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合集7篇)

时间:2023-08-24 16:50:14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1篇

一、首诊负责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相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六)查房内容: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三、分级护理制度

(一)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二)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三)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四)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五)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六)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七)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八)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

(三)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医学专用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2篇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5例病人作为急救组,年龄16岁~46岁,平均31.5岁;入院时血压低于80/50mmHg(1mmHg=0.133kPa)38例,血压低于90/60mmHg79例,血压低于100/65mmHg68例;入院后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175例,宫颈妊娠3例,腹腔妊娠与卵巢妊娠各2例,宫角妊娠3例。急救时间10min~60min(28.59min±5.87min)。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年龄17岁~45岁,平均31.3岁;入院时血压低于80/50mmHg31例,血压低于90/60mmHg69例,血压低于100/65mmHg63例;入院后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155例,宫颈妊娠2例,腹腔妊娠与卵巢妊娠2例,宫角妊娠2例。急救时间27min~75min(43.17min±7.21min)。两组病人在年龄、血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病人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急救组在病人就诊后立即实施急救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①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异位妊娠的相关知识及急救护理措施,让人人知晓,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定期点评成功案例,加强应急能力。

②准确分预诊:分诊护士详细询问病史,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凡有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三者之一的育龄期妇女都要高度怀疑异位妊娠,视病情的轻重缓急,护送或用平车推送至抢救室。

③医护配合,尽早明确诊断:抢救室护士进一步询问病史,医护配合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对未婚妇女要注意问话技巧,保护病人隐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配合医务人员讲实话;有病人误将不规则阴道出血视为月经、流产;腹痛视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甚至胆囊炎等,因此要协助医生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相关检查包括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HCG、B超、阴道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等。对于小便量少者应及早行导尿和膀胱灌注术,为留取尿标本、B超检查争取时间,以便尽快确诊,尽早手术治疗。据报道,在急诊室HCG-尿检是决定病人状况2260的第一步。因此,急救护士应配合医生,采取措施尽早做出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

④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抢救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面色、皮肤温度、尿量、腹痛、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等的变化情况,并做好抢救记录。

⑤准确及时地实施异位妊娠预见性急救护理及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凡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微快速、血压降低腹痛加剧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让病人平卧、保暖、吸氧,氧流量5L/min~6L/min,取休克中凹位,抬高头部10°~20°,抬高下肢20°~30°,让病人卧床休息,不随意搬运病人及按压其腹部,保证周围环境安静有序;快速有效建立2条或3条静脉通道(选用12号~16号静脉留置针),多选上肢静脉争取时间,增加血容量。据报道,皮肤颜色苍白可作为判断异位妊娠破裂的指标,血压下降是异位妊娠破裂发生危象的指标之一。快速输液过程中要参照血压、脉搏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⑥做好心理护理:病人会感到死亡的威胁,对能否顺利度过手术期心存恐惧,护士可举手术成功的实例,做好安抚和疏导工作,和家属一道为其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

⑦对异位妊娠破裂者应尽早手术尽早手术是提高急性宫外孕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急救护士应争分夺秒、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留置导尿、抽取血液标本及急查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医护人员携急救用品用平车护送病人至手术室:向手术室护士详细交代病情、用药情况、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急救措施。

⑧安全护送病人至手术室运送前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医护人员携急救药品、物品用平车护送病人至手术室,向手术室护士详细交代病情、用药情况、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急救措施,双方在急诊转运单上签名。

1.2.2评价指标

①两组急救时间比较:急救时间是指从病人到急诊室就诊至急诊手术这段时间;

②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急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异位妊娠并休克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3篇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5例病人作为急救组,年龄16岁~46岁,平均31.5岁;入院时血压低于80/50mmHg(1mmHg=0.133kPa)38例,血压低于90/60mmHg79例,血压低于100/65mmHg68例;入院后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175例,宫颈妊娠3例,腹腔妊娠与卵巢妊娠各2例,宫角妊娠3例。急救时间10min~60min(28.59min±5.87min)。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年龄17岁~45岁,平均31.3岁;入院时血压低于80/50mmHg31例,血压低于90/60mmHg69例,血压低于100/65mmHg63例;入院后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155例,宫颈妊娠2例,腹腔妊娠与卵巢妊娠2例,宫角妊娠2例。急救时间27min~75min(43.17min±7.21min)。两组病人在年龄、血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病人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急救组在病人就诊后立即实施急救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①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异位妊娠的相关知识及急救护理措施,让人人知晓,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定期点评成功案例,加强应急能力。

②准确分预诊:分诊护士详细询问病史,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凡有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三者之一的育龄期妇女都要高度怀疑异位妊娠,视病情的轻重缓急,护送或用平车推送至抢救室。

③医护配合,尽早明确诊断:抢救室护士进一步询问病史,医护配合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对未婚妇女要注意问话技巧,保护病人隐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配合医务人员讲实话;有病人误将不规则阴道出血视为月经、流产;腹痛视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甚至胆囊炎等,因此要协助医生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相关检查包括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HCG、B超、阴道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等。对于小便量少者应及早行导尿和膀胱灌注术,为留取尿标本、B超检查争取时间,以便尽快确诊,尽早手术治疗。据报道,在急诊室HCG-尿检是决定病人状况2260的第一步。因此,急救护士应配合医生,采取措施尽早做出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

④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抢救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面色、皮肤温度、尿量、腹痛、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等的变化情况,并做好抢救记录。

⑤准确及时地实施异位妊娠预见性急救护理及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凡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微快速、血压降低腹痛加剧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让病人平卧、保暖、吸氧,氧流量5L/min~6L/min,取休克中凹位,抬高头部10°~20°,抬高下肢20°~30°,让病人卧床休息,不随意搬运病人及按压其腹部,保证周围环境安静有序;快速有效建立2条或3条静脉通道(选用12号~16号静脉留置针),多选上肢静脉争取时间,增加血容量。据报道,皮肤颜色苍白可作为判断异位妊娠破裂的指标,血压下降是异位妊娠破裂发生危象的指标之一。快速输液过程中要参照血压、脉搏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⑥做好心理护理:病人会感到死亡的威胁,对能否顺利度过手术期心存恐惧,护士可举手术成功的实例,做好安抚和疏导工作,和家属一道为其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

⑦对异位妊娠破裂者应尽早手术尽早手术是提高急性宫外孕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急救护士应争分夺秒、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留置导尿、抽取血液标本及急查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医护人员携急救用品用平车护送病人至手术室:向手术室护士详细交代病情、用药情况、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急救措施。

⑧安全护送病人至手术室运送前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医护人员携急救药品、物品用平车护送病人至手术室,向手术室护士详细交代病情、用药情况、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急救措施,双方在急诊转运单上签名。

1.2.2评价指标

①两组急救时间比较:急救时间是指从病人到急诊室就诊至急诊手术这段时间;

②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急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异位妊娠并休克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4篇

【关键词】 质量改进;手术室;快速冰冻标本

在外科肿瘤切除手术中,活体组织的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决定实施手术的方式,而手术方式又决定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时间[1]。虽然现代医学中有许多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诊断方法,但活体组织病理诊断仍是外科疾病最可靠、最直接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随着患者需求的增加,术中快速冰冻越来越多,通过回顾2011年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快速冰冻标本送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质量改进,以提高认识,完善手术室标本管理。

1 临床资料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年手术量1.2万例,2011年1月~2012年1月,术中快速冰冻标本687例。存在问题标本50例,占7.28%,其中手术医生原因23例,占46%,病理科原因18例,占36%,手术室原因9例,占18%。

2 快速冰冻标本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①手术医生原因:未提前联系病理科,术中临时电话通知;术前医生忙于术前准备、开医嘱等未填写病检单;病理检查单字迹潦草,患者资料填写不全,标本切取部位描述不准确,给病理科诊断带来困难。②病理科原因:正常工作日中午或下班时间无人值班,择期手术快速冰冻无法进行,手术时间只好推迟到下午,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临时冰冻无法进行。③手术室原因:无专职人员送检;与病理科人员口头交接,无文字记录;病理结果口头传达,无书面报告。

3 质量改进措施

①实行预约制度。术前一日手术医生和病理科预约冰冻时间,由于手术时间不确定,病理科接到通知后预留值班人员。节假日或休息时间病理科安排听班,每个手术间张贴听班人员的联系方式,建立临床科室各部门之间协调关系,在良好沟通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②手术室固定专职护士送检。手术标本切下后根据术者需要做特殊标记,洗手护士将切下的标本交给巡回护士,填写标本袋上标本签,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本组织名称、标本数量、手术间电话。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填写快速冰冻登记本,将标本、病检单及快速冰冻登记本交专职护士核对后即刻送至病理科,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在登记本上签名并将登记本带回。由于专职护士对预约患者心中有数,了解手术进展,缩短每份标本送检时间5 min。快速冰冻标本不需加固定液,必须立即送检。③更换全省统一的病检单。病检单是病理科医生做出病理诊断必备的文字资料,为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或依据。手术当日将填写好的病检单随病历带至手术室,术中所见由主刀医生口述指导下级医生完成。根据《河南省加强二级以上医院病理科规范化建设通知》要求,更换了全省统一标准的病检单,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医务科应组织手术医生学习相关要求,规范病理资料的书写。对不合格标本及申请单进行登记,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原因及送检人、所在科室。医院不定期对申请单、标本进行抽查,并分析、总结抽查结果。

4 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发出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手术时间。病理科与手术室之间传递冰冻报告结果通常是电话告知方式,虽实施多年未发生错误,但是口头转述必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制定了快速冰冻报告接听管理措施:①每个手术间设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病理报告者、接听人、接听时间、快速冰冻报告内容、手术方式、手术医生等。②巡回护士接听后及时汇报主刀医生,采取相应手术方式。③患者家属签字后将书面冰冻报告带至手术室。④争取医院支持,申请手术室安装传真机,用于快速冰冻报告。

由于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2012年2月~2013年2月术中快速冰冻标本758例,2例由于手术医生二次取材,耽误病理诊断,未发生1例手术室原因造成的标本延误送检,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5篇

关键词:脑外科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其中脑外伤的发生是其他外伤发生率的首位,其急诊手术具有重要地位。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技术部门,是抢救患者及外科诊疗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好发安全隐患的科室。众所周知,脑外伤患者病情具有发展速度快、恶化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若医疗工作者在手术室相关工作中大意疏忽,往往会使手术发生差错,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相对来说,对于影响较轻的患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延误手术时间;严重者致残、致死,产生医患矛盾,甚至发生医疗纠纷。近年来,我院随着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关注,对手术室存在的隐患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是以我院急诊脑外伤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为例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比我院实行“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前、后急诊脑外伤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00例的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93例患者为男性,107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8~57岁,平均34.2±3.2岁;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护士、医生等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脑外科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医疗差错及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收集此类相关的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理、总结,组织相关的医疗人员和护士交流经验,并对其安全隐患应对措施进行讨论,最终整理出完整的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要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学习和遵守,定期进行相关知识考核,考核结果与薪资挂钩。比较我院在实施手术室安全防范措施前、后急诊脑外伤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及医疗差错情况的发生。

1.3统计学处理[2] 将笔者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其中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结果P

2 结果

实施手术室安全防护措施前、后急诊脑外伤患者手术室医疗差错发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情况,在实施防范措施后的急诊脑外伤手术的出错率明显高于防范措施实施前,且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高(见表1)。

3 讨论

3.1急诊脑外伤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3.1.1急诊脑外伤的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由于科室排班不合理、缺乏人力、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等原因引起对急诊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不到位,如: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手术麻醉风险、急救准备的风险、手术意外等。在急救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注重急救而忽略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其相关法律文件的签署,常常引起医疗纠纷[3-4]。相对其他择期手术相比,急诊脑外科手术常因术前准备不充分、完善,及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在急救过程中常有操作不完善、抢救不及时等现象发生,如:不规范的手术仪器操作、缺乏无菌操作观念、器械物品不足、术中物品不完善、术前用药错误等均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

3.1.2环境隐患绝大多数急诊脑外伤手术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常常导致手术室环境准备不充分,手术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达标;未定期、及时的维修清洁手术室内空气净化系统、未及时落实湿式清洁扫措施等,可以增加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3.1.3护理经验隐患由于部分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缺乏、护理经验的不足,对其急救护理的技术不熟练、缺乏业务能力、执行不完善,医护人员不能密切的相互配合进行抢救工作,导致患者皮肤灼伤、延迟苏醒等。

3.2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3.2.1提高医护人员自身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水平、责任心,强化手术室安全隐患相关知识。做好合理排班制度,保持每一位医疗人员充沛的精力,定期组织学习,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鼓励医护人员不断的自我提升。

3.2.2急诊脑外伤手术在术前医护人员应认真检查手术器械、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敷料、器械消毒等是否齐全、完善,对可疑污染品及时进行更换,相关仪器进行试机,确定程序无误可以正常使用为准。着重加强手术室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2.3完善和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根据笔者对我院急诊脑外伤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其与国家提出有关手术室相关管理制度中存在差异进行改善,同时将新管理制度与奖罚、考核等制度挂钩,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进行综合考评。

3.2.4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加强交流与沟通,主动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加强责任心和同情心的培养。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总之,严格遵守手术室的安全隐患措施,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治疗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湘萍.急诊脑外伤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6):137-138.

[2]李雪会.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1):251-243.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急诊收治的危重腹部创伤手术病人100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2±12.8)岁;实验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28.5±12.6)岁。术前诊断:两组闭合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32例、34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并脏器破裂分别为18例、16例;入院处休克状态分别为18例、19例;合并胸部外伤分别为8例、6例,合并骨折分别为12例、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主要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部实施干预性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目前有关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护理体会和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2.3.4]来制定,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入下。

1.2.1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⑴手术室全体护士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组织下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如腹部的解剖,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后出现的病理生理特点,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各种急救药品的作用、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熟悉腹部手术全过程、以便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物品,配合医生手术和急救。根据以往的手术和抢救经验,制定急诊腹部创伤手术抢救配合程序。⑵对腹部损伤手术使用的特殊器械定期护理、保养,妥善保管,处于备用状态。了解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原理,熟悉使用方法,熟练配合要点。⑶针对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手术风险的特点[5],根据病情及时评估病人的风险,制定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学会跟病人及家属沟通技巧,争取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支持。

1.2.2 人员准备: 接急诊科或病房电话通知后, 问清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立即通知麻醉师,启动手术绿色通道。值班的两名护士立即做好分工,高年资的护士马上安排手术间,开启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准备好手术及抢救所需用物。夜间立即呼加班人员10 m in内到位; 另一名低年资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负责与急诊科护士交接手术患者,将手术准备时间缩短到最少。

1.2.3建立静脉通道: 以娴熟的操作迅速建立最少两路的静脉通道, 保证抢救药物进入体内的有效途径,协助麻醉医生快速完成气管插管, 立即打开急救所用的物品。

1.2.4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新老护士搭配,老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动作敏捷,各项抢救措施落实到位,老护士带着新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会忙而不乱, 能做到急、快、稳、准。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由spss13.0软件包统计完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

3结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休克发生率降低,2h内手术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5。

4讨论

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第7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在医院的护理中护理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它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中。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对患者的危害,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途径,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是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1]。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共4名,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3岁,平均年龄为(32.17±2.35)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最短的1年,最长的23年,平均(12.36±2.58)年。其中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2名,中专学历1名。2013年度我院大小手术2715例,2014年我院大小手术2722例,差异不显著,可对比(P>0.05)。

1.2方法

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提高护理风险识别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对客观存在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的能力,并将其归类,查找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组织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所总结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针对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2)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让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准确地判断在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3)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能够保障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就需要在手术室护理中,做好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在制度建立后,严格贯彻实施[2]。4)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培训,对存在缺陷的护理行为进行分析,确保每位护理人员能够对常见的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掌握并予以处理。5)监控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护士长负责对护理人员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务必按要求、按标准实施每一项既定措施,对于容易出现护理差错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观察护理差错易出现的时间及环节,对于个别容易出现工作差错的护理人员进行重点监控,以减少风险的发生。6)加强沟通。门诊手术室护理中,还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多方面的沟通工作,如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让患者能够明确手术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中的配合要求,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减少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发生[3]。

1.3观察指标

我院门诊手术室从2014年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2013年度进行对比。分别随机选取2013年度和2014年度门诊手术患者各148例进行回访调查,比较不同时间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1.4统计学处理用%表示我院不同时间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采用χ2检验,全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文中各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013年度我院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44例(5.30%),2014年度我院手术术护理风险发生87例(3.2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门诊手术患者进行回访调查,2013年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8.38%(116/148),2014年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27%(141/148),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目前的医院护理管理模式中,传统模式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护理需求,因此,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必须对护理服务理念进行创新,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护理的持续发展[4]。风险管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风险无处不在,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认知,能够促使护理工作在相关操作规程的指导下顺利地进行,从而有效防止差错产生。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它作为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最高准则,能够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效地规避风险。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因此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很大,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增强风险意识,对风险事件提前预防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这样才可有效保证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5]。本文研究中,我院2014年度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后,将其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2013年度对比,2014年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立群.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与防范[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7):169-170.

[2]赵艳芳.浅谈手术室护理风险及其管理[J].现代养生,2014,(04):207.

[3]晏兰,邱立,钱洪军,等.援赞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01):92-93.

[4]王巧波.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