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师的优良作风(合集7篇)

时间:2023-06-16 16:27:10
教师的优良作风

教师的优良作风第1篇

关键词:高校校风;评价功能;人文关怀

校风是一个学校师生群体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等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具有政治、道德规范和形象标识意义的行为倾向。是学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集中表现,是学校精神面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反映,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的“模塑”作用。校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品位和格调的高低,进而影响到学校科学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质量的优劣。因此,优良校风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优良校风的功能

优良校风对于高校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风貌甚至周边社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1.优良校风的凝聚功能。优良的校风能孕育出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能唤起师生对学校的真诚认同,从而产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是高校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学风优良的大学是开放文明自由的学术殿堂,是超前辐射的意识王国,是渊源壑知的文明园地。置身文明净土,就会受到教育和薰陶,就会使精神魅力融化到心灵之中,转化为内在素质,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优良校风的积极影响,使个体行为同整体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心理趋向一致,形成认同和共识,从而同心同德、积极进取。

2.优良校风的教育功能。优良校风具有情境教育的功能,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受到熏陶、感染和同化。正如《墨子・所染》所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通过优良校风的教育可以带动学校形成求是、民主、高效的领导作风,敬业爱岗、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奋学习、求实创新的学风和热爱科学、有所发明创造的学术风气。有深厚底蕴、优良传统的校风能染化出高素养的学者和高素质的学生。

3.优良校风的激励功能。以正确价值取向为内核的优良校风具有导向作用,能激励师生在事业、学业上有更高尚的追求,有更清晰、健康的奋斗目标,从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事业发展中。优良校风是引导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保证,能起到价值观、道德信仰、生活方式、人格构建的导向作用,它是一种强大的无形教育力量,是一种积极的氛围,是一种群体内相互影响的舆论风气,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促进作用,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指导作用,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健康人格、高尚情操的形式起着滴水穿石、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良校风的规范功能。优良校风及其产生的群体心理定势,能内化为师生的个体意识,产生较强的自律作用,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使师生言行符合良好规范。优良校风还通过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群体压力等因素对个体成员产生巨大的压力,使个体成员的行为受到集体的评价、奖励、劝诱、警告,迫使个别成员不得有相悖集体的行为,能有形、无形地谴责和抵制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校内不良现象的滋生。工作和学习在优良校风的环境里,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自己,自觉维护和珍爱学校的声誉,对有损学校的优良校风的人和事进行舆论谴责,促使学生自觉接受学校的规章和纪律的约束。

5.优良校风的评价功能。校风的好坏是评判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综合指标,是衡量一个学校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人们总是根据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来客观地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用校风是否优良这一尺度可以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可以评价教师是否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可以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因此,校风具有评价学校的作用。

6.优良校风的辐射功能。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集散地,高校师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一个高校的优良校风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与之密切联系的区域和行业领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影响到社会风气。一个具有优良校风的学校犹如一个核心,聚集学者、培育英才,成为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并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和教育社会上更多的人,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高校优良校风的培育

良好校风的形成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努力的积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转化融合的结果,是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的结合效应,是阶段性突击与长期巩固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不断地探索校风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才能建立优良校风。

1.注重干部作风,强化领导的示范引领。高校校风建设的核心是干部作风。干部作风对教风、学风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一个单位领导的行为、作风直接影响整个单位群众的行为和风气。领导干部作为权威的象征,掌握着公共权力,其言行往往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模仿的范本。领导干部的作风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下面违章乱纪的事就少;领导干部提倡实事求是讲真话、脚踏实地办实事,下面埋头苦干的人就多。因此,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为师生员工作出良好表率。干部作风必须求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求真务实的意识,克服形式主义,做到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干部作风必须廉政,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以律己、一身正气;干部作风必须民主,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多商量,少独断,多调研,少武断;干部作风必须高效,坚持克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办事讲效益,工作讲效率。

2.注重系统分工,强化部门的合作配合。校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学校内各个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合力。高校校风具有多类型、多结构、综合性强的特点,各种类型的风气纵横交错,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非常复杂的结构关联,优良校风就要求各个构成要素都能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学校各部门在校风建设上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目标,统一指挥,各司其职。相关单位之间要主动加强横向联系,相互协调、互相补台,这样才能把分散的力量集合成强大的合力,更好地促进校风建设。

3.注重责任意识,强化师生的主体参与。校风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在校风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一是主体责任的承担。每一位师生的个体言行都是隐性的教育资源,都是校风构成的活跃因子。优良校风的尺度不能只用来要求他人、批评他人,应适用于每一个成员自己的反思:我为校风建设做了什么?我是否是优良校风的积极因子?二是主体作用的发挥。校风是一种群体风尚,应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系统育人思想深入人心,让广大师生切实认识到自己在校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校风建设中,积极支持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良好群体意识、群体舆论的形成,才可能推动校风的良性发展。三是主体利益的获得。优良校风是提高育人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优良校风能为师生提供公平、健康、进取的发展环境。因此,优良校风的最终获益者是广大师生,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好校风是维护师生主体利益的真正体现。

4.注重文化内涵,强化学校的特色效应。高校校风建设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对体现为校风的基本规范;个性是对高校独特之风的个体要求,体现为校风的升华。由于各高校在地理区域、学校类别、历史形成、学科专业、办学特色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在校风建设中可供挖掘的资源和突出的特色就会不同。从校风建设的更高要求来说,是能够尊重自己的校情、培育出具有独特内涵的大学文化,这种独特的大学文化能孕育出具有相应气质的学者和大学生。如北京大学的学风被概括为“不怕”两个字,这种“不怕”精神就是敢当时代先锋、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怕”的独特学风使北大孕育出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和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又如美国哈佛大学,同样培养了数不清的社会精英,这得益于它有独特的治学精神,即培养学生敢于冒险、寻求变革、勇于创新而又独立思考的精神。

5.注重人本原则,强化管理的人文关怀。校风建设要依靠人、最终目的也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高校校风建设应注重人性化,始终站在师生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关心师生的所思所想,满足师生的正当需求,保护和激发师生的工作、学习动机。具体来说,校风建设应做到刚性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一方面从高要求、从严管理,另一方面真诚关心、热情支持。对教师而言,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应坚持各项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治上信任、工作上依靠、业务上尊重、专业上培养、生活上关心是充分调动教师育人积极性、形成良好教风的有力保证。对学生而言,应改变师生主客二元对立、将学生视为被动教育对象的传统观念。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教育效能,避免假大空、远离生活的说教,要将对学生的教育与解决其实际困难、实际问题,关心其成长成材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兆龙.论高校校风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88,(4).

[2]汪前元.党风政风与市场经济运行秩序[J].湖北大学学报,1998,(1).

教师的优良作风第2篇

关键词:教风 师德 学风

教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影响也很深远。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1.教风建设的目的

1.1加强教风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都陆续引进了一大批年轻教师,这些教师虽然壮大了师资队伍,满足了教学任务的需求,给高校带来了朝气与活力。但很多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关注的重心发生偏斜,除了他们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忙于报课题、写论文、出著作。往往重本专业领域学术研究,轻教学研究。通过教风建设使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潜心于人才的培养,刻苦钻研科学理论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用自己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貌去影响学生,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去培养学生。

1.2加强教风建设有利于提高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书对教师来说不应该是全部,育人才是根本。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起示范和引导作用,其表现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不仅在学习上是学生的导师,在思想上,也应是学生的表率。当然,教师的示范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应该能潜移默化。

1.3加强教风建设有利于带动学风建设

在教与学关系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最直接、最深刻、最有力的。对学生而言,教师就是活的教科书,不可否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可成为永不磨灭的印象,他们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权威性。因此抓教风建设不但会促进教学,提高学校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风建设。

1.4加强教风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教风建设这项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部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风建设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综合化、多维化,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自主性、积极性和高效性,同时提高课程广度、深度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2.教风建设内容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管理者的正确引导与教师的积极参与;

(3)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严谨的执行保障;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5) 建立多方位、多角度、有力的教学信息监控体系,促进教风建设;

(6) 增加服务意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3.教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优良教风的形成是靠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的。教风建设一靠政治思想教育;二靠科学管理。

3.1加强学习,增强教风的自觉意识

为形成优良教风必须十分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全体教师树立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以提高教师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感,积极、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城市敬业,提高规范教学,从严治教,严谨教学的自觉性。

3.2建立必要的教学规章制度,是教风建设的必要条件

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即规范学生同时也要规范教师,还应设立监控部分,对制度的实施情况予以监督,通过规范教师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教学工作习惯。

3.3严格教学管理,是教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为保证命题质量,采取考教分离,从试卷库中和题库中抽取试卷、试题的办法;为防止教师评分不公,采取了集体阅卷,找外专业的教师核分上分,和学校教学督导抽查、检查试卷等办法。这些措施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3.4良好的师表是优良教风的行为表现

工作实践是我们体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师表是优良教风的行为表现,它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学校要想有良好的优良教风,就必须树立气全体教师完美的师表形象。

3.5正确运用竞争机制是教风建设的表要补充

(1)建立奖惩制度。分别对在教学工作中业绩突出和严重失职的教师进行奖惩。

(2)重视优秀群体,使其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

(3)运用竞赛机制,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每学期、学年举办优良教风教学单位、个人评选大赛, 对于做的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并向其他教师介绍经验,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学校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建设优良学风的前提和基础,教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出发,总结经验,努力使教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蒋衡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职院校优良教风建设关系的研究与探索,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

教师的优良作风第3篇

【关键词】党风;校风;教风;学风

一、党风建设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风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它决定着办学的方向,规范着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与发展的内涵。因此,一所高校党风建设的质量决定着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质量。高校党委、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应紧紧地围绕党风建设这一核心,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常抓常新的长效机制,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从而推进高校的党风建设。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发扬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营造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严谨求实、文明守法的校风;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营造重视科学、重视实践、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校风;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营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校风;发扬我党民主集中的优良作风,营造和谐共进的校风;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营造敬业奉献的校风。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风格和作风,是教师道德风尚、科学文化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因此,党员教师要努力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站在时代的高度,总揽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要努力成为素质教育的力行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勇挑重担,刻苦钻研;要努力成为师德教风的示范者,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陶冶师德,提高道德水准,做到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学风是反映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广大师生一贯表现出的那种创新而不附会、谦逊而不自满、自我规范、求真务实的学习风气。优良的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校风、教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党风建设不仅可以通过校风、教风的建设间接地带动学风的建设,而且也可以直接促进学风的建设。学风的好坏是高校党风建设的反映。党风对学风的促进和保证作用,除校风、教风的影响之外,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发展上。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培养、考察、发展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入党,紧紧抓住学生中的先进群体,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身心锻炼和党性修养,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二、校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直接体现

校风是一所学校内各类人群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和倾向,是这所学校的总体风貌、总体风气、总体风格和主要的作风。它是学校传统的历史积淀,具有传承性。校风通过师生的理想追求、科学文化素质、治学精神和行为风尚等多方面反映出来。是学校的党风、政风、教风、学风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加强高校的党风建设要立足于校风的培育,立足于强化对校风培育路径的影响和导向,规范校风培育内容的层次和方向。通过优化党组织自身的氛围和环境,把师生员工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结合思想理论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党性修养内化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心中,成为一种积极而自觉的价值追求。同时,要搞好校风建设,必须先端正党风,要通过党风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来影响和带动校风建设,只有把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好了,才能使各种先进思想、正确观念和文明行为盛行开来,从而影响和带动校风建设。因此,任何学校都十分重视校风建设,并把校风建设看作是连接党风和教风的桥梁,促进学风健康发展的动因,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条件。

三、教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核心

良好的校风是由好的党风、教风、学风构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于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教师的教风正,才能使学生的学风正。据一份桂林理工大学大学学风教风调查报告显示: 在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评价中,仅有6.6% 的学生认为授课方式是幽默风趣的,达到合格的也只有 17.4%,共 24%;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评价中,仅有 9.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与时俱进的,达到合格的也只有 27.9%,共 37%;在对教师的知识面的评价中,认为教师知识渊博的仅占 16.3%,认为这项达到合格的占 33.6%,共 49.9% ;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度的评价也不容乐观,有 9.5% 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知识新颖,认为这项合格的仅是 29.0%,共 38.5%;认为教师爱岗敬业的占 19.8% ,有 33.0% 的达到合格,共 52.8% ;在对最后一项指标,对教师的授课方法的评价中,只有 7.2% 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方法多样,达到合格的也仅占 18.8%,共 26.0%。由此可见,教风对学生学风是有影响的。所以,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力地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完成学习任务。

四、学风建设是党风、校风、教风建设的最终目的

良好的学风包括: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出勤率高、治学态度严谨、学术空气浓厚、考风考纪好、学习成绩良好等。良好的学风,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良好学风的培育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发挥他们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第二,要继续完善教学管理中有关学籍管理、优秀学生培养及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参与教学管理等制度,使其逐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第三,要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学术讲座及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第四,学校要排除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尽可能增加教学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学生的学习提供较好的软硬件条件,从而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淑华.党风: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基石.化工高等教育,2012年第3期.

[2]知果.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期.

教师的优良作风第4篇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党风建设,着力要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而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1]高校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基础工程。师德建设对高校校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示范、感染和影响作用,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高等教育的成败。高校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荣辱与共、互促发展的关系。高校党风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师德建设的导向,决定了师德建设效果的好坏。良好的党风是改善师德建设直接的和巨大的力量源泉。离开没有优良的党风,就很难有优秀的师德。反过来,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校风、教风和学风。因此,以党风建设推动、引领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影响、促进党风建设,可以实现两者的互促发展、良性互动,共同为高校的健康、稳定、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高校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意义

2.1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履行培育全面发展人才职责的迫切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教之道,德为先”,要实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一定要有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从教的自觉性,不断推动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局面,强化师德建设,培养教师廉洁、诚信、公正等品质,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这样,高校教师才能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2是创建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推动高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高校的总体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出发,拥有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甚为重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只有高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于律己,求真务实,广大教师洁身自好,大学生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社会。只有将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互促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优秀教师的引领教化作用,才能促进良好的党风、校风的形成。

3高校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实现路径

3.1通过思想教育的途径手段,实现党风师德师风互促发展的联动局面

在加强和推动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过程中,要搭建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思想教育平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大力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廉洁诚信教育,筑牢思想基础,使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通过理论学习、专题活动、先进典型报告会等形式,开辟微博、论坛等新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和教师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意识和能力,主动传播先进文化,实现党风师德师风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3.2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深入稳固

要实现高校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良性互动效应,必须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的长效机制,提高执行力、约束力,把制度机制作为两者互促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风建设,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模范遵纪守法,大兴求真务实优良作风,密切联系师生,勤俭办学,促进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形成,为师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完善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和师德弘扬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把师德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单项指标纳入教师考核、奖惩、聘任机制中,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以优秀师德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高校党风建设深入。

3.3注重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为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提供保证

高校的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之间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和契合点,要实现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的互促发展,必须在学校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中形成广泛共识,注重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在工作全局中把党员作风建设与教师的师德建设统筹考虑,加强工作针对性。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榜样作用,积极为师德建设做贡献。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教师和学生,可以促进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高校应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同志选拨为支部书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师生,从而带动师德师风的改善。

教师的优良作风第5篇

【关键词】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校风建设;素质教育

校风是由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组成的统一体,是一所学校特有的作风,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是大多数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优良的校风是文明学校的重要标志,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把抓好校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校领导的优良作风是造就良好校风的关键

“一名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建设的设计师,是学校工作的指挥员,是师生学习的楷模,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作一个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一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一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的兴衰。”所以校长素质很重要。校长的素质是校长领导行为的基础,是校长领导艺术的源泉,是校长领导威信的条件,也是校长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校长是“师者之师”,领导者要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坚持原则,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才能保证校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教师严谨的教风是良好校风形成的基础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教风,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一)抓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风的核心。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可能有严谨的教风。为此,应组织教师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你表”、的“八荣八耻”,学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师德标兵张丽莉、李桂林、陆建芬等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举办“爱岗敬业”、“学生在我心中”等师德演讲比赛,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把师德考核与评选先进班主任、优秀教师和年度评“优”等挂钩,促进师德水平上新台阶。

(二)抓业务能力提高

业务能力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就如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首先应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班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与文化水平,并推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岗进修。学校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导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家对中职学校各个学科的在岗培训。帮助教师克服家庭和工作的不便。其三,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到名牌学校听课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第四,召开研讨会,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比武和“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

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良好校风的具体体现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特别重视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完善制度,以制度规范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要有规矩。根据《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校情,相应制定《课堂常规》、《礼仪常规》、《卫生管理规定》、《安全公约》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等教育。如学雷锋纪念日开展“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学雷锋见行动,争当学习标兵”活动;“三八”节开展感恩母亲活动;清明节开展“说英雄、比英雄”、祭扫烈士墓活动。5.12护士节开展向南丁格尔学习,争做白衣天使的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觉;利用重大事件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庆建国64周年”为主题的书画展、文艺晚会;每周一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等活动。

(三)建立评比机制,以评比激励学生

建立“周评、月评、学期评、年度评”等一整套评比制度。从卫生、纪律、安全等方面实行每周一评,评选“文明班级”。实行每年一次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班级”等,评比结果在宣传橱窗、校刊上给予表彰宣传。

(四)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

请关工委干部来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教育、与派出所建立警校共建关系,请派出所的同志来校举办法纪讲座,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校互访等形式,提高家庭社会教育水平,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网络,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

(五)树立文明形象,以文明礼仪影响学生

在学生中广泛推广“文明十字”;按照护士的要求训练学生仪容、仪表、仪态;成立文明岗,每日早、中、晚文明岗学生统一着装在校门口迎送师生、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

教师的优良作风第6篇

关键词:作风;教风;学风;校风

一、良好的领导作风

对一个学校领导班子而言,“校长”的标杆作用十分重要,我们的邻校,重庆育才中学的创始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首先评论他的校长。”同志也指出:“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一个在教员中、职员中、学生中按照实际形成的(不是勉强凑集的),最积极最正派最机敏的几个人乃至十几个人的领导骨干,这个学校就一定办不好。”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这说明,作风问题也是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良好的校风,是学校领导优良作风的扩大和发展,是领导作风过得硬的具体外现。比如,我院就强调了:“学院领导和教师一道,对如何上好每堂课进行分析、研究、共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造就有利于个性发展和挖掘创造性潜力的良好氛围。”因此,只有当学校领导以身作则,作为师生员工们效法的楷模的时候,树立良好的校风才会有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二、良好的教师教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期望在教师。”良好的学风来自良好的教风,或者说,良好的教风会培养出良好的学风。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有用之才。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应具有哪些品质呢?美国《时代周刊》曾刊登了保罗韦地博士在收集了九万名学生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种品质: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耐心-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做会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为,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至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10.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要有良好的学风,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是否具有:

1.良好的师德。首先,在道德意识上,他们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其次,在道德行为上,优秀教师真正做到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第三,在道德影响上,优秀教师的品德是深远长久的,有些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2.优异的教学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师德,而且还具有优异的教学能力。他们往往可以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首先,他们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以及授课对象的不同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为了使所授知识能尽快被学生吸收,他们还会运用大量的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及其它辅助教学工具。其次,优秀教师能恰当地运用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3.高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能力。他们不会把个人生活中的情绪带到教学中来,不会因为自己的烦恼而冷落学生,无故责骂学生;不会因樽约罕伤而情绪低迷,影响正常工作,在学生面前,他们永远是精神抖擞,乐观开朗的。同时,优秀教师都具有勤奋好学的品质。他们深深地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所以,他们往往会本着学无不厌的进取精神,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

我国西汉时期的儒学家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这就是告诉我们,善于当老师的人,既要使他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完美,又要使他的行为谨慎、端正,做到言行一致,以此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在我国古代的《札记.学记》中也写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就是说,会唱歌的人能叫人跟他唱好;会教书的人能叫人跟他学好。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有教师教的真,才有学生学的真。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行为端正,形成良好的教风,只有教师的教风端正,才能以此去培养学生端正的学风。

三、良好的学生学风

教师的优良作风第7篇

1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优良校风建设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或应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风气。校风所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是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它是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说校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抓校风关键是要抓学校领导班子。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校风。要通过在领导班子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弘扬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强化组织观念、法制意识,增强廉洁自律,使学校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势头发展的势头,优良的校风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将那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关爱学生、尊重老师、清正廉洁,善谋划、会协调、懂管理,具有高超的办学治校能力的领导干部选树为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带动班子中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共同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善于领导高校科学发展,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集体。

2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优良教风建设

教师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教师的知识、师德和教风直接关系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优良的教风,就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而教师,是教风建设的主体,教职工党组织和教职工党员在教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社会问题影响着高等学校教师的价值取向、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为了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结合党中央提出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高校教职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各高校基层党组织率先带领广大党员,围绕中心,立足本职,积极投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以促进优良教风的形成。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教学教改、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之中,通过设立党员教学先锋岗、科研示范岗、服务示范岗、开展争当标兵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促使教职工在提升素质,改进教风,树立形象中创先争优,形成一支关爱学生、精通业务、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自己的人格品操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重教书更重育人;而在个人精通业务方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肯于钻研,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教学和科研的融合一体,要把最新的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通过创争活动,一方面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考评,引导广大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紧密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促进优良教风的形成,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3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学习的风气,是校风和教风的生动体现。优良的学风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一方面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接受教育、自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但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学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的素质存在不同的差异,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冲击,高校的学风面临着桃战,部分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面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创先争优活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对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更具强大功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规范行为习惯,保持健康心理。通过设岗定责、依责承诺、日常记实、逐个点评、结果公示、树立典型等主要环节,开展学风建设我先行、“创先争优?诚信应考”等承诺活动,在创先争优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学习风气。

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高校师生紧紧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教育改革、教书育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了高校的党建工作,促进优良“三风”建设,创人民满意的“三高”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