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安全生产概况(合集7篇)

时间:2023-08-21 16:58:02
安全生产概况

安全生产概况第1篇

冶金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构建起包括矿山、钢铁冶炼、轧制、焦化以及配套专业和辅助生产系统组成的完整的冶金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冶金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数据看,与矿山等几个高危行业相比,冶金事故总量不大,近五年年平均事故起数约308起,年平均死亡人数306人。但冶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重大、特大爆炸、火灾、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社会效应远远超过了事故本身。

二、搞好冶金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各种监督管理制度、规定或办法

(1)建立冶金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备案制度,包括备案程序、内容、评价的资质规定等。

备案分为告知备案和审查备案。我们这里的备案是指告知备案,目的是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冶金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帮助。安全预评价报告是指导安全专篇编制工作的依据,高质量的预评价报告对指导项目后续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安全专篇。设计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应充分吸纳安全预评价报告的有关内容。目前虽然尚未出台统一标准的冶金企业安全专篇编制提纲,但可以参照高危行业已有的编写提纲,思路和框架应该基本一致。

验收评价和竣工验收。为保障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建设单位在项目完成基本建设稳定试运行一段时间后(试运行期不得超过一年),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完成验收评价报告后,可组织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

一个冶金企业建设项目往往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等环节,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尽量简化“三同时”程序,能够同时解决的一并解决,以减轻企业负担。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重大变更的备案制度。

(3)重大危险源的备案制度。(2009年刚刚颁布的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我局的《关于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进行了规定。符合上述规定的,即可认定为重大危险源。但是,冶金企业特有的生产工艺,也有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环节,如高温金属液体生产、吊运设施也应视为重大危险源加强管理。)

(4)冶金企业的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制度。企业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是造成事故伤亡人数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全监管部门应督促和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使作业和施救人员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5)开展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规定。开展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提升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之一。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或规范主要依据国家或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而制定的。企业按照标准或规范开展达标活动,实际上是对照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寻找差距,同时进行整改。因此,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采取措施推进冶金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

2、开展监督检查

对冶金企业的一般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冶金企业对所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监督检查检查钢铁联合企业内的焦化、氧气及相关气体制备、煤气生产(不包括回收)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情况,监督检查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人员的配备是否满足本规定的要求,监督检查冶金企业的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情况,监督检查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和煤气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3、组织开展冶金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宣贯培训(包括各级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等)。

各级从事冶金方面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做到基本了解冶金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主要工艺,掌握冶金企业安全检查方法以及危险源辨识方法,拥有与监管工作相适应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安全生产概况第2篇

一、工作成效

(一)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来抓,加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月日,我县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四家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各乡镇长及分管副乡镇长,沿湖13个乡镇的水上安全员,县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县直及条管有关单位,重点企业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总结了年安全生产工作,表彰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面部署今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上,县政府和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条管单位、重点企业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一年来,县安委会共召开4次全体成员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22个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组织开展4次安全生产大检查,10次专项督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亲临矿山、建设工地和车站码头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和各单位都按照县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抓具体,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有力措施,狠抓了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消除了大量的事故隐患,有效防范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有效预防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年,全县发生安全事故37起,死亡20人;年发生事故38起,死亡17人;2008年发生事故13起,死亡14人;年发生事故10起,死亡11人;年1月至现在,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9起,死亡9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均在市政府下达控制指标之内。

(二)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是落实政府部门监管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每年都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将各项目标任务评分细化,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单位进行考核,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二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23号文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企业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强化生产过程中的领导责任,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增加安全投入,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三)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认真宣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32号)。我县组织全县11家煤矿主要负责人、控股人、监管部门领导及业务骨干先后到煤监局赣东北监察分局、市煤监局和县安监局学习,并请煤监局领导到我县进行23号文现场宣贯,结合煤矿实际,融会贯通。组织各煤矿对《煤矿防治水规定》、安监总局33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宣贯。组织全县70家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作人员、从业人员举办安全培训班,宣贯国务院23号文件、省政府32号文件和国家总局34号令,聘请市局专家讲课,参训人员达800余人。组织县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安监站安监员、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国发[]23号文件的宣贯。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安委会文件形式对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作出了具体安排,6月11日,县安委会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县工业园开展了安全生产咨询宣传活动,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主持了活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法制办、工业园、公安局、建设局、环保局、质监局、总工会、团县委、文广局、电力公司、消防大队、交管大队等14个单位的领导和干部及工业园区企业和居民参加了咨询活动,现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摆放安全生产教育展板80块;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还组织乡镇和有关单位参加了市安委会统一安排的安全生产征文、安全发展图片展、安康杯竞赛、填写安全生产邮政幸运卡活动。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法规培训班8期,培训580余人次,举办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班26期,培训员工3200余人次,培训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500人次。

(四)加强重点时段安全生产监管

抓好节假日和重要时期的安全生产监管。在全国“两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三个重要时段以及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四个重要节假日,县政府都认真部署、妥善安排,建立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24小时值守和领导干部蹲点包厂(矿)制度,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由于工作到位,保持了重要时期和节假日的安全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五)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打牢安全生产基础,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煤矿方面,我们始终以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为主线,并贯穿监管全程。目前我县有县煤矿泉坪井、争光井、鲁溪镇小泉煤矿等通过了安全示范矿井验收于今年10月通过了省安全质量标准化通风、机电两个专业达标的验收。市罗坑煤矿等5对矿井正在创造条件,准备明年3月参加安全示范矿井或安全质量标准化通风、机电两个专业省级验收。目前,我县煤矿基本上已建成地面“一堂一舍三室”,井下六大系统(监测监控、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紧急避险)除紧急避险外,其余五大系统基本建成,井下机械运送人员装置已安装或准备安装,主要运输大巷及进回风巷采取金属钢支护,企业安全文化既普遍又丰富,安全氛围越来越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煤矿安全基础投入达2500万元以上,近两年,我县煤矿安全基础投入达5000万元以上。2家地下非煤矿山和13家露天非煤矿山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前正在迎接达标验收。在其他行业,我们在08年、09年两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按规定再增30%的创建单位。全县共确定6个乡镇、47家企业为年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单位,有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单位均制定了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按照上级的工作标准有序开展工作。县安监局、交通局、县质监局、县旅游局、县教育局等部门都安排干部到建设单位进行指导和检查督促,确保这项工作按方案有序推进。目前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市县两级对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单位进行达标验收。通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安全生产本质水平明显提升。

(六)着力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年,我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共组织较大规模安全隐患排查9次,排查企业(单位)345家,查出较大安全隐患720条,督促整改销号706条,整改率为98%。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销号,有力地防范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对煤矿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更是做到每月一次,并按照隐患等级建立相关档案,按照“五个落实”要求整改到位。今年,我们主要对煤矿瓦斯参数测定、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监控系统升级,煤矿防治水、职业卫生、井下电缆使用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管,总体围绕煤矿“六大系统”建设,打好基础。到目前为止,县安监局已开展安全监管90余次,配合省市部门监管25次,下达执法文书246份,给予行政处罚20余万元。

(七)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县安委会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补充通知”两个文件。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从8月至11月底,由县安委会牵头,组织工商、公安、建设、环保、质监、文化、供电等职能部门及有关乡镇政府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活动,共出动车辆1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70人次,重点对全县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等高危行业企业、建筑施工、市政工程和商业门店非法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共查出无证经营户120户,无照经营户97户,对所有无证无照经营户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对7户屡教不改的无证无照经营户依法进行了取缔,对4起无证无照经营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今年9月,由县政府牵头,县环保局、公安局、安监局、工商局、供电公司、民爆公司、船滩镇政府联合执法,对船滩镇河潭村非法钒矿加工厂依法采取炸封措施,有效地打击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八)认真组织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局认真组织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创业服务年”活动中,县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制订服务工作措施,向企业作出服务承诺,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6月日至7月15日,县安委办成立服务小分队,深入工业园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服务活动,为园区危化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无偿服务,为企业解决了一些建设、生产、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经验总结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我县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也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创新,有的工作还走在全市前列。去年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评我县荣获第三名。今年我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被评为全省煤炭系统先进单位,全省烟花爆竹经营安全整治示范现场会和全省小煤矿安全示范建设现场会均在我县召开。有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是总结推广强化目标管理好做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考核作为推动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努力实现“三杜绝、两减少”的工作目标。县政府每年都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明确一把手为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生产经营企业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全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是总结推广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好做法,着力防范安全事故。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是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从近年来发生的事故分析,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隐患引发的,血的教训告诉我们,隐患水除,安全难保。我县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排查是基础,整改是手段,安全是目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进一步规范隐患建档、督办、治理和销号制度,坚决按照隐患治理“五落实”的要求整治各类隐患,确保安全。

三是总结推广警示教育好做法,推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我县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重点,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安全文化“六进”活动,同时全面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全县所有化工生产企业、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都建立了安全警示教育室,用身边的事故对职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四是总结推广开展安全标准化的好做法,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安全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好的安全管理可以消除存在各种隐患和风险,最大程度地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县在矿山、教育、旅游、交通、商贸等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指导企业按照行业标准化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安全生产投入,整改隐患,实现安全生产。通过以点带面,推动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下步打算

1、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安全生产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先行。年,要进一步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发[]23号文件的宣贯工作,一是抓好扩面,将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宣贯工作延伸到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二是注重效果,宣传工作力求突出重点、通俗易懂,使广大从业人员能够吃透精神,抓住要点,增强理解力和执行力。

2、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是直接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导火索,开展隐患排查并督促抓好整改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中之重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牢牢绷紧隐患排查治理这根弦,深挖细找安全隐患,下定决心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3、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未经安全生产许可,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潜伏着更大的安全隐患,更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年要把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作为安全生产监管重要内容,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掌握有关信息,一经发现,要不留情面,依法从严予以打击,该停产整顿的坚决停产整顿,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取缔的坚决取缔。

4、推进职业健康监管。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职能转换后,将面临新的课题,增加新的工作内容,我们将增加职业健康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编制,保证工作力量;要加强学习培训,尽快熟悉业务知识,早日进入工作角色;要认真履行职责,使该项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正常有序开展。

安全生产概况第3篇

做好成本控制需要依靠全面预算管理,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核心是批复的概算。所以全面分析概算各类别项目的实际支出状况是重点工作。投资成本分析从两个方面展开:支出范围与实施方式。

1.支出范围分析。铁路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完成,合同签订后,工程概算基本上就划分成了几部分:甲方掌握费用、甲供物资、降造费、合同价款等。各部分支出的内容和金额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基本思路是从实际支出情况与概算或合同约定数额的差异程度着手(以初设招标为背景)。⑴概算内项目超出额:概算内类别项目已超支或预期超支金额合计。包括所有能由基本预备费、降造费、工程造价增涨预留费等内部项目解决的超支内容。该数据反映由概算自身消化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投资额增加。(2)概算外项目超出额:由I类变更设计等引起的必须调整概算的所有新增投资金额合计。该数据反映由重大变更设计所造成的对概算进行调整程度。

2.实施方式分析。投资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资金的融资、存储、支付的过程。融资环节重点在于及时性、经济效率性,存储环节重点在于资金安全,支付环节重点在于保证支付比例的合理性。

(1)融资。融资成本率:根据各项融资金额乘以各自权数乘以利率,可以得出整个项目的融资成本。该指标反映建设资金的使用成本。出资到位率:根据概算,各出资方的实际出资与计划数的比率,反映各出资方的出资情况及积极程度。额外债务成本:根据先自用资金,再负债融资的投资原则,计算出最小债务成本,实际发生数减去最低债务成本值即得到总额外债务成本。该指标反映整个项目债务成本额外支出情况,及融资时间上的安排合理性。

(2)存储与支付。预付工程款比率:预付工程款占计划完成工程量的比例。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先期预付资金情况。工程款支付率:已付工程款(包含转冲的甲供物资、代扣代缴税款等)占总应付工程款比例。该指标反映建设资金满足工程实施进度的程度。资金日均沉淀额:利息除以对应期间活期利率。该指标反映闲置资金的沉淀情况。

二、安全质量分析

铁路工程的安全质量情况监督与分析有专门的部门来做,通过安全培训、现场检查、牌卡控制、信誉评价等手段来完成。财务数据资料对这方面的记录相对较少,但也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深入到施工单位财务部门,来对这方面的信息进行挖掘。

1.施工人员履约情况。招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都对相应学历资质的人员数量进行了承诺,但在实际中,往往存在投标的是一批人,而到位的是另一批人,偷梁换柱,对工程的安全质量造成很多隐患。对照投标文件,逐批对比实际人员到位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评测出施工人员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

2.安全生产费的使用情况。安全生产费是根据规定比例计提的专门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安全生产费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指数高低。确定每期安全生产费用的支出比例,并深入排查详细的支出情况,可以判断施工单位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有无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概况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博弈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246-03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产品领域的问题已由农产品短缺之忧转向了农产品安全之虞,并且这种现象会由于中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众多且小而分散、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监管机制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而难以在短期内根治。而解除农产品安全之虞事关社会和谐,政府部门应符合大众的要求,提升农产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然而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2006年6月的“福寿螺”事件、2006年9月上海发生的疑似散发性“瘦肉精”中毒事件、2006年末上海的“多宝鱼”药物残留严重超标事件、河北红心鸭蛋含“苏丹红四号”事件、2008年9月河北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让世界对中国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产生了担忧;还有木耳用硫磺熏制、腌熏食物有防腐剂、蔬菜农药残留等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等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那么,在国内农产品安全堪忧、监管体制沉疴难除、民众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激励农产品生产者(企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出于问题本身的现实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农产品质检中心与农产品生产者的博弈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加强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一、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设定

按照信息经济学对市场商品特性的划分,可以将农产品的质量信息划分为搜寻品特性信息、经验品特性信息和信任品特性信息。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对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质量甄别与信息利用方式是不同的(Nelson,1970;Darby & Karni,1973)。农产品的搜寻品特性,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前就可以凭感官直接了解的特征,消费者辨识质量不存在障碍,信息搜寻成本极低,如农产品品牌、标签、价格、产地等外在特征以及农产品的颜色、光泽、大小、新鲜程度、形状等表面特征。农产品的经验品特性,无法在事前做出评价,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后才能够了解的内在特征,如口感、味道等。农产品的信任品特性,主要是指即使消费之后也没有能力了解的有关安全和营养水平等方面的特征,如农产品的激素、抗生素、胆固醇、细菌含量和农药残留量、是否含转基因成分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等。既不能由肉眼观测,也无法依靠消费体验在短期内确认其质量状况,对它的质量甄别需要特定的知识或检测手段。鉴于农产品质量难以辨别的特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便成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切入点,设定如下模型。

在模型中,假设博弈的参与人包括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农产品生产者(企业)两个参与人,两者均为理性人,信息是完美的,参与人的行动是可以观测到的。根据所分析问题的需要,本文把农产品质检中心标准化为一个行为人。农产品质检中心的纯战略选择是检查或不检查。同时,本文也把农产品生产者标准化为一个人。农产品生产者的纯战略选择是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或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表1概况了对应不同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 这里,α是检测成本,R是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正常利润,F是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罚款,C是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成本;R'是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利润。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验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的农产品是安全的,他的农产品将被允许销售,将获得正常利润R,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验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的农产品是非安全的,他的农产品将被销毁,不仅投入的成本C不能收回,还要被罚款F。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不检查,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与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都被允许销售,因为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成本要小于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成本,所以在农产品价格P一定的情况下,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利润R'要大于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正常利润R。本文假定α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博弈过程和均衡分析

该博弈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找到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是问题的关键。

本文用θ代表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γ代表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给定γ,农产品质检中心选择检查(θ=1)和不检查(θ=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πG,(1,γ)=-αγ+(-α+F)(1-γ)=F-α-Fγ

πG,(0,γ)=0γ+0(1-γ)=0

解πG,(1,γ)=πG,(0,γ) ,

即:F-α-Fγ=0

得:γ*= 。

所以,如果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小于γ*=,农产品质检中心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如果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大于γ*=,农产品质检中心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如果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等于γ*=,农产品质检中心随机的选择检查或不检查。

给定 ,农产品生产者(企业)选择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γ=1)和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 γ=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πp,(0,1)=Rθ+R(1-θ)=R

πp,(θ,0)=(-C-F)θ+R'(1-θ)=R'-(C+F+R')θ

解πp,(0,1)=πp,(θ,0),

即R=R'-(C+F+R')θ

得:θ*=。

所以: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小于θ*=,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的最优选择是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大于θ*=,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的最优选择是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等于θ*=,农产品生产者(企业)随机的选择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或非安全的农产品。

因此,混合战略均衡是:

θ*=,γ*=,

即农产品质检中心以θ*=的概率检测农产品,农产品生产者(企业)以γ*=的概率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这种均衡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农业生产中的众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企业),其中有γ*=比例的生产者(企业)选择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有1-比例的农产品生产者(企业)选择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农产品质检中心随机的检测θ*=比例的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的生产情况。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农产品质检中心与农产品生产者的博弈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θ*=,γ*=,

即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是θ*=,农产品生产者(企业)以γ*=的概率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因此,为了提高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降低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本文具体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适当提高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罚款

因为增大F在提高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的同时,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例如,假设农产品的价格为P,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C,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利润率为20%,则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正常利润R=2C×20%=0.4C,农产品的价格为P=2+0.4C=2.4C,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利润R'=2.4C-1C=1.4C。假设检测成本α=0.5C,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罚款F=2C和3C,γ*分别为:

γ1*===,

γ2*===,

显然γ1*

同理,θ*分别为:

θ1*===,

θ2*===,

显然θ1*>θ2*,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罚款F,有效地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从而降低了监管成本。

(二)开展检测技术研究,加强对国外先进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引进和创新,努力降低农产品检测成本α

因为检测成本α的减小,可以使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提高。例如,假设农产品的价格为P,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C,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假设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罚款F=2C,检测成本α=0.5C和α=0.25C,γ*分别为:

γ1*===,

γ2*===,

显然γ1*>γ2*,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农产品检测成本α,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

(三)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

通过建立和实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既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的监管作用,增加了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又缩小了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利R'与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正常利润R之间的差距,从而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例如,假设农产品的价格为P,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C,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利润率为20%,则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正常利润R=0.4C,农产品的价格为P=2.4C,如果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和1.5C,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利润R1'=2.4C-1C=1.4C和R2'=2.4C-1.5C=0.9C。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罚款F=2C,θ*分别为:

θ1*===,

θ2*===,

显然θ1*>θ2*,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缩小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利润R'与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正常利润R之间的差距,有效地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从而降低了监管成本。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邢卫锋.影响农户采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因素及采纳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安全生产概况第5篇

关键词:政府博弈政策取向政策效果

危险化学品指易燃、易爆、带有高剧毒、高腐蚀性,会对人、设施、环境造成损害的化学品,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事故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危害巨大,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令人触目惊心。在我国,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数量多且相对分数,集中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设备及技术水平差,且生产布局的不合理,同时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明显缺陷,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研究及加强对于危化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制,保障危化行业的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危化行业安全生产状况

从时间进度来看,自2000年开始,大量资金拥入该危险化学品行业,产能盲目扩张,建成了一批存在重多安全隐患的小化工厂,这一时期事故发生次数及伤亡人数大大增加,至2003年伤亡428人为历年最高。2003年国务院签署实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04年1月13日正式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加大了对危化行业的清理整顿力度,由此2003年成为一个转折点,全国危化行业安全形势趋于好转,发生事故次数及伤亡人数大大减少。但2006年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事故总量及伤亡人数同比上升8.5%和16.2%,其中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死亡人数明显上升,还发生多起重大未遂事故,社会影响极大。

数据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十一五发展规划”

危化行业安全生产状况难以彻底改观,生产事故居高不下,安全投入不足是其直接原因。企业作为追求个体私利最大化的理者,我们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或是责任来约束所有的企业主,由此,政府介入成为必然,其监管政策的选择、路径的取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政企博弈模型分析

在地方监管部门介入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状况下,二者成为一对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由此我们构建二者的博弈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监管部门及企业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参与者,都会按照博弈的规则行事,都是在充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之后,采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一〕构建政企博弈模型

对政府而言,任何一种制度(体制)的安排必须要令各利益相关方达到一种均衡,在此前提下制度才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否则这种制度就无法成立,也无法贯彻下去。也就是说,只有当监管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能够达到博弈的一个均衡解时,各方才没有采取其它策略的积极性,这时政策才能贯彻下去。图c中,监管部门有两种策略:监管和不监管;企业也存在两种策略:减少安全投入和增加安全投入。在监管部门不监管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减少安全投入,则其收益为V,监管部门收益为(-D),包括上级部门的查处,公信力下降以及社会压力等;因此,作为理性参与者,监管部门必然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转而采取监管的策略,这样其收益由(-D)变为0,而企业的收益为(-P);企业为改变这一不利状态,选择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努力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其收益上升为0,双方皆无利可言。同样的道理,监管部门在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情况下,转而采取不监管的策略,以追求其收益由0上升到S,而企业也会随之减少安全投入,将其收益由0增加到V。根据收益矩阵,如果企业选择减少安全投入,则监管部门最好的策略就是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而言最好策略就是增加安全投入;同样,监管部门在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前提下,必然会选择不监管的策略……这样就形成了一列环环相扣的博弈链条,即图中的箭头所示,该博弈不存在纳什均衡解,因为没有导致确定性结果的内在机制,双方均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取额外的收益。由此,在实际操作中,地方监管部门与危化企业屡屡上演的“你进我退”的闹剧也就不难理解了,

监管部门

不监管监管

业减少安全投入

V,-D-P,0

增加安全投入0,S0,0

〔二〕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

在不存在纳什均衡的情况下,我们寻找该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其原则一是不能让对方猜到自己的选择;二是双方选择每种策略的概率要使对方无机可乘,即对方无法针对性的采取某一策略而获得额外收益。以r表示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概率,以q表示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企业应该保证使监管部门选择监管与不监管策略的期望收益是相同的,即无差别,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方程组:

可以解得,

同样的,给定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策略的概率为e,选择监管策略的概率为c,其应该保证企业选择增加或减少安全投入策略的预期收益是相等的,即

可以解得,

此时的混合策略均衡为:监管部门以(,)的概率选择不监管与监管的策略,企业以(,)的概率选择减少和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此时,双方均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选择而获取额外的利益(期望收益),也就是说该混合策略组合是稳定的。由此我们计算双方的期望收益。

监管部门期望收益:

企业的期望收益:

〔三〕政策取向分析

根据上面的假设,当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为e时,危化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其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令n代表危化企业进行违规生产被处罚的程度(被查处后的损失与未被查处时的收益之比),且,即有

在达到该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时,须保证企业增加或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相等,即有

整理得

基于理性的企业行为取决于其选择两种策略期望收益的对比,如图d所示,以横轴表示监管部门不监管的概率e,其取值在0到1之间,C点的位置代表的取值。

(1)当时,即有,企业的混合策略选择中,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逐步变大,行业的安全投入量不足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水平。

在D点处,e较大(监管部门漠视其监管职能),且n比较小(危化企业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减少其安全投入),政府的查处力度较小,企业也不太会关注其安全生产职责,安全投入较少。

在E点处,e足够大,即有(监管部门履行其监管职能的概率是微乎其微),且n足够小(危化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利益诱惑足够大),此时,没有任何的激励——惩戒因素促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投入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小值。

(2)当时,即有,企业的混合策略选择中,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逐步变小,行业的安全投入比较充足,安全生产状况可以得到改善。

在B点处,e值比较小(监管部门比较重视其安全监管职能),且n较大(危化企业减少其安全投入受到的惩罚比较小),此时,企业比较关心其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生产投入较多。

在A点处,e非常小,即有(监管部门必定履行其监管职责),且n足够大(危化企业减少其安全投入受到的惩罚非常重),此时,企业非常重视其安全生产职责,自然会努力增加其安全投入,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三、政策效果评估及监管路径选择

(1)考虑增大n值的政策效果,即加重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

构建博弈模型图解〔图f〕。以横轴表示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其取值在0到1之间;以纵轴表示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使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收益变为〔-P'〕,其预期收益为,于是企业会改变自己的策略选择,增加安全生产投入,这样,监管部门就有减少其监管概率的利益动机,即由c减少到c',这时企业选择两种策略的预期收益再次相等,于是企业重新回到混合策略的选择上,其混合策略的概率分布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即有r=。在S、D的值不变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加强对于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在短期内会促使企业增加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状况会有所改观,但从长期来看,却会使监管部门的惩罚概率减小,社会安全生产状况不会有太多改善

安全生产概况第6篇

从时间进度来看,自2000年开始,大量资金拥入该危险化学品行业,产能盲目扩张,建成了一批存在重多安全隐患的小化工厂,这一时期事故发生次数及伤亡人数大大增加,至2003年伤亡428人为历年最高。2003年国务院签署实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04年1月13日正式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加大了对危化行业的清理整顿力度,由此2003年成为一个转折点,全国危化行业安全形势趋于好转,发生事故次数及伤亡人数大大减少。但2006年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事故总量及伤亡人数同比上升8.5%和16.2%,其中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死亡人数明显上升,还发生多起重大未遂事故,社会影响极大。

数据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十一五发展规划”

危化行业安全生产状况难以彻底改观,生产事故居高不下,安全投入不足是其直接原因。企业作为追求个体私利最大化的理者,我们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或是责任来约束所有的企业主,由此,政府介入成为必然,其监管政策的选择、路径的取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政企博弈模型分析

在地方监管部门介入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状况下,二者成为一对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由此我们构建二者的博弈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监管部门及企业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参与者,都会按照博弈的规则行事,都是在充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之后,采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一〕构建政企博弈模型

对政府而言,任何一种制度(体制)的安排必须要令各利益相关方达到一种均衡,在此前提下制度才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否则这种制度就无法成立,也无法贯彻下去。也就是说,只有当监管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能够达到博弈的一个均衡解时,各方才没有采取其它策略的积极性,这时政策才能贯彻下去。图c中,监管部门有两种策略:监管和不监管;企业也存在两种策略:减少安全投入和增加安全投入。在监管部门不监管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减少安全投入,则其收益为V,监管部门收益为(-D),包括上级部门的查处,公信力下降以及社会压力等;因此,作为理性参与者,监管部门必然在利己动机的驱使下转而采取监管的策略,这样其收益由(-D)变为0,而企业的收益为(-P);企业为改变这一不利状态,选择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努力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其收益上升为0,双方皆无利可言。同样的道理,监管部门在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情况下,转而采取不监管的策略,以追求其收益由0上升到S,而企业也会随之减少安全投入,将其收益由0增加到V。根据收益矩阵,如果企业选择减少安全投入,则监管部门最好的策略就是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而言最好策略就是增加安全投入;同样,监管部门在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前提下,必然会选择不监管的策略……这样就形成了一列环环相扣的博弈链条,即图中的箭头所示,该博弈不存在纳什均衡解,因为没有导致确定性结果的内在机制,双方均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取额外的收益。由此,在实际操作中,地方监管部门与危化企业屡屡上演的“你进我退”的闹剧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

在不存在纳什均衡的情况下,我们寻找该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其原则一是不能让对方猜到自己的选择;二是双方选择每种策略的概率要使对方无机可乘,即对方无法针对性的采取某一策略而获得额外收益。以r表示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概率,以q表示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企业应该保证使监管部门选择监管与不监管策略的期望收益是相同的,即无差别,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方程组:

可以解得,

同样的,给定监管部门选择不监管策略的概率为e,选择监管策略的概率为c,其应该保证企业选择增加或减少安全投入策略的预期收益是相等的,即

可以解得,

此时的混合策略均衡为:监管部门以(,)的概率选择不监管与监管的策略,企业以(,)的概率选择减少和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此时,双方均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选择而获取额外的利益(期望收益),也就是说该混合策略组合是稳定的。由此我们计算双方的期望收益。

监管部门期望收益:

企业的期望收益:

〔三〕政策取向分析

根据上面的假设,当监管部门的监管概率为e时,危化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其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令n代表危化企业进行违规生产被处罚的程度(被查处后的损失与未被查处时的收益之比),且,即有

在达到该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时,须保证企业增加或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相等,即有

整理得

基于理性的企业行为取决于其选择两种策略期望收益的对比,如图d所示,以横轴表示监管部门不监管的概率e,其取值在0到1之间,C点的位置代表的取值。

(1)当时,即有,企业的混合策略选择中,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逐步变大,行业的安全投入量不足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水平。

在D点处,e较大(监管部门漠视其监管职能),且n比较小(危化企业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减少其安全投入),政府的查处力度较小,企业也不太会关注其安全生产职责,安全投入较少。

在E点处,e足够大,即有(监管部门履行其监管职能的概率是微乎其微),且n足够小(危化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利益诱惑足够大),此时,没有任何的激励——惩戒因素促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投入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小值。

(2)当时,即有,企业的混合策略选择中,减少安全投入的概率逐步变小,行业的安全投入比较充足,安全生产状况可以得到改善。

在B点处,e值比较小(监管部门比较重视其安全监管职能),且n较大(危化企业减少其安全投入受到的惩罚比较小),此时,企业比较关心其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生产投入较多。

在A点处,e非常小,即有(监管部门必定履行其监管职责),且n足够大(危化企业减少其安全投入受到的惩罚非常重),此时,企业非常重视其安全生产职责,自然会努力增加其安全投入,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三、政策效果评估及监管路径选择

(1)考虑增大n值的政策效果,即加重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

构建博弈模型图解〔图f〕。以横轴表示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其取值在0到1之间;以纵轴表示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期望收益。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使企业减少安全投入的收益变为〔-P'〕,其预期收益为,于是企业会改变自己的策略选择,增加安全生产投入,这样,监管部门就有减少其监管概率的利益动机,即由c减少到c',这时企业选择两种策略的预期收益再次相等,于是企业重新回到混合策略的选择上,其混合策略的概率分布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期望收益,即有r=。在S、D的值不变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加强对于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在短期内会促使企业增加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状况会有所改观,但从长期来看,却会使监管部门的惩罚概率减小,社会安全生产状况不会有太多改善

(2)考虑减小e值的政策效果,即加大对监管部门漠视其监管职责的惩罚力度。

构建博弈模型图解〔图g〕。以横轴表示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的概率,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纵轴表示监管部门对企业采取不监管策略的期望收益。现加大对于监管部门这一行政失职行为的惩戒力度,使得监管部门的收益变为〔-D'〕,在r不变的情况下,其期望收益为<,监管部门自然会采取监管的策略,增加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而对企业来说,在短期内不得不选择增加安全投入的策略以应对监管,在图中表现为概率由r增加至r'。这样监管部门选择两种策略的期望收益相等,会再次选择混合策略,达到新的混合策略均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加重对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的惩戒力度短期内会促使监管部门真正尽职尽责,从长期来说也会促使企业加大对于资源的安全投入力度,业内安全生产状况会得到改观。

摘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状况难以改观,生产事故屡屡发生,安全投入不足是其直接原因,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博弈及力量对比则是导致此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构建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博弈模型,评估监管政策实施的效果,以便监管部门在政策取向及评估上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

安全生产概况第7篇

概况:1月,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牛奶及奶制品中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二聚氰胺),我国紧急与新西兰联系,新西兰大使向消费者道歉。

结论:污染是由使用含双氰胺肥料造成微量残留,因低于欧盟标准,不构成健康风险。

2、镉大米

概况:2月,在广州市场随机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结果显示镉超标,属于不合格产品。广州市食药监局抽检结果显示,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率达44.4%。广州市食药监局同时公布了涉事的餐饮单位、涉事米制品企业等信息。

结论: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事件属于湖南省局部地区受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水稻加工的大米。或使用大米制作米制品导致镉超标,不是非法添加。

3、“美素”奶粉疑云

概况:3月,央视曝光美素丽儿奶粉涉嫌造假事件,美素丽儿奶粉中国进口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在混装奶粉时,不仅涉嫌更改保质期、使用过期奶粉,还涉嫌使用价格较低的低段奶粉充当价格较高的高段奶粉。

结论:这是一起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中典型的知假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4、农夫山泉被指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

概况:3月,消费者投诉称,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中出现黑色不明物。某报撰文称农夫山泉执行的产品标准在砷、镉等毒理指标上宽松于两个强制性国标。农夫山泉回应,其饮用天然水既执行浙江省地方标准,也遵守国家标准。

结论:企业在标准的使用上存在不当之处。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非食品安全事件。

5、“掺假羊肉”

概况:5月,江苏江阴犯罪嫌疑人卫某等,以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制售假羊肉。

结论:狐狸等皮毛动物肉冒充羊肉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6、三品牌奶粉检出反式脂肪酸

概况:7月,一家港媒报道发现,三品牌国产婴儿配方奶粉中,每100克奶粉检出含0.4~0.6克反式脂肪酸,但含量并未超出内地和国际安全标准。该报道被部分媒体转发,标题被修改为“XX奶粉被曝含反式脂肪可诱发心血管病”等耸人听闻的话语,引发消费者担忧。

结论:报道中奶粉中检出反式脂肪酸是天然带入,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这次的媒体报道有严重误导作用,非食品安全事件。

7、对胶原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

概况:5月,一则声讨胶原蛋白口服功效的微博引发关注。而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某胶原蛋白产品涉嫌违法宣传被查处。7月关于“胶原蛋白美丽神话”的报道令事件升级,10月涉及部分品牌胶原蛋白产品未检测出胶原蛋白的媒体报道,令消费者再度陷入恐慌。

结论:应科学认识胶原蛋白及其产业,对个别企业的不当行为,应该有针对性监督与批评,不能全盘否定。

8、肯德基、真功夫等冰块菌落超标

概况: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开在商业街的餐饮连锁店提供的冰块细菌数量甚至超过取自马桶水箱的水。随后央视记者在快餐店中,买来可食用冰块和抽取马桶水样品送去检测。显示,菌落数量均高于国家标准。

结论:无致病菌检出、未发生人群健康不良事件,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9、“瞎果门”

概况:9月,有报道指出多家果汁企业均从果农处收购瞎果(即由于各种原因腐烂变质或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用以榨取果汁。曝光后,知名企业汇源也卷入其中。

结论:以原料收购环节存在的腐烂、落地果现象即判断“瞎果”,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10、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l百余企业涉案

概况:10月,涉案金额6000万元,涉及117家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及个人粮油店的特大地沟油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该案是开庭审理的第一起“地沟油”大案。

结论:全程监管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法律是舌尖安全的最后底线。

11、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

概况:11月13日,台湾媒体报道称,台湾市售的包括“康师傅香辣牛肉汤面”、“韩国辛拉面”等在内的多个名牌泡面的油包都含铜、铅、砷、汞等重金属。

结论:台湾方便面酱包中检出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我国以上相关限量标准,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12、纸塑包装疑似迁移出“塑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