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防震教育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8-08 16:46:07
防震教育教案

防震教育教案第1篇

以“作风建设年”和“爱岗敬业年”活动为载体,整体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主要工作

(一)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教阵地建设

1、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建设。一是进一步搞好已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年内科普教育活动内容丰富。二是搞好全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并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新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参与2014年度“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的创建工作。

2、搞好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一是进一步对小商品城的地震安全示范工作进行必要的充实完善,以达到科学规范、提档升级的效果。二是积极与辖区内最大的地震次生灾害源企业海化华龙硝铵有限公司对接,力争年内将其规划建设成为地震安全示范企业。

3、加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一是对照《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对全区各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组织一次检查考核,进行量化排名,形成检查报告。二是配合省、市地震局对我区3所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进行综合检查评比工作。三是做好2014年度地震科普优秀辅导员的推选工作。

4、注重防震减灾科普宣教队伍建设。一是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前,集中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人员、宣教基地和示范学校辅导员,集中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指导。二是立足一专多能,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地震部门业务骨干为核心,以防震减灾助理员、灾情速报员和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辅导教师、地震应急志愿者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的“地震科普宣教队伍”,并给宣教人员提供必要的宣传教育参考资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宣教能力。

(二)进一步丰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形式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区防震减灾工作新成就、地震工作者爱岗敬业精神等,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知,不断强化全社会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2、充分发挥“区防震减灾信息网”的作用,整合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子资源,定期更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知识。全面反映我区防震减灾工作动态、信息。

3、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组织系列巡讲活动。重点发挥好地震科普宣讲员的作用,年内搞好6场防震减灾走基层大型巡讲活动,推进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的长效化、实效化。

(三)抓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1、以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协调各有关部门,组织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疏散演练,以丰富的形式、充实的内容,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2、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省防震减灾条例》实施纪念日,有针对性地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工作氛围。

3、加强地震舆情信息的收集和监控,指导平息地震谣传,做好稳定社会的相关工作。

三、要求

(一)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密切联系实际,以全面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为宗旨,按照“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挖掘各种资源,广泛宣传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新成就和社会公众关心的地震安全知识,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防震教育教案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按照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的部署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二、总体要求

充分认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本着“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把握重要时段,突出重点内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工作落实,不断扩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力和科普知识的覆盖面,推动我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着眼基层,强化服务。深入贯彻落实省地震局提出的“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的工作思路,把宣传重点放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努力为基层提供高品质的宣传服务。

(二)抓住时机,集中宣传。在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和7月28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前后,要紧紧抓住社会对防震减灾高度关注的契机,针对宣传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三)加强领导,认真总结。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工作实效,同时要认真总结活动情况,不断积累经验,及时将文字资料和图片通过金宏协同网发送到区地震局邮箱。

三、活动安排

(一)1-12月,按规定在区政务网完整、准确、及时地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宣传防震减灾工作。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

(二)2月,印发《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组织开展区地震局内部法律法规集中学习研究活动。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

(三)3月-4月,制作防震减灾工作宣传片、多媒体演示讲解宣传资料和地震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简介,编印防震减灾重要文件汇编。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

(四)4月-10月,按照市地震局要求,积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争取创建省地震安全示范企业1个,市地震安全示范企业1个。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安监局、区安监石化区分局

(五)5月,举办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和工程建设企业的防震减灾法普法讲座。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城建局

(六)5月,按照省、市地震局的安排,组织开展全省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答题活动。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七)5月12日前后,全区动员,利用各种宣传手段,组织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区广电中心跟踪报道各项活动,并播出地震科普宣传片。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应急办、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八)5月12日14:28分,全区机关、学校统一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应急办、区教体局

(九)5月-8月,举办地震科普网络知识竞赛。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计算机中心

(十)6月中下旬,根据省、市地震局的统一安排,组织开展地震系统学习《省防震减灾条例》测试答题活动。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

(十一)7月,积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争取创建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个、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2个。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各街道办事处

(十二)7月中下旬,参加全市社区防震避震演练活动,省、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必须开展演练活动,在此基础上,每个街道办事处再选择1-2个社区开展防震避震演练。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各街道办事处

(十三)7月28日前后,利用“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采用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十四)9月,以珠江路小学科普展厅为基础,建设我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逐步配备展牌、互动展品等设施,组织中小学生到基地内接受较为全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教体局、珠江路小学

(十五)9月,按照省、市地震局的统一安排,在中、小学开学第一天,组织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教体局

(十六)10月,继续开展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争取再创建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1所,区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2所。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科协、区教体局

(十七)10月,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印制宣传品,编辑印刷《居民地震应急实用手册》和《地震应急指挥实用手册》。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

(十八)11月,与区内物业公司取得联系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各街道办事处

(十九)12月份,利用《省防震减灾条例》实施一周年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广泛开展以法制建设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

责任单位:区地震局、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防震教育教案第3篇

一、成立*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

(一)、*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组成

主任*

成员:市委宣传部、市保密局、团市委、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局、市交通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考试管理中心、市无线电管理处、*军分区、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市考试管理中心,值班电话*(传真)。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考试管理中心主任*兼任。

(二)中考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市中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2、确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及具体分工。

3、决定中考地震事件的处置决策和应急措施,指挥、协调县区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并决定派出市政府工作组。

4、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授权县区人民政府进行快速处置。

5、组织公安、武警、消防部门加强社会治安控制,宣布实施治安交通管制。

6、决定事件的信息、引导、记者采访等工作。

(三)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做好全市中考地震应急指挥日常事务。负责与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联系,负责考点防震救灾宣传,审查新闻报道通稿,并及时向上级报告震情、灾情,负责落实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成立考试应急工作组织

**

职责:指导县区筹备和管理救灾经费,做好救灾救济款的使用、发放和保险理赔工作。做好各种救灾物资及师生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调配、运输和供应工作。

三、考前应急准备

(一)加强监测预警。市地震局、市气象局认真做好中考期间的余震预测和气象监测,及时向市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二)建立应急组织。考试期间,县区应急指挥中心要在考试一线设立专门的应急办公室,安排专人监测,全面负责考试应急工作。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组织安排下,各有关工作部门安排专人驻考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考试期间考点安全和周边交通、通讯畅通。

(三)确定避难场所。各考点要选择操场或空旷地带作为临时避震场所,划定各考场学生避震区域,同时要保证考场和避震场所之间通道畅通,并在考点明显处张贴紧急疏散通道示意图和疏散具体措施。考前要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教育和防震演练,6月6日下午利用考生熟悉考场时间,统一组织涉考师生进行防震疏散演练,确保发生余震时能够组织考生安全有序疏散。

(四)增设应急考点。原设考点因灾不能使用的,县级政府在本区域内其他学校增设考点。本县区范围内无法设置考点的,由县级政府上报市政府,并报经省招办批准,在邻近县区增设考点,并组织考生有序转移,按时参加考试,市招办负责审查增设考点的条件。

(五)落实疏散人员。每个考场必须安排三名监考员,其中一名专门负责试卷、答题卡的安全。各楼层必须安排两名机动监考员,在发生余震时协助做好考生疏散工作。要加强监考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师生疏散工作有序进行。

(六)加强隐患排查。各县区要加强对考生集中食宿地的安全管理,组织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对涉考的各种设备,考生食宿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检查。县区政府在6月4日前对各个考场和考点防震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落实应急避险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市招委会在考前和考试期间将组织督察组和巡视组分赴县区检查指导中考工作。

四、地震应急处置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到积极预防,依法处置,统一指挥,系统联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一)强化应急处置职责。如果考试期间发生余震,由各考点的主考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以是否危及考生、考务人员的安全和影响考试正常进行为标准,及时作出是否疏散的判断;如果作出疏散的决策,考点统一信号指挥,迅速组织考生及考务人员通过疏散通道,有序疏散到预先设定的临时避震区域内,考生和监考老师不得将试卷和答题卡带出考场,禁止考生交谈考试内容,公安人员立即封闭考场;考点要立即将考试中断情况电话报告县、市中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同时报省考试管理中心,并做好相关纪录,事后,按层级书面上报上级考试管理中心。

(二)严格考试管理。地震过后,能否继续考试由主考确定。可继续考试的,组织考生返回考场考试,补足考试时间,主考和省、市派督察人员签字确认。不能继续考试的,各考场监考员回收、核对试卷和答题卡,严防试卷丢失和泄密,待该科目考试结束且试卷收集整理完毕,考生方可离开考点。

(三)严肃考试纪律。由于地震原因,在未经考点主考同意集体疏散的情况下,个别考生自行离开考场,但在机动监考人员监控范围内,并确认没有违规行为的,可同意其返回考场继续参加考试,不得延长考试时间。除此条件之外,擅自离开考场的考生,按违规处理。

(四)落实保密措施。试卷存放期间,因灾造成保密室不能正常使用的,要立即将试卷转移到安全场所妥善保管,同时报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防震教育教案第4篇

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校防震知识活动方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校防震知识活动方案1

班会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间的关联性。

2、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让学生明白防火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班会准备:

1、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

2、收集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9月20日5时37分,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5.1级地震,青海西宁有明显震感。

此次地震的基本信息:

发震时刻:2013-09-2005:37:01纬度:37.7°经度:101.5°深度:7千米震级:5.1

城市:凉州区(距震中约103.4千米)民勤县(距震中约173.1千米)

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给无数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地震知识?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防护?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三、介绍几种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伏”在哪里更安全呢?经验表明: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学校防震知识: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d.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4)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四、班主任小结

地震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冬季来临,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是火灾的多发季节,防火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学校防震知识活动方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不同场合需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快速有效的避震方法,避免伤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学习、课外演练,学会在不同场合尽量避免地震伤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避震知识,提高积极应对危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场合的避免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场合的防震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防震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防震资料

各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防震的资料。

二、避震之街道、开阔地

1、指导阅读有关避震的资料。

2、小组间讨论高楼和操场中避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归纳整理。

(1)、在街道上,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过街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2)、在开阔地要躲开密集人群,就地卧倒或蹲下。

(3)、在室外要注意以下危险物或高耸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玻璃幕墙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三、小结

不同场合要根据实际,听从指挥,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和地点。

学校防震知识活动方案3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二、教学过程:

【一】、正确认识地震

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

2、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

2、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三)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三】、学生交流了解的防震知识

防震教育教案第5篇

一、解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选修课程的内涵

中学地理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建立在初中地理基础上的高中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属于学习应用地理,共分三个章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防灾与减灾。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基本理念重在“指导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研读《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标准,具体要求:以一二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避害趋利的远景。活动建议: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收集本地有关自然灾害前兆的谚语,以及防灾减灾的有效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收集近年来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资料,绘制其地理分布简图,解释其形成原因,并说出我国已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模拟以某自然灾害为背景的援救演习。配合“世界防灾日”,出一期板报。组织以“自然灾害与我们”(或“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高科技”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地理新课程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分析课题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教育科学的观察、实验、调查等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恰好可以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体现,因此将课题研究活动渗透于选修教学,能更有效的完成地理选修教学。

二、确立“中小学防灾减灾体系”课题研究活动的载体作用

我国设立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目的是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能力,学校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的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活动,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深入调研当前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编制适合各校的防灾减灾教育读本;收集、整理防灾减灾教育的相关活动案例,并提炼出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在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演练经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形成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的体系。

自然而然,“中小学防灾减灾的体系研究”课题作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选修教学的载体,共同承担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任务,对于深化生命教育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取作为地理选修载体的四项子课题,分别是:“长乐沿海农村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研究”(长乐文岭中学);“中小学防台风教育的状况及对策研究”(福州外国语学校);“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策略研究”(永泰三中);“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福清上苍中学),以实际课题研究活动案例,探讨以“中小学防灾减灾的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为载体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选修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融课题研究活动的地理选修课有效教学

选修教学体现个性与特色,应该充分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生“学”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咨询、查阅、走访等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通过调查周边环境获得答案,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开拓思路,通过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深入探究。

课题研究活动恰好符合新课标“重实践活动”的宗旨,将选修教学与课题研究活动有机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地理选修的有效教学依托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活动融入地理选修教学彰显实践性。

1.灵活运用案例,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选修课程在课标中明确要求“运用资料分析,举例说明,结合实例比较……”,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形成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往往可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中小学防台风教育的状况及对策研究”,结合刚刚过境的“鲇鱼”台风为案例,全校各班级都开设了一次以“防台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猜谜、知识竞猜、观看实况录像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防台教育,而且在中学地理课的相关章节中也注意渗透讲解传授台风的知识,并告诉学生防台减灾的基本措施。

“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策略研究”,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育点,以地震生还案例(常备地震应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等),编写防震减灾校本教材,融合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邀请有关专家把关,在全校进行以防震减灾为内容的校本教育。

“长乐沿海农村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研究”,通过2008年“凤凰”、2009年“莫拉克”到2010年“莫兰蒂”等强台风案例开展防台风知识普及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并及时总结演练经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明确指出:“有对自然灾害知识的了解作为基础,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难度小的防震减灾常识。”

2.依托研究性学习,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地理选修教学可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选修课程中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设计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分组调查,既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小组互助的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可多种多样:举行防灾减灾的知识竞赛、专题班会、避难训练、夏令营活动,通过板报、广播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和调查、要求学生撰写总结或调查报告,并提出建议。

“长乐沿海农村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研究”,组织“追风”活动。每天在学校广播电台对台风及防台风知识进行宣传;通过印制发放宣传资料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台风及防台风知识宣传,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防台风知识宣讲;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对天气进行跟踪记录,在台风来临之前,学生在家里对家长和邻居进行防台风知识说明,准备必要防台物资;在台风过境后,对减灾自救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策略研究”,重视开展防震减灾实践活动,使防震减灾教育不断延伸。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讲座、专题广播、班刊、校刊、播放录像、开展逃生演练与救援演练,组织学生上街下村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号召学生制作宣传板报,配合社区科普宣传活动,充分扩大防震减灾的社会影响力。

“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组织防震自救兴趣小组,成立专门地震救援志愿者活动室,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向有关专家请教等多种方式收集防震减灾、互助自救的相关知识。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有针对性的组织紧急避震、疏散演练,运用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意识及紧急应变能力。

3.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增强开放式学习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跨度广、深度大,教学活动不应仅局限课堂,要多采用开放性学习方式,合理开发校内外丰富资源,包括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科研单位等,通过对校内外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

“中小学防台教育的状况及对策研究”,引入“学生的自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台减灾教育体系。学校注意加强对校园硬件设施的检查工作,加强防汛防台知识宣传和教育,强化组织领导。学校以问题质疑、专家详解、特别提示等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印防台风教育宣传材料,进行《防台防汛暑期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学校安全协议书》以及《告家长书》)、开家长会、建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防台风知识,让家长参与到防台风教育中,共同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与防范工作。

“中小学防震教育研究”,鼓励学生把防震减灾知识带回家带回社区。将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延伸到附近社区,参与社会防震减灾工作,通过组织类似“小手拉大手”活动,根据家庭居住环境,制订演练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全家总动员开展一次防震演练,辐射整个社会,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防震教育教案第6篇

【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一】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第六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期间,拟于5月10日至16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做好“防震减灾”日各项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时间

时间:5月10日-16日

二、活动重点

广泛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贯彻《防震减灾法》;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科技知识、自救互救基本技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政府防震减灾行动。

三、活动内容

1、向XX有线电视台、《吴航乡情》报提供宣传标语、活动信息、地震宣传材料进行播报。在XX政务网站设置宣传标语,及时登载宣传活动信息,提供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下载等。通过短信发送平台,向全市群众发送防震减灾公益广告。

2、有效利用防震减灾固定宣传栏载体,在城区市标、源安超市环岛等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强化宣传氛围。

3、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供有关的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向校内学生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品。

4、5月10-16日,联合市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5、5月10-16日宣传活动期间,向民众分发《防震减灾科普常识》、《家庭防震减灾常识》、《家庭应对地震策略》、《城市防震措施》等地震科普材料。

6、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7、各镇乡(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特点,要充分发挥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教育作用,印制过街横幅或宣传版面进行展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综合素质。

四、工作要求

1、本着节俭办事,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做到精打细算,并确保宣传到位。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3、抓好落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措施,抓好落实,务求实效,组织落实好本地区、本单位的各项宣传活动。

4、加强同相关单位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宣传周活动的整体合力,在全社会形成普及防震减灾常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的良好氛围。

XX市地震办公室

2015年5月4日

【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二】

为做好我校防震减灾工作,根据沿教发(2012)101号文件和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是“预防地震灾害,关注生命安全”,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冉启涛

副组长: 王刚

成员: 全体教师

三、活动要求

切实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切实有效地抓好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把防灾减灾知识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长期抓下去,抓出实效。

四、活动安排

1、开展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

2、要在5月12日当天(或前后两天)开展一次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悬挂横标等方式宣传有关防灾减灾科普、逃生自救知识,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3、围绕“普及防震知识,提高减灾意识”,“防震减灾关爱生命”,“宁可一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内容,在校门或校园醒目位置悬挂一条横幅,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4、5.11利用课间操时间组织一次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应急逃生演练。

5、分管安全校长写出具体演练方案,落实相关任务。

沙小

2012.4.12.

【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三】

在“5.12”我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弘扬在应对汶川、玉树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以及在应对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彰显的抗洪救灾精神。把防灾减灾工作和新型城镇化理念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活动主题

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平安校园

二、活动时间

5月9日—5月13日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四、内容和形式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防灾减灾工作和新型城镇化理念相结合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2)5月10日,在校内悬挂一副关于“防震减灾日”题材的宣传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3)5月11日,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3.开展防灾减灾“五个一”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1)悬挂一幅防震减灾宣传标语。

(2)一次国旗下讲话。5月9日,国旗下讲话主题“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3)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知识视频或上一堂地震科普知识课。

(4)一次主题班会。各班围绕“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5)一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5月11日(周三)上午大课间,开展防震应急避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5月12日,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学楼(楼道、教室)、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做好活动记录及上报工作。

五、活动要求

1、各班级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位同学知晓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

2、强化责任,严密组织,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四】

为了贯彻落实《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5.12”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有关通知》,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2014年 “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震函〔2014〕1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和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坚持正面引导,加强主题策划,强化应急宣传,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完善保障机制,努力增强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传播力,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与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活动安排

活动主题:“城镇化与减灾”

活动时间:5月10日-16日

三、活动主要内容

(一)参加“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

1.参加在全国开展的“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千城大行动”,在县、市(区)选择合适的社区、学校、广场等场所,定点放映电影《飞跃地心》6场,用感人的电影故事唤起群众对防震减灾的重视。并配置《乐乐熊大冒险》系列动漫图书5套、“平安大使”乐乐熊人偶一个,定点放映专用悬挂宣传横幅一条。每个县、市(区)领取电影《今天•明天》DVD光盘1张,防震减灾宣传品(扇子、宣传笔)100份用于5.12防震减灾宣传。

(二)参加主题集中宣传活动

5月12日,参加由市民政局在炎帝广场牵头组织的现场集中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防震减灾宣传资料,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图片展示和专家咨询等活动,宣传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要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宣传防震减灾工作,扩大宣传社会影响。

(三)开展自主宣传教育活动

在宣传周期间,市、县地震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乡村等地设立宣传点,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科普讲座、播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市民群众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四)加强媒体宣传

在加强与传统主流媒体的合作的同时,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主动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市地震局安装地震图文短信群发系统,宣传有关地震基本知识、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及震害防御等相关知识。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促氛围。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制定活动方案,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

2.创新思路提实效。根据要求,此次宣传活动主要采取现场集中宣传、媒体集中宣传、单位自主宣传等形式,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丰富宣传形式,提高宣传实效。

3.强化责任抓落实。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科学制定活动方案,切实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此次宣传活动落到实处。活动结束后,要全面总结活动成果和经验,并于5月22日前将宣传活动总结及图片等报送市地震局综合应急科。

株洲市地震局办公室 2014年5月6日印发

【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五】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地震局的要求,结合《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和7月28日唐山地震纪念日活动,南平市将从7月23日起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集中一段时间,大规模、密集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进一步加大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应急自救能力。现将宣

传周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时间:2008年7月23日至30日。

二、活动内容:

1、南平广播电视台安排播放《应对地震灾害一公众自救互救常识》、《蟾童》、《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并精心制作专题宣传节目。广播电台根据中国地震局组织编写的《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及省地震局提供的有关宣传资料,制作播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广播节目。

2、闽北日报社安排专版或连载,刊登《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的内容,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

3、市地震局、地震台和延平区地震办联合开展户外宣传展出,在防震减灾宣传周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活动期间,向社会公众展示防震减灾宣传图片、发放宣传册及接受群众的咨询等。

4、请省地震局专家到市直部门开办讲座,邀请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参加,提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服务。

5、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供有关的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将地震安全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9月1日开学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每个班级有一幅防震减灾知识挂图、两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书籍和音像资料,每所学校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举办一次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全市中小学地震安全教育在课时上要有保证,形成长效机制。

6、认真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防震减灾手册》和《农村地震安全手册》印发工作,做到市直机关单位干部人手一册。

7、充分发挥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地镇、村干部和村民前往参观,9月份开学后组织各地学生参观。

防震教育教案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课;案例教学

教师采用案例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早就存在。自从20世纪哈佛商学院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出大批人才精英后,该方法备受关注,其在工商管理以及经济学人才培养上得到了广泛使用。[1]同时,案例教学被引入我国后被其他学科广泛使用,例如中学地理、思想政治等学科。在以素质教育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中,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青睐。对于与实践应用结合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必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为应用型本科大学探索适合本专业特色专业课,案例教学方法势必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通常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对象,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谈论,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该方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知识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

1.案例教学可以强化学习效果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当观众。而以学生为中心是案例教学本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课堂讨论的引导者、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而是学习的自主研究者、案例情境的自由活动者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者。通过这种变换,能使学生自由发挥能力,师生平等互动,鼓励学生自由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通过同学间的沟通协作得出最后决策。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直观的实际问题。案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填鸭式”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去吸收和运用知识。

2.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个案例在不同学科专业领域都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复杂性的共同特点。案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实际的情境,让其进入所提供的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共同讨论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2]同时,每个案例会隐藏多个问题,有真有假,有主有次,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对复杂的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从而使学生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案例有助于他们尽快地融社会,并且尽早地了解行业背景,在日后的工作中尽快地上手,并展示他们的专业能力。

3.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发式教学,使学生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锻炼学生汲取别人意见和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沟通和相处,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合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决策水平,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

二、“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概要”课程简介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 学院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学院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服务防震减灾事业,在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等国内重大地震灾害发生时,学院教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救援与科学考察工作,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应有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院已经成为能够解决防震减灾科学问题、承担防震减灾任务的重要机构。学院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震减灾科研体系,开展了相应的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为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就是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概要”课程就是基于社会服务与研究成果而开设的课程。

该课程是对地震工程学(结构抗 震)和工程地震学的延伸,以预防减轻地震灾害为目标,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通过城市规划,包括土地的合理利用,即有针对性地避开产生地震地质灾害的不利场地,选择抗震有利的建设场地;加强建筑与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 预先准备应急救灾需求设施和措施等三方面,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学习编制防震减灾规划不仅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能在今后工作中发挥一定作用。

三、“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概要”案例教学形式探索

“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概要”课具有知识体系庞杂,涉及学科多,学科知识交叉等特点,该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防震减灾规划中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其具有运用多种基础知识的能力。基于上述课程要求,目前的教学形式只是以教师教授方式为主,学生听课时感到空洞乏味,不能很好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新的教学形式应让学生具有掌握专业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案例教学法是最佳的方法之一。基于上述目标,经过教学实践,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概要”课教学形式,采用教授和案例结合的方式,课时分配各占50%。首先教师对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进行详细讲解,对一些应用性知识进行范例介绍。之后选择合理案例,该案例全部是源于防灾科技学院承担的社会服务项目,具有真实性、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案例教学步骤如下表所示,案例谈论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是教学中心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性讨论,评比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对于本课程来说,针对每一章内容制订专项案例和课程结束后的综合案例。最终根据课堂讨论的集体智慧进行归纳,对学生参与和谈论情况的印象与设计结果进行评价。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形式大都以讲授为主,这种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所以教学改革教师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具体学科、课程特点和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本文结合“防震减灾规划概要”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出了适用本课程的教学形式,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形式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