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合集7篇)

时间:2023-08-17 17:34:53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第1篇

我们已经知道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正面的一部分,那么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活动等渠道和方式将人文精神转化为人的品格素质,全方位的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简而言之,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工程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突出人文性是培养我国高校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独立个性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都实行分科制度,高中阶段划分为文、理科,理科重视学生的理解、逻辑思维的培养,即使是属于人文学科的文科都只注重记忆、概括、总结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连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育都注重写作、修辞、语言等枯燥的训练,而兴趣、意志、态度和情感等非智力的因素遭到忽视。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情感,沦为应试的工具。除了学校的应试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同样的重视智育、忽视情感。我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采取溺爱的态度,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几乎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缺少必要的情感和价值教育。这使得我国许多专业人才的知识面狭隘,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缺乏基本的应有的认知,更是忽视了社会、伦理和文化教育等重大问题。重视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迫在眉睫。在这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民族精髓已经被遗忘,许多国人盲目追求舶来之物,觉得只要是外国的和进口的都是最好的,而将我们中华名民族自己的瑰宝抛在脑后。让国人认同自己的文化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传唱经典也成为了社会大众和各大中小学和高校广泛参与的活动。语文教育更多的向我们展示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尽管大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可塑造,我们大学的教师应当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贯彻执行大学语文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如何实现大学语文人文教育

(一)教育内容

虽然《大学语文》课程都配套有专用的教材,但是教材仅仅是一个参考工具书,语文教学不是对着课本生搬硬套。并且大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阅读和自学的能力,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完全不必像中学教育那样逐字逐句的讲解,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适当的增加相应的内容,以此来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1.健康的教育内容。前段时间大学校园发生的“复旦毒杀案”“中南大学命案”等等震惊全国,网络上流行起“谢舍友不杀之恩”的流行语,这些受过高等教育教育却又知法犯法的大学生的行为,不正是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引起的吗?所以,大学语文课堂里的内容首先应当是正确的、恰当的、健康的。应该能够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独立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2.广泛的教育内容。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样也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单单是文学方面的,优秀的语文教学应当包揽文学、政治、历史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大学语文教育已经没有了应试的忧虑,所以教师可以较为自由安排课堂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这样的教育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其他方面的常识。3.引人入胜的教育内容。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才会学习的更加认真和深刻。而且,大学课堂相对于中学课堂更崇尚学术自由,所以我们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内容除了要健康和范围宽广之外,还要求我们课堂的内容丰富,有趣,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能心系课堂,集中精力学习。

(二)教育要求

首先,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语文课堂不应是呆板的,单单老师讲,即使老师讲的如何的投入如何的慷慨激昂,都不是评价课程成功的标准。一堂成功的课,除了教还有学,除了教育者还有接受者。教师在课前就应当及时的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想要了解的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上课时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比如应尽量多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其次,大学语文人文教育应当教会学生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和教师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给他们更多的尝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个性。第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是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大学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这就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向善的意识。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幸福快乐的意识、成功和奉献的意识、对行为负责的意识、民主法治和公正的意识、民族本位的爱国意识、全球视野中的环保意识。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第2篇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教学手段工具的日益多样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以往有着明显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方法及应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造成其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1、社会功利主义风行重理轻文,文科无用论等观点盛行令不少人认为文学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学生就业没有明显的联系。文学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为学生们赢得较高的市场回报。这种极强的实用主义观念,使学生们倾向于选择实用的、专门的、专业的,能够立竿见影的学科,如:商务英语、职场英语、口译、实用英语写作等。

2、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学英语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和教学要求以语言教学为重,更多地强调英语语言的基础性与技巧性、工具性和实用性。记单词、讲语法、练听力、做阅读、写作文就是课堂的全部内容。对于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测评标准为是否通过各项英语等级考试。学生们忙于各种外语考级测试的复习准备,外语课成了纯粹的考试技能培训课程。

3、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就文学作品本身来说,词汇量大,句法结构复杂,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自身英语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学生们担心是否有时间也极少能够抽出时间来研读艰难晦涩的文学名著;教师们也存在着担心学生的水平不足以使他们理解外国文学原著这一心理,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一些高深莫测的作品,加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核所带给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倒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出于实用性的目的及对文学作品的畏难情绪,学生也乐意参与这样的语言训练当中。

4、课程设置及教师自身原因文学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文学素质提出较高要求。除了对作品必要的语言讲解,教师还要对其进行内容上的讲解,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写作特点等;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如人物性格、社会影响等,或运用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专业性问题,自身文学素养的不足;以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文学资料中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相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诸多因素,使文学教育的推广成为难题,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系数。

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文学课程的开展

通识教育旨在向全体大学生提供一种广泛的文化教育,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各个领域,使文理渗透,从而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进行创新性活动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在大学英语基础性课程学习阶段,授课内容偏向语言技能的巩固和提高;课程设置为“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或“基础英语”等公共必修课。课程类型由听说课程及读写课程构成。

在大学英语提高性课程学习阶段,国内部分高校开设文学公共选修课。如北京大学针对文学课程开设的选修课为:英语名著与电影,文艺复兴艺术作品与圣经故事,英语传统诗歌精华,美国短篇小说与电影,美国20世纪小说选读、莎士比亚戏剧名篇赏析、传记文学等。借此,学生可掌握英美文学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概况和脉络,以及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学会用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作品,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及人文综合素质。而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再关注语言点的教学,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针对作品提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问题,结合当下实际,剖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学生提高文学文化的感悟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学习外语的动力。

此外,通过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也能达到通识教育目的。举办专题文学讲座,完善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知识竞赛的机制体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通过各项活动,将通识教育的知识与理念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

三、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第3篇

一、英美文学类课程的特色

文学这一概念是由历史文化决定的。在英美国家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包含着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并且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发展。

1.英美文学中的时代因素

英美文学的创作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作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受社会意识和其他综合因素的影响,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例如,英国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劳伦斯,他的作品和风格中现实主义尤其凸显,在《香》这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的家乡为写作背景,突出描写了劳伦斯家乡诺丁汉郡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让人们在阅读作品时,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二十世纪一个英国郡的三维立体画面,形象生动。在作品的写实描写中,读者也能感受到矿工家庭的心酸血泪,生活艰难不已。作者以自身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为蓝本,精心地加工和描绘,把二十世纪英国工业发展迅速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工人阶级带来的变化深刻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在每一本著作的创作中,作家都是深受社会的发展所影响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英美文学类课程需要在当时的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去解读,在理清人物背景、时代背景等当时社会发展情况后,再去解析和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2.英美文学中的历史因素

文学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产生的,受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影响,文学受时展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点。每一本传承后世的作品都深受时展和变革的影响。在英国从文艺复兴运动到批判现实主义时期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就美国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文化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的城市和工业在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对美国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数描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使内心的境界和精神的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呐喊,在文学形势和内容上实现了很好的创新。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中,要理解和分析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要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影响巨大,只有在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创作作品的心理状态和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对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分析风格有很好的作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在作品中感受英文化的沉淀,才能实现开设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实际意义,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类课程设置的思考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的开设有其深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英美文学课程是以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基础设置的,充分考虑到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才能在实际的基础上完善课程的设置,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1.英美文学课程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所接收的英语教育不同,英语水平差异大。在英美文学的课程中,要时刻注意到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课程的设置可以根据本学校学生的特点,开设基础阶段的课程和提高阶段的课程,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巩固原有知识并逐渐地提高英语水平,在提高阶段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培养文学素养。

2.师资力量是优化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因素

是实现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英美文学素养的系统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保障。应该提倡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养和对英美文学的科研,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实现在实际教学中的反思和提高。

3.英美文学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是实现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优化的具体措施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第4篇

关键词:课程性质;母语危机;大学语文;文化期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67-03

近年来,各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和讨论,这直接影响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影响着新一代人才培养基本文化基质的塑造,因为一切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实践都基于对课程性质的根本认识。

一、从2001年与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

的对比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如下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P6)2011年崭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更突显了其强大的时代认知,其中在第一部分前言中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认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P2)从对比中可知:2011年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明显淡化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强调和突出了与时代主题相呼应的人文功能和实践现实性。在笔者看来,这一表述的变动说明了当下对语文“人文性”性质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突显,对于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语文课程性质讨论的过程,即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步步深入的过程,必将促使着语文教育逐渐趋向成熟。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大都把语文课程看成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们对语文教育的论述大都是从工具的意义上着眼的。但是,今天把语文当作一门纯工具性和纯知识性的课程来看待显然就狭隘了,尤其对面向施教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一定独立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的大学生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是人文意义上的语文,而非工具意义上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大学语文应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学,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使我们的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从而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肩负起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的神圣职责。大学语文由于其课程地位,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和看好。然而,伴随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低素养、低能力、难于适应社会的现状,人们开始反思大学这个输出人才的重要领域自身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种种缺失。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直接相关的人文课程被普遍关注起来,并由此引发了各种讨论。种种讨论都对大学语文地位的重新认定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育、人才输出的关口,其重要的素质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在目前诸多纷繁的社会现象背后、母语危机的背景下,文化焦虑成为全民综合征,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希望投射于传统文化,希望从传统中找到解决急症的良药!进而,人们开始思索高等教育求真育人的真本追求,这在大学教育中正是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中心展开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更源于深深植根于人性和素养的教育和把握。尤其面对社会文化寻根运动的蓬勃发展、面对母语危机的时代现状,大学语文人文性质的彰显逐渐成为其生存的重要语境之一。

二、从母语教育危机透视大学语文

对彰显人文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性

“母语危机”是现时代教育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母语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尖锐问题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显著起来,而母语危机的文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各方面问题。透过各国的“母语危机”现象我们可以透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因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绵远几千年的汉语所固有和坚守的领地愈来愈狭小甚至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母语危机是文化危机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当前,母语危机成为汉语研究的课题正是由于其岌岌可危的现状所致。其实,这种现象在亚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如韩国和日本也已有共识:自己母语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衰落,而取而代之则是英语的无限泛滥。面对电脑时代,汉语从应用电脑起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沦为了英语的附属语。将汉字成功输入电脑,首先要掌握的是学会英文字母和其编排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是截然对立、彼此矛盾的。我们不能把两种语言和文化简单化处理,因为二者不是单纯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面英语是世界共同语,我们要与国外经济、文化进行交流,要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就必须学好英语这一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汉语是本民族自己的独有文化,我们更要学习、继承、坚守、发扬光大汉语审美的独特领域。在笔者看来,学习英语应关注其工具性的实用特征,而母语则意在其人文性的精神塑造,学习母语有利于正确运用英语发展自身,而学习英语则可更加捍卫并促进母语及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和地位,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乃至民族母语教育的未来发展。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3](P3)从高教司颁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中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的基础性课程地位是由其根本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课对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的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对整个高等教育大业都不容忽视。早在1978年,就有学者倡导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用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增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提高精神素养和弘扬民族传统。在这个特定的文化焦虑的历史时期,大学语文无疑承担起了这一职责。母语教育是一个极为广阔的范畴,它既包括学科性、专门性或专业性的,连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也能囊括。即便如此,母语教育也总有其开展和缠绕的核心范畴:即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当然,母语教育并不等同于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中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实现手段或方式,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不同的人群和环境,母语教育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大学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情境中大学语文课程则是母语教育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的地位和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从“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

的差异积极发掘其人文教育功能,

使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期待

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借鉴,但其有本质的不同。一是目标指向不同,具体表现为中学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和重点;而大学语文更注重于思想的传输、情感的解读、写作方法的探讨和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上;二是教育追求各异,中学语文以应试和升学为目的,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特征,而大学语文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文化精神和性格为最终目标,突显出其人文性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大学语文更注重的是在学科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去彰显人文性,去铸就语文的精神素养,从而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文化期待——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一)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

大学阶段是人结束学生生活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更应关注其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大学语文与语文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仍以语文课程的性质为成长和存在根基,大学语文所处的位置,使得它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它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的功用。”[4]可见,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进行正确有效的大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大学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集中精力和专家统一编写权威性教材,确定一个适合的文本让大学语文教育有章可循

一部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科学性、文化性的,适合大学教育需要、能有效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大语教材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伴随着社会和教育界、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大学教育的忧虑,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编写大语教材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积极的尝试,使得大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呈现活跃态势。其中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得到了最多认可和关注。“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5]因此,名副其实的权威性大语教材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和现实依据。

(三)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使其尽快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何抉择我国的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严肃的问题,单从语文教育研究的层面来讨论乃至争辩,恐怕是不会到位的;语文课程面向何方的抉择,要取更广阔的视野来关照,需要放置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层面来慎重把握。”[6](P80)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把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上升到整个母语教育的层面去认识,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文化期待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和创新都有待于一个宏观大环境的营造和支持,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政策导向是使得大学语文教育走出低谷的坚强后盾,否则再优质的教材也会因失去保障而无法充分诠释其真谛。对于大学语文通过何种方式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问题,有人建议以英语四、六级等级测试的标准模式对母语水平进行考核等,诸如此类的意见和方法都在不断探寻当中。但是,面对目前的母语存在状态和现阶段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不得不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紧迫的热情积极探讨,真正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思考问题。当前,教育部相关部门已下发文件,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关注和加强,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从此出发,相信“大学语文”的教育使命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将会得到切实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许秀清.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学术评论,2005,(S1).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对策

语文,作为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直得到我国教育人士的重视。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语言是我们进行人际交流的必备能力,语言的使用与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趋势之下,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更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注视起大学语文课程。

一、高职大学语文现状分析

在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开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下面,我们就来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介绍:

(一)高职大学语文出现边缘化现象。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都渴望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到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一项技能,因此,尽管我国对于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素质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这个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依然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已经处于边缘化境地。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的高职院校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更为重视,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甚者,为了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本没有设置大学语文相关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当中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现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如人意。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兴趣,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第一,一些学生没有进行思想学习的能力,对于问题的认知,只看表面,不想深层。第二,高职院校当中的个别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很差,其口语表达不尽文明,也没有文化内涵。就这两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能力也十分有限。可想而知,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一份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平衡教育重点。在高职院校当中,学校将学生的职业化技能作为教育的重点。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作为其教育的主要思路,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好地立足,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更顺利地实现自我进步。一个具备职业技能的人,不一定可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一个具有文化的职业人,一定是社会人才市场上所需要的人才资源。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当对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一体化。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还可以将科技教育的相关思想融入到人文教育当中来。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课程,因此,可以与科技教育实现完好的结合。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有意地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使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职业课程。

(三)设置大学人文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文学色彩相对深厚的学科,但是,在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说,在课文的选择上,可以以科技选文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的科技精神进行领悟,使其产生崇拜的情绪,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对正确的人文精神进行学习与模仿。

(四)设置大学应用语文。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从主观上接受这门课堂,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语文对于他们的学习与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这,要有意提高大学语文的应用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大力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比如说与不同身份的人的交流技巧、口语交际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成果就会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得到体现。在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己的影响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得以顺利地开展。

(五)设置大学实践语文。学以致用,方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要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为主导,对大学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因为,在高职院校当中,人文课程的时间很难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当中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给学生更为随意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时间,进行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载体,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现状与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找到更为合理的育人思路,在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作用一门人文社科性课程,对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认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明确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定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灵芝.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才智,2009(03).

[2] 张兰.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第6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大学语文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文化,因此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1]。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要积极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地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发挥的积极作用

1、大学语文课程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小学语文,他虽然也有着很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但是在教材编写和课程选择上更倾向于人文性和思想性[2]。因为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语法和各种写作方式,是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所以要塑造他们健康人格和完善他们的价值取向。大学语文还拥有丰富独特的教育资源,是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基础条件。比如在大学语文的第四讲“铁肩担道义”中选取的文章大多都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让学生从战国的《孟子》到中唐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从南朝范晔《班超传》到清末民初梁启超的《呵旁观者》中真正理解“铁肩担道义”的内涵[3],这些文章穿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着非凡的古典魅力。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的认识历史、认识现在、认识世界,从而也能树立家国情怀,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下阔步前行。

2、大学语文课程有着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语文课程毕竟和政治课程不一样,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多都隐藏在具体的文章中,只有通过教师全面的解读和学生努力的学习才能真正地发现和应用。大学语文选取的文学作品都是具有丰富的审美和人文功能的,他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和启发功能需要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去仔细认真的分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把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感受每个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祖国走过的历史痕迹、感受大好河山的壮观景色[4]。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认识,加深了对十三亿祖国同胞的深切感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让学生带着对祖国的热爱继续努力学习。

3、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营造更好地教学情景感染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已经不适应长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们,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表现就是最好的说明,尤其理工类的大学生更是用一种排斥的方式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5]。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价值取向,所以绝不能因为某些原因就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去引导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不同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它本身就有审美功能和人文功能,而且精选的文学作品,都是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看到在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各种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博怀和崇高品德,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营造的各种或优美、或悲壮、或雄大的情境,这些极具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也进一步的发挥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也增强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正地达到了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措施

1、有效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超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只有具备高超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营造积极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真正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6]。因此高等教育院校一定要注意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有效增强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而语文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对自身思想政治的认识,并且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的授课技能结合起来,要准确的把握和理解教材,把教材中的内涵真正发挥出来,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以及爱国情操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授课和自己的学习中感受到大学语文所蕴含的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2、要积极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的激情可以说是有所衰退,只有积极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爱上大学语文,努力学学语文,也才能让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真正地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延续使用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但很难通过大学语文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甚至没能完整的学好基本的课程内容,因此必须积极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但要学好基本的大学语文知识,更要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比如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经典词作《摸鱼儿》[7]的时候,就要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这首词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时期,正是我国历史宋金对立的年代--金强宋弱,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辛弃疾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当时的历史画面,而且这首词大量引用历史典故,教师可以将这些历史典故贯穿在整个诗词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回到宋金的时代,这样就把一个官场失意却对国家前途仍然忧心忡忡的文人将军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但了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了那段历史,增强了学生对祖国更加诚挚的热爱,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将古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政治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涵,从而也实现了思想政治功能的最大化。

3、整合各种大学语文资源,合理编排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不同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他不仅要注意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有通过对教材的合理编排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编排语文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章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通过有序的教材编排更好地接受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的观念,使学生更全面更透彻的认识五千年的辉煌发展史[8]。大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与高中教材有着紧密衔接的,所以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一定充分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情况,尤其是要掌握大学新生的情况,而且要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要准确把握当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要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编排。所以要尽量避免重复的选文,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也有主意古今搭配得当,外国也要有所涉及,让学生全面的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效地学习,从而保证学生吸收各种文学作品的精华,从而受到更好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总之对大学教材的选取和编排要有助于大学生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实现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养成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坚强豁达的民族气质[9]。

4、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学语文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相比较于中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和主观性,比如大学中开设的选修课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学科去听去学,大学语文虽然是必修课但是要想真正的发挥出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了大学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有效的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的运用各种丰富的资源,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祖国大好河山,感受风土人情,在更广的更宽的背景下感悟大学语文的魅力,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学语文,要让学生分享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要让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通过这些就能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学语文,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10]。

结束语:

大学语文孕育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有充分发挥大学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和现代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聂森.《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J].语文建设,2014,32(32):17-18.

[2]朱迎玲,刘亮亮.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语文建设,2014,32(32):20-21.

[3]符昌昭.大学语文课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语文建设,2015,3(3):7-8.

[4]黄红英.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研究[J].语文建设,2015,6(6):1-2.

[5]段鸣骅.大学语文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之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5,9(9):21-22.

[6]苗天宇.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读[J].语文建设,2014,8(8):15-16.

[7]张健.“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定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4,2(2):61-63.

[8]苏濛.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12):113-138.

[9]张金兰,张晓玲.如何有效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语文建设,2013,20(20):54-55.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第7篇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 知识教育 智慧教育 教学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素质教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此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便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了诸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涉及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在诸多的课程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具有共性。以江苏为例,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由丁帆、朱晓进等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上简称《大学语文》)。本册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现代人文意识”,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近现代中国文化批判传统、吸收西学的探索精神,特别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意识”。[1]面对这样一本充满现代人文意识的大学语文教材,作为施教者,我们该怎样利用教材内容,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正确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儒家传统中的“成人之教”、“圣贤人格”,古希腊的“人文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体现的都是把培养有教养、有境界、有思想、有责任的人当做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人文教育,但又往往徘徊在对人文认识的误区里而不能自拔。对人文教育基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人文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知识,因为人文知识的增加,必然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但人文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如果说我们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只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作家及其作品,只是进行一些死知识的记忆和背诵的话,则显然是把人文教育当成了知识教育。其实人文教育更是一种智慧教育,不是仅仅通过知识记忆和书本就可以得到的。比如哲学中的“存在决定意识”、文学世界中屈原的《离骚》及黑格尔的“美是感性的理念显现”等内容都可以当做知识记忆,但是,这些知识所蕴涵的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等都不在知识范围内,而与智慧有关。智慧远比知识复杂,它和主体有关,与主体的生命经验相联系,它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作业考试来完成,而智慧的培养需要参与、体验、领悟。老庄认为,人文知识是“知道”,人文精神是“体道”,前者是对“道”的认识、了解,而后者是对“道”的感受、体验和行动。

2.人文教育也不是技能训练。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鼓吹下,技能主义不仅盛行于理工科的课程,就连文科也可以变成技能训练:哲学可以只是一套仅供背诵的教条,历史可以只是某年某月发生的事件,文学只是文学家加作品,只要你练就一套掌握这些“知识”的功夫,则照样可以在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谋得一份有头有脸的工作。当然高等教育不排斥职业技能训练,但是技能教育本质上具有功利性倾向,这些功利性倾向如果不受人文理念约束,甚至过度膨胀,则不仅会背离人文教育,更会扭曲教育的根本使命,而那些化育心灵的人类智慧、历史记忆、情操体验是单靠技能训练无法达到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如果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也热衷于就业性的技能教育,那么怎能遏制整个社会追金逐银的恶俗风尚呢?

3.人文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如果说基础教育时期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关于做人的规范操守的训练记忆,从而逐步领会做人的原则和道理的话,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不再是教给学生一般的做人道理,而是教给学生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智慧。有人说这样的智慧就是“要我们更多的学会爱,学会怜悯,学会敬畏生命,敬畏存在”。[2]我觉得美籍华裔学者黄万盛的理解更贴切:“通过哲学的教育,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通过宗教学,追寻人的终极关怀,开阔存在的意义;通过历史的学习,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把历史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存在的自觉;通过文学的研读,理解人的精细深刻的情感世界,使得所有的存在都是感同身受、心领神会的生命共同体;通过政治学、社会学的探讨,了解种种的苦难无奈、不尽如人意,以明确和强化存在的责任;同样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教学,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以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如此等等,缺一不可。”[3]

二、准确理解教材的人文内涵

基于以上对于人文教育基本内涵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大学语文》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过于强调大学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窠臼,逐步显现出“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的新原则。

《大学语文》全书共11个单元,以人文性贯穿全书,每个单元均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张扬现代人文精神。这些人文内涵具体体现在:

1.情感体验。如“乡土中国”单元中对民族、祖国、故乡情感的表达,选文注重涉及民族集体的乡土性(费孝通《乡土本色》)、乡风乡俗(汪曾祺《故乡的野菜》)、怀乡情结(闻一多《忆菊》)等。而“人间世”单元则涉及人类共同的、永恒的情感内容:人生的悲欢离合、善恶因果、世态炎凉和感伤无奈,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等。

2.哲学睿智。如“通古今之变”单元所体现出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大同》、《封建论》、《1789年原则》、《滑铁卢的一分钟》等,它们或生动描绘出人类的理想,或深刻预言了国家的危机;或鼓动呐喊,扫除发展的障碍;或冷静剖析,理清历史的脉络。它们既充满了人类的经验与智慧,又饱含了人类的自我反省与批判精神。“文明:冲突与对话”单元阐释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和谐而睿智的文明发展观: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独特价值,承认文明之间应有的差别,和而不同才是丰富的统一。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如何在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品格,以和平对话取代野蛮冲突,等等。还有“道法自然”中蕴涵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审美感悟及人与自然的实践智慧,“天工开物”中的科学人文观等。

3.审美体验。这一内容蕴含在“文心诗品”和“美的历程”两个单元里。“文心诗品”通过品味那些或豪放疏朗,或典雅清丽而流芳百世的名篇来感受美、体验美和理解美。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而“美的历程”则从诸多艺术形式入手,展现多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内涵:无论是雕塑、建筑这样的大地风景,还是美术、书法这样的纸上情韵,抑或是音乐、舞蹈这样的生命律动,都是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对现实世界所作的延伸和丰富。

4.理想信念。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的思想家以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掮起了黑暗的闸门,引领人类走向通往真理的道路,又有多少先辈凭借信仰讲有限的生命带入无限的永恒。信仰,是生命得到升华,灵魂得以拯救,一切欢乐与苦难都能获得应有的意义。信仰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生存依据与精神资源,而且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盗火者”和“我的信仰”这两个单元表现出的正是人类对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平等等理想的追求。

此外,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的现代人文精神诉求――真善美为一体的人的本质实现,该教材还特别关注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培育,不仅专设了“为学之道”单元,而且将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意识渗透在各单元的选文中。

三、采用“人文”的教学形式

拥有了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内涵比较丰富的大学语文教材,并不意味着人文教育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了,我们还需要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让教学本身就是“人文”的。

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单向授受教学方式,而采用对话、讨论式的教学。人文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而是智慧教育。虽然知识的积累可以丰富智慧培养,智慧的培养也可以增进知识理解,其间可以相通,但是智慧的确不可能通过知识记忆和阅读书本就可以直接获得,因此这两种教育的教学形式和途径也就大相径庭。知识教育基本上是单向的灌输授受教学方式,这是一种等级制的教学方式,而智慧教育必须建立在师生双方的体验性反思和辩难的基础上,就像西方柏拉图对话录那样的对话方式。这种对话讨论式的教学,教师要把自己当成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而不是强调自己是道德楷模、知识源泉。我在教学《战争,还是和平》(拉宾)一文时,事先准备了三个讨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收集巴以冲突的历史资料,针对三个讨论题确立自己的观点,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辩论,学生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解决方案,甚至扩展到如何解决对伊拉克问题和海峡两岸统一问题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虽然多数观点不够成熟与完整,但也不乏真知灼见,闪现着思想的光芒。

其次,充分利用新的媒体手段。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不采用多媒体手段就不足以展现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大量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以综合的信息获取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同身受。比如在教“道法自然”单元的《湖光水色》一文时,我将以前拍的家乡的田园风光照片做成PPT,配上音乐和自己写的文字,唤起了学生对正在逐渐逝去的乡村田园的留恋之情,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课后我让学生也用这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许多学生的课件做得很精致,通过音乐、文字和图片,我体会到他们对故乡正逐渐逝去的田园风光的深深眷恋。学生在邮箱中“老师,您是在教语文,而又不仅仅是在教语文”的留言,更让我体会到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成功实施人文教育的喜悦。

大学人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很多学科和课程,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但是,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只要我们以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作指导,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确实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以“全人文”的视角关注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课程就一定会在人文教育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丁帆,朱晓进等主编.大学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7).

[2]葛红兵.大学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粤海风,2005.6.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