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期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6 16:28:21
学期教育论文

学期教育论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策略

新时期,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主,素质教育,强调师生平等,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但是,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多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情况来看,管理总体比较乐观,在各个教育部门的大力敦促和宣传下,新时期教育改革在小学中已初步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很长时间的影响,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尚存在很多问题问题:1.师资队伍水平建设不够完善。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偏远些的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还存在缺陷。不论在专业水平还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方面上,都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老教师在教学上没能跟上教学变革的脚步,年轻教师对小学教学还比较迷茫。2.传统教学方法,应试教育观念。部分小学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能同步新时期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师还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目标就是考试成绩,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3.教学只以教师为主导。在整个教育界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的时候,很小学教育却还是一直坚守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未能做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本教育。4.教学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的影响,很多学校认为学生学好语数就够了,没能满足新时期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没有制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新时期小学管理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改革小学教育管理管理模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重点。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其次,对老教师多提供教学技能提高的培训,对年轻教师开展技能加强的培训。此外,多注重教师个性的发挥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来提供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来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打下基础。学校应始终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观念,小学教育应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的教学态度。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因此学习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同时教师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最主要参与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切实关系到学生学习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和学校都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深刻地认识新时期人本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和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制订相应的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3.选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的发展。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长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在符合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多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善。教学方法的制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为主,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为目的。4.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一来可避免学校花时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上走弯路,二来能更快地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交流,一来可以相互学习彼此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二来可以相互敦促共同进步,使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落到实处。5.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建设一个安全、舒适和良好的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和周边的绝对安全,师生之间,保证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为师生营造出一个浓浓学习氛围的学习环境。如果说校园环境是个一个大的环境,那么生班级才则是学生每天置身其中的小环境。学习积极开展和谐班级的建设,开展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加强和谐班级的建设,有学习氛围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强班级秩序的管理,精心布置班级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由以上论述可知,在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对于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的分析和总结,采用切实可靠的方法去应对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确保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优化。小学教师要根据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同时,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积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为更好的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殷明 单位:甘肃文县石鸡坝学区哈南小学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07).

[2]周多喜.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甘肃教育,2015,(06).

[3]徐立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5,(02).

学期教育论文第2篇

本文作者:陈芝国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虚构的断裂与无边的延伸

这样的课程设置似乎出于减轻学习负担和教学负担的目的,其实源自一种虚构的历史断裂论。这种断裂论认为自解放初到“”结束期间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没有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然而,正如李扬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一文中所说的那样,20世纪“50-70年代文学”远比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史叙述者理解的复杂得多。事实上,“”后相当长时间内,王蒙、张贤亮为代表的“五七作家群”最激烈的历史冲动,并不是要回到后来被文学研究者阐释为历史起点的资本主义的“五四文学”,而是要回归“好的社会主义”的“十七年”。换言之,新时期文学教学如果绕开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又如何能讲授王蒙的《蝴蝶》、《布礼》和《春之声》呢?同样的,“文学”更是“新时期文学”摆脱不了的另一个“传统”。我们在讲授食指的《相信未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时,又怎么能够无视他曾创作过大量的主流诗歌?食指教会了白洋淀诗人如何写诗,但食指自己的诗歌导师却是彻头彻尾的革命诗人,他们是郭沫若、郭小川和新中国成立的何其芳。另外,蒋子龙、贾平凹、韩少功、张抗抗、郑万隆、路遥、茹志鹃、实、陆天明、张炜、古华等一大批我们奉为新时期文学大家的作家,他们的名字也闪烁在“”时期正式出版的文学刊物上。于是,如欲讲述新时期文学,必先讲述“十七年”文学和“”文学。与虚构的断裂同时并存的是无边的延伸。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新收缩和市场经济的强劲推行,中国社会的文化与文学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当历史强行进入作家们的视野,还没有学会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打交道的他们顿生不适之感。他们被新时代从社会中心驱赶至社会边缘,普遍的幻灭感在他们心中翻腾。不仅批评家程光炜在1991年已经悲伤地预感到20世纪80年代结束了,小说家冯骥才也在1993年认为一个时代结束了,并明确地为新时期文学画上了句号。紧随新时期文学出现的是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后新时期文学。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在文学创作与批评的退场,并不意味着新时期文学彻底退出文学的历史舞台。恰恰相反,新时期文学经过短暂的蛰伏之后,再次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不仅从教育层面获取了合法性,而且更成为改革开放成果在文学层面的体现。换言之,有着明确时间上限的新时期文学和同样经常受到质疑的当代文学一样,没有时间下限,一直可以无边地往前延伸。例如,陶东风、和磊合著的《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其目的就是为了展现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果。然而,由于他们对大众文化欲拒还迎的新民粹主义立场,不仅以专章论述王朔“痞子文学”的意义,而且竟然将木子美的《遗情书》与“80后”的玄幻文学和盗墓文学也一并当作了21世纪初中国文学的主要方面。没有经过时间淘洗的纯文学,比如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生死疲劳》、余华《兄弟》等等,其价值尚且都应打个问号,何况完全商业化的大众文学。纵观世界各国文学史,没有任何历史分期的概念可以永远保持有效性和合法性。换言之,当代文学不可永远当代下去,新时期文学也不可能无边地延伸下去。

审美、历史与对象

针对新时期文学教学在概念生成、课程设置与历史分期三个方面的困境,笔者以为应从审美、历史与对象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方能找到解困之道。从审美方面进行调整,就是要在教学中注重名家名作的审美赏析。当下的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领域有两个恶劣的趋势,其一是重视理论的演绎,重视从文化研究角度解剖作品,在某些研究者那里甚至已演变为理论旅行,作为外国理论转运汉和贩卖者的他们已不知审美批评为何物;其二是完全舍弃纯文学作品,将所有的才智与精力倾注于审美价值不高或者根本就没有审美价值的大众文学与文化,成为市场经济转轨中商业文化的推手。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新时期文学教学,其重点不在于让学员记住了多少作家的名字,不在于让学员了解了多少文学史上的知识,而在于从文本细读中让学员学会从审美角度欣赏和解读名家名作。针对新时期文学领域已经普遍存在的虚构的断裂与无边的延伸,从历史方面进行调整,就是要在教学中将这种时间演进方式倒转过来。在虚构的断裂处重新缝合历史,敞开新时期文学的史前史。在前述《教学计划》尚未得到修正之时,作为新时期文学课程的讲授者,可以考虑将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研究成果纳入日常的教学环节当中,尽可能地将1949年至1978年的文学现象向学员介绍,以期从现代文学的终点进行文学历史的接续。尤其在讲授王蒙等五七作家群,敞开历史比封闭历史更能得到学员的理解。其二,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学一样,不能无边地延伸下去,至少作为一门文学史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时间下限。既然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已经从文学批评术语变为历史分期概念,没有经过时间淘洗的文学作品应该属于文学批评的对象,而不应作为文学史书写和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新时期文学的时间下限,2000年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间点。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人感叹新时期文学已经结束,但无可否认的是新时期文学的诸多因素和特征仍然浮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中,换言之,20世纪9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是反叛与衍生的双重关系。相较于21世纪泡沫未破的文学作品和作家,20世纪90年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早已得到批评界广泛的认可。陈思和2010年重新修订的《新时期文学简史》仍以2000年下限,也说明从历史角度观察文学发展应该持一种比较谨慎的学术立场。最后,我们不能无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按照《教学计划》,这门课是专为中小学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进修教师量身打造的。据笔者近年来讲授此门课程的经验,该门课程的学员仍以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这部分学员已具备较好的语篇分析能力,然而,他们对小说、散文、诗歌与戏剧的文体差异不甚明了,他们在解读入选中小学课本的当代文学作品和新时期文学作品时往往以教学参考书为准绳。教学参考书对作品的分析往往四平八稳,甚至完全背离文学的审美价值,只谈文学的政治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在讲授时介绍最新的有价值的新时期文学研究成果,从而打开他们已经僵化的阅读视野。其次,中小学语文教师比较欠缺解读新诗和戏剧的能力。因此,在讲授本课程时,应加强新诗和戏剧的比重,不能将新时期文学课变成新时期小说课或者新时期散文课。比如,可以考虑将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以及老舍的《茶馆》作为教学的重点。

学期教育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德育;转型时期;德育政策;德育课程;德育创新

一、时代的挑战与德育政策的战略选择

中国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长期的农业型社会形态,在近现代的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为指导,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德育体系。虽然其间受过一些极“左”思想的干扰,但是,自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又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开始了伟大的社会转型。

这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转型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城乡关系、人口流动、贫富差距等所造成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又恰逢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迅猛浪潮,各种形式的文明冲突、文化碰撞和意识形态的较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纠缠;加之与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属于后发的、浓缩的,所以,它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是同时呈现出来,经济与伦理、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青少年儿童面临的成长环境空前丰富而杂乱,学校德育工作面l临严峻挑战。面对这种形势,党和国家给予了全面的应对。

1980年代中期以来,颁布了大量的与德育有关的政策、文件、法规。自1984年到1994年,仅由中央及部委颁发的关于中小学德育的文件、通知就有54份,目前则已超过了100份。这些政策、文件对学校的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各年龄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另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也对保障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性支持。

这些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德育场馆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投人大量经费兴建和整饰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烈士陵园,开发文化古迹,修缮名人故居,新建青少年素质训练营等。

仅上海市所确立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多达36处。浙江省已建有青少年宫84所,科技馆8个,建有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类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基地2041个。江苏省仅为建在江浦县农村的、供城市学生到农村体验学习的基地就先后投入3000万元。

二、德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期间,德育理论是受极“左”思想干扰的“重灾区”。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思想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德育理论界日趋活跃,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有不少大学招收德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些年来,德育理论工作者认真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教育资源,积极吸纳国外在道德价值观教育研究方面新的学术成果和实际经验,直面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青少年一代新的生活方式及其问题,完成了一系列较为深刻的德育观念的探索和创新。这些研究为广大学校的德育实践以及新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同时,德育的实践创新与德育课程改革又反过来激发了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丰富、拓展。具体表现为:

1.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目的。在“左”的思想盛行时,人与道德的关系发生了颠倒,人们倡导一些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人性基础的呆板的教条,强调人对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相信,道德是为人的生命成长和幸福生活而创造的,人的需要既是人进行道德创造、道德辩护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根本目的。所以,道德教育不仅强调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障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人的生活及生命状况,关心其成长的烦恼和需求,并且在关爱中引导学生的道德需求,实现道德引导、提升之目的。

2.辩证分析个人利益的价值。传统德育把公与私摆在二元对立的位置上,一直不愿意承认、羞于承认、不敢承认个人利益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反而一味地以“灭私”为任务,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其实,个人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获取方式都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不能简单地否定。按照我国儒家观点,公与私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自我的扩展可以实现对私的超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个人利益开始形成了辩证态度,这种态度为德育的人性基础作出了更全面的论证。

3.探究多元化德育功能。我国的德育自古有重政治取向的传统,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德育即政治教育的观念曾经长期流行。通过对于德育功能的系统研究,现在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已经从单一的政治取向走向更宽广的理解,即德育不仅要为政治服务,也要为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服务(如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自然环境功能等);不仅要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需要,也承认不同层次和范围群体的特殊利益;不仅要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也要为个体生命的成长、独立精神的形成、公民素质的发展服务;不仅是对个人的一种约束和限制,也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是人的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享用的需要;对德育功能的新认识调整和引导着实践中的德育方向,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改善了人们对德育的看法。

4.呼吁德育生活化。生活化是中国新一轮德育改革的热点,它既反映了对杜威、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回归,也表达了对现行德育使“学校教育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相隔离的不满。

理论界重新强调我国古代德育重视践行的思想,相信道德智慧来源于生活,要求德育工作改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过分理想化和封闭于学校之中的现象,切实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基于生活中的现实,面对生活中的需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界所使用的“生活”概念多源自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但是,很多学者在借用胡塞尔生活概念以后将它误读为经验意义上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德育中过这样的日常生活是违背学校德育本质的。所以,德育回归生活,并不是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感性的个体生活,而是在生活世界中,并且通过生活形式的展开,来引导个体生活,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推崇对话式德育。“对话”是在批判“灌输”式德育中出现的。德育中的对话具有四方面内容,(1)师一生对话。通过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灌输德育的“我一他”关系,而是一种“我一你”的关系。(2)学生一文本的对话。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外在于学生的道德知识通过道德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与学习者融为一体。(3)生一生对话。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主体地位互动交流,通过贡献自己的观点,构成一种集体思考,将个人的智慧融合为集体的智慧。(4)学生与自身的对话。德育通过鼓励学生跟那个沉睡的自我进行内省式对话,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可见,“对话”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手段,也是德育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和原则。“对话”讲究民主平等、合作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生成,所以它要求建构起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德育氛围。

6.重视道德的学习维度。以往德育的重心主要关注“道德如何教”,而不太认真了解、研究“道德如何学”,但是,人是具有学习道德的潜能和接受道德的特殊机制的。道德学习论的实质是强调把德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者主体,相信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和规约,道德教育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向善之心,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重视他们的自立活动、自我承诺。对道德学习的重视也是终身教育转向终身学习的必然产物。现在,学校道德教育在意识上明确定为要为学生的终身道德学习奠基,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服务,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7.倡导体验式道德学习方式。道德的学习不同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体验是道德学习的有效方式。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深刻的领悟并生成意义。在道德的内化和发展中,体验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体验是道德内化发生的前提条件。在体验中,外在的客体与主体发生融合,导致主体已有的心理结构得以丰富和调整,从而引起道德心理的发展。体验通过形成新的意义、产生领悟、生成意义、获得启迪和升华,使人的道德心理获得改造和发展。

8.构建德育的制度化保障。制度是学校德育的条件,好像与德育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有了健全制度的保障,学校德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得不到制度上的支持,德育往往事倍功半。“人的许多道德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提高个人道德意识水平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建立和提高有关社会体制的道德性。”与苦口婆心的学校德育相比,缄默的社会强化制度也许更具有教育性。正如邓小平说的,一种好的制度,能够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制度,则可以使好人变坏。在健全的、道德的、公平的、可靠的强化制度面前,人将自己约束自己、矫正自己、鼓励自己,使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起一套实践制度。

传统德育依靠“因果报应”的宗教思想维系“制度”与德育的关系,今天的德育则需要科学的、现实的、多层次的、有效的制度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制度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制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在道德的、公平的、可靠的制度之中从事道德教育。事实表明,人的许多道德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提高个人道德意识水平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建立和提高有关社会体制的道德性。

三、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结构

进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开始了全面的课程改革。新课程首次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每门学科的发展目标之一,要求各学科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体现具有学科特点的价值内涵,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就专门德育课而言,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小学德育分为两块,一年级到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设《思想品德》,高中设《思想政治》。

这次德育课程改革,奉行“一标多本”的政策,在制定统一的课程指导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全国各地组织力量编写多样特色的教材。目前,被教育部批准使用的德育教材小学有19套,初中12套,高中l套。

1.《品德与生活》。该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鼓励儿童直接参与各种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突出强调让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该课程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面,针对儿童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综合交叉,结成若干教育主题,然后在各年级以不同的层次反复呈现,螺旋上升。《思想品德》是一门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该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共有四个模块: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选修课程开有“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6个模块,这些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新课程迄今已经试验了一段时间,国家根据实验期间的经验正在对课程标准作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四、具有特色的德育实践

1.既独立又统一的德育管理体制。为了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形成了与教学行政部门平行并列的德育管理部门和系统。但是,这种独立的德育体制也容易造成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脱离。为了避免独立德育体系游离于日常课堂教学以外,我国学校一直强调将德育渗透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提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现在,又有不少中小学尝试实行全员育人的“德育导师制”,通过学校指定或由学生自行选择的办法,让各门学科任课教师同时担任学生道德与心理成长的导师。

2.爱国教育的研究与创新。爱国教育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针对这个传统教育主题,理论研究者有过细致的实验探索,一些地方也创造出了新颖的操作方式。上海市从1990年起在对爱国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实际调查和实验探索之后,将“国”的层次具体化为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对象,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爱国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在全市中小学中实施“树魂立根”教育工程。上海市光明中学在“中国风·民族魂”的教育中,将教室分布区域对应中国版图位置,将全校班级、学生团体与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相互“挂钩”,鼓励学生通过对省份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深人探究。随着探究的进展,学生们便不由自主地关心起对应省份的各种时事动态,并主动与对应省份取得联系,甚至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全校交流,同学们从“主攻”一个省份到“浏览”每个省份。在不知不觉中,整个中国就走进了学生的心里。3.生命教育的兴起。这是近年来得到重视的一种德育实践。随着社会的转型,一方面,我国社会所造成的冲突、困惑、挑战、压力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国自1980年代初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数已超过1亿。大量独生子女学生对社会、家庭以及自己的认识,包括对生命、生活的理解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忍受力和承受力较差,以致经常出现漠视、轻视生命的现象。因此,近年来,德育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上海市于2005年颁发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且确立了54所试验学校。通过课程教学、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三大途径,根据层次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对中小学生命教育作了详细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实施着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虽然发轫于珍惜、爱护生命,但是,随着理解、尊重、热爱生命等新理念的倡导,它将在改造传统德育观念,配合和促进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4.网络条件下的德育应对。网络的出现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革命性事件,是现代德育无法回避又需要加以利用的问题。面对网络带来的学生道德发展新问题,如网络的虚拟性使青少年学生容易混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界限,一方面沉迷于虚拟社会,另一方面又因为更加愤世嫉俗而回避现实社会。网络的隐匿性容易鼓励学生发送各种信息垃圾,宣泄人性的丑恶方面,弱化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的开放性与国际性也使得学生不得不面临各种文化观念、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冲突。网络的数字化快捷联通容易使学生沉湎于“人一机”互动而丧失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机会,等等。德育应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净化网络内容,规范经营制度,如,禁止在中小学校300米以内开设营业性网吧,在中小学校的计算机中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等;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伦理的教育,期望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来促使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伴随网络而出现的一些“非道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和问题。我们也认识到,网络对于德育是把“双刃剑”,不能夸大它的消极作用,网络不只是德育的对手,更应该是德育的助手。它不仅为德育提供了一片全新的工作空间,也改变着德育的方式,丰富着德育内容,并且给德育带来了理念上的革命。

5.德育的审美化改造。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实际上反映了德育要让人愉悦的思想。针对传统德育的说教、灌输、枯燥、压抑等问题,檀传宝通过主持国家课题,在全国一些学校探索“欣赏型德育”,力图体现教师的价值引领与学生的自主建构之间的统一,使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欣赏型德育”主要由三大活动系统构成:德育情境美的创设活动、德育内容美的呈现活动、德育形式美的创设活动。

它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审美化设计,使学生在“美”的活动中认识道德美、感悟道德美、追求道德美、创立道德美,从而成为德美兼备的时代新人。德育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知识化德育相适应,德育测评追求给学生以明确的量化分数。

量化测评法在德育中存在着它的合理领域,但是,它解决不了德育所有领域的测评,如果泛化乱用,往往造成貌似科学实则反科学的后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校越来越多地选择质性测评法,强调学生的过程经历以及个别化感受的语言文字表述。有些学校尝试鼓励学生讲述生命故事。还有的学校推行德育答辩,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回顾自己的道德经历,形成个人德育表现的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7.民工子弟教育的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流动。2008年,农村进城劳动力已经达到1.4亿,随父母在城市读书的民工子弟大概有1000万。为了改善这些学生在城市的生活学习状况和文化适应能力,有关部门一直在做积极的工作。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围绕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开展了调研活动。另一方面,因此而造成的单亲儿童、“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也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变迁、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五、有待深入探讨的重大德育问题

1.德育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现实问题需要上升为理论层面认真研究。如何处理德育内容的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从丰富的德育实践之中提炼出具有当代中国自身特色的德育理论,德育理论如何适合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的国情,尤其是适应农村学生约占70%的中国农村德育;在教育日趋社会化的时代,怎样正确认识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独特使命,以及如何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师的主导性、示范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的关系,如何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健康的和谐关系,理论成果如何转化为课堂的操作策略,等等,都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重大德育问题。

2.理论的影响力有待加强。中国德育理论的研究成果虽然大有改观,但是,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与个人发展变化,其实还不够。尤为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成果还没有完全在教师实践中发生作用,它们对家长、政府官员、社会大众的影响也不够。甚至可以说,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还停留在笔尖下、纸头上、文件里,没有变成教育者的自觉“武器”。其中原因比较复杂。有些理论过于抽象、空洞,实践性不强,因而被束之高阁;有些理论宣传不力,不能把理论变成教师借以创造的思想源泉,或者理论走向实践的中间环节发生“失真”;有些理论由于“受众”状况的影响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家长、社会媒体、教育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足够地接受到理论成果的影响。据调查,中国2/3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些社会媒体的责任感不强,文化舆论的导向存在问题;有些教育管理者迷信市场经济原则,企图以经济利益来驱动和运行道德教育,弱化甚至违背了道德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

3.主导价值观亟需澄清。新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了以集体主义、无私奉献为特征的价值观体系,这些价值观曾经凝聚着全国人民的道德意志,战胜过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价值体系受到了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他各种形式的价值观也纷至沓来并发生着影响;全球化浪潮加速了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各种价值观同台竞存之际,在处理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无私奉献与互利互惠、本土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方面,如何确立并坚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值得广大德育工作者严肃认真地思考。同时。由当代开放社会和高科技社会生活方式造成的青少年群体的亚文化、流行文化及其价值观如何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加以处理,需要进一步贴近学生,探索新的办法。

4.德育研究方法需要多元整合。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德育工作及研究者在大胆起用新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表现为:一方面,充分吸取脑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德育进一步获得科学基础。另一方面,重视人文科学方法,将叙事研究、现象学研究、田野研究等范式引入德育研究和实践的改进,这都是有益的。但如果过分或者单一使用,容易陷入机械论的或狭隘的经验主义。而且,问题还不止于此,德育还需要宏观的社会学、经济学视野,需要民族学、政治学,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特殊的要求,因此,怎样全面合理地整合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邻近学科的资源,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德育问题。

六、趋势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那种贫弱状况。然而,由于社会的其他方面(尤其是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未能在短时间内同步跟进,经济高速增长与道德相对滞后的现象、转型时期造成的道德“空场”现象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过程中的各种不道德现象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存在。青少年犯罪率持续高攀,心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日益明显,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还办法不多,由于社会公平问题、贫富悬殊问题所造成的消极情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有效地得到缓解,在一段时间内甚至还会激化。对于这些,我国德育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德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最近,虽然全球都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打击,但是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健康向上的。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将改善德育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促进公民道德境界的提升。新生代的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思想民主,胸怀开放,较少受到极“左”政治的影响,敢于吸收不同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德育工作中思路活、办法多,也更加务实,创造出了许多让人怦然心动的操作样式。

随着德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德育理念将逐渐被教师所理解、接受和执行。更为重要的是,党和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正在致力于建设一个更为民主、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所有这些,都将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德育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2]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鲁沽。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4]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

[5]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镣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

[6]班华。略论终身道德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4,(4)。

[7]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8]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都。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4.

[13]梅仲荪,等。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4]沈祖芸。祖国这样走进他们心中——上海市光明中学开展“中国风·民族魂”教育活动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5-01-06.

学期教育论文第4篇

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品定以及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等都要为实现目标服务。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上出现的新特点,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着眼,从抓实基础项目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包括学校总体目标、各学校、各年级的具体目标,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等),形成目标系列。

近几年,通过改革,我国现行的几个德育大纲已体现出幼儿园、小学、中学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实际,采用大一统、一刀切的德育目标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根据教育理论,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如,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主要是以情绪、临时动机为基础,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重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要以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事实为基础,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概念,使他们理解行为的标准,少年和青年对个人同集体、国家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已形成一定的道德概念,开始具备自我教育的基矗在对他们提出行为标准时,应该深刻说明其社会意义。

第二,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同一年级中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初中阶段的不同年级为例,初一可以抓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可以防分化,抓转化的目标管理为主,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初三可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作出第一次接受选择的准备。以中学同一年级不同学生为例,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学生应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对后进生除进行理想、价值观念教育外,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增强他们的自律能力。

第三,要了解、研究现阶段青少年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要针对社会上的敏感热点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道德要求的德育内容,解决思想实际问题。一句话,学校的德育目标应能较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征,变僵化的教育模式为灵活的教育模式,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培养学生主动性、进取性,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学生能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能自觉将各项规范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善于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道德评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内容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学校有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当前的形势和青少年的品德水平确定的。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等。这些应是学校长期稳定的德育内容,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带来了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迫切需要学校德育内容主动适应形势进一步充实和改革,使学校德育内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校要在更新德育观念的基础上,拓宽德育内容,加强和充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品德教育。

在当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竞争意识是进取性与显示性两种个性心理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在优胜劣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素质。竞争是强烈上进的体现,没有竞争,社会就停滞不前。竞争意识,可以调动人们的一切内在的积极因素向着成功的方向努力,加强竞争意识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形成。学校教育应提供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获得优胜的机会和可能,要让每个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励他们潜在的上进要求,发展进取竞争意识。对竞争意识差、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要启发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有一个奋斗目标,并发扬“沙里淘金”的精神。细心观察,抓住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要教育学生彻底摒弃“安于现状,抱残守缺,与世无争,不思进缺的旧观念,逐步确立“积极进取,永不自满、敢为人先,勇于竞争”的新观念,还要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竞争动机。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出人头地,也不是为了整垮对手,而是为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竞争必须在不损害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前提下,靠知识、技能取胜,还要教育学生有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准备。要有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自主意识是人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矗自主意识包括自强奋斗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发展意识、自主创造意识、自我修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完善意识。自主意识是一切积极因素的源泉,是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德育内容设计上,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扬民主作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组织、举办、参与多种的校内活动,锻炼他们在组织、交往、工作、劳动、生活中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创造意识是敢为性与批判性两种个性心理因素的综合反映。在未来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竞争,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竞争,更是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竞争。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我们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天赋,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三、德育活动社会化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不断向家庭、社会延伸。大德育思想的树立,全民德育意识的强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勃勃生机。但是,学校、家庭、社会灌输的思想经常撞车。家庭、社会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上与学校还缺乏和谐统一。学校教育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勤奋读书,努力成为“四有”新人,而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家长们在孩子面前谈赚钱,议当官,论消费;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中的精神污染腐蚀着青少年的灵魂,给学校德育造成了困难,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学校内部而言,不少学校未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未能真正将德育工作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教学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各种教育因素、各种教育力量、各种教育影响、各种教育形式的全息大德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全员德育意识,树立大德育观念,使学校德育活动进一步向社会延伸,向家庭渗透,构建德育活动社会化模式,合作育人,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形成全方位德育格局。就家庭教育而言,作为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主题内容,向学生家庭渗透,争取家长的主动、有效配合,以防止家庭教育失当、失时、失度、失策,使他们能更好地有效地致力于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修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就社会教育而言,要在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拓宽德育领域,创建德育基地,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①要逐步建立与社会相互协作的教育形式,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和各种力量的支持,要通过军、警、民共建活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法制意识、劳动意识。②要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群众监督等手段,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尤其是要依法对学校周边的娱乐、商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严格管理。③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变主动地去掌握(领会、巩固、运用)社会道德规范并形成道德行为,改变过去学校德育孤军奋战的局面,为德育活动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基矗就学校教育而言,要坚持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其他学科渗透相结合,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学科教育与活动教育、环境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相结合,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拓宽德育渠道。要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传统节目、文艺演出、板报、广播宣传、演讲、展览、参观、游览、影评、书评、读书节等活动形式,丰富德育活动内容,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阵地,使校园成为德育的乐园。

四、德育管理科学化

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三大支柱的管理,不仅是学校德育实施的必要形式而且是强化德育效应的重要工具。“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必须确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观念。

第一、优化德育队伍结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的要求,是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的重要条件,是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十分重视的一项紧迫而长远的任务,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一支思想品德好,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强的德育教师队伍,依靠教师的群体力量,抓学科渗透,寓德于教。第二,建立一支有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德育队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保证学校德育工作不偏离方向。第三,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要求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围绕着育人的目标展开工作,把班级建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第四,发挥团、队、学生会在德育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第五,发挥德育队伍的整体效应。要将学校各种力量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统一目标,统一组织,统一计划,统一措施,发挥德育队伍的整体功能。

第二、改进德育评价手段

常用的德育手段有教育手段、激励手段、评价手段等。当前亟待改进的主要是评价手段。作为手段之一的评价,目前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对所有的学生泛泛而评,而未能根据时代的要求,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及不同年龄层次确定不同的标准。二是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对学生品德的定量定性评价中,哪部分品德因素适于定量评价,哪部分品德因素适于定性评价等,还未能找到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改进德育评价手段,对加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我们对德育手段的改进,要着力于德育评价手段的改进。

首先,要将整个德育目标具体化、系列化,对学生的品德结构进行分解,分项设计坡度和层次,再具体测量和评定。

其次,加强对学生品德结构因素及其结构机制的研究,确定品德因素的质、量、度,提高德育评价定量和定性的科学性,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德育功能。

学期教育论文第5篇

自清末修律开始,西方的法治思想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激荡着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转型,给中国法学教育带来新的元素。民国初年,以法治国,依法行事,将中国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此时,以法治国成为普遍的社会舆论,各种法政学校纷纷建立,各种法律书籍大量出版,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可以说,西方的法治思潮成为民国时期法学教育兴起的巨大动力,营造了良好的重视法学教育的社会氛围。正如学者所言,“民国初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兴办法政(法律)学校的热潮,这是当时社会法治思潮勃勃涌动的一个重要表现。”

①也正因为在西方的法治思想影响之下,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陆续开展起来,并使当时的法学教育打上了“法治”的烙印。首先,在法治社会思潮之下,人们迫切需要学习法律知识,各种法政学堂纷纷建立,带来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繁荣。1912年的《大学令》及1913年公布的《大学规程》里均设定了法科,推动了民国法学教育的兴起。1917年《修正大学令》确认了大学的“七科制”,即:文、理、法、商、医、农、工等,其中法学名列第三,成为重要的一科,民国政府极力支持法学教育,招生人数远超其它学科。在法学教学模式上,民国政府起初效仿日本模式。到1922年,新学制建立,受美国教育观念特别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观的影响,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彻底从模仿日本转向模仿欧美。但是,1930年之后,随着国民政府法典体系的完成,近代法律教育整体上朝着教育的方向发展。由于法学教育的模式所致,西方的法治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巨大,以致民国后期,人们的法治观念更加坚定,他们认识到:“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法治,不但在形式上要做到‘齐天下之动’,而在实质上尤其要做到使政府官吏尊重人民之正当利益,不得任意加以侵害,不能‘高下其手,予夺由心’,所以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法治,仍是民主政治的法治,是建立于民主政治之上的法治”。

②这也是现代法治的重要标志。尽管在招生规模上,国民政府有所调整,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西方教学模式的信赖以及对法治的追求。1928~1937年,由于受重实用科学轻社会科学的政策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凡旧有公私立法政、医学两种专门学校,一律自十八年度起停止招生。”由此,法科专门学校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1937~1945年,教育机构内迁,掀起了联合办学、合并办学的热潮,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了西南联合大学。随着教育机构的减少,法学院系的数量也在分分合合中锐减。至此,民国的法学教育开始走下坡路。其次,清末民国法学教育内容的设置无不受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的法律科作为第一个法律教育机构,自开办时起即以英美法为教学基础,“课程编排、讲授内容、授课进度、教科用书,均与美国东方最著名的哈佛和耶鲁相同。”

①后来又不断聘用美国的法律家为教师,毕业生也大多赴美留学,美国法对中国法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并且,“北洋大学的法科也不纯然为英美法所独占,具有重视大陆法的趋向。”

②无论是英美法还是大陆法,都是内蕴法治主义、承载法治精神的西方制度,将它作为中国法学教育内容的一部分,甚至由西方的教师去教授,其对中国学生法治思想的传导作用可想而知。就这样,中国法学教育的西方法治元素慢慢地培养起了中国人的法治观念。那么,在此后的其它法科学校也有类似的做法,其中蔡元培任职的北大法科最为典型:“北大旧日的法科,本最离奇,因本国尚无成文之公、私法,乃讲外国法,分为三组:一曰德、日法,习德文、日文的听讲;二曰英美法,习英文的听讲;三曰法国法,习法文的听讲。”

③西方法律制度及理念在中国的课堂里被广泛传授和学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西方的法治理念正是通过法学教育的途径传递给了中国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传递给了中国社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据记载,“在民国最初的十多年间,北大法科学生的数量总体上在不断地增加着,与北大其他各门(系)相比,其数量也逐渐地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其他各系。”

④这也就意味着受西方法治理念熏陶的法科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走上社会,在立法、司法等岗位所发挥的作用也在增强。第三,民国时期,大力发展法科留学事业,为培养现代法治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根据统计史料,民国最初十年间,毕业于日本大学法科的毕业生占留日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他们回国后成为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中国法学教育特别是培养具有法治理念的法学人才提供作出了贡献。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法政学堂基本上掌握在留日法政学生手中,他们按照日本的法学教育模式、日本的教材、教育方法以及法律术语、法律体系为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法政人才,而这些法政人才又通过各自的不同渠道向整个社会传递和普及着他们所理解的西方近代的法律知识,大多数中国国民新型的法律观、法律知识就这样形成了。”

⑤毋庸置疑,日本近代以来的法律体系是效仿西法的产物,且是学习西方成功的典范,而西方的法治精神和理念通过便利的语言途径,被中国的留日学生所接受,回国后再传授给更多的中国学生,从而丰富了中国法治文化的内涵。除了留学日本,中国的法科学生在1914~1915年公费留学美国和欧洲英法德等国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留美人数趋于接近日本。直到1936年,先后从国外著名大学获得法学学位的人数非常之多,其中一些人在民国时期及后来的法律界长期享有较高的威望,如吴经熊、李浩培、倪征懊等。尽管国民政府“不断强调出国留学应注重实科,但实际上,留学生所习科目中最多的仍然是法学。”

⑥因此,法科留学生回国后,他们的影响仍处于强势地位,尤其是进入国家重要领导岗位的海归们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二、法治人才: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

民国时期,法学教育在西方法治思潮的涌动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民国社会需要的法治人才。这里的“法治”是一种知识和理念,更是一套技能和艺术。法治人才理当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在立法、司法等岗位得心应手,为社会制定良法、高效率司法、引导民众自觉守法的优秀职业群体。对此,当时的学者有了精深的解读:“法治即法律统治之谓,国家一切活动,必须循法以行,不能由政府,以自由意思,擅行决定,必须以法律为其轨辙与准绳,人民的自由及其他权利,应由法律加以保护,人民应负之义务,亦应由法律加以规定,政府机关非依法律,不得限制人民之自由与权利,亦不得任意课人民以义务,人民固应服从法律,政府亦应遵守法律,此即法治之真谛。”“法治精神,司法上最能表现,司法官必须操守清廉,居心仁恕,公正不阿,用法平允,始足称理想之法官。”

①20世纪初叶的民国时期,西方思想的浸透已在中国法学领域表现得相当明显了。此时,中国的立法、司法无不“接受西方民权潮流之激荡”,

②其中欧美的现代法治理念、公正合法的司法、平等独立及公开审判的原则等西方法治文化渗透进了中国。民国政府的法制已经走上了移植西方的道路,无论立法抑或司法均以大陆法系为蓝本,同时也吸纳了英美法的优秀成果。民国新的法律体系的运行,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人才,法学教育承载着此重任。对此,民国的很多学者做了诠释和注解,其中:法律教育的目的,浅而言之,不外四端:其一,训练立法及司法人才;其二,培养法律教师;其三,训练守法的精神;其四,扶植法治。所谓适当的法律人才,至少须具备五项条件:一要认识时代的精神及时代的倾向;二要了解法律的旨趣及现行法的文义;三须熟谙审判方法及应用心理学;四须知悉人情世故及社会的复杂组织;五须有道德的涵养并舍弃小己。

③这里民国学者所提法律教育的“四端”,实际上是法学教育的宏观目的,它涵盖了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法治”应有的内涵:良法与普遍守法。训练立法、司法及教法的人才,实际上是为“良法”的出台打好基础;训练守法精神及扶植法治,为公民自觉普遍守法营造思想意识的氛围。而法律人才的五项条件,则是法律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为培养法治人才的具体教育措施。可见,法学教育对法治人才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将法治的前途与法律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实,无论训政或是,只不过是政权的归属问题。而政权的行使如何有效,政治如何上应上的轨道,以致于国内秩序如何趋于安定,则有一共同的要求在,是为法治主义。法治是主义,不是方法,主义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信仰法治,法治便生力量……国家要确立法治,则人民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学者的专门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总之,国家逐渐走上法治的大道,是值得欣喜的,而同时法治人才的培养,也是值得注意的。

④我国既然同时需要法治,那么,应该如何去厉行呢?我们晓得国家不论何种施政,欲求切实彻底的推行,最重要的是凭籍教育的力量,厉行“法治”,先要提倡推广法律教育,灌输人民以法律知识,养成其守法习惯。

⑤很显然,民国的知识分子非常清楚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与意义,他们将国家的前途寄托于实施和法治,进而寄希望于法治人才的培养上面了。毕竟和法治事业,需要具有法学专业素养、富于公平正义理念、自觉守法的法治型人才去完成。因此,培养法治型人才是民国法学教育坚定不移的理念和目的。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近代史上著名的法律教育家、民国时期法律教育的研究专家孙晓楼先生曾做了专门的研究,他于1935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律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人才;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不过怎样叫做人才,怎样叫做法律人才;我们要明白了怎样才算人才,方可实施相当的教育;要明白了怎样才算法律人才,方可进行高深的法律教育;不然无的放矢,结果是一场空。

⑥可见,民国时期,法律教育的目的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被提出,反映了民国社会对法学教育的关注程度之高。而当讲到法律人才,孙晓楼认为至少要有三个要件:一要有法律学问,二要有社会常识,三要有法律道德。

⑦这三个要件决定了法律人才的素质和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理解和精通“法治”:法治主义之先决要件,首在获得法治之真才,法治之真才,须赖完善法律教育之陶冶。法律教育之主旨,在于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之法律人才,而此种人才,必须有法律之学识,方能认识法律及改善法律;须具丰富社会常识,方能运用法律使适合时代需求;尤须有法律道德,方能执行业务以为民权之保障。

⑧从这里不难推断,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目的与培养法治人才密不可分,培养法治人才理应成为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理念。民国时期,尤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法律文化真正迈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步伐,开始与世界法律文化逐渐交融的重要时期”①。民国政府仿效西方法律制度建立了自己的法律体系,必须培养秉持法治理念的人才去适用和完善该法律体系,才能推进法治文明的进程。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曾经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课程调整工作,其中“文理法三学院课程的整理,是国民政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应的法律课程的整理,是为了规范法律教育、培养适合国民政府需要的法律人才。”②民国后期,孙晓楼再次指出法治人才的目的问题:在此举国上下祈求看实施,推行法治的声浪中,法律人才的培养,当然逐渐逐渐的被人重视着,而法律教育制度的改良,亦可谓当务之急。③无疑,不论是法学教育本身,还是法学教育改革,都将围绕培养法治人才为中心展开,按照国家法治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法学教育,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非常明确。在今天的学者看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精通法律知识、懂得西方法学理念、服从法律规范、能够处理社会问题的高层次法律人才。”④实质上,就是指民国时期法学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的法治型人才目标。简言之,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法治理念、遵循法律规范、高效处理社会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三、法治国家: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终极理想

法治人才的培养,其终极目的和理想是适应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民国时期也不例外,“民国初年出现的兴办法政(法律)学校的热潮,是当时社会法治思潮勃勃涌动,人们热切希望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的一种表现。”

⑤由此可见,法学教育对法治国家的意义之重要,法政学堂和专门法律学校负有培植吏才和司法人才的职责,最终还是为了改良政治法律,以拯救国家和强国利民,也就是治理国家的长远利益。法治作为一种价值规则,是现代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精神。民国时期,唤起民众,培养自觉的国民,以建立五权宪法为基础的现代法治国家,是以孙中山为首的民国精英们的理想追求。孙中山先生矢志建立法治共和国的理想,他任大总统短暂的百余天,却颁布了包括临时约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

⑥为建立法治国家做了积极的准备。1919年“五四”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上海的《民国日报》响亮地提出了“破除人治迷梦,建立法治国家”的口号。此后,法治得到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研究法治国家的问题及其实质,纷纷主张法治:人治法治,在人类历史上闹了几千多年,时至今日,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家都是实行法治,而中国仍不能确立法治走入法治轨道,真堪痛心。然而今日信仰“人治”的人一定居少数,一般国民悉皆以建立国家只有主张法治,改革政治只有实行法治,排除国难只有尊崇法治。

⑦复杂的社会,必有赖于精密而善良的法制,始能存在、生存、安全、和谐而演进。……今当宪法起草之时,诚窃恐举国上下对于法治精神尚无切实之认识,奉行之诚意,因草此篇以明其义,庶政府当局,全国民众,不再视为具文;而今后中国之政治,亦得日趋于法治之坦道焉。

⑧国民政府时期,认为:“民主的政治同时也是法治的政治。民主与政治,实际上乃是一体的两面。实行民主,只能扩张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同时实行法治,才能保障大家的权利与自由,两者轴车相依,缺一不可。”

⑨他非常重视法令的统一与实施,在《中华民国宪法》出台之际,他于1947年12月13日专门请司法院等修正或废止与宪法相抵触的法令,电文称:“查宪法即将实施,现行法令与宪法抵触者亟应加以修正或废止。”瑏瑠这实际上是贯彻了法治的精神所致。的历次宣言,曾屡屡提到法治,也曾屡屡表示要努力法治。在最近这一年中,法治的呼声似乎又增加了些,而法治的尊重似乎也增加了些。

①毫无疑问,法治国家是民国民众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模式,法治是民国社会所崇尚的最好状态。在民国的学者看来,西方国家“所以致今日之强盛,皆其法治之功,吾国不欲强盛则已,苟欲生存与此竞争剧烈之场,舍取西人之法制尽施吾国,其莫道由。”

②中国的强盛自然也与法治之功紧密相连,法治之功源自人的因素,这样的人必须依靠教育机构的培养,法学教育意义凸显。“要真正实现法治,还必须在全国人民中肃清封建愚昧意识,以培养民主政治的根基。”

③因此,必须加强法治教育。由此带来法律教育的兴起,以致民国成立后,十余年间,学习法政的人们充满了国家的各机关。现代国家的理想和目的,是在造成一个法治国家。我国立国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在于造成一个三民主义的法治国家。我们可以说,法律教育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很重要,因为一个法治国家的建立与维持,不单靠少数奉公守法的循吏,尤其要靠一般民众有尊重法律、拥护法律的法治精神。

④立国所应具备的条件固有多端,但要走上法治国家的途径,却不能说“法”不是一个主要的条件,尤其是民治的基础须建筑在法治上面,更应具备了法的条件,才能稳固。就法治方面说,并非单独指示国家统治权的行使概须以法律为根据之一点而言。凡社会或个人相互间的关系都要受法律积极地或消极地支配,而在法律范围内为种种活动或发展。

⑤也正因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的重要作用,20世纪4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将美国著名法理学家、法律教育家庞德请来中国,作为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和教育部的顾问。庞德在华任职期间,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了重要的见解,指出不仅法律职业人员需要精通法律,而且普通官员也应习法:“关于普通文官,行政官员应当好好的受一番法律训练,实很重要。他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个人的合法权益,什么是法律规定保障那些权益的救济办法。”

⑥中国自古“以吏为师”,只有官员都学法懂法,才能带动更多的百姓遵纪守法,促进立法的进步,将国家带入法治的状态,民国教育家孙晓楼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欧美各国的法律人才,不特在立法界、司法界、行政界三方面表现着他们的法律才能,便是工商实业军士武官,都有不少的法律人才在那里指导着活动着,所以他们所办的各种事业,无处无时不表示着纪律化、秩序化,他们法律人才之普遍化可见一斑。

⑦不过,在民国后期的法学教育实践中,国民政府并未实现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的目标,法学课堂教学以及法学研究当中均贯彻法条主义原则,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虽然获得了法律专门知识,能应付各种考试,但是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无更高目标的追求。对此,当时的很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如认为中国的法律教育属于条文主义的,培养的人才墨守成文,不知活用,头脑中充满了现行条文,忽视一国立国最高思想原则与世界的新趋势,对于新发生的事实、思潮格格不入,毫无吸取进步的可能。

⑧殊不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和经验,驾驭法律的人应是训练有素、有学识、有经验、有能力、有品格的法学人才,而经验、能力、学识和品格等都来自于教育。综上所述,民国时期在西方法治思潮的影响之下,顺应历史的潮流,以西方国家为效仿对象,大力兴办法政学校,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法治人才,为建立法治国家服务。这种以法治为重心的法学教育理念,不仅培养了法学人才,传播了法律知识,而且启发了国人以法治国的觉悟。

学期教育论文第6篇

大学语文教学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早在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此后,大学语文课就扮演着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角色。三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门课程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而且渐渐地变得面目全非,或被取消(不开),或被瘦身(压缩课时),或被改头换面(由文学欣赏或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代替)。当前,由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及语文能力的低下,大学语文教育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关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讨论也在各地迅速展开。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但是这些改革思路与改革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写教材。总的来说,各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基本上都以教材为突破口,体现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模式。近几年,新的大学语文教材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上百种之多,这些教材或者推陈出新、或者另辟蹊径,在选文方面、思想内容方面、体例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代表了众多大学语文教材的最高水平,并在各重点大学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注意改革教学方法:由一言堂式的单方面说教,转变为群言堂式的有目的引导;由传授知识、明确观点转变为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教师由课堂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积极的探索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

第三,更新教学手段。目前很多大学引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为大学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大学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这些改革全都只是在《大学语文》这样一门课上做文章,无论怎样改革,都要受制于有限的学时,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二、突破惯有模式,探索大学语文教育的新途径

多年来,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综合分析历年来全国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应该重新解读大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大学语文教育,绝不等同于一门《大学语文》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应该树立“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建立全新的大学语文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为此,在对已有大学语文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将大学语文的内涵扩展为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核心,以其他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为辅助,与语言、文学、艺术类讲座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体,使大学语文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大学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加明确,意义更加深远。

(二)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突破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都仅仅局限于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份试卷。又因受学时的限制,教学内容极为有限,很难发挥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如果在已有大学语文课及教材的基础上借助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就会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语言、写作、艺术各方面内容相辅相承,使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接受比较全面的文学、语言、写作和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强化母语意识,提高人文素质。

(三)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有效拓展基于“大大学语文”的理念,构建立体化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使大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几十学时,而是伴随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也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教室,而是从“小课堂”走向了“大课堂”,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大学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的对接在这一教学体系中各门课程首先面向全校学生,以培养和提高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同时也兼顾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例如《经济文书写作》选修课主要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倾斜,《世界文学名家名作赏析》选修课主要向英语、日语、俄语等专业的学生倾斜,《职场口才》选修课主要向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倾斜。

自2007年以来,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始在我校实施并逐渐加以完善,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在2007级至2013级学生当中试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均有了显著提高。例如在“朗诵会”、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在全国及全省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也屡创佳绩,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

学期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政治;分层教学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也在逐步进步,因此思想政治课只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就可以富含生命力。由于新课程革新的全面进行,给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要求教师对过往基本的教育问题进行全面革新,同时要求教师不但要做课程的实行者,还必须做课程的探究者以及研发者。由于初中思想政治具有独特的性质与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将知识和德育教育联系起来。那么,怎样展开思想政治教学,提升初中政治教学效果就变成了初中政治教师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针对新时期初中政治教学展开进一步研究分析。

一、准确利用多媒体,构建愉快的课堂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课堂生动、有效,教学模式不断得到丰富。全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扩大课堂教学的投入,合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电脑、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措施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利用视频、声音以及图像等展现教学内容,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增强课堂趣味性。由于多媒体的广泛利用,各种方面的阻碍丰富了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教师的教学,优化教学步骤,如必须书写的资料也被多媒体替代,就像板书设计和习题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师生的压力,也可以提升效率,使得教师有较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上,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科学利用分层教学方式,重视因材施教

所有学生都是特殊的、多元化的、独特的,学生有自己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所以不能利用标准化的方法去培育学生,而是要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育学生,也就是因材施教。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学习欲望以及接受水平相对较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水平相对一般,所以教师就必须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合理的分层教学计划,以便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获得全面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必须进一步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依据其差异性设定阶梯式的课堂提问,从而兼顾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评定过程中,依旧利用分层评定的方法,对层次不一样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评定方式。另外,教师还必须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便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向往友好的课堂活动,在师生沟通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想要给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要明白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者,也是研究活动的主要人群,在教师为主要指导下,经过学习和研究获得知识,促进智力发展。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表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友好的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故教师第一步必须转换角色,明白自己全新的教学身份。有课程学家觉得,在目前的课程中,教师属于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更加需要担负起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参加者的职责,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全面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四、在多元化的活动中,表现学生的核心作用

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在民主和平等的气氛中实现,在合理与友好的教学活动中展开。在近年来的政治教学中,教师依旧是将自己作为主体,即便让学生进行讲说,也不可以出现和自己意见相反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时刻充满严肃的气氛,因此要想缓解此类严肃的氛围,就要给学生提供协作沟通的空间,以便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

五、结语

在全新的时代,就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而言,教师必须要重视在课堂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换句话说,想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生动,高效,教师就要立足实际教学,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初中政治教学。

作者:王友文 单位:贵州省盘县大山镇大山中学

参考文献

[1]何杰.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政治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3,08(12):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