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合集7篇)

时间:2023-08-03 16:10:22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第1篇

关键字:解构主义、分解重构、作品解读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一.解构主义

1.解构主义的产生

现代主义出现之后,建筑风格曾长期单调统一,建筑师们力求多变,各种探索、尝试层出不穷——这些探索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解构主义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 ,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哲学理念。事实上,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尼采的叛逆思想——质疑理性,颠覆传统,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和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7年前后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的概念,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同时,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2.解构主义的思想核心

解构主义认为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森严的等级秩序是不合理的,它强调瓦解二元对立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采用分解、消减和移置的方法使二者势均力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解构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对即错的理论。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我们不难看出解构主义具有较强烈的开拓意识,并以其激进,甚至是破坏性的思想及理论,尝试从根本上动摇或传统文化体,因而解构主义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便是对传统的审视与背叛、对社会的关注与批判,同时还有人们的争议和不理解。

3.解构主义对建筑的影响

被认为是激进的、非理性甚至是破坏性的解构主义合时宜的出现,使得建筑界突破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单调统一建筑形式,因其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解构主义认为,从古希腊的伊瑞克先神庙,到哥特时期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建筑的对比、张力、破裂的形象日益明显,解构主义就是要将建筑创作中那隐匿的、潜在的或被迫从属的形式特征加以强化,以正面的形式特征突出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伴随着创新,实践,解构主义建筑界出现了很多里程碑式的人物和作品,影响深远。

二.解构主义建筑师及其作品解读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虽然他们的作品的问世往往伴随着争议,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思想丰富了建筑设计框架,他们的作品为建筑样式的多样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人们打开了全新的建筑视野。他们的共同点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

1.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师,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弗兰克•盖里作品解读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 ——拉斐尔·莫尼欧

1997年,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毕尔巴鄂横空出世,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让这个往昔辉煌的工业城市以旅游城市的面貌重新焕发光彩。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位于勒维翁河滨,作为博物馆主入口的巨大中庭设有一系列曲线形天桥、玻璃电梯和楼梯塔,将集中于三个楼层上的展廊连接到一起。一个雕塑性的屋顶从中庭升起,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的光线倾泻到整个中庭内。该中庭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尺度,高于河面达50m以上,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这个独特的纪念性场所。

图1: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立面及平面(主中庭)

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曲面体组合而成,钛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以往实践毫无关联,脱离了任何习惯性的建筑经验。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

2.埃森曼

埃森曼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之一,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他的建筑思想,将传统理论的定义颠覆,取而代之的是突破建筑在传统论述的概念,提出建筑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埃森曼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

埃森曼作品解读

他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埃森曼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建筑,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的设计中,建筑仿佛一把扶梯或者脚手架,白色的三维的网格是一个步行的过道,横卧两个匿名的预先存在的结构中,与俄亥俄州首府网格一致,穿过现有的建筑,将校舍和哥伦布的城市建筑连接起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埃森曼式设计风格,在基地上产生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结合点。建筑单体代表了过去与未来的对抗,也代表了融合——代表未来的白色格架在南部和一个基地内曾经存在的军火库基址产生冲突;砖砌体代表了军火

图2: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库老城堡般的形象,但其形象不但被简化,而且被肢解和扭曲:塔体和圆拱等元素象被撕裂的一层皮。按文丘里的说法,灾难性的砖砌体“只是对原建筑物轮廓的歪曲而滑稽的模仿”,显然不是要唤起对历史的依恋。埃森曼一直对历史主义和风格传递信息这种想法表示怀疑,所以,“军火库”的肢解就是历史学家专业性思想的破裂。埃森曼通过分解表明历史的不连贯性和不可及性,而历史和未来,场地和非场地,建筑和非建筑正是埃森曼建筑的典型主题,在某种意义上,留存至今。

3.伯纳德.屈米

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他的设计往往暗示了一种较之惯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从美学和象征手法出发。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

图3:屈米和他的设计草图

屈米作品解读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屈米认为:“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并不是一种有关形式的知识,而是探索世界的知识形式。在屈米的众多作品中,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深刻的体现了屈米的解构主义精神。

拉•维莱特公园

在设计中,屈米追求一种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效果,他提出了一个空间上以建筑物为骨架、以人工化的自然要素为辅助、自然景观与建筑相互穿插的建筑式的景观设计方法, 采用了一种独立性很强的、非常结构化的布局方式, 以点、线、面三个分离的体系重叠在整个园址上,构图十分严谨和紧凑。

图4:拉•维莱特公园

人的参与让公园的张力释放——如果公园里没有人,公园永远是一座冷冰冰的雕塑。26个鲜红的folies除了作为标志点和某些特殊功能外,里面还安排了许多活动。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 。

拉维莱特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绿地,公园中随时都充满着各种年龄、各种背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屈米以独特的甚至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设计手法,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赏、宜游、宜动、宜乐的城市自然空间,公园充满了城市居民与各地游客互相看、同欢乐的乐趣与生机。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探索,以及对以上当代知名解构大师及其作品的浅析,较深入的了解了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解构试图在一种纯几何语汇、纯结构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破坏创造出不纯的结构形式,从而使建筑语言变得更加丰富。以下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简要归纳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手法。

把建筑分解为功能及非功能部分

盖里在日本神户设计的鱼味餐厅,用一个尺度可与建筑相比的大鱼和餐厅并列在一起。同样的,他在洛杉矶的罗育拉法学院的设计中,用了许多“分解”的手法,如没有柱帽、柱础的“非柱廊”,没有扶手的“非栏杆”,没有钟的“非钟楼”等来提示“非”与“无”的存在。

在理性格局中陈列出非理性的建筑

屈米在巴黎拉维莱特公园方案中,在用理性的点、线、面组成的方格网交点上设置了一系列红色的“疯狂物”。据屈米自称,它们形象地显示了“存在”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迟。

用分解及组合的形式来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

埃森曼在西柏林IBA社会住房设计中应用移位3.3度的红(代表“过去”)及白(代表“现在”)的方格来显示一种“反记忆”。

“解构”是一个文化时代性的特征。这个蔓生的时代没有一个明晰的起点,现在正在蔓延,也看不到终点。解构建筑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作为一种先锋建筑风格,追求标新立异,受到推崇和实践。然而解构建筑要做得成功也要有功力,有章法,有素养,决非可以随便模仿便成佳作。

参考文献:

[1]吴俏瑶:埃森曼建筑思想之哲学探源安徽建筑2011 年第6 期(总181 期)

[2]钟凯琳:伯纳德.屈米用建筑扭转公共空间的解构大师建筑大师viewer 2012年7月

[3]孙臣:探究-解构主义大众文艺

[4]郑朝灿、丁承朴: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以央视新大楼、广州歌剧院为例华中建筑 2011年6月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第2篇

【关键词】解构主义;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争议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提出

上个世纪中期的法国,形成了一股结构主义的潮流,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关注。到了1967年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作为法国的另一种哲学思潮出现了,他的美学是属于后结构主义美学,其理论是出于对结构主义的瓦解、反对、否定的目的而产生的一股新思潮,德里达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作为结构主义存在基础的“结构”概念。70年代,西方不少先锋派建筑师开始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建筑实践。于是,解构建筑产生了。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于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利伯斯金,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艾森曼,扎哈・哈迪特等人。其中丹尼尔・利伯斯金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对解构主义建筑做出了更多的诠释,下面就对其成名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进行分析。

三、项目简介

犹太人博物馆是附属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的增建部分,在1989年的设计竞赛中由利伯斯金拿下,1992年11月大楼动工,1998年竣工,1999年1月向公众开放。建筑总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呈曲折前行状,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利伯斯金的方案将旧馆与新馆由一条虚空的中轴贯穿,新馆将分裂的箭形直插入这块场地,冲破了巴洛克风格的三叉几何形,零散的形体设计,隐射文化与城市结构遭到的破坏,也是对当局折衷主义的城市规划的否定;对比强烈的新旧建筑,同时也寓意着犹太民族在这里被断裂的历史。工程1992年动工,在建造过程中,遭受连续不断的波折和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因为他的方案从根本上震撼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摆脱和谐、明净,代之以不和谐、神秘;其次是不强调完美、统一,代之以破坏完美、破碎。利伯斯金自从接手这个竞赛之时,他已经穿上了“犹太人”甚至“大屠杀后裔”的圣袍,以一种非客观的思维方式在做设计。利伯斯金在设计中倾注了自己的“情结”,也让建筑充满了争议。争议首先在于建筑的形体来源。在利伯斯金自己的文字中说,“I began plotting the Berlin addresses for names taken at random from the Hedenkbuch on my map of the city.”也就是说过,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利伯斯金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第二个争议在于其意义深远的入口。事实上缺乏地面入口是“不合理”的做法,无论是在古典的或者是现代建筑而言,通常一个醒目易入的入口是相当有必要的。但犹太人博物馆有些许不同,它很著名。第三个争议是关于博物馆内部空间体验的。曾有人这样评价道:“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丹尼尔・利伯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以上3个争议点代表了解构主义的特色,代表了利伯斯金采用了非客观的设计态度,他抛弃了一些功能使用上的需要来增强其纪念性,这是犹太人博物馆走的道路,不是其他博物馆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利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设计是成功的。

通过对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解构主义创作的原则:(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解构。在解构主义建筑出现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建筑成了一种即兴创作, 这里没有秩序,没有和谐,只有杂乱和冲突。(2)对建筑中心论进行解构。他们打破了这种固定的,空间有登记的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空间的组织形式。(3)对建筑传统的功能意义与价值进行解构。(4)对建筑确定性进行解构。伯纳德・屈米指出“混沌理论”,即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由此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性本质提出挑战。强调功能上的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追求富有震惊效果的建筑。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之时,解构主义建筑耗费了大量不必要的资源和财力。

参考文献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第3篇

关键词 解构主义;景观;建筑

1.解构主义

“解构”一词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1967年前后提出,起初是一种文学评论和哲学的在重要主题,德里达的理解是:一段给定的文字的意义不是由组成它们的各个单词所指事物所形成的,而是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组合,当我们将一段文字原来的组合架构打散时,它所表示的意思也随之改变。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中演化出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质上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意义来说,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被德里达提出,但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式,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构主义的鼻祖德里达在解构建筑风起云涌时称其对建筑不是专家式的,也从未培养过。德里达对建筑的关注则始于与埃森曼和伯纳德.屈米的合作(拉维莱特公园)。而他在谈起解构建筑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解构建筑是对解构最直接的最强烈的肯定。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虽然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言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原则,力学原则,功能原则),由此而产生新的意义。解构主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但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特点。

从实质来讲,解构主义并没有像20世纪20年代俄国的结构主义,1918―1928的荷兰风格派,或者1919―1933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那样成为一个运动的根源,更没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那种控制设计趋势几十年之久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种个人的,小范围的实验。具有很大的个人性,表现性等特点。

2.解构主义的设计思想

解构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一种设计美学,一种在西方视觉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创作方法和设计美学。解构主义建筑师和理论家对建筑本质和建筑相关的一切价值的拆析和消解本身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一次重新装备。

建筑中解构的对象是建筑符号的“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关系。在符号学里,“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指”、“意义”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具有优先权。设计中强调构思立意的重要性,赋予意义以优先权等。解构主义认为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是“消解”的对象,这里解构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采用的方法是“消解”,而不是“否定”,这是解构主义的关键。同时,解构主义也对结构主义进行着“消解”,而这种“消解”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和需求。所谓后现代的整体性时尚的需求,即所谓矛盾性,趣味性,复杂性,暧昧性,多义性等等。著名建筑师有埃森曼,哈迪德,盖里,屈米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传统建筑体系的消解,他们寻求中间性,如在美中寻求丑,理性中反理性,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建筑的“解构”体现在其语言特征上,在空间中暗示了人的存在。相对于小说,诗歌,绘画的象征性空间语言,建筑“解构”空间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如同一个舞台并与戏剧,偶发行为艺术有某种关联,建筑成为时间过程中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活动着身体和文化记忆,人在这个时间的场所中赋予了建筑意义,这就是人对建筑的体验和阅读。建筑师是通过“标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和联想的范围。“标记”引导身体和记忆进入了一个意义的空间,比如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道,动线是人的存在的最初体验,是人类每个活动的中介,建筑就是基本动线的空间。

建筑解构作为一种手法的艺术,主要是从具体技巧角度来讨论它们的类同性,也就说建筑解构在具体的“构词法”上有着相似性。它们都有一个“中心”或一种“集中式”的模式化倾向,所有的语汇基于一种逻辑规律,表现出序列的“整一性”。通过“解构”方式拆解这种逻辑,使表现建筑的原有词汇脱离其原有的位置。解构主义正是以此方法来破坏传统建筑的整体性,功能性,逻辑性。解构的结果使词汇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词,已不完全隶属于它原本的逻辑解构。解构具体方法是用词汇,句法的分裂,错位,旋转,偏离,重叠等,打破过去建筑结构中是力学原理的横平竖直的稳定感,坚定感,秩序感。使人获得与建筑的根本功能相违背的感受,无中心,无场所,无拘束,反对约定俗称的设计规则。

通过这些方法,构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语义,词义在新的构成关系中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新奇组合。这些方法出现了一种偶然性,反理性的怀疑精神。德里达说:“我认为,解构主义的发生是在你分解某一建筑哲学和某些建筑设想时,如对审美的,美观的主导地位以及实用的,功能的,生活的,居住的主导地位的分解,你必须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同时又使它们失去那种外在的主导地位。”

解构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这样,其形式就在创作思维和建造外不受任何限制,进而一切都可以是随机的和偶然的,其实,这就是所谓“消解”既是具体方法和手段,更是思想上的解决。

3.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

解构者用一种非常表现主义的或超现实主义的即兴进行创作,甚至在施工现场随意搭建。他们忽略城市文脉,强调作品的独立性,用“新奇”的方法增加城市趣味,如顽童的游戏一般。他们强调构造和营建工艺。他们与现代主义有深刻的渊源的关系,可把他们的“解构”描述成为对现代主义“结构”的拯救。他们用现代主义的几何原则并加上乡土或多角度的营建方式,构造出一种活泼的,不确定的,多义的,自由随机的,解放的,非理性的建筑感觉,使建筑具有一种伟大的雕塑感。正像现代主义伟大天才勒.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的“灵感”一样,手工艺也成为它们的偏好。由于外部雕塑破碎感,他们的大多数建筑内部构造变成了不规则了的空间,从而使建筑富有戏剧性,建筑的内部空间使体验者产生一种紧张,突然,激动的情绪。

与现代主义正好相反,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意识喜好用机器,金属,铁甲部件,这种风格被一些评论者描述为锈迹斑斑的“施虐狂的症状”。通常作品充分展示了材质,色彩,体量的建筑特有语汇,对材质和体量的随心所欲,自由分割达到了相当“偶然”与“游戏”的地步。

所以,解构的方法不是“颠倒”而是处于一种“游戏”的状态,即“能指的游戏”或“形式的游戏”,在“游戏”的中寻求意义的表达,这对于解放建筑设计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的解构。无论是在古典时代还是在现代,几乎没有一个设计师会动摇对和谐,秩序,逻辑和完美形式的信念。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后,设计成了一种即兴的创作;2)将中心论的解构在传统的设计景观设计中时,无论是在住宅区还是公共绿地甚至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师通常会安排一个中心或者说是一个聚焦空间。而在解构主义设计师看来这种空间等级上的划分不甚合理,将一个空间一锤定音而不顾及日后的可变因素,因此他们要打破这种固定空间的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的空间构成形式;3)对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正如埃森曼说:我们需要取代这样一种建筑概念,即为服务,人们居住和供给系统的建筑概念。而习惯的东西正是人们希望从建筑师那里得到的东西。但是,一旦你对习惯提出质疑,就会扰乱这种平衡。”所以,对景观功能意义与价值的结构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4)对确定性的解构。屈米从反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在建筑领域提出了一种混沌理论,及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由此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的那种建筑形式提出了挑战。

4.解构主义作品分析

4.1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解构一切传统

4.1.1 项目概要 巴黎的莱维莱特公园是在屠宰场和肉市场的旧址上修建起来的,是法国政府按照21世纪标准打造的一个样板公园。设计师伯纳德.屈米采用了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打破一切原有的秩序,拆除了旧址上的一切建筑,以大胆,离奇,怪诞的设计实现了自己的新的设计理念。

拉维莱特公园的确是一个现代化体系,设计新奇,创新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它在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对历史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对比今天的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确实存在着一定弊端。

作为21世纪公园设计概念变革先锋,拉维莱特公园由法国政府一手打造。整个园区占地55公顷,分为3大块。其中公共空间占35公顷,剩下的空间被科学工业城(有一座20世纪60年代的屠宰场改造而成的国家科学博物馆)及音乐城 (包括国立音乐音乐舞蹈学习表演中心)所占据。拉维莱特公园是巴黎市中心最大的公共公园。

公园的设计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参加竞标的设计是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多达492人。最终中标的是瑞士裔美籍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它的建筑理论的基础是解构主义,设计包括三个层面,即点,线,面。“点”就是一些怪诞的红色金属结构(建筑小品),“线”主要是指园区内的路径,再由它们构成“面”。这种设计手法主要是后现代的,而不是常规的景观或建筑设计。

4.1.2 规划与设计 在17-18世纪,巴黎的公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各种人群经常光顾,在这里交换观点,互通信息。

18世纪,巴黎市长霍斯曼提出建立分级广场,公园及树林,并在广场,公园修建林荫道,创造绿地空间,改善城市环境。总之,公园和广场需要提供的是一片清净之地,市民能够在其中休闲,娱乐。

然而在这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公共空间只有绿地功能,社交功能已逐渐被淡化。人们需要有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来改变这种状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屈米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被多数人所接受。

4.1.3 设计理论 多元文化:当代都市已经摒弃了单一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屈米认为,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追求纯粹,协调的建筑思想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他认为,公园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在设计上要实现三种统一观念:都市化,快乐(身心愉悦),实验(知识和行动)。

新的思维方法:屈米认为,现代建筑必须抛弃过去就有的思考模式,对建筑秩序体系,技术和结构提出质疑。因此,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他强调摒弃历史要素和符号,专注于文化的分歧性和事件的偶然性。这也是解构主义在设计中常用的设计理念。

解构主义:屈米通过打破旧有秩序,对建筑本质提出质疑,挑战,并予以新的定义。他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上,采用解构主义,运用重复与重叠的手法,通过点,线,面概念的延伸,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思想,有实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念。

拉维莱特公园平面构成图

4.1.4 关于伯纳德.屈米的设计理念(拉维莱特公园) 屈米认为:21世纪的公园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必须能过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公园应该是一个功能综合的活动的场所,公园应该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各种功能设施的组合运用和互动成为公园设计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上述构想,屈米主张,应将公园视为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虽然建筑体不是连续的,却必须有统一建筑结构,虽然与周边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在公园内部却要形成自己的一致风格。

为此,屈米提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几每隔120米建一个红色的建筑体块,作为一个个“点”,“点”与“点”之间由“线”(路径,廊架等)构成,彼此通过相交构成一个个“面”,由此想形成“点”,“线”,“面”的立体空间构架。

伯纳德.屈米的解构也是基于这样的三个层次:

“点”的构成:园区中的由近30个建筑体块构成,每隔120米一个,非常规则。这些体块都有共同的特征,即金属材质且都被漆成了红色。它们所表达的是用途,形式和社会价值之间的一种分割。因为这些红色体块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也许它们只是传递这一种信息或者让人们对于这个园区留下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线”的构成:主要是通过沿两条运河修建的廊架,以此贯穿整个园区,在两条主道构成了“线性”元素,将各个点连接在一起。在功能上,可以给园区内的游人以庇护。通过这条观览线路的设计,打破了严谨的方格网所建立起来的秩序感,同时也联系着不同的主题园区。在象征意义上,通道不仅是在空间上贯通整个公园,在时间上也是前后呼应,给人以历史感,从过去的屠宰场到如今有着全新设计理念的园区,人们可以从中感受的时空的转换。

“面”的构成:这里的“面”是指整个园区的户外活动区域。这些“面”是为各种活动所准备的,每园区域都会根据自己主体定期举行活动。

小结:对于这种深受解构主义哲学影响,并且纯粹以形式构思为基础的公园设计,屈米认为是一种明显不相关方式重叠的建立起来的一种的新的秩序体系。这种体系是对传统设计形式的大胆变革。不再用一种和谐,完美的形式组合,而用机械的几何结构处理,以体现出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结构与处理方式更注重的是一种随机的组合与偶然性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

5.结语

解构主义景观是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在景观艺术领域的实践。正是基于对传统秩序与等级的批判的斗争性,才使解构主义景观表现出与传统景观相矛盾的外在形式,一种不安定的动感的表达不仅是对原有秩序的一种大胆挑战,更多的还是对景观设计中不同风格与空间类型的尝试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邬烈炎. 解构主义设计[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 尹国均. 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第4篇

关键词:哲学解构主义建筑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哲学是道,建筑是器。”解构派的建筑作品是最忠实于其哲学基础的一个建筑派别。“解构”一词最早来源于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之中,其表述的是分解、颠覆、揭示之意。

1.德里达的解构哲学

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奠基人。他的理论反传统、反权威,是整个后现代思潮中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其思想在哲学之外的领域里也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德里达在结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他的美学属于后结构主义美学,其理论是以对结构主义的瓦解、反对、否定为目的而产生的一股新思潮”,他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结构主义存在的基础。德里达提出的一系列的解构哲学观点的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1967年德里达从语言学研究角度发表了《书写与差异》、《论文字学》、《语音与现象》,后来被称作“解构三部曲”。这三部著作也被视作是“解构主义”全面诞生的标志。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历史,其强调任何事物背后都存在着一定的运转逻辑,而这种逻辑似乎是不可被打破的。解构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这种所谓的逻辑秩序,这里的逻辑秩序指的是广义上的,不仅包括社会交往中的逻辑秩序,也包括人思想上的,比如人的习惯、心理以及一系列无意识形成的民族个性等。然而德里达并非是要彻底传统。他在阐述其理论观点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是deconstruction(解构),而非destruction(摧毁),“它所强调的是差异和复杂,并不是一味的对立和矛盾”。这种解构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策略,是为了让事物本身的结构显现出来而打破外在的固有形式,可以说解构是在结构基础上的反结构。

2.解构哲学与解构派建筑理论

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理论方法深刻地影响了学术界及多种学科,特别是对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本人对于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认为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来说建筑要控制经济。所以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的二元对抗方式”。即其哲学的核心特点“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体现。

使得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能够成功运用到建筑范畴之中,建筑师彼得·艾森曼起到关键性作用。艾森曼作为极少数的对哲学进行深入探究的建筑师甚至达到了言必称德里达的地步,还认为“搞建筑的唯一途径”就是研究解构主义哲学。可能得益于艾森曼的高度推崇,解构哲学直接影响了解构主义建筑理论,进而与解构主义建筑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内在联系,解构主义的建筑实践与作品具体体现了解构哲学的形式规则。

此外伯拉德·屈米也是较早的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引入建筑理论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之一。“屈米的看法与德里达非常相似,他也反对二元对抗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造新的建筑理论构架。”屈米甚至夸张地提出了形式追随幻想(Form Follows Fiction)的建筑原则,表现了解构主义建筑语言的任意性的理论根据,这里是对结构表象秩序的消解。这种理论背离了传统的建筑哲学的美学原则——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是一种反传统的倾向。

3.解构派建筑作品及其特点

1988年由菲利浦·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主持的“反结构主义建筑”(Deconstructive Architecture)作品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了7名建筑师的10件作品。这7名建筑师分别是盖里、库哈斯、哈迪德、里伯斯金、蓝天组、屈米以及艾森曼。同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和学院团体联合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国际研讨会。会后建筑理论家詹克斯等策划了《A.D.》杂志1988年3/4期合刊,题为《建筑中的解构》(deconstruction in Architecture)。这两次活动表明了解构主义建筑正式登上国际建筑舞台。

建筑史学家为结构派作品的总体特征做出了总结——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并标明不同建筑师、不同作品在这5个方面的特征中各有偏向。笔者认为,这样的特征总结并不精准,只是单纯地提取其作品的外部形象,割离了建筑作品的内在本质哲学特征。

艾森曼作为在他自己称为是“最解构”的建筑师,首先从他的作品来看,首当其冲的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这是反映了他的建筑理论和解构语言的集大成式的设计。在这项设计中,艾森曼打破了艺术中心的根本——展览功能。在其设计中一些是能明确使用性质的空间,而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任何功能的部分。艾森曼试图用挖掘出的废弃的军械库加以设计,颠覆大学的文化传统,颠覆了艺术中心的功能地位。在这一作品中他阐释了“反记忆”、“虚构”等修辞手法。不仅如此,还大大运用了解构哲学中的“消解”的概念,采用仿制材料来伪造真相。

屈米在设计巴黎的拉维埃特公园时采用网格模数,在用理性的点、线、面组成的方格网交点上设置了一系列红色的建筑及构筑物。其设计方法是“把建筑用地划分为120米间距的方格网,所有类型和形式的建筑物都整齐地排布在网格的交叉点上,这些建筑物都用红色的钢管和钢板建成,公园的道路、走廊、植物等都排列在方格之外,按直线或者曲线布置,其他的部分是大片的绿地、花园。这些点、线、面各行其道,看起来杂乱无章,可集中地体现出解构主义所追求的偶然、巧合、分裂、不协调、不连续、不稳定的情绪”。屈米自称,他的建筑形象地凸显了“存在”这一哲学范畴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迟。

解构派的另一代表——盖里,他的作品采用的是极具个人风格的解构。他惯于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进行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他在其破碎的形式下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解析了以后的结构。他所寻求的是一种分解后的“耦合”。他的创作力求一种“隐含的持续”——一种空间上的自组织。他的这种倾向可以在其大多数作品中找到证据,如巴黎美国文化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等。

解构主义的建筑师无论从外在形式还是其理论依据上,都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特征,从而反映到建筑中进而又充实了解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比如哈迪德的香港顶峰俱乐部强调非理性穿插、错位的空间构成;蓝天组的维也纳某公寓屋顶改造方案凸显破裂、倾斜、畸变、扭曲处理;里伯斯金的犹太人纪念馆表现扭曲、不和谐、挤压、尖锐的形象等等。

4.解构主义建筑的局限性

与其说解构哲学带来了一种新的反传统的形式,不如说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解构哲学虽然比起其他理论较为晦涩,但毋庸置疑,无论理解程度的深浅它都能启发人进行再思索,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反传统”、“反理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理论以及扩大到实践层面中的局限性,它确实提供给人一种新的思维观念,并且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得到新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需要以巨大的经济代价为支撑。

由库哈斯设计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以其独特的双“Z”形态打破了一般摩天楼的形象,但此代价是结构的难题和50亿巨资的建造费用。这意味着,这样的建筑毕竟不可能成为主流建筑形式,只是在少量的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中才有可能实现。这一致命的环节决定了解构主义先天性的局限。

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邬烈炎.《德里达与埃森曼: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J].学海,2001.6;

[3]冯余萍,孙明君.《从解构哲学看解构主义建筑》[J].浙江建筑,2007.4;

[4]徐丽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盖里》[J].建筑与规划,2006.3;

[5]万书元.《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初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2;

[6]胡伟飞.《谈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建筑》[J].西华大学学报,2004.8;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第5篇

【关键词】 解构主义建筑;草书;室内设计;书法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单纯从造型艺术来看,草书不同于普通的楷书、隶书,它具有朴素简洁的形象,但又并非不可识别;解构建筑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的繁复和现代主义建筑的简约,但依然具有实用功能而非纯艺术的。无论是草书还是解构建筑,它们都在外在形式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孤傲与不食人间烟火的同时,又具有其本来的实用和使用功能,是唯美与实用的结合。审视解构建筑与中国草书,两者具有诸多共同的造型特征。

一、不规则与简约美

在众多风格流派中,解构主义建筑是对“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的最好诠释。解构主义的简约不是乏味的、没有内容的,恰恰相反,它的内容需要细细体会和感受。那些看似混乱的几何形的构图,内在折射的恰是解构主义打散之后重构的设计原则。和现代主义建筑以前的建筑风格相比,解构主义没有古典时期的严谨对称、繁复的线脚、山花、穹顶壁画,没有哥特教堂刻着精美雕刻的飞扶壁、层叠后退的大门和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没有折中主义的古典元素堆砌,没有洛可可的繁复和奢靡,没有新艺术运动的具象的卷叶草和看似液体流淌的墙体。奥迪尔・德克和伯努瓦・科尔内特1989年设计的苹果电脑总部方案,平面上简单几何形寥寥几笔,线面元素结合,既实现了苹果电脑公司总部的功能性需求,又具有苹果公司本该具有的科技感、时尚感和现代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设计方案。

解构主义的简约性还体现在建筑基础构建的模糊性上。比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墙体和屋面没有明显的界限,设计师从总体入手的设计方式,倾斜的墙面从屋面直接而没有转折地延续过来,自然、简约。墙体可以代替天花,或者说难以区分墙体和天花,因着设计师一体化的设计,使得解构主义建筑更显简约。

草书是高度概括的字体,其纯净的点划与线条蕴藏着简约洗练的艺术形象。偏旁部首的构成要素,往往一笔带过,线条能省则省,力求简洁。虞卫毅在《试论草书艺术的美学特征》中认为:“在草书中,一点可以代替一划,一划可以代替数划,一个有着较多笔划的繁体字在草书中往往被简化为寥寥几笔,许多复杂的偏旁与部首被简单的符号所代替,加上笔划之间可以连属与借代,使得草书在形体与书写上都得到了很大简化。”从这个角度讲,草书已将简洁、简约的美学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

解构建筑与草书的另一个造型特征是不规则性。解构主义建筑和以往任何风格的建筑相比独具造型特色。古典建筑时期的最大特点――对称布局不复存在,即使工艺美术运动的手工痕迹、新艺术运动的卷草花纹也不见踪迹。和后现代主义相比,解构主义造型的夸张、变形、倾斜、突变有过之无不及,这也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明显特征。解构主义的不规则还体现在它的散乱、残缺、突变。“散乱”,更多体现在解构建筑平面的布局上,点元素、线元素不规则排列,类似平面构成法则里的密集构成,“点”要素随意散落在建筑平面里。“残缺”,是解构建筑不规则特征的另一个体现。有的解构建筑好似一栋没有完工的建筑,还有些工地的特征,用类似脚手架的结构作为装饰,比如贝希尼设计的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它们追求一种人为的不完整,好似一件没有完成的雕塑、没有离开画架的油画、一首未完待续的乐曲。“突变”,是指各个构件的连接和转换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多数观者认为造型还应该延续的部分戛然而止,在曲线流动顺畅布局处突然锐角转折或突然停顿,色彩的交接没有过度,造型的对接突兀偶然,例如矶崎新设计的迪尼斯集团办公楼入口设计。解构主义建筑造型中的散乱、残缺、突变等特点也同样出现在草书形式语言中。“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崔瑗在《草书势》中总结了草书的变形、倾斜、夸张的形式特点。对于草书的不规则的字体变形,孙过庭说:“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他认为草书既有变化、变形,但又合乎书法字体书写规则,不是简单地乱来和乱变。而张怀所说的“发迹多端,触变成态”也是在强调草书艺术在不规则的变形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学特征。

二、动感的线条美

解构建筑和草书都具有倾斜、动感、重心不稳、流动飘逸的造型特点。解构建筑动感的营造主要通过非水平、非垂直的线条排列,或者运用体现动感的曲线构图。解构建筑师常常使用富于运动感的曲线碰撞、锐角倾斜的平面构图、多维直线交叉错落的立面展现,营造出倾斜、扭转、错位、游离、重心不稳的动态效果。从天空俯视古根海姆博物馆,简直就是一个草书风格的中国汉字,流动、流畅、自由、灵动。哈迪德设计的维特拉家具厂消防站也具有明显的动感和张力。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方案,无论从平面还是立面看都是折线反复、连续出现,具有强烈的线条动感。蓝天组设计的德累斯顿综合电影院也有相似的动态效果。对于动感的表现方式,盖里使用扭曲,哈迪德和蓝天组采用倾斜的三角形构图,里伯斯金运用动态折线的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动态效果。

草书艺术的运动感则更加显著,张旭曾观看公孙娘舞剑并从中悟出草书书写的真谛,僧人怀素在观看流动的云彩过程中得到启示。这两位草书巅峰大师,都是从动感的舞剑和流动的云彩中获得草书的巨大进步和启示的,出离自然又融入自然。季羡林曾介绍,博物院将有草圣之称的著名书法大师怀素的作品《自叙帖》中的一段文字,用投影方式放大到和墙壁一样大的效果,结果,作品流动的线条和疾风骤雨的气势撼人心魄,竟然使人不敢在下面走动,甚至连呼吸都困难,可见草书的动感之强烈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中国草书“追求一种破碎、冲突、扭曲和斜置等美学效果”(1)。单一的横向或纵向的线条都给人以静态不变的心理形象特征,而成角度、倾斜的线条和中心点、重心点的倾斜和偏移会产生动态的视觉心理暗示,亦即动感。即使草书在书写过程中以线带面、以点带线,甚至人为地断开或有意的连笔,都不影响动态的效果。形断意连、虽断尤连,气势的贯通不辞一点一划的间断,甚至反而会加强视觉上的张力感。卫恒评草书“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即是对草书的动感的准确而形象的描述。隶书、楷书虽然方正且具有运动感,但还只是隐形的运动暗示,而草书将这种运动感外化并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 多维的时空之美

解构主义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人们只有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建筑的时间性概念。当人们穿过拉维莱特公园时,这种空间――时间的转化尤为明显。人们在公园的建筑、道路、桥梁、水体中穿行的过程中,视角、视点随着身体的移动不停地变换,而身体的移动是在占用时间的前提下完成的,人们因而欣赏到不同于前一刻的空间画面,类似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移步异景。解构建筑时空艺术的转化和共存在大型公共建筑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当人们游走于毕尔巴尔博物馆内部走廊时,其曲线流动的平面布局,不断变化的建筑立面,不断变换造型的景观小品,水平、垂直动线的规划,都进一步使人们明确解构主义建筑是经典的时空艺术。

解构主义建筑的时空特征还体现在一年之内不同季节、一季之内不同月份、一天之内不同时间段,同一个景观造型、同一个建筑单体所呈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有时一天之间,同一个景点、同一个建筑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风韵。人们评价西湖的美曾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可见当人文景观融入了时间因素以后,时空互溶和转换使作品本身更趋完善和多元。给解构建筑加入时间、自然的因素,它们本身也会展现出另一种美:或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妩媚,或为拉维莱特公园的硬朗,或为IBA社会住宅的沧桑,或为阿尔巴尼亚新议会大厦的灵动,这些美学特征都在不同时空的比照中更加显现出自身的魅力和诸多的审美可能性。毕尔巴鄂博物馆不同浏览路线的设置,使得不同的路线产生不同的时空对比和光影效果――时间在流动、空间在变化、色彩在转换。这就是第四维空间亦即时间在解构建筑中的显现。

草书也具有多维空间特征。由于草书在书写过程中在时间顺序上有着相对固定的规则和技法,所以草书的书写有着可预测的方向性,且过程不可逆转。这里的时间、空间关系既不是承接关系,又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共生共存的统一关系。除去时间则草书的空间感不复存在,离开空间则时间因素没有意义。因而草书是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隐含着时间性的――第三维的虚幻空间。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留白常常被造诣极高的中国艺术家故意使用在水墨画和草书中。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都是留白高手,并因此有“马一角”和“夏半边”之称。在“非黑即白”的草书世界里,更是因着二极的黑白艺术效果,在留白的纸面上突出了有与无相生相成的空间视觉印象,给观赏者的思绪留出延展的空间。因为黑色才能彰显出白色,如果没有黑白对比就没有草书艺术,因此黑白二色在一张纸面上共存的草书形成了虚幻的三维意象空间。另外,草书线条的交叉,不同方向线条的飞舞、流动,同样可以在二维平面中获得三维空间的虚幻感受。

四、结语

解构主义建筑的外在造型飞升飘逸,和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没有任何的继承性文脉特征,即不食人间烟火、不按传统规则设计,但它没有脱离建筑设计的根本规则。横平竖直的楷书就好像简约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果把楷书看作现代主义,那草书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解构主义。草书是解构也是重构,是对楷书的形式、线条分解后的重构。草书字体狂放无羁,它将线条进行的重新排列、重构,以及恰到好处的变形和夸张,都完美地诠释了解构主义的精神实质。

注释:

(1)参见王振江《解构主义建筑与中国行草》,《学术探讨》2011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王伶儿,崔初阳.论书法的多维空间感及表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第6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视觉繁荣;消费时代;视觉污染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97-01

一、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当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运动在60年代达到鼎盛并转向衰退时,“后现代”一说开始日益盛行,在这个庞大的后现代体系里,建筑上的后现代探索也是百家争鸣,极度热闹。在这里我不讨论后现代的内容,也不详说后现代建筑到底如何,我想讲述的仅仅是方向之一的解构主义建筑。

从二战到70年代之间的国际主义风格形成的单一垄断,简单到无以复加的建筑外貌严重地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要求人性化的设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批有思想的建筑师们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了。

我们都知道后现代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也是同样的意义,在人们逐渐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现代主义建筑后,世界各国的设计师开始积极探索新的风格,于是出现了新古典主义、高技术派、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等,这些同时代的建筑实验各有特点,体现了不同的探索思想。

在当代,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总是首先以现代科技的运用为评价点,而作为建筑的本源――艺术形态问题越来越脱离人们的视野,所以解构主义其实是对现代建筑的一个回归与反思,这些大师们希望用艺术的视觉形象来再现建筑之美。当然,为了适应后现代的时代要求,高科技的运用也是必然的,在这种设计思想下,解构主义似乎有了神秘的情感价值。

二、解构主义建筑内外因素分析

(一) 社会因素

应该说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延伸与演化,只不过现代主义理性思维的畸形发展在其中充当了一剂催化剂。我们知道结构主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谈的,目的是解决人类的思维方式问题,在70S人们反思现代主义寻找新的理论时,解构主义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发展也顺势作为一种探索形式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了,从本质上说在建筑里的运用也是对社会模式和思维观念等等的正统标准的一种批判,希望能用一种类似语言的符号形式在建筑和城市中产生视觉的和文化的价值意义。

(二) 思想渊源

一般谈到一种学说、理论或什么的思想时,我们就很可能把它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解构主义的哲学根源也是极其复杂,60S后期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首次提出解构概念,核心就是“二元对立”,后来解构主义建筑正是借鉴了哲学、美学、语言学等各个学科的解构主义成果,提出了建筑设计时“本文”和“互文”概念,即显与隐的二元性,把传统建筑上的功能、结构、形式等突显在了一个非平等的地位,以解构求得不确定性。

(三) 形式表现

在形式上解构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的矫饰方式,喜欢用多元、模糊、凌乱的手法建立新的功能和样式,给世人的感觉总是特别新奇和复杂,就好象语言学上的语法、语意、语音一样,通过构件符号间的交流、重组、类似游戏性的设计规则形成了各种看似偶然的视觉形象。

三、解构主义在当代的发展

从20世纪后期开始,解构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当代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冲击。而解构主义思潮在建筑界作为后现代时期风格的一个代表,十数年来更成为瞩目的焦点。解构主义理论也使建筑理论家们敢于对被视为经典的现代主义建筑体系和理论提出了质疑,质疑现代主义和历史之间的脱离和虚构,动摇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权威。

在解构主义的发展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有盖里、艾森曼、屈米、李普斯金、哈迪特等,出现了孟飞斯、KPF等这样的设计集团,他们的活动推动了解构主义的极大发展。

现在解构主义可谓先声夺人,特别在设计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研究生中非常热门,但在很大程度上讲,它还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学究味的尝试,一种小范围的实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尝试性作品细细体会到。

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后现代倾向,源于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70S末80S初开始,解构主义建筑和理论被大量地介绍到了中国,如1988年《世界建筑》杂志发起评选“80年代世界名建筑”中就有相当数量的解构主义建筑。这些年来它也一直是中国建筑界的中心话题之一,对当代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解构主义的未来

(一)解构主义建筑现有的问题

①虽然解构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轰轰烈烈,但它从产生起就没有提出过领导潮流,相反是以反对权威、反领导潮流为基本原则,因而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像现代主义建筑那样的广泛影响。②解构主义建筑多数带有实验性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较大,而且造价相对昂贵,不能普遍推广,人们虽然对它的新奇风格感兴趣,但这些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普遍风格。③解构主义建筑试图从建筑语言上重组建筑,但这也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破碎感及与城市的文脉毫无联系,无法成为一个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建筑界在经历了后现代主义后也逐渐进入现代主义的另一成熟发展阶段,即现代主义之上的新现代主义。并且仍然是建筑设计的主流。所以,解构主义建筑只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和探索,未来也会是一个独立于主流建筑风格外的实验尝试,解构主义建筑的目的也仅在热心于建筑发展的批判和推动,就好象置身于世界外的一个观察者。

参考文献

[1]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第7篇

【关键词】:符号学符构符义符用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P454文献标识码: A

解构主义建筑是对理性的反叛,对传统美学的反叛,一直被人们误解,认为解构主义建筑只是建筑形式的一种突破,无从表达建筑的意义所在,无法被人们理解。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一切事物都是由符号组成的或者体现符号性。建筑也可以被看做一种符号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读建筑的方式,从符号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解读解构主义建筑的符号语言,并能够体现建筑的表意功能,发觉建筑的深层含义。

1、符号学与解构主义的渊源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性质和规律的学科,最早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创立。随着现代建筑“意义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系统反思现代建筑的本质困惑及现代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符号学的研究扩展到建筑领域,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且严密的建筑符号学体系。

结构主义基础是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这一任意性原则,结构主义强调事物的整体性、规律性和逻辑性。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突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以语言学为突破口,通过对语言结构的颠覆,试图彻底颠覆西方思想史中的理性、真理、二元对立等基本观念。可见,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均与符号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还有着自身的符号特点[李静 黄春华. 解构主义建筑的符号学分析[J]华中建筑, 2010, (10) .]。解构主义哲学的这些核心观念与解构美学高度契合一致,并被解构主义建筑师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从而使传统的建筑形式法则中一向被压制、排斥的因素如非秩序、无等级、不和谐、不完整等得到解放。解构主义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分解和破坏表现出的散乱、残缺与失重的符号形式很难让我们在现实中理解,被人们看作对传统美学的颠覆,然而这种颠覆从符号学的角度去解读却带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觉享受和意义的传达。

2、解构主义建筑的符号语言特点

1988年伦敦泰特美术馆国际研讨会与纽约的大都会现代美术馆解构主义建筑7人展将解构主义建筑推向了历史舞台。

解构主义建筑在造型和建筑结构上表现为散乱和残缺。解构主义建筑超乎于建筑设计中的一切秩序,采用疏松零散的形体,变化多端的立面,艳丽的色彩,夸张的比例等处理手法;解构主义建筑通常采用具有不稳定的、动感的符号作为设计语言,体现建筑的动感、失重和轻盈漂浮感觉。建筑大量采用颠倒、弯曲、波浪形等富有动态的体形,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失衡、失重,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觉。解构主义建筑师运用表现主义和非理性的建筑处理手法,对建筑的透视进行扭曲,对建筑进行出其不意的表现。蓝天组的UFA电影中心的构思来自于“晶体管”的隐喻,从地面长出的倾斜的巨大的玻璃体和清水混凝土的对比。

构主义建筑企图颠覆传统的符号样式,表现出破碎、动势、新奇的特点。解构主义受哲学、混沌学以及现代非线性设计思想的影响,使得解构主义符号之间存在内部的高度的协调性,从而以出奇的形式表现的更具符号性、识别性。

3、从符构学、符义学、符用学角度解读解构主义建筑

建筑具有功能和思想的双重性,从建筑可以表意的功能来看,它可以看做一个符号。建筑符号学的核心是探究建筑“形式”和“意义”联系的规律性和法则性。[ 李静 黄春华 解构主义建筑的符号学分析 先锋论坛]建筑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或者由符号组成的系统,建筑设计者通过建筑符号的运用以表达深层为文化内涵。这些符号的运用正好体现在莫里斯的符号理论中符构、符用、符义三个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建筑的方式。

3.1从符构学角度解读解构主义建筑

符构学是研究符号本身建筑关系和规律的学科,研究如何连词成句,与意义的表达无关,是符号学理论中最基础的部分,揭示了事物内部的联系。[ 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符构学又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解构主义在符构学表层结构方面的探索完全不顾及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的关系,以一种反常规的建筑设计方法,直接从符号本身进行设计。受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中深层结构影响,布罗德本特认为建筑作为一种复杂的符号体系也存在一个深层结构,即建筑是容纳人类活动的容器、建筑是气候的调节者、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以及资源的消耗者等,决定了建筑形式的生成[ 戴志中 舒波;羊恂;赵治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2,符号·象征·隐喻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4]。解构主义在深层意义上对建筑形式生成因素的冲突与对立,形成反语法的结构句式。彼得埃森曼依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将建筑设计看似语言生成过程的逻辑模式。他将建筑的组成构建看做点、线、面等元素符号,研究点、线、面的各种组合方式,以表达的符号体系本身的结构和规律。即是对符号本身的解构,也是对符号组成规律的解构。

3.2从符义学角度解读解构主义建筑

符义学是研究建筑符号与符号所指代的事物的关系,即研究建筑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在符号学中,建筑的“能指”是建筑的形式,其“所指”即建筑所表达的意义。符号的符义具有复杂性和多义性,因此我认为体现在解构主义建筑中、符号不存在所谓恒定的意义,只存在不断延异着的符号语境中的流动着的意义。解构主义建筑则夸张的表现了建筑的所指。埃森曼和屈米认为“建筑中解构主义研究的基础是建筑符号学,即研究建筑中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解构主义消解建筑作为信息载体与所表达的信息之间的关系,这种消解赋予建筑以新的信息。李伯斯金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以自己的反形式造成一种令人惊讶的震憾力量,体现犹太人的重生欲望,以及顽强的生活态度,这是建筑师运用符号思维表达符义游离性的成功之作。

3.3从符用学角度解读解构主义建筑——注重建筑体验的广泛性

符用学研究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关系,建筑符号的认识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从深层次了解建筑和认识建筑,符号是以共同的社会约定为基础的,人们对符号的认识与理解与个体的年龄、知识结构、思维观念以及文化信仰等息息相关。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设计理念能够通过符号的传递在使用者那里得到共鸣,产生审美的效果与精神的功能。然而解构主义者德里达指出语言意义本身的不确定性甚至消解,反应到对建筑上则表示建筑本身也许并不需要传递建筑师本人的意志(或者说传递不了),而是试图通过建筑在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不确定的意义对应关系,模糊掉作为建筑意义本身的价值,转而强调人们通过自身经验和感受对建筑可以提供更加广泛的解读方式。

解构主义建筑的符号语言如同中国古代的草书,看似无形却有形。解构主义突破了常规的语言,是对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一种批判和消解,将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词汇和组织手法。但是解构主义建筑中嬉皮士似的美学危险,一味追求符号的变异导致建筑无视技术、基地与环境的关系,也容易导致建筑走向误区。

参考文献:

[1]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戴志中 舒波 羊恂 赵治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2,符号·象征·隐喻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4

[3]张茜 对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主义建筑的思考[J]. 四川建筑, 2010, (04)

[4]刘强 现代建筑审美意象与传统文化符号的研究

[5]李静 黄春华. 解构主义建筑的符号学分析[J]华中建筑, 2010, (10) .

[6]河西 建筑可以很哲学的——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J]. 南风窗, 2005,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