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特岗教师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23:19
特岗教师论文

特岗教师论文第1篇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特岗教师聘期一般为三年,聘任期满合格可直接转为编制留任,继续服务农村教育事业。自2006年国家推行特岗计划以来的九年间,加入特岗行列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背后无论从供求者(应聘者)还是从需求者(政府、学校)来看,其政策的实施运行中都蕴藏很多经济学现象。

本次论文的数据和理论基础主要基于河南省新野县特岗教师的调查,近几年随着特岗教师逐步被人认可以及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的上升。

(1)研究对象:河南省新野县特岗教师

(2)研究方法:为了揭示特岗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本研究主要采用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与

实证方法以获取所需研究资料

(一)文献法

从前文文献综述部分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有关特岗教师群体的文章并不多,由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出现相关研究成果,因此,在论文完成之前,需要时刻关注国内相关研究的动态。与此同时,也会密切关注教育部门户网站以及个地方教育网上公布的文件,以确保论文引用材料的时效性。另外,通过阅读一些研究群体生存状态的著作及文献,以期从中吸纳可用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二)问卷与访谈

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包括了观察!问卷与访谈。观察:论文撰写期间,我多次前往镇中心校和非中心校与部分特岗教师们交流,从中发现和了解一些问题,同时进行了拍照,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论文中还原特岗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教职工宿舍!校园!体育器材!教具等的真实情况。收集特岗教师所在学校关于教师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工作总结!课程表!教师奖惩制度等。这些资料既为前期的问卷设计奠定了基础,也为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支撑。问卷:根据之前观察与交流,我编写了5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调查问卷

(前试)6,随机抽选了30名特岗教师参与此次前试,并在学术同门会上商讨了统计结果,旨在发现问卷中的问题加以修正与删减,最终形成了5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调查问卷6,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基本背景,如入职时间!婚姻状况以及选择特岗动机等,第二部分为特岗教师的教学,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的有关情况,第三部分是特岗教师的岗位认同,旨在了解特岗教师对于特岗岗位认同情况,第四部分为特岗教师的生活与未来,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物质生活!精神娱乐!人际交往!以及未来打算等诸多细致入微的问题,问卷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开放性试题,旨在了解特岗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政策的一些建议"鉴于问卷的这样组成部分,即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

(三)研究结论

我针对暂未离岗以及即将参加特岗教师老师的人群进行调查,得到了特岗教师人群类型、年龄以及毕业院校、是否愿意继续留任等结论。经思考发现其背后是由经济学原理支撑而起,因此本文围绕特岗教师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以及建议等从经济学这一全新思维角度解释。

二、运用偏好理论解释应聘者的行为

分析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我得到如下结论:特岗教师女性居多,大部分为专科、普通大学一本生,基本没有研究生。1、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男主外,女主内;因此这个社会潜规则使女性追求一种安稳的生活,特岗教师一般都在县以及乡镇从事三年教育事业,且大部分应聘者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特岗教师所处的底消费环境和相对当地的高收入满足了刚刚毕业的女学生对安稳生活的偏好。2、这些应聘者的学历相对中国众多高校来说是普遍偏低的,他们相对于高校同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具有相对弱的竞争力,即便在大城市找到工作,相对工资也是很低的;而他们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特岗教师,生活支出大幅减少,相对工资会大幅提高,满足了他们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边际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结合上述两点可得到应聘者在满足自身偏好情况下来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作,合理地解释了特岗教师的供给。

三、利用信息不对称原理解释应聘者学历普遍偏低的现象

由第一部分我们可知特岗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基本没有研究生应聘。此部分将从研究生层面分析解释此现象。1.研究生的学历相对较高,其教育投资成本大,人脉领域广,因此研究生做接触开放性大城市的人比较多,又根据成本回报原理可知研究生所要求的收入会高。所以研究生在被录之后的跳槽率比较高,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现象,反之逆向选择将导致面试官对研究生的面试更加严格要求,进而又使此类研究生求职者面试分数较低,减少了此类研究生的入选率。2.一类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实力获得了特岗教师的机会,但他们在工作的三年间从事证书的考试和不断外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的事情,这些是政策制定者以及实施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一严重的道德风险现象也使得需求者会减少对研究生的需求。综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知特岗教师中研究生少量存在的原因。

四、从收入回报方面解释特岗教师的去留

由调查可得,河南省特岗教师的留校任教率为87%。这可以从学校和特岗教师个人的层面分别解释此现象。理性的“经济人”总是将投资的预期收益值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只有当投资收益值大于投资成本时,投资才是可取的。不仅如此,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会选择投资收益最大的策略。1、面对三年服务期满随时可能走人的特岗教师,学校基于“经济人”的选择,必然会将投资机会留给本校的在职教师。2、特岗教师在所在岗位工作三年之后生活基本稳定,因此他们在考虑自身沉没成本时将会在现实的基础上打败最初在大城市拼搏的理想,选择留任,这也是理性经济人所作出的正确选择。

特岗教师论文第2篇

【关键词】特岗教师 经济现象 特岗发展

一、前言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特岗教师聘期一般为三年,聘任期满合格可直接转为编制留任,继续服务农村教育事业。自2006年国家推行特岗计划以来的九年间,加入特岗行列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背后无论从供求者(应聘者)还是从需求者(政府、学校)来看,其政策的实施运行中都蕴藏很多经济学现象。

本次论文的数据和理论基础主要基于河南省新野县特岗教师的调查,近几年随着特岗教师逐步被人认可以及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的上升。

(1)研究对象:河南省新野县特岗教师

(2)研究方法:为了揭示特岗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本研究主要采用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与

实证方法以获取所需研究资料

(一)文献法

从前文文献综述部分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有关特岗教师群体的文章并不多,由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出现相关研究成果,因此,在论文完成之前,需要时刻关注国内相关研究的动态。与此同时,也会密切关注教育部门户网站以及个地方教育网上公布的文件,以确保论文引用材料的时效性。另外,通过阅读一些研究群体生存状态的著作及文献,以期从中吸纳可用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二)问卷与访谈

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包括了观察!问卷与访谈。观察:论文撰写期间,我多次前往镇中心校和非中心校与部分特岗教师们交流,从中发现和了解一些问题,同时进行了拍照,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论文中还原特岗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教职工宿舍!校园!体育器材!教具等的真实情况。收集特岗教师所在学校关于教师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工作总结!课程表!教师奖惩制度等。这些资料既为前期的问卷设计奠定了基础,也为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支撑。问卷:根据之前观察与交流,我编写了5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调查问卷

(前试)6,随机抽选了30名特岗教师参与此次前试,并在学术同门会上商讨了统计结果,旨在发现问卷中的问题加以修正与删减,最终形成了5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调查问卷6,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基本背景,如入职时间!婚姻状况以及选择特岗动机等,第二部分为特岗教师的教学,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的有关情况,第三部分是特岗教师的岗位认同,旨在了解特岗教师对于特岗岗位认同情况,第四部分为特岗教师的生活与未来,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物质生活!精神娱乐!人际交往!以及未来打算等诸多细致入微的问题,问卷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开放性试题,旨在了解特岗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政策的一些建议"鉴于问卷的这样组成部分,即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

(三)研究结论

我针对暂未离岗以及即将参加特岗教师老师的人群进行调查,得到了特岗教师人群类型、年龄以及毕业院校、是否愿意继续留任等结论。经思考发现其背后是由经济学原理支撑而起,因此本文围绕特岗教师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以及建议等从经济学这一全新思维角度解释。

二、运用偏好理论解释应聘者的行为

分析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我得到如下结论:特岗教师女性居多,大部分为专科、普通大学一本生,基本没有研究生。1、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男主外,女主内;因此这个社会潜规则使女性追求一种安稳的生活,特岗教师一般都在县以及乡镇从事三年教育事业,且大部分应聘者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特岗教师所处的底消费环境和相对当地的高收入满足了刚刚毕业的女学生对安稳生活的偏好。2、这些应聘者的学历相对中国众多高校来说是普遍偏低的,他们相对于高校同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具有相对弱的竞争力,即便在大城市找到工作,相对工资也是很低的;而他们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特岗教师,生活支出大幅减少,相对工资会大幅提高,满足了他们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边际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结合上述两点可得到应聘者在满足自身偏好情况下来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作,合理地解释了特岗教师的供给。

三、利用信息不对称原理解释应聘者学历普遍偏低的现象

由第一部分我们可知特岗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基本没有研究生应聘。此部分将从研究生层面分析解释此现象。1.研究生的学历相对较高,其教育投资成本大,人脉领域广,因此研究生做接触开放性大城市的人比较多,又根据成本回报原理可知研究生所要求的收入会高。所以研究生在被录之后的跳槽率比较高,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现象,反之逆向选择将导致面试官对研究生的面试更加严格要求,进而又使此类研究生求职者面试分数较低,减少了此类研究生的入选率。2.一类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实力获得了特岗教师的机会,但他们在工作的三年间从事证书的考试和不断外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的事情,这些是政策制定者以及实施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一严重的道德风险现象也使得需求者会减少对研究生的需求。综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知特岗教师中研究生少量存在的原因。

四、从收入回报方面解释特岗教师的去留

由调查可得,河南省特岗教师的留校任教率为87%。这可以从学校和特岗教师个人的层面分别解释此现象。理性的“经济人”总是将投资的预期收益值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只有当投资收益值大于投资成本时,投资才是可取的。不仅如此,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会选择投资收益最大的策略。1、面对三年服务期满随时可能走人的特岗教师,学校基于“经济人”的选择,必然会将投资机会留给本校的在职教师。2、特岗教师在所在岗位工作三年之后生活基本稳定,因此他们在考虑自身沉没成本时将会在现实的基础上打败最初在大城市拼搏的理想,选择留任,这也是理性经济人所作出的正确选择。

五、结论

目前河南省新野县的特岗教师吸引力还是比较高的,质量相对较高,人员比较稳定。在查阅资料进行对比之后,提出如此啊一点建议:特岗教师的留任率虽然较大,但其接受的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散,大学的学习让这些特岗教师有了很强的创新力,但却不具有系统性传递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今后,如果对特岗教师进行定期网络或集中培训将会对特岗教师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他们的不断提升也将会使其自身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样才会有系统性地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真正发挥特岗教师政策的力量。在后期,我将继续对此问题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发表更进一步更深刻的文章,了解特岗教师,推动其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婷.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甘肃省三县调查为例.西北师范大学,2009.06.

[2]徐继存,宋朝.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01-25.

特岗教师论文第3篇

关键词:特岗教师 农村教育 激励 对策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学校任教,以缓解农村教师的结构性紧缺矛盾,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到2009年,“特岗计划”的范围由原来的西部12个省区,扩大到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年来,“特岗计划”在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关系到“特岗计划”更加有效、长远的发展。

一、 提高特岗教师的生活待遇,加强人文关怀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他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人的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

特岗教师生活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工资待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较为匮乏,这是很多特岗教师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任教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大多数新任特岗教师的婚姻问题都未解决,加之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心理的孤独感,致使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当然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来。

鉴于此,首先应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距,提升农村教师的地位,决不能让工资待遇低成为特岗教师离职的重要原因。其次还应该加强对特岗教师的人文关怀,免除后顾之忧。新任的特岗教师来源不一,对农村的生活环境未必能迅速适应,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关怀,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从细节入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从根本上挽留他们安心地为农村教育服务。根据这一理论,特岗教师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才有可能在自我实现、认知等成长方面的需要上更加强烈,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特岗计划”与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密切联系。

二、 激发特岗教师的工作热情,提供多元支持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指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期望理论指出,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对于刚步入农村的特岗教师,理论知识虽然较为丰富,但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复杂的课堂教学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极易产生原本期望与现实工作的失落感,久而久之会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出现工作倦怠。此外,多数特岗教师报考特岗的最根本动机是缓解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并未抱定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志向,只是将特岗教师作为未来谋求更好的职业的跳板,抱着这种“骑驴找马”的心态,显然是不会产生好结果,并与“特岗计划”的目标要求也并不一致乃至矛盾。

总之,不论特岗教师报考特岗的最初动机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在特岗期间的引导和培训,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加深他们对特岗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用期望理论来说,就是要在他们的期望值上不断下功夫,把特岗这一职业真正融入到他们的人生价值追求中,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调整好个人努力、个人成绩、报酬和个人需要的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给他们提供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如通过观摩学习、组建学习交流共同体,也可以“导师制”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指导和培养,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满意度。

三、强化特岗教师的职业目标,注重思想引导

认知派激励理论强调,激励的目的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取得更好的效益。因此,在激励过程中应该重点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对于人的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内在因素,诸如思想意识、兴趣、价值和需要等,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刺激,以真正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

“特岗计划”实施了7年,然而该计划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由于报考特岗教师的初衷不一,加之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与特岗教师未来职业发展相配套的方针政策,导致当前特岗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职业目标迷糊。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未来规划不清晰,这可能会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迷失奋斗方向,丧失前进动力,这既不利于他们个人的专业发展,也会减弱国家“特岗计划”的实施质量,不利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因此,首先要在思想上加强价值观引导,使特岗教师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各级政府和特岗学校,要尊重、信任特岗教师,指导他们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做好在岗期间和聘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还要借助新闻媒体的广泛推动,向社会各界积极宣传特岗政策及特岗教师们的优秀事迹,让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特岗教师群体,为后来的报考人员树立榜样,强化特岗教师的职业目标,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参加“特岗计划”。

“特岗计划”实施了七年,在农村教育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与特岗教师的坚持和扎根农村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一政策的长久性和科学性,更是要关注坚守在其中默默奉献的人—特岗教师,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扎根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纬虹,杨军,金星霖.特岗教师期待多元支持—基于对重庆市新任特岗教师的调查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3-03-25(003).

[2]张济洲.农村“特岗教师”政策实施: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7:26-28.

特岗教师论文第4篇

关键词:特岗教师;特岗计划;组织承诺;离职倾向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54-02

一、引言

特岗教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岗位教师”的简称,来源于特岗计划。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制办公室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规定用五年时间,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任教。河北自2009年起开始招聘特岗教师,目前共招聘特岗教师将近一万五千名。今年第一批河北特岗教师即将服务期满,研究这部分特岗教师的组织承诺对不断完善“特岗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组织承诺最早由Becker于1960年提出,由于它对离职率和缺勤率有着较好的预测能力,所以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Firestone和Pennell(1993)研究指出:由于对教师工作的观察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育组织中承诺是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组织承诺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成功。Reyes(1990)认为有承诺的教师所教的学生,表现较好,成绩较优。Hatton(1997)的研究发现,小学教师的承诺和学生的成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中,所谓组织承诺是组织中的成员将组目标与价值内化,对组织和人事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具有较高的工作动机,且愿意留在组织中,为组织奉献心力。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通过同学、朋友帮忙寻找和在网上征募自愿参与调查的河北特岗教师,共发放问卷57份,排除两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55份。其中涵盖中小学幼儿园的2009届到2011届的特岗教师,比较具有代表性。

(二)测量工具

人口学资料问卷包括特岗服务所在市、学校类型、性别、入职年份、学历、婚姻状况等共18个问题。

组织承诺问卷采用卢光莉在凌文铨、张治灿、方俐洛编制的“中国组织承诺问卷”的基础上编制的“高校教师组织承诺量表”。此量表应用较为广泛,在天津师范大学张静的硕士毕业论文以及广西师范大学李早华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对中学教师群体和农村教师群体的适用性上都得到了证实。共25道题,包括理想承诺、经济承诺、机会承诺、感情承诺、规范承诺五个维度。采用五点计分。

采用樊景立1998年开发的离职倾向问卷,共四道题,一个纬度,采用五点计分,第三题反向计分,在国内被普遍使用。

三、结果与分析

(一)河北特岗教师组织承诺的总体水平

调查样本组织承诺的总平均分为3.15,略高于理论均值,说明特岗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为中等偏上程度。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的平均分分别为2.44和2.60,承诺水平较低。特岗教师的感情承诺和理想承诺呈中等程度,平均分分别为3.58和3.169。这说明他们是怀抱着实现自己理想的愿望来报考特岗教师的,有着较高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而且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也对学校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规范承诺最高,平均分为4.07,这说明特岗教师能够自觉地履行职责,在访谈岗教师们也都认为当教师是一个“良心活”,要有自己的责任感,所以在工作中会严于律己、尽职尽责。

(二)河北特岗教师离职倾向总体水平

离职倾向的平均分为2.81,略低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特岗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离职倾向。虽然离职倾向并非是真正的离职行为,但是离职倾向是离职行为的指示剂,离职倾向较高的教师会积极的找寻其他的工作机会,如考事业编和公务员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精力和工作积极性。这与其他有关研究基本一致。如江西省2009年到岗特岗教师1 805人,中途由于各种原因离岗了58人;2010年到岗2 449人,截至2011年3月已离岗40人。

(三)不同背景特岗教师在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差异性比较

1.学校所在地与承诺和离职倾向

在农村学校的特岗教师的组织承诺总体水平显著高于(P<0.01)县城学校的特岗教师的;农村学校的特岗教师在感情承诺、规范承诺显著高于(P<0.01)在县城学校的特岗教师。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农村学校岗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比较多,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建立浓厚的师生感情而愿意留在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婚姻与承诺和离职倾向

不同婚姻状况的特岗教师的机会承诺有显著差异。已婚的特岗教师的机会承诺明显(P<0.05)高于未婚特岗教师。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

3.是否兼任班主任与承诺和离职倾向

兼任班主任的特岗教师的组织承诺总体显著(P<0.05)高于未兼任班主任的特岗教师。一方面,担任班主任会使特岗教师拥有班主任费;另一方面,担任班主任使得特岗教师更为珍惜领导和学校重视自己的这种机会,在组织承诺总体上则表现出显著高于未兼任的特岗教师。

4.保险的购买与承诺和离职倾向

有没有给特岗教师买三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在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保险的特岗教师的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显著高于没有保险的特岗教师。这说明为特岗教师缴纳保险会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特岗教师论文第5篇

关键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对策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特岗教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师群体,为西部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由于各种因素,西部特岗英语教师仍存在显著问题,如师资力量匮乏,教师质量普遍较低等,提高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对西部英语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相关研究综述

分别以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模糊搜索发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对农村英语教师的研究也比较多,如《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调查及思考》(赵卫华,2009)等1076篇相关文献,但直接针对西部特岗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的研究比较少,再以“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只找到7篇相关文章,但是“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却为0篇。大部分文章都是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实际调查研究的文献比较少,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①。因此,对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与对象

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了任学印博士所著的《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中的附录“初任教师专业需求及其入职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针对特岗英语教师的特殊性,最终制定“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本问卷包含封闭型和开放问题,内容涉及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教学工作情况,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四个方面。该问卷于2013年6月底开始发放,对象为四川省X县10所学校的特岗英语教师(以被调查者应聘科目为英语的特岗教师)。发放问卷50份,回收43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93%。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对样本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男性特岗英语教师仅占总样本的12.5%,92.5%的特岗英语教师趋向年轻化,基本上都是新手教师或刚上岗的教师,95%的教师任教于乡镇农村学校,由于学历的限制,仅有15%的教师能胜任初中英语教学。这些样本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教师群体与其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同。

(二)具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1)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动机

根据选择的频率,大部分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动机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获得教师编制的机会、教师工作比较稳定。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特岗英语教师的入职动机比较功利性。很多并非是因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选择了去尝试英语教师这一行业,很多不是师范生的毕业生也选择了英语特岗教师,62.5%的特岗英语教师毕业专业并非师范类)。还有10%的老师抱着试试看,找机会转行,这说明特岗英语教师是很多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权宜之计。以上种种动机表明,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态度还有待端正。

(2)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规划状况

职业规划是纵跨个人一生的动态过程,就特岗教师而言,三年服务期满后需要面临再次择业的规划(吴洪亮,2012)。调查数据显示,有15%教师还没想过这个问题,18%违约选择其他职业,30%期满后选择其他职业,这与前面的入岗动机基本相吻合,27%调到其它学校继续任教,仅有10%的教师决定留在原校继续任教。从调查结果看,特岗英语教师的队伍并不稳定,由于英语专业的就业比较灵活,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有离职的倾向。特岗教师的不稳定势必会限制他们专业化发展。因此,为特岗教师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积极引导特岗英语教师继续留教是很有必要的。

(3)特岗英语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状况

由于英语专业这个科目本身的特殊性,巩固和备课所需时间比较多,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承担的教学工作量的轻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参与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并关系到其可用于专业化发展的时间。在对特岗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每周教学课时数在16-19课时的特岗英语教师最多,占57.6%,平均每天都有3-4节课;还有21.3%的教师每周课时数在20课时以上(含20课时),他们平均每天都有4-5节课,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应当说是相当的繁重;有80.7%的特岗英语教师认为他们的课时数与同资历的其他非特岗英语教师的课时数相当。在这些学校,特岗英语教师成了“万金油”,据调查结果,87.2%的特岗英语教师所任教学科目在三门或以上,还有62.7%的特岗英语教师身兼多职,除了担任所有科目的教师,班主任等其它教务工作。这些教学任务占用了特岗英语教师大量的精力,这对于他们专业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特岗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

了解特岗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对特岗英语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调查中,特岗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遇到的问题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材料和设备的欠缺,缺少闲暇时间进行研修。由于经济落后,西部农村地区的很多教学设备都很欠缺,大量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管制,学习兴趣不高,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更加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英语的更新很快,这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充电,但繁重的教学任务剥夺了英语特岗教师研修的时间。并且,多数特岗英语教师都是新入职教师,他们处在教学的适应阶段,根据富勒的关注阶段理论,这些教师正处在早期生存关注阶段,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即能否在教学的新环境中生存下来②。在这一阶段,他们更多的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的掌握,上级领导以及学生的肯定。因此,班级管理问题是这些教师较少遇到的问题。

(5)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

了解现阶段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有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在对岗前培训的调查中,89.9%的特岗英语教师表示在上岗前相关教育部门有开展过专门的岗前培训,入职后,仅有13%的学校每学年为特岗英语教师提供的学习计划有4次,大部分学校每学年提供的学习计划都低于3次;对于学校提供的教师培训,57%的教师认为流于形式,不得不参加,15%认为简直是浪费时间。深入了解,教师培训的内容没有考虑到农村学校的具体教学问题,没有考虑过教师的实际需要,多数教师培训都是讲形式,走过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由此可见,学校提供的教师培训的质量有待完善。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是特岗教师的一项相关保障政策,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这对特岗教师来说是一项很好的进修机会,在调查中,经统计发现,只有9个人关注和了解硕师计划,听说过硕师计划的有12个人,完全不知道的人数高达19个人。也就是78%的人不了解硕师计划。这跟特岗英语教师久居农村边远地区有很大关系,信息比较闭塞。

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由调查结果可知,60%的教师有考虑过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其中35%考虑过,但不知道如何着手,25%的教师有自己明确的发展规划,说明绝大部分的特岗英语教师都比较关心自己将来的命运,思考过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同时也意识到提升自己的必要性。此外,还有25%的教师较少考虑这个问题,听从领导的安排,15%的教师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部分教师还处于茫然阶段,缺乏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影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影响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制约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因方面,根据选择的频数(多选题),排在前面的项目分别是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33人次),领导不重视(21人次);参加教研进修机会少(18人次);缺少专家指导(16人次)。可见,特岗英语教师们也渴望早日能成为一名资深教师,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外在帮助,如进修机会;得到专家学者指导等。但贫困农村教育实际情况限制着他们的发展,如教学任务繁重,社会地位不高等。另外,调查发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校对特岗教师工作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尽管还有一部分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但是大多数学校已经采用多种综合评价的方式,如多渠道考核评价方式,这些对于特岗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措施,对其专业化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四、对西部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

由于师资问题,有些学校一开始甚至没有开设英语课,特岗英语教师的到来却使这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的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如何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特岗英语教师队伍对这些地区的英语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但一些不利于特岗英语教师发展的因素却成了提高这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主要问题。针对调查总结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所借鉴。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增强职业认同感

特岗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要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认同自己的职业,兢兢业业地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增强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及对自己发展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如:学历提升项目、校本培训等,养成终生学习、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行为习惯,并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二)因地制宜,妥善解决跨学科教学问题

跨学科问题主要是紧缺学科的教非所学,英语教师教语文,数学甚至体育的现象在这些地区学校并不乏见。这种跨学科教学虽然一时解决了其它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但却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消极影响。导致教师不能完全胜任教学,严重剥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关当局应该因地制宜,可以在本校甚至临校组织紧缺型学科教师考试,通过考试选拔出那些具备相应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然后再配备到各临近学校。

(三)重视特岗英语教师的地位,建立基于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

各地政府地区应加强教育的宣传工作,塑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加大特岗英语教师的宣传力度,提高特岗英语教师在社会学校的地位还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保证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以此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避免对特岗英语教师贴上标签,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特岗英语教师,建立基于这些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教育局在组织教育培训时要了解特岗教师的真正需求,例如,教育局可以在教师培训之前,向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特岗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出了对特岗教师的尊重,有利于特岗教师在情绪上接受教师培训,另一方面,也获得了特岗教师的教学遇到的真实难题,从而在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以及形式的设置上都有了强有力的根据。同时,有关当局可以在招聘特岗教师及各学校内部进行该计划的宣传,提前下达相关文件,让教师了解《硕师计划》,明确其考核条件,这样这不仅给了他们方向标,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自身发展。

五、结语

特岗英语教师的出现可以说顺应了当前时展的要求,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它抓住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部英语教育的师资问题。本文基于对四川省X县的特岗英语教师的调查,旨在发现并分析了这一群体在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对此相应地提出了几点意见。由于时间和篇幅问题,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样本量太小,还有笔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等。但仍希望本调查报告对西部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影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专业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岗英语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意义,要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专业发展机会,珍惜那些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在自主发展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施光跃,李荣,邬旭东.《新课标与教师专业化发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洪亮.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途径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2.

[3] 廖朝华.我国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D县为例[D].2011.

注解:

特岗教师论文第6篇

关键词 特岗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构建依据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16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education for basic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 state has special education for special post education master. Therefore, 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he basis 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special education post master,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raining of special post education master.

Keywords special post education master;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basis; training objective

我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问题牵涉我国农村的整体建设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以及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开展阐述。

1 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1.1 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基本特点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1]所以对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探讨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从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生理发展方面来说,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成人的脑部和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熟,身体各项技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人的可塑性与中学生或大学生可塑性相比状态相对较弱。但是,成人的学习能力和目的性比中学生稍强,他们能够主动约束自身进行学习,在思维方面趋于成熟,了解自身的需求;从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说,首先,成年人的感觉和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是处在成熟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控制自我意识。其次,成年人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生活阅历较多。他们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兴趣是什么,情感和意志等意向已经形成,对很多客观事情的感知和把握总体强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从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发展的特点来说,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是特岗教师为了更好的深造而来的,他们对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是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特岗教育硕士主要面对的是农村以及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们对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综上所述,从生理角度、心理角度以及社会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成人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和较明确的自我意识,在对自身的知识建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1.2 特岗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理论

教师专业化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不断的专业教育,获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2]作为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在思想、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也可以说是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对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时必须强调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和特岗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性。国家开展特岗教育硕士这项政策也是为了让特岗教师在专业上有更深层的造诣,从而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对于特岗教育硕士来说,从一个高校的毕业生到初入教育界的新手教师,而且是处在农村以及贫困地区教师,针对他们的培养,必须关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必须与其它教育硕士培养有所区别,同时更加考虑特岗教育硕士的自身特点,所处的环境,所用的资源等等问题。特岗教师为了让自身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可以得到理论化的升华去攻读特岗教育硕士,在他们的培养上一定要将理论赋予实践之中,实践驾驭理论之上,是当前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首要任务。

1.3 新基础教育对特岗教师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我国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也有了新的要求。“新基础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师参与学校变革实践,而且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理解与领悟这些理论,逐渐使自身成为自发的、由新理念作为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这是教师进行改革、思考、探究不可或缺的一步。[3]而对于特岗教师的培训也应按照这个要求实施。与此同时,我国在2011年开展的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这项措施的实施,也是为了满足特岗教师对高层次教育的迫切需求,让特岗教师边工作,边学习,也可以说边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边进行实践学习,并且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特岗教师面对的都是基础教育的学生,特岗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基础教育的水平。在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中,这些教师的培训无法彻底满足发展迅速的教育实践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的使命是打好生命的底色,孩子的心灵底色是明朗还是灰暗;是欢乐但没有追求还是欢乐同时迎接挑战,把克服困难当成最大的欢乐?”[4]这都取决于后天对其的培养。基础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这些决定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特岗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展业素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基础教育改革。

2 _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实施,我国对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特岗教育硕士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的开展。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对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起到重要作用,是特岗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出发点。确立合理有效的培养目标是各培养单位培养特岗教育硕士的前提也是首要任务。因此,在本节中笔者主要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和特岗教育硕士自身培养目标两个方面展开。

2.1 从高校特岗教育硕士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分析

在宏观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导下,高校培养目标主要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基于明确的价值取向,学校自主确定自己所要培养的学生目标类型,各高校直接指导学校办学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高校培养目标也可以说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中,我国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能力集于一身的人才,各高校根据国家的培养目标,也都比较统一地要求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科学理论基础的一线基础教育人才,以及都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需要。但是这个培养目标很模糊,并没有具体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也没有去区别培养的人具有怎样的特点、性格、素质等。在特岗教育硕士的身份上,他是兼具特岗教师和教育硕士两层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他与普通的教育硕士有根本的区别。同时特岗教育硕士又是主要针对农村以及贫困地区,对服务期满3年的特岗教师更高层次深造的一项特殊政策,既然他是一个为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殊政策,在其培养目标上就应该体现特殊性。

(1)高校培养目标应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特岗教育硕士就是国家为了留下特岗教师设定的一项政策。同志曾指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但是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尤其是在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从这个讲话中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培养特岗教育硕士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高校在制定特岗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这一特点。

(2)高校培养目标与具体区域发展相结合。特岗教育硕士是由特岗教师衍生的,特岗教师政策主要就是面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一项特殊政策。实施的范围也是特定的。在这种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物资缺乏,师资缺乏的现状下,每个地区具体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带有各自的独特性。从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独特性,而这些都是教育活动持续发展的基础。

(3)高校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办学相结合。对于培养特岗教育硕士的高校来说,在当代学校转型的背景下,高校的校长、教师不再是纯粹宏观教育政策的执行者,都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基本情形进行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学校可以在国家颁发的教育政策指导下,自主确立高校的培养目标。那么对于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各高校也应看到现在发展的新需要,特岗教育硕士在身份上既是特岗教师又是学生,所以在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上也应体现双重性,这样对之后的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帮助。

2.2 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自身要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特岗教育硕士研究生自身要明确为什么要继续学习。无论是为了获得硕士学位的文凭,还是为了今后更好的转行,都要了解自身学习这个特岗教育硕士的目的。 在这个特岗教育硕士特殊的身份中,要了解到国家对于培养特岗教育硕士的需要,农村以及贫困地区对于特岗教育硕士的需要。对于特岗教育硕士自身来说,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其次,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要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学习中要虚心向辅导的导师学习,从自身的角度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考虑。最后,多思考,多琢磨,提高自身的同时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实践中,达到最大的效果,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对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应该着重从其特殊性的切入点来进行培养,根据其构建依据制定切身可行的培养目标,一个合理的培养目标是一切方案施行的前提,也为特岗教育硕士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8.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4-125.

特岗教师论文第7篇

关键词:特岗教师;培训现状;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4-0033-03

我国自2006年实施“特岗计划”以来,共有192 123名中央特岗教师赴22个省区、886个县、16 402所农村学校任教,目前留任率平均达到87%。“特岗计划”逐步解决了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然而,特岗教师作为新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缺乏以及非师范毕业生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欠缺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特岗教师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依据 “特岗计划”课题调研成果,对目前特岗教师的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进行描述与分析,希望能够对特岗教师培训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特岗教师培训现状

评估调研数据显示,特岗教师中近16%为非师范类毕业生,普遍比较年轻,近99%的特岗教师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特岗教师主要担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只有极少数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特岗教师任教学科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课为主,其次是体育、音乐、美术,担任其他学科教学任务的特岗教师比例并不高。

问卷统计结果发现,教学观念方面,部分特岗教师尚未完全认同新课改和全纳教育的理念,有一半特岗教师认为通过公布学生排名等方法可激励学生。可见,特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于提高。

在有关特岗教师培训效果的调查中,有近89%的县级负责人和近72%的特岗教师认同本县岗前培训的有效性。可见,总体上岗前培训的效果比较良好。而对于特岗教师的后续培训力度较弱,调查数据显示,60%的特岗教师入职以来至多只接受过1次校级以上的培训,近35%的特岗教师入职以来从未接受过校级以上的培训。课题组在实地走访调查中,也发现特岗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据当地特岗负责人介绍,在特岗教师分配到学校之前,县里会对学校领导进行有关“特岗计划”的培训,但县新进的特岗教师并未能获得与在职正式教师同样的培训机会,包括去大学脱岗进修的机会。

二、特岗教师培训形式与内容

特岗教师的培训形式主要有岗前培训及后续培训。

(一)岗前培训

实地调研发现,岗前培训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特岗教师单独岗前培训;第二种方式是与正式公招新教师一同培训;第三种方式是与新入职的县级公职人员一同培训。特岗教师单独岗前培训这种方式比较普遍,也最有针对性,多见于“特岗计划”实施力度较大,招聘人数较多的设岗县。部分省份如青海、新疆则采取了省级统一的专门针对特岗教师的职前培训活动。与正式公招新教师一同培训针对性稍弱,多见于特岗招聘与县级公招并行的设岗县。与新入职的县级公职人员一同培训的针对性最弱,多见于特岗教师招聘人数较少的设岗县。

(二)后续培训

后续培训方面,有的设岗县采取结对子的方式,让骨干教师承担起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有的设岗县或乡镇一级有常规的教研活动;有的省份在省级就有专门针对特岗教师的培训计划,如青海由省教育厅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承办的青海省特岗初中骨干教师培训班,但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其可持续性较差,覆盖面也不够广。

从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用一段话描述一下您最近一次参加培训的情况”,了解到特岗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有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法。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目前特岗教师的培训内容大多是特岗教师所在县的县情与教情,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针对非师范生的培训相当缺乏。

三、特岗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一) 特岗教师有着强烈的培训需求

调研组在《特岗教师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一道主观题目:“您认为‘特岗计划’政策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关于‘特岗计划’你还有哪些建议和想法?” 问卷中有17%的特岗教师提到了加强培训,这说明特岗教师有培训需求。

在问卷调查的开放性问题中,特岗教师表达了自己对培训的强烈需求。

希望定期参加培训。希望安排一些活动来增强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

――山西省特岗教师

制定科学培训方案,可请有经验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对特岗教师进行师德培训、专业素养、职业技能、新课程实践与应用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江西省特岗教师

作为一名新聘的特岗教师,我希望多一些出去学习的机会,多组织一些教研活动。

――四川省特岗教师

(二)特岗教师希望的培训形式与内容

特岗教师上任初期,工作上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因而,了解特岗教师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式以及需要的支持对接下来开展培训工作很有必要。评估数据显示,特岗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主要是请教本校有经验的老师,其次是利用网络资源。特岗教师在工作中对所需支持反映最多的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外出学习、教研人员或专家指导三个方面,这为今后特岗教师的培训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特岗教师最需要的支持方式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外出学习”以及“教研人员或专家的指导”,另外,“教育技术设备和网络交流平台”也是特岗教师反映较多的支持方式。

在有关特岗教师“希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的问卷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课堂教学方法”,第二位是“教学基本技能”,第三位是“教育教学理论”。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特岗教师普遍比较欢迎以优秀一线教师为培训者的培训课程。作为新教师,特岗教师们需要适切的课堂教学指导,急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经验的渴求更为强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特岗教师的培训现状来看,对特岗教师的培训力度还不够

虽然“特岗计划”在开始实施时,就关注到培训上岗、专业支持的环节设计,但实际上从招聘工作结束到新学期到校工作,给予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时间并不充分,在实地调研中很多特岗教师都提到培训次数太少,建议提供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但也有极个别地方的特岗教师认为,由于培训次数太多,反而打乱了正常的教学安排。

2.特岗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不高

从实地调研来看,有的特岗教师明确指出培训应该更有针对性,而不只是泛泛的培训,尤其是对一些非师范毕业或教非所学的特岗教师,其专业生活上以及对任教地区文化适应上的准备都有待加强,培训内容与方式都有待具体研究。有特岗教师建议增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3.特岗教师的培训形式单一

对特岗教师的培训大多采用岗前培训方式,其次是外出培训形式。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大多采用专家讲授教育教学理论的方式,理论知识学习枯燥,老师们对此兴趣不是很浓。

(二)建议

1.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握培训力度

特岗教师作为新教师,且有不少的非师范毕业生,因此加大培训力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对特岗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对因培训过多导致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地区和学校则应该考虑适当减少外出培训时间。

2.加强特岗教师的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

针对特岗教师的专业背景、任教学科以及特岗教师的需求来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尤其针对非师范毕业的特岗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同时根据特岗教师大多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加强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