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级护理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4 15:21:15
高级护理论文

高级护理论文第1篇

本文作者:贾哗芳魏琼工作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

值月高级责任护士每日完成分内工作,参与科内非正常工作时段的护理管理工作。值月高级责任护士参与科内非正常工作时段的护理管理工作,督查全面护理工作质量,并及时反馈与整改。当发生护理差错、缺陷时及时向护长汇报并查明原因,组织讨论和制订整改措施。协助科护士长管理好手术室的秩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协调科室应急情况下的工作。作为一名值月高级责任护士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帮助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协调人员、连台手术、急危重患者手术的安排,制订急危重患者的护理计划,对一线护士的手术病人护理管理,专业技术及质量安全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加强医护沟通,为一线护士更好地展开下一步的护理患者工作做好准备。值月高级责任护士检查指导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落实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都必须在制度的监控之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值月高级责任护士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优势,按区域担任手术间无菌技术、规范操作指导及监督工作,加强实习生、进修生、轮转护士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新人室的护理人员严格要求,使各种行为规范,遵守制度成为习惯,加强护理人员的医德修养,培养其“慎独”精神,时刻把医疗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是医院的重点,高级责任护士每月配合感染管理科完成各项目的检测及检查并达标。对手术各区域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分配到人,指导并加强保洁人员对保洁工具的正确清洗、消毒及合理使用,以及保洁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督促做好专科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定期检查。规范手术专业配合,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充分挖掘了护理人员的潜能,激励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安全意识方面,严把手术病人安全核查关,及时发现手术室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杜绝安全隐患。每日主持晨会,及时报告科内发生的新特事件,就科内各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按计划组织科室民主生活会,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问题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估,使护理问题得到及时改正。月末完成各岗位工作总结并制定下阶段工作计划,值月高级责任护士每月以幻灯片的形式或书面向护理部汇报质控总结。

(l)实行高级责任护士值月管理,对科室作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管理,为手术室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增加了管理者的执行力度,提高了团队凝聚力。(2)高级责任护士值月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了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准确、有效,有利于协调科室应急情况下的急救工作,有利于医护、护患沟通,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安全感。(3)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责任感,潜能得到挖掘,以往所有护士都做同样的工作,使部分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和护师缺乏上进心,没有真正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4)值月高级责任护士通过对护士业务技术、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言传身教,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管理工作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其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也因此而得到不断的提高。

高级护理论文第2篇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选择江苏、江西、广州、甘肃四省,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基础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可行性。共发出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本次调查还对受访人员的权威程度进行了调查。权威程度(Ca)由受访者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判断系数Ci)和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系数Cs)两个因素决定,Ca=(Ci+Cs)/2。Ca≥0.70表示具有较好的权威性。根据本调查受访人员的自评,本次调查的166人的Ca平均值为0.87,权威程度较高。

1.2分析方法

回收问卷使用EpiData3.1录入,使用SAS9.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以《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为依据,将临床护理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归纳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5个维度,并进一步梳理出一级指标11个和二级指标20个(表1)。调查要求受访者对每项指标在护理高级职称评价中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采用5分制,5分表示非常重要,3分表示一般重要,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

2.2评价指标体系重要性、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2.2.1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根据受访者对5个评价维度各项指标赋分情况,得出5个评价维度重要性的评分,护理教学维度的得分最高(4.23分),其次为基本情况维度(4.16分)、护理工作维度(4.03分),护理科研(3.75分)和社会工作(3.31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

2.2.2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11个一级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分来看,得分较高的3个指标是护理安全(4.66分)、上一职称工作年限(4.43分)、工作总结创新(4.33分),得分较低的指标是科研课题(3.78分)、论文论著(3.72分)、社会工作(3.31分)。其余指标评分分别为临床教学情况4.23分,学历4.18分,工作质量4.17分,年度考核结果3.87分,工作数量3.79分。

2.2.3各维度对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

对于在正、副高级职称评价中5个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受访者评分的意见趋一致,均认为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较为重要,而社会工作和护理科研重要性相对较低(表2)。基本情况、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3个评价维度对于正高级评价的重要性显著高于副高级(P<0.05),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两个维度对于正、副高级职称评价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

2.3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可行性的调查结果

将医疗机构类型按照城市大医院、县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划分为3个层级。结果显示,受访者对5个评估维度在各层级机构的可行性的评估结果总体方向一致(表3)。普遍认为基本情况维度的可行性最高,达82.0%;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维度的可行性较低,分别为64.5%和55.5%。受访者对于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基本情况可行性的认可率均较高,且无差异。但对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评价中,护理工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社会工作4个评价维度的可行性认可率,均明显低于城市大医院和县医院(P<0.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正高级与副高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需体现差异化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所有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护理职称评价中重要性的赋分均高于3分,说明所列指标在副高级和正高级评价中均应予以考虑。调查结果同时提示,所列指标对于不同级别护理职称评价中的权重需差异化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时间和经验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且贡献率高达20%以上,应赋予基本情况、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学各项指标更多权重[1]。正高级的评价中,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赋权可重于副高级。

3.2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标准应予区别

目前的评价标准与各层级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层级的分析结果提示,对以城市大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所有指标均应加以评估;对以县医院为代表的二级医院,评价指标与三级医院相差不大,可适当降低对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维度的指标权重;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一级医院,应在二级医院的评价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对疑难重症护理、特级一级护理、护理管理等护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维度指标的评价权重,而对体现其工作特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次数”指标,应加大评价的权重。

3.3临床护理评价不宜过于倚重科研和论文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评分仅高于社会工作维度,反映了一线工作者对评价更应侧重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综合评价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论文数量往往是申报职称的“门槛”,形成了护理人员较普遍的“重论文、轻实践”的状况,而且,与医师相比较,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参与科研的意识薄弱且经费获取困难,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矛盾更为突出,“论文搭车”现象成风,使得护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钻研业务实践能力,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2]。

3.4完善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职称评价标准研究

高级护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 高级职称 能力特点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交流全面提高,人类健康迅速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随着人们对健康出现多元化的需求,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立体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理学科面临的挑战更大。人才已经成为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护理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护理人才,护理高级职称人员又是护理人才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沟通调节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护理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于2005年6~9月,分别对58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了有关其自身能力特点的问卷调查及对105名非高职护理人员进行了关于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认同度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为如何充分发挥高职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我省8所医院高级职称护理人员58名,其中主任护师3名,占5.17%,副主任护师55名,占94.83%;年龄40~54岁,平均45.83岁;学历:研究生4名,本科32名,大专22名,工作年限20~37年,平均26.7年。非高职护理人员105名,平均年龄32.8岁,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平均工作年限8.5年。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实际情况设计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包括专业技能(8条)、服务意识(5条)、沟通能力(6条)、教学经验(6条)4个方面,共计25条。分别对高职护理人员与非高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分采用模拟评分方法,从0~10分。各项分值越高说明其能力自评度越高,该项能力越强;非高职护理人员对高职护理人员的该项能力特点认同度越高。并通过问卷调查从25条内容中得出认同度最高的8条内容,用百分比表示。

1.2.2统计学方法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数表示。

二、结果

2.1调查结果发放问卷调查表163份,收回149份,有效率91.41%。其中发放高职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58份,收回57份,有效率98.28%;发放非高职护理人员问卷调查表105份,收回92份,有效率87.62%。

2.2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能力特点问卷评分结果见。

2.3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主要能力特点自评度最高的8项内容见。

2.4非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高职护理人员能力特点认同度最高的8项内容见。

三、讨论

3.1强硬的专业技能从调查结果,可以得知高职护理人员普遍认为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其最基本技能。由于技能的掌握是通过多年经验累积起来的,高职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多为十几到几十年,在长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强硬的专业技能,掌握较丰富的专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应对各种急抢救工作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年轻护士进行各种护理技能、理论的提高得到了非高职护理人员的一致认同。她们是各专科领域内的临床护理能手,是掌握专门化知识的专家型护理技术人才。在提高护理质量的过程中扮演督导者的作用,能对护理质量常抓不懈,从而为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为保证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供依据。

3.2较强的服务意识自上世纪至今护理事业有了巨大的变化,护理专业领域有了较大的扩展,护理实践范围也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商业知识与技能、服务行业的需求更加突显表257份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调查问卷自评度前8项的出来,其实质就是医疗服务企业化。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病人的满意度。故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强,普遍具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现代护理服务意识观念转变迅速。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能从多角度护理病人,全方位关心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患者的肯定。因此她们是活跃在护理服务一线,是整支护理队伍中的带头人和排头兵,能带动护理服务的发展。

3.3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高职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开展、实施、提高等方面顺利进行的保证。她们良好的沟通能力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误解环节,提高各层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良好医护关系、护患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问卷调查得出高职护理人员对角色的适应性强,承受能力强,对平衡工作与家庭有一定的能力。她们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与病人及家属、上级、同事、同学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她们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医患关系中起着桥梁作用。她们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技巧,讲究沟通艺术,通过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团结、激励、引导护士工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4丰富的教学经验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是对护理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年轻护生、护士的学习效果。高职护理人员多是一肩双挑,她们不仅是临床上的护理专家,同时也是临床教师,她们坚实的理论基础,强硬的临床操作技能为护理临床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她们承担着不同层次学历的教学任务及对新进护士的培养。在十几至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改革中她们是开路先锋,在培养护理人才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医疗护理领域的发展,护理模式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管理型护理团队是适应性团队,能够在不断提高的护理模式环境中发展;管理型护理团队是创新性团队,能够在优胜劣汰的服务市场竞争中创新进步;管理型护理团队是实践性团队,能够在不断更新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省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比例较小,如何充分发挥她们在临床工作各层面中的作用是摆在每家医院面前的挑战。为了满足目前护理事业的发展,就需要我们管理者根据高职护理人员的能力特点动态调整其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大力.加快护理人才培养促进医院建设全面发展.护理管理杂志,2003,3(4):1-3.

2 崔建新.培养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重庆医学,2006,11(35):2101.

3 Kleinman CS.Leadership roles,competencies,and education:how prepared are our nurse mangers?J Nurs Adm,2003,33(9):451-455.

4 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1,11(1):24-28.

5 肖柳红.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A):55-56.

高级护理论文第4篇

1.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万州区1所三级医院、8所二级医院的136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45岁41人,46~50岁79人,>50岁16人;学历:大专5人,本科131人;婚姻:已婚/同居132人,离异/分居4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22人,主任护师14人;职称年限:1~5年37人,6~10年71人,≥11年28人;职务:护士21人,护士长106人,护理部主任9人;工作年限:≤25年17人,26~30年96人,>30年23人;医院级别:三级医院85人,二级医院51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称、职务、职称年限、学历、工作年限、医院级别等。②职业生涯高原问卷:该问卷由谢宝国等[2]编制,问卷有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16个条目,其中12个正性条目,4个负性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一般”、“比较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1~5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越严重。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为0.887。

1.2.2调查方法

利用召开护理学术会议以及各医院护士集体学习或开会的机会进行调查,问卷采取匿名方式,调查前告诉研究对象调查结果仅用于科学研究。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57份,有效问卷136份,有效回收率为86.62%。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t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情况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为(3.21±0.26)分,其中层级高原得分为(3.72±0.73)分,内容高原得分为(2.94±0.33)分,中心化高原得分为(3.16±0.74)分。

2.2不同人口学特征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学历和婚姻、医院等级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项目得分比较。

2.3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职业高原得分为应变量,以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年龄和职务。

3讨论

3.1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处于中等水平,层级高原得分最高,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表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目前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这可能与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有关,此种管理模式使向上的职位越少[4-5],护士的管理岗位是有限的,能成为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的毕竟是少数。就目前情况而言,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由副高晋升为正高职称,名额往往有限,对晋升所要达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其向上的职业发展受到更多限制。内容高原得分最低为(2.94±0.33)分,表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保持良好态势,没有停滞。原因可能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工作职能的不断扩展有关。特别是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迅猛发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年、优质护理服务、等级医院评审等活动的开展,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等护理工作内涵的延伸,要求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必须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从而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起到领头羊作用。

3.2人口学因素对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影响

3.2.1年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业高原现象越严重。年龄是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主要预测因素。相比于年轻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年龄较大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在慢慢减退,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较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6];比较容易安于现状,缺乏进一步晋升的动机,其职业高原现象更严重。

3.2.2职务

本研究显示,护理管理者较护士的职业高原现象更严重,职务是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主要预测因素(P<0.01)。长期以来,医院主流文化认同晋升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成功标志[7]。护士成功的唯一标志就是是否走上管理岗位,成为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这使很多护理人员期望在职位上得以晋升,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所以无职务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有向上的动力和职位晋升的空间,愿意积极进取,自我激励,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已达到职位晋升的高峰,升迁的可能性很小,看不到未来职业发展的希望,时间过长,就会丧失主动进取的精神;现行的以医疗为主导的卫生体制使护士长的自受到一定的限制[5],无法展示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因而会产生强烈的职业挫败感和工作无成就感。

3.3建议

高级护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59-02

Th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Methods:30 nurse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0 to October 2012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routine management group)15 cases and group B(hierarchical management group)15 cases,then the operation scor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cor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doctors,patients and the nurse for the nursing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operation score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score of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A,the satisfaction of the doctors,patients and the nurse for the nursing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P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hierarchical management;effects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除去手术医师的手术质量外,护理质量对于手术患者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预后等。本文中笔者就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的30名护理人员分为A组(常规管理组)15名和B组(层级管理组)15名。A照组的15名护士中,均为女性,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8.3±3.3)岁,工作年限1.5~22.3年,平均(7.5±2.6)年,文化程度:本科2名,大专8名,中专5名。B组的15名护士中,均为女性,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8.7±3.5)岁,工作年限1.4~21.9年,平均(7.7±2.4)年,文化程度:本科2名,大专9名,中专4名。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工作年龄及文化程度构成比方面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包括统一排班、学习及工作等涉及护理的所有方面的内容,每个步骤都按部就班地进行。B组采用层级管理管理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共分为四个层级即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普通护理人员四级,规定好每一个层级的具体工作目标及管理权限,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意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的运用,每一个高级层级的均仅指导下一个层级的工作,护士长指导其下一级的高级责任护士的工作,高级责任护士指导初级责任护士的工作,而初级责任护士则指导普通护理人员的工作,护士长下设2名高级责任护士,两名高级责任护士分管两班护理人员。后分别于实行管理的前后对所有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及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

1.3评价标准

1.3.1 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

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分别采用自制的考卷进行,考卷内容涉及手术室护理的各项内容,尤其注意重点的内容,问题要注意涉及发散性思维的内容,不过于拘谨。分别于护理管理前后对其进行调查。

1.3.2 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

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采用无记名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13.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的形式)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比较

将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管理后B组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明显高于A组,P均

2.2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两组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将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两组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B组的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A组,经比较,P均

3讨论

层级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明确各职位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而手术室护理管理即指以护士长为最高级别,按照护士的综合素质层级进行分配任务进行管理的护理过程。常规的管理模式各级人员要兼顾的方面均较多,而护理工作人员精力有限,本来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即很大,加之要顾及的方面较多,护理质量的提高即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找到一个既能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其护理质量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手术室护理需要更高层次的护理质量,其对于护理的要求更高,且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质量及预后,关系重大,要求护理人员时刻精神集中,而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强度又非常大,故手术室的护理应引起各级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层级管理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的护理管理模式,其可综合各级护理人员的优势,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以使手术室护理质量达到最佳化。

本文中笔者就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比较的评估项目包括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及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从表1及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管理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要明显高于传统的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而这些数据也肯定了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可取性,因此,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华颖,陶红梅,郑凯兰.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成组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220.

[2] Sally Pickard,Paula Baraitser, Janice Rymer,,et al. Can gynaecologyteaching associates p rovide high quality effective training formedicalstud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J].Comparative study. BMJ,2003,327 7428):1389 - 1392.

[3] 应文娟,陈书盈, 谢金莲,等.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27.

[4] 阮明琴,彭玉霞,张建坡,等.层级量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8):23.

高级护理论文第6篇

一)材料

护理人员基本数据来源于医院历年人事统计报表。护理人员发表的论文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应用CHKD《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输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检索,将2006-2013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二是医院科研办公室统计的2006-2013年登记发表的论文数和期刊影响因子数。两方面的数据汇总后,筛除非医学专业期刊(含增刊),选择第一作者为护理人员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

二)方法

以自然年为节点,将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影响因子、职称、学历等应用excel表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

一)学历

截至2013年底,护理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的44.34%,比2006年增加10.7倍。

二)职称比例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及2008年实行岗位等级设置后,护理人员高级职称的数量有了一定变化,2013年护理人员高级职称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总数已接近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近1倍。

三)用工结构

2006年起,医院使用派遣制护士逐年增加。2006-2013年派遣制护士人数及其占在编护理人员的比例依次为24人、5.4%,34人、7.7%,39人、8.8%,41人、9.5%,84人、20.0%,118人、27.1%,189人、51.2%,217人、55.4%。

四)情况

2006-2013年护理人员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三、讨论

高级护理论文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工作的146名护士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综合ICU工作的158名护士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本院正式职工且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在综合ICU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3)接受过ICU相关护理知识培训,并能胜任ICU护理工作。排除标准:(1)在综合ICU工作不满3个月调出者;(2)因生病或者妊娠请假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中所有医护人员均对研究内容知情,且提供资料均真实可靠。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科研模式,即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及科研兴趣和能力进行科研工作,包括科研设计、搜集数据及论文撰写等。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科研小组模式,主要包括:(1)成立科研小组。由护士长牵头成立科研小组,包括护士长、护理业务骨干,邀请科室内主治及以上职称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医生担任科研小组顾问,科室内所有护士为成员。共有5位医生参与,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4人。由护士长在科室晨会上公开宣布科研小组的成立并向医生发邀请函和聘书,扩大在科室内的影响力。(2)定期组织科研活动。主要由医生进行统计学相关知识和统计软件操作、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相关内容及科研设计讨论等,并对小组成员组织科研内容相关考试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调整策略;定期举办科研讲座,分享最新文献,实现信息共享。(3)定期组织科研讨论。包括每季度1次的科研设计和每月1次的科研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商讨解决方案。对于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进行汇报,了解进度及其中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4)加强医护合作,建立临床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料共享。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医护交流沟通,共同商讨建立关于某些疾病的临床数据库,如脓毒症、心脏术后患者、颅脑损伤及心力衰竭等者,分工合作进行数据搜集和统计,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实现数据共享。(5)加强医生对护理论文的指导。对于护理人员撰写的论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修改,协助进行统计学软件的操作,推荐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在后续的论文修改中给出指导意见,便于论文及早接收。

1.3观察项目。(1)两组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技术职称和有无行政职务等。(2)两组自评科研能力状况:采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4]来评价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包括6个方面,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方法,得分越高说明科研能力越强。两组护理人员共发放量表304份,回收304份,回收率为100%。所有问卷回收后均由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士采用一致性用于进行评价和统计。(3)两组投稿情况:包括投稿数量、投稿动因(基于晋升职称需要或者个人兴趣)、论文录用数量、投稿至录用时间(即第一次投稿至接到录用通知的时间)、每篇论文修改次数及一次投稿成功率(即第一次投稿即被接受录用的论文数量/投稿总数量×100%)。(4)两组质量:按照的杂志级别和质量分类,包括部级及以下期刊、二级中文核心杂志、普通及核心杂志(即一级核心中文除外中华系列杂志)、中华系列杂志及SCI杂志。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Version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间人口学特征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

2.2两组自评科研能力状况比较.观察组在问题发现、文献查阅、科研设计、科研实践、资料处理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能力强于对照组(均<0.05)。

2.3两组投稿情况比较。观察组投稿数量、录用数量和一次投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投稿至录用时间和每篇论文修改次数小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投稿动因主要为自身兴趣,这一点也与对照组明显不同(<0.05)。质量比较例

2.4两组质量比较。观察组人员发表中华系列杂志和SCI多于对照组,论文质量明显提高(=2.02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