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合集7篇)

时间:2023-06-25 16:04:11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第1篇

1.关注幼儿关键发展期的核心教育价值——社会适应性

儿童人格健康中四大健康都不可缺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与道德健康,而社会适应性健康是孩子融入未来变化复杂的社会中并能够很好生存的关键。一种有价值、有生命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产生必然与社会发展的主流、与发展中家长育儿的价值观的取向、与前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品质有必然的联系。中国幼儿教育应立足现在,放眼20年、30年以后中国发展的未来。因此,我认为适宜性教育、可选择性环境,应避免儿童简单化倾向,从如何让儿童亲身体验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教育环境与课程特色上探讨。有家长可能认为怎么环境经常变,活动太频繁,家长几乎每天有事做,孩子、教师天天忙得团团转……岂不知,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会了与人沟通,学会了应对与变通,懂得了做事的原则。他们知道什么事情需要求助于别人,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努力解决。

往往我们看到的“一根筋”特征的人,都是思维模式简单化、行为表象简单化、心理承受能力简单化的人。这样的人,可怕的不是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由于他个性被边缘化了之后的心理变化对周围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

因此,避免儿童发展关键期边缘化倾向,包括社会往行为的边缘化、心理重心的边缘化、思维逻辑的边缘化,很是引起我们的关注。应培养全面、全脑发展的孩子,让这些孩子主动地回归社会主流,主动地应对未来迎面而来的问题,尤其是具有应对未来复杂环境变化的积极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次考察对这样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提出的“办中国式幼儿园”寻找更有利的依据。

2.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如良好的合作能力、正确的竞争意识等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2.1培养合作能力

许多幼儿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与人合作。而在科学活动中常有一些小实验需要幼儿合作完成,教师应抓住这些时机,教育幼儿学会分工合作。例如,在活动“会亮的灯泡”中,每组只有一块串联线路板,于是我们提出了“大家齐动手,分工合作”的要求。有的小组每人负责一处串联线头,有的小组由两人负责连接线路,其余人递电线……当小灯泡发亮时,幼儿体验到了分工合作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2培养毅力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科学“秘密”是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才能发现的。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恰当把握示范演示的时机,有效激发幼儿探索过程中的主动性,不要过早、过于直接地把“谜底”告诉给幼儿。教师的总结要以验证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延长幼儿对操作活动的专注时间,从而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另一方面要有效维持幼儿探索过程中的积极性。当幼儿遇到困难、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应及时指导,使幼儿重新兴趣盎然地投入活动。这种不失时机的帮助与支持,有利于促使幼儿产生坚持到底的决心。

2.3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正确的竞争意识主要是指具有不甘落后、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师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竞争内容,鼓励幼儿参与竞争,正确对待竞争结果。如在活动“学做纸飞机”中,我们组织了飞高比赛和定向飞行比赛。在比赛中,我们不断鼓励失败的幼儿再修改、再挑战,培养幼儿不甘落后的心态。对于个别不爱参与的幼儿,我们帮助他们分析各自的优点,建议他们参加比赛,并带头为他们鼓掌、助威,以调动他们参与竞争的积极性。

3.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

新《纲要》指出,激发兴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成就感。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主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我曾问过一位喜欢音乐的小朋友为什么喜欢唱歌,她说因为歌声很动听,唱的人很专心,听的人也很高兴。是的,教师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些契机,对不同兴趣的幼儿进行分别引导,充分发挥幼儿的特长,给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适时给予鼓励、指导,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歌舞、画画、游戏是孩子们产生浓厚兴趣的活动,而手工,更是培养他们创造力、想象力的阵地。在一次手工课上,大(1)班的小朋友们个个大显身手,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剪出了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而坐在后排的几位小朋友则对橡皮泥感兴趣。在老师的适时指导下,万宇阳小朋友捏的济公简直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全球性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和应用给人们工作、娱乐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对幼儿园的影响也不例外。为此,积极构建幼儿园局域网、幼儿多媒体教室、幼儿电脑房,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学习的园所氛围,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为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创造。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在幼儿园和社区的良性互动、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实现其独特的价值。

4.1网络使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及时更紧密。以往老师、家长的沟通只是在有限的时间中进行,而网络则可以消除这种限制,使老师和家长及时交换意见,消除误会,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第2篇

关键词:幼儿;素质教育;认识

一、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在幼儿教学中,有很多幼儿园或教师在教育的工作中,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几方面的误区,对幼儿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1.考核硬性指标的误区

幼教工作是我国少儿发展的第一站,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等是幼教本质的工作。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其中对幼儿的硬性指标就是其中之一。在幼儿教育的工作中,考核指标是基本的教学任务,而有很多幼儿园盲目地制定考核指标,由于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使得幼儿学习的过程受到极大的影响。

2.幼儿教育内容规范化的误区

教材是每个学校必须具备的教学和学习的工具,但是,对于幼儿园来说,给幼儿颁发教材资料却是一个误区。我们要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品质,而为幼儿颁发的教材,不如说是给幼儿教师的参考教材,针对教材知识对幼儿进行教学,有失幼儿教学的本质。

3.教育手段统一化误区

对幼儿的教育是让幼儿能更快、更好地了解社会中的事物,了解什么事情是对的可以做,什么事情是错的不能做。但是,在当今幼儿教学中,有很多教学都是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等统一化教学观念,并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只是按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循规蹈矩地完成,这不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

二、对幼儿素质教育工作的建议

针对幼儿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几方面认识进行合理的改进,通过以下给出的几个建议,希望能为幼儿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创立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模式

幼儿阶段是非常喜欢游戏和听教师话的年龄,甚至对父母的话都不听,却只听幼儿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因此,教师除了对幼儿进行最基本的思想教育之外,还应打破传统的大班式教师方式,将知识融入游戏中,利用游戏的教学模式,这样会加深儿童对知识的记忆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各方面素质,如,对人要礼貌、要多帮助其他儿童、相互之间合作等,由于教师只用理论性知识将这些灌输给学生,可能由于听话的缘故,大多数学生都能记住,但是,我们要知道除了家庭,幼儿园是儿童学习生涯的第一站,有很多事情即使你说了他记了,但是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因此,要将知识赋予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幼儿是天真的,是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充满想象的,幼儿教师不要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所束缚,更不要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扼杀幼儿的天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兴趣、个性、心理品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是幼儿教师最本质的工作。

2.突出个体教育,强化创新意识

社会的科技发展,需要具备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保证科技不断地推旧复新。人的创新能力是从小就有的,幼儿园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就是一个人的创新源泉,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幼儿教师应从小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在当今有很多幼儿园还依旧是课时制度的管理方式,这对幼儿的创新观念、创新意识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创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建议将课时制度的教育管理模式取消,将幼儿教育改为无课时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以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和引导幼儿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

3.加强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将直接决定着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由于幼儿园制定的一些相关制度而受到限制,也会在教学中由于制度的限制,相应地对幼儿的教学也受到一定的约束,限制了幼儿的某些素质的发展和培养,这对幼儿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建议幼儿园要抛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要为幼儿教师制定无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幼儿的教育也没有了任何的约束和限制,更适合培养幼儿的多种素质。但是,也要意识到无标准化管理模式并不是真的无标准,要听取大众意见,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看有多少人能接受和赞同,这个就是作为无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管理标准,实际上对幼儿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标准,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对于幼儿园来说也是便于管理的,最主要的是幼儿的教育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国萍,王莉娟.幼教中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11.

[2]李素梅.谈幼儿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从幼儿音乐素质教育谈起[J].前沿,2009.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第3篇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数学教育方式生活化

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关注活动主体的年龄特点,关注活动主体的思维方式,关注活动主体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年龄小,他们对数学概念、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主要依靠幼儿本身的建构。如果教师转变数学教育方式,贴近幼儿生活开展数学教育,寓教于乐,就能促使幼儿在生活中轻轻松松地学数学。

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观察是一种直接感知数学的有效途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来了解一些数学知识,弄清一些数学关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认识1—10这些数字时,引导幼儿去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字。有的说在门牌上见过,有的说在教室墙上见过,有的说在电视上见过,有的说在电话机上见过,有的说在电视遥控器上见过……这样,幼儿不仅自然地认识了1—10的数字,还知道这些数字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2、借助生活中的游戏学数学。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幼儿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的确,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游戏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形式。将数学活动方式游戏化,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能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欢快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一种数学活动生活化的重要形式。如在《数数》的教学中,如果直接要求幼儿数数,幼儿数一两次后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改用幼儿生活中常玩的游戏“猜一猜”,让幼儿互相猜一猜对方手里有几颗花生仁,猜错了就数一数,效果就大不一样,兴趣也特别高。

3、借助生活中的故事学数学。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听各种各样的故事,家里父母讲故事,学校老师讲故事,小朋友之间有时也会讲故事,故事成了小朋友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运用故事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同样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认识“0”这个数字时,幼儿对“0”的理解比较模糊,这时老师借助幼儿生活中讲过的“骄傲的0”的故事,把“0”这个抽象的数字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事物,幼儿在讲、听故事的过程中,对“0”就有了新的认识。

4、借助生活中的操作经验学数学。幼儿从小就喜欢动手,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借助幼儿生活中的操作经验,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直观的认识,能较好地帮助幼儿学习数学。如在归类的数学活动中,教师提供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大小不同的物体若干(每种一定的数量),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把物体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教师在一旁点拨、指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学会了对同一类物体的分类。

除此之外,数学活动方式生活化还有很多,比如利用生活中的儿歌、玩具等等,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数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二、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将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将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让幼儿在与现实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1、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生活化。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有许多数学概念,比如“大小”、“相邻数”、 “时间”等等,这些概念有的比较抽象,如果仅仅采用传授的方法教幼儿,幼儿很难接受和理解。相反,如果将这些概念生活化,联系幼儿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知识、游戏等,帮助幼儿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比较“大小”,联系幼儿生活中喜欢到园内小水池边玩水的习惯,教师有意识地分发大小不一的容器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自然会用容器相互倒水,在倒水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小容器的水要好几杯才能装满大容器,大容器里的水倒入小容器里装不下。这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演示、观察,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概念。又比如认识“相邻的两个数”这样的概念,幼儿学会数数后,对什么是相邻的数并不十分清楚。教师联系幼儿生活,引导幼儿观察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把相邻的数字比作邻居,或者联系幼儿座位,让幼儿看看周围的两个邻居的小朋友等等。通过引导幼儿借助生活实际,就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相邻”了。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质量观;认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39-01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质量观问题是需要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只有对幼儿教育质量观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把握幼儿园教育的内涵,能够正确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是建立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的幼儿教育质量观应该建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无论是什么样幼儿教育,无论是什么地区的幼儿教育,无论幼儿教育处于怎样的文化经济环境中,开展幼儿教育都要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够以幼儿发展为本建立正确科学的幼儿教育质量观。这样质量观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涵:

1、幼儿教育要能促进所有孩子的发展。幼儿教育不是为某些孩子开展的教育,要能够面向每一个学生,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要进行教育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选择,幼儿教育有兼顾幼儿全体需要,更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够提供有针对新个体教育服务,要能因人施教开展教育工作,这是科学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内涵。

2、幼儿教育要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教育要能够围绕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行设置,能够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基础开展教育,要能够全面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需要,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制定教育活动。能够开展情趣化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孩子探究未知欲望,发展孩子的良好品质,引导孩子的良好习惯培育和健康心理,只有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才是符合幼儿需要的现代化的科学幼儿教育质量观。幼儿教育要能够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奠基,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应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创新学习具有预期性和参与性两个显著特征。那么,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性学习。首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人的各项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尊重幼儿,使幼儿愿意参与到老师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不能树立个人权威的教育思想,让所有幼儿都听从老师的话,应让幼儿感受到师幼之间的民主平等,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发展。

二、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是以过程质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缺乏对幼儿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评价,往往以幼儿园的硬件基础如何,幼儿园教师的的文凭如何,幼儿园所开展的年终活动质量如何等等,对幼儿教育教育质量进行评定,这种评定是不全面,不合理的。其实幼儿教育质量观要能够真正以过程质量为核心进构建,这种教育质量观才是合理而科学的。在幼儿教育中,要重视过程质量,重视生成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能够积极构建起以“幼儿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教育体系,家长学校共同参与对幼儿的教育工作。能够关注教育过程,对教育过程进行积极研究,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情况进行动态化衡量,通过过程考核教育质量情况,这样的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教育的有效发展。以过程质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质量观才是科学合理的质量观。

三、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是动态发展的多元化的发展质量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要规格、类型、层次需要的标准是日渐多元化,对人才个性需求更为多样化,对学生需要的标准也在动态发展中有所变化,因此,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观也应该是动态的、多元化的。

幼儿园教育质量观应该是具有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幼儿教育质量的衡量都不能用统一的不变的标准。幼儿教育质量观要能够与时代主题相适应,能够在不断变化中凸显出时代的需要。其实,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都是相对的,只有在特定时期,特殊地方,在特殊环境中,最适合社会需要的幼儿教育质量观才是科学的最好的幼儿教育质量观。

四、动态多元背景下幼儿教育质量观所存在的认识偏差.

1、忽视幼儿教育质量不高的客观问题。我们知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育质量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的。但是对于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同一档次的幼儿园教育,他们的教育质量应该处在相对统一的水平上,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则是幼儿教育质量不高的表现。但有些人借口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动态化需要,忽视这种质量上的客观差异,是对幼儿教育质量观的认识上的偏差。

2、忽视幼儿教育质量标准。在幼儿教育中,有一种对教育质量标准考核的评价目标。这个目标是对教育质量考核的基本标准。然而,在幼儿教育中,如果过分强调幼儿教育质量的多元化需要,而忽视最基本对于幼儿教育目标,则会导致幼儿教育质量的滑坡,幼儿教育会处在盲目状态中,必将造成幼儿教育的失败。因此,忽视幼儿教育质量标准,盲目追求所谓的多元化的幼儿教育,这种认识是不可取的。幼儿教育一定要坚持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以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为基础开展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

总之,要实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健康、和谐、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正确的幼儿教育质量观,能够以此为指导制定幼儿教育方针路线,设置幼儿教育活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这样,幼儿教育才能获得有效的发展,幼儿教育工作才能在科学质量观引导下,促进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第5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方法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在中心地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被爱包围着,任性、自私心理普遍存在,更谈不上爱心和同情心了。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美好。

幼儿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是培养幼儿个性和求知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教育阶段要重视幼儿个性的保护与发展,爱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启蒙式的教育为主,加强游戏教育法和叙事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教育。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中,真正成为识字、认字的主人,以不变应万变,关键就在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幼儿来说,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变字游戏识字法。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游戏的方法,教幼儿认字。如学习了“人”后,请幼儿加一笔变成“大”,再加一笔变成“木”,然后将两个“木”字写在一起变成了“林”,三个“木”变成“森”……通过对一个字的变化,可使幼儿不费力地在游戏中认识很多字。通过这一方法,幼儿可轻松地将字型记到脑子里。

2、猜字谜编儿歌识字法。幼儿期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富有奇思妙想,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猜谜语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我抓住幼儿好奇心这一特点,把日常生活中常用字变成谜语,让幼儿通过猜谜语来学习新字。如学习“坐”时,让幼儿猜字谜“两人土上坐”;在教“座”时,让幼儿猜字谜“两人在广场里的土上坐”。这样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既学会了新字,又复习了旧字;既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简单有趣的活动,既调动了幼儿的识字兴趣,又使幼儿从中探索到一些字的规律。

3、“找朋友”游戏识字法。“找朋友”这一游戏方法,在某些学科里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游戏形式。比如在教幼儿学习“到、冷、热、棵”时,我就将偏旁“刂、冫、灬、木”和部件“至、令、执、果”分别写在卡片上,请持有偏旁卡片的幼儿与持有部件卡片的幼儿做“找朋友”游戏,组成新字。用这种方法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在愉快的“玩耍”中学会了这些字,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这一主导思想。

二、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1、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有责任让幼儿了解和学习智育之外的更多东西,使其全面、均衡地发展。同时对孩子要适度关心但不溺爱,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要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的言行敢于承担责任,还包括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只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增强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小就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并让他们适当经受一些磨炼,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2、营造和谐氛围,养观念。幼儿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感受到的是温暖和体谅,如此幼儿也会学着关心、体谅、尊敬和感激别人,而不是自私、刁蛮、不懂感恩。在教养观念上,要保持父辈和祖辈之间在教养方式上的一致,使幼儿不会因长辈之间观点的不一致而出现混乱和无所适从。

3、强化良好行为。当人们受到外在的表扬或奖励后,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自我奖励倾向,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如果能从外在强化过渡到内在强化,良好行为就会得到更有效的巩固。

三、情境教育法

就是利用环境、气氛或设置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要从提高教育素质、美化校容、整顿园风班风入手,幼儿在其中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发展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活动中,有小朋友摔倒了,及时把他扶起来;小朋友生病了,给他端来一杯热水,并问候;哪位小朋友过生日,大家都为他祝贺并送上自制的生日礼物……孩子在这些特殊的情境中,良好品德习惯就逐渐内化形成。家长在家庭生活当中,也应该时刻重视此类训练。长期的教育熏陶,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感恩,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

四、奖励法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第6篇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47-01

幼儿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孩子们因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知识而误食、磕破、跌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一、安全教育对学前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学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年龄小、自我保护意思很弱,这就需要我们成年人过多的关注和保护,但孩子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只能作为参与者,而不是替代者。教育者曾说过:“不放手让孩子去做,犹如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是会妨害孩子增强体质的。”可是又害怕他们在这样或那样的好奇和探索中受到伤害,这就凸显出了安全教育的必须。

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刚刚开学的小班,孩子们之间还没有认识,就有一位阿姨手里拿着糖果说:“小朋友,阿姨手里有糖,你吃吗,你和我一起去拿吧,阿姨家还有很多呢。”听到这样的诱惑,十个有九个孩子会经不住诱惑,而选择和她走。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孩子们没有危险意识,不知道自己处于怎么样的危险中。

而上面危险是人为造成的,但是社会环境中不仅仅是人为的危险,还有自然的一些,如:发生地震、火灾等等。所以,我们要学前教育阶段重视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懂得更多的安全知识,在面对危险时,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和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坚韧的意志,和沉着冷静的做事态度。

二、随时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一是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今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将孩子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却不知这种爱是溺爱,这种保护要么使幼儿更加胆小,不敢探索;要么更加好奇,从而盲目模仿。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不能保护一生一世,所以按现代教育观念,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二是适当的让幼儿接触疼痛。现在的孩子虽小,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也逐渐的丰富了,对于一些事情,他们有自己的看法。但家长们总认为他们小,什么也不懂。家长在教育他们时,常常会对孩子反复叮嘱:不能这样、不可以那样、你要怎样……恨不能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教师也一样,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便担心,于是便细心的说教。疏不知,家长、教师的喋喋不休非但不能引起孩子的重视,还会造成反感、厌恶,甚至会使他们的某些行为更甚。

面对这些,我们不防将其“行为”的“危险性”告诉幼儿,让幼儿正面接触。如在散步时,有的幼儿跑到墙边玩,墙边的石子地面凹凸不平,幼儿常常蹦来蹦去,老师说了几遍无济于事。有的老师便说:“再蹦,膝盖撞出包,老师可不帮你”!过不一会,有的幼儿哭着跑过来,真的磕了一下,膝盖都红了。这一来,孩子们自己意识到了危险,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危险的,这以后,跑到墙边玩蹦来蹦去的现象少多了。

二是对幼儿模仿。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例如: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教幼儿模仿打电话回家,拨打110、119、120等,让幼儿懂得遇到意外时,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等。完全是在一种模拟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幼儿渴望成长,对大人们的世界充满了幻想,一般都是通过模仿,在这样的角色互换中,知道了大人对于孩子的保护意识,更明白危险的事

三、家园配合,共同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幼儿的安全并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不要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安全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的任务和责任,这需要我们家园携手,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们保护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教师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利用班级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不用其他东西挖鼻孔、耳孔等。

同时利用散步、游玩进行随机教育,如带孩子外出时,可以问:“你找不到家怎么办?被别人拐骗怎么办?”给孩子提供一个能提出许多“为什么”的机会,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去寻求答案,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幼儿安全教育工作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但是这样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要担负起的责任,看到我们的孩子们每天都健健康康的,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知道我们付出是那么的值得。我们是孩子的一把伞,为他们遮挡外面的狂风暴雨;我们又是孩子的雨露,为他们播撤安全的方法。

参考文献:

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第7篇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新认知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里,幼儿园科学教育愈发引起更多的关注,幼儿科学启蒙也日益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热点。但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教给幼儿一些什么科学知识呢?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段时间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在本园开展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讨中,笔者对幼儿科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更加了解到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科学教育。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特殊意义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学,幼儿生活中的世界也充满了科学,使他们感到惊讶和产生疑问的事物实在太多。例如:风、雨、雷、电,鸡蛋里能孵出小鸡等,都能使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从而对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幼儿对种种现象都存有好奇心,因此他们会主动去探索原因,这样可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幼儿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推理,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幼儿的科学教育。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下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人类在抗争、利用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表现的聪明才智,全都包容其中。总之,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和现象,只要幼儿感兴趣,想了解又能接受的,只要是让幼儿通过自身活动能够接受和掌握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都可以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在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很难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内容。在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科学发展的高速性和幼儿生活现实性的结合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替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科技成果接触频繁,好奇、好问的幼儿会在生活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如手机、电脑、人造卫星等等。加入这些内容并不时让幼儿掌握其构造和原理,主要是让幼儿看到人类运用科学征服自然的力量,激起探索、发明的愿望;也可通过玩电动、声控、磁性等玩具,从中使幼儿感知一些科学现象,引起对它们探索的兴趣。

2.科学认知的重要性与特点、技能发展的迫切性的结合

3―6岁的幼儿,初入人世,对社会、文化及自己周围的一切而言都是模模糊糊,幼儿的心理水平还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选择好社会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育,使幼儿由一个自然人过渡到一个社会人显得尤为重要。

三、幼儿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帮助幼儿学习科学方法

现在教育改革正在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科学教育转变。传统教育重视的是教育的结果,而科学教育强调的是让幼儿经历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和知识的运用或迁移。只有让幼儿经历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习运用知识,他们才有机会、有时间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手和脑的操作,也就是说,才有机会学习、使用某些科学方法。幼儿应掌握哪些科学方法呢?主要有观察、纪录、分类、测量、表达、思考、解决等问题。

使幼儿获得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一般是在同一教育活动中应当获得到的两方面结果,但是,它们之间不一定就有必需的联系,不是说只要教师传授知识了,幼儿才有机会获得。例如:让幼儿观察“公鸡”,孩子通常先注意到的是公鸡的外形、颜色、动态。那么可以先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观察兴趣随意描述各自观察到的情况,老师不能强制幼儿看什么、不看什么,或者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否则会影响幼儿观察的兴趣。应该因势利导:“小朋友,我们这样讲的话会把大公鸡的什么地方漏掉呢?要是这样讲给别人听,人家也想不出我们的大公鸡到底长的什么样子。那应该怎样讲才更全面、更详细一些呢?”这就是启发幼儿做出有顺序或者是有规律的观察、描述,这样幼儿很快就会掌握有顺序有规律的观察方法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科学方法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是他们自己主动学习得到的,而不是老师强硬灌输的。

2.在大自然和各科教育中渗透幼儿的科学教育

我们要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当中学习。在大自然中,幼儿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大自然声、形、色、闻的感知和想象,所获得的感知还非常容易激起幼儿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3.为幼儿创造环境,启发幼儿探索科学

幼儿科学教育的知识是经验性的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的知识,直接接触的知识,因此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能引发他们探索和供他们操作的物质环境。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分类、种植、小制作、玩沙、玩水等活动的场所和物质材料。如在班里专门设立一个科学区域,在幼儿园内可以专门有一个科学活动试验室,在科学活动角和活动室里,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操作方法,自己取放物品的材料,而教师尽量不要干涉孩子,而是在一旁给孩子提供帮助和指导。在这样一种既有丰富的物质材料又无心理压力的愉快气氛中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幼儿的创造力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和展现。

参考文献:

1.陈燕玲.幼儿科学之我见[J].学前教育研究,2000(06).

2.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0(05).

3.刘文俊.开辟幼儿科学教育的新天地[J].山东教育,2003(15).

4.杜长娥.幼儿科学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