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28 19:25:46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第1篇

1.1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护理本科班学生,采用非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学生,两组实验课及理论课教师配备无差异,学生年龄、性别构成比、教育背景、基础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学期《护理学基础》实验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结果。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确定护理实验项目

护理实验课程开设于2013年9月—12月(第六学期),根据学生调查结果甄选合理、应用性强的4项护理操作: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心肺复苏。

1.2.1.2实验方法

观察组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学校提供学习资料,学生观看电教视频,以4人~6人为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人上操作,各组写出情景设计方案,准备用物,进行角色扮演。操作完毕分享每组操作体会及扮演经验,其他各组护生提出问题,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随后由各组查阅资料,待准备就绪大家在一起讨论,写实验总结报告。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教师示教、看电教片、分组练习、写实验报告。其教学时数、任课教师等与观察组保持一致。实验项目如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在真人身上操作考核,心肺复苏运用安妮复苏人操作考核。

1.2.2评价方法

1.2.2.1实验考核成绩评价

每次实验项目结束后统一考核,取4项实验成绩平均分。考核标准结合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的《河南省护士岗位技能操作评价标准》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制定实验考核标准,总计100分,包括:准备质量4项15分(物品准备、环境准备、病人准备、护士仪容仪表);操作质量70分;爱伤观念15分(尊重病人、文明礼貌、主动询问及解释、爱护护理模型等)。

1.2.2.2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采用林毅研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sα值为0.86,专家评议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好。该量表总计28项28分~140分。包括自我管理能力10项10分~50分、信息能力11项11分~55分、学习合作能力7项7分~35分。

1.2.2.3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测评

采用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ALS)。该量表的IRA和CVI均为0.86,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9。该量表总计21项21分~105分。包括学习驱动力5项5分~25分,学习目标4项4分~20分,深入学习4项4分~20分,控制学习4项4分~20分,扎实学习4项4分~20分。于授课前后对两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和问卷调查。在使用以上两个量表前对2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预调查,自主学习能力量表Cronbach’sα值为0.83;ALS量表Cronbach’sα值为0.81,可以用来测量;效度评价征求了5位临床专家和教授的意见。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组成部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自身需要兴趣为前提,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并对自己负责。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教师应无条件关注学生,能接受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热情、尊重、关心;做好移情性理解等;并为学生提供没有拘束、有心理安全感、民主、平等的环境,学习气氛和谐、快乐。该理论强调通过如下方法促进学生学习:①设置问题情境;②制定学习合同;③合作学习;④其他如小组教学及讨论、课题学习、同伴教学、程序教学等。古素娥等研究指出,对临床实习护生实施临床护理辅导小课、护理查房、操作示范、制订学习合同、写反思日记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冯丽群等研究指出,为实习护生提供足够的教学指导、签订教学合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等多种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增强了爱伤观念护生的爱伤观念得分不高,与传统教学中护生多以模拟人为操作对象,忽视了对操作者的尊重、爱护有关。由于模拟人不同于可以自由表达需求的病人,不能给予护生沟通反馈,以致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中护生不能很快适应与病人的沟通,不能形成爱伤观念。而通过情景设置,与真实“病人”沟通,可有效发挥护生的沟通潜能。提示,护理教育者需注意将沟通技巧、护理礼仪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实验教学中,以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2.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两组护生信息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可促进护生主动查阅护理信息。在调查中观察组76%的护生熟悉国内主要护理期刊,能主动运用网站查阅文献,课余时间能自行学习感兴趣的知识,而对照组仅有37%。另情景设计、角色扮演使护生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进行知识自主构建。该方法对学生学习合作能力有影响。护理工作提倡团队合作精神,护生需主动和同学交流,主动向教师请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合作能力。

2.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第2篇

一、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

(一)创造和谐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真实的自己,没有任何虚伪,适当的时候允许自己在课堂上犯错误,并且鼓励学生找出教师的错误之处,及时更正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表现,关注他们的方方面面。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些知识,这时候教师应该是不嘲讽不嫌弃,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

(二)教学的重心在学生。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每个人都蕴含着自我实现的巨大能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考虑他们能接受哪一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把许多有难度的知识硬塞给他们。教学的重心如果在自己身上,那么教师可能就会从如何更有利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着手,塞得越多,最后学生放弃得越多。

二、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人本主义课程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与要求,强调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认为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人本主义以情意为智慧的基础,以情商和智商的统一发展来关注学生的培养,渴望以学生的情意为纽带引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质得到和谐发展,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在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课堂内容更要坚定学科特色,既不能上成纯粹的工具性课程,也不能上成纯政治理论课。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堂当中,很多教师知道要渗透人文的东西,但很多时候却像班会课一样,比如下面这样的课堂。

记得有一节《我的母亲》的公开课,教师一开始就从网上找了很多关于母爱的图片,加上背景音乐《念亲恩》,整个课堂非常煽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自由阅读课文,找出母亲的特点。第二是说说你母亲让你感动的事情。对于第一道题,教师花了不到五分钟就讲了答案,整个课堂围绕第二个问题展开,但是学生说的事情非常空洞,完全体会不到母爱的震撼。最后教师给学生看一个《苹果树》的视频。

纵观整个课堂,轻松、愉快、热闹,却完全找不到语文的踪影。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文本的细节引导学生品读母爱。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三姐、对“我”以及对哥哥的态度。三姐出嫁之时,原文写道:“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母亲的神态、动作描写,特别是那几个动词“挣扎”“咬着”“扶着”,传神地表达出母亲不舍但又不忍因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的感情。除夕之夜,“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这里不单要抓住母亲的神态描写,还要注意环境的铺垫,“拥挤不堪”与“清炉冷灶”用在同一个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刻画出母亲晚年光景的凄凉,但因为不能耽误儿子的前途,母亲依然毅然地深明大义,不叫儿子留下来陪伴自己过一个完整的除夕之年。这样一来,一个爱子如命的母亲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启发下,语文课堂的内容选择一定要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师要熟读课文,认真钻研文本,然后选择某一个突破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生能一课一得。教学内容应该在知识的传授背景下,根据文本挖掘出不同的人文内涵,比如情感熏陶、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道德的渗透,等等。

三、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学评价指标的改变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第3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 语文教学 改革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人本主义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感情,它强调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入手,简单介绍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性质和功能,分析了我国目前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应用于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同传统的教育方针相比,人本主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人情感需求,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将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感情需要。

(一)重视情感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树立教学目标,这种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尊重和关心的前提下,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启发创造力

人本主义教育同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人本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善于通过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我觉察和洞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思考和启发的能力。

(三)重视经验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并且力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个人认知经验相符合。人本主义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经验学习,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导向,比起以往的认知学习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感受训练

人本主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作为人的基本的理解、感受和沟通的情感需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人本主义重视培养学生感触和感知的能力,通过学生对自我、他人以及自然的感受和感悟,使学生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能够具备更加理性和丰盈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语文课程教学的性质与功能

(一)语文学习的性质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专业技术类的学科,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是一项丰富的心智活动。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是基于人类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文化和智慧结晶,不论是从陶冶人的情操而言,还是培养人的心性而言,都起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和推动作用。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些好的语文作品,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格。

(二)语文教育功能

语文课程的教学功能不仅包括对文化本体的教学功能,还包括实现一定的人本功能。语文课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文化的内涵,通过一定的体验、领会等,使学生将语文的文化知识真正用在自身身上,用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将语文课本知识转化成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提升自己的个性和人格。语文课程的学习,正是通过一个比较长期而漫长的学习阶段,使学生将文化精髓吸收和消化,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回馈于社会。

三、语文教学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都是遵循着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模式。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语文教学中学生逐渐替代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学生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国的语文教学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虽然现代的语文教学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深入地自主和创新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语文教学的成果检验还是过多地停留在“参考答案”上,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过于高呼思想到的口号而忽视社会现实真相,使学生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禁锢在惯有的传统的观念之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变得标准化而没有个性,逐渐丧失语文课程中本该具备的丰盈性和灵活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专业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没有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没能真正达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人本主义结合语文教学的应用

(一)有利学生全面发展

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每一部语文作品都是作者的情感和心血的结晶,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自然而然产生的。通过人本主义教育,教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的人物、事件、情景等引起感情的共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观地着带着自我感知能力去阅读和学习语文课文。

通过人本主义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设置不同的情境和条件,通过对不同学习情境下学生的感悟、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通过人本主义教育还能在学生的情感、认知、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和积极阳光的人生观。

(二)重视师生关系

由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更加突出以学生为本,这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变得更为频繁,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争议等进行适当的讨论,这样打破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教师与学生处于互相配合学习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学习和自主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

五、结论

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从整体方面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但是,与此同时,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在保持自己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突破守旧的教学模式,做一名新时代全新的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教师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第4篇

人本主义即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指的是以人为出发点,作为尺度和标准来衡量事物,也就是常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想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即“人文主义思想”,是作为封建社会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反对中世纪教廷统治的思想武器。在19世纪,随着经典物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主义在当时已经变成了西方哲学界的主流思想。但是到了上世纪中后期,量子力学以及相对论是对当时经典物理学颠覆性的发展,基于此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并开始怀疑科学主义,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进行深入思考。与此同时,人文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与科学主义思想一直都是并存并相辅相成的,两种思潮共同组成了西方两大辩证统一的思想潮流。人本主义思想也在不断地促进着西方社会民主程度不断提升。上世纪西方教育理论经历了古典教育组织理论效率为本模式、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以人为本模式、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性为本模式以及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多元整合模式四个阶段的发展。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模式体现了西方教育从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个人中心与社会组织本位二元论到以人为本的多元论的发展过程。在人本主义管理理论中,其根本任务为改善高校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西方教育管理中,以上的四种模式是可以并存的,其中的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对人的中心地位更为重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人性化即人本主义的管理。但是,重视人本主义也并不意味着否定科学性及客观性的管理理论,相反,其多元性也说明其对科学化及组织化的管理制度的接纳和吸收。因此,西方教育理念由科学主义转化到人本主义的过程,并不意味着背叛了科学主义,而是在对古典教育理论重视的基础上,以人本主义为原则的教育管理理论中,加强了对人的中心地位的重视。

二、高等教育管理中构建人本主义理念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有的传统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要求,所以对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引入,成了加强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正面临着理性管理、法制管理的改革时期,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新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人本主义来对教师的管理教育工作及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在宏观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从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的相互关系去考虑其功能,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在社会谋生的能力和手段。但一定不能将学生个人塑造成一个辅助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而忽视了从对个人的生命意义来衡量。否则会忽视高等教育育人,以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不断完善的根本目的。在围观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同时也往往是道德的标准,以及规则、秩序的化身。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便多按照标准学习,听从指挥做事。这容易失去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及对学生自身权利的关注。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及知识创新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社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也即高等教育的竞争。良好的高等教育体制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推动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施人本主义理念的措施

制度建设是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所谓制度指的是对规则、活动空间及范围的界定,也是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的集合。制度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及价值观的指导的,是为了保证理论和价值观的实现而对人及事物进行界定和规范下的产物。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目标。

(一)重新认识高校教育的本质

高校从中世纪时期诞生以来,人们有着很多不同的认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认识高校教育本质,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高校所需什么样的人才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需要什么人参与人事决策及政策制定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人本主义不同程度的重视。如果以行政理念管理高校,那么在制度建设中就会更为偏重于科层制模式,其管理主体也是以行政人员为主,在权力上也就更加突出行政权力,所以也就必然会忽略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所以,要想建立人本主义教育管理制度,就需要对高校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在制度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重要性,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强调“人”即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教育之本,应该强调学生和教师共同的主体性。高校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提供服务的则是高校及高校教师,而服务质量则取决于服务对象的质量及服务对象即学生对高校教育的满意度。由此看来,高校教育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而高校教育的客体则为学生。高校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是指教师,以教师为本,而作为法人的学校应该尽量采取合理的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便给作为客体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

(三)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所谓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实际上指的是采取合理的方式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并充分开发潜能。教育管理过程也就是人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体系,而人的本性即是自身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过程。当真正激活人的内在价值时,这个人就能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体现管理体制中主体的功能特性,也才能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绩效。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对人的主体地位、生命价值以及基本权利进行充分尊重,并将高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定位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采取目标激励、情感激励、评价激励、成就激励、奖惩激励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各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努力地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和条件。

(四)在管理过程中确立正确的管理关系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第5篇

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来提升教师、指导学员,了解学员的心理活动特点,从而不断提高军校教学质量是当前军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沟通和调研表明,目前军校学员多为90后,并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自尊心强、好面子,同时,渴望得到关注;

(2)由于对第一任职需求认识不足,没有就业压力,又被限制考研等原因,部分学员学习价值理解有偏差,求知欲不足;

(3)三年级学员已经初步了解第一任职需求,对军事装备内容格外关注;

(4)信息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速度快,习惯网络交流和学习等;

(5)军事训练较多,课下复习时间少,知识前后衔接困难等。针对学员以上特点,我们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员学习动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将皮格马利翁效应引入心理学和教育学,该概念旨在教师对学生有积极良好的期望,学生的成绩就会有明显提高,从而证明教师的期望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根据这一理论,作为军校教员,我们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毅力。针对90后学员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关注的特点,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心理上的尊重,激发学员的内在学习动机。首先,面对学员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手段,积极正面引导,少批评、少指责;其次,尽快记住每个学员的名字和特点,并在提问和点评作业时直呼其名,这样,让学员觉得你是真正注意到他,不是表面文章,学生才会接纳你的想法;再次,发自内心地关心学员、爱护学员,对于学员确实存在的毛病,可以在作业点评时提醒他们,既解决问题,又不失他们的面子;另外,遇到有学员因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表明,上述措施的确可以满足学员心理特点,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机。

(二)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培养学员学习主动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在教育和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思想对于军校教学改革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对于解决军校学员学习价值理解有偏差、求知欲不足和关注军事装备这两个特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针对部分军校学员学习价值理解有偏差、求知欲不足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将学员置于主体地位。例如,在《激光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首先,通过提问、讨论和参与演示实验等传统方式将学员置于主体地位;其次,根据学员知识结构,合理设置疑问,引导学员从思维上,主动参与思考。这样,无论从形式,还是思维上,都是以学员为中心,从而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思维主动性。针对三年级军校学员已经逐步了解第一任职需求,格外关注军事装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将军事装备融入教学。其具体方法:一方面我们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将军校学员真正关心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激光武器和激光装备这一“军事应用背景”贯穿始终,充分突出军校基础课程教学的军事应用特点,不断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将后续激光装备课程中用到的知识,反复强调,提前帮他们做好铺垫。这样,学员时刻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得以发掘。

(三)采用新颖教学手段,激发学员好奇心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人和其他很多高等动物都具有强烈的认知好奇心。巴特勒曾经做过实验:将猴子放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内,墙上开两个窗户,分别涂有黄色和蓝色。每打开一次蓝色的窗户,就可以看到实验室里人的活动30秒。猴子很快就学会辨别这两个颜色,不停打开蓝色窗户。对打开窗户这一反应的强化被认为是好奇心的满足。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激发学员好奇心的有效方法。针对90后学员信息化程度高、接收新实物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手段上,就可以与时俱进地引入能够促进学员学习的所有方法和手段。例如,我们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多款GUI仿真平台,可以将理论与仿真结果实时呈现。另外,针对激光设备体积大,调试困难,不易搬进课堂的特点,我们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突破传统理论课程对实验演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网络虚拟实验引入课堂教学。这样,既可以增加学员对知识的形象认知,又可以让学员与后续实验课程前后呼应,同时,还有助于学员课下自主学习。在板书的书写方式上,我们也选取一些更为恰当的凝练方式,比如思维导图和图表等,从而清晰呈现整节课的思维过程,便于帮助学员理清脉络,记忆内容。

(四)运用正向迁移理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学习迁移早就为人们所熟知,我国古人就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之说。孔子亦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都是指学习迁移现象。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学习迁移,特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实践表明,学习迁移对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针对军事训练较多,课下复习时间少,知识前后衔接困难的特点,我们利用正向迁移理论,合理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达到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的目的。例如,在《激光技术》课程中的调Q技术一节中,教材内容按照概念,原理和方法安排,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困难,原因在于该知识与以往知识结合不紧密。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以激光测距机的研制过程为主线,逐步引导学员利用前面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在激光测距机的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具体而言:首先,利用军校学员熟悉的武器装备和战争实例,引出调Q技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员利用《物理光学》的知识,分析激光测距的原理及其对脉冲激光的要求,得出调Q的目的;接着,通过引导学员分析前面学过的普通脉冲激光的产生机理,找到调Q的突破点———调振荡阈值,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调阈值与调损耗、调Q之间的关系,得到调Q的原理和要求,进而概括调Q技术的概念;再接着,利用学员前面所学的损耗机理和《光电技术》课程中光开关的知识,逐个分析调Q的方法;最后,在总结电光调Q特点和本次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引出下节课内容。显然,设计后的教学内容始终以先修知识为基础,故而可以引导学生对以往知识进行前后衔接和运用,产生有效的正向学习迁移。

二、结语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第6篇

摘要:儒家和谐社会观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从社会学的理解视角上看,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因此,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二是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

(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第7篇

反面角色违背了主流社会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和善良的标准,表述为与社会的正义相对而行的人物定位。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唯物史观的哲学理解,事物均具有两面性,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戏剧冲突中的反面角色必需依附于物质世界中的现实生活,体现伦理关系和社会文明。

二、人本主义伦理学

从反面角色的角度分析,到底什么是大众认同的“善良的标准”“道德规范”和“社会正义”呢?事实上在伦理学的研究中,定义“人性”和“道德标准”就阐明了在人本主义伦理学中的学术方向。人本主义伦理学中关于人的自然本性“自私”和社会本性“无私”之间的讨论延续了几百年,在此将“自私”称为人的自然本性,以及将“无私”称为人的社会本性也有待商榷。在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内,没有明显的定义反面角色的概念和归属。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其实也是很难界定“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之间的人物定位。但是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启发性的社会意义,所以在此探讨艺术创作中的反面角色背后延伸出来的伦理学意义就非常必要。

三、人本主义伦理学架构反面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贪婪、残忍与自私论

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大审判》中没有明显的反面角色和正面角色,这部电影很好地注释了人性的多面性,每一个人物角色的背后都掩藏了一段或灰色或无奈的故事。十二位由抽签选出的陪审员在剧中可以定义为正面角色,因为他们肩负了公平和正义,有权决定违背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准则或者是法律规范的人物的命运。从这个角度分析,陪审员被定义为正面角色,而车臣男孩被定义为反面角色。但是事实上影片为观众展示了非凡的艺术创作,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反面角色。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在社会尊重感和客观职位的背后都有一颗强烈的“私心”:第一位陪审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投出了一张挽救车臣男孩的反对票,他的科研成果被国家漠视、他的微薄收入被老婆抛弃、他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落魄被火车上大多人定义为疯子,只有一个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理解他是有价值的生命。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自我中心构成了全部幸福的出发点,爱自己和爱他们是不冲突的,尊重自己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热爱和理解自己,是可以与热爱、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爱我自己与爱他人有着内在联系。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用“爱他人”实现了爱自己的幸福,而第一个陪审员用“爱他人”挽救了车臣男孩的生命。但是在某个生活细节上的表现,他们展现的贪欲可以用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为“爱自己”,而且“爱自己”和“爱他人”是不冲突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促成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带来的精神迷茫。另一位陪审员曾经做过8年的墓地主任,他与墓地老太太和挖墓人合谋演出了不计其数的骗局,这里“自私”不能等同于“自爱”,因为他们只从能否从中获得好处这个角度观察,把别人的需求置于脑后,无视他人的尊严和完整性,他所看到的只是他自己。这样的自私被定义为一种恶行表现,贪欲、良知泯灭和掠夺让自己失去了“自爱”和“爱他”的完整性。尽管这个陪审员说他用这些钱修建礼拜堂、施舍墓地外的流浪汉、在自己的家乡修建学校,而且学校里有健身房、校车、带液晶显示屏的电脑机房,并声称只要有学校,没人在乎钱是从哪里来的。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这种“自私”非“自爱”的人变得异常空虚并屡遭挫折,他必然是不愉快的,并忧心忡忡地企图从生活中获取他在巧取豪夺中所失去的满足。表面上,他对恶行做出了补偿,实则是缺乏创发性的爱的能量。因为暗恋死者,那位中年女人作伪证;因为地产开发商对利益的驱动,他忘记了死者是曾经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作出过流血牺牲的军人;继母因为自私,无视继子被家庭暴力殴打的现实。剧中每一个堂而皇之的社会角色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观点均可以定义为反面角色,因为他们对利益的追求超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爱发展到极端就成了自私,并无视他人的发展需求。

(二)孤独的良心与自我呼唤

《这个杀手不太冷》剧中杀手里昂与“坏女”马蒂尔达来自两个不同的孤悲家庭,两颗孤独的心灵走到了一起,我们很难界定谁是影片的反面角色,正如人本主义伦理学对于“自私”与“自爱”或“无私”与“他爱”之间的探究。人性的多面性必须结合伦理学研究才能做出多面性的解释。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生活在市场经济中,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商品而已,他已从他自身中分化出去,这正如某种商品的出卖者从他所想推销的商品中分化出去一样。他关切自身在市场上的成就,他专心致志地把自己塑造成为能被雇佣的主体,塑造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能赚到大钱的商品。杀手里昂自从19岁跟随父亲踏入杀手生涯,经验老到、干练有效的业务素质,让里昂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反面角色是否有良心,他们的良心受何种力量支配,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良心做出了精妙的分析,区分为极权主义良心和人本主义良心。极权主义良心解释为:所谓好良心就是一种会使外在和内在的权威感到高兴的意识,所谓坏良心则是一种会惹权威生气的意识。好良心会使人产生幸福感,因为好良心意味着受到权威的赞许;坏良心使人产生恐惧与不安,因为与权威对着干,有被惩罚和唾弃的危险。而人本主义良心解释为:良心是自己的心声,是不受外界的权威支配的,所以良心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反应。当然这两种观点都属于人本主义伦理学。里昂不断地从老托尼那里接受新业务,挣钱后将钱交给托尼保管,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旅馆内独坐在沙发上睡去。自从做杀手后他从来没有在床上睡觉,因为他觉得在床上睡觉有恐惧感,难以入眠。里昂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为他的绿色盆栽清洗和浇灌,但是这个盆栽犹如里昂自己的生命漂泊在世间,没有生根的机会。里昂单调有序的生活是依靠老托尼运转的,当里昂为了救马蒂尔达破坏了极权主义良心所能允许的秩序范围时,他挑战了权威,最终被老托尼出卖,受到惩罚。人本主义伦理学将里昂的激变称为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因为他挑战了权威。因而,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只不过这种良心的定义需要结合反面角色自身的处境加以考量,杀手里昂是黑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同时他又塑造了黑社会一幕幕血腥的场景。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观点解释,就是里昂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尽管他自身也是极权主义秩序的维护者。他不得不承认,当他竭力争取世间的财富、不顾一切地使自己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时,他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灵魂,丧失了自我,也就是说杀手里昂已经丧失了人本主义良心。从他开始杀手生涯到遇到小女孩马蒂尔达之前,他只具有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好良心”,也就是顺从权威的意识,完成一次次的杀人交易;当马蒂尔达以“女人”的身份闯入里昂的生活后,他才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和意义,他开始珍惜生命和自己的“女人”,所以最后时刻他开始转变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维护他的女人和生命价值。当然他受到了权威的惩罚,最后时刻倒在血泊中逝去。因而,剧中的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但是如何提升反面角色的内质塑造呢?必须将角色与伦理学建立关联,用伦理学知识架构反面角色的内质,才能让反面角色展现“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反衬正面角色。

(三)暴力行为与角色定位

反面角色似乎离不开暴力因素,甚至暴力美学成为电影界颇具分量的表现形式。日本鬼才导演园子温创作了很多血腥极端的暴力角色,每个角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伦理故事。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角色之间的暴力行为有很清晰的分类,譬如两个习武的角色之间的打斗属于娱乐型暴力行为,是不带有任何病态性质的暴力行为,行为的目的在于显示技能,而不是为了破坏,它不是有仇恨或毁灭的动机所引起的。叶问与弟子们或与其他武馆师傅们的武艺切磋属于此种类型。但是叶问为了捍卫自己或民族的生命与尊严,所采取的对立行为则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它根源于恐惧之中自然形成的行为。《沉默的羔羊》中见习生克拉丽斯进入地窖中与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的对立行为也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她的暴力行为源自随时可能被野牛比尔杀死的恐惧意识中。从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不难看出,前两种暴力类型基本属于正面角色的表现行为,叶问和克拉丽斯都是影片中的正面角色。《沉默的羔羊》中变态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在临时管制的监狱中将送饭的两个狱警杀死,并将其中的一个狱警像耶稣一样悬挂起来。汉尼拔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他的暴力行为已经超出了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这种行为不具有防御作用,人本主义伦理学将其定义为报复型暴力行为,这种暴力类型是典型的反面角色行为。《沉默的羔羊》剧中还有一位更加残忍的反面角色———野牛比尔,他是一个变态的杀手,极端地痴迷于用女人的皮肤缝制女性衣服。他杀死一个又一个身穿14码衣服的女孩,将她们的皮肤剥下来缝制那件带有菱形图案的裙子。人本主义伦理学将这种行为定义为补偿性暴力行为,这种行为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行为,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用破坏自己或别人的生活来超越生活,它的根源就是在于人的无能,它是为补偿这样的无能而采取的一种暴力行为。很显然,野牛比尔是一个有心理阴影的变态杀手,他暴力行为反映出在他幼年时代不和谐的伦理梦魇,他潜意识中的创造性活动完全是对生活进行有意识的主动破坏,一个不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只想进行破坏,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活已经否定了他们本来可以明确表现出来的人的力量,他们需要的必然是破坏。补偿性暴力以病态的形式取代生活,反应型暴力则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补偿型暴力是反面角色所为,而反应型暴力是正面角色所为。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