费群体,从而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农村连锁便利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手段,培养新型的商业管理人才,为农村连锁便利店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农村连锁便利经营模式的现实意义与存在问题探讨,预测了未来农村商业发展的新方向,为农村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模式针对性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能给未来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赢利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德]彼特.莫拉斯.赢利模式:电子商务成功之路――创世纪工商管理译库[M].冯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41.

[2]鲍宏礼,管竹笋.我国农村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5):5860.

便利店的商业模式第7篇

关键词:实体店+虚拟店;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商贸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对传统零售业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它并非万能也有自身缺陷。因此,要有效地把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实体店”和传统零售业为代表的“实体店”结合起来,把电子商务真正渗透入传统零售业中,实现“实体店+虚拟店”的商业模式转型变得十分迫切。

一、电子商务下虚拟店对实体店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1电子商务的概念

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业劳动或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劳动或活动。虚拟店是在电子商务下利用现在B2B以及B2C技术开创的新型的营销模式。[1]

2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1)电子商务发展不断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普及率迅速提高,网络零售交易额迅速增长;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32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63%。

(2)网络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如图1,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图12008—2012年中国网民规模及普及率

如图2,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

图22008—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有率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二) 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的影响

1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实体店销售产生直接竞争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网上销售的商品以扩展到各类商品,如家电、手机、服装、玩具、食品、饮料等众多消费品一应俱全。显然,虚拟店的销售业务已于实体店逐渐重叠,形成直接竞争态势。再者,虚拟店在店铺租金、门店人员薪酬等方面的支出大大减少,商品从供货商直接到达消费者,减少了中间流通费用,虚拟店的价格优势对实体店产生巨大冲击。

2电子商务并不能替代实体店零售

在电子商务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电子商务将取代实体店销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体店销售将消亡,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从世界零售业发展的态势分析,可以发现,电子商务的出现,使零售业在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零售业。

二、“实体店+虚拟店”商业模式可行性分析及意义

(一)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上的可行性

如表1,实体店和虚拟店各有优劣,双方互补性强,基于二者优劣比较发现其结合具有理论可行性。如果能对这两种商业模式成功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新诞生的商业模式必然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实体店能利用新的技术来完善自己,而虚拟店则可以吸取实体店的核心优势,来弥补不足。因此,二者的结合是商业模式的升级。

优势劣势优势劣势

2政策上的可行性

《国家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电子商务对促进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将稳步推进无店铺销售,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办网上商城,重点支持以中小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第三方平台建设,推动建设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协调发展。

3实际上的可行性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调查数据,截至2012年6月下旬,有9家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开展了网购业务,其中百货有26家、超市为22家,其他的为家电专卖店、家居专卖店、药店等,共经营着70多家网店。[2]因此,实体店与虚拟店的结合已经产生。

(二)二者结合的意义

1提升企业竞争力

“实体店+虚拟店“商业模式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竞争与合作中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它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克服了二者固有的弊端,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商品竞争加剧的今天,这种模式不仅能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能快速掌握市场信息,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提升企业竞争力。

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实体店+虚拟店“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更加完善的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方式。电子商务具有让传统零售企业运作起来更有效率的机能,帮助企业与客户或供货商产生一种自动化的关系;实体店也可以更加参与企业管理,利用即时互动式沟通的优势,深入了解交易各方的内在需求,提升管理能力。

3丰富了营销模式

实体店与虚拟店在宣传方面各自有各的优势,实体店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互联网宣传,将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3];实体店则可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增强体验营销,比如五感营销等留住顾客。实体店和虚拟店的结合可以丰富营销思路,将线上营销和线下促销相结合,提升营销水平。

三、“实体店+虚拟店”商业模式的探索

(一)“出租”信息模式

实体店与虚拟店的结合,二者进行利润分享。当顾客在实体店购物时,实体店推荐自己的合作伙伴即“虚拟店”,鼓励用户通过各种商品扫描识别技术到虚拟店上去做比较和查找相关信息。如果用户最终选择在虚拟店购物,由于用户是实体店引见的,虚拟店应对实体店实行利润分享[4]。当然用户也可能会觉得在实体店购买更符合他们的购物需求。具体如图3,实体店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谁肯分享更多利润,就把用户领给谁。在一定程度上,实体店变被动为主动。

图3“出租”信息模式结构图

(二)店配模式

便利店配送模式简称“店配模式”,它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到店付款、取货的便利店。便利店与虚拟店相互合作、各司其职,消费者在网站上购买商品,并输入个人相关资料,下单、付款(亦可货到付款)等,最后一个步骤则进入选择取货地点,让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便利商店,而消费者只要在指定日期内到指定的便利店取货即可;二是便利商店自营电子商务,消费者在便利商店内的线上购物终端机上确认其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之后,便可以领到一张收据,然后,凭此收据到收款机前付款(或 电子转帐),商店会将此购物的信息利用网络传到相关的厂商,几天后,消费者就可以至便利商店取货或是要求厂商将货品运送到家中。

图4店配模式结构图

利用便利店将“实体店”和“虚拟店”相结合的“店配”模式,即将电子商务与各个社区的物业以及便利店合作,让电商产品直达社区,实现“点对点”配送,不仅大大缩短收货时间让客户得到更快捷的服务,而且退货服务等也容易,但是这种模式需要第三方物流的支持。

四、实例分析——以麦考林为例

(一)企业概况

麦考林又称M18,是上海著名的网络购物网站,主要经营麦考林服饰、首饰、家居用品、健康用品、宠物用品等多种商品。公司成立于1996年1月8日,它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政府批准的从事邮购业务的三资企业,公司业务覆盖全国。[]

(二)企业的商业模式

麦考林的商业模式主要有目录邮购模式、网店营销模式、“混搭”模式等。本文主要侧重于“混搭”模式——实体店+虚拟店。

麦考林于2000年4月开通了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麦网,又于2008年9月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实体店,将实体店和虚拟店结合。麦网不仅仅是一个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也是麦考林的品牌载体,日均流量800万/天,日均浏览人数达到60万以上,平均每天订单量超过4万[],可将虚拟店成为实体店的活广告,为实体店进行网络宣传、网络营销,大大提高企业知名度;实体店为顾客提供现实的购物体验和便捷的售后服务,也为虚拟店提供第一手市场信息。在麦考林在开出实体店之后,服务客户量剧增,销售量也剧增,并且两年后顺利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三)新模式的意义

实体店与虚拟店的结合让麦考林发展迅速,实体店弥补了市场缝隙,扩大了销售范围,使客户群得到再一次的聚拢;同时也解决了客户在网上购买如尺寸大小不适合的问题,将实体店的商品作为参照,大大减少了购买的盲目性。虚拟店则带来了较高的人气、客户忠诚和领先的销售额,同时向商家收取一定的租金扩大收入来源。“实体店+虚拟店”使得麦考林的销售额大大提高,品牌也在无形中得以宣传,提升了品牌价值,进而确立了麦考林品牌在顾客心中的地位。

五、建议及结论

(一)建议

1战略层面

“实体店+虚拟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大量的投入,甚至会牺牲传统业务的增长速度,企业一旦决定进入就要定位明确[6],要充分学习专业知识,分析成功案例,组织团队积极学习研究;要明白二者结合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不能盲目模仿;更需要企业的高度重视,审时度势,顺势发展。

2战术层面

实现实体店和虚拟店的结合,主要有五点建议:一是要实现组织模式的变革,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创造新的业务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结构;二是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个性化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三是要以顾客为中心,提高顾客体验,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增加产品的视频介绍,增加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在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实体店的忠诚度;四是要合理分配线上线下产品,实现线上线下的组合推广,可以在网上分发只能在实体店使用的优惠券,促进实体店的销售,也可以在实体店安装能立即上网购买的一体机,方便顾客上网选购,提高虚拟店人气;五是要合理利用实体店的功能,打造便利的售后服务,由于实体店的便利特性,如果顾客在虚拟店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直接去就近的实体店进行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3政策层面

遵守法律法规,依靠政策对“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促进政府和企业联手,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规范交易程序和行为,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

4其他策略

建立科学、完善的物流系统,不仅是传统零售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二者结合能否成功的关键。不断优化商品类型,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做好市场调研,把握顾客需求,再根据顾客需求反过来组织生产等。

(二)结论

实现实体店与虚拟店的结合,是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未来的格局来说,交易各方都会围绕其利益来优化目前的生态链,“实体店+虚拟店”将会形成一个共赢的平衡生态链。总而言之,面临着外在环境所施加的巨大转型压力与内部经营理念转变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李琪[M]电子商务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http://wwwebruncom/20120628/49312shtml

[3]吴建安[M]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4]李世鹏LBS让实体店和虚拟店共赢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