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5 11:24:58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尔核心竞争力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海尔企业文化概述

如今,我国企业界对海尔模式的推崇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连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都称赞张瑞敏“张是位很优秀的中国企业英雄,海尔是一个创新的品牌”,海尔集团成功的管理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案例教材使用,可以看出全球商界对海尔模式的肯定。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是什么让海尔创造出一个个骄人业绩?是什么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3万海尔员工,聚合在蓝色的海尔旗下,忘我工作,协力进取?张瑞敏说:“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尔,到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给人印象深刻:“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海尔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海尔员工们认为,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被海尔人形象地凝炼为富有哲理的理念。虽然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口中,但它们无疑都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应。

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着一张微笑的脸。“我是海尔,我微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海尔人的微笑更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很多企业把海尔的规章制度拿回去以后发现,海尔的办法好是好,却是学不了。张瑞敏的回答是: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确实,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

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文化构建提供了最好参考与立足之处。毋庸质疑,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竞争阶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轨迹从早期的产品经营逐渐发展到资本经营,最终将汇集到如今的文化经营与管理,而其实质就是不断地通过文化认同渗透,进而创造持久的信任。本文认为美国的企业文化构建为我国提供了参考。

麦当劳从1955年在美国开设其第一家快餐店到现在,其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和骄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刮目相看。到目前为止,麦当劳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几万家分店,成为誉满全球的快餐业巨无霸。它的骄人业绩取决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于其“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顾客第一”的管理模式。全心全意推崇快捷、友善、可靠的服务,在遍布全球各地的麦当劳餐厅,只要你推开那一扇金黄色的双拱门,感受的便是服务员的灿烂微笑,干净、愉悦的用餐环境。

沃尔玛的经营奇迹同样源于其企业文化。沃尔玛将其企业文化简练地概括为8个字:“天天平价、满意服务”。短短两句话,囊括了沃尔玛的全部经营哲学,成为沃尔玛人潜心经营,驰骋市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沃尔玛人称,“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您省钱”。在沃尔玛,“顾客永远是对的”,满足顾客需要是其永远追求的目标。“满意服务”意味着向顾客提供优质优价的商品,友善的服务和一流的购物场所,沃尔玛采用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保证服务能够迅捷到位,拥有强大的采购部门保证质优价廉和个性化商品的及时提供,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组织货源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沃尔玛自己的品牌,沃尔玛往往能够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优质服务。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在推行“微笑服务”中必须坚持“十英尺”、“八颗牙齿”的准则,其文化导向是十分细致的。

我国企业对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美国模式、德国制造抑或是日本与韩国的方法,都是我国企业创造性借鉴的学习对象。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我国也许会更倾向于日本与韩国的方法,日本与韩国的企业领袖们都仅仅利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商业奇迹,他们建立了三星、现代、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也经历了东方传统的断裂与西方势力的介入,但是他们的弊端在成功之后也暴露无遗,政府对公司行为的过度介入,造就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也造就了裙带关系背后的腐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带来了一场管理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显然是舶来品。日本企业界的一些管理者承认,他们企业管理中一些人文观念是向中国人学的。比如从我国孔孟中学去了仁者亲和的思想,还从《鞍钢宪法》中学去了两参三结合的思想等。可见,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是在引用与借鉴中培植的,这种吸收别国先进文化,为自己所用的“拿来主义”对我们如今以美国、日本为学习对象的企业界是有所启示的。

显然,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文化目前迫切的不仅仅是毫无新意的学习与模仿,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来考察美国、日本等企业的文化建构,我国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迅速领会走在前面的跨国企业的文化构建的核心与渊源,并学会创新。正如张瑞敏所言“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曾感悟道:“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并称张瑞敏本人在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了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海尔的创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创造;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扩张。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张瑞敏说:我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模式(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模式(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误区

中国很少有企业成功依托企业文化而建立长远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短视现象,没有真正领会其深意与内核,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学习中的“崇洋”倾向

对于舶来品的企业文化,不假思索的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显然是行不通的。完全忽略了文化的地域性与本土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他文化,诸如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精神,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个人权利,十分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的精神,这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显然与我国的文化有所差别,如果无视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那么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移植都是很难有生存的可能性。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型”。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为本,中国以“精神”为本,这是一种差异。因此,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本土化。

(二)“形式化”现象严重

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没有统一理念的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如厂歌、厂训,大同小异,自以为便是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气氛。

海尔对文化理念内核的深入显然是走在国内企业前列的,其源自“生于忧患”的朴素哲理牢牢地根植于海尔文化构建的初始—在海尔向全体员工灌输的“全员SBU理念”上清晰地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等待无序竞争的消亡,其结果只能是你与无序竞争一起消亡。“把所有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一贯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企业化不同于CIS

虽然企业文化一词随处可见,但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还是没有理解。国人误认企业文化就是CIS。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导入CI战略,但企业文化决不等同于CI理论。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等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靠“炒作”与“包装”是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的。社会各界纷纷炒作CI,然而,其后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在区分企业文化与CIS理论时,我们要明确把握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企业经营理论及价值观在理念(MI)、视觉(CI)、行为(BI)方面的体现,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也影响着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解不仅仅是美术和广告的设计,还必须在对企业经营理论、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因为MI(理念识别系统)是CIS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亦即企业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包括经营信条、精神标语、企业风格、经营哲学和方针策略等,这些内容正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由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石。

结论

海尔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里面的才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鼓励创新,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伦理”的“真”和现代商业进行融合,海尔提倡“儒商精神”,强调在市场经济面前不能丢掉儒家的“真、善、美”。因此,它的“真诚到永远”深入人心,海尔不仅领悟了企业文化,也参悟到了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谷照明,闫红玉.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赵曙明.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3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尔核心竞争力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海尔企业文化概述

如今,我国企业界对海尔模式的推崇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连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都称赞张瑞敏“张是位很优秀的中国企业英雄,海尔是一个创新的品牌”,海尔集团成功的管理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案例教材使用,可以看出全球商界对海尔模式的肯定。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是什么让海尔创造出一个个骄人业绩?是什么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3万海尔员工,聚合在蓝色的海尔旗下,忘我工作,协力进取?张瑞敏说:“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尔,到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给人印象深刻:“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海尔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海尔员工们认为,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被海尔人形象地凝炼为富有哲理的理念。虽然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口中,但它们无疑都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应。

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着一张微笑的脸。“我是海尔,我微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海尔人的微笑更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很多企业把海尔的规章制度拿回去以后发现,海尔的办法好是好,却是学不了。张瑞敏的回答是: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确实,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

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文化构建提供了最好参考与立足之处。毋庸质疑,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竞争阶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轨迹从早期的产品经营逐渐发展到资本经营,最终将汇集到如今的文化经营与管理,而其实质就是不断地通过文化认同渗透,进而创造持久的信任。本文认为美国的企业文化构建为我国提供了参考。

麦当劳从1955年在美国开设其第一家快餐店到现在,其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和骄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刮目相看。到目前为止,麦当劳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几万家分店,成为誉满全球的快餐业巨无霸。它的骄人业绩取决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于其“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顾客第一”的管理模式。全心全意推崇快捷、友善、可靠的服务,在遍布全球各地的麦当劳餐厅,只要你推开那一扇金黄色的双拱门,感受的便是服务员的灿烂微笑,干净、愉悦的用餐环境。

沃尔玛的经营奇迹同样源于其企业文化。沃尔玛将其企业文化简练地概括为8个字:“天天平价、满意服务”。短短两句话,囊括了沃尔玛的全部经营哲学,成为沃尔玛人潜心经营,驰骋市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沃尔玛人称,“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您省钱”。在沃尔玛,“顾客永远是对的”,满足顾客需要是其永远追求的目标。“满意服务”意味着向顾客提供优质优价的商品,友善的服务和一流的购物场所,沃尔玛采用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保证服务能够迅捷到位,拥有强大的采购部门保证质优价廉和个性化商品的及时提供,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组织货源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沃尔玛自己的品牌,沃尔玛往往能够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优质服务。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在推行“微笑服务”中必须坚持“十英尺”、“八颗牙齿”的准则,其文化导向是十分细致的。

我国企业对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美国模式、德国制造抑或是日本与韩国的方法,都是我国企业创造性借鉴的学习对象。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我国也许会更倾向于日本与韩国的方法,日本与韩国的企业领袖们都仅仅利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商业奇迹,他们建立了三星、现代、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也经历了东方传统的断裂与西方势力的介入,但是他们的弊端在成功之后也暴露无遗,政府对公司行为的过度介入,造就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也造就了裙带关系背后的腐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带来了一场管理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显然是舶来品。日本企业界的一些管理者承认,他们企业管理中一些人文观念是向中国人学的。比如从我国孔孟中学去了仁者亲和的思想,还从《鞍钢宪法》中学去了两参三结合的思想等。可见,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是在引用与借鉴中培植的,这种吸收别国先进文化,为自己所用的“拿来主义”对我们如今以美国、日本为学习对象的企业界是有所启示的。

显然,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文化目前迫切的不仅仅是毫无新意的学习与模仿,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来考察美国、日本等企业的文化建构,我国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迅速领会走在前面的跨国企业的文化构建的核心与渊源,并学会创新。正如张瑞敏所言“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曾感悟道:“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并称张瑞敏本人在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了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海尔的创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创造;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扩张。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张瑞敏说:我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模式(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模式(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误区

中国很少有企业成功依托企业文化而建立长远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短视现象,没有真正领会其深意与内核,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学习中的“崇洋”倾向

对于舶来品的企业文化,不假思索的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显然是行不通的。完全忽略了文化的地域性与本土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他文化,诸如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精神,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个人权利,十分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的精神,这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显然与我国的文化有所差别,如果无视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那么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移植都是很难有生存的可能性。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型”。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为本,中国以“精神”为本,这是一种差异。因此,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本土化。

(二)“形式化”现象严重

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没有统一理念的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如厂歌、厂训,大同小异,自以为便是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气氛。

海尔对文化理念内核的深入显然是走在国内企业前列的,其源自“生于忧患”的朴素哲理牢牢地根植于海尔文化构建的初始—在海尔向全体员工灌输的“全员SBU理念”上清晰地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等待无序竞争的消亡,其结果只能是你与无序竞争一起消亡。“把所有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一贯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企业化不同于CIS

虽然企业文化一词随处可见,但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还是没有理解。国人误认企业文化就是CIS。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导入CI战略,但企业文化决不等同于CI理论。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等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靠“炒作”与“包装”是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的。社会各界纷纷炒作CI,然而,其后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在区分企业文化与CIS理论时,我们要明确把握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企业经营理论及价值观在理念(MI)、视觉(CI)、行为(BI)方面的体现,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也影响着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解不仅仅是美术和广告的设计,还必须在对企业经营理论、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因为MI(理念识别系统)是CIS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亦即企业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包括经营信条、精神标语、企业风格、经营哲学和方针策略等,这些内容正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由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石。

结论

海尔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里面的才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鼓励创新,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伦理”的“真”和现代商业进行融合,海尔提倡“儒商精神”,强调在市场经济面前不能丢掉儒家的“真、善、美”。因此,它的“真诚到永远”深入人心,海尔不仅领悟了企业文化,也参悟到了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谷照明,闫红玉.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赵曙明.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3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海尔 核心竞争力 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海尔企业文化概述

如今,我国企业界对海尔模式的推崇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连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都称赞张瑞敏“张是位很优秀的中国企业英雄,海尔是一个创新的品牌”,海尔集团成功的管理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案例教材使用,可以看出全球商界对海尔模式的肯定。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是什么让海尔创造出一个个骄人业绩?是什么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3万海尔员工,聚合在蓝色的海尔旗下,忘我工作,协力进取?张瑞敏说:“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尔,到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给人印象深刻:“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海尔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海尔员工们认为,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被海尔人形象地凝炼为富有哲理的理念。虽然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口中,但它们无疑都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应。

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着一张微笑的脸。“我是海尔,我微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海尔人的微笑更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很多企业把海尔的规章制度拿回去以后发现,海尔的办法好是好,却是学不了。张瑞敏的回答是: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确实,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

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文化构建提供了最好参考与立足之处。毋庸质疑,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竞争阶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轨迹从早期的产品经营逐渐发展到资本经营,最终将汇集到如今的文化经营与管理,而其实质就是不断地通过文化认同渗透,进而创造持久的信任。本文认为美国的企业文化构建为我国提供了参考。

麦当劳从1955年在美国开设其第一家快餐店到现在,其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和骄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刮目相看。到目前为止,麦当劳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几万家分店,成为誉满全球的快餐业巨无霸。它的骄人业绩取决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于其“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顾客第一”的管理模式。全心全意推崇快捷、友善、可靠的服务,在遍布全球各地的麦当劳餐厅,只要你推开那一扇金黄色的双拱门,感受的便是服务员的灿烂微笑,干净、愉悦的用餐环境。

沃尔玛的经营奇迹同样源于其企业文化。沃尔玛将其企业文化简练地概括为8个字:“天天平价、满意服务”。短短两句话,囊括了沃尔玛的全部经营哲学,成为沃尔玛人潜心经营,驰骋市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沃尔玛人称,“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您省钱”。在沃尔玛,“顾客永远是对的”,满足顾客需要是其永远追求的目标。“满意服务”意味着向顾客提供优质优价的商品,友善的服务和一流的购物场所,沃尔玛采用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保证服务能够迅捷到位,拥有强大的采购部门保证质优价廉和个性化商品的及时提供,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组织货源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沃尔玛自己的品牌,沃尔玛往往能够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优质服务。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在推行“微笑服务”中必须坚持“十英尺”、“八颗牙齿”的准则,其文化导向是十分细致的。

我国企业对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美国模式、德国制造抑或是日本与韩国的方法,都是我国企业创造性借鉴的学习对象。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我国也许会更倾向于日本与韩国的方法,日本与韩国的企业领袖们都仅仅利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商业奇迹,他们建立了三星、现代、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也经历了东方传统的断裂与西方势力的介入,但是他们的弊端在成功之后也暴露无遗,政府对公司行为的过度介入,造就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也造就了裙带关系背后的腐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带来了一场管理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显然是舶来品。日本企业界的一些管理者承认,他们企业管理中一些人文观念是向中国人学的。比如从我国孔孟中学去了仁者亲和的思想,还从《鞍钢宪法》中学去了两参三结合的思想等。可见,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是在引用与借鉴中培植的,这种吸收别国先进文化,为自己所用的“拿来主义”对我们如今以美国、日本为学习对象的企业界是有所启示的。

显然,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文化目前迫切的不仅仅是毫无新意的学习与模仿,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来考察美国、日本等企业的文化建构,我国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迅速领会走在前面的跨国企业的文化构建的核心与渊源,并学会创新。正如张瑞敏所言“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曾感悟道:“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并称张瑞敏本人在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了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海尔的创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创造;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扩张。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张瑞敏说:我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模式(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模式(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误区

中国很少有企业成功依托企业文化而建立长远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短视现象,没有真正领会其深意与内核,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学习中的“崇洋”倾向

对于舶来品的企业文化,不假思索的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显然是行不通的。完全忽略了文化的地域性与本土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他文化,诸如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精神,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个人权利,十分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的精神,这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显然与我国的文化有所差别,如果无视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那么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移植都是很难有生存的可能性。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型”。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为本,中国以“精神”为本,这是一种差异。因此,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本土化。

(二)“形式化”现象严重

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没有统一理念的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如厂歌、厂训,大同小异,自以为便是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气氛。

海尔对文化理念内核的深入显然是走在国内企业前列的,其源自“生于忧患”的朴素哲理牢牢地根植于海尔文化构建的初始—在海尔向全体员工灌输的“全员sbu理念”上清晰地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等待无序竞争的消亡,其结果只能是你与无序竞争一起消亡。“把所有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一贯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企业化不同于cis

虽然企业文化一词随处可见,但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还是没有理解。国人误认企业文化就是cis。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导入ci战略,但企业文化决不等同于ci理论。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等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靠“炒作”与“包装”是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的。社会各界纷纷炒作ci,然而,其后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在区分企业文化与cis理论时,我们要明确把握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企业经营理论及价值观在理念(mi)、视觉(ci)、行为(bi)方面的体现,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也影响着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解不仅仅是美术和广告的设计,还必须在对企业经营理论、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因为mi(理念识别系统)是cis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亦即企业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包括经营信条、精神标语、企业风格、经营哲学和方针策略等,这些内容正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由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石。

结论

海尔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里面的才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鼓励创新,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伦理”的“真”和现代商业进行融合,海尔提倡“儒商精神”,强调在市场经济面前不能丢掉儒家的“真、善、美”。因此,它的“真诚到永远”深入人心,海尔不仅领悟了企业文化,也参悟到了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谷照明,闫红玉.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赵曙明.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3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尔核心竞争力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海尔企业文化概述

如今,我国企业界对海尔模式的推崇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连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都称赞张瑞敏“张是位很优秀的中国企业英雄,海尔是一个创新的品牌”,海尔集团成功的管理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案例教材使用,可以看出全球商界对海尔模式的肯定。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是什么让海尔创造出一个个骄人业绩?是什么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3万海尔员工,聚合在蓝色的海尔旗下,忘我工作,协力进取?张瑞敏说:“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尔,到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给人印象深刻:“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海尔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海尔员工们认为,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被海尔人形象地凝炼为富有哲理的理念。虽然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口中,但它们无疑都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应。

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着一张微笑的脸。“我是海尔,我微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海尔人的微笑更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很多企业把海尔的规章制度拿回去以后发现,海尔的办法好是好,却是学不了。张瑞敏的回答是: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确实,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

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文化构建提供了最好参考与立足之处。毋庸质疑,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竞争阶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轨迹从早期的产品经营逐渐发展到资本经营,最终将汇集到如今的文化经营与管理,而其实质就是不断地通过文化认同渗透,进而创造持久的信任。本文认为美国的企业文化构建为我国提供了参考。

麦当劳从1955年在美国开设其第一家快餐店到现在,其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和骄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刮目相看。到目前为止,麦当劳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几万家分店,成为誉满全球的快餐业巨无霸。它的骄人业绩取决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于其“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顾客第一”的管理模式。全心全意推崇快捷、友善、可靠的服务,在遍布全球各地的麦当劳餐厅,只要你推开那一扇金黄色的双拱门,感受的便是服务员的灿烂微笑,干净、愉悦的用餐环境。

沃尔玛的经营奇迹同样源于其企业文化。沃尔玛将其企业文化简练地概括为8个字:“天天平价、满意服务”。短短两句话,囊括了沃尔玛的全部经营哲学,成为沃尔玛人潜心经营,驰骋市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沃尔玛人称,“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您省钱”。在沃尔玛,“顾客永远是对的”,满足顾客需要是其永远追求的目标。“满意服务”意味着向顾客提供优质优价的商品,友善的服务和一流的购物场所,沃尔玛采用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保证服务能够迅捷到位,拥有强大的采购部门保证质优价廉和个性化商品的及时提供,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组织货源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沃尔玛自己的品牌,沃尔玛往往能够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优质服务。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在推行“微笑服务”中必须坚持“十英尺”、“八颗牙齿”的准则,其文化导向是十分细致的。

我国企业对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美国模式、德国制造抑或是日本与韩国的方法,都是我国企业创造性借鉴的学习对象。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我国也许会更倾向于日本与韩国的方法,日本与韩国的企业领袖们都仅仅利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商业奇迹,他们建立了三星、现代、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也经历了东方传统的断裂与西方势力的介入,但是他们的弊端在成功之后也暴露无遗,政府对公司行为的过度介入,造就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也造就了裙带关系背后的腐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带来了一场管理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显然是舶来品。日本企业界的一些管理者承认,他们企业管理中一些人文观念是向中国人学的。比如从我国孔孟中学去了仁者亲和的思想,还从《鞍钢宪法》中学去了两参三结合的思想等。可见,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是在引用与借鉴中培植的,这种吸收别国先进文化,为自己所用的“拿来主义”对我们如今以美国、日本为学习对象的企业界是有所启示的。

显然,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文化目前迫切的不仅仅是毫无新意的学习与模仿,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来考察美国、日本等企业的文化建构,我国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迅速领会走在前面的跨国企业的文化构建的核心与渊源,并学会创新。正如张瑞敏所言“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曾感悟道:“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并称张瑞敏本人在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了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海尔的创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创造;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扩张。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张瑞敏说:我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模式(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模式(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误区

中国很少有企业成功依托企业文化而建立长远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短视现象,没有真正领会其深意与内核,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学习中的“崇洋”倾向

对于舶来品的企业文化,不假思索的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显然是行不通的。完全忽略了文化的地域性与本土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他文化,诸如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精神,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个人权利,十分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的精神,这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显然与我国的文化有所差别,如果无视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那么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移植都是很难有生存的可能性。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型”。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为本,中国以“精神”为本,这是一种差异。因此,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本土化。

(二)“形式化”现象严重

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没有统一理念的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如厂歌、厂训,大同小异,自以为便是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气氛。

海尔对文化理念内核的深入显然是走在国内企业前列的,其源自“生于忧患”的朴素哲理牢牢地根植于海尔文化构建的初始—在海尔向全体员工灌输的“全员SBU理念”上清晰地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等待无序竞争的消亡,其结果只能是你与无序竞争一起消亡。“把所有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一贯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企业化不同于CIS

虽然企业文化一词随处可见,但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还是没有理解。国人误认企业文化就是CIS。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导入CI战略,但企业文化决不等同于CI理论。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等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靠“炒作”与“包装”是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的。社会各界纷纷炒作CI,然而,其后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在区分企业文化与CIS理论时,我们要明确把握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企业经营理论及价值观在理念(MI)、视觉(CI)、行为(BI)方面的体现,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也影响着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解不仅仅是美术和广告的设计,还必须在对企业经营理论、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因为MI(理念识别系统)是CIS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亦即企业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包括经营信条、精神标语、企业风格、经营哲学和方针策略等,这些内容正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由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石。

结论

海尔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里面的才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鼓励创新,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伦理”的“真”和现代商业进行融合,海尔提倡“儒商精神”,强调在市场经济面前不能丢掉儒家的“真、善、美”。因此,它的“真诚到永远”深入人心,海尔不仅领悟了企业文化,也参悟到了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谷照明,闫红玉.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赵曙明.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3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海尔 核心竞争力 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海尔企业文化概述

如今,我国企业界对海尔模式的推崇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连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都称赞张瑞敏“张是位很优秀的中国企业英雄,海尔是一个创新的品牌”,海尔集团成功的管理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案例教材使用,可以看出全球商界对海尔模式的肯定。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是什么让海尔创造出一个个骄人业绩?是什么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3万海尔员工,聚合在蓝色的海尔旗下,忘我工作,协力进取?张瑞敏说:“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尔,到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给人印象深刻:“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海尔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海尔员工们认为,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被海尔人形象地凝炼为富有哲理的理念。虽然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口中,但它们无疑都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应。

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着一张微笑的脸。“我是海尔,我微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海尔人的微笑更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很多企业把海尔的规章制度拿回去以后发现,海尔的办法好是好,却是学不了。张瑞敏的回答是: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确实,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

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文化构建提供了最好参考与立足之处。毋庸质疑,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竞争阶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轨迹从早期的产品经营逐渐发展到资本经营,最终将汇集到如今的文化经营与管理,而其实质就是不断地通过文化认同渗透,进而创造持久的信任。本文认为美国的企业文化构建为我国提供了参考。

麦当劳从1955年在美国开设其第一家快餐店到现在,其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和骄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刮目相看。到目前为止,麦当劳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几万家分店,成为誉满全球的快餐业巨无霸。它的骄人业绩取决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于其“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顾客第一”的管理模式。全心全意推崇快捷、友善、可靠的服务,在遍布全球各地的麦当劳餐厅,只要你推开那一扇金黄色的双拱门,感受的便是服务员的灿烂微笑,干净、愉悦的用餐环境。

沃尔玛的经营奇迹同样源于其企业文化。沃尔玛将其企业文化简练地概括为8个字:“天天平价、满意服务”。短短两句话,囊括了沃尔玛的全部经营哲学,成为沃尔玛人潜心经营,驰骋市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沃尔玛人称,“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您省钱”。在沃尔玛,“顾客永远是对的”,满足顾客需要是其永远追求的目标。“满意服务”意味着向顾客提供优质优价的商品,友善的服务和一流的购物场所,沃尔玛采用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保证服务能够迅捷到位,拥有强大的采购部门保证质优价廉和个性化商品的及时提供,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组织货源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沃尔玛自己的品牌,沃尔玛往往能够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优质服务。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在推行“微笑服务”中必须坚持“十英尺”、“八颗牙齿”的准则,其文化导向是十分细致的。

我国企业对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美国模式、德国制造抑或是日本与韩国的方法,都是我国企业创造性借鉴的学习对象。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我国也许会更倾向于日本与韩国的方法,日本与韩国的企业领袖们都仅仅利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商业奇迹,他们建立了三星、现代、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也经历了东方传统的断裂与西方势力的介入,但是他们的弊端在成功之后也暴露无遗,政府对公司行为的过度介入,造就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也造就了裙带关系背后的腐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带来了一场管理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显然是舶来品。日本企业界的一些管理者承认,他们企业管理中一些人文观念是向中国人学的。比如从我国孔孟中学去了仁者亲和的思想,还从毛泽东《鞍钢宪法》中学去了两参三结合的思想等。可见,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是在引用与借鉴中培植的,这种吸收别国先进文化,为自己所用的“拿来主义”对我们如今以美国、日本为学习对象的企业界是有所启示的。

显然,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文化目前迫切的不仅仅是毫无新意的学习与模仿,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来考察美国、日本等企业的文化建构,我国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迅速领会走在前面的跨国企业的文化构建的核心与渊源,并学会创新。正如张瑞敏所言“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曾感悟道:“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并称张瑞敏本人在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了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海尔的创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创造;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扩张。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张瑞敏说:我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模式(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模式(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误区

中国很少有企业成功依托企业文化而建立长远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短视现象,没有真正领会其深意与内核,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学习中的“崇洋”倾向

对于舶来品的企业文化,不假思索的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显然是行不通的。完全忽略了文化的地域性与本土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他文化,诸如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精神,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个人权利,十分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的精神,这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显然与我国的文化有所差别,如果无视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那么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移植都是很难有生存的可能性。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型”。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为本,中国以“精神”为本,这是一种差异。因此,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本土化。

(二)“形式化”现象严重

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没有统一理念的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如厂歌、厂训,大同小异,自以为便是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气氛。

海尔对文化理念内核的深入显然是走在国内企业前列的,其源自“生于忧患”的朴素哲理牢牢地根植于海尔文化构建的初始—在海尔向全体员工灌输的“全员sbu理念”上清晰地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等待无序竞争的消亡,其结果只能是你与无序竞争一起消亡。“把所有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一贯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企业化不同于cis

虽然企业文化一词随处可见,但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还是没有理解。国人误认企业文化就是cis。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导入ci战略,但企业文化决不等同于ci理论。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等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靠“炒作”与“包装”是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的。社会各界纷纷炒作ci,然而,其后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在区分企业文化与cis理论时,我们要明确把握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企业经营理论及价值观在理念(mi)、视觉(ci)、行为(bi)方面的体现,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也影响着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解不仅仅是美术和广告的设计,还必须在对企业经营理论、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因为mi(理念识别系统)是cis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亦即企业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包括经营信条、精神标语、企业风格、经营哲学和方针策略等,这些内容正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由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石。

结论

海尔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里面的才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鼓励创新,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伦理”的“真”和现代商业进行融合,海尔提倡“儒商精神”,强调在市场经济面前不能丢掉儒家的“真、善、美”。因此,它的“真诚到永远”深入人心,海尔不仅领悟了企业文化,也参悟到了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谷照明,闫红玉.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赵曙明.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3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海尔 核心竞争力 CIS

文化与企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美国作者芬化斯米勒在其《美国企业精神》第一章开头就强调“每一家公司现在都必须分析其文化,这不仅是为了加强本身的竞争地位,虽然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员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与销售以及管理活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分析,企业文化的要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了这种理念和精神,分散的组织个体就会产生精神崇拜,价值认可,最终达到行为趋同。这样,零散的个体行为就会产生聚合效应,这是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所特别看重和强调的,也是企业文化质的规定。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持久的影响因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海尔企业文化概述

如今,我国企业界对海尔模式的推崇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连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都称赞张瑞敏“张是位很优秀的中国企业英雄,海尔是一个创新的品牌”,海尔集团成功的管理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为案例教材使用,可以看出全球商界对海尔模式的肯定。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是什么让海尔创造出一个个骄人业绩?是什么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3万海尔员工,聚合在蓝色的海尔旗下,忘我工作,协力进取?张瑞敏说:“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尔,到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给人印象深刻:“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海尔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海尔员工们认为,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被海尔人形象地凝炼为富有哲理的理念。虽然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口中,但它们无疑都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应。

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着一张微笑的脸。“我是海尔,我微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海尔人的微笑更是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很多企业把海尔的规章制度拿回去以后发现,海尔的办法好是好,却是学不了。张瑞敏的回答是: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确实,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

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文化构建提供了最好参考与立足之处。毋庸质疑,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竞争阶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轨迹从早期的产品经营逐渐发展到资本经营,最终将汇集到如今的文化经营与管理,而其实质就是不断地通过文化认同渗透,进而创造持久的信任。本文认为美国的企业文化构建为我国提供了参考。

麦当劳从1955年在美国开设其第一家快餐店到现在,其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和骄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刮目相看。到目前为止,麦当劳已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几万家分店,成为誉满全球的快餐业巨无霸。它的骄人业绩取决于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于其“品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顾客第一”的管理模式。全心全意推崇快捷、友善、可靠的服务,在遍布全球各地的麦当劳餐厅,只要你推开那一扇金黄色的双拱门,感受的便是服务员的灿烂微笑,干净、愉悦的用餐环境。

沃尔玛的经营奇迹同样源于其企业文化。沃尔玛将其企业文化简练地概括为8个字:“天天平价、满意服务”。短短两句话,囊括了沃尔玛的全部经营哲学,成为沃尔玛人潜心经营,驰骋市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沃尔玛人称,“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您省钱”。在沃尔玛,“顾客永远是对的”,满足顾客需要是其永远追求的目标。“满意服务”意味着向顾客提供优质优价的商品,友善的服务和一流的购物场所,沃尔玛采用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保证服务能够迅捷到位,拥有强大的采购部门保证质优价廉和个性化商品的及时提供,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组织货源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沃尔玛自己的品牌,沃尔玛往往能够创造“超越顾客期望”的优质服务。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在推行“微笑服务”中必须坚持“十英尺”、“八颗牙齿”的准则,其文化导向是十分细致的。

我国企业对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美国模式、德国制造抑或是日本与韩国的方法,都是我国企业创造性借鉴的学习对象。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我国也许会更倾向于日本与韩国的方法,日本与韩国的企业领袖们都仅仅利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创造了商业奇迹,他们建立了三星、现代、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也经历了东方传统的断裂与西方势力的介入,但是他们的弊端在成功之后也暴露无遗,政府对公司行为的过度介入,造就了庞大的企业帝国,也造就了裙带关系背后的腐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带来了一场管理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论,显然是舶来品。日本企业界的一些管理者承认,他们企业管理中一些人文观念是向中国人学的。比如从我国孔孟中学去了仁者亲和的思想,还从毛泽东《鞍钢宪法》中学去了两参三结合的思想等。可见,日本的企业文化也是在引用与借鉴中培植的,这种吸收别国先进文化,为自己所用的“拿来主义”对我们如今以美国、日本为学习对象的企业界是有所启示的。

显然,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文化目前迫切的不仅仅是毫无新意的学习与模仿,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来考察美国、日本等企业的文化建构,我国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必须迅速领会走在前面的跨国企业的文化构建的核心与渊源,并学会创新。正如张瑞敏所言“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曾感悟道:“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并称张瑞敏本人在海尔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了牧师的角色,“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海尔的创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创造;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扩张。海尔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张瑞敏说:我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模式(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模式(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我国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误区

中国很少有企业成功依托企业文化而建立长远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短视现象,没有真正领会其深意与内核,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学习中的“崇洋”倾向

对于舶来品的企业文化,不假思索的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显然是行不通的。完全忽略了文化的地域性与本土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他文化,诸如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精神,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个人权利,十分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的精神,这在美国企业文化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显然与我国的文化有所差别,如果无视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那么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移植都是很难有生存的可能性。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型”。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为本,中国以“精神”为本,这是一种差异。因此,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本土化。

(二)“形式化”现象严重

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热情是必须的。但没有统一理念的指导下,往往流于形式。如厂歌、厂训,大同小异,自以为便是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气氛。

海尔对文化理念内核的深入显然是走在国内企业前列的,其源自“生于忧患”的朴素哲理牢牢地根植于海尔文化构建的初始—在海尔向全体员工灌输的“全员SBU理念”上清晰地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等待无序竞争的消亡,其结果只能是你与无序竞争一起消亡。“把所有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一贯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企业化不同于CIS

虽然企业文化一词随处可见,但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还是没有理解。国人误认企业文化就是CIS。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导入CI战略,但企业文化决不等同于CI理论。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等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靠“炒作”与“包装”是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的。社会各界纷纷炒作CI,然而,其后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在区分企业文化与CIS理论时,我们要明确把握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是企业经营理论及价值观在理念(MI)、视觉(CI)、行为(BI)方面的体现,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也影响着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理解不仅仅是美术和广告的设计,还必须在对企业经营理论、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因为MI(理念识别系统)是CIS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亦即企业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包括经营信条、精神标语、企业风格、经营哲学和方针策略等,这些内容正是企业文化的精髓。由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基石。

结论

海尔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里面的才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鼓励创新,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伦理”的“真”和现代商业进行融合,海尔提倡“儒商精神”,强调在市场经济面前不能丢掉儒家的“真、善、美”。因此,它的“真诚到永远”深入人心,海尔不仅领悟了企业文化,也参悟到了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谷照明,闫红玉.海尔:中国的世界名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孙健.海尔的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健.海尔的企业战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赵曙明.中日美欧企业文化比较及跨文化管理[J].管理世界,1993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海尔企业文化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然而,仍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众多中小型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介绍了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形成市场竞争力的精神支撑,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但有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需要有文化,中小型企业不需要文化。其实,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应该有文化,如同人在孩提时代就有思想一样,只是这个思想还不够成熟、不够系统罢了。在海尔集团的发展史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验证。海尔公司在1984年成立时仅有员工800人、负债147万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在上海证?唤灰姿?晒ι鲜小?996年,海尔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30位、销售收入162亿元、利润4.3亿元、品牌价值118亿元。是什么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玄机: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是文化先行,文化力先行。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海尔员工需要企业文化,它时时赋予员工新的观念,更激发起他们无穷的创造力。海尔的成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启示,研究、学习海尔文化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中小企业普遍侧重于关注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精神领域建设受到忽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虽然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并不完全掌握其内涵和精髓。企业家忙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制定与落实。

?(二)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本来就是表面的、虚无飘渺的东西,目的仅仅停留于对外宣传企业的形象,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着重于偏向口号、标志、员工服饰等有形的东西,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的打造。

?(三)家族式管理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使企业文化等同于老板文化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实行家族式管理。由于注资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这样的企业通常都打上了深厚的家族烙印。家族文化的局限性在于受到了企业主自身素质的限制,没有员工的广泛参与,缺乏民主决策和科学论证,实际上造成企业文化的相对封闭性。

?(四)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企业口号中有“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超过了30%,“团结”高达40%,模仿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通病。文化口号照搬照套,没有考虑不同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差异,没有考虑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把这些高度雷同的词汇作为企业口号不仅没有新意,不能被企业员工认同、被社会公众所接受,也不能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斗志的效果。

?

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企业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建设者,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企业文化又体现着领导者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认真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积极主动地践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身先示范地带动企业全员参与进来,做企业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推动者。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先生就是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他在创业之初就高举企业文化的大旗,通过日以继夜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尔文化。

?(二)科学设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丰富企业文化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明确,目标明确了之后,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围绕目标开展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2个系统。企业内部主要是调整好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企业外部主要是调整好与客户的关系,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搜集反馈市场信息,扩大市场占有率。此外,还需要考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等。在海尔集团的文化战略系统中有三个子系统。一是内部系统,即用海尔的核心价值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外部系统,即用海尔的营销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三是用海尔的战略观念,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抓住机遇发展企业。

?(三)坚持以人为本,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

?离开了广大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变成空洞的口号。建设企业文化,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让其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广大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通过广大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寻求大家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让大家结合自身工作,讨论懂得企业为什么要确立这些理念,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实践这些理念,通过日积月累的修炼,这些理念就会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得到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同,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海尔集团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事业规划的统一”,它的核心思想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

?(四)融合中西文化精髓,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应该放眼世界,在立足本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将本国与世界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融合起来,创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任何企业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也必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不断改进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制度、精神内涵,使其始终引领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海尔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爱国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了美日企业推崇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海尔文化。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再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从“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到“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开拓国际市场的理念;从“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观到“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的市场观念,海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新的理念。

?

?

参考文献:

?[1] 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05

?[2] 郭鑫.海尔精髓企业文化与海尔业绩[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01

?[3] 周施恩.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01

?[4] 周霞.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社科论坛,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