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眼视光专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2 17:44:52
眼视光专业论文

眼视光专业论文第1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有效地实现必须以详实的教学计划和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为支撑[4]。因此,课程设置可以说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手段和实施方式。然而,把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地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设置体系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把握现在的实际,更需要考虑专业未来的发展;此外,它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要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更要反映学科的发展规律。因此,一套符合特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体系必定需要经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及无数次的改革与调整。总之,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该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2“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具体实施

以五年制本科眼视光医学专业为典型例子,其课程设置的主要框架结构为人文和社会学及基础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和眼视光学等三大类。

2.1基础课程:人文和社会学及基础医学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学专业的人文和社会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占22.2%。人文和社会学课程主要包括社科、哲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外语等等,这些课程穿插在不同学年的医学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基础医学课程包括医用基础化学、医用有机化学、医用化学实验、医用细胞生物学、医用物理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头面部解剖、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机能实验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物理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和卫生学等,主要安排在第1至第3学年开设。在使用教材、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和目标等方面,眼视光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的基础医学相关课程均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保持一致。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其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2.3%和37.7%。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差异。

2.2核心课程:临床医学毕业后经过规范培训,成为合格执业医师是眼视光医学专业毕业生基本目标之一,因此,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同样成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骨架”。临床医学课程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等。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临床见习,其学时分别占53.5%和46.5%,主要安排在第3、第4学年,毕业实习则安排在第4、第5学年。在“核心课程”运行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学习,如病例讨论、科室见习、模型练习和体验等,都与前期“基础课程”中的基础医学相融相济。理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一致,课程学时和临床见习、实习轮转时间略少于临床医学专业。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见习考核,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考核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不同。此外,在各个临床科室实习轮转完成前,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考核。

2.3特色课程:眼视光学通过借鉴和引进西方视光学教学体系,“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眼视光学系列课程无论是教材、授课方式还是教学要求和大纲设置等都在不断地完善和趋向成熟[3]。目前的眼视光学专业课程是由系列课程组成的,主要包括眼科光学基础、临床视光学基础、眼科学基础、眼科光学器械、验光学、眼镜学、视觉神经生理学、接触镜学、临床眼科学、斜视弱视学和双眼视学等课程。除了眼科光学基础在第2学年第1学期开课外,其他课程均从第3学年开始设置,毕业实习安排在第4、第5学年。授课方式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或临床见习),其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8.7%和31.3%。考核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或见习考核),课程成绩根据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或见习考核成绩)以及平时分计算,具体比例不同课程略有不同。此外,在各个临床科室实习轮转完成前,学生同样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眼视光学特色课程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且相当比例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使本专业学生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性和规范性的眼视光学知识构架和临床技能。

3“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优势

“基础-核心-特色”这三大课程模块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近年来,医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呼声在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培养医学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因此,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人文和社会学知识的渗透是医学专业知识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学专业的特色就是具备临床医学的属性。由于眼球并非独立存在的器官,某些全身疾病会影响眼睛的生理,而眼睛的状况又可以反映某些全身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因此,眼视光医学教育必须以临床医学作为大背景,而临床医学又是以众多基础医学课程为基础的。基础医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约占1/3,对这些课程内容的掌握能为将来的临床医学和眼视光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医学课程在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占1/4以上,其总学时数和总学分甚至多于眼视光学课程。除了必修课程之外,眼视光学专业还通过选修课或各类讲座的形式来丰富和巩固本专业学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使眼视光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趋向全面和合理,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眼视光学临床工作中做到医理结合,多学科结合,使他们既适合于较高级、较专门化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单位,又适合各级基层单位,这符合我国国情和职业社会需要。

4“基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教学效果评价

眼视光专业论文第2篇

Abstract: Medical Aesthetics is one of foundation courses of Optometry Technology major.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ving standards in recent years, the glasses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demand of the glasses is increasing.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ourse offered of Medical Aesthetics is few.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offering the course by using reverse think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it studies that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the related teaching reform play a role in talent training.

关键词: 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optometry technology;Medical Aesthetic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24-02

0 引言

《医学美学》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由医学美学基本理论、医学人体美、医学审美实践和医学审美教育四大部分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为学生适应专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既有一般的美学的重理论,又有医学课程的重实践的要求。以往的《医学美学》容易出现理论知识抽象,应用不足。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对接,强调对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能使学生将美学理论在专业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推进眼视光技术专业课题体系建设与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我们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更加贴近眼视光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1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能力培养开展课程设计

1.1 眼视光技术专业开设《医学美学》课程是逆向朔源职业岗位专业能力所决定的 我校06年开设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以来,作为云南省内同级别院校中唯一所开设该专业学校,具有专业的教学团队,以及省内一流的眼视光技术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与21家校外实训基地医院及视光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采取“双证”订单培养和顶岗带薪实习的培养模式。其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多年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就业单位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外,还需要验光员及从事视光配镜工作岗位的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包含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学审美能力的要求。因此,我校自09年修订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来,加强了对学生医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医学美学》课程。

1.2 开设《医学美学》课程为了行业发展需要 据调查,目前全国在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中开设《医学美学》相关课程的院校并不多,在培养模式上,存在偏重工科(眼镜制造工艺与材料运用方向)校企一体[1]培养模式及偏重医学实践医商复合型[2]培养模式(验光配镜及视光学方向)的不同,这与服务区域经济实际需要有关,但无论是哪种培养模式,视光学不简单的只有配镜或制作眼镜的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眼镜行业的迅猛发展,佩戴眼镜不单是为了矫正屈光不正,而更多包含了文化修养、审美艺术、时尚潮流等因素,人们对眼镜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1.3 《医学美学》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 我校采用的《医学美学》教材为:欧阳学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范教材《医学美学概论》,该教材相比较其他相关教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内容以“必须,实用”为度,特别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3]。该教材比较贴近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及内容要求,主要供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使用,所以,目前国内还缺乏专门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用《医学美学》教材,希望在今后的探索中不断完善,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就教学内容方便开展合作,大胆探索并编写实践教学新课程以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

1.4 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医学美学概述》课程设计,优选教学内容 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学生毕业能在各级医院眼科、视光中心、眼镜公司从事医学验光、磨镜及RGP验配等工作。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向导”的培养模式下,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更加突出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而上述岗位的服务对象均以人为中心,所以《医学美学》课程内容的设置,首先应该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课堂中,我们更多的引用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优选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在选择教学方面,在理论知识结构和美学原理的基础上,优选教学内容,侧重于与眼视光专业的知识结构相符,例如:人体各部位的美这些章节中,重点讲述容貌、美、眼、鼻这些与眼视光联系紧密的审美对象。

2 按照高职高专注重实际应用、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2.1 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于企业合作,积极开发实践课程,更多引用在工作环境背景下的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重视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

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具体,图文并茂,提高审美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医学美学教育的形态学特征,尤其是讲授到抽象的医学美学知识和原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直观且图文并茂的将实例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加深理解。

3 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积极探索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医学美学》实践课程

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推行“双证”培养,订单培养及企业顶岗带薪实习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技能水平,同时企业在参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前做好岗前培养,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直接到眼镜公司和相关企业就业,最终提高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同时,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4 通过《医学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人文科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长期进行的一种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5]。从学科上看,医学技术类划归为理科,比人文学科及专业更强调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相关知识让人感到抽象、机械、相对枯燥。同时,社会也有一些人,把“术业有专攻”专科医疗技术称为“器官医学”?然而,医学涉及的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归根结底是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6]。医学作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同样是人们千年来积淀的结果,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与劳动,无处不体现人文精神与科技美。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我校开设《医学美学概述》课程以来,以6.6爱眼日活动为切入点,举办各类与爱眼、护眼有关的课外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宣传眼保健知识、免费验光义诊、手抄报,眼镜模特大赛项目,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切身体会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为《医学美学》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运用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明.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2):46-47.

[2]杨林,邢华燕,刘宁,王敏.浅析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5):20-22.

[3]欧阳学平.医学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4]尹华玲.医学生目标能力培养对提高就业竞争力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33-34.

眼视光专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眼视光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从2007年开始,笔者担任了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眼视光专业的教学和带教实习任务,深入教学实习第一线,了解了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笔者深深感觉到,如何针对市场变化和问题,培养应用型眼视光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眼视光相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情况调查

1.眼视光相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湖南省约有4000家眼镜行(店、公司),长沙地区约有600家眼镜行(店、公司)。按照行业要求,平均每家店应拥有2名视光师,而湖南省目前高级验光员仅有40多名,90%的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加上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眼视光中心98%以上为未受过专业培训的社会人员承包,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眼镜行业80%以上的屈光检查记录仅有验光结果,而没有进行视功能检查;验光不准确,眼镜装配质量不合格发生率很高,部分地区眼镜装配质量不合格率竟高达60%以上;有关眼镜的投诉很多涉及眼睛健康、视力保健、验配、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2.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

笔者对本校2007年毕业至今的51名三年制眼视光(中专)毕业生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目前从事工作种类、工作地点、对视光行业的看法等。从反馈结果看,51名中专毕业生中,目前有35人从事视光相关工作,占68.6%,16人从事营销或改行做其他工作,占31.4%。从事视光工作的35人中,30人对视光仍然感兴趣,其中27人表示愿意继续提高学历层次或加强专业培训。从眼视光专业市场新变化以及毕业学员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湖南省包括长沙市在内对眼视光专业人才需求仍有较大缺口,迫切需要相关院校提高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满足行业发展对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

1.优化理论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制定眼视光专业培养方案时,应紧贴市场变化,一方面注重打牢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应与医院、大型眼镜店等相关院企联合设置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结构,将眼科学基础和视光学基础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实行医理结合、多学科结合,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趋向科学合理。在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上,建立起“校内演示模拟,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的实践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强烈能力需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2.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医卫类高职院校教师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但实际临床经验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选派自己的相关专业如眼科、五官科老师深入医院、眼镜店等进修验光和配镜技术、眼镜装配技术等,使学校教师能够了解市场变化和最新技术,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聘请院企医生、技师负责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技术、配镜技术等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和实训,充分发挥其临床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市场就业需求、企业文化等情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拓展院校与企业医院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是职业型、就业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采取与医院、企业单位相互联合、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与医院、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人力资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资源共享,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采取订单式培养。例如,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建立由院校、医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机衔接;在学生就业和继续教育上,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就业率,为医院企业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眼视光专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 视光学 斜视弱视学 课程设置

眼视光学是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创立并迅速崛起的新兴学科,眼视光学作为眼科学的分支,并逐渐与眼科学的思想与教学实践及服务内容出现差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力的健康,视光学教育的发展开始空前繁荣。温州医学院于1988年率先建立我国第一个眼视光学专业,1993年起招收临床医学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目前我国已有温州医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近20余所高校先后建立或正筹建眼视光学系或专业[1],该专业在全国每年招生已达数百人。由于我国眼视光学的高等教育从上世纪末才刚起步[2],因此在教学广度和深度上不能充分反映眼视光学或眼科学专业的特点,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眼科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现阶段由于社会和国家对于眼视光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的视光学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以温州医学院的医学视光教育类型为代表,另一种以在综合性理工科院校开设的视光学技术为代表。我校的视光学教育就是在3年制视光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上逐渐提升为以视光材料为方向的材料学专业。自2005年以来,我校已在2003级―2007级4个年级眼视光学技术专业400余名专科生单独设置了《斜视弱视学》课程。实践表明,开设这门课程,对完善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转换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我将4余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报告如下。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情况

1.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介绍眼外肌的解剖生理,常见斜视、弱视的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基本知识及其常用的治疗方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斜视、弱视检查与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斜视、弱视引起的双眼视觉异常及简要处理,以适应视光学临床工作的需要,为由基础的眼镜验配工向视光师的角色逐渐转变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2.教学对象

3年制眼视光专业专科生于2005年将本课程列为选修课程,后调整为必修课程,一般开课于修完《眼科学》、《眼屈光学》、《双眼视觉学》后,进入临床实习前的第3学年第1学期。

3.内容与学时分配

主要讲授内容为眼外肌的解剖生理,斜视弱视的基本理论知识、斜视弱视常见类型的处理原则,简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斜视手术方法,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共计32学时。为了便于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在开设课程的第二年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量,编写并修订了《斜视弱视学》实验指导。内容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斜视弱视学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4.教学方法

(1)实现理论教学手段现代化。由于斜视弱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眼外肌生理比较抽象、枯燥,单纯的文字教材和口头讲授很难将复杂的原理讲解清楚,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于前期基础课程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而言,本课程的内容更不易于理解和掌握。因此,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图文并茂、动画制作的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辅以实物演示、操作录像观摩等手段讲解,必要时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具有直观化、形象化和启发性等特点。

(2)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编写了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实验手册,对斜视弱视常用的检查方法和基本技能操作进行详尽的介绍。同时增加课内实验课时数,进行分组实践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或实况观摩,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动手能力培训机会。在课内实践教学中力争让每位学生掌握基本的斜视、弱视及与斜弱视有关的双眼视觉异常的检查方法及判断标准。另外,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工科学生与医科学生知识背景和就业需求的差异,更加注重用光学手段解决斜视弱视等双眼视觉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设立双眼视觉与斜视弱视学专业实验室,配置10余台功能齐全的综合验光仪,8台裂隙灯显微镜,2台同视机,若干台综合弱视治疗仪,以及双眼视觉检查仪器及棱镜、笔灯等若干小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实验室实行业余时间开放,并安排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现场指导。同时安排学生进入眼科临床接触斜视弱视的患者,并对斜弱视的患者进行检查和初步诊断,尝试用非医疗的光学手段进行治疗,做到学以致用。

5.考核要求

理论与技能相结合进行考核。其理论考核内容主要为眼外肌生理,斜视弱视的基本临床表现及常见斜视弱视的治疗方法,斜视弱视常用诊断实践操作技术的应用及检查结果的纪录等。

二、教学效果

自2005年本课程开设以来,受到修习该课程的600名学生普遍欢迎,对600名学生进行教学情况反馈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开设本课程总体评价良好,认为本课程适时、实用,能有效地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大大增强高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对今后的就业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调查中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是否作为前期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教学计划、理论实践教学比例安排的满意度,理论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考核方法的满意度,课程讲授的内容新颖度等都在85%以上,对于本课程学习感到收获比较大的几个方面是提高了视光学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拓展了专业知识结构,为日后的实际工作拓宽了思路,更适应视光师的发展要求。

三、讨论

1.设置本课程是眼视光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我国眼视光学成功地将传统的医学教育和现代的眼视光学专业进行有机整合[3],医学院校的视光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医学背景、理工医结合、整合眼科学和视光学等学科知识,能够承担视觉保健、眼病预防和临床诊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4]。作为以理工科为背景的眼视光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以技术应用为主,面向更为广泛的就业形式和场所,为基层的眼科视光学服务,这也是我国基础保健眼保健的重要环节。

2.实施本教学建设与改革是完善学科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开设从专科到博士各层次的眼科学、眼视光学专业,以培养眼科临床医生为目标的医学院校达数十家,开设本课程有着较广泛的教学对象。同时,专业分工更加细致,使得眼科学与视光学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工科院校不具备良好的医疗背景及资源,但是在视光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分配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与内容,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斜弱视基本的检查与操作技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更贴切符合未来视光师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校企结合的办学思路得到了企业及相关教育人士的高度认同。开设本课程正是基于社会对于人类健康及眼保健的需求,在视光人才的培养途径上作出的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完善。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也有利于提高眼科视光学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实用型眼视光人才具有促进作用。

随着该课程开设次数的不断增加,一些问题,如理论教学的教材适用性不强,与现有的三年制工科背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有一些不符,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问题等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通过增加实验仪器,与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企业学校、共建专业实验室等方式,不断优化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和规范的实践环境。其他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在教学改革中进一步调整、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林雷,瞿佳.我国眼视光学的崛起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1.

[2]刘祖国,陈翔,林智等.我国眼科视光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21-22.

[3]David A.Heath.视光学教育:中国需要、全球关注[J].眼视光学杂志,2000,(1):5.

眼视光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 眼视光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4-01

目前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1]。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3]。本文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例,初步探索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可行模式。

1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1.1 “校企合作,冠名培养”

2009年9月,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与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豪雅视光冠名班”,成立了“豪雅视光教学部”,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建设和发展眼视光技术专业。

1.2 “校企合作”共同举办“眼镜高峰论坛”,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由济宁市眼镜职业培训中心、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尼德克中国授权上海展鑫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鸿光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眼镜高峰论坛”,为眼镜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眼镜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舞台,已经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1.3 “校企合作,真题实做”,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引入上海爱尔视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华亚电子公司、济宁亮视光学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在校内建立眼镜生产加工厂和眼镜店,将真实的工作项目引进教学、课堂,学生校内实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由企业提供项目进行“真题实做”,优秀作品直接被企业用于生产运营。

2 教学国际化与标准化

通过与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合作,在教学中引入国际化、标准化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由企业委派资深培训师,按照国际化、标准化的验光配镜流程、培训和考试方式,对学生定期进行培训,并由豪雅公司进行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由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颁发“豪雅验光/加工培训合格证”,此证书得到“HOYA”集团在全球企业和客户的认可,是进入“HOYA”集团的通行证。

与日本HOYA、日本NIDEK、日本东京MEDIA-JACK株式会社、台湾科技大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引进一流的国际师资队伍,定期邀请褚仁远(卫生部近视眼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新田康之(日本豪雅(上海)光学有限公司总裁)、吴贻璁博士(台湾科技大学教授)等视光领域知名专家和国际知名企业培训师到校对师生进行培训授课、开设讲座,并聘请为学院客座教授。

3 社会服务

3.1 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岗位业务培训

近年来,共为泰安姜玉坤眼镜公司、上海爱尔视科技有限公司、江南眼镜、荷泽市曙光眼镜公司等1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岗位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验配的成功率,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企业营业额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

3.2 校企合作,为社会进行职业资格培训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与济宁市眼镜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及济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能鉴定中心合作,承担为社会培训“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的工作。 目前,已为社会举办了四期眼镜验光员、定配工技能培训班和二期实战“1+1”店长经理培训班,为社会培训眼镜从业人员330余人。并组织“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技能鉴定考核8次,考证人员达500余人次。

3.3 共享专业建设资源

《眼镜定配与加工》课程2010年获相关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其建设成果通过“山东眼镜网()”为社会共享。

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角度,希望以产学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本模式除了实习基地建设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推广到合作建立专业课程,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等合作形式,促进高校及企业加速成长。

参考文献

眼视光专业论文第6篇

[论文摘 要] 我国的眼视光学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展,提高眼视光学学生接受国外最新眼视光学信息知识的能力,我国有必要迅速开展眼视光学教育的双语教学。然而,真正实现这一双语教学任务还面临许多问题,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展,提高眼视光学生接受国外最新眼视光学信息知识的能力,眼视光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各地区的双语教学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还面临着诸如教学模式、师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的一些困难,以下将对此进行一些思考。

一、眼视光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我国高等院校眼视光学的教育现状 2. 眼视光学教育资源的现代化、国际化

目前,国内仍然相当缺乏眼视光学领域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关院校应当全面开展对内、对外交流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联合开发各种眼视光学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建立眼视光学专业的数据资源库,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这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而无论是从眼视光学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来看,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都有必要采用双语教学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目前,多所眼视光学专业院校加入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联合会(IACLE)正是基于此目的。

3. 传统眼视光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眼视光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其中,英语教学仅限于开设一门专业英语课程,由老师英译中式地讲解一遍,内容主要是一些英语科普文章,既枯燥又无实用性,虽然学生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但毕业后并不具备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毋庸置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

二、眼视光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法

1. 应与眼视光学实际情况相结合

首先,双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师资问题。尽管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多是硕士、博士,但能够流利、标准地进行英语交流的并不多,更不要说用英语进行专业授课。其次,许多老师的发音不够规范或不能清楚地表达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干扰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授课程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教师只有具备了较为深厚的英语基础,才能实现用英语备课、会话、批改作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双语教学的主导作用。[2]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大力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双语型教师。

当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是决定双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即除了公共外语外,还应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外语词汇。否则,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连贯性、创造性就会被阻断,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我们在试行双语教学时,应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学会用英语表达”和“用英语学知识”的双重目标,从而迅速实现从“用英语学习”到“用英语表达”,再到“用英语思维”。另外,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将英语教学进行渗透、整合等不同方面的定位。 "

2. 应与眼视光学专业课教学改革相结合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真实的汉语和英语语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的效果。比如在讲解某些眼视光学定义、概念时,教师使用标准的英语来讲解,中间用汉语穿插讲解。双语教学改革必须以正确认识英语与专业课的关系为前提,其中用英语讲授专业课,不仅仅是学习相关的英文词汇,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两者不能脱节。采用双语教学方法,所占用的课时比传统的学科教学要多,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传授最多的知识,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由于眼视光学专业课内容较多,为了保证讲课质量,我们将一些课程进行了整合和压缩,如可以将眼镜学,视光学理论与方法中老视的验配这一章节放在一起讲授;将视光学理论与方法里面的调节和双眼视觉学中的调节、集合等放在一起讲授。

3. 应与眼视光学实习相结合

眼视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因而严格的技术工作实践对于眼视光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工作能力则主要从眼视光实践中获得。眼视光实践的过程,是对眼视光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逻辑推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学习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过程,考验了双语教学的难点。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大城市一些大型的视光中心或诊所、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眼镜公司去实习,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逐步实现将学生引向实际应用英语的目的。

4.应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双语教学方式,不但为学生今后直接阅读外文资料打下良好基础,而且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追求知识、驾驭知识的重要手段。眼视光学人才只有始终坚持追求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才能立足于眼视光学的学科前沿。

三、眼视光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需要科学的考核系统,理论与实践并评

眼视光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眼视光学 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学习理念

【分类号】:R-4;G642.4

视光学发源于西方,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视光学和眼保健在过去几乎是空白。在过去的十余年,在国内和国际同行的参与和协助下,中国眼视光学成功地将传统的医学教育和现代的视光学专业进行有机整合,由此以医学为基础的眼视光学教育诞生了,该专业将学科方向确定在屈光不正矫治、视觉保健和初级医学保健,体现了对西方视力保健模式的改进性借鉴。我国的眼视光学是以培养四年制理学学士眼视光专业人才为主,培养目标是具有医学背景、医理工结合、整合眼科学和视光学等学科知识,能够承担视觉保健、眼病预防和临床诊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对学生的培养定位是具有眼科学背景的视光师,有别与其他院校的三年制验光配镜专业。那么,如何在培养学生视光学理论体系与操作能力的同时,兼顾提高临床眼科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成为眼视光学专业学生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化、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是现代医学教学过程中所必需的基本要素。眼视光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运用到传统的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资源外,国际化、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的运用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1]。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将文本、音像视频、动画视频等资源组合到一起,利用文本、音像视频、动画等资源组合形势上的丰富性与内容上的直观性使眼科学中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具体[2]。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3]。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对眼视光基本的检查方法和常规操作进行视频讲解和形象的演示,使学生了解视力检查、检影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等操作。将视频上传到校园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在线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眼视光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凭讲授,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每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在目前眼视光学教学体系中,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传授一接受”单向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消极被动地学习,囫囵吞枣,勉强应付考试,素质与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同时,一定程度上这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目前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通过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教育实践,已显现它是一种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鉴于眼视光学是临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课程,我们打破以往讲完理论课程才可以进临床实习的教学常规,让学生先进入见习,使学生对各种屈光不正、视功能有障碍及常见眼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产生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进入理论教学环节,学生们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在掌握系统知识后再次进入临床实习,这时学生会运用理论知识逐步解决遇到的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因学生见习时间有限,经常是难以遇到“典型”病例。而临床教育必须通过典型病例进行实践性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在许多专业通过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是指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能扮演病人来实现。但眼视光专业的特殊性,使得无法模拟典型病例。因此我们拟通过应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手段,搜集记录临床中的典型病例资料,追踪治疗进展,建立各种眼病的典型病例多媒体资料库,弥补临床典型病例不足的难题,使教学培训更加标准化,通过学校网络,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为PBL教学模式的实践奠定基础。

(三)积极修订眼视光学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内容,制定考核方案。并积极与各企业合作, 增加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会的活动。问卷调查表明,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和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积极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为培养知识结构完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眼视光师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终身教育意识,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做到终身教育,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眼视光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学生能不断更新知识,单单依靠较少的课堂学习时间,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更不用说学习更多新的知识,自学是在课堂学习后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增加新知识学习的重要补充。加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学校也应配合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眼视光学是中国地区近二十来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国家尚没有针对眼视光学高级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评价与管理体系,也没有相应的完善的法规[4]。长此以往,导致眼视光学专业人才匮乏,行业混乱。导致学生入学之初便对专业产生抗拒心理,根本不学习或者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以便今后考研谋求其他出路。四年制教育部批准的院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中加强专业介绍,用国外完善的眼视光领域做范本进行宣传,指明专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加强早期接触专业,眼视光师在做光学矫治时需对患者的眼睛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其产生视觉障碍的原因,若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若为眼部疾病,则将患者推荐到眼科医生处诊治,在排除眼部疾病之后,再进行视光学矫正。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扎实的眼视光学理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掌握高效学习技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熟练掌握实践操作,到达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覃光海.眼科学临床教学方法改进的探讨[J].科技文汇,2012,(01)134.144

[2]董薇.多媒体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冲国新医学论坛,2007,7(8)75-76.

[3]程金伟,魏锐利,蔡季平.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改进眼科学教学[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91―192.

[4]王玲,王淮庆.两种中国视光学高等教育模式比较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7,(26):39-40.

李淼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