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美术教育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2-03-02 20:38:33
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第1篇

关键词:美术 教育 研究

引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美术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素质文化的不断进步,对美术的学习教育也有了更大的要求,美术是一门可以静化人们心灵,开发智力,增强人们的文化欣赏内涵的一门艺术,所以学习好美术是非常重要的。

1.美术教育的学习与发展

学习美术和学习其他科目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在深入画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心和要准备描绘的画面融合在一起,做到身临其境的状态,要想学习好美术,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久力,还要产生对美术这门艺术的热爱,只有爱好它才能够学好它。如果三心二意是不会学好它的。还要在观念上认识上去,对于一些中学生来说脑海里总存在应试学习的观念,忽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这样会影响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想摆脱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应从教育的最低端着首,师资上的缺陷应及时给予强化,因为一些陈旧的美术教学已经脱离了中学生的生活经历,教育的针对性也应该明确提高,这样中学生对美术的想法将会大幅度改变,美术的教育才能够有所提高。

2.美术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

美术已经是一种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美术教育不只是单单的传授艺术学问,它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也是在树立学生的完美个性,是对人们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是使学生成为全面人才的一种素质教育。在中国广大的艺术世界中,美术所占有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所以美术教育是现代文化教育不可怠慢的学科,需要人们高度的重视起来。

3.美术教育的多样性

美术教育是一门大的学问,在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当下,中国采用分科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学生们缺少对美术教育的学习,也是缺少对文化的提高,所以应该重视多样性的美术教育,从基础开始,渐渐深入全面的美术教育,了解了美术的多样性后,使未来的劳动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有全面的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所以美术的多样性学习是必要的。

4.结语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进步,对美术的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美术教育意味着素质教育,关系到人们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所以应该重视对学生美术教育的培养,在当代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对审美观念上需要更精致的审美眼光,在今后的生活发展中依赖与审美观念的提高。因此美术教育的培养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贵钦,《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30(3):28—30

美术教育研究第2篇

论"重道轻器"思想对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的影响 江建龙,蒋炜

求真务实一桑翁 许大钧

《醉翁亭记》欣赏 张春生

《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图》解读 王德祺,庄福绪

砚为卮墨当酒——一枚老砚的前世今生 孔成

宋金杂剧在南戏和明传奇中的遗存 江巨荣

一样老革命形象各不同——我演沙奶奶、李奶奶的粗浅体会 张乃泉

漫画傩戏 吕士民

浅谈当代黑白木刻的艺术张力 曹美英

浅谈毛笔的分类 张修尧

论民间剪纸走向市场 陈震

越山崱崱话"二王" 尹舒拉

画坛逸事三则 胡一鸣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摭谈 袁伟

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历史 黄方艳

浅析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成因 吴冰心

当代中国画发展困境的思考 卢培培

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探析 王立花

谈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人格培养 蔡颖莹

论构的基本形式——构在东西方民族化中的表现 汪海燕

论新民俗的再造——当代卡通图像的同构与互融 柳执一

哈尔滨近现代服装工业的研究 潘春华

浅谈教育与地位获得 姜航

浅析艺术想象 蒋汝佳

《卢舍那大佛》和《大卫》造型艺术特征比较分析 张丽娜

浅谈摄影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周梅祎

花遇 申儿

凝固的创造 黄震

解析产品设计快速表达的构成要素 李和森

论家居环境中灯具形态设计的CSI思想 曹雁飞

浅析书籍装帧中的封面设计 王荆强

浅谈音乐中的节奏与韵律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朱亚

音乐与服装设计的联觉 嵇海虹

巧激学习兴趣妙提学生素质 王玮

农村小学部分美术媒材的搜集与利用 王爱东

浅谈美术教学中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赵民,商志哲

一堂初中美术课的教学评价反思与建构 蔡泉

浅析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 武建福

浅谈初中班美术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李怡

共生、融合、系统——艺术设计专业系统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刘同亮,杜鹏

当代动画电影中的写实与夸张 方方

浅谈音乐电视的美学性 陈少雷

浅谈油画创作中的主观性色彩 周胜洪

由《快雪时晴图》谈中国古典山水画临摹方法 李怀凤

大学生C2C购物消费心理研究 唐开平,李彬彬

艺术文化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游蕾

浅谈如何提高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许嘉

岁月留痕 汪迎

从设计细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高飞

谈歙砚的创意美 潘家兴

肯要秦人十五城——唐宋歙之龙尾砚珍贵之由 吴国水

浅谈徽墨的传承与创新 项德胜

论现代漆画与传统漆画的差异 孙传林

浅谈铁画系列工艺品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邢后璠

论长江石雕刻艺术特点 束健

精雕探新路 李家喜

创作《竹林七贤》有感 吴秋黎

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 王文军

剪纸作品的欣赏 张传锦

剪纸作品创作构思 张学华

徽州竹刻的渊源与现在 张红云

徽州区竹雕工艺品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蒋永青

从毛笔的起源谈毛笔的发展与前景 孙可

陶瓷雕塑艺术 计宝林

歙砚艺术创作之我见 程礼辉

竹刻之美 张红云

歙砚历史初探 叶显华

歙砚赋 张永鸿,凌红军,王宏俊

浅谈安徽民间工艺文化的发展 丁政权

论傈僳族服饰的文化意蕴 何奎

徽州木雕——游离在传统和现实之间 彭劲杰

歙砚之韵

浅谈竹木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朱泓

淮北汉画像雕塑艺术技法初探 徐俊生

独树一帜的根艺书法 陈迪忠

浅谈剪纸的欣赏 葛庭友

中国青铜礼器的出现及发展沿革 林胜

浅谈徽州木雕 朱伟

温润柯仲运 伍天

图像与图象之比较 朱亚

包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 刘小红

风景画精神内涵的探讨 王宏伟

浅论用现代技法激活汉画像石的灵性 徐俊生

澄怀观道——传统文化在文人画中的体现 汪海燕

生活体验——山水画继承与创新之间的一座桥梁 倪华

继承与超越——浅析传统造型艺术对艺术创作的借鉴价值 吴蓓蓓

金属焊接雕塑肌理语言的研究与探索 马业长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元素在笔者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徐翠华

浅析中国山水画诸因素之美学意义 童乃寿

德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三项能力"培养探究 谭钊,周国琴

浅谈玻璃钢雕塑的后期色彩效果处理 马业长

瞬间即艺术

时代的背影 李学斌

试论设计素描中的意象绘画语言 张明学,胡荣奎

笔墨之间的精神世界——中国画"用笔"之思考 时振华

样板戏与传统京戏——京剧艺术随笔之二 石英

健笔超迈万卷通神——略谈章祖安的书法 孔仲起

通译的视觉文本 傅榆翔

"六法"散谈之"传移摹写" 林海钟

刍议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中国包装设计 席志新

公共艺术语境下的环境雕塑 孙珊,孔向阳

插图艺术略论 陈志明

论蒙台梭利方法 谢麒

辣文化及其艺术形态表达的研究 孔成

唐宋时期敦煌莫高窟与泉州开元寺飞天造型的异同 黄梦梦

凝固传统与工业文明的记忆——程连昆雕塑作品赏析

光似行云影如绘

旧金山艺术大学MFA教育对我国艺术硕士培养的启示 韦乐

论当今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许晓华

放眼卡通世界吸取课本精华 孙红侠

平面设计艺术教育中印刷工艺课的教学思考 于静霞

如何提高小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 边玥

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何"下马观花" 李玫,王辉

对中小学美术、音乐主辅修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 刘亚璋

论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高秀明

在美术教学中理性重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曹生龙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尤,刘永超

标志艺术设计课的教学探索 刘佳生

黄海灵奇纵意探梦魂犹在烟霞间——渐江与黄山情缘 张玉春

从黄老头书里捡来的几则趣闻——读《比我老的老头》 何永炎

解读沙耆的艺术人生 杨英曦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朴素至尊逸韵高致——浅谈滨田庄司作品的"用器之美" 陈思思

斗室创作与相互交流 葛昌永

浅谈声乐中的情感表达 赵惠群

浅谈钢琴音乐节奏的教育 崔浩

美术教育研究第3篇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作为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高师美术教育,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文献不断增多,研究内容逐步拓展。笔者分别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1999~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筛选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86篇作为取样对象,回顾与反思近十年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研究者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存在普遍共识,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应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应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如赵诗镜(1999)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定。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培养目标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定位,有效推动了高师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

1.专业课程的设置。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学者们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2]有研究者提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并建议增设设计基础、结构素描、意向素描、电脑设计等课程。有研究者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3]

2.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7%左右,而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包含了约2/5左右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4]有研究者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类课程、中国与日本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基础课程进行了比较,用翔实的数据证明了高师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学者们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大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普遍的趋势,综合性和人文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发展的主题。现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由单一的知识技能取向朝更注重人文价值取向转移,从而突出强调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有研究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5]杨钧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综合化、多元化的高师美术教育的研究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不断深入。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6]有研究者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7]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积极与基础教育相接轨,确立新的师资培养规格,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关注。

二、近十年高师美术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一)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学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p#分页标题#e# (二)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性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的不同,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三、高师美术教育研究展望

(一)高师美术教育价值观的正确定位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向专业美术院校看齐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造成高师办学偏离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尽管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但笔者认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根本上正确定位价值观,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在坚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上,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培养模式。

(二)研究对策和建议的有效实施

在研究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改革文章“蜂拥而至”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改革步伐仍十分缓慢。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应还停留在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结构等理论层面上,而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际,如何使理论对现实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起到“助燃剂”的作用,这是今后研究应重点开拓的领域。

(三)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理衔接

新的课程范式和课程环境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是推行新课程的关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教育教学中较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性质、目标和价值。为此,探讨构建合理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美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对加快教师教育改革步伐和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的不断拓展

纵观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经验总结居主流,在学科视角上以教育学占绝对优势,这种单一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的广度、深度。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方法论、发展趋势、脉络、价值

A中图分类号:G40 - 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方法学是1637年由笛卡尔提出的哲学观点,并在西方得到广泛的推崇,笔者将其基础定义理解为;一门学问采用的规则、方法与公理,一套可实现目标的做法及一种特定的做法。美国韦氏大词典[①“韦氏大词典”作为《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的习称,参考自《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1492页。]①对方法学的释义为“在某种知识领域上,对探索知识的原则和做法而作之分析。”方法学的通用概念是:在某一门学问或所要探索的知识领域上,对所使用之个别方法加以整合,比较,探讨与批判。以方法学为理论背景的各科科学学问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结构体系,譬如医学方法学、法律方法学、设计方法学等,学问的方法学包括能够支持这些方法之准确性原理。而美术教育的研究,应该也有属于其本身的方法研究体系,即美育方法学。且所涵盖了一系列已编撰好的美术教育建议方法,包括标准美育信息材料,正规教育程序、工作表与图像工具等的总和。

近年来美术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融合方法学体系的美术教育发展原理,并非单一解决美术教育问题的某一办法,它是一种具有学术方法精神的理论知识背景,是科学态度与人文背景有效结合的成果。笔者将它视为美术教育学科学术拓展的命脉。要使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规律化、妥善化,首先以统计学为基础,整合了近年来有关美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信息材料与相关文献,美育研究论文及著作内容分布;

表1 20 年来中国美育研究论文和著作内容分布

以思想史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中国美育思想史、西方美育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史是三大主要内容。美育思想史著作的写作范式表现为以美学思想史为蓝本,分别阐明每一位美学家的美育思想。在此类著作中凸显出古今教育的差异。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以讨论儒道两家思想为主,而近现代美育思想的论争焦点在梁启超、蔡元培和王国维。西方美育思想则重点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上。这些著作提出;梁启超的趣味教育论开启了中国美育的道路,同一时期的王国维基于西方哲学的“知、情、意”三分法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蔡元培基于当时的西方教育发展成就与国情推动了美育的制度化。[[1] 王晓旭,孙文娟,郭春宁.1990年-2010年中国美育研究脉络 [J].美育学刊.2011.6(2);1-11.][1]21世纪以后对中国美术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几乎是90年代的3倍。学者们以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为中心,进行深入解读与现代性阐释。其中也不乏一些以南宋程朱理学为基础的论文代表,如潘立勇在《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精神》中提出,朱熹人格美育的化育之道主要是承继儒家的传统命题。

以思想史作为美育研究方法的例证不在少数,近年来逐渐攀高的中国美育思想逐渐改变了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趋势,这种改变是源于以思想史为研究方向,推进了美术教育研究多元发展的应证。以思想史为切入点的资源整理方法是最普遍的美术教育学科方法论途径,有助于为美育研究提供广泛的理论知识。也概括了一部分以伦理社会发展为背景的美术教育知识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方向。

以原理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原理的研究方法是美术教育方法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支脉,它与美术教育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原理揭示了美术教育的内在属性,它将观念与动态程序连接起来,并形成一种规律。原理是模式的导论,尽管我们不断更新研究模式,但始终需要原理作为支持,另外,原理决定了可行性,使研究对象不脱离社会与自然环境,而这种无法避免的种种联系,使美术教育原理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细化与规范原理的内容,深入原理的内在属性,将使美术教育方法论更实际切入美术教育研究的核心。

正确的教学方法,受多方因素制约:第一是正确的美术教学任务或目标;第二是优秀的教材教科书;第三是教学执行者―――教师的全面素质;第四是教育对象学生的心理、认识和思维全面情况。这四方面原理都从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方法的制定和运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学方法是属于静态性质的方法,有一些教学方法则是动态的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发现法”,意即,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有关材料,亲自去发现结论或规律而成为“ 发现者”;即为动态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学中要善于将这两种方法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2] 王雨中.美术教育方法论.[J].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7(99);175-176.][2]原理的认识角度能够启发引导发现与建设方法,并促进合理改善美术教育教学体制。

美术教育原理研究方法还涉及了美育的性质与任务;内容与形式。从检索结果看,近十年不少学者在原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有一种开拓性的共识。如拉尔夫・史密斯著、滕守尧译的《艺术感觉与美育》( 200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凌晓蕾主编的《艺术美育》(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爱萍主编《美育与艺术欣赏》(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7 年) 等,都认为美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它通过美开启人的心灵,以一种熏陶而非灌输的方式对人的内在素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行为则是美术教育的实践形态,在高校中展开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术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的现行体制中,美术教育是必不可少和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1]

以实践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所创立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应证这种方法论的基础正是实践活动,同样,在推进美术教育研究的进程中,实践活动仍然是验证学术知识的重要途径。

以《美国哈佛大学课程体系改革考论―――哈佛通识教育( 美育类) 实地考察报告之二》[[3] ,傅晓微.哈佛课程体系改革考论―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二. [J].美育学刊:美育实践研究.2011.6 (2):51-60][3]为实例,研究高等学院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方法,为我国高等教育美育实践方法研究提供参考。美育类课程作为哈佛新课程体系的缩影,从以“学科”为分

类标准,到以“需要”为分类标准; 从重理论研究方法,到重审美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连接”大学院墙内外、学生现在和未来,实现了从美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跨越。

尽管美国和世界许多高校把哈佛核心课程体系( Core Curriculum System) 视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模板,但哈佛最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动因,恰恰是看到这“模板”显在和潜在的弊端。哈佛大学摒弃全球众多高校趋之若鹜的核心课程体系,追求更完美的课程体系,既来自俯视全球的霸气和视野,又来自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这些哈佛精髓,完全可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找到同样的文化元素。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积弊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积极因素。

哈佛课程体系改革是从自身多维认识到实践过程的衍化,再次宣告了它放眼世界的雄心,从研究实践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中国在1990 年蔡元培先生逝世50 年之际,李祥林的《中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创导者蔡元培》指出,蔡先生曾言: “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FsthetischeErziehung 译出,为从前所未有。”蔡元培真正从理论上使美育系统化,在实践中做出显著成绩并有广泛影响。[][1]而当下国内不少学院的美育体制改革也常以旧识推新学,但新学并非是由当下美术教育现状所催进的学术研究方法,实为扩充研究方法而学习、引用、采

纳的诸多办法,其结果大多是改变了学术

路径,而未改变学术研究的大格局。意识

表22009年哈佛新课程体系

寻找美术教育学科交叉点研究方法

有关于寻找学科交叉点的方法,一直是学者们推进学术的重要办法之一。现也有 “跨语境”美学的研究方式可成为美术教育学科探索研究法之参考。如比较受推崇的《高居翰中国美术史文集序》,它说明了学术研究可通过外来参照系的对比发现自身研究领域的盲区。近年来比较显著的学科交叉点是美术教育与语言语义学,美术教育与统计学、美术教育与生态学、美术教育与心理学、美术教育与图像学、美术教育与现象学,而相对传统的学术焦点是美术教育与文学、美术教育与哲学、美术教育与社会学、美术教育与逻辑学等。

以寻找学科交叉点的美术教育学术研究方式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学科内容,并为找到新的学术领域和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从美术教育与学科交叉研究分布法的要义来说,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是学术价值的体现。在这种研究方法逐渐成型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如:李欣人在《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及其当代意义》中指出,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和“人性复归”理论的提出。赵伶俐《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和创造》偏向于科学化、量化的研究,把美育目标所体现的观念意识和知识分解为一系列的行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懂得和了解基本的美学、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美的规律去进行自我人生的理想设计、形象设计和生活设计的方法。[][1] 但也有弊端,如范景中教授就曾经担忧“这种研究以常识碎片的拼凑而扼杀了美术史的魅力,也淹没了智识的光芒,导致了巧取之伪问题泛滥意一时”。而在美育与学科交叉分布研究方法的观念里,可以以笛卡尔在《论方法》中提出的四条理论作为依据:1.普遍怀疑,将一切可疑的知识圈出,剩下绝对正确的内容。2.将最复杂的事物转化为最简易的事物,例如将精神实体化为思维,将物质实体化为广延。[①笛卡尔“第一哲学”特有的哲学术语。就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 即物质的空间属性,即所谓的长宽高, 凡是物质必然占据空间 , 这就是广延 。]① 3.用综合方式从简单事物中,获得复杂事物。4.尽可能累计全面,复查周全,以确定毫无疏漏。这样的思维虽未必适用于美术创作,却可为美术教育方法学系统的形成提供参考,如,将第一条用于学科交叉点的寻找过程中,可相对减少无关知识对学术主题的干预;第二条则利于我们看清多维复杂事物,直击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本质与核心;第三条则利于美术教育与各学科知识体系相互碰撞、促进与发展;最后一条则适用于检验学术成果,为成果的实践和学术价值的体现创造可能。

2.5 美术教育部门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

近年来不少学院致力于学科探索,潜心研究美术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教法,也有的部分学者特别关注师资建设。在美育课程的目标方面,李开玲、孙景曾在《大学美育课程论略论》中从美术教育的大局观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美育目标论与课程论,认为美术教育的目标有三个: 第一,现代化的忧思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教育的使命; 第三,促进生存方式重建。美育课程的功能层面,邢云提出了美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为美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特别突出的有孟繁梧从师资的自然状况、素质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完整的知识体系、较强的艺术教育科研能力、更强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从艺术管理的课程设置来建设美术教育的新学科。艺术管理[arts management or arts administration]是一门新兴的辅助学科,它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和学院制美术教育普通学科相比,它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艺术管理者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为艺术家营造富有成效的创作环境,提供最佳机会发展其艺术;另一方面,要将由此而获得的成果呈现给理想的观众,为其艺术体验准备条件。在过去2000多年里,艺术家曾自行担当这个责任,而当艺术创作及其展示成为一种生产与营销机制时,人们认识到,艺术组织的领导与管理需要专业技巧。[[6] 曹义强.艺术管理的观念与学术状况.[J].新美术.2007.3(28);4-15.][6]“艺术管理是一门将文化政策、文化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博物馆学和艺术史与管理学结合的操作性学问。艺术管理者需具备商学、财经、经济学、心理学方面的技巧,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个观点是2007年由曹义强教授所提出的,以他将学科建设中的普遍方法与艺术管理学科特性结合所得出的学术观点来比较我们在以常人方法学取向的角度研究美术类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极易忽略学科的特性,我认为曹对艺术管理学科观念见解很值得我们借鉴。回顾一下常人方法学的特征有:1. 行动的权宜性( conting ency) 与规则的说明价值。2. 行动的场景组织与局部索引性。3. 行动的反身性和可说明性。4.研究方法的“独特适应性”。[[7] 周斌.教育研究中的――常人方法学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21):9-13.][7]研究人类社会生活是学术者不可忽略的要素,在美术教育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常人方法学,但常人方法学并非作为我们学科发展的拼图之一,而是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参考。且无论是以与美术教育相关的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或者依照社会功能变化的不确定性,在美术教育部门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中,仍需具有潜在随机性。

3.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学趋势

近年来,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趋势十分明显,1.逐渐脱离纯理论的研究方式向实践迈进。2.是针对院校性质的改善内容、目标、教材、方法、评估体系。3.是对美术教育与美学关系的进一步深入。5.隐性课程体系与交叉学科的开拓与探究。6.随着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类意识的改变,发展数字化和实验性教学。对于美术教育研究的发展而言,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在《高居翰中国美术史集序》里,我们发现跨语境研究为美术和美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系,这种外来的参照系往往能照亮容易处于盲区的问题与领域,高居翰善于默记大量的图像,他对视觉材料的评述,具有图文互证的效果。

从总体趋势来看,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成为一个单一途径而迅速发展,但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它们并未形成一个具有稳定性规律的方法体系,常态单一的方法无论是来自于东方的哲学观照,还是出自于西方思维的能量,都无法满足美术教育研究发展的未来格局,避免学术者尽可能不落入一种本位主义,如致力于完善美术教育方法学的研究,可综合文献与数据整理,结合社会学、统计学和哲学等探索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的形成与结构、普遍特征与内化逻辑、理序与稳定数据、变化与自然反应等,以至于美术教育研究的方法本身集成一套具有学术价值的参考体系,对美术教育研究的学术方法具有创新、预测、评估等功能。

美术教育研究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史;审美;美感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美术教育研究第6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史;审美;美感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美术教育研究第7篇

1美术馆能够促进大学的审美教育

法国的普及教育不设艺术课程,其艺术教育是通过美术馆来完成的,但法国人的艺术修养可谓有目共睹,美术馆的审美教育功能于此可见一斑。美国普林斯顿美术馆建立伊始便着力于支持大学的教育研究和服务,积极开展与艺术考古学院的师生、工作人员及其他学科的合作。美术馆五个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教师、职员、学生、行政部门和顾问理事会成员,他们着力促进美术馆与大学的交互发展。首先,美术馆藏品将成为学校学术计划的催化剂,美术馆将藏品充分使用,融入学习课程中。其次,美术馆要成为本科生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馆的藏品不仅用于教授艺术和考古学,也用来展示人类学、文学、社会科学、工程学、视觉艺术及建设学。美术馆努力扩大对所有本科学生的影响,使它的资源和活动项目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理解美术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他们将来有机会塑造并影响许多社区的文化经验和未来发展。第三,美术馆推动并出版严肃的艺术图书、学术研究成果。普林斯顿大学旨在办成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型大学及最杰出的本科院校之一。为此,美术馆编写翔实的收藏介绍手册来介绍美术馆和资源等。第四,普大美术馆加强采取若干举措使当代艺术融入生活中。例如,邀请艺术家走进大学校园和学生一起创造当代艺术作品,促进了普林斯顿大学校园的当代艺术氛围。目前,国内多数综合大学都设立美术系,并且为其他专业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史和美学选修课程来普及和加强大学的通识教育,但是这些课程大多仍然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这样的审美教育是不完善的。2011年开始,全国的美术馆陆续实行了免费开放的文化惠民政策。所以,当代的大学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蓬勃发展的美术馆来更好地完成审美教育任务。在美术馆内,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作品实物发挥个人想象,可以更好地消化老师的理论讲解与审美分析,甚至可以与正在展览的艺术家和创作者直接互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2美术馆能够为大学提供展示和实践的平台

(1)展览空间。“美术馆以公开展示美术作品的方式去表述和传达社会公共领域的种种信息、意向、文化理念和审美观念,把物化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美感伴随着服务社会、造福公众的理想诉诸社会公众,它在大众美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比博物馆的经典性收藏和展示而言,美术馆更具开放性和实验性,很多美术馆与当代艺术关系密切,诚然,展现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观念是美术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但是美术馆担负的是普及和提高大众审美的教育任务,如果经常展示大众难以接受的前卫艺术必然导致受众的局限化,进而使工作遭遇困难局面。学院派则不同,学院派的美术教学融合中西艺术思想和绘画手段,继承传统绘画精华,他们的艺术作品是美术馆空间里最守规矩的客人,也是公众审美教育的合适教材,非常有助于消除精英美术与大众美术之间的隔阂与障碍。美术馆也愿意为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和实验项目提供机会,这样的公共空间对于尚未踏出校门的学生而言可谓是上佳的展示平台。

(2)实习基地。美术馆是大学教育不可错过的实践平台。大学生可以在美术馆谋求实习和实践的锻炼机会。外语、中文、传媒、美术等专业都是备受青睐的专业,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视野的大学生可以在美术馆学习和帮助整理文案、策划讲座、布置展览等工作。随着近些年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已经十分宽泛,以艺术类为例,原来的教师和职业画家等就业方式已经逐渐丰富到艺术机构和艺术市场领域,美术馆、画廊、拍卖行工作者以及策展助手等工作都可能是他们的工作职位,而美术馆的实习实践经历无疑是日后工作中十分宝贵的积累。事物之间的作用都是相辅相成的。反而观之,大学也对美术馆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支持,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的科研力量可以促进美术馆的研究与发展,优秀的大学教学成果可以提升美术馆的文化品质。

3大学教师能够为美术馆提供学术支持

20世纪下半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美术馆的发展策略也随之有所调整,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受众群体,丰富教育形式,全体公民都成为美术馆的服务对象,原有的收藏和展示功能也随之拓展至公共教育领域,沟通、互动以及“知识生产”成为当代美术馆发展的重要理念。美术馆不同于画廊,它主要功能在于研究、学习和教育。从功能上讲,美术馆也是一个教育机构,学术讲座业已成为美术馆引导和提升大众审美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大学教师很多也是业内的学者专家,是美术馆不可忽视的研究主体。许多美术馆都围绕展览举办学术讲座,这是以学术的方式加以引导的重要方式。中国美术馆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举办面向大众的专家学者讲座,这些讲座有的针对学术问题,有的结合当时展品分析文化背景与思想内涵等问题,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观众理解和体验展览帮助很大。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怎样欣赏当代艺术》专题讲座。他在介绍传统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他的个人见解之后,还与大家共同观展,他鼓励观众发挥想象以赋予作品独特的意义,这使很多人加深了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和了解。美术馆内的很多展览是由大学教师策划或参与完成的。“策展人”在博物馆界和美术馆界有不同的解释。在国家文物局系统的博物馆“,策展人”通常被称作“业务主管”,而在文化部系统就译成“策展人”,这可能与中国的行政体制有关。无论如何,当代美术馆内的策展人身份越来越多元化,大学教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展览通常具有更加浓厚的学术意味。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