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妇产医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8 11:43:47
妇产医学论文

妇产医学论文第1篇

摘要: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我们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妇产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课程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时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改进妇产科教学模型,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以提高妇产科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关键词:七年制;妇产科学;实习课程

妇产科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学历来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高等护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近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教学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MaternalandNeonatalBirthingSimulator),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校内、校外甚至国外的典型病例加以制作保存并能随时再现。此方法的采用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紧密结合理论课教学,通过增加实习课课时、更新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功能临床实验室、小班化典型的病历讨论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会使临床7年制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增加对妇产科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达到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临床技能的要求,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妇产医学论文第2篇

1妇产科学的教学目的

在妇产科学教学中,首先应该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即妇产科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讲授妇产科学是为培养出合格的从事妇产科的临床医生、妇幼保健和助产师。其要求在妇产科学教学中遵循一条原则,即培养出具有能够独立学习、研究、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临床高素质人才,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和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对妇产科学浓厚的兴趣、临床思维能力和熟练的临床技能操作,还要重视培养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等能力,使其学会处理好医患关系,了解医院各科室的运作,熟悉相关卫生法规,有崇高的品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合格医师。

2妇产科学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担负着教育和培养未来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任。妇产科学教师帮助医学生,使其逐步过渡到没有教师的学习阶段。多年来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教,学生听,记笔记、背笔记,应付考试现象严重,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弊病,即只强调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教师争分多秒地满堂灌,学生不遗漏地背,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不能进行主动地学习与独立思考,联系能力差。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妇产科学知识不断增长,教师应该分析知识的内容,用较少的时间把最基本知识(重点)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有效地承受负荷,将较多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上,更多地提倡学生自学。改变自学能力差,独立思考、工作能力低,创新能力更低的状况。要达到上述要求,作为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如何搞好教学。教学作为一门学术性事业,是从自己所懂的事物开始,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不能只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中。只有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的进展,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不局限于本学科的小天地,这样其教学才能得到好评。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其需要各种类推、比喻和形象来建立起学生兴趣和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教学上的程序应当认真计划、周密安排、不断地检查、修改,并同所教科目直接联系起来。通常教师传授学生的是须要记忆并加以回顾的信息,也改造和扩展知识。通过不断阅读研究新的信息,课堂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自身也将被推向新的创造性高度,在教学、学术水平上得到升华,更上一层楼。好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创造性思维地发挥,使其获得毕业后继续学习的能力。

3强调情境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结合学习目标,将临床病例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教材等设施,使学生主动对疾病地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自我更新认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和掌握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贯穿到从实习到整个妇产科学课程[3]。在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学也是一种情感学习;教师展示出积极的态度,最终会使学生争取一个积极成功的妇产科学学习经验[4]。

4提倡学科间的交叉联系和新技术的相互应用

应重视妇产科学与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的交叉联系,在教学中要有一定学时安排生理、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CT、核磁共振成像、内外眼儿科等讲座;不断更新知识,将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讲授给学生,使其能够适应科学发展。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无辐射伤害,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MRI所获得的图像清晰精细,显著提高了医生的诊断率,对早期肿瘤地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价值,应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作为将来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学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已进入到妇产科教学工作中,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资源,通过短视频记录,精确表述妇产科教学中的某一个关键知识点或难点,起到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将手术操作的重要过程进行录制,引入教学讨论,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5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

临床医学生最缺乏是科研能力的提高。训练医生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科研实例,介绍临床科研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其主动参加到科研课题设计、实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撰写科研论文中。重视基础医学科研,通过基础研究,将所获得的新发现、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对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新药物研发的应用性成果,促进临床问题的解决。

6重视临床实训室的建设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实际操作训练是妇产科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重视实训室的建设,不断添加和利用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临床实践操作教学,培养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采取学生小组讨论式教学,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和观摩手术过程,然后由学生运用其学到的临床医学知识,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综合临床诊疗室、化验室及CT辅助检查的结果,对某项特殊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的思路,思考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提出处理和治疗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部分学生已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认识不足。但传统的课堂讲授具有系统性、广泛性、深入性的特点,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相结合是妇产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7采用新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方法

医学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医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适当的教育课程及高效的技能训练方法和相关的准确、有效的评估标准。其须要进行医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评估标准的变革。借鉴北美医师资格考试标准化病人(SP)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经验,结合医学专科院校职业化教育的特点,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全能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医学生真正得到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医疗团队协作能力在内的全面培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目前专科院校正在努力地准备实行SP进行经典OSCE考试的条件,首先做到的是对临床医学生毕业前实施仿真型临床实践技能多站式考核,包括模拟诊疗站,内外妇儿科技能站、实验室检查站、医患沟通站等,创造出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甚至模拟医院等各种医疗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得到培养和训练,有助于医学生增强处理真实医疗问题的自信心。其次,要规范临床带教教师的实践技能操作,使每一个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技能操作相一致,避免不同学历层次或带教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做到能够正确客观评估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的情况,达到考核评分标准的统一。

妇产医学论文第3篇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主动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396例,所有孕妇年龄22~35岁,孕周37~42周,具备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条件,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ASA1~2级。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成两组,各198例。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在年龄和孕周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均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有规则宫缩时实施镇痛。常规开放上肢静脉,并给以鼻导管吸氧。产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选L3/4间隙进针。

1.2.1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外穿刺置管成功,回抽无脊液或血液,注入0.1%罗哌卡因+1.5ug/mL芬太尼混合药液共5mL,然后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内含上述混合药液100mL),以6mL/h的速度泵混合药液入硬膜外腔。

1.2.2腰硬联合麻醉组:

选用腰硬联合L2-3间隙经硬膜外针行腰椎穿刺,硬外穿刺成功后,将25G细长脊麻针经硬外针空芯穿入蛛网膜下腔中,缓慢注入布比卡因2.5mg+芬太尼5ug,再硬外置管,回抽无脊液或血液,接PCEA泵(内含0.1%罗哌卡因+1.5ug/mL芬太尼混合药液100mL)以6mL/h的速度泵混合药液入硬膜外腔。

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PCA量为6ml/h,锁定间隔时间为20min,待产妇宫口开全即停药。在胎儿娩出后,再注入混合液6ml以利于产妇产道的检查及会阴切口缝合。

1.3观察内容: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产妇:对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的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给药后5min、10min、30min、60min及90min后的镇痛效果。评分为:0分(完全无痛)~10(疼痛难忍)。以改良Bromage的评分标准检查所有入组产妇的运动阻滞程度。分级如下:0级:无运动阻滞;1级:不能屈曲髋关节;2级:不能屈曲膝关节;3级:不能屈曲踝关节,4级:脚趾不能活动。同时,监测产妇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等,每隔15min记录一次,记录产妇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及时间、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镇痛起效时间(即产妇感觉疼痛明显减轻的时间)、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情况。(2)胎儿: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宫缩及胎儿心率,胎儿娩出后,分别于1min、5min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1.4统计分析:

所有产妇观察指标及VAS评分的数据全部输入电脑,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检验水准a=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以改良的Bromage评分标准测定所有入组产妇的运动阻滞程度,结果发现两组均较少出现1级以上的阻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催产素使用率分别为105例(53.03%)和109例(55.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娩对于产妇来说是一重大应激事件,由于的对于初产妇,多受电影、电视的影响,往往易紧张、恐惧,对于分娩疼痛程度的了解,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影响产程进展。产程中的紧张恐惧可以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体内分泌儿茶酚胺增加,使得个体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增强,产妇的痛阈降低,即使是外界轻微的疼痛可引起产妇剧烈的反应,进而使其情绪更加紧张恐惧,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影响子宫正常收缩,易发生不协调性宫缩,使产妇体力消耗增加,产程延长,而且还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增加剖宫产的机会[6]。因此,分娩镇痛对母婴来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对临床一线的麻醉科医生提出了要求,如何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程度是广大麻醉科医生需要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临床医疗中,分娩镇痛的方法较多,目前认为硬膜外麻醉镇痛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是镇痛效果最确切的分娩镇痛方法[1-5]。本文通过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结果发现,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值得推广应用,这一研究结果与樊梅[7]及吴春美[8]等一致。良好的无痛分娩不但要求对痛觉神经阻滞完善,而且要求没有抑制运动神经,这样可避免抑制腹肌、肛提肌,有助于产妇正确屏气用力,不延长第二产程及增加阴道助产机率。分娩镇痛前,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时,采用CSEA进行无痛分娩,腰麻约1~5min开始起效,小剂量进行腰麻镇痛效果就较好,对产妇的肌力和交感神经的张力影响小,不影响产妇自由活动肢体,还可进食不影响产妇保持体力,虽然宫缩力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用缩宫素所拮抗。本研究中,蛛网膜下腔缓慢注入布比卡因2.5mg+芬太尼5ug,再硬外置管,回抽无脊液或血液,接PCEA泵(内含0.1%罗哌卡因+1.5ug/mL芬太尼混合药液100mL)以6mL/h的速度泵混合药液入硬膜外腔,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而且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相似(P>0.05)。这一研究结果提示:采用CSEA技术行无痛分娩使腰麻和单纯持续硬膜外麻醉能相互取长补短,使产妇无明显疼痛、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妇产医学论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2011~2012年本院共接收了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1.4±5.9)岁。其中已婚患者39例,未婚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5h内确诊。

1.2方法

为患者行B超检查,并观察其临床症状。确保患者膀胱充盈,借助B超诊断仪对患者下腹行传统扫查。仔细观察分析患者子宫及宫腔状况,确认患者盆腔及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区或异常包块,若存在异常包块,需对其位置、状态、体积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注意患者是否发生腹腔、盆腔积液以及积液量。若行超声波检查发现积液,需借助超声引导,为患者实施后穹窿或经腹腔、盆腔穿刺,收集积液进行检查,从而明确积液性质。了解患者以往病史,联合B超结果和积液样本检测报告以及患者症状,给予有效诊断。

1.3治疗方法

此次对于传统手术以及保守治疗进行了研究,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于存在腹腔出血的急腹症病例有比较好的效果,而保守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药物杀胚胎治疗,通过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存放本次研究使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43例患者初诊准确,占比86.0%,剩余7例患者出现误诊。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3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29例于术后1周出院,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治疗,10d后康复。1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康复最快者5d出院,最晚者20d出院。

3讨论

妇产医学论文第5篇

经过实践观察,基层全科医师培训期间常常会存在以下问题:①学员们来自基层,理论基础较差,临床技能参差不齐;②全科教育中的专科教学知识点零散,课时相对较少,学习内容难以全部吸收消化;③需要制定统一考核标准。为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1.1强化师资选拔

由于受训学员均来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临床业务能力,保证培训质量,科室专门选拔了5位具有博士学历、专业综合素质过硬、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医师组成“讲师团”进行课堂授课与临床带教,并通过课前预讲,课堂问卷,课后讨论、小组PK等形式进一步督导培训过程,使培训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2优化课程设计

在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提高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有别于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在专业课程设计上,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点,结合诊疗新进展,将授课内容分为“全科医师的计划生育指导”、“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正常妊娠与孕期管理”、“妊娠合并症”5部分内容,并通过安排临床轮转,使学员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够学习与掌握尽可能全面而重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改革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增强师生互动氛围,将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引入全科医师培训中,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例展示,并通过正反两方面处理比较,如:“宫外孕”的误诊,“卵巢癌”的误判及“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误治等,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使学员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日常工作中容易产生的错误,并掌握避免的方法和及时补救的措施,有利于今后学员们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另外,还通过第四军医大学专业学科网站及远程医疗等方式给予广大学员更全面更长期的理论与专业指导,为改善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1.4调整考核标准

培训要注重质量,而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就是考核,严格的考核制度是完善培训过程,检验培训质量的必要环节,基层全科医师培训亦是如此。将考核分为课程考核和临床轮转考核,课程考核是课堂教学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的考核,临床轮转考核是全科医师在科室轮转结束后进行的临床考核,将结构化考试引入妇产科临床考核,通过模拟临床场景对学员进行临床综合能力评估。两项考核均合格者方可以取得由第四军医大学颁发的全科医师培训合格证。

2结语

妇产医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妇产;发展;临床;现状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64-02

中医妇产科学本身作为一脉相承的学科发展有其自然运行的轨迹,遵循其内在的逻辑规律,由实践到理论,不断把感性认识进行理性的升华。中医妇科学是颇具中医特色与优势的临床学科。对于保障生殖健康、防治生殖障碍、优生优育、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

1 中医妇科学发展历程

1.1 春秋战国至隋代(公元前--公元220年)

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已有了萌芽,主要有关于难产、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随着历史的前进,医学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许多医家,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秦汉时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到了魏晋南北朝,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的发展[2]。

1.2 唐宋金元时代(公元618--公元1368年)

唐宋时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在国家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此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陈自明于公元1237年著成该书,全书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8门,《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金元时代是医学百家争鸣时期,医学流派开始兴起,刘、张、李、朱四大家对妇产科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贡献。

1.3 明清至民国时代(公元1368--公元1949年)

明代此期妇科专著较多。李明珍著的《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对月经理论和奇经八脉的论述,对中医月经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妇产科的著作较多,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系后人辑录而成。民国时期对妇科贡献比较大的著作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书于公元1918年。还有张山雷笺正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成书于公元1933年,曾作教本而广泛流传。

1.4 建国后的发展(公元1949年以后)

建国后,中医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医妇科学理论进一步得到整理和提高。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编写了六版《中医妇科学》材,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各地先后编写了一批内部教材和妇科专著。开展了博士、硕士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同时,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

2 中医妇科学发展现状

自一九八四年在天津市召开全国第三次妇科学术会议以来,广大中医妇科工作者为了发掘医学宝库,继承先辈遗产,在学术流派的创立、临床研究、名医文献的整理以及人才培养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1 学术流派的研究

中医妇科在其发展历程中受到地域文化和地方学派的影响,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如燕京妇科、新安妇科、钱塘妇科、海派妇科、岭南妇科等。各个医学流派均有一批名医为代表,并以其独到的学术风格与临证经验代代相传。自2005年以来,在上海、成都、广州等地召开了多次中医妇科流派学术交流会,举办了以学术流派研究与名家经验传承为主题的研讨会和继续教育项目[3]。

2.2 临床研究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的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7年启动《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编制工作,列为中医药标准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接受了《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究任务,并组织全国中医妇科专家,集中优势力量,建立42个妇科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4]。

2.3 名医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20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韩百灵、刘云鹏、沈仲理、朱南孙、蔡小荪、姚寓晨、夏桂成、刘敏如、李光荣、杨家林、欧阳惠卿、韩冰、马宝璋等15人“全国中医妇科名专家”称号。通过全国第一、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师承教育,传承妇科名医的学术经验,培养了一批学术继承人。

2.4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自1986年国家启动重点学科建设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妇科学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从2002年启动,中医妇科的建设单位首批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院。中医妇科的部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由十五 期间的9个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27个[5]。

综上所述了中医妇科学发展的简要史料以及现在发展现状。中医妇科的研究与发展适逢盛世,面临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中医妇产学科与学术的发展还需要全国各地专家们的团结协作。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必须对中医妇科学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肖承、吴熙:《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2] 罗颂平、许丽绵、刘雁峰:《中医妇科学科发展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2008年版。

[3] 毕焕英:《中医妇科问诊方法浅谈》,《中医教育》2003年第02期。

妇产医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 发展报告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记载着许多生育问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妇科学已在经、带、胎、产、杂病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辩证施治体系,在防治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为发展妇女保健事业、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大量整理古医籍文献,进行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了学术水平,完善了学科建设,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医疗方面:运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研制了宫外孕I号方、宫外孕II号方,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治疗;针灸纠正胎位,可防治难产;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在计划生育方面用中药引产;多年来对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孕征、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的诊治,完善和优化了中医药防治方案,探索了个体化诊疗规律,建立了符合疾病演变规律的较科学、客观的临床诊疗评价体系,并研制了相应的院内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研方面: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崩漏,在研究中发现舌象与阴道脱落细胞有相关性;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探讨了肾虚与血瘀的关系,阐述了血瘀是一直贯穿其始终的重要因素,能更准确地、科学地、客观地说明中医疗效与辨证施治的关系。运用补肾健脾法防治自然流产;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从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药安胎的机理,探讨中医补肾法对妊娠期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围绕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进行综合性研究,补肾疏肝法治疗黄体欠佳;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免疫性不孕;中药配合放射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对异位妊娠、盆腔疼痛、妇科肿瘤的诊疗规范及治疗机理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对多囊卵巢雄激素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增多的可能机制,证实外周雄激素过多可直接损害患者的中枢多巴胺活性,导致生长激素、垂体甲状腺轴以及泌乳素分泌异常,中医药干预有效,等等。在学科研究的前沿,为妇科常见与疑难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承担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出版和发表了论文、论著,搭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报告会。

教学方面:1958年中医学院成立后,连续参加编写六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还编写了七年制规划教材(七年制)、全国专科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及大纲》以及《中医妇科学及大纲》(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等。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医妇科学人才和学术骨干,储备了一批医疗科研教学复合型的学科带头人。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促进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通过对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发展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前瞻性分析,编写《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发展报告》,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 中医妇科学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用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形成鲜明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在防治妇产科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中医妇科在理论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药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用药随证变通,符合患者个体要求,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中医妇科学具有本学科独特的理论基础,认为女性的生理特点是月经、胎孕、产育、哺乳和带下,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月经是女性的生理基础,月经的产生是在肾气充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受带脉约束和督脉调节。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损伤冲任胞宫而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的方法来调补冲任即通过调整全身功能而治疗疾病。她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遵循月经的周期性变化,带下病的特点,妊娠期、产褥期等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总结出不同的治疗原则,并根据妇女“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点遣方用药。方药治疗是中医妇科学治病的主要工具,方剂的多种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针对人体的多因素,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适应于妇女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1.2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学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妇科学在防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重症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易于接受,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中医妇科学在临床应用中的突出特色与优势在于调经、助孕、安胎、治疗带下病、产后病及杂病等。

在治疗妇科内分泌功能疾病、生殖器官炎症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盆腔炎、宫颈炎等,此外对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也有显著作用。

在助孕、保胎等方面,如排卵障碍性、免疫性因素、输卵管炎症性、不明原因等造成的不孕等效果显著。中药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以及人工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等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在治疗产后病方面,如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对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大便难、缺乳等疾病有确切的独特的疗效。

总之,在经、带、胎、产、杂等疾病的防治方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1.3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与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同志曾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广大中西医妇科临床工作者积极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又善于结合现代医学,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仅采用中医理论诊断辨证论治某一疾病,还与辨病相结合,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对某些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

如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方面,吴婷博士等[1]随机将316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补肾调经系列方及西药治疗。补肾调经系列方I号方用于出血期,II、III号方用于血止后调经,以西药炔诺酮、倍美力和安宫黄体酮为对照药。通过对2组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血浆、子宫内膜、经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证实中药止血效果优于西药组,调周作用与西药相当。中药组血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中医妇科学独具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刻认识。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进一步发挥中医妇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1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随着新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成长点和亮点,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许多疑难病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积极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为中医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1.1 中医妇科学在防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学科突出的优势与特色表现在月经病、妊娠病、带下病、产后病和杂病等诸多方面。在诊治妇科生殖内分泌功能疾病方面: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痛经、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在诊治生殖器官炎症如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方面;在诊治排卵障碍性、免疫性因素、输卵管炎症性、不明原因等造成的不孕症,以及诊治妊娠恶阻、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子宫异常出血、产褥感染、产后缺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医务人员的称赞和患者的认可。对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疑难病的干预和治疗也具有明显成效。此外,对宫颈不同分级的非典型增生、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亦有较好的疗效和优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起的《中医治疗不孕症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由我省制订。

在临床诊治时突出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采用传统方加减、分型论治,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给药、针药结合、多种途径综合治疗等方法,有效地发挥了中医药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方便经济的优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

2.1.2 大力传承名老中医妇科专家的学术经验

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是一部继承、发扬、创新的历史。继承是基础,发扬、创新则夯实根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在传承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经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省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孙朗川、孙浩铭、郑兰芬、陈雨苍的学术得到发展,他们的继承人孙坦村、王惠珍、何桂英、王玲已成为省内学科带头人,吴熙、钟秀美、黄宝英分别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为了传承和创新,我们在整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挖掘古代、近代和现代妇科专家、药物学专家及方剂学专家有效的、独到的治法和方药,拓展我们的研究思路,发现更多新的、行之有效的诊疗途径和方法。已出版《孙朗川医案医话集》、《孙浩铭临床集》、《孙氏妇科集》、《妇科郑兰芬临床经验》、《中医妇产科学》、《吴熙妇科溯洄》等30多部专著,其中《中医妇产科学》、《吴熙妇科溯洄》、《现代中医不育症学》等三部专著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著作一、二、三等奖。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医妇科辞典》使中医妇科学领域再次掀起学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高潮。

2.1.3 中医妇科创新研究硕果累累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会会组织了70余位全国妇科界名医家编写的大型《中医妇产科学》专著,集当代中医妇产科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之大成,内容丰富、新颖,获200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一等奖。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辨证分型、证候规律、治则治法及方药的分析研究等方面。系统整理了“女子生殖、天癸的生理基础”,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理论,同时论证了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性。在以往“肾主生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肝为女子主令之官”、“肝为女子致病之贼”,深入研究了肝在多种妇科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中医妇科寒证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行了“补肾活血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机理研究”、“导痰种子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及机理探讨”、“益真1、2号对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研究”、“补肾益骨膏防治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研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关系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及证候特点相关研究”等。采用生殖免疫学、内分泌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

在临床研究方面,运用辩证施治,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建设全国和省级重点专科。用中医妇科学学科自己的病区,在诊疗中突出中医药特色。开设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不孕症专科门诊,探索子宫肌瘤非手术多途径治疗的机理探讨与围手术治疗优化方案。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辨证分型方面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前瞻性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对月经失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盆腔炎等疾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客观评价中药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2.2 福建省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战略、需求与目标

2.2.1 学科发展战略

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妇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在医学模式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参照疾病谱的变化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围绕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优势特色病种,解决中医妇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丰富和发展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治疗学。扩大服务领域,在妇女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2.2 学科发展需求

随着妇女对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视和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从中医妇科学科的内涵不难看出,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色在中医妇科领域必将发挥其独特作用。在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和人文成果的同时,中医妇科学将重点解决妇科生殖内分泌领域和亚健康状态的身心疾病,促进中医妇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与创新。

2.2.3 学科发展目标

首先,要培养一支热爱中医妇科事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梯队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造就一批具有独立创新能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第二,要建设一批在中医妇科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中医妇科学科专病专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基地;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要建立中医妇科学科的专业网络,通过专业网站促进信息交流,不断普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促进中医妇科学学科的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第四,要建立和完善中医妇科病的诊疗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优化中医药诊疗方案;研究个体化诊疗的标准。

2.3 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2.3.1 加强中医妇科学术继承研究

开展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重点研究名老中医妇科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

2.3.2 提升中医妇科学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研究,系统整理中医妇科理论研究成果,重点开展病因病机、辩证方法、中药作用机理等研究。

2.3.3 开展中医妇科防治优势病种研究

选择中医妇科在临床诊治中疗效确切、优势明显的2~3个病种,开展诊疗技术与方案的收集、筛选、验证、评价,总结中医药在防治这些病种上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防治规范和疗效评价体系,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培训和推广。

2.3.4 加强中医妇科防治疑难病种研究

选择1~2种高发、难治的疾病,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客观分析中医药防治的优势所在,对这些疾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疗效评价体系作科学的研究分析。

2.3.5 建立中医妇科标准体系

继续组织实施40项中医妇科行业标准的制定。初步建立中医妇科标准体系。

2.4 中医妇科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4.1 基础研究方面

(1)创新不足。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研究缺乏创新,虽然有些学者对某些妇科疾病的病机提出自己的认识,但还是停留在对前人理论的进一步解释上,这只能被称为“继承”,而不是“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医学发展的原动力。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才能使中医实现划时代的超越。两千多年来,中医学一直在创新中寻求发展,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派纷呈,无一不是创新的产物,这种创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理论。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理论和技术上的真正创新,这是一门学科生存的希望所在。

(2)证候研究缺乏规范化。这几乎是中医妇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现代社会是要求证据的社会,中医学也需要“循证”,但中医学从出生就是经验医学,它的主观性阻碍了中医学的“循证”。有学者提出“中医软指标的规范化”的观点,即对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的“循证”提供基础。因此,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也应要求对中医妇科疾病进行规范化。

(3)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在中医妇科基础研究中选用的动物模型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实验的结果缺乏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严重阻碍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创建符合妇科疾病特点的动物模型并使之规范化。

2.4.2 治疗方面

(1)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方药研究。临床治疗一直是中医妇科学的骄傲,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时候,中医妇科学会显示出奇特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少。中医妇科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治、外治、针灸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在许多种妇科疾病上中医妇科治疗都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临床上的治疗研究多是小样本的观察,大样本群体性的临床研究还需进一步扩大范围,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2)中医妇科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

临床上缺乏统一的辩证分型、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实验设计不甚合理,需尽快建立中医妇科标准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婷.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2, (2).

[2] 吴婷. 补肾调经系列方1号方用于止血期[G]. 全国中医妇科论文汇编, 2001.

[3] 吴熙, 等. 功血饮治疗无排卵功血[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1999.

[4] 谢波, 等. 功血胶囊1号治疗功血[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1, (1).

[5] 谢波. 熟地胶囊治疗青春期功血[J]. 全国中医妇科汇编, 2003.

[6] 何贵翔, 等. 益肾健脾颗粒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妇科杂志,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