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毕业历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5 11:24:52
毕业历史论文

毕业历史论文第1篇

的怀中抱子扇。民间工艺。继承与发展。1915年,古邳街李凤祥的妻子董氏用一把大扇子和一把小扇子仔细地编撰了怀中抱子扇,并在扇柄上编撰了马尾毛清风徐来。作为江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把扇子被派往美国、旧金山和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奖。20世纪三四十年代,怀中抱子扇成为上海影星的最爱,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国。随着时代的发展,90年代,Pu风扇逐渐被电风扇和空调所取代。只有80多岁和70多岁的老人才会编写这部扇子。野生优质的蒲草散布在河边沟各地。如今,政府加强了对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保护,推陈出新,民间手工艺进入当地学校,成为地方特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挽救和发展了怀中抱子扇,使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以延续。

怀中抱子扇的艺术价值在于实用价值和技术价值的结合。要把子扇抱在怀里,你需要选择最好的、芳香的蒲公英,它是通过许多环节制成的如收割、分拣、烘干、薰蒸、编织、烙花、刺绣等。整个生产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前两步体现实用价值,第三步体现艺术价值。第一步,“编织”:怀中抱子扇遵循手工艺品的编织方法,即经纬线清晰。第二步,“编织”:由于香蒲比较柔软,适合点缀在扇子之间,形成不同的艺术图案。第三步,“纹样”:采用平纹、斜纹、花纹、宽窄绫编等风格。图案样式包括各种传统的花、鸟、鱼和昆虫图案。同时,口袋抱子扇图案风格更加生动,深受年轻朋友的喜爱。

。为了响应非遗文化的保护号召,古邳镇政府成立了以郑芝贤为代表的怀中抱子扇培训基地,以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继承这一传统技能,推动村民致富,创建“怀中抱子扇”特色产业,并推动当地留守老人和妇女找到工作和创业。在种植基地,村民可以免费学习,也可以免费参加基地举办的各种活动。所有合格的风扇都由下邳农业公司大学购买。村民们不必担心销售问题。他们坐着做粉丝,等着赚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古皮人可以在国内找到工作、创业,增加收入。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古π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古π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怀中抱子扇的销售量逐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夏洛克·郑芝贤还培养了几名优秀的女弟子继续传承这一技艺。此外,古邳镇小学还将怀中抱子扇作为必修课加入课堂,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遗产,让孩子们了解传统工艺的技术,为我们的传统民族自豪从内到外的文化。上述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怀中抱子扇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是智慧的结晶。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工艺的工匠,开展教育培训、进驻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使传统工艺真正成为当地的文化内涵,传统技术也应与市场相结合,才能长期有效地发展。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产品的审美价值。拥抱子扇的灵感大多来自传统图案。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挖掘地方特色,提升历史文化遗产。2、 加强市场宣传。政府通过展览、广告、讲座和其他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应灵活运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直播更有效地拓展市场。3、 关注当地学校的教育功能。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当地学校的教材,提高学生学习祖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保护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意识。

。然而,目前我国对怀中抱子扇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相关方面的学者和专家也缺乏。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怀中抱子扇,我将继续收集当地名人日志或历史经典等重要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怀中抱子扇,促进子扇在我怀里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当地的文化内涵,大力推动相关文化创新,让我们的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引用

[1]杨祥民“扇”与《扇中有文》——论中国扇与文学的关系及其文化艺术品格[J]。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2019年。

[2]黄惇。范的发展历史与创作形式[J]。书法和绘画艺术,2018。

佩里安德森,作为第二代新左派领袖,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与第一代新左派的辩论中,它强调了结构主义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安德森指出了第一代新左派在审视历史时使用的历史主义方法的片面性。他主张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的新思想,吸收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从总体的角度将历史置于一个系统的结构框架中,寻找历史的本质规律,以便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角度审视历史。尽管结构主义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等缺陷,但安德森通过对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分析,为更全面、更科学地理解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主义。

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和政著名的当代思想家。作为新左派的理论家,他经常被归类为“卡勒比海盗”。作为第二代新左翼的领袖,他于1962年接管了《新左派评论》杂志,并成为第二任主编。安德森担任《新左派评论》总编辑后,为了挽救该杂志免于破产,他对该杂志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根据安德森的说法,

在英国没有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想找到一条适合英国革命的道路,这也是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和历史的原因之一。他认为英国有两个传统,即历史传统以汤普森为代表的经验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以雷蒙德·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唯物主义传统。安德森认为,这两个传统过于保守,不利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在评价汤普森等第一代新左派思想家时说,他们坚持用经验主义方法分析英国社会,重视经验在研究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作用,轻视理论的作用,不赞成引进外国理论。为了改善英国学术界的孤立,安德森坚持引进欧陆传统,即西方马克思主义。担任主编后,安德森翻译介绍了大量《欧陆马克思主义理论》,希望打破当时英国学术界的僵化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两代新左派代表的教育背景和学术目标不同,他们一直在想,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否应该坚持本土化,还是应该引进外国的思想和理论,或者结构主义和其他已经争论了20多年的问题。

·阿尔都塞被称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阿尔都塞在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正是由于其理论研究的深刻性。然而,阿尔都塞并不是第一个合并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第一个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人是年轻的人类学家吕西安·塞巴格。他曾经参加过法国共产党,但他不同意法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路线。在研究了《资本论》之后,赛巴格首先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融为一体。在196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中,他说结构主义是一种科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塞巴格认为意识形态是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现象的整体理论和“意识形态”。相反,结构主义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人类的历史现实。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现实的社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有更深的了解。虽然塞巴格首先提出了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但由于早逝,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也没有留下相关作品。除了塞巴格之外,

在他的著作中也多次谈到拉康、列维-斯特劳斯和皮亚杰关于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们说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种结构主义方法,他们的结构主义方法本身就来自马克思主义。因此,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合理的。他们同意“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上述理论对安德森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勃安德森倡导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直接理论来源是阿尔都塞的极端结构主义理论。关于结构主义,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在研究和分析历史规律时,应该把它放在这个整体中。这一整体的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研究和分析它的任何部分时,应该将它放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独的一部分。

·安德森认为,英国本土文化从未形成过总体性理论。作为一种总体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后期被引入英国。他认为,作为《历史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看是理论与历史的结合。其中,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还原历史,发现历史发展中的问题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经常将理论与实践分开,不把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历史视为一个系统,并将其置于一个系统的框架中在架子上。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历史,过去的历史无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找到它们,整理它们,恢复它们,并以严肃的态度解释它们。其中,研究者对如何处理历史与理论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安德森继承和发展了阿尔都塞的社会总体论,认为在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总体的角度去寻找和比较具体的历史,把它放在社会结构的整体结构中,找到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充分认识历史的同时,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是英国第一代新左派,主张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审视历史。他们通常使用归纳和实证的方法来谈论历史事实。他们认为,不同时期的历史不能混淆,因为背景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时期的历史没有可比性和可比性。过去的历史对现在没有意义。他们研究历史只是为了还原当时的历史,从中获得的经验只是针对当时的历史。他们认为历史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再现和理解过去,这是毫无意义的。其代表汤普森曾说:“历史学家中没有理论,马克思主义上也没有历史学家的理论”[1]。在所有汤普森的历史著作中,他刻意回避理论,很少发现理论的痕迹。他们注重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考察,强调历史的流动性,注重历时性研究,强调历史的连贯性,突出不同时期事件和人物关系的差异性,即特殊性和偶然性,强调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它忽视了从总体的高度对历史进行普遍性和结构性的深入分析。

和安德森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研究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安德森在英国内部辩论中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他生动地比较了历史和自然学科气象学。他认为,与历史相比,天气是不可预测和不规则的,但气象学家仍然收集了大量的气象资料,试图通过对比分析找到它们的内在规律,用概念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然后通过这些被证明有效的概念预测未来的天气。由此可见,安德森非常重视抽象理论。他认为,历史学家和气象学家一样,不仅要挖掘和整理史实,而且要用理论抽象,在复杂多样的历史事件中寻找隐藏的普遍规律,探索其深层次的层次结构,形成坚实的理论体系,用这些科学理论认识历史,,指导实践,预测未来。然而,安德森并没有完全否定第一代新左派思想家对历史主义的看法。在他看来,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布瑞斯托尔认为,简单地挖掘、积累和整理史料,对人类历史和社会没有研究意义。历史的流动和变化不会影响对其结构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建立。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理论思考,确实不可能将自然的两个事实联系起来,也不可能洞察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2]在研究历史时,从总体的角度分析历史的结构并抽象出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把错综复杂的史料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找出它们的内在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指导实践,预测未来。在严格分析大量史实的同时,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可以发现和把握历史变迁的规律,掌握其社会结构关系,在纷乱的史料和具体事实中寻找规律,化繁为简,形成相对可靠的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历史。而且,该理论本身来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事实本身,因此该理论也是真实可靠的。因此安德森说:“现在,理论就是历史,它具有过去从未有过的严格性。历史也是一种理论。在描述所有历史事件时,它采用了过去试图避免的理论方法。”[3]28

同时,尽管安德森强调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但它并不完全同意结构主义极端蔑视、漠视甚至敌视历史的态度。极端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在其对待历史的态度中是最重要的,挖掘历史材料以恢复历史的过程并不重要。它强调历史的共时性而非历时性,将具体的历史填充在结构分析的框架中,认为社会历史本身是一个整体,具有复杂的多层次客观结构,其中各种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不仅相互影响,但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收集和分析社会和历史事实的最终目的是找到这一总体的永恒结构,以便对历史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显然,尽管极端结构主义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复杂历史关系各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它过分强调了社会历史的结构,忽视了社会主体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因此,有一个本质主义人在结构主义这个极端,很容易最终变成宿命论者。安德森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无法通过纯粹的结构分析得到有效解释。理解和分析历史,既要看历史的结果,也要看历史的过程。理论的产生必须离不开这个过程。如果理论离开了具体的历史,理论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东西。从过程所那里获得的没有具体历史的抽象理论是不科学和未经证实的。如果是特定的历史事件、材料和如果把理论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社会历史的变化,也不可能从中汲取正确的经验来指导实践。安德森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分离的原因完全相同,即理论与实践的分离[4]。因此,在安德森看来,要以批判的学习态度对待欧洲大陆上的结构主义理论,

不仅要讲理论,还要严格从历史实践中汲取理论,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安德森充分肯定了汤普森等新左派在挖掘和整理历史事件、恢复历史、祛邪求真方面的工作,因为这是获得科学理论的第一步。只有在真实可靠的历史数据基础上,我们才能获得科学的理论。他曾指出:“如果结构在一个超越所有主体的世界中被单独承认,那么有什么能确保其客观性?极端结构主义将永远不会比宣布的人类毁灭更残酷。”[3]

·安德森总结了传统文化主义和极端结构主义的片面性,本文指出,一方面,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不重视总体理论的构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忽视了历史学家提到的经验问题。安德森在批判继承极端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温和的结构主义。一方面,他主张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调查史料,寻找史料背后的规律,更好地了解历史,把握现在,探索未来;另一方面,他认为,寻求完整性的结构框架是以历史事物为基础的。以严谨的态度挖掘和整理历史,是建构理论、发现规律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安德森反对以霍布斯、鲍姆和汤普森为代表的第一代英国新左派“自下而上”的历史观。“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构成了底层民众最普遍的历史。他们反对把重点放在领导上国家宏观层面。他们认为,由此构建的历史可能是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或目的而创造的虚假历史。相反,他们认为应该全面了解底层的普通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只有从最底层的人的角度理解社会历史,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他们坚信,最普通、人数最多的底层人群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最基本的主要内容。“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是当时英国的主流,并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底层人民在不同领域遭受压迫后自觉或无意识斗争的实现。他们强调“自下而上”的历史,因为他们相信,通过人民群众的不断斗争,他们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上层建筑。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他们坚信底层民众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底层阶级对于推动整个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这是值得借鉴的。一些学者认为,这部“自下而上”的历史过分强调底层人群,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过于忽视统治阶级和精英,历史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和安德森批评了这种“自下而上”的历史观。他认为这种历史观并不全面。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依靠某一个阶级或一群人,不能忽视一个而失去另一个。因此,他强调“自上而下”历史观的重要性。他认为,阶级斗争的最终解决必须通过政治层面,而不是其他层面。虽然统治阶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比较复杂,也比较难研究社会历史,与“自下而上”的历史观相比,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德森强调,如果忽视“自上而下”的历史观,“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是不完整和不完整的。

·安德森认为社会结构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虽然每一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他强调各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容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在整体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在研究历史上各种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他一方面不同意各国家或地区按照同一种模式依次发展各种社会形态,。他强调,要从全局上看问题,既要注意物质生产和经济条件,也要注意国家政治水平,注意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他不同意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发展规律。他认为,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整个历史上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对其加以修正和简化。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整体的基础上积极分析和把握其结构和功能。

批判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他中和了阿尔都塞较为极端的部分,形成了较为温和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介绍结构主义,试图打破英国传统文化主义的僵局,进一步整合历史主义,形成了他独特的温和的结构主义理论,在整体框架下思考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尽管他围绕结构进行了很多讨论,但他并不完全同意阿尔都塞的极端观点。他认为阿尔都塞过于重视结构的作用,忽视了历史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安德森对第一代新左派历史主义的态度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他承认历史主义在理解历史方面的重要作用。安德森我们总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吸收两者的精华,以便更系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然而,

由于结构主义本身的极端和狭隘性质,安德森历史理论的结构主义痕迹也非常明显。虽然安德森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存在,但整个社会是由相对独立和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然而,他低估了国家制度、法律、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因此,安德森的历史理论似乎非常完整,但他过分强调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结构。我们对历史上一些动态的重大事件和变数关注不够。一方面,他认为建构历史、发现规律的过程离不开丰富准确的史料,历史的建构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对史料的详细调查和理性分析,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但同时,他也认为,人们不可能认识原始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由我们的祖先世代相传的。在理解历史的过程中,每一代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先入之见。为了证明他们的想法,他们不断查阅资料进行考证。这样,被证明的历史很可能是历史学家的历史思想,这是不可避免的偏见。代代相传的所谓历史规律不能说是正确的客观的在这里,安德森陷入了自相矛盾。

和马克思曾经说过,结构的方法与历史主义的不同只是在相对意义上。它们是独立和相互依存的。历史与思想同时出现,理论是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是对具体历史进行抽象后得出的结论。思想摆脱了历史中的偶然因素,才是最能反映历史本质和规律的结论,因此,理论来源于历史,是历史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总结过去的历史规律,找出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现实生活,甚至预测未来。马克思认为,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实现结构主义与历史主义的真正融合,克服各自的片面性,真正理解社会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安德森也在后期反思了他之前的结构主义。他没有像以前那样激进,而是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解释结构主义。他认为,如果只强调结构,所有的历史都会固定在这个框架中,其客观属性也无法得到任何保证。安德森想了想。他试图在结构和历史主题之间找到平衡。他认为,无论只强调哪一个,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

·安德森倡导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挑战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模式,并与第一代新左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尊重第一代新左派的学术研究,但不同意这一观点第一代历史研究方法并认为它们不适用于今天的历史形式,并没有真正推动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此基础上,安德森与第一代新左派进行了20多年的辩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思想。这场辩论引发了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思考,增进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提高了人们的理论兴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发展。简而言之,安德森作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以批判的发展态度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试图将结构主义方法与经验主义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是经验主义和传统主义一味坚持英国和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轻易放弃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根据英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坚定地探索马克思主义。虽然他对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不可避免地会以某种方式导致矛盾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他用结构主义来解释唯物史观的创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引用

[1]e.p.汤普森。理论与文学散文的流行[M]。月评出版社,1978:12。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00.

毕业历史论文第2篇

一,世界史专题

1,尼罗河流域文明

2,两河流域的政治与经济

3,佛教

4,略论旃荼罗笈多

5,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6,雅典民主政治

7,希腊神话

8,基督教

9,格拉古兄弟改革

10,东西方上古史政治制的异同

11,克伦威尔

12,近代美国对华文化渗透

13,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

14,法国大革命

15,拿破仑战争

16,《1787年宪法》

17,新航路开辟

18,明治维新

19,俾斯麦

20,彼得一世改革

21,美国邦联制与联邦制的转变

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3,文艺复兴

24,二月革命

2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战后国际格局

26,关于德国的战争责任与战后补偿

27,凯末尔改革

28,1939年苏联外交选择

29,国际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0,中,美,俄,日,欧相互关系研究

31,巨变

32,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趋势

33,两岸关系谈

二,中国史专题

1,孔子

2,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

3,周公与西周文教制度

4,百家争鸣

5,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6,秦律

7,秦汉政治

8,春秋政治

9,南北朝

10,汉武帝

11,汉代政治与汉代学术

12,三国人物评价

13,唐代政治,经济与文化

14,唐代对外文化交流

15,北宋政治,经济与文化

16,元代

17,明清政治,经济与文化

18,《红楼梦》与清代学术文化

19,胡适与现代中国

20,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再认识

21,鸦片战争

22,太平天国

23,洋务运动

24,辛亥革命

25,新文化运动及

26,国共合作

27,抗日战争

28,解放战争

29,1959年庐山会议研究

26,1957年以来阶级斗争扩大化左倾错误的发展过程及其教训

27,三大改造改造历史经验

28,关于三面红旗(总路线)评述

29,与""的发生与发动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31,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意识的转变的历史经验

32,北洋军阀

三,邢台地方史专题

1,简论邢文化的历史地位

2,祖乙都邢考辨

3,论石勤的历史地位

4,简论后赵文化与民族融合

5,隋唐邢窑的历史地位

6,略论后周太祖郭威

7,后周世宗评价

8,元初"邢州大治"的历史作用

9,郭守敬的历史地位

10,刘秉忠的历史地位

10,邢台古代历史文化及人物研究

四,历史要籍专题

1,《周易》中的德治思想及现代价值

2,《左传》中的民本思潮与现代人本管理

3,《吕氏春秋》中的管理思想

4,"三纲五常"新论

5,传统"孝德"与和谐社会

6,儒家经典中的人本精神与人本管理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代意义

8,《淮南子》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毕业历史论文第3篇

诚如萧公权先生在论康有为的巨著中所说:“康有为深受西方物质文明的影响,非常欣赏物质文明所带来的既舒适又安逸的生活”。康氏认为那是现代化的成果,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既然是共同的现象,不同的国家虽然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但不可避免走向共同的发展途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进化程度主要取决于物质上的成就,所以欧美国家,特别是英国,走在富强道路的最前头,其他国家落后了,但迟早会跟进。换言之,康有为没有因国家或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谓“宇宙观上的鸿沟“( cosmological gaps)。西方的进步由于先获得精美的物质文明,落后的中国自当力争上游以迎头赶上,他因而称此努力为“物质救国”。    

康有为的文化一元论与他所获得的西方知识有关,他的西方知识主要来自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的西书,除了宗教类之外,几乎全是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籍。其结果使他仰慕实用之学,并相信科学法则可以用到抽象的人文议题上,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形上学甚至神学在内。他认为数学是最完备的知识,故要用几何学来解释平等、财产、惩罚、教育、行政等思想问题。此一“知识论的偏见“( epistemological bias)乃形成康有为人类文明普世观的基石。换言之,他坚信不同历史与文化的国家都能迈向共同的发展道路。    

康有为于戊戌政变后虽经由英国人的保护,脱险抵达香港,但生命仍然受到威胁。幸得日本友人的帮助以及日本政府的同意,他到东京成为政治避难者,在日本颇受敬重。他欣然与日本仰慕者互通诗文与书法,觉得获得了新生命,故自号“更生“。不过,日本政府受到清廷的压力,不愿继续收留这位政治犯,康只好从横滨前往加拿大的温哥华。之后继往伦敦,要求英国政府协助推翻慈禧太后,恢复光绪的帝位。当此举无效,他又回到温哥华,成立保皇会继续勤王。此一政治行动一时颇有成效,分会遍布美洲与东南亚,引起清廷警惕,以十万两高价悬赏康之人头。当慈禧意欲废除光绪帝位时,康于1900年乘“拳乱”之机,使唐才常在武汉发难,但兵败唐死。   

毕业历史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历史,机遇,以城带乡

 

正文:“三农”问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是我们近一时期最紧迫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从国家层面讲,早已减免了农业税,并赋予农村更多的惠农政策,但从根本上说,有些地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做的还远远不够,有的地方在工业发展、城市扩建的过程中还以占有“三农”财富为代价。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重视三农、会议重视三农上了,而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吸取历史教训,抓住战略机遇,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那么,吸取哪些历史教训?有哪些战略机遇?如何抓住?这里仅从回顾历史,抓住机遇两个方面,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回顾历史(一)不能割断历史。主要指1700年--19世纪末期,我国经济所处位置。历史上我国也曾经是经济大国,在清朝时期,GDP的总量和增长率都远远高于欧洲诸国。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从1700年到1820年,我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我国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我国经济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增长幅度上,都雄踞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但是我国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到 1840年为止,我国年产铁仅有2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我国的第一座炼钢平炉才建于1890年,比西方晚了近30年;第一艘汽船造于1865年,比西方晚了60年。在我国毕业论文提纲,纺纱女手工日产五六两,高的也才十两,昼夜加班才纺出十二两;在美国,1825年每个工人就能看管200个锭子,日产1000绞棉纱。铁路更显示西方发展之快,1825年英国建造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840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国这时还不知铁路为何物。中国的机器工业出现在19世纪末期,比英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还要晚几十年。在回顾这近200年历史的时侯,我们为自己曾经的辉煌而自豪,这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虽然曾经是经济大国,但与历史的长河相比,也是昙花一现。即便那时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但还没到工业革命,即连工业化前期的启蒙阶段还没到,更谈不上重点解决“三农”问题、以工促农、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了。(二)历史欠账太多。主要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几十年,我国在损害“三农”利益发展论文服务。在这一段的历史发展中,事实形成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的局面,即历史欠账太多。

1、先城市后农村。集中表现为多年前的“剪刀差”、城里人下放和无偿征地。即先城市后农村的三把刀。第一把刀是间接地侵占农村财富:即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计划经济几十年,城市低价收够农副产品,再凭粮票低价卖给城里人,城里人又把低价的工业品高价卖给农村。这样的“剪刀差”每年间接夺走农村的1/3财富〔1〕。第二把刀是直接分占农村财富:就是60年代初城里干部下放,文革期间学生下乡,无论是那一种,其直接后果都是城里人到农村直接分占农民的财富。第三把刀是抢占农村财富: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扩建无偿占地是常有的事,就是改革开放后的10年,城市扩建、工业园区等无偿征农地也是普遍现象。这三把刀的最终结果都是把农村大量的财富让给城市,即先城市后农村。

2、先工业后农业。根本原因就是农业要有新的进步、新的起色,没有工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铁器,没有机械,没有化肥、药物,没有排灌设备等,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这就出现了一个定式——农业要有新发展,就得先发展工业〔2〕。我国在150年以前农业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就是因为工业很少,农业生产力总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那时农民全部被捆在农业上,没有余粮养活工人,农民只能从事农业,工业几乎停滞不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几千年几乎没什么变化〔3〕。再者,农业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制约多、比工业受益少而慢,而工业才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到了现代社会,才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我国就是:在工业大干快上、保护城市的时候,在开发园区、发展城市的时候,在工业集聚到城市扩建的时候,牺牲的统统是农业。

3、先市民后农民。在生活必需品供应紧缺的年代,多数都是凭票证供应的,而这些票证都是优先发给市民。从享受低价的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到住公房,农民总是不如市民〔4〕。多年前市民的子女当兵回来就可安置工作,农民的子女就不行。最不可理解的是,在工伤意外身亡的赔偿中,同一个事故,市民的赔偿标准都高于农民。在我国很长的几十年时间里,就业上班也是先安排市民,有了非农业户口就等于有了工作,招工先招城市户口,有一段时间只要是国家正式工子女就可以顶替转为国家人;到了后期更为愚蠢的是,有的农民白白花了几代人的血本为子女买了个非农业户口毕业论文提纲,但城里职工又下岗了,由于不学无术,还是没有工作。

(三)借鉴国外经验。主要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以城带乡的做法和经验。这一段历史虽然发生在外国,但他们有很多工业管理农业的做法和以城带乡的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额补贴“三农”功不可没,数额巨大,这种补贴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美国农业十分发达。德国“城乡等值化”是新农村建设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等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实现与城市生活相同等值的目的。荷兰的农业奇迹得益于走重视科技、优化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道路,从传统农业弱国发展为现代农业强国。丹麦长期致力于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农业经营向高度集约化、专业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并超出预期目标。墨西哥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推出“农村发展计划”,通过联合零散的农业生产者建立合作社,达到一体化的规模生产、加工和销售模式,成立“联盟在身边”互助基金。澳大利亚较低的土地产出率却造就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以粗放和集约并存提高生产率为主的农业发展特色。韩国农业发展得益于“新村运动”和“农协”两个动力:“农协”向农民普及农业新技术、建立购销渠道、向农民提供信贷和保险,为农民致富提供资金保障。

这些国家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主要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立法、加大政府投资和融资支援、充分发挥农业协作合同组织的作用、遵循“三农”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发和调动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些做法和经验正是我们加快以城带乡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学习的。二、抓住机遇

(一)抓住关键时期。我国现在所处位置GDP虽然世界第二,但人均仍在100名左右;到2020年,我们GDP可能上百万亿,但人均仍远不及美国和日本。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中,工业化已越过了前期达到了中期,这是城市大建设快速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好时期,是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我们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元又恶意贬值,我国又是持有美元资产最多的国家,但我们率先在全球走出危机低谷;我们虽然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还不成熟,各地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我们已经从仿造、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虽然以城带乡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其他国家农民进城直接就成了城市人口,没有户口之分,而我国农民进城至少若干年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但近些年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很快,这一次人口普查结论我国城镇化达49%还多。我们要抓住这些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论文服务。(二)适应城市预测。据2020年前国家城市结构和预测〔5〕,2010年,我国已有城市1100个,其中特大城市60个,大城市70个,中等城市352个,小城市616个。到2020年,我们的城市总量要达到1400个,其中,特大城市98个,大城市78个,中等城市490个,小城市734个;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的建制镇将从23600个增加到28500个,全国城市化率达60%。以上仅是不同规模的城镇统计及发展预测,实际发展可能比预测的更快。当前,正是新一轮的全国旧城改造、扩建提升、拓展城市空间、增强承载力的高潮,这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以工促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能力,进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我们要主动适应国家城市发展的预测,特别在今后的10年时间,我们要乘势而上,在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中,在城镇化的征迁拆违中,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三)利用有利环境。国际大环境对我们有利,尽管世界很不安宁,美韩日联合军演、利比亚战火不断、反恐趋于复杂化,但我们长期形成的和平外交、善意外交政策使我们在世界上交了很多朋友;我们虽然不是人均很富裕的国家毕业论文提纲,但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并正朝着强国富民的目标前进;伊拉克、利比亚等人均不是很富有吗?但富有不能说明他们军队强大,我们党领导的人们军队是强大的;我们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是历史上最稳定的,至少说在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安全、稳定建设的环境。国内呢?国内环境对我们更有利,共产党执政对人民百姓有无比的优越性,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加快以城带乡的必然性。我们十一五取得了辉煌成就,奥运会、残奥会、亚运会、世博会在我国圆满举行足以说明我国和平盛世、安全稳定的环境;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出台、灾区恢复重建速度如此之快足以说明党以城带乡的决心和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借博鳌亚洲论坛、金砖五国峰会之力,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四)按照规划要求。我们已胜利完成了一五到十一五的目标任务,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启之年。从五级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内容看,国家层面: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省级层面(安徽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市级层面(蚌埠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着力破除束缚农民进城的体制机制障碍。县级层面(五河县):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层面(五河县十五个乡镇):十五个乡镇为了以镇带村,围绕五河县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要求,以征迁拆违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根据五个级别的十二五规划中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内容,我们深知在“十二五”期间,“三农”问题是最重要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快城市的发展,但在统筹“三农”和 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支持农村是主线。我们要围绕这个主线,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参考文献:

〔1〕〔2〕〔3〕〔5〕迟福林、殷仲仪.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4〕徐希燕.农村发展经济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毕业历史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历史,机遇,以城带乡

 

正文:“三农”问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是我们近一时期最紧迫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从国家层面讲,早已减免了农业税,并赋予农村更多的惠农政策,但从根本上说,有些地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做的还远远不够,有的地方在工业发展、城市扩建的过程中还以占有“三农”财富为代价。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重视三农、会议重视三农上了,而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吸取历史教训,抓住战略机遇,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那么,吸取哪些历史教训?有哪些战略机遇?如何抓住?这里仅从回顾历史,抓住机遇两个方面,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回顾历史(一)不能割断历史。主要指1700年--19世纪末期,我国经济所处位置。历史上我国也曾经是经济大国,在清朝时期,GDP的总量和增长率都远远高于欧洲诸国。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从1700年到1820年,我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我国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我国经济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增长幅度上,都雄踞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但是我国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到 1840年为止,我国年产铁仅有2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我国的第一座炼钢平炉才建于1890年,比西方晚了近30年;第一艘汽船造于1865年,比西方晚了60年。在我国毕业论文提纲,纺纱女手工日产五六两,高的也才十两,昼夜加班才纺出十二两;在美国,1825年每个工人就能看管200个锭子,日产1000绞棉纱。铁路更显示西方发展之快,1825年英国建造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840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国这时还不知铁路为何物。中国的机器工业出现在19世纪末期,比英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还要晚几十年。在回顾这近200年历史的时侯,我们为自己曾经的辉煌而自豪,这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虽然曾经是经济大国,但与历史的长河相比,也是昙花一现。即便那时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但还没到工业革命,即连工业化前期的启蒙阶段还没到,更谈不上重点解决“三农”问题、以工促农、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了。(二)历史欠账太多。主要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几十年,我国在损害“三农”利益发展论文服务。在这一段的历史发展中,事实形成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的局面,即历史欠账太多。

1、先城市后农村。集中表现为多年前的“剪刀差”、城里人下放和无偿征地。即先城市后农村的三把刀。第一把刀是间接地侵占农村财富:即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计划经济几十年,城市低价收够农副产品,再凭粮票低价卖给城里人,城里人又把低价的工业品高价卖给农村。这样的“剪刀差”每年间接夺走农村的1/3财富〔1〕。第二把刀是直接分占农村财富:就是60年代初城里干部下放,文革期间学生下乡,无论是那一种,其直接后果都是城里人到农村直接分占农民的财富。第三把刀是抢占农村财富: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扩建无偿占地是常有的事,就是改革开放后的10年,城市扩建、工业园区等无偿征农地也是普遍现象。这三把刀的最终结果都是把农村大量的财富让给城市,即先城市后农村。

2、先工业后农业。根本原因就是农业要有新的进步、新的起色,没有工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铁器,没有机械,没有化肥、药物,没有排灌设备等,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这就出现了一个定式——农业要有新发展,就得先发展工业〔2〕。我国在150年以前农业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就是因为工业很少,农业生产力总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那时农民全部被捆在农业上,没有余粮养活工人,农民只能从事农业,工业几乎停滞不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几千年几乎没什么变化〔3〕。再者,农业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制约多、比工业受益少而慢,而工业才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到了现代社会,才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我国就是:在工业大干快上、保护城市的时候,在开发园区、发展城市的时候,在工业集聚到城市扩建的时候,牺牲的统统是农业。

3、先市民后农民。在生活必需品供应紧缺的年代,多数都是凭票证供应的,而这些票证都是优先发给市民。从享受低价的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到住公房,农民总是不如市民〔4〕。多年前市民的子女当兵回来就可安置工作,农民的子女就不行。最不可理解的是,在工伤意外身亡的赔偿中,同一个事故,市民的赔偿标准都高于农民。在我国很长的几十年时间里,就业上班也是先安排市民,有了非农业户口就等于有了工作,招工先招城市户口,有一段时间只要是国家正式工子女就可以顶替转为国家人;到了后期更为愚蠢的是,有的农民白白花了几代人的血本为子女买了个非农业户口毕业论文提纲,但城里职工又下岗了,由于不学无术,还是没有工作。

(三)借鉴国外经验。主要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以城带乡的做法和经验。这一段历史虽然发生在外国,但他们有很多工业管理农业的做法和以城带乡的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额补贴“三农”功不可没,数额巨大,这种补贴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美国农业十分发达。德国“城乡等值化”是新农村建设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等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实现与城市生活相同等值的目的。荷兰的农业奇迹得益于走重视科技、优化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道路,从传统农业弱国发展为现代农业强国。丹麦长期致力于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农业经营向高度集约化、专业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并超出预期目标。墨西哥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推出“农村发展计划”,通过联合零散的农业生产者建立合作社,达到一体化的规模生产、加工和销售模式,成立“联盟在身边”互助基金。澳大利亚较低的土地产出率却造就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以粗放和集约并存提高生产率为主的农业发展特色。韩国农业发展得益于“新村运动”和“农协”两个动力:“农协”向农民普及农业新技术、建立购销渠道、向农民提供信贷和保险,为农民致富提供资金保障。

这些国家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主要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立法、加大政府投资和融资支援、充分发挥农业协作合同组织的作用、遵循“三农”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发和调动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些做法和经验正是我们加快以城带乡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学习的。二、抓住机遇

(一)抓住关键时期。我国现在所处位置GDP虽然世界第二,但人均仍在100名左右;到2020年,我们GDP可能上百万亿,但人均仍远不及美国和日本。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中,工业化已越过了前期达到了中期,这是城市大建设快速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好时期,是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我们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元又恶意贬值,我国又是持有美元资产最多的国家,但我们率先在全球走出危机低谷;我们虽然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还不成熟,各地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我们已经从仿造、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虽然以城带乡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其他国家农民进城直接就成了城市人口,没有户口之分,而我国农民进城至少若干年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但近些年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很快,这一次人口普查结论我国城镇化达49%还多。我们要抓住这些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论文服务。(二)适应城市预测。据2020年前国家城市结构和预测〔5〕,2010年,我国已有城市1100个,其中特大城市60个,大城市70个,中等城市352个,小城市616个。到2020年,我们的城市总量要达到1400个,其中,特大城市98个,大城市78个,中等城市490个,小城市734个;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的建制镇将从23600个增加到28500个,全国城市化率达60%。以上仅是不同规模的城镇统计及发展预测,实际发展可能比预测的更快。当前,正是新一轮的全国旧城改造、扩建提升、拓展城市空间、增强承载力的高潮,这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以工促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能力,进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我们要主动适应国家城市发展的预测,特别在今后的10年时间,我们要乘势而上,在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中,在城镇化的征迁拆违中,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三)利用有利环境。国际大环境对我们有利,尽管世界很不安宁,美韩日联合军演、利比亚战火不断、反恐趋于复杂化,但我们长期形成的和平外交、善意外交政策使我们在世界上交了很多朋友;我们虽然不是人均很富裕的国家毕业论文提纲,但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并正朝着强国富民的目标前进;伊拉克、利比亚等人均不是很富有吗?但富有不能说明他们军队强大,我们党领导的人们军队是强大的;我们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是历史上最稳定的,至少说在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安全、稳定建设的环境。国内呢?国内环境对我们更有利,共产党执政对人民百姓有无比的优越性,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加快以城带乡的必然性。我们十一五取得了辉煌成就,奥运会、残奥会、亚运会、世博会在我国圆满举行足以说明我国和平盛世、安全稳定的环境;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出台、灾区恢复重建速度如此之快足以说明党以城带乡的决心和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借博鳌亚洲论坛、金砖五国峰会之力,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四)按照规划要求。我们已胜利完成了一五到十一五的目标任务,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启之年。从五级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内容看,国家层面: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省级层面(安徽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市级层面(蚌埠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着力破除束缚农民进城的体制机制障碍。县级层面(五河县):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层面(五河县十五个乡镇):十五个乡镇为了以镇带村,围绕五河县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要求,以征迁拆违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根据五个级别的十二五规划中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内容,我们深知在“十二五”期间,“三农”问题是最重要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快城市的发展,但在统筹“三农”和 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支持农村是主线。我们要围绕这个主线,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参考文献:

〔1〕〔2〕〔3〕〔5〕迟福林、殷仲仪.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4〕徐希燕.农村发展经济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毕业历史论文第6篇

    二、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学习动力

    那么,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例如,对待落后的学生不带有感情色彩,做到一视同仁;在课下主动找学生交流,解答疑难问题等。在师生交流活动中,改进师生之间的相处方式;通过调控师生双方的互动性,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三、开展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一个教师在期末考试前对历史知识复习的过程中,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历史练习题,然后把班级里的学生平均分成五组,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一节课过去后,教师提问“:请问二战的时候同盟国和协约国各是哪几个国家?”学生为了回答问题,热烈地讨论问题,最后最先抢答出的小组获胜。通过竞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毕业历史论文第7篇

记忆文科知识,也像折筷子一样,一双筷子容易折断,但是一整把筷子就很难被折断。这个道理应用到知识的识记方面也是这样,一个知识点也许暂时可以被学生记住,但是不出多长时间就会随着知识的遗忘规律忘却!零散的知识点就相当于一双筷子,而知识面的整体记忆则相当于将多个筷子集中成把,知识的连带性就强,知识点连接紧密、强记于心,便很难被遗忘。

所以,用这种方法记忆历史知识,一旦牢记,即使若干年不复习,也不会被遗忘。

因为历史知识都是处在一个历史整体中的,我们要考试的大纲知识也在这个整体中,一旦识记住了知识整体,把准知识整体的脉络,再去记大纲要求的零散知识,就相当于拿折断一把筷子的劲儿去折一双筷子,简直游刃有余。

好的历史教师会指引学生先学习知识整体,再将这整体中的单个知识点个个击破。

很多的文科生会有这样的学习体会。那就是,我们学习了四五年的历史了,可是对于家乡的历史却仍不了解。只记得大纲上要求我们这样记忆,这样的历史知识,终归是从书本上来的,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有的还很抽象,所以学起来会索然无味儿,所以,很多文科生的历史,从书本上来,最终又回到书本中去,只是应付应付考试,于生活无益,过后便不会形成历史知识在脑中的条件反射,学不学它,之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于是乎历史学便像书柜上的花瓶一样,美观而不实用了… …

其实,历史学并不是不实用,而是我们并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历史本就是一门十分智慧的学问。只是应试教育将历史学刻板化了!刻板化的应试教育,不仅麻木了学生,更麻木了历史教育、历史教师。

为了考试而背记的历史知识,永远没有用处,只怕一参加工作便彻底忘却了上学时所记忆的知识点,更别提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了。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试而让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这种知识除下拿来应考,别无它用,也不会被学生记忆的时间太长,更与社会实践无益,多显得有些浪费我们的脑细胞。

多数文科生学完历史学后,知道的全是些夸夸其谈的大历史观,至于说自己家族的历史,甚至于自己所在县、所在省的历史着实也没有学清楚,恰恰相反的是,这些历史恰恰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这些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的有用的、有启发意义的历史,别说学生不清楚,恐怕教历史的老师也不尽然全知。给学生一瓢水的前提是自己得拥有一桶水,教育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在学生心中形成整体思考,整体记忆,除此之外,;历史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明晰并对一个历史知识点记忆深刻,就必须用一系列的历史知识去诠释这个知识,只有教师懂得的多一些,学生了解过去的眼光才能更深邃些。如果让学生强行记忆的历史知识,离他(她)们的生活很远,那又怎么让历史学深入到学生心中并应用到学生生活领域?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学习历史的那段岁月,我们只记得二战时,日本在1931年开始侵华,1937年全面侵华,至于说日本人哪天打到了我们的家乡,我在当时就很疑惑,老师只是整天让我们死记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过去。我承认当时我们记忆的所有日军侵华史都必识、必记,但是我们恐怕更想了解的还是自己生长的、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这片热土上的历史。学了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历史,也许不能当饭吃,但是在高中、大学毕业后,我们至少可以将这段历史作为故事,讲给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不至于让以后我们的儿孙们问到故去的一切时,哑口无言,让我们这些上过大学的爷爷、奶奶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