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安全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1 10:28:59
中国安全论文

中国安全论文第1篇

(一)安全教育的形式单调

“安全重如泰山”,在很多的中学都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就目前的安全教育来讲,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规范性不足,系统性不够,还缺乏合适的评价机制,校内的学生安全意识浅薄等等,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式也很单调,大多都是以罚代教的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逆反情绪,安全教育的效果就更是无从谈起。另外在现在中学中还有很多学校存在的安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主要是影视和录像片、安全知识学生读本、宣传画或是关怀、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安全教育教育读本、安全法规及制度汇编等等。

(二)还存在一些教师对安全教育漠不关心

在中学当中,安全教育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形成合力,让中学的安全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在目前,还有一些教师有着别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需要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而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安全事故是学校领导的责任,即使是发生了,也自然有领导对这些安全事故负责。

(三)家庭教育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是需要家庭配合的,家庭有着自己特别的影响力。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安全事故不是在学校发生的,尽管学校加强了教育,但是因为家长的疏忽,一些学生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比如溺水、烧烫伤、触电等。学生对自身的安全问题大多意识并不强烈,缺乏“安全预见”和“安全知识”。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他们就养成了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安全才是重要的,对于身边的人的安全一点也不关心,只有当别人身上出现的安全事故牵连到自己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四)应急体系构建不完善

近年来,学校突发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给学生、家庭和学校都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对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但是我国很多的中学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却缺乏了科学的研究。从已发生的突发安全试过来看,有很多都是群体性的事件,这些事件造成了很多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但因为中学的管理者对突发的安全事故管理的预计不够,突发安全事故的预案没有做到位,再加上有些学校的经费吃紧,资源有限,就导致了突发安全事故应急体系的构建不完善。

(五)网络安全管理缺失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对人们生活不断产生影响。而这一代的青少年就是在网络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主体。而伴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现在家庭中很多都配备了电脑,在中学生中,懂电脑的已经很多,特别对于网络游戏,更是有很多的中学生涉入其中。国家近几年也制定了一些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在道德方面有一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他的就是地方上和学校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的实行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上。就学校的安全管理而言,现在很多中小的在校生都还是沿着过去的教育方法和体制。只是在课余时间告知学生禁止上网,根本没有告知学生什么是网络道德、网络安全,学生更不知道网络方面的法律。2007年出现的“熊猫病毒”,其制造者就是一名中专毕业生。

(六)缺少心理安全教育

心理安全可以说是一种状态,是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面对任何事情存在一种不受威胁,追求平稳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基本上没有戒备心理,也不会为别人给自己的批评和指责担忧,一直有一种安全感。在出现事情时,如果形成的是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其在外显露的行为就会显得和谐而友善,反之就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从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对学校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一种内在的安全隐患,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受害人自身内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在心理安全问题上,管理还很稀少。

(七)学校周边环境复杂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但现在很多中学周边的环境都很复杂,这样复杂的环境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一是很多以学生为主要营业对象的商店、音像经营网点密布在学校周边,这些商店和经营网点很多都存在一些违规经营的行为,如书店里面的不健康书籍,音像店的不健康的音像制品,日杂用品店的各种管制刀具。二是在社会上游历社会青年到学校闹事,盗窃学校财务,对学生进行敲诈勒索,破坏学校设备。三是流动的无牌摊点,这些摊点毫无卫生保障,还影响着交通秩序。

(八)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中学生相对来说年龄还偏小,身体和大脑都还在成长发育阶段,自制力弱,思想还不成熟安全意识薄弱,对不安全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比如有一项调查,有95.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或是基本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但在“上学快迟到了,却遇到了红灯怎么办?”这个问题上,却只有53.8%的学生会等到绿灯。其实在中学的安全教育上,很多学生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再加上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的能力管理弱,这样的安全意识,往往会让学生做事不加思考、急于求成,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如何做好中学的安全教育

(一)提高教师安全教育水平

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教的主体始终是教师,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提高教师的安全素质,特别要注重安全专职教师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对教师的安全知识的结构进行完善,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教育有着持续性和有效性。在目前,一般的中学教师对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还普遍缺乏。比如在学生心理健康,还有学生上网成瘾,突发安全事故的应对等等。这种情况,让教师来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肯定就显得不那么恰当。

(二)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在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时,教师不但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是要注意到学科体系之间的突破,安全教育可以和其他的学科想结合来进行实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然后结合社会学、卫生学、心理学、环境等等,把安全教育和多门学科进行渗透和融合。特别是要提倡从现实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利用知识来进行和学生联系紧密的安全问题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学科的背景下,利用各种知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或者是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前得到预防。比如在物理课中的惯性这一知识,在进行惯性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交通方面的事故来举例,然后让同学们来讨论。这样即深化了惯性知识的讲解,又进行了学生安全出行的教育。同时还可以用安全作为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比如在期中考试以后对学生举办心理安全的讲座,围绕确定的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等等。

(二)构建社会安全管理模式

要想做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光是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多种社会机构的联合才能做好。这些部门包括了社区、妇联还有派出所等等。学校要联合这些机构,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为中学生举行安全知识的讲座、竞赛等等。为他们普及安全知识,增加在面对安全事故是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宣传,让学生家长也积极响应安全教育的开展,为家长进行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教育水平,把家庭、学校还有社会的力量融合在一起,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出贡献。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来自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到达了1.37亿,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这其中,学生占据了网民的很大的比例。但是网络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大网络监管的水平,比如说抢占网络阵地,建立内容丰富的校园网,把教师的工作延伸到互联网上,在网络中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当有不健康的信息侵入到校园网中时,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还要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感,让中学生能够拥有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他们建立一道老郭的思想防线。还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和安全知识的普及,比如说防火防盗、逃生自救等。

(四)校园应急演练制度化

中学校园应该要进行应急演练的制度化,监督应急演练的实践。就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件来看,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安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安全巡查;二是学生的安全意识欠缺,在楼梯间拥挤严重;三是因为下雨,大部门的学生都想离宿舍较近的一号楼梯返回宿舍;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进行应急灯和警示标志的安装。从这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应急演练的重要性。还有在日本,尽管经常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地震,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重大的伤亡事件的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全社会尤其是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应急演练,锻炼学生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拥有良好的逃生能力。而湘乡育才中学三千多的学生却从未开展过应急演练,这个问题就值得教育界所有人士的思考。而如果把应急演练制度化,规定每隔多少时间进行应急演练,或许这件事情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了。

(五)严格实施安全管理和评估检查机制

首先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教师要在做好日常的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各种安全事故的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安全状况,及时制止和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和向相关部门进行情况的汇报。其次进行不定期检查。这些检查需要学校的领导做好组织工作,带领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对教室和寝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从中了解到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还有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的执行情况,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态度。还有就是要进行季节性的检查。这种检查要有着强烈的针对性,根据学校的情况,针对各个季节的特点,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比如在春季,要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在夏季要做好防雷、防洪等工作。而冬季要做好防火、放煤气中毒的情况的工作。每一次在检查中找出的问题,都要对这些问题认真做出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耐心为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的讲解,不厌其烦。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具体落实到人。和其他的管理工作相同,整改和检查在安全管理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国安全论文第2篇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经济和金融安全的影响是复杂的,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作了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

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经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目前未能达成一致。一类观点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可能促进东道国的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效率,提高银行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从而有利于东道国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东道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可能将别国的经济衰退或危机输入东道国;当东道国面临经济困难时,外资银行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谈儒勇等(2005)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可以调和的,而调和的关键在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是否适度以及东道国是否具备相应的银行开放条件。我们认为,两类观点对我国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银行业低效率运行的现实需要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外资银行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则需要用精巧的制度设计来规避,新近颁布和实施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将在后面具体阐述。对于外资入股东道国银行这一特殊途径,巴曙松(2006)认为,外资入股给东道国银行业带来了利益共享者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共担者,有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有利于金融稳定。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经济金融稳定性影响等方面。在银行业效率方面,Levine(2003)运用47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对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多的国家的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较大,银行效率较低;Claessens(2001)运用80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减少银行的税前利润和日常开支;Denizer(2000)关于土耳其银行业和Barajas(2000)关于哥伦比亚银行业的发展中国家个案分析则证实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利差收入和提高贷款质量。以上实证研究均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提高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一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与其开放度正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又和效率成正比。

在东道国经济稳定性方面,实证研究的结论同理论研究一样,存在分歧。Demirguc-Kunt等(1998)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与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得出外资银行进入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结论。另一类观点则支持外资银行的进入,Barth等(2001)研究发现在外资银行进入限制较少的国家,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叶欣等(2004)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将显著降低东道国银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巴曙松(2006)提出,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效率的金融体系往往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体系,而大部分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都曾采取了排斥和限制外资银行进入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危机后则加快金融重组步伐,更大程度地开放了金融体系,比如日本、韩国、墨西哥和阿根廷。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路径选择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可选择路径大致有四种:成立外资独资银行,即法人机构;在中国开办独立的分支机构;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与中方合资建立新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以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途径是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中国加入WTO以来,入股中资银行的方式逐渐受到外资银行的重视乃至追捧;而法人机构的设立在入世过渡期的五年中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但随着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最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的实施,外资银行法人机构的设立将迅速增加。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与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开放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调整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策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重点由主要引进外国银行来华开设分支行转移到着力推动中外资银行加强业务协作与股权合作,以促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快中资金融机构重组和改造。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速度越来越快,仅2005年就有10家中资银行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等3家对我国银行业举足轻重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掀起外资入股的新一轮浪潮。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最新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一个基本的导向是鼓励外资银行在本地注册,非法人外资银行开展小额的人民币零售业务将受到一定限制,只能吸收100万元以上的居民个人定期存款。顺应该政策的指导,已有多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了设立法人机构的申请,目前已有9家经过批准,可以预测“法人导向”原则将有力地促进外资银行在华设立独资银行。

与此相应,外资银行进入路径的不同选择也以不同程度影响着我国的金融发展和安全。外资银行以设立机构进入中国的方式比较而言,设立法人机构比设立分支机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威胁较小。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不仅加大监管难度,而且容易引入国际金融风险。首先,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决策权,资金的调度受境外总行的影响,我国监管机关的监管手段因此受到限制。其次,由于其母行在境外,我国监管当局对其母行的风险难以监测和控制。一旦外资银行母行发生危机,风险会马上波及到其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我国存款人债权的保障和清偿无法得到优先考虑。第三,外资银行是一个国家资金进出的重要渠道,其分支机构资金调度由境外的母行控制,可能成为大规模投机资金进出我国的通道,也可能在国内金融危机初显时抽逃资金进一步加剧危机,出现拉美和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情形。相比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外资银行设立法人机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威胁较小,对金融稳定有利。首先,法人银行作为境内独立法人,是本地注册,由我国监管机构承担主要监管责任,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来监管可能出现的风险;其次,由于受母行经营的影响小,法人银行能够较好地规避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因此从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该对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有所限制,或引导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向法人机构转变。我国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银行业,同时开始实施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限制非法人外资银行开展小额的人民币零售业务,鼓励外资银行在本地注册,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所带来的风险,在全面开放银行的同时又有力维护了我国的金融稳定。

而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金融的侵蚀上。2005年以来中资银行加快引资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建行、中行和工行这三家大型国有银行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引发了关于金融安全的大规模争论。许多学者针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安全表示担忧,主要就是担忧我国金融的丧失。在我国,直接金融不甚发达,经济体系的资金配置依赖着银行业。银行业的丧失,等于丧失经济体系资金配置权,将严重危害经济。因此对金融的强调意义重大,然而从宏观的角度看,目前中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居于控制地位,而且对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限制仍比较严格,单个外资机构在一家中资银行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一家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25%,外资尚无法控股任何一家中资银行,金融仍牢牢地掌握在我国手中。

三、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安全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1.中国金融安全的关键: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金融安全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指的是通过金融系统的健康和富有效率的经营,保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问题(吴晓灵,2006)。金融安全从微观上讲是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不因个别机构经营不善而导致系统性挤兑风险。微观意义上的金融安全是为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服务的,对金融安全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微观层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个银行或者局部市场的层面。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在整个金融体系概念上理解金融安全这个问题。因此看待我国的金融安全不应当只关注单个银行的存亡或计较于中资银行股权是否被贱卖,而是应当考虑如何利用金融业开放与外资银行互利合作,建设一个富有效率、有力支持稳健的金融体系,建立反应迅速、运转有效的金融安全网。

从宏观层面理解金融安全,以整体眼光看待中国目前的金融安全与银行业,我们可以发现,对中国金融安全威胁最大的是体制和观念落后、低效率配置资金、持续浪费公众资金、制造高额不良贷款、危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建设安全、稳定和有效的银行业体系,提高其竞争力,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国金融安全的关键。目前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回报和资金配置效率,将资金投放到最具有活力的领域和企业,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2.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提升整体行业效率以促进金融安全。

引发金融不稳定的因素既有外部冲击,又有金融体系不健康的内因,建设健康的金融体系是维护金融安全的根本。外资银行在华的扩张,不论是设立机构还是入股中资银行都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的金融稳定。如前文所述,对中国金融安全威胁最大的是银行体系的低效运行及其制造的大量不良贷款,我国金融安全的关键是建设富有效率和竞争力的银行业体系,而外资银行的进入和扩张主要通过竞争和示范这两种方式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或法人机构,都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给中资银行巨大的竞争压力,促使他们反思、学习、变革和完善;而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则是直接地为被入股银行带来先进的治理结构和管理理念。在竞争和学习中,在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中资银行改善他们的经营管理,将资金投放到更具有生产力的企业,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从而提高整个银行业的资金配置效率。

3.入世前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比较。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入世5年来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扩张和入股中资银行步伐的加快,并未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明显的威胁,反而加速中资银行的改革,而且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地参与中资银行的改革,银行业整体向着更具效率、更加稳定的方向进步。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我国金融安全进行了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总体稳定,2005年中国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王元龙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课题中,也对我国金融安全做出了“金融基本稳定;金融信号基本正常;金融运行平稳”的总体评价。总之,外资银行的进入与扩张,会带来一些不利于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但我国通过金融政策的规定和引导,规避了很大一部分风险。而且瑕不掩玉,外资的进入通过竞争和示范效应有力地促进了中资银行改变落后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理念,促进了整个银行体系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为我国构建稳健的银行体系注入强心剂,促进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在华的扩张也势不可挡。

我们不难发现,在宏观上突飞猛进、超常规地引入外资,而不注重基础制度和结构的改革,不注重监管的加强,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来说可能是危机四伏的。许多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外资银行进入,特别是外资股权并购银行的行为进行政府管制。因此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坚定地开放银行业,在微观上继续鼓励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在宏观上控制外资进入的比例和节奏,紧紧抓住金融安全的主导权。

1.微观层面上继续鼓励外资银行的进入。

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开放不可逆转,而且中国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过度封闭的金融保护主义会造成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不安全。从目前来看,外资入股比单纯的引入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示范效应更加明显,对于促进中资银行改革的效率更高。因此在微观层面上要坚定地推进银行业的开放,鼓励外资入股中资银行,促进中资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推动整个银行业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

2.宏观层面上警惕丧失金融安全的主导权。

从国际经验出发,东南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过快推进银行业外资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教训不能忽视,我国在推进银行业开放的同时必须紧紧抓住金融安全的主导权。首先,加快中资银行的改革,促进其市场化运作,成为自负盈亏、自负其责、高效运转的商业银行;其次,监测并关注在华设置分支机构的外资银行母行的经营动向,防止国际金融风险传入我国;第三,监测并限制国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投资行为,及时逐个评估国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改革是否发挥了应当发挥的作用,并据此决定国外投资者能否入股其它中资银行或者扩张其股份比例;第四,继续控制外资持股中资银行的比例上限;最后,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内投资者,鼓励其投资中资银行业。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如何超越“贱卖”的争论与分歧?[J].dcotor-,2006

[2]谈儒勇,丁桂菊.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

[3]吴晓灵.在开放中发展中国金融业[Z].,2006

[4]叶欣,冯宗宪.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4,(1)

中国安全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 贸易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护正常的国际贸易交易顺利进行,使国际贸易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调整器,还能有效防范因别国经济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本文从国际生产参与程度、国际经济关系和贸易政策方面对中国国家贸易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国际市场对中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经济转轨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国际贸易安全的潜在不安定因素进行了讨论。 【论文关键词】 贸易安全 国际贸易 国家利用 大力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中国在全球贸易地位上的排名进入了前三名,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随着贸易总量的迅速增加,国际贸易正日益成为维持国家经济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不少贸易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贸易质量问题,加入WTO的深层次影响,以及经济转轨的影响。这些不仅影响到贸易安全,甚至还影响到国家总体经济的安全运行。 一、贸易安全的涵义 贸易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认为是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国际贸易交易得以顺利进行,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的国际贸易状态应该是从贸易体系的各个方面保证本国的经济不受到因别国经济波动而通过两国间的贸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能够保证趋利避害,在遇到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能高效地整合国内的资源,迅速扩大贸易份额,分享到更多的国际市场的利益。 影响国家贸易安全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 1.国际市场参与程度 一国的国际市场参与程度包括该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的结构、贸易集中度、贸易竞争力、关键产业进出口占其总量的比重、关键资源进出口的依存度,以及走私品占国内市场的比重等。较高参与程度或是不合理的参与结构都会使国民经济易于受到外部波动的影响,以至于国家贸易安全处于较高风险之中。 2.国际经济关系 世贸组织成立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在如此的国际经济环境,一国的国家贸易安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国际经济关系。这包括: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与他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的经济利益关系;与区域经济组织的关系。 3.国民经济受贸易的影响程度 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目标是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通过广泛的国际间商品、服务、人员的流动,将为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促进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同时国民经济必须具备防范贸易波动的能力,自身产业要有竞争能力,且结构合理;国内市场要做大且具有活力,这样才是较安全的状态。 4.国家的贸易政策 国家的贸易政策决定了一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是贸易安全发展的制度保证。无论选择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各国政府都始终试图在本国对外贸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的贸易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外汇政策;建立出口的服务体系,加强对本国出口的各种支持政策;有效的扶持外向型产业的发展;订双边,多边协定促进出口,甚至以国内立法的方式,帮助本国出口部门打开他国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对进口予以监管等等。 二、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及问题 1.国际市场参与的分析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2006年为65%,仍有上升的趋势,比全球约60%的平均水平稍高。2005年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到6.4%左右,但工业制成品大多数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中高技术及其原料进口的比重不低,很多关键技术都依赖进口。在关键产业的进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高,机械设备特别是高技术设备50%以上依靠进口,民航飞机完全依靠进口,微电脑核心部分基本依赖进口。 从外贸集中度来看,我国已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与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已实行了贸易多元化战略,广泛扩大外贸的市场。但目前来看,几个主要贸易伙伴仍占了主要的贸易份额,排名前五位的贸易国占总贸易量的三分之二。 中国从人均角度看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所以关键资源对国际市场依赖 仍较大。中国贸易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多缺乏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竞争力系数大于0.5的商品主要有旅行箱包、服装、家具等。 2.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 中国已正式加入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这说明中国已基本溶入现代的国际经济舞台之中。近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总体良好,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贸易磨擦也从未停止,美国对中国与其贸易顺差问题,要求人民币升值问题等等都是热点、敏感问题。与区域贸易组织的关系方面,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正逐步得到加强。中国在与东盟交往中,正起到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华人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等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区域关系正在不断加强。 3.国民经济受贸易影响的分析 (1)带动就业人口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对就业的贡献很大。据测算,加入世贸五年内,中国的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16.8万人、282.5万人、261万人、92.8万人、以及266.4万人。 (2)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受到外贸增长的刺激,我国的许多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但主要的国际竞争优势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偏低。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产业升级。 (3)贸易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 随着人员、产品、技术、资金的不断交流,我国的企业不断跟踪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指导下,也出现了交出市场却没有学到技术的问题。 (4)外贸对GDP的贡献 2005年,我国净出口将接近1000亿美元,创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顺差,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介于3%~4%之间。 4.国家贸易政策分析 (1)外汇政策 开放了经常项目,并不断朝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外汇储备已达10663亿美元,使得通过调整汇率变化管理贸易变得相当困难。 (2)扶持出口的政策 已经建立对出口企业的相对完善的出口服务体系。政府在尽力为企业提供各类直接或间接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 (3)本国政府对他国市场的影响程度 政府在以其他国家制定双边与多边协议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而且从近期的实例看,政府采取了比较强硬的路线对应别国针对我国的一些贸易摩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显示政府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4)对进口监管程度 关税水平在不断降低。相对别国,政府在运用非关税壁垒的手段时略显不成熟。国内政策的非透明性,对进口有一定的影响和限制。 三、中国国家贸易安全的潜在影响 1.世贸组织的某些重要规则的影响 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使中国不仅可以在市场准入和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减让上得到更多的优惠,也可利用WTO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使得总体环境变得更加公平、稳定,更具有可预见性。但也有不少潜在的影响贸易安全的因素必须关注。 (1)技术性贸易壁垒(TBT) 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中国的出口产品面临越来越复杂的TBT措施的影响,而中国企业对产品质量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技术管理措施和技术壁垒措施的了解不足。没有妥善的应对TBT的措施,将使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际上处于被动状态。 (2)反倾销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上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出现了迅速上升的趋势。WTO有关反倾销的审查的标准为协议的多种解释开辟了可能性,所以贸易保护势力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作为一种“贸易补救手段”的原因。过去,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同时,中国企业不应诉的问题也助长了这种趋势的发展。 2.关键产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 (1)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纺织和服装为例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但美国多年来用配额限制中国产品,欧盟等国用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形成新的障碍。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延也纷纷对中国 产品进行限制。世贸组织成员的纺织品出口自2005年1月1日开始不再受到配额限制,这不仅结束了中国长期受到双边纺织品协议左右的局面,还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个更为透明的争端解决机制。 (2)农业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仅相当于美国的0.3%,巴西的3%,澳大利亚的22%。随着大量质优价廉的国外农产品进入,中国农业受到的挑战很严峻。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转折时期。另外,最让人担忧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3)金融业 从世贸的《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贸易协定》来看,都要求各成员提高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水平。目前,外资银行可向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可设立保险业合资子公司;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企业允许从事A股承销,以及B股、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承销和交易。金融业是关系到一国经济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命脉行业,其本身又贮藏着巨大的风险。中国金融是也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开放之后面对如此众多强的竞争对手,中国的金融安全的确让人担忧。 3.经济转轨的影响 (1)政府职能转变及对贸易自由化的管理 贸易自由化要求经济转轨国家的政府全面地从经济生活中退出,对于转变政府职能,中国政府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与外部世界的分歧在于如何转变,转变的底线在哪里。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政府对保护支柱产业和幼稚产业所制定的政策的含义,但政府的干预很有可能引发中国与其贸易伙伴的冲突。行政与司法体制也存在改革的必要。 (2)现行外贸战略的隐患 改革开放后,中国不遗余力地扩大外贸出口,外贸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旧的贸易政策的弊端已逐渐暴露,虽然我国出口现在以制成品为主,但这些发展起来的产业以劳动密型产业为主,使得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缺乏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影响到国内产业的升级,而且由于中国在某些产业中产能已经超过了国际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到该产品的国际价格不断下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更为严重的是,鼓励外贸出口和出口导向模式的推进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3)经济转轨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 从企业层面看,中国的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不多。政府依赖动用各类社会资源,对国有企业给予支持和优惠。但如何打破体制障碍,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的委托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将是改革的方向。民营经济的发展所需的条件依然相当严峻。首先要解决国民待遇问题。其次,民营企业获得信贷金的制约条件依然较紧。另外民营企业获得证券发行的制约也比较紧。当然,民营企业目前也存在身发展的问题,这包括民营企业的信誉、产权、技术发展的定位和财务等问题。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贸易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关键是由有竞争力的企业维护起来的。在目前的政策上,中国的企业如何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实现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Stiglitz, Joseph, Globalization and Its Dsicontents, London: Penguin Group, 2002 UNCTAD 2002.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02”, New York and Geneva 保罗·克鲁格曼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范兆斌:国际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贸易保护的新趋势及动因分析.商业研究,2005年第21期 高伟凯: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利益原则.国际贸易,2007年第3期 李雪平: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从中国和平发展遭遇的贸易保护主义谈起.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刘亦晴: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经济安全分析.市场论坛,2005年Z1期 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王厚双:贸易战离中国有多远.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11] 温彬: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12]谢识予:经济博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颜剑英:布什政府的贸易自由化战略与中国贸易安全.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安全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 贸易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护正常的国际贸易交易顺利进行,使国际贸易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调整器,还能有效防范因别国经济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本文从国际生产参与程度、国际经济关系和贸易政策方面对中国国家贸易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国际市场对中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经济转轨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国际贸易安全的潜在不安定因素进行了讨论。 【论文关键词】 贸易安全 国际贸易 国家利用 大力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中国在全球贸易地位上的排名进入了前三名,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随着贸易总量的迅速增加,国际贸易正日益成为维持国家经济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不少贸易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贸易质量问题,加入WTO的深层次影响,以及经济转轨的影响。这些不仅影响到贸易安全,甚至还影响到国家总体经济的安全运行。 一、贸易安全的涵义 贸易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认为是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国际贸易交易得以顺利进行,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的国际贸易状态应该是从贸易体系的各个方面保证本国的经济不受到因别国经济波动而通过两国间的贸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能够保证趋利避害,在遇到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能高效地整合国内的资源,迅速扩大贸易份额,分享到更多的国际市场的利益。 影响国家贸易安全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 1.国际市场参与程度 一国的国际市场参与程度包括该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的结构、贸易集中度、贸易竞争力、关键产业进出口占其总量的比重、关键资源进出口的依存度,以及走私品占国内市场的比重等。较高参与程度或是不合理的参与结构都会使国民经济易于受到外部波动的影响,以至于国家贸易安全处于较高风险之中。 2.国际经济关系 世贸组织成立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在如此的国际经济环境,一国的国家贸易安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国际经济关系。这包括: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与他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的经济利益关系;与区域经济组织的关系。 3.国民经济受贸易的影响程度 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目标是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通过广泛的国际间商品、服务、人员的流动,将为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促进资源更有效的配置。同时国民经济必须具备防范贸易波动的能力,自身产业要有竞争能力,且结构合理;国内市场要做大且具有活力,这样才是较安全的状态。 4.国家的贸易政策 国家的贸易政策决定了一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是贸易安全发展的制度保证。无论选择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各国政府都始终试图在本国对外贸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的贸易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外汇政策;建立出口的服务体系,加强对本国出口的各种支持政策;有效的扶持外向型产业的发展;订双边,多边协定促进出口,甚至以国内立法的方式,帮助本国出口部门打开他国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对进口予以监管等等。 二、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及问题 1.国际市场参与的分析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2006年为65%,仍有上升的趋势,比全球约60%的平均水平稍高。2005年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到6.4%左右,但工业制成品大多数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中高技术及其原料进口的比重不低,很多关键技术都依赖进口。在关键产业的进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高,机械设备特别是高技术设备50%以上依靠进口,民航飞机完全依靠进口,微电脑核心部分基本依赖进口。 从外贸集中度来看,我国已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与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已实行了贸易多元化战略,广泛扩大外贸的市场。但目前来看,几个主要贸易伙伴仍占了主要的贸易份额,排名前五位的贸易国占总贸易量的三分之二。 中国从人均角度看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所以关键资源对国际市场依赖 仍较大。中国贸易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多缺乏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竞争力系数大于0.5的商品主要有旅行箱包、服装、家具等。 2.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 中国已正式加入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这说明中国已基本溶入现代的国际经济舞台之中。近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总体良好,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贸易磨擦也从未停止,美国对中国与其贸易顺差问题,要求人民币升值问题等等都是热点、敏感问题。与区域贸易组织的关系方面,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正逐步得到加强。中国在与东盟交往中,正起到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华人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等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区域关系正在不断加强。 3.国民经济受贸易影响的分析 (1)带动就业人口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对就业的贡献很大。据测算,加入世贸五年内,中国的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16.8万人、282.5万人、261万人、92.8万人、以及266.4万人。 (2)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受到外贸增长的刺激,我国的许多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但主要的国际竞争优势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偏低。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产业升级。 (3)贸易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 随着人员、产品、技术、资金的不断交流,我国的企业不断跟踪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指导下,也出现了交出市场却没有学到技术的问题。 (4)外贸对GDP的贡献 2005年,我国净出口将接近1000亿美元,创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顺差,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介于3%~4%之间。 4.国家贸易政策分析 (1)外汇政策 开放了经常项目,并不断朝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外汇储备已达10663亿美元,使得通过调整汇率变化管理贸易变得相当困难。 (2)扶持出口的政策 已经建立对出口企业的相对完善的出口服务体系。政府在尽力为企业提供各类直接或间接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 (3)本国政府对他国市场的影响程度 政府在以其他国家制定双边与多边协议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而且从近期的实例看,政府采取了比较强硬的路线对应别国针对我国的一些贸易摩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显示政府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4)对进口监管程度 关税水平在不断降低。相对别国,政府在运用非关税壁垒的手段时略显不成熟。国内政策的非透明性,对进口有一定的影响和限制。 三、中国国家贸易安全的潜在影响 1.世贸组织的某些重要规则的影响 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使中国不仅可以在市场准入和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减让上得到更多的优惠,也可利用WTO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使得总体环境变得更加公平、稳定,更具有可预见性。但也有不少潜在的影响贸易安全的因素必须关注。 (1)技术性贸易壁垒(TBT) 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中国的出口产品面临越来越复杂的TBT措施的影响,而中国企业对产品质量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技术管理措施和技术壁垒措施的了解不足。没有妥善的应对TBT的措施,将使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际上处于被动状态。 (2)反倾销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上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出现了迅速上升的趋势。WTO有关反倾销的审查的标准为协议的多种解释开辟了可能性,所以贸易保护势力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作为一种“贸易补救手段”的原因。过去,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同时,中国企业不应诉的问题也助长了这种趋势的发展。 2.关键产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 (1)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纺织和服装为例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但美国多年来用配额限制中国产品,欧盟等国用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形成新的障碍。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延也纷纷对中国 产品进行限制。世贸组织成员的纺织品出口自2005年1月1日开始不再受到配额限制,这不仅结束了中国长期受到双边纺织品协议左右的局面,还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个更为透明的争端解决机制。 (2)农业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仅相当于美国的0.3%,巴西的3%,澳大利亚的22%。随着大量质优价廉的国外农产品进入,中国农业受到的挑战很严峻。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转折时期。另外,最让人担忧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3)金融业 从世贸的《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贸易协定》来看,都要求各成员提高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承诺水平。目前,外资银行可向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可设立保险业合资子公司;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企业允许从事A股承销,以及B股、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承销和交易。金融业是关系到一国经济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命脉行业,其本身又贮藏着巨大的风险。中国金融是也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开放之后面对如此众多强的竞争对手,中国的金融安全的确让人担忧。 3.经济转轨的影响 (1)政府职能转变及对贸易自由化的管理 贸易自由化要求经济转轨国家的政府全面地从经济生活中退出,对于转变政府职能,中国政府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与外部世界的分歧在于如何转变,转变的底线在哪里。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政府对保护支柱产业和幼稚产业所制定的政策的含义,但政府的干预很有可能引发中国与其贸易伙伴的冲突。行政与司法体制也存在改革的必要。 (2)现行外贸战略的隐患 改革开放后,中国不遗余力地扩大外贸出口,外贸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旧的贸易政策的弊端已逐渐暴露,虽然我国出口现在以制成品为主,但这些发展起来的产业以劳动密型产业为主,使得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缺乏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影响到国内产业的升级,而且由于中国在某些产业中产能已经超过了国际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到该产品的国际价格不断下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更为严重的是,鼓励外贸出口和出口导向模式的推进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3)经济转轨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 从企业层面看,中国的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不多。政府依赖动用各类社会资源,对国有企业给予支持和优惠。但如何打破体制障碍,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的委托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将是改革的方向。民营经济的发展所需的条件依然相当严峻。首先要解决国民待遇问题。其次,民营企业获得信贷金的制约条件依然较紧。另外民营企业获得证券发行的制约也比较紧。当然,民营企业目前也存在身发展的问题,这包括民营企业的信誉、产权、技术发展的定位和财务等问题。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贸易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关键是由有竞争力的企业维护起来的。在目前的政策上,中国的企业如何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实现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 温彬: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12]谢识予:经济博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颜剑英:布什政府的贸易自由化战略与中国贸易安全.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安全论文第5篇

届时,大会将设立 “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的有效途径”和“电子认证服务的解决之道” 两个分论坛,并集纳各界经典名篇、学术成果、研究课题、应用经验,编辑出版《2012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展望学术论文集》,其中优秀论文将择优在《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部级刊物)上刊登,并全文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征文内容如下:

1.计算机安全、下一代网络安全技术;

2.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密码学、软件安全;

3.信息系统等级安全保护、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4.云计算与云安全、物联网的安全;

5.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移动计算平台安全性研究;

6.信息内容安全、通信安全、网络攻防渗透测试技术;

7.可信计算;

8.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9.系统与网络协议安全分析;

10.系统架构安全分析;

11.面向业务应用的整体安全保护方案;

12.信息安全漏洞态势研究;

13.新技术新应用信息安全态势研究;

14.Web应用安全;

15.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实施与发展现状;

16.国内外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政策与标准研究;

17.电子认证服务最新技术和产品;

18.电子认证服务应用创新;

19.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研究和热点事件解析;

20.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的认定程序/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21.数字证书交叉认证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中国安全论文第6篇

互联互通产生背景及东南亚区域的地缘政治特点

东南亚国家以及它们同域外国家的互联互通硬件项目大致有六类,即能源输送管道、因特网络、铁路公路、港口设施、电力输送、跨海桥梁等。这些硬件项目都要通过陆路和海路载体来实现。东南亚国家地处南海周边,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地缘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现有的陆地互联互通项目基本上同公路网、铁路线、油气管相关,海上互联互通项目大多同海上航运通道、港口建设相关,甚至还有跨海的项目,如湄公河—印度经济走廊。对地区和中国地缘安全影响最大的是能源输送管道、海上通道安全,尤其是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纷纷介入东南亚,这是引发地缘政治和风险研究的缘由。

从地理布局上看,东南亚互联互通项目的建设路径同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通道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古代经过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两大通道:一是从川南经云南腾冲、抵缅甸后进入印度洋沿岸的海上贸易路线,这段丝路也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以区别于传统上由西安出发的西北“丝绸之路”;二是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分多路经过南海周边航道,形成以东南亚地区为中枢的海上丝绸之路,然后连接马六甲海峡以外的印度洋沿岸各国,直抵阿拉伯及非洲国家。

历史上,英法殖民主义者曾设法利用南方“丝绸之路”逆向进入中国,建立势力范围。这条丝路的陆路部分镶嵌在川南、云贵地区的悬崖峭壁之中,通道节点在千岩万壑间盘曲,出境后迤逦而行,直至印度洋,形成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用现代地缘政治学家的话来说,这里似乎是“一个处在大陆辖区和海洋辖区之间的地缘战略辖区”。③其实,中国很早便认识到这一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东汉时期中国政府即在云南保山地区设立了永昌郡,行政管辖区域覆盖到缅北等地。英法殖民主义者19世纪时向东亚和中国扩张的时候,曾经设法在这个地区逆流而上,进入云贵,北上川南,再接长江,直流东海,欲同俄罗斯、美国争夺势力范围。

英国在全面占领印度之后,向东进攻缅甸。1824年到1885年期间,先后发动了三次侵缅战争。英国政府军首先进入缅甸南部的阿拉干、丹那沙林等地,后来利用先进的汽船交通工具,沿伊洛瓦底江航行至八莫,为进入中国奠定基础。英军在1885年占领缅甸全境之后,英国势力直抵云南边卡城池,侵略者铁蹄踏进了中国西南边陲土地。英国人理查德·斯普莱是参加第一次英缅战争的英军军官,他于1831年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以缅甸为依托进入云南的政策建议,④之后还提议建造连接云南的铁路,旨在平衡俄、美在中国北方和中部地区占有的优势。这位英国退役军官还强调,英国皇家政府应以商业名义从靠近孟加拉湾的地方向北建造铁路,直抵“云南一个合适的地点”。⑤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海防—云南)在地缘起点上与英国稍有不同,试图从印支半岛逆向而上,在中国西南地区同英国人争夺地缘战略优势。法国是后起的海权大国,在它图谋到东方进行殖民瓜分的时候,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及其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都已被英国占据,印尼也早已属于荷兰。面对这一态势,法国以越南等中南半岛国家为其扩张目标。1858年,法国占领越南中部重要港口岘港,随之进军柬埔寨,之后越、柬、老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占领整个印支半岛后,把下一个战略目标投向中国,于是,同中国接壤的中南半岛战略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实际上,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法国便从越南沿红河水路进入云南,进行过多次公开和秘密调研,对沿线地质地貌进行了全面勘查,做出了详细记录。到19世纪80年代末,法国构建铁路的意图已经明确,试图修建从海防经河内至昆明、连接滇黔、北进宜宾的铁路,以便在华西南建立势力范围,这条铁路同英国计划建设的从缅甸经云贵抵四川的铁路,不仅有重叠,更有竞争。中法战争结束后签订的相关条约提出修建滇越铁路。1898年,滇越铁路“越段”(从越南海防到老街)先于云南段开工完成。1903年,法国强迫清廷签署《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滇越铁路云南段随即开工建造,最终于1909年竣工,1910年通车,这条铁路以越南海防为起始站,途经河内,接入云南河口后经蒙自、开远、盘溪、宜良、呈贡,抵达昆明。有学者认为,法国人建成的这条铁路“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现代意义上互联互通的开始”。⑥从那时候起,互联互通就隐含着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含义了。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从地缘政治高度看待中南半岛的战略地位。日本向东南亚推进的军事行动由其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大将统一指挥,南方军总司令部最初就设立于越南西贡,后来才移至新加坡。日本南进战略重点是切断海外从印支半岛和印度缅甸对中国可能实施国际援助的路径。为此,日本侵略者瞄准了两个目标,一是截断滇越铁路。1940年9月,日本侵占印度支那北部,法国维希政府同意日本在越南北部享有驻扎军队和利用滇越铁路的权利。⑦日本廓清了从印支半岛进入中国的障碍,也阻断了中国战时利用滇越铁路进出口货物的通道。二是切断中西通路滇缅公路。1938年12月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1939年1月10日,首批6000吨苏联援华军事物资从缅甸转运到云南畹町。这条滇缅公路启用后,外国援华军用物资可以陆续进入我国,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抗日战争。这也是国民政府修筑滇缅公路的初衷,旨在保障中国与海外物资互通安全,防止日本侵略军占领东部沿海后封锁西南陆路通道,保障国际援华抗日道路畅通无阻。日本侵略者意识到此条道路的战略意义,在切断滇越铁路后,竭尽全力截断滇缅公路通道。1942年春,缅甸落入日本之手,滇缅公路全线停运,日军沿滇缅公路侵入云南境内,中国暂时丧失了当时极其重要的一条陆上通道。云南随即从抗日大后方演变为抗日前沿,中国抗日战争因此进入极端困难时期。中美英抗日军事同盟建立后,不得不为打通滇缅公路先后投入几十个师的兵力,在缅北滇西地区协同作战,最后终于夺回了缅北地区,恢复滇缅公路,连接中印通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当代,美国十分重视东南亚的地缘战略地位。2009年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先是高调宣告“重返”东南亚,全方位扩大它在东南亚的影响,然后改称“转向亚洲”政策,2012年确定“再平衡战略”,接着又提出“再再平衡”,着力提升越南和缅甸的战略地位,深化美国同越南、缅甸的伙伴关系,带动东南亚整体力量,以达到平衡中国崛起、继续维护美国领导地位的目的。2010年以来,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软禁”被解除、缅甸“政治犯”得到释放。与此同时,奥巴马总统及其他美国重量级政客相继访问缅甸,美缅关系急剧升温,中国在缅甸的地缘政治优势面临挑战,经济地位被削弱。随着地缘政治安全风险的增加,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局面受到冲击。这一连串事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互联互通项目中的中缅油气管道能否常态化运营面临考验。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原油、天然气双管并行的管道工程。始于缅甸西海岸的若开邦皎漂市,途经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等地,斜穿缅甸全境,从南坎进入中国云南边境口岸瑞丽。输油管道全长2400公里,其中缅甸境内长达771公里,中国境内全程达1631公里。其输送能力约为每日44万桶,预计每年能输送2200万吨原油。中石油发言人表示,管道建成后将缩短近2000多公里的原油运输距离,同时有助于降低中国进口原油对于马六甲海峡路线的依赖。天然气管道缅甸段长793公里,中国段长1727公里,输气能力为每年120亿立方米。中缅油气管道2010年6月在缅甸正式开工,其中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5月底完工并具备投产条件,7月15日开始试运行。⑧管道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分别通往重庆、广西。据路透社报道,途经缅甸境内的原油管道2015年1月底启用,中国境内配套炼油厂也将于2015年内竣工。境内炼油厂完工前,新输油管道可将石油输送至位于广西的储油槽储存。⑨

如何看待中缅油气管道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由中国发挥主要作用的互联互通项目——中缅油气管道建立在历史上滇缅山涧马帮小道以及英法日和当代美国极为关注的战略通道基点上,其能否顺利运行必然受到地缘政治逻辑的影响。这一规划提出的前提可能在于疏解“马六甲困局”,出发点良好。不过,有报道指出,自中缅油气管道动工始,缅甸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和当地居民就开始表示反对,他们多次聚集在管道起点缅甸西海岸的皎漂市和马德岛示威。非政府组织成员中有不少来自欧美的支持者。2008年前后,缅甸国内政治出现变动,不久,美国提出重返东南亚政策,缅甸成为地缘政治新的角逐场,美国及其铁杆盟友日本先后跟进,深度介入中南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但是,中国企业对缅甸社会变局和公民诉求缺乏了解,对缅政局走势缺乏准确预判,严重缺乏地缘政治概念。在缅政局不稳之后,仍有企业进入缅甸,甚至在中电投“密松水坝”事件后,继续扩大投资。这些企业决策者以为这里不是境外,只要继续推行“上层路线”即可解决问题。⑩此后,新闻媒体持续出现各种负面报道,直至缅北地区2015年初再次爆发动乱,缅甸政府军飞机向云南境内投射炮弹,给我边民带来严重的伤亡。

东南亚海上互联互通的局势分析

从海洋地理特征上看,东南亚坐落在拥有众多狭窄的海上通道且面积相对宽阔的印太海域,这里形成的地缘政治辖区由名副其实的岛屿国家和半岛国家组成。这些由海洋连接而成的地区经济体,既有亚洲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也有相对落后的不发达地区,如印支半岛上的一些国家。马来半岛上的马来西亚首都圈加上新加坡和印尼爪哇岛一线沿岸,是东南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此外,还有众多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印尼、越南是综合实力较强的东南亚国家。东南亚10国组建的东盟共同体将于2015年底成立,它可能会形成具有海洋地域特点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这是东南亚政治安全重要性日渐增长的地理环境背景,其特色就是岛屿、群岛国、犬牙交错的海岸线,以及群岛之间和大洋之间的海峡和通道。

东盟国家的陆上和海上互联互通规划似乎是依照地理特征建设起来的两大体系:一是陆路系,由陆上公路网铁路线构成;二是海路系,由海上短运和摆渡式船运航线构成。这两大体系——海路系和陆路系之间不设分隔线,形成东南亚互联互通的统一大系统。海路系上的群岛国、大大小小岛屿同陆路系上的港口、沿线公路铁路干线及支线串联起来,蓝色的是海,黄色的是土,岛屿与陆地之间的支点犹如珍珠相互拥抱,形成东南亚地区特有的海上互联互通带和陆上互联互通路,由此形成的海陆互联互通更具东南亚的海洋特色,岛与岛之间是水路,过了岛屿就是海路,船到码头就是陆上公路或者铁路。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就是海上互联互通。

东南亚海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基于海上贸易安全设施缺乏、港口设备陈旧、内陆和岛屿之间航运困难的现实提出的。根据2010年《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跨东南亚国家之间需要连接起来的重要港口一共有47个,这些港口无法提供有效的船运网络服务,原因是港口基础设施可以提供的服务水准良莠不齐。比如,有的港口接纳能力不足、处理货物能力有限、陆上转运及后勤处理能力很差,更令人遗憾的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海关及行政管理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突飞猛进的国际海上航运要求。因此,群岛国家内部、东盟国家之间海上运输和港口设施建设是东南亚亟待解决的海上互联互通瓶颈。东盟群岛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是东盟互联互通最薄弱的环节,参见图1蓝色线条显示。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关于海上互联互通项目硬件设施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东盟海上运输一体化,建立“东盟航运单一市场”(An ASEAN Single Shipping Market)。作为第一步,东盟提出了建设东盟轮渡式航运系统(Roll-on/roll-off System,简称“RoRo”),旨在解决东盟成员特别是群岛国家之间的海上互联互通难题。RoRo被称作是海上交通干线系统(Nautical Highway System),源自亚洲开发银行2010年发表的一份报告——《跨越海洋的桥梁》。该报告认为,RoRo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创建海上互联互通新的节点、有助于扩大区域性市场、有效提升货物和人员的海上运输能力,等等。东盟领导人认为,建立海上交通干线系统,有助于强化东盟国家间的船运服务,其潜在意义在于未来同全球海运系统建立无缝连接。

东盟RoRo项目中,2010年10月正式开通启用了第一条轮渡式航运通路,这就是文莱麻拉(Muara)—马来西亚纳闽岛(Labuan)—布鲁克斯波因特(Brook's Point)的海上互联互通项目,全长520公里。东盟对另外八项RoRo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其中,文莱麻拉至菲律宾三宝颜的轮渡式航运项目,全长995公里,似乎是最长的航运通道。其余均为中短途航运项目。东盟计划于2015年优先完成三项RoRo海上互联互通项目,它们是:一、印尼杜迈—马来西亚马六甲市海上联通项目,这是一项跨越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项目,全程长107公里,2015年货运量日均150吨,乘客350人;二、印尼勿拉湾—马来西亚槟城—泰国普吉海上联通项目。勿拉湾到槟城的距离是259公里,2015年每天海运集装箱为504个标准箱(TEU),但是,从印尼勿拉湾到泰国普吉岛连通项目全长448公里,海运能力不及勿拉湾—槟城线;三、菲律宾达沃/桑托斯将军城—印尼比通海上联通项目,全长817公里,2015年每天海运集装箱为29个标准箱(TEU)。

RoRo是东南亚地区富有潜力的海上互联互通项目,同陆上公路网等基础设施实现联通。如上所述,东盟范围内仅完成了一条跨国界的“海上交通干线系统”,即从麻拉到纳闽岛后,航行穿越苏禄海,抵达菲律宾的布鲁克斯波因特,见下图。其他的RoRo系统正在建设之中。顺利完成各条RoRo航运通道将对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发挥重要作用。

“湄公河—印度经济走廊”的地缘政治含义

根据《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湄公河—印度经济走廊”(Mekong—India Economic Corridor)互联互通项目是中南半岛越、柬、泰、缅四国与印度间的合作项目。其路线图是: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土瓦(Dawei),出海进入安达曼海,向西直达印度东海岸。从运输路程看,这条经济走廊建成后,越南到印度的路程减少700公里,柬埔寨到印度的路程减少1200公里,泰国到印度的路程减少2000公里。根据2010年的规划,这项互联互通中南半岛段的基础设施项目是:一、在柬埔寨1号国家公路沿线市镇乃良(Neak Loung)建立横跨湄公河的大桥;二、2020年前在缅甸土瓦建立深水港;三、2020年前在泰国北碧(Kanchanaburi)和缅甸土瓦港之间建造一条高速公路。这一经济走廊同2000年建立的湄公河—恒河合作(Mekong—Ganga Cooperation)倡议既有关联,也有新的特色。“湄公河—恒河合作”是在中南半岛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合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湄公河流域五国参加,着重于旅游、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文化、交通等合作,成立后的最初3年,每年召开一次湄公河—恒河合作部长会议,2006年召开的第四次部长会议没有任何突破,10年里仅四次部长会议。这一合作倡议未见明显进展,合作机制比较松散。10年后,东盟2010年提出了建设“湄公河—印度经济走廊”概念,将其列入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之中,似乎有促进湄公河—恒河合作倡议的意图,明确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印度进一步投资,促使印度在经济上给东南亚最贫困地区提供支持。

印度似乎从中看到推进东向政策遇到了新的契机。这时候,印度与其说进入中南半岛给贫困地区以经济援助,毋宁说印度更加重视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作用。其实,长期以来,中国在中南半岛湄公河流域地区的地缘政治优势是明显的,地缘经济优势也压倒了印度。2011年,印度同湄公河流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量是115.44亿美元,可这一地区同中国的贸易总量已经超过千亿,达到1152.43亿美元。

印度试图通过“湄公河—印度经济走廊”实现其地缘政治目的,借以从“战略上防范中国”。对于印度而言,中南半岛湄公河流域的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是东南亚岛屿国家和半岛国家进入亚洲大陆的前沿,也是印度洋南亚地区进入中国大陆的陆地边缘辖区,湄公河下游出海口面向南中国海,东向进入太平洋。印度正在微调其长期实施的“朝东看”的东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试图从行动上践行东向政策(Acting East Policy),利用“湄公河—印度经济走廊”把印度洋同南海以及太平洋连接起来,使湄公河地区成为南亚同东亚之间连接起来的地缘板块,其战略谋划十分用心。由此可见,印度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关系的提升给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印度与湄公河地区国家的防务合作对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增加了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和中国发展深海力量的阻力,对中国安全利益构成了威胁。

互联互通与海上通道安全

海上互联互通的本意在于促进交往、保障贸易安全。实现正常交往、交流或流通的要素和工具除了运载工具、航空通道、巨型港口、运载货物之外,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运载通道。亚太经合组织2014年北京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实现互联互通蓝图之后,互联互通概念和实施范围已经从东南亚扩大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因此,海上通道安全对互联互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海上通道主要是指海运航线和通航海峡,特别是海运和军事斗争的咽喉要地。现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依赖海上运输,海上通道安全特别是印太海上通道安全直接关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关乎我国的重大经济利益。美国及其盟国很早就关注海上运输通道,对中国海上商业运输和海军军舰进行长期跟踪和监视。当前美国又借用互联互通概念,进入东南亚,特别重视马六甲海峡,强化其对中国周边海上通道的监视和监督。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流通和海上安全的战略通道之一。海峡东边是塞弗里王国,西边是马来半岛,“郑和下西洋”时中国船队进入马六甲海峡时曾经受到海盗袭击,这位明王朝派遣的使节率领船队扫清了横行航道周边的海盗,当地统治者和老百姓对中国使者肃然起敬。这条通道周边国家的古城中至今依然有郑和神像和供奉郑和的庙宇。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使早期西方殖民主义者极其重视马六甲海峡。15世纪下半叶开始,马六甲不仅同东南亚各国都有贸易流通关系,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亚洲的商业贸易中心。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结束以及明朝开启“海禁政策”,中国船舶从马六甲以及马六甲海峡沿线消失,“西方文明”迫不及待地加以填补,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端逆向东进,马六甲因此也成为最早一批西方殖民者觊觎的重要基地。当时,葡萄牙官员皮里士向葡政府提交的报告说,谁主宰马六甲,谁就扼住了威尼斯的咽喉。历史上,葡萄牙通过抢占马六甲后进入东南亚。荷兰作为海权大国侵占东南亚的海上航道,进入印尼掠夺香料。英国把印度纳入其殖民体系后,继续向东进入东南亚时,同样是占领马来半岛印度洋一侧的沿岸和马六甲海峡,然后继续向东方推进,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

纵观中国历史,明朝似乎是世界面向海洋时代的开始。中国对大海新航路的探索较之欧洲人提前了大约一个世纪,所以,世界面向海洋的时代由中国开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在15世纪葡萄牙航海家发明之前,这些中国船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所到之处的统治者都对之肃然起敬。”这是当代学者对欧洲人15世纪末开辟世界大洋新航路的一种回应。

其实,在“郑和下西洋”开辟大海新航路前,中国已经开辟了周边海上互联互通之路。这些海上航路有:一、早年进入朝鲜半岛,建立联通日本的航线。这是出山海关,经朝鲜半岛至日本本州岛的日本海左旋海流航路,以及从朝鲜半岛南部经对马、远赢(今冲之岛)、中赢(今大岛),到达现今的北九州宗象航路,日本古文献《日本书纪》称之为北海道中或道中航路。二、徐福东渡日本开辟的渤海经朝鲜到达日本的海路。三、唐朝之后,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亚地区为中枢,连接马六甲海峡以外印度洋沿岸各国,直抵阿拉伯及北非沿岸。具体港口和海上沿线在古书上记载得十分明确:船只从广州出发后,经屯门(今九龙西南部),再经过海南岛的九州石(海南岛的东北角附近)、象石(海南岛东南岸属岛),然后即沿越南南岸直到军突弄山(鹿吝岛),由此穿过马六甲海峡(外国人称作“质”),经过伽蓝洲(今尼可巴群岛)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国),再沿印度西海岸北上转西经波斯湾到缚达(今巴格达)。这几条海路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国海上互联互通之道,也是海上通道的战略要地。

中国应如何确保海上通道安全

时过境迁,这些海上通道似乎正在重现历史上拥挤的景象,但是这种景象绝不是事物简单的叠加。眼下,同我国周边海上运输和海外利益日益相关的海上通道、海峡主要有东北亚地区的大隅海峡、对马海峡、清津海峡、宗谷海峡等。东南亚海上通道和海峡主要是南中国海航道、菲律宾群岛及海峡、印尼群岛及海峡、马六甲海峡以及印度洋以远地区的海峡和通道,它们是中国能源进口的重要航道。中国海上航道安全面临的战略性挑战是:

其一,海洋地缘环境复杂,我国海上通道安全出路受制于周边国家。我国有1.8万海里的海岸线,也有众多出海口,但大都处于封闭或半封闭海域。在我国海上通道分布上,北方向通道只有图们江出海口,面向日本海,出海口由俄罗斯控制;东方出海口受制于日本,航路不仅要通过大隅海峡、土卡拉水道、古宫水道等第一岛链诸海峡,还要在穿越第二、第三岛链时受到美日军舰监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舰船进出海上通道受制于人。

其二,美国主导下的海洋秩序继续约束中国行动。美国创建战后海上国际秩序,美国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近些年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纵容日本实施集体自卫权、同日本再次修订防卫指针,给中国施加安全压力。我国东南方向的海上通道,面向南海,受制于菲律宾和其他东南亚国家。这里也是我国大宗物资进口的主要通道。2014年美菲加强防卫协定签订后,2015年3月美国进一步鼓动东南亚国家组成联合舰队巡航南海,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日益严峻,更趋动荡不稳定;马六甲海峡以及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等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下,致使中国同相关国家推进互联互通合作面临不利的地缘政治态势。

第三,中国海上通道安全面临海上非传统威胁。中国现在和未来主要海运航道均处于海盗多发地区,海上航道中,从阿拉伯半岛经印度洋,抵达马六甲海峡,再到南海,是我国进口石油极其重要的航道,我国进口能源的60%依赖这条航道,但是,海盗袭击已经对中国海运业、远洋渔业造成一定影响,未来10年,这条航道将继续面临海盗袭击的安全威胁。

这些挑战将使中国在推进互联互通合作、建设海洋强国以及维护海外利益过程中遭遇困难和威胁,中国保障海上通道安全战略和策略需在各种压力和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推进并调整。

未来5到10年,中国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战略旨在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事业。其主要目标是在亚洲新安全观指引下,努力减少摩擦分歧,创造有利于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稳定发展的海上安全环境。在巩固和发展与邻国、远洋港口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区域合作、海上安全合作,推动周边地区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应以强大的国防力量有效地保障海权,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畅通。在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环境的今天,海上通道畅通极其重要,中国不会主动武力打破目前海上通道相对平衡状态,但是,要解决领土、领海争端问题,维护我国的海上合法权益,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维持必要的威慑力量才能建设、维护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海洋环境,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畅通。

中国安全论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侵权行为;法律救济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保护措施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信息网络技术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推进网络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2006年7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国际承诺付诸实施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两个互联网国际条约也在中国正式生效,这两个条约更新和补充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现有关于版权和邻接权的主要条约《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是自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通过以来,新的作品形式、新的市场以及新的传播形式。1997年,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了《1997年网络着作权责任限制法案》、《199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着作权实施法案》以及《1997年数字着作权和科技教育法案》。在此基础上,1998年10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的规定,美国制定并颁布了《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从民事和刑事两个方面,对数字化网络传输所涉及到的技术措施和版权管理信息的侵权和犯罪,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样,使包括数字图书馆在内的网上着作权的保护在法律上有了严格具体明晰的界定。我国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利国着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着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着作权”。尽管我国着作权法没有直接提到数据库的着作权保护,但可以把符合作品要求的数据库归入汇编作品予以着作权保护,新《着作权法》第14条就是数据库着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二、我国网络技术安全立法现状

1过分强化政府对网络的管制而漠视相关网络主体权利的保护

虽然我们认识到立法在维护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忽视了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产业的自主发展。如我国有关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类法规和规章都不约而同纷纷只强调规范秩序、维护安全,而忽视了各网络主体的权利保护。

2立法主体多、层次低、缺乏权威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有关我国目前具体的网络立法,一方面,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另一方面又相继颁布了一大批有关网络方面的专门立法、司法解释和其他规定,甚至还有数量相当庞大的各类通知、通告、制度和政策之类的规范性文件。政府管理性法规数量远远大于人大立法,这种现象导致不同位阶的立法冲突、网络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3立法程序缺乏民主的参与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规章大都为社会所有领域信息网络技术安全所普遍适用,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保护法案能够广泛地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可以认为,我国早已认识到了信息网络技术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仅靠传统的和现有的法律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立法层次低,立法内容“管理”的色彩太浓,且多是行政部门多头立法、多头管理,形成执法主题多元化,更不可避免带来了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严重影响了立法质量和执法力度。因此,尽快将信息网络立法问题做通盘研究,认真研究相关国际立法的动向,积极参与保障信息网络技术安全的国际合作,统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安全的法律体系,完善信息网络技术安全保护机制,已是刻不容缓。在具体的立法模式上,则可以参照世界上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的立法模式。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法律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并不是单靠一个部门法就可以解决的。就我国立法的传统习惯和司法的现状而言,将信息网络技术立法在人大统一立法的前提下,可授权各个部门制定一定的部门法,在立法上成本更低、司法上更易操作。计算机网络法律的实质是由众多法律部门中有关法律、法规集合构成的法律法规群。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我国《立法法》来解决各法律部门之间的冲突,《立法法》明确规定了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和规章。

我国立法的滞后决定了司法要先行一步,对于目前所产生的网上知识产权纠纷又不能坐视不理。因此,许多业内人士都在为此问题来积极想办法,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法律对于网上行为的界定还非常模糊,这也造成了司法实践的困难。

三、知识产权理论中的版权、专利权、驰名商标在网络下的侵权行为

也许有些人认为网络本身就是资源共享的,而且是开放型的状态,其可供进入的端口很多,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或从网上拷贝下那些根本不知道署的是真名还是假名的文章。但是,须知网络只是信息资源载体的一种形式,其本质与报纸等传统媒体没有任何区别。网络经济也同现实中的经济规律是一样的,同样要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这其中就包括对网上的资源的利用问题。否则,无论对谁都是不公平的,因为,任何有价值的创造都应当获得其相应的报酬。

侵权行为集中化在网络环境下,行为人侵犯的知识产权主要集中在对版权的侵害上。一旦版权人的作品进入网络空间,网上用户便可以自行浏览、自由下载,轻易复制。版权人对其财产权甚至人身权都可能受到侵害。我们常说的网络侵权实际上经常指的是侵犯版权,但实际上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的形式还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的形式主要有:

第一,对于版权的侵犯即对于我们常说的着作权的侵犯。版权的无形性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相一致,所以导致了这种侵权方式。一方面,一些网站把别人的文字作品未经着作权人许可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另一方面,一些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从网上直接拷贝下来别人的文章而发表。这两种都属于侵犯版权的行为。

第二,利用网络搞不正当竞争。

(1)域名抢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因特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经营者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易的前提是其必须注册拥有自己的因特网地址——域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域名的价值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将知名企业的企业名称、商号、或者企业的商标作为域名进行抢先注册或进行使用,或者是待价而沽,进行转让、出租等行为越来越多。1998年10月12日,广东省科龙(荣声)集团有限公司在海淀区法院吴永安抢注域名纠纷案拉开了抢注域名诉讼的序幕。由于域名的法律性质尚无明确的界定,对因域名抢注而产生的纠纷按商标侵权,还是按不正当竞争处理,至今没有一致性的意见。

(2)利用网络进行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

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其方便、快捷、廉价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经营者通过网络对自身及经营活动进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少的经营者并不是本着诚实、讲信誉的原因则利用因特网对其经营活动进行宣传,而是进行虚假宣传来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同类经营者。

第三,商标侵权。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四、存在问题

首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传统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但在网络环境中基本已经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环境下的作品数字化,公开公共化,无国界化等新的特征。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其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就很难被权利人所掌握,即使发生侵权,也很难向法院举证。网络传输的普及和应用,为权利人实现自己的权利带来了困难。权利人无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谁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

其次,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快地从传统形式(主要是纸介的形式,还包括录音、录像等形式)转换为网络形式,并上网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作品的权利人以及传统形式的邻接权人与网络形式的传播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乃至纠纷。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未完善,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网民的行为,但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和保守性,立法还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网络侵权行为具有涉及地域广,证据易删除、难保留,侵权数量大、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且对于网络技术的立法,还面临着确认难,取证难,侵权责任分担复杂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再次,人们在传统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社会,依靠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以及周围人们的提醒或者注视下,传统的法律和道德都会相对很好的被维护。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的界限,人们受到的时间空间的束缚大大缩小。我国也在把握时机,立足本国国情并努力与国际接轨,寻求一条有效的解决途。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其功能之强大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危害要比传统的侵权行为要大的多。首先,计算机网络的全球性和信息传输的快速性决定了网络侵权影响的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在网络环境下,一条侵权言论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就能传遍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其不良影响也会随之遍布全世界。其次,网络侵权责任的界定困难。最后,由于网站内容容易被更改和删除,因此涉及网络侵权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取证非常困难。

参考文献:

陶月娥.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J].辽宁警专学报,2005,(6):50.

田宏杰.论中国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J].中国法学,2003,(2):147.

管瑞哲.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2007,(4):31.

郑成思.《版权法》(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