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生教学实践(合集7篇)

时间:2023-08-23 16:34:42
小学生教学实践

小学生教学实践第1篇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育人实验基地和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建校近70年来,始终以“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为办学方针,开展基于实践改进、立足本土需要的原生态的教育实践性研究,形成了独有的学校品牌,孕育了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和发展范式。

关键词

小学教育研究;本土研究;率性教育;儿童哲学;开放式学校;东北师大附小

作为东北师范大学创建的育人实验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东师附小”)在建校之初即确定了“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方向,并逐步确立了“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的16字办学方针。回顾学校近70年的历史,在初创时期,王祝辰先生进行了“动的教学法”的尝试;教育体制改革时期,学校先后进行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验”“九年一贯制学制实验”等;整体改革实验时期,学校逐步推进学校管理的整体变革。进入新世纪,学校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为战略,开启了全面构建“开放式学校”的改革历程。2014年,学校在继承已有的办学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庸》中得到启发,提出“率性教育”的办学理念。抚今追昔,我们看到,正是立足于本土需要的原生态的教育实践研究,不断孕育与强化着东师附小的内生力和发展活力,使学校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学术品牌和文化特色。研究,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生长的主要范式。

一、办学理念本土化:追溯传统哲学,承继办学传统

1.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办学之“根”

中国传统哲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与“魂”。陈元晖先生提出,中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如《中庸》。《中庸》开篇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非常凝练地表达了中国人关于天命、人性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看法。东师附小提出的“率性教育”中的“率性”,即源于“率性之谓道”。“率”即遵循之意,“率性”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率性教育”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育,就是“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保护天性,就是保护儿童愿意探究、愿意想象、好问好动等天性;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儿童的差异,不搞“一刀切”,严而有度,不尚苛求;培养社会性,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态度、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为他们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价值基础。

2.在传承本校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校本化办学理念

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其核心目的是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教育中的主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关爱。而“率性教育”正是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教育,它的提出,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率性教育”的提出,也是对东师附小近70年来优良的办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首任校长王祝辰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顺应儿童天性的观点。1936年,他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写了《动的教学法之尝试》《小学各科新教学法》等著作,提出了“儿童有动的本能,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辈从事教育者,便应当顺应或利用儿童这种自动力”等思想。纵观历史,东师附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验探索中,都是围绕如何促进儿童发展、以儿童的视角开展实验研究的。可以说,“率性教育”所承载的正是学校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沉淀的潜心研究、大胆实验、示范引领的优良传统,是对学校“以人为本,尊重儿童”的儿童观的总结与提炼,彰显了历史性、时代性和本土性的鲜明特点。

二、研究问题本土化:顺应时展,立足学校需要

东师附小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现实背景。它一直跟随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保持着研究的前瞻性和时代性,起着引领前沿、示范一方的作用。

1.聚焦教育发展需要,确定全局性的实践课题

东师附小的教育研究一般以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依托学校课题研究,引领带动学校各领域的协同改革。学校始终保持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密切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实践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和挑战我国基础教育的前瞻性课题。从20世纪70年代进行单科单项课堂教学改革,到80年代进行整体教育改革,再到90年代初进行“小主人教育实验研究”和“小学生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再到本世纪初,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突破口,全学科联动式开发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东师附小的改革探索展现出一所小学对于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话题的实践性回应,体现出一所小学在教育改革与研究中的前瞻性与时代性。伴随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速成的教育”“功利的教育”,学校在“率性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率性教学”的主张,倡导教学要体现“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三个关键词。“有根源”,强调要挖掘知识的“根源”,依循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让教学有据可依;“有过程”,强调让学生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经历人类知识再发现的过程,重视归纳性思维的发展;“有个性”,强调基于儿童的差异展开教学,不搞“一刀切”,不追求完美。我们认为,学校提出的“率性教学”的三个关键词是颇具问题指向、时代价值和生态意义的教学观念,也是对现有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传承、发展和创新意义的教学观念。正是坚持了综合协同改革的思路,东师附小在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创新的内在生长力,并始终保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2.积极开展“儿童哲学”研究,开创“第三条道路”

就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而言,“儿童哲学”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以美国的马修•李普曼为代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儿童哲学教育,重点关注儿童对哲学的探寻过程。第二种以加雷斯•B•马修斯为代表,主张成人应该与儿童展开平等的对话,儿童可以帮助成人对有趣的甚至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他自己作为大学教授,也会到中小学亲自与儿童展开对话交流。我校基于“儿童是哲学家”的研判,做了大量有关儿童哲学研究的理论储备,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马修斯哲学三部曲”,反思“优越感”;鼓励教师向儿童学习,并结合教育教学,以关于“同一性”“自由”“伦理”等问题的儿童哲学田野研究,深度刻画“儿童之学、之思、之问”;将“儿童哲学”与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式融合,培养儿童的基本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独特的“儿童哲学”实践风格,我们称之为“第三条道路”。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儿童哲学与率性教育”高峰论坛。在我国“儿童哲学”研究的初始阶段,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晚、底子薄、作品少、移植多的状态下,东师附小以先行实践者的姿态,努力在该领域持续发声,使中国儿童哲学研究更具有实践情怀。

3.努力破解实践难题,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

学校依托教师青年基金制度等,设立小课题,组建研究团队,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开展原生态的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学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微观领域,发现“真问题”,将研究“做小、做微、做细”,做真正接地气的、实证性的研究,如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笔记在教学中的应用、儿童好奇心的研究等。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强调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相互融合与借鉴,如儿童课堂提问的原生态收集、合群性叙事研究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通过深度的课堂观察、作品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收集证据,如基于作品分析的儿童想象力研究、一年级学生入学识字量调查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研究等。目前,该项制度已成功运行八年,共批复了课题130多项,70%以上的教师具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完整经历了选题、研究、中期汇报、结题汇报的全过程,历练了进行科研“实战”的能力。这也为教师深度参与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储备了能力和经验,真正使他们走上了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

三、研究方法本土化:基于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实现本土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比如:学校基于单元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不是为任何“校外研究者”提供研究证据,而是为了改进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面貌。因此,教学改革的目的与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合二为一的。学校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从宏观上对单元教学开发与实施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三年周期内学校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方向、整体目标、具体举措及保障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学科委员会组织学科成员进行多轮的充分讨论,详细规划本学科在课程教材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培养方面的发展目标,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路径及预期产出的成果。第三个层面的规划由每个学科下的研究团队制定。学科委员会根据学科成员的研发力量,将其划分成相应数量的小研究团队,每个团队专门负责一个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路线,完成教材比较研究、设计单元内容及开发相关资源、进行教学实施的系列准备,最后进入到教学现场实施并开展跟踪研究等。东师附小的行动研究始终伴随着研究者有意识的、自省式的、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将问题直指教学内容的改进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关注来自教学现场的第一手素材的收集与分析;力图在“规范、学术”的理论研究与“自发、随性”的经验总结之间,探求基于问题解决、改善教育实践、深化理性思考的一条中间路线。

四、研究机制规范化:建设研究基地,保障本土研究持续推进

小学生教学实践第2篇

第一,语言的亲和力与准确性。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接收到信息。同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用一种柔和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第二,板书的绘画能力。不同于中学生,小学生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只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才会充分吸引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黑板板书活泼可爱,用醒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课堂活跃能力。小学生生性好动,不喜欢课堂上死气沉沉,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经常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轻松有趣的形式,寓教于乐。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

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目前,该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学能力

基础教学能力是教师从师任教的基本能力。小教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能力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欠佳。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在校小教专业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二级甲等的过级率不高;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教学见习中的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不够,使得小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不高;不少实习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不够协调、自然,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第二,板书呆板,书写不规范。不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板书呆板无趣,缺少设计。错别字、笔顺错误等问题也屡有发生。第三,过度依赖教材。一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过度依赖教材,有些更是一成不变地根据教材和教参的设置授课,没有和学生的学情相结合,使得授课效果大大降低。

(二)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需各种能力的综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是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能力。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不太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设计能力不高。不少学生在教学实习时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规范,对《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第二,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小学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小学课堂教学环境时,常常暴露出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或是不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期完成教学计划;或是对学生关注不够,教学分离,导致教学效果差;或是对学生的提问或突发状况惊慌失措,不能沉着应对;或是课堂纪律差,秩序混乱,教学过程无法顺利进行等。第三,教学反思能力不足。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但我们的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后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原因,教学反思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超越现有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可以说,教学创新能力是评价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中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停留在模仿和学习阶段,过度依赖教材,知识传授局限于书本,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在更新和组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情设计课程最优方案,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同时,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强化技能,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毕业时即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具备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是由全校公共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四部分组成,而在这四类课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全校公共课,比例最低的是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教学实习和见习等),专门开设教师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一些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忽略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没有联系小学教育实际,在实践环节上与其他教育类专业几乎没有区别。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内容陈旧,课程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离,不能满足学生作为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力度不够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学习,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对小教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明显不够:很多师范院校没有在小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纳入技能训练,即使有技能训练也不成系统,而是单一的、零散的训练,缺乏从组织到实施、从课程到师资的严格管理,训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也缺乏对训练进行科学、规范的考核,大部分师范院校除了普通话按照国家语委的规范要求进行考核外,其他技能如板书设计技能、课件制作技能、班级组织管理技能、科研技能等的考核涉及很少,导致技能训练的动力不足,学生在校时的教师职业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走上教学岗位时才暴露出问题。

(三)教学实践时间短,形式单一

教学实践是学校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提高的。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学实践的时间长,并且实践的形式也多样。“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种形式:非正式教育实习和正式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三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践时间短,落实不到位。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的教学实践一般为6到8周,如果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一个月左右。而这一个月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课,辅助班主任工作,真正走上讲台上课的次数非常有限。一些学校甚至安排学生回当地自行联系学校,实行“放羊式”的实习,使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很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只有教学实习,缺少教学见习和模拟训练,学生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不断转化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从而导致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

四、提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考

(一)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其人才培养应该“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也就是说,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应突出师范性,强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其次应贴合小学的实际需求,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专业有所区别;再次是定位在本科层次的培养,与传统的中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分开来,培养出的学生才是能适应小学教育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师院校应完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等进行调整,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办学特色。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就学习者个体而言,学习的根本标志就是越来越容易地、有效地参与团体重要的实践活动。”这正是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实践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高师院校应努力克服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不完善、与理论教学脱节,以及专业性不强等弊端,“以‘大实践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可将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综合实践三大板块进行构建,将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从各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内集中实训环节以及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入手,全面改革和完善小教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整合学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小学教育的特殊要求设置课程,精简理论课程,加大技能性实践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增加与小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体系从单一转向综合,课程内容从封闭转向开放,课程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实践应用。

(三)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加强教育实习管理

小学生教学实践第3篇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是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教育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其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立足点,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才。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实施“三生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的“三生教育”。在小学阶段实施“三生教育”,需从强化课堂教学、突出实践活动、注重文化育人等三个方面入手:强化课堂教学。省教育厅集中力量编写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云南省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供各级各类学校使用。要求各校要以适当的方式开设“三生教育”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保证必要的学时,进行灵活的考核评价,给予一定的学分,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要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中与“三生教育”有紧密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课堂中时刻以“三生教育”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突出实践活动。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注重文化育人。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比较优势和特色创新为核心,以培育优良的校风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要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意识。作为一名教师,育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意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我认为对学生来说,物质贫困固然可怕,但是精神贫困更为可怕。物质贫困使孩子上不了学,政府及各方面社会力量都在资助,但是精神贫困却是只有自身才能解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三生教育”,使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小学生教学实践第4篇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对于教师所教育知识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在教学教育中发现有趣的问题,并将这种思考思维方式引申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独立地找出问题的关键并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同学之间的配合,锻炼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团结中求上进,创新中求发展,这便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1.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的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心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所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与求知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将教授的内容转变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立动手问题,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这是儿童的天性。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天性,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教学中设置一些有趣的动手操作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找到解题思路。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中,教师单纯的口头讲解不如让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三角形,在寻找与绘画中了解三角形的特征,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

3.设置科学练习,培养学生实践动力

练习作业既是学科学习的延伸,又是巩固基础知识,夯实学生基础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当对课堂作业充分重视起来,注重课堂作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在设置课堂作业时注重对实践类型的练习题的设置,努力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课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对于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4.发散思维,注重课外引导

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知识的学习,更需要课外的实践开展。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加深,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能使学生深入了解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知识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堂外也能深入学习。比如,操场上的跑道,可以引导学生对操场上的跑道进行测量,学习矩形与圆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生全方面地成长。

三、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注意事项

1.注重课前学习,注意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收集课前资料,把握课堂的进展。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到一起,加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学习与准备工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把握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将课堂的40分钟充分利用起来,把握住课堂节奏,使每一个教学环节张弛有度,紧凑教学,加强对实践知识的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求真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大胆创新,在实践操作中学到新知识。

3.注重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师在向学生教授课堂知识时,应当把握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征,以风趣幽默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维护课堂的学习的氛围,以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来进行大胆的创新,在快乐中提高实践能力。

四、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1.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树立学生实践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在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知识传授与感情沟通交流的地方,教师应当把握住课堂节奏,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与拓展创新,树立学生的实践理念。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基础知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单向的,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较少。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对教育教学具有局限性。因此,通过将实践教育引入课堂,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引领创新未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与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学生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实践是认知的根,也是认知的养分,只有打好实践的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世界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引领学生创新未来。

五、总结

小学生教学实践第5篇

关键词 感恩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103-02

一、感恩教育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尤其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重索取轻付出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要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特别是小学教师更应该做出深刻的反省,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究和完善。

1.学会感恩是社会现状的需要。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各种道德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导致部分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孩子过度的满足,导致孩子形成许多不良的品行。感恩教育是以一种合乎人类情感的方式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使人类逐渐疏离的情感重新焕发生机,因此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学会感恩是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许多课程的设置都蕴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拥有对父母、对他人、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感恩情怀。

3.学会感恩是儿童成长的需要。儿童在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培养道德情操的关键启蒙阶段。儿童如果在儿童阶段没有产生感恩情怀,成人后也必将缺少感恩意识,缺少与社会、与伙伴的团结友爱。只有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快乐健康成长。

二、感恩教育的达成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通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感恩教育的主要措施

1.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主要通过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做到潜移默化。①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感恩名言诗句,学校广播播放感恩歌曲,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等为渠道,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②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定期召开 “感恩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

2.加强学科教学的感恩渗透。通过挖掘语文、思品、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以此来感化学生。

3.展开感恩教育活动。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切入点,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分层次的要求。

4.利用多媒体进行感恩熏陶。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四、感恩教育的具体策略

1.对父母的感恩。①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②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情感的具体表现。鼓励孩子阅读有关学会“感恩”的书籍。如《感悟父爱母爱》《爱的教育》,充分利用作文的机会表达学生对父母的爱。召开“感恩父母”的主题家长会。请家长上讲台讲述在外打工、为生活奔波的经历、见闻、感受。

2.对老师的感恩。①通过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比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遇见年长者自觉问好。②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

3.对同学乃至他人的感恩。①“我的同学”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②开展每周“我为同学做一事”“今天我值日”等活动。

小学生教学实践第6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实践能力 课前调查 立足课堂 课后延伸 课外活动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注重课前调查,培养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大纲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最终达到“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搜索、收集、整理与将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11册)这一教学内容前一天,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明天我们将要学习“百分数”,你们先去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并想想是表示什么意思。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并通过投影展示给大家。如:报纸上刊出的“梧桐镇的绿化率为35.8%”;衣服的成分标签上的“100%棉”“55%棉、45%涤纶”;方便面的包装袋上的“加量20%”……通过课前的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又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又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这一内容的课前,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记时。学生收集到如电视台的报时、车站的24时时刻表等实际生活中的内容。

“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归宿。注重课前调查,既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立足课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如在讲“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

三、强化课后延伸,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在教学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布置了如下一道题:有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铁板,现要用这块铁板焊一个深5厘米的矩形盒子(无盖)。要想使这个盒子的容积尽量大,你认为该怎样使用这块铁板?学生用硬纸板进行实践操作,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得出:用如下图的方法裁剪铁板,做成的盒子容积最大。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

1.理解型实践活动。理解型实践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融进生活实际情境的实践。学生在体验、分析、判断、处理生活实例中,不断学会和积累许多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活动:课前组织学生赛跑,路程是200米5圈,每人跑多少米?学生很快算出:200×5=1000米,接着告诉学生1000米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即1000米=1千米。这样“1千米”的路程在学生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2.发现型实践活动。发现型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中“再发现”“再创造”历程的实践活动。

3.应用型实践活动。应用型实际活动即联系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进行实践的活动。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在实际中引入知识把生活问题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问题生活化,以实现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小学生教学实践第7篇

【关键词】提高实践能力;广开思路;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实践活动1提高实践能力

操作实践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便于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学生通过眼看、手动、口讲、脑想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能让学生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课堂教学而言,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学生在观察或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2.学生观察一个物体、一种现象或操作某些学具;3.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注意操作总结。

2鼓励学生广开思路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大胆想象。这不仅能极大地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亲自实践,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

3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4课后精心组织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