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环境设计概念(合集7篇)

时间:2023-06-21 09:14:34
环境设计概念

环境设计概念第1篇

【关键词】电子游戏;游戏关卡;关卡环境概念设计

在电子游戏设计制作过程的各项任务中,电子游戏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是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它是电子游戏前期策划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前期策划阶段对游戏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是中期制作时在游戏引擎上最终实现游戏关卡环境的基础。对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的各个步骤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每一步骤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构成一个优化的流程体系,为今后的游戏关卡环境的设计制作提供借鉴,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一、寻找游戏环境创意

在一部动画电影的场景中,每一个物体、道具、建筑、景致都曾经是动画场景设计师头脑中的一个个零散的想法、点子和创意,动画场景设计师慢慢地把这些想法系统化的组织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动画场景。电子游戏的关卡环境也是一样。游戏的关卡环境最初只是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头脑中的一个个模糊的、不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和创意通过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的组织和系统化,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可玩性的游戏关卡环境。一个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实际上就是一个游戏世界的创造者。

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的创意通常都是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但是,游戏世界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往往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虚幻世界的创造者,改变观察世界的视角是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创造虚幻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必须学会使用非惯用的视角来观察现实世界,以达到重塑现实环境、使之转化为一个虚幻的游戏世界的目的。可以说,改变观察物体的视角,是把现实世界重塑为游戏世界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图一中,平常我们惯用俯视视角来看的树根,由于观察视角的改变,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视觉表现形态。这样,我们就通过视角的改变,把我们本已习以为常的现实场景异化成了具有独特视觉表现的场景空间。

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必须不断地练习用特殊的视角来观察他周围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异化为一个好玩的虚幻空间。通过对这些异化的空间里玩家路径等一些游戏玩法元素进行安排,一个游戏世界就会慢慢清晰起来。

另一个寻找场景创意的重要途径就是观看电影电视、玩电子游戏和阅读参考书籍。所有这些对游戏环境概念的形成有非常好的提示作用,因为这些作品里的场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概念体系,可以很容易地被借鉴过来而进一步设计成一个新的游戏环境。和不断地练习用特殊的视角把周围的事物异化成游戏空间一样,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也要不断地观察他所看的电影电视、所玩的电子游戏、所阅读的参考书籍上的场景表现来寻找创意灵感。

不断地重复练习上面所说的两种方法,把用不同视角观察事物、分析参考资料里的场景表现常态化,是源源不断获得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灵感和创意的有效途径。

二、确定关卡环境的主题

一个关卡环境的主题,对于有背景故事和特定世界观的游戏来说,是由这个游戏关卡所对应的分剧情决定的;而对于没有背景故事、只有玩法的游戏来说,则通常是指这个关卡环境视觉表现的决定因素。关卡环境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某种天气状况,某个特殊地点等等,也可以是各种因素的集合。藉由这样一个主题,从而把游戏关卡中景物、建筑、道具、物体等等各种组分统一成一个整体。

例如,图二是《战神》中的一个关卡环境。这个关卡的故事背景是奎托斯要打败地狱中的重重阻碍,从而冲出地狱获得重生。那么这个关卡环境的主题就是由关卡的分剧情决定的,表现的是地狱这个特殊地点的环境。

而《面包房物语》这个游戏则没有任何的故事背景。从下图可以看出,“万圣节”是这个游戏关卡环境的主题,因为它决定了整个关卡环境的视觉表现。

游戏关卡环境的主题越明确,越有利于游戏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因为由于主题中各因素的制约,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的方向会显得非常的清晰,方便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设计出能够合情合理地体现游戏故事背景,并与游戏玩法类型相贴合的关卡环境。

三、设定关卡环境特点

有了明确的关卡环境主题后,就需要把关卡环境的特点确定下来,通常需要列明3到5点游戏关卡环境的特殊之处。在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进行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时,这个特点清单会帮助设计师明确设计内容的焦点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个特点清单实际上就是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在进行关卡环境创意时所要达到的目标。清单中的每一项特点,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都要在关卡环境的概念设计中有所体现。

一般来说,清单中列出的游戏关卡环境特点分为以下5类:

1、视觉风格;

2、技术标准;

3、玩法特点;

4、情绪特点;

5、故事背景/游戏世界观。

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通常会选取其中的某几类特点作为创作的焦点和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特点清单中列出的特点越多,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进行游戏关卡环境概念创作的时间就会越长。因此,清单中所列项目的多少与设计师的时间安排密切相关。

四、收集视觉参考资料

当游戏关卡环境的创意、主题、特点都确定下来之后,这个关卡环境的基本样貌也就昭然若揭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收集与游戏关卡环境的视觉表现相贴合的参考资料。

收集视觉参考资料是游戏前期策划阶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从物件摆设的设计,到建筑样式的设计,再到图形细节的设计,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工作都离不开视觉参考资料的提示。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引导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创作出合情合理、真实可信、贴合游戏情境的游戏关卡环境。

按照参考内容分,一般需要收集以下5类视觉参考资料:

1、建筑参考;

2、景致参考;

3、道具参考;

4、布光参考;

5、美术风格参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期目的。对于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来说,应该尽可能多的收集这5类视觉参考资料,因为每一类视觉参考资料对游戏关卡环境中各种组件和元素的设计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这五种类型的视觉资料,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师就可以依照游戏故事背景和玩法的安排,创作出游戏关卡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和各种玩法组件,建立起一个合情合理、贴合游戏情境的游戏世界。

五、建立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是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的重点所在,是一个关卡环境的地标性物体。在一个游戏关卡环境中,其视觉焦点应该非常醒目,以吸引玩家的注意。

建立视觉焦点在游戏关卡环境设计上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美术方面,游戏环境中的视觉焦点在完善玩家游戏体验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玩家通过视觉焦点来分辨玩家角色在整个关卡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明确玩家角色在关卡中应该如何运动。因此,对于那些具有巨大游戏地图并且地图结构复杂的游戏,视觉焦点的存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它能够引导玩家顺利通过结构复杂的游戏地图。

图四是《上古卷轴》的一个关卡环境。由于《上古卷轴》的游戏地图巨大,所以关卡环境中的视觉焦点的建立就尤为重要。图中的高塔就是这个关卡环境的视觉焦点,在美术方面它是关卡环境概念设计图的构图重点,在玩法方面它起到了帮助玩家在游戏世界中定位、指引玩家角色运动方向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单玩家游戏的关卡环境会有多个按顺序线性排列的视觉焦点,这样可以引导玩家角色顺利地从一个地点走到下一个地点。而多玩家游戏的关卡环境中则会安排多个并列的、且各不相同的视觉焦点,以方便每个玩家角色在复杂的游戏关卡环境中轻松地分辨自己的位置。

六、视觉风格设计

视觉风格设计包含了对游戏关卡环境的基本视觉风格的选择,和对色彩、影调、空间、线条、形状等基本视觉元素的安排。

可以说,每个游戏都有着自己的视觉风格。有些游戏,对视觉风格的设计卓有成效,在基本视觉表现、色彩、影调等元素的安排上风格独特,这就会使这个游戏显得很突出,更加吸引玩家的注意。虽然不具有突出视觉风格的游戏不一定就不是好游戏,因为游戏的核心不是美术设计而是其玩法,但是独具匠心的视觉风格设计会帮助这个游戏在同类游戏中脱颖而出获得玩家的注意和青睐。因此,在游戏关卡环境概念设计过程中,对关卡环境的整体视觉风格的设计和对各个视觉元素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七、结论

环境设计概念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 宜居重庆 居住环境 概念设计

2008年7月20日,“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首次在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浓墨重彩地提出,成为重庆的战略决策。

一、“宜居重庆”概念

在“五个重庆”的理念中,宜居重庆是排在首位的。汉字里的“安”字,上面是个宝盖,代表“房子”,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妻室”,这说明,一个人有了房子和媳妇,就可以“安”心了。古往今来,人们始终在追求理想的居住条件。《诗经》里有“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诗句;唐代大诗人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孙中山先生则有“居者有其屋”的革命主张。反之,“无家可归”是对最凄惨境遇的描述……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住房的强烈渴望。

二、项目概况

龙门浩观山水是重庆龙湖房地产公司在南岸区的一个滨江楼盘。项目位于一处高地上,视野非常好,可以俯瞰长江和其上的鹅公岩大桥。楼盘的名字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样一种居高临下、登高望远的气势与豪迈,表达了一种东方的审美境界。

本案位于南岸区鹅公岩大桥南桥头附近,项目地形为长圆形缓坡,向东南方倾斜,基地最大高差约38.9米,平均标高约在250—270米左右,用地面积约110亩,是一块居高临下、远眺环山、近临长江水,具有灵气的宝地。它像一条巨龙的龙头昂首盘踞在山滨江畔,颇有一夫当关的气势,前有碧波荡漾的江水,一望无际。

三、项目具体设计

1.景观设计概念演绎

本案强调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主题表达,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小区整体的定位、项目营销及未来的增值潜力。小区与四周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和建筑主体都给人一种浑然天成、通体舒畅的美感,设计自始至终都是为了突显该小区鲜明的主题风格,提高小区的档次,臻于更高的人居境界而努力。设计团队以深度的思考,萌生独创性的以“龙”为设计主要元素的杰出景观作品。全区呈现12条猛龙盘旋飞舞,与十二生肖的意境不谋而合,象征生生不息、绵延长久、事业长居龙首,设计团队深信有能力让该小区环境呈现出无限魅力。

2.景观设计总体布局

本小区周围目前共设计14栋约26—32层的超高楼层,中间是一块重要绿地,绿化用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以“龙”的风格作为设计理念的定调,突破传统,主要采取立体透明的造景,整个景观群体白天展现出一种清新、舒畅、实用,强调的是与居民生活的结合;夜间小区园景更是千姿百态,巨龙盘旋,水影舞动;复以中西文化风格自然融合的方式,打造各项设施,小区中一股高雅气质、翩翩气度自然流动其中,令人流连徘徊。

整个小区由主入口广场进入,以一条轴线贯穿,采取上、下两层立体设计,上为飞龙遨游,龙身忽上忽下,流水在龙身中蜿蜒流动,向龙尾奔腾而去;龙身下或侧身,以三个不同的主要景观及设施为中心,“龙心”为居民沟通联谊休闲的区域,“龙胸”为户外以及半室内多功能展练区,“龙尾”为亲水、亲子乐园。各区之间似为独立,其实连贯,千变万化的精品小景暗藏其中。

3.景观概念设计分项布局

小区的主入口龙首高悬,饰有晶莹剔透的龙雕。主、次入口之间有宽阔的广场,与小区的会所以及物业管理中心连成一体,进出、动静之间,让人皆能感受到大方高雅的氛围。龙身顺势发展为一条空中廊道,可观景可远眺,水在脚下蹿动,此为以龙身为主景的上轴线。

其下同时发展为另一条主景轴线,采虚实搭配法,实者如会所、音乐舞台、习武练剑场等的呈现,虚者如喷泉、游泳池、情侣步道、沙雕、踩水等景观的呈现,整体规划出一体性的空间,间或配上高矮互见的植栽,如落叶乔木、清竹、翠柳。花红柳绿之间,展现出整体的穿透性与空间感,整个小区于此呈现出一种舒适流畅的线条,小区全景如诗如画,诗情画意尽在生活之中。

主景位于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完全透明的水晶般龙头造型,龙头高耸,从龙嘴喷射出一股一柱擎天的水柱,犹如神龙吞云吐雾,给人气势磅礡之感。

潺潺流水于此自9条龙舟的龙嘴或龙胸中倾泻而下,造成瀑布水雾弥漫,与潭中倒影相映成趣,充满人间仙境般的朦胧之美,

9条龙舟象征业主及居民一切平安、长长久久,事业如航行浩瀚大江,一帆风顺。

结语

环境设计概念第3篇

关键词:概念设计; 设计素材; 设计元素提炼; 概括和创新; 地域特点和时代感

Abstract:“Application of virtual topic”is a form of conceptual design, emphasis on concept and creativity, design method and design workflow. Virtual information, design element; encapsulate and extract the rational elements and symbol, capture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 and trend. The outstanding conceptual design should consist logical and rational explanation, detailed creation process and uniqueness.

Keywords:conceptual design; design element; design element extraction;encapsulation and creation; geographical feature and modern trend

人类的设计活动从远古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了合理、符合人类生存和自身发展需求的空间与环境。特别是在现代生活中,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社会化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创造,离不开美的理想追求。一个家庭、学校、商业空间、公园乃至一座城市的环境,都需要设计师、工程师和科学家共同进行设计和创造。所以说:设计是一种开拓性、创造性的活动,而这种开拓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对一个未来从事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往往采用较多的是模拟课题或虚拟课题的教学方式。而这种局限性又给我们带来另外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虚题实做”的概念设计,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

我们所面对的设计,除了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外,很大一部分的设计则要求根据不同民族、地域、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差异,来满足人们精神、心理、视觉上的需求。从某个角度来说,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设计,它的表现方式体现在视觉语言的表达上。所以我们可以从视觉语言入手,分成若干个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作为设计学科的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知觉心理学的特点,一个设计作品既可以使观者产生感性经验,同时也可以刺激出记忆中的经验为基础的联想和对眼前事物的解释。例如,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形象的东西,可以刺激人们的视觉经验,从而把视觉形象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以满足人们在功能、生理上的需求外,达到精神、心理、视觉上的愉悦和需求。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当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进行这种设计活动。

1设计元素的构成

视觉语言可分解为各种元素,体现在设计中便成为设计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实际不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为人们意念所能感觉到的东西,概念元素包括了点、线、面。

1.2视觉元素:我们如果不把视觉元素体现在实际的设计之中,不把它变成某种形象化的东西,那么它将是无意义的。视觉元素包括物象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等。

2空间形体的构成要素

空间形体是建筑的内、外部特征,是可见的。空间形体包括视觉元素的各个部分,如形状、大小、色彩等。所有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之于画面时,也都具有各自的形象,在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对空间形体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构成空间形体设计的要素是点、线、面。这是存在于所有造型艺术要素之中的,是最基本的。研究这些基本的要素及构成原理是我们研究“虚题实做”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点、线、面虽然是一种概念元素,但运用在实际设计之中,它们则是以可视的,并具有各自特有的形象特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2.1点—点在几何学上,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汇集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深度感,几个点之间会有虚面的效果。

2.2线—点的移动产生了线,线在几何学上,没有粗细只有长度和方向,,但在构成空间形象时线在图面上是有宽窄粗细的。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垂直线有庄重、上升之感;水平线有静止、安宁之感;斜线有运动、速度之感;而曲线又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

2.3面—线的移动产生了面,面具有长度和宽度,是物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形状。面有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等。面又分实面、虚面。实面是指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虚面是指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线的组成或留白而形成。

我们可以在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看到这种通过观察、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其建筑中所用的视觉语言是从大自然中获取了各种设计素材,然后再进行提炼、概括和创新的设计方法。苏州博物馆给人的感觉首先是具有地域、地方特点的建筑,同时,它还具有现代、时代的特征(图1)。设计师把苏州民居建筑中(图2)的青瓦、白墙提炼为黑、白、灰三种视觉元素(图3),并把墙脊、屋脊上的灰瓦、墙线、门窗等归纳为点、线、面等设计元素和设计符号,同时将中国园林的造园术(图4),把这些视觉元素和设计符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运用设计的辅助元素及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水体、植物、假山石等造园手法,使“苏州博物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苏州博物馆整个建筑群里,运用了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把一个完整的设计元素,分解为不同的造型要素、视觉元素和设计符号,然后根据建筑构图形式美的法则和规律重新进行组合和变化。这种构成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剖事物,从而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份,用这些抽象的成份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这个时候应注意,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表现一个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时,应从多视角去分析它,抓住其具有代表性的本质特征,使之在组合成新的建筑空间时,仍然能让人感到原事物的特有面貌,以及产生新的建筑空间之美感。

环境设计概念第4篇

关键词:概念设计; 设计素材; 设计元素提炼; 概括和创新; 地域特点和时代感

Abstract:“Application of virtual topic”is a form of conceptual design, emphasis on concept and creativity, design method and design workflow. Virtual information, design element; encapsulate and extract the rational elements and symbol, capture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 and trend. The outstanding conceptual design should consist logical and rational explanation, detailed creation process and uniqueness.

Keywords:conceptual design; design element; design element extraction;encapsulation and creation; geographical feature and moder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6-0068-02

人类的设计活动从远古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了合理、符合人类生存和自身发展需求的空间与环境。特别是在现代生活中,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社会化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创造,离不开美的理想追求。一个家庭、学校、商业空间、公园乃至一座城市的环境,都需要设计师、工程师和科学家共同进行设计和创造。所以说:设计是一种开拓性、创造性的活动,而这种开拓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对一个未来从事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往往采用较多的是模拟课题或虚拟课题的教学方式。而这种局限性又给我们带来另外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虚题实做”的概念设计,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

我们所面对的设计,除了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外,很大一部分的设计则要求根据不同民族、地域、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差异,来满足人们精神、心理、视觉上的需求。从某个角度来说,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设计,它的表现方式体现在视觉语言的表达上。所以我们可以从视觉语言入手,分成若干个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作为设计学科的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知觉心理学的特点,一个设计作品既可以使观者产生感性经验,同时也可以刺激出记忆中的经验为基础的联想和对眼前事物的解释。例如,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形象的东西,可以刺激人们的视觉经验,从而把视觉形象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以满足人们在功能、生理上的需求外,达到精神、心理、视觉上的愉悦和需求。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当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进行这种设计活动。

1设计元素的构成

视觉语言可分解为各种元素,体现在设计中便成为设计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实际不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为人们意念所能感觉到的东西,概念元素包括了点、线、面。

1.2视觉元素:我们如果不把视觉元素体现在实际的设计之中,不把它变成某种形象化的东西,那么它将是无意义的。视觉元素包括物象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等。

2空间形体的构成要素

空间形体是建筑的内、外部特征,是可见的。空间形体包括视觉元素的各个部分,如形状、大小、色彩等。所有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之于画面时,也都具有各自的形象,在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对空间形体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构成空间形体设计的要素是点、线、面。这是存在于所有造型艺术要素之中的,是最基本的。研究这些基本的要素及构成原理是我们研究“虚题实做”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点、线、面虽然是一种概念元素,但运用在实际设计之中,它们则是以可视的,并具有各自特有的形象特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2.1点―点在几何学上,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汇集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深度感,几个点之间会有虚面的效果。

2.2线―点的移动产生了线,线在几何学上,没有粗细只有长度和方向,,但在构成空间形象时线在图面上是有宽窄粗细的。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垂直线有庄重、上升之感;水平线有静止、安宁之感;斜线有运动、速度之感;而曲线又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

2.3面―线的移动产生了面,面具有长度和宽度,是物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形状。面有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等。面又分实面、虚面。实面是指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虚面是指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线的组成或留白而形成。

我们可以在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看到这种通过观察、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其建筑中所用的视觉语言是从大自然中获取了各种设计素材,然后再进行提炼、概括和创新的设计方法。苏州博物馆给人的感觉首先是具有地域、地方特点的建筑,同时,它还具有现代、时代的特征(图1)。设计师把苏州民居建筑中(图2)的青瓦、白墙提炼为黑、白、灰三种视觉元素(图3),并把墙脊、屋脊上的灰瓦、墙线、门窗等归纳为点、线、面等设计元素和设计符号,同时将中国园林的造园术(图4),把这些视觉元素和设计符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运用设计的辅助元素及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水体、植物、假山石等造园手法,使“苏州博物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苏州博物馆整个建筑群里,运用了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把一个完整的设计元素,分解为不同的造型要素、视觉元素和设计符号,然后根据建筑构图形式美的法则和规律重新进行组合和变化。这种构成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剖事物,从而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份,用这些抽象的成份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这个时候应注意,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表现一个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时,应从多视角去分析它,抓住其具有代表性的本质特征,使之在组合成新的建筑空间时,仍然能让人感到原事物的特有面貌,以及产生新的建筑空间之美感。

所谓“概念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概念”即主观意识对客观对象进行新的创作和改造,而这种创造往往会体现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个优秀的概念设计应该具备对该新事物产生前后因果的合理解释以及提供耳目一新的事物特征,当然,这些还要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除了设计理念前卫之外,还要考虑合理性与实用性。这些我们可以在2007年国际建筑斯特灵奖获奖作品――德国现代文学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看到古希腊巴特农神殿这种建筑的视觉语言、空间构成要素与设计元素的影响。

环境设计概念第5篇

广义的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是为适应大众的需求而设计的产品,能方便的为人使用,同样也适应于残疾人。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是自身残疾的美国建筑家罗纳德梅斯(RonadL.Mace)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无论残障与否,无论残障的程度和状态如何,任何人均能便捷使用的制品和环境设计。所指对象小到个人生活的身边物品,大至城市环境、包括一切人工制品。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和儿童,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2无障碍设计基本原则

日常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对此应当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空间环境。空间环境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行人对所去之处,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毫无障碍地通行,不能因为某种形式或程度的残疾而被剥夺参与和利用建筑环境的权利,或不能与他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为此应遵循以下七项基本指导原则。

2.1可及性原则能使人方便地感知、到达、进入及使用环境设施,并对环境施加作用与影响,以完成自己的行为和目的。可及性包含三方面含义:可感知性、可到达性及可操作性。可及性是无障碍设计最基本的原则。

2.2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建筑师不容忽视的一个设计上的功能元素。无障碍设计的对象对环境的感知力较差,有时难以客服某种障碍,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从环境设计方面给予弥补,使其安全使用。

2.3适用性原则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目的是为所有人都能使用,这是面向全体公众改善人工环境的重要原则。无障碍设施在考虑特殊人群的同时,也要考虑健全人的使用,设计师应作出适宜的决策,不能偏重于某一类人群而对其他适用人群造成伤害。

2.4系统性原则无障碍设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不能局限于某个局部,关键是系统化、体系化,达到建筑环境的全面无障碍,要求建筑师持有动态、系统的观点进行设计,适时地形成点、线、面、体的动态空间网络,实现全面的无障碍环境。

2.5自立性原则通过为有障碍的人提供必要的辅具和便于活动的空间,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机能去适应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行动,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并形成精神上的自立。

2.6开放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与社会发生联系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残疾人尤为重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残疾人满足了基本生理无障碍需求后,需要广泛的人际交往以满足自身对精神、心理及信息的需求,开放的无障碍空间有助于这一需求的实现。

2.7舒适与艺术性原则无障碍设施不仅要便于使用,同时应具备美感与舒适,优秀的无障碍设计不能局限于功能要求,还应是丰富多彩的空间设计。

3无障碍设计的对象人群分析

3.1残疾人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残疾为:任何以人类正常的方式或在正常范围内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受限或缺乏(由损伤造成)。根据1975年第30次联合国大会提出并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宣言》的规定,残疾人是指那些具有先天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身体某些部位中的功能或精神方面的能力不健全,对于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完全不能或是一部分不能料理的人。根据国际社会提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在1987年,我国首次确定了残疾人的定义,并写入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原文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在研究无障碍设计时必须明确下列概念:残疾(Disability):定义同上。伤残(Impairment):从病理学的概念上来定义,身体或精神的某一部分的损伤或失去机能,且持久不能恢复的叫伤残。残障(Deformity):由于残疾而使某人处于某种不利地位,以致限制或阻碍该人发挥其根据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因素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或与他人同等程度地参与群体正常生活。障碍(Handicap):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障碍是由于自身的伤残或失能,或者外界环境的制约,而失去或限制其发挥参与群体正常生活的作用,特别是参与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功能障碍。其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障碍,例如:盲人看不到红绿灯,是由于自身的视觉残疾;另一方面是外界环境的障碍,例如建筑入口的旋转门、曲形栅栏、高台阶等是轮椅者的障碍。

3.2残疾人的分类世界各国对残疾人的判定标准不同,因此划分残疾的类别也存在差异。美国根据残疾人生理缺陷的具体部位和心智不健全的特征,将其分为:智力落后、重听、聋、语言障碍、重度情感紊乱、畸形损害(包括肢体伤残、侏儒症)、其他健康损害、又聋又哑、多重障碍和特殊学习困难;日本则把残疾人分为8类,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落后、肢体缺陷、病弱、精神和情感障碍、语言障碍、多重障碍。我国根据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将残疾人分为5类,分别为:视觉残疾、听力和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对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残疾人,另列为综合残疾。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如图1所示。此次调查与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最大特点是:肢体残疾人数量超过了听力和言语类残疾人的数量,达到2400多万,占到所有残疾人数量的将近30%。(数据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公报)。

4结论与建议

环境设计概念第6篇

关键词:城市公用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22-1一、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一) 城市公用空间艺术设计的概念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让环境艺术与人的生理、心理相适应,来求得人、环境、艺术相协调,相匹配。观赏者置身于这种环境艺术氛围中时能够使生活中的内在感情趋于愉悦。同时也能获得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像亲切感、舒适感、轻松感、愉悦感、尊严、平静、安全、自由、活力等等。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目标是让艺术设计深化到心灵教化与精神成长的层面。一个人与艺术和谐的城市环境设计,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人与物之间的和谐能够潜移默化得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素质得到提升。

(二) 城市公用空间艺术设计的特征

1. 时空性原则

城市空间艺术设计是一种以空间形式存在的艺术设计,设计师的一切的想法、方案必须明显的体现空间思维、空间组织、空间优化的特点。城市空间艺术设计的的载体是城市空间。因此,城市环境设计应该是一个基于过去,又要在将来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过程。

2. 整体性原则

环境艺术好坏的评判并不像家具、陶器等个体艺术,也就是说它不是以艺术体自身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各个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城市环境的艺术特点在于其整体性。城市本身最为一个整体应当具有整体形象,设计师应该处理好城市与局部相铺相成的关系。设计师应当先设计出城市的整体形象,然后依次为依据来塑造局部形象。没有整体的局部是盲目的,同样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

3. 技术性原则

城市环境设计作为空间设计的一种,是一个技术性、工程性极强的创造。要通过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加上对材料、工艺的科学运用,才能圆满的体现设计意图。因此,设计师想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环境设计计划,就要在设想空间效果时把各种技术性的限制考虑进去。像结构、材料、工艺、施工、设备、光学、污染等诸多技术性的限制。

4. 人文性原则

城市空间艺术是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体现。环境艺术创作的灵魂就是文化。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致力于创造出一个有意义、有魅力的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人创造出城市空间是致力于为人提供服务的,而人是有思想、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所以城市环境设计必须符合人的思想与文化背景。

5. 艺术性原则

城市空间设计作为设计的一种形式,必应具备艺术性特征。一旦城市设计不注重艺术性就会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一个合格的城市环境设计应当做到有形空间艺术性与无形空间艺术性的统一。如果只注重有形空间艺术性而忽略无形空间艺术性就会使城市设计经不起人们的认真推敲和时间的考验。因为一个城市无形空间的艺术性更能抓住人们的心灵。

二、 城市公用空间环境的社会价值体现

(一) 对市民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无疑体现了环境对人会产生影响,而经过设计师艺术化了的城市环境对人的教化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也是公众性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势必会对市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与人也是相互受影响的。通过这种影响可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从而提高市民的个体素质以及社会的整体素质。

(二)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我们皆知: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像城市最常见的一些问题,比如:老龄化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都可以通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解决,就像是在治疗城市的伤疤,从而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环节的良性循环。这种致力于帮助城市解决问题的城市公用空间设计是城市公用空间环境设计的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能帮助城市和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三、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探究,这就可以得出:艺术设计师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进行设计之前,要充分分析观众的心理需求,分析影响观众心理需求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即观众的内环境,像观众的年龄、性别、个性、工作和家庭。社会因素也可称为外环境,像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和社会心理现象。让设计对象满足就是让欣赏着的观念得到满足。总之,人们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不仅让感官获得最大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升华了欣赏着的心态环境。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城市都在进行旧城改造,建设新城市的转型阶段,可以说是多种文化并存,城市的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市民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改变,加上外来国家文化的冲击,城市环境设计师就要认识到城市空间设计对城市文化,市民生活以及社会稳定所起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华能.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系统关系分析[D].南京理工学院,2013.

[2]万华.论天津公共绿地环境艺术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2.

环境设计概念第7篇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概念电动车;设计

1、导言

目前燃油车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很多城市把此原因归为雾霾的主要引发原因,不管书不是主要原因,说明汽车尾气污染确实引起了人类的重视,随着家庭轿车越来越普及,车子尾气排放每日以吨计的单位释放在空气中,印象者人类的健康,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发展趋势,日益受到人类的关注,电动汽车是目前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好办法。

2、设计调研

设计调研是设计开始的第一步,也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通过在上海、苏州等地的实际考察,包括日常生活的素材积累,和通过网络、书籍等收集的资料,构成了本次设计前期调研的主要内容。作为产品设计一向注重人、机、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市场风格和发展趋势等。

3、设计选题

汽车自诞生起已有120多年历史,汽车工业的特点是资金和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明显、产业关联度大等,在发达国家多处于支柱产业地位。汽车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环境保护、能源短缺、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在洁净能源汽车大量使用之前,减少汽车污染的主要途径是控制汽车保有量,同时改善燃油的燃烧并限制耗油量大的车型。然而,从世界范围看,汽车的保有量增长强劲,石油消耗居高难下,科学家预测,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如果按目前的消耗水平,仅仅可以维持60-100年左右。此次设计的切入点是交通工具,通过不断的分析调研,我确定了--城市微型电动汽车这个设计的方向。

4、设计构思

方案一: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是基于车的内外空间的互动性,车的两端可以向外拉出,这样整个车就会变成虚实结合的空间关系。这个车的定位是一款小型的观光车,所以我认为游客只在车内的空间是不够的,而内外结合的空间搭配比较适宜小型的观光游览车。

方案二:是一款户外场地用车,需要随时装卸一些物品及运送工作人员。门的开启方式,在户外可以起到遮阳伞等作用,仿生的外观设计,让整个车身更生动。

方案三:这个方案是一款城市用小型电动汽车的构想,电动车在现代城市中被更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整个车由转轴的结构联想而来,中间部分可以向上抬起,使车内的人视野更好,在行驶过程中有更佳的心理感受。

方案四:这个方案也定位为城市用微型电动汽车,因为城市生活给现代人很大的压力,所以我想让人们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给人一种像春天那样温暖、舒适、温和、生机盎然的感觉,所以提出了“春”这一概念,然后提取春天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含苞待放的花朵”来作为整个创意构思的基础,再运用花朵自身的许多特点来真正使产品达到预想中的“春”的感觉。整个设计有此展开。

5、设计优化

5.1方案的筛选

最终确定方案四为我的最终方案,是因为这个设计从关注人的根本感受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出发,这也是做任何设计的出发点,也更想做出一款贴近生活的,个性、时尚的微型城市用车。对于这三个方案,之所以没有选择也是基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方案一的出发点是可以的,但是再深入考虑无论在整体的尺寸还是具体的细节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方案二与方案三有点在基本定位的前提下对于具体的适用人群和操作方式、人机等方面都有许多不适宜再继续的地方。

5.2方案调整

由最初的草图调整到后面的形态,改动比较大的是轮间距,和整体形态的线条感觉,在反复的草图过程中,觉得轮间距缩小可以让整个车看起来紧凑和饱满,这样的形态也更符合城市用小型车的要求,给使用者更舒心的和亲切的感觉。开始的构思草图比较硬朗,这有些脱离最开始的定位―――春天给人的温暖的感觉,这样硬朗的形态给人的感觉有些尖锐和不友善。所以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产品定位和人机关系,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作出方案的部分调整。

5.3方案的深化

5.3.1前脸的调整是比较大的,反复调整以适应车的整体形态这主要是对车灯的修改,车灯是车的眼睛,像人的眼睛一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5.3.2顶面玻璃做成两层,类似百叶窗的方式,两层之间开启的缝隙大小控制进风度,车顶玻璃中间的形态来源于花蕊的造型,由原来的方直线形态调整为之后的曲线形态,这样与整车形态产生呼应而给人感觉比较自然和生动。

5.3.3车轮最终定位外置暴露,故意增加车轮的宽度来加强车的稳定性。

5.4方案的确定

设计定位为城市微型电动汽车,希望这个设计可以带给人们像春天一样生机盎然的感觉,整体的形态选用了春天里的代表性元素―――花朵,来展开整个设计。经过反复的调整,最终确定为现在的形态。

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说一个车,没有争论,没有修改,完全按照设计开发周期去设计,设计也不会有各种各样的延期,包括供应商这块也是会各种各样的变化。很多因素的结果,为了做好一款车,这就是设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姬瑞海,俞荣标.轻型电动车的创新设计思路[J].包装工程,2008,08: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