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合集7篇)

时间:2023-08-15 16:55:05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第1篇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09-01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性心肌疾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 发现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 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由于发病过程中常发生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猝死等并发症[1] 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护理必不可少,我院近年来对于部分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提出整体护理模式及概念,有效的提高了救治效果,并克服了常规护理措施不全面,不细致的弱点,下面就此措施的应用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012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0~48岁,平均29岁,合并心律失常14例,心源性休克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6例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14~46岁,平均30岁,合并心律失常13例,心源性休克1例;均为急性发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史、血液生化检查、病毒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确诊,两组从年龄、性别、发病类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概述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等,在疾病早期病毒及其毒素可经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产生病理变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体格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心音变化,大约90%的患者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 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占70%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为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呼吸道和肠道感染,进行对症支持护理(具体略)1.3.2观察组 进行整体护理措施,具体为:1.3.2.1整体评估 患者入院后搜集患者相关病情的资料、问病史、查体检查、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完成护理计划,在生理、心理、社会各个方面提出全面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的措施

1.3.2.2观察护理 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祛除疾病诱因,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给氧气吸入,氧浓度以30%~40%为宜。静脉给药速度宜慢,应根据病情及年龄来调节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率、呼吸、面色情况,监测心率、心律。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其它如面色、消化道症状、情绪等也注意观察。辅助进行治疗配合护理,应用自由基清除剂辅酶Q10、ATP、肌苷、环化腺苷酸、细胞色素C营养心肌时注意观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副作用,烦躁不安者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安慰,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若心率过缓或其他副作用出现时,对心源性休克应积极做好输液准备,及时有效的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如病情稳定应进行相关健康教育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1.3.2.3其它护理 小儿患者易出汗,应保持床单整洁、皮肤清洁,及时 换衣服,防止受凉,进行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心功能不全时,适当限制食盐和水分的摄入。进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减轻心脏负荷

1.3.2.4心理护理 儿童尽量满足患儿需要,多跟患儿沟通,使患儿心情愉快,成人患者在疾病治疗间歇做好精神调护,避免外界不良刺激。

1.4疗效评定 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病情回顾统计,比较两组差异,治愈: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如栓塞等。好转:心脏形态结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心功能恢复至二级。未愈:治疗后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均无显著改善或呈恶化趋势

2 结果

表一 病毒性心肌炎发作期整体护理干预效果

*P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由于一些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代谢及心脏功能、促进心肌修复是临床主要的对症处理原则,因此疾病的治疗与正确及时的护理密不可分,决不可忽视心肌炎护理。

实践中我们发现,舒适的改变,胸闷、心悸与心肌受损有关,由于病毒性心肌炎 有潜在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因此临床护理模式不应局限在常规护理之上。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过程中除基础护理外,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本组结果也表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进行整体护理后,临床治愈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实践中我们令患者卧床体息不可过于劳累,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果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积极进行病情观察,由于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易导致心源性休克,应及时测血压、脉搏,定时测量体温,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早发现有否心功能不全。观察记录尿量早判断有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饮食上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并加强饮食卫生,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此时全面有效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我们体会到,整体护理重视整体的调节,使得疾病恢复较快,副作用亦少,而研究也表明,采用整体护理后,护理细节上更加到位,对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的效果[2]。此类病证防范并发症很关键,因此整体护理时应随时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老年与小儿患者,进行观察护理时应严格控制患者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整体护理也是全面护理的具体体现,患者入院后整体评估对于完成护理计划,提出全面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很关键,除上述护理外还应给高热的病人给予降温、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3]。

综上,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发作期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1:276―278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第2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病毒性心肌炎;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对医院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关注对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1]。人性化服务就是用充满人情味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举措,它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率,而且对于护士整体素质的也有促进作用。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重者可表现为爆发性心肌炎,对患者心肌的损害性较大,其护理一直都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我院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所有病例经血、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心电图提示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2导联以上ST-T改变等,既往无心脏病史,无严重的肝、肾疾病及肌肉疾病,无中毒性脑病,不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肾炎或肺部疾病等。排除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31~62,平均(47.2±6.5)岁,入院前病程1~5 d;轻型48例,中型55例,重型17例;临床表现为:所有病例均有面色苍白、胸闷、气短、疲乏无力、心悸。发病前有咽痛、腹泻、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心肌酶指标、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创造舒适的病区环境

温馨、舒适的环境是体现人性的关怀的反应,呼吸内科患者的病区要舒适、整洁、干净、温馨、空气通畅,主动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有一种在家的感觉,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紧张情绪,不失时机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说话语气和蔼,关爱。

1.2.2 心理护理

理解尊重患者,护理人员充分重视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语恳切,规范语言语调、手势、站姿、走姿,恰当的手势,态度热情[1],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安与痛苦,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耐心的倾听,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疾病。

1.2.3 健康教育

把握时机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诊疗知识以及相关治疗的成功经验,并通过板报、宣传手册和讲座的形式告知患者该疾病的注意事项。

1.2.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多吃含维生素C类水果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服药要遵医嘱,尤其是伴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告知患者复查的时间。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体征、症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2]:①显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恢复正常,心脏扩大消失。②有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电图异常、心肌酶谱及心脏扩大均好转。③无效:疗程结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心肌酶谱无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2/60),P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所致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常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脑综合征发生,猝死率较高。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是以满足人的健康需求为目的的新型护理模式,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的,注重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以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社会、生理、心理、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使临床护理达到最佳效果[3],其实施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工作中,结果显示,患者在疗效、临床体征、症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

参 考 文 献

[1] 陈学群.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2):2093-2095.

[2] 王体欢.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11,27(21):46-47.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第3篇

[关键词] 青少年;心肌炎;病毒;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a)-0136-0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肌,并大量的在心肌细胞内进行复制而引起心肌溶解,导致一系列心肌自身免疫反应,主要的细菌为萨奇B组病毒、埃可病毒或流感病毒,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者慢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1-2]。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上呼吸道、胃肠道不适,严重者数天或数周后出现乏力、胸部不适、心悸、心律失常等心脏功能异常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死亡。该病是威胁健康的常见病,病死率相对较高。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对收治的21例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1年7月,本院共收治41例青少年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7例。纳入标准:(1)诊断依据参照文献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3];(2)年龄为13~18岁。患者年龄7~18岁,平均13.5岁;其中,严重心律失常、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8例,心源性休克13例,并发胸腔积液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住院天数为2~14 d,平均7 d。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0例,干预组2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均>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的综合性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害怕疾病无法治愈,成绩因住院而下降,而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和护理极为不利。护士应通过各种方法、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治愈或者好转的病例,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取得家人的支持,适当延长探视时间,提供家人与患者沟通的机会。(2)病情观察。按医嘱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心率,观察心率和脉搏的强弱和节律;心电监护,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早发现有无心功能不全、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3)生活护理。病室室温保持在白天24~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每次30 min;病情危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垫水垫并注意每2小时协助翻身1次,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在床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能过度用力,排便困难者可给予轻泻剂。

1.3 评价指标

痊愈:用药1~3周后症状和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等均恢复至正常;显效:用药1~3周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用药1~3周后所有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用药后各项指标无变化[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核对无误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计数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果

经临床治疗和综合性护理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8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 = 8.33,P < 0.05,见表1。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为感冒未彻底治愈导致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家属对感冒的忽视和青少年身体抵抗力的下降,是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感染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季节变换、昼夜温差较大时家长一定注意儿童衣服的增减;指导青少年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流感高发期注意预防,若患有感冒,家长应予以重视,对其及时用药并彻底的进行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积极的治疗和综合性的护理,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治愈率明显提高。青少年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后因影响学业和对疾病的不了解,极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在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有效的沟通方式发现现存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病毒损害心肌细胞引起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病变区域心肌细胞出现变性、浸润,甚至坏死等变化[5],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6-7]。因此,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合理、规律使用药物,配合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电监护结果,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淑慧.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2010,31(4):479-450.

[2] 赫羽,赵立宏.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5例的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60-161.

[3]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 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协会联合工作组关于心脏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6):405-407.

[4] 王文亮,李红. 病毒唑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6例[J]. 航空航天医学,2010,21(5):737.

[5] 杨贵仁. 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2011,24(1):127-128.

[6] 金春杰,陈丽娟,丁旭,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进展[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4):322-324.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第4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69-02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叫做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的病因是由于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有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数量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等。通常来说,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及时抢救治疗,以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塞扩大,同时还要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患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5―72岁,其中各病患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气促、心悸、胸闷等症状,在经过我院的治疗,均抢救成功,康复出院。

2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临床护理

2.1 急救监护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发病比较急,首先就应该迅速安置患者,立即进行高流量的给氧,并维持两天左右,待病情稳定之后就改为间隙给氧1-2L/min。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来说,吸氧不仅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还能够改善病患的心肌氧合,有利于梗塞周围缺血心肌的氧气供给,从而有效的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

其次应及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止痛处理,由于对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来说,剧烈的胸痛、胸闷会加重心肌缺氧,并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或休克,因此迅速止痛对病患来说极为重要,一般常用盐酸哌啶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2-5进行皮下注射,又或者可以使用常规药硝酸甘油加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来进行止痛,在使用药物进行止痛时应该根据病患的血压、心率等情况来进行选择,从而达到有效的止痛,同时不会对病患产生任何副作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病患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患的情况以及医生的医嘱应用硝酸甘油异山梨酯等扩充血管的药物,使得病患的冠状血管扩张,减轻心肌缺血。同时,还应该配合使用药物毛花苷C、多巴酚丁胺等来增加心肌收缩,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该准备好除颤仪、起搏器、气管插管等抢救器材,并严密的对病患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给予12导联心电图监测,有效的对病患进行各项体征的监测,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2 应用溶栓药物的护理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来说,该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静脉溶栓,该方法不仅可以挽救缺血心肌,还能够有效的缩小梗塞范围和改善左心功能从而降低病患的死亡率。由于溶栓后4h内最容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因此在对病患进行溶栓时应该对其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密切关注心电示波的变化,并准备好如利多卡因、阿托品等常见的急救药品。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在对病患进行用药的时候,要检查病患的血常规、血小板、凝血酶原及凝血时间,通过静脉给药,并及时观察给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

3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其它护理

3.1 生活护理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来说,在饮食上是需要非常重视的,因为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必须要强调少食多餐、忌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因为大多数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是卧床休息,因此心功能必然下降,心搏出量自然就减少,所以饮食就应该吃高维生素,加入适量的蛋白质,低盐、少糖、少产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这样就能够防止胀气,从而保持大便通畅,进一步避免了因为进食不当而发病。

医护人员在护理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时候,除了应注意以上的临床护理,还应该对病患的日常生活进行必要的护理,要提醒患有心肌梗塞的病人不要吸烟,因为吸烟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容易导致脂质停留并堆积,从而堵塞了血液的流通循环,促进发病。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的日常生活仔细护理,要提醒病患起居要有规律,要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是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3.2 心理护理

对于患有心肌梗塞的病人来说,他们对急性心肌梗塞这个病症并不是完全的了解,同时,心肌梗塞的发生与环境、生活起居、情绪变化及行为方式等多种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对于我们医护工作者来说,必须仔细认真的了解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发病原因,并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来做好他们的护理工作。

同时,对于某些已经发病卧床的病患来说,作为医护工作中更应该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如有任何异常变化,马上告知主治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病情恶化,以尽可能抢救病患。因此,我们在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就应该陪伴在患者身边,耐心细致的护理患者,并都亲切温柔的态度为患者解释他们所有的疑问,并给病患讲解设备的作用和医生的治疗手段,消除病患和家属的一切疑虑和恐惧,使他们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4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康复护理指导

护理人员在病患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应该协助患者主动进入到康复治疗的活动当中,并随时询问患者的病情,有无异常等,给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让患者的体力和自我照顾能力增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其自身的胆固醇,还可以让其血液恢复正常,从而降低AMI发生的威胁因素。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该病的治疗不仅要及时,还需要专业的治疗护理来配合,因此,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还要加强对病患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从而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减少疾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第5篇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myotonic dystrophy, DM)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累及骨骼肌、心肌、性腺、晶状体等,该病有遗传早现现象,其影响范围广泛,发病越早愈后越差[1],故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而肌肉活检术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在该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10月至今,我们对11例DM患者行肌肉活检术,使许多临床疑诊患者得以确诊,现将行肌肉活检术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DM患者,男6例,女5例,发病年龄平均26.8(7~46)岁,平均病程7.8(2~17)年。所有患者经肌肉活检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确诊。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常规取局部皮内麻醉,按本单位前期已经建立的方法[2]行肌肉活检术。肌肉活检部位通常为左侧肱二头肌。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单后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约2~3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切开筋膜,取常规量肌纤维1~1.5cm,标本切除后立即用盐水纱布包好并置于装有冰袋的保温瓶内送神经肌病实验行冰冻切片和肌酶染色,分层缝合各层组织切口常规消毒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1.3 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有6例患者诉伤口疼痛不适,给予心理安慰及分散注意力后症状减轻,未应用止痛药。有3例患者发生患肢的肿胀不适,经松解加压绷带和抬高患肢后症状缓解。所有未出现伤口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14d后拆线,伤口I级愈合。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首先向患者家属及病人解释肌肉活检术为小手术,创伤小,且对于诊断的重要性,征得其理解和支持。其次,由于DM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长期受到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等症状困扰,加上肌肉活检术是一项有创检查,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同时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感受和体会,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1.2术前准备

术前告知予以全身沐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等。

2.1.3术前检查:

协助医生完善肌电图、心肌酶,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测定及肝功能、肝炎病毒学指标、免疫组合等检查,避免在准备做活检的肢体上做肌电图。并询问患者对物是否有过敏史。

2.1.4手术前: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和精神过度紧张者可在术前30分钟予以鲁米那(2mg/kg)肌注,注意观察有无皮疹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对于成人予以心理安慰。术前5min测量血压、脉搏及呼吸。

2.2 术中:患者平卧于床上,术肢外展,与躯干成90°,对于应用鲁米那镇静的患者取 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对于较小的患者,护士应进行协助固定术肢。活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2.3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测量血压、脉搏及呼吸,隔半小时再予监测,无异常则停止测量,若有异常则需及时告知医师。

2.3.2穿刺部位的观察 活检术后,伤口给予无菌敷料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告知患者及家属切口处避免沾水、污染,避免敷料潮湿、脱落,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3.3 观察并发症 术后予以抗生素口服预防感染,术后每隔2-3天伤口换药一次,若出现患肢有敷料脱落等则立即更换,注意观察局部肿胀、渗血及渗液,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是否通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2.3.4加强生活护理 术后嘱患者避免患肢活动,可适当予以腕部及手指部位运动,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并为其创造一切条件,减少外界干扰,使其心情舒畅,帮助患者克服术后疼痛,以求早日康复。

3 小结

DM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疾病,骨骼肌损害是导致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为30岁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进展缓慢,存在肌强直、肌无力和肌萎缩及包括白内障、内分泌症状、心脏及胃肠道等骨骼肌外表现,且目前缺乏根本治疗,且由于该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早现现象,以致出现严重的先天性婴儿型DM,患者常于发病后短期内死亡。故诊断的早期确立尤为重要,而肌肉活检术(muscle biopsy)是临床确诊神经肌肉疾病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一切疑为肌肉疾病、脊髓前角或周围神经疾病,均应常规送检作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肌活检对肌病明确诊断可提供直接信息[3]。研究显示[4],DM骨骼肌的主要病理特征为两者肌肉病理均为I型肌纤维萎缩、肌膜核链形成、肌膜下肌质块和环形纤维,具有一些肌病的非特异性改变,近年研究发现,肌肉活检术对于其亚型鉴别有着重要的意义[5]。

由于DM发病率相对较低且临床表现多样,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估计不足,且其为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复杂,如出现心率不齐晕厥等,故需准备必要的抢救药物;若患者智力低下,听力障碍,则更需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沟通,在对肌活检患者的护理上,有诸多同行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6,7],目前肌肉活检术创伤性小,恢复快[8],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认真做好入院宣教,解释肌肉活检术的重要性,主动予以心理安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肌肉活检术,同时护理人员应当掌握DM的临床特征及需要防范的并发症,同时对活检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细致地观察及有效的护理,避免因不适当的护理或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导致病情加重,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 神经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376-378.

[2] 喻绪恩,王训,石永光,等.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和病理及抗肌萎缩蛋白表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 20(2): 153-158.

[3] 莫合塔尔・吐尔逊, 古丽娜, 李静, 等. 139例神经肌肉病的临床肌电图与肌活检研究. 新疆医学,2006, 36(5): 26-28.

[4] Vihola A, Bassez G, Meola G, et al.Histopat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myotonic dystrophy type l (DM1) and PROMM/DM2. Neurology, 2003, 60(11): 1854-1857.

[5] Berger M, Speckmann EJ, Pape HC, et a1. Spreading depression enhances human neoeortical excitability in vitro. Cephalalgia, 2008, 28 (5): 558-562.

[6] 高力频, 刘岩. 20例线粒体肌病和线粒体脑肌病的护理. 现代护理, 2008, 14 (2): 214-215.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第6篇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人性化护理;应用;护理效果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流行感染期心肌炎的发病率约为5%[1]。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要给予有效的护理。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整体性以及有效性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取得较好护理效果,现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4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3.6±7.2)岁;17例轻型,15例中型,9例重型。经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心肌酶等检查诊断,均无患者伴有严重心脏病史、严重肝肾疾病史等。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全身酸痛、咽痛、胸闷、心悸、气短、腹泻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以及临床症状等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护理措施:

1.2.1 营造良好病房环境

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能够将人文关怀理念直接体现出来,因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并与患者积极交流沟通,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焦虑情绪,给患者亲切感,并注重对患者宣传健康教育,运用关爱、和蔼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和患者之间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沟通交流后,了解患者心理活动,进而有针对性、目的性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各种护理方式,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关心、理解患者,运用熟练的护理技术给患者信赖感和安全感,安慰、鼓励患者,稳定患者心理情绪,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2.3 生活护理

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患者体内的心肌耗氧量,保证患者睡眠充足。另外,定时为患者病房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减少外界干扰。在患者饮食上,为患者制定健康、合理饮食,主要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咳嗽法;另外,嘱咐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1.2.4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具有整体性、个体性、创造性以及有效性的特点,其能够降低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不愉快,愉悦患者。另外,调整患者病房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护理氛围,将房间湿度控制在70℃左右,室内温度控制在22℃左右;并保持患者室内整洁;另外,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给患者营造一个个人空间,尊重患者;如患者出现胸痛、烦躁不安以及胸闷等症状,则对患者采取低流量吸氧治疗,2~3L/mi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体征、心电图以及临床症状等指标的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体征、心电图以及临床症状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对比( )

组别 例数 心肌酶 体征 心电图 临床症状

观察组 21 7.9±2.0 6.9±1.7 9.2±3.1 4.9±1.1

对照组 20 13.1±4.1 10.2±3.3 15.6±5.5 6.6±2.3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指的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发生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病变,属于一种感染性心肌病。易导致引发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脑综合征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猝死率[2]。为有效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生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需要给予有效护理。人性化护理主要以人的健康需求为目的,将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将尊重患者人格、生命价值以及个人隐私等作为核心,为患者营造良好就医环境,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处于放松、愉悦状态,大大提升护理效果。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体征、心电图以及临床症状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心肌酶、体征、心电图以及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心肌病病人的常规护理第7篇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情志护理;方法;效果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严重腹部可触及肿块,阴道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潴留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临床医疗的快速发展,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人们更加重视疾病,特别是疾病的预后。人们更加关注它。现代医学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更有效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主要的治疗方向,治疗效果明显。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使其出现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基于其负面心理实施有效的中医情志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8年7月到2019年2月的80例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组,中医情志护理组年龄32-68岁均(47.41±2.67)岁。已经生育23例,尚未生育17例。常规护理干预组年龄32-68岁均(47.21±2.11)岁。已经生育24例,尚未生育16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情志护理组开展中医情志护理。(1)对每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开展情志疏导,使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能够了解自己的疾病,从而消除恐惧和紧张,使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能够缓解焦虑和抑郁,明确不良情绪和疾病之间关系,并自我调节情绪,通过冥想放松心情,借助音乐疗法等平复心理。(2)以情胜情。用正面例子开导患者,使其明确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危害,使其可面对现实,并放松心情。(3)安神定志。指导患者每天静卧冥想,引导其想象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4)移情易性。指导患者转移对疼痛和疾病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负性情绪缓解的时间、治疗的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t、x2分析用于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中医情志护理组的满意度是40(100.00),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是31(77.50),P<0.05。

2.2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中医情志护理组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护理前常规护理干预组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65.89±3.65分和65.15±3.01分。护理之后常规护理干预组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41.21±0.15分和84.12±3.21分。护理前中医情志护理组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65.81±3.21分和65.11±3.21分。护理之后中医情志护理组负性情绪指标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是23.31±0.34分和94.67±3.11分。

2.3负性情绪缓解的时间、治疗的依从性评分中医情志护理

组负性情绪缓解的时间、治疗的依从性评分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中医情志护理组负性情绪缓解的时间、治疗的依从性评分分别是16.45±0.62小时、94.11±1.21分。常规护理干预组负性情绪缓解的时间、治疗的依从性评分分别是24.35±0.14小时、83.57±1.21分。

2.4并发症发生率

中医情志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中医情志护理组出现0例,常规护理干预组出现了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