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村落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6 16:27:21
村落文化论文

村落文化论文第1篇

浮梁县在明代的茶叶生产逐渐走上衰落,但浮梁茶叶的生产也不缺乏精品,明代汤显祖在《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中就曾对浮梁茶赞誉:“今夫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惟清惟馨系其揉者;浮梁之瓷,莹于水玉,亦系其钧火侯是足”。即使逐渐衰落,浮梁茶叶亦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赏,可见浮梁的茶叶在当时还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时值晚清,浮梁茶叶生产又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浮梁开始研制生产红茶,浮梁茶在唐代之后再次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期的浮梁红茶重新达到了一个顶峰,产量与销售量都急剧增加,销售的市场极其广泛,甚至远销海外。这一时期的浮梁红茶以浮梁县严台村最具有代表性,严台村实际处于祁门与浮梁这两个红茶大县的中心地带,清代末年严台有茶园4000余亩,产量3000多担,茶庄7家,1915年,严台“天祥”茶号所产功夫红茶被国家推荐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区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选,并获得金奖。从此严台茶叶更是名声大躁。浮梁县红茶在晚清民国时期产销量一直逐年增加,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浮梁茶叶由于受到战事的影响,产销逐渐缩小。建国后,浮梁茶叶的振兴十分迅速,短短数年间,浮梁的茶产业规模就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0年,严台红茶作为国礼庆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七十大寿。此时的浮梁茶叶在全国的茶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浮梁古村落与茶文化遗存

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今天的古村落承载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活化石。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中,浮梁县有五十余古村落中发现茶文化遗迹,以严台、沧溪、瑶里、纗溪、勒功等乡村茶文化遗产最为丰富。2009年严台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村内的大兴油坊,是省内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油坊,此油坊主要生产茶油,内有保存至今的一套完整的清末民初时期的纯手工榨油设备。村北的制茶作坊现已经废弃,坊内目前只残留有当时生产茶叶的炉灶和相关制茶用具,当年赠予斯大林的国礼红茶正是出自此作坊。村内目前存有民国四年纪年铭文的茶叶桶,桶上写有“民国四年江恒丰店办用”;严台“天祥”茶号所产功夫红茶所获得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奖牌现存于浮梁县博物馆。严台村的红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用脚制茶的特殊方式成为一大特色。2010年沧溪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沧溪现有茶园800亩,制茶、茶油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清末民初村内曾有6家茶号,村内现存有完整的茶商宅院,宅院占地面积大、装饰豪华,可见当时沧溪茶叶贸易的兴盛。村内现在也还保留有传统的制茶技术。纗溪村,古时是浮梁北部的古茶市,历史上的纗溪以茶叶为支柱产业,茶园面积最大时有3000亩,产量900担,茶号数十家,茶商收茶后直接送上海出口。清末民初,村内有茶号24家,是红茶传入浮梁的起始站。纗溪村现存有大茶商汪腾蓬茶号防伪木刻印章及其茶号账本;并且在民居中发现有民国时期制茶的茶袋子和茶箱。浮梁的茶文化与古村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文化的兴盛造就了现今村落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遗留的茶号和茶商豪宅是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村落的巨大历史和文化价值。浮梁兴盛的茶文化造就了大量的富裕茶商,茶商大量建豪宅、开茶号、建茶馆、筑祠堂、建码头等等,持续扩大村落的范围,不断的促进村落的发展,吸引大量的人口扎根于村落之中。浮梁县的古村落与茶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在历史中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村落”。

三、浮梁古村落衰败的原因

1.茶文化的衰落

古时的景德镇隶属于浮梁县,但是伴随着瓷器贸易的急剧发展,景德镇的地位大大超过了浮梁县,从宋真宗时期御赐“景德”名,到元代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再到明清时期至高无上的御窑厂,无不显示着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崇高地位。在景德镇瓷业不断兴盛之下,浮梁的茶叶经济不可避免的走上下坡路。明清时期,徽州的文化急剧发展,徽商不停的壮大,徽商抓住茶叶需求猛增的楔机,在全国经营茶叶生意。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以贾代耕”、商人足迹“几遍禹内”的经济活跃之区;又是一个人才辈出,“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的文风昌盛之地。徽州文化伴随着徽商贸易在全国的展开,逐渐扩散到全国,徽州文化在这期间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如图五,浮梁茶文化区地处徽州文化区与景德镇瓷业文化区之间,伴随着徽州文化与瓷业文化的不断兴盛,浮梁的茶文化受到了两者文化的不断撞击,瓷文化与徽州文化就像两棵参天的大树,在不断的生长中“遮蔽”着浮梁茶文化的发展,正是这样的“遮蔽”,造成了浮梁茶文化的衰落,甚至一蹶不振。

2.浮梁古村落的破坏

除了茶文化的衰落,被严重破坏也是浮梁古村落衰败的原因之一,大量建筑和古遗物被破坏势必造成了古村落真实价值的流失。浮梁县的古村落破坏主要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村落古建筑的私自拆除。站在高处俯瞰村落的整体面貌,新式楼房拔地而起,与周围的大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在浮梁的每个古村落都可以看见大量的现代建筑,通过调查,发现这些都是村民私自拆除古建筑然后重新修建新房屋。古建筑是古村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古村落的独特文化,建筑内的布局、雕刻等等更是代表着古村落独特的民风民俗,所以古建筑的私自拆除,就是一种直接破坏古村落的体现。二是古遗物的严重破坏。这里的古遗物主要是指古村落中的一些碑刻、书籍、墓葬等等。在对浮梁县古村落的调查中,古遗物的破坏随处可见,在严台、沧溪、瑶里等古镇的街巷中,随处可见把古碑刻当作铺路石,经过长年的磨损,碑刻的字迹已经辨认不清。除此之外,在对浮梁古村落进行实地的调查之中,发现村落内的古遗物数量很少,大量的古遗物都在近几十年被破坏。古遗物是古村落文化的见证,遗物自身同时也记载了大量关于古村落的历史信息,但是伴随着古遗物的破坏,古村落的历史信息逐步减少,古村落也失去了其历史面貌。

四、茶文化视角下古村落保护的措施

1.建设古村落茶文化历史馆

在浮梁的古村落中建设茶文化历史馆,目的是为了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物,展示古村落的悠久历史尤其是古老的制茶历史。2013年9月至12月,在浮梁严台村开始茶文化历史馆建设的试点,通过前期对严台村历史文化的考察和论证,终于在同年12月通过对茶文化历史馆建设的提案,正式开始建设茶文化历史馆,严台村茶文化历史馆紧紧抓住严台村悠久的茶叶历史文化,通过茶叶种植历史、茶叶产销历史、制茶相关物件以及制茶的相关技艺为主要内容,来展示严台村悠久丰富的茶叶历史和文化。伴随着严台村茶文化历史馆的建设,其他村落的茶文化历史馆也开始逐步兴建。浮梁古村落通过茶文化历史馆的建设,既加强了对于茶叶文化的建设,也提高了对于古村落保护的重视。大量古老的制茶器具进入村史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制茶的技艺在村史馆展示也让人们对此种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制茶技艺。同时茶文化历史馆也作为旅游的景点之一,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提高其茶叶历史与文化的知名度,间接的促进古村落茶叶贸易与文化的发展,为浮梁的茶文化复苏起到重要的作用。

2.加大浮梁古村落中制茶技艺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组成,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的骨骼,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血肉,骨骼与血肉缺一不可。在目前的浮梁县古村落的制茶技艺中,以严台村的功夫红茶制作技艺最出名,此项目已经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用脚制茶的方法堪称一绝。在景德镇市所有49个非遗项目中,严台村的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是唯一入选的茶叶制作技艺。可见浮梁茶叶的制作技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浮梁各个村落间的制茶技艺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除了制作茶叶,茶油的制作技艺也是一绝,但是在申请非遗项目中却一直得不到重视。我们应该加大对村落中茶叶制作技艺的扶持,扩大与浮梁茶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重,对于浮梁制茶技艺的传承人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将浮梁悠久的茶叶制作技艺与浮梁的古村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传统制茶技艺的复兴与传承来带动浮梁古村落的保护。

3.加强古村落建筑的保护与复建

古村落是茶文化最重要的栖息地,是浮梁茶文化得以延续千年最重要的载体,古村落的消失就意味着浮梁千年茶文化的消失,所以加强浮梁古村落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首先要在制高点对古村落进行鸟瞰视线控制,要保持浮梁古村落的徽派风格,对严重影响或破坏古村鸟瞰视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近、现代建筑责令其改造或予以拆除。其次要严格控制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保持视廊连续通畅,在可见范围内不得出现有碍古村街巷风貌协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后要整理电线、天线、路灯等到处乱堆乱挂现象,采用地埋、管线等方式使之有序,不干扰整体景观风貌,同时也是减少火灾的有效措施。政府应派专人定时巡逻村内的危房民居,加强对于危房的监视,对于出现倒塌的危房要及时进行维修与复原,对于破坏严重有倒塌趋势的危房,要提前修补预防其损毁,政府部门对复原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严格监控复原的质量。对于村落内的古民居要区分等级进行保护,对等级高的建筑物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和投资。对于浮梁古村落古茶号、作坊、茶商的宅地、茶楼以及其他与茶叶有关的建筑要尤其特别的标明,在每个建筑物门前要立详细的解说牌,对于坍塌的要第一时间予以复建。

4.重塑浮梁与徽州间的“瓷茶”古道(徽饶古道浮梁段)

浮梁与徽州间的古道一直是两地瓷器与茶叶的主要运输路线,古时景德镇的瓷器和浮梁的茶叶正是通过古道而逐步走向全国。根据古文献记载和数年的实地考察,目前可以确定徽饶古道浮梁段主要分两个线路,东线到达今天的安徽休宁县右龙村,北线到达今天安徽祁门县的闪里镇。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浮梁著名的古村落几乎都是沿着古道分布,每个村落的茶叶都通过古道输送到徽州。重塑这条“瓷茶”古道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将浮梁的古村落置于一种线性的、整体的保护,这种保护的方式有利于还原古村落的真实的面貌,单一的散点式的保护,会让人们忽略古村落在当时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重塑“瓷茶”古道,可以再一次发掘出古道周边村落的历史文化遗迹,扩大浮梁古村落的保护范围,将过去遗漏的古村落进一步的纳入保护的大范围中。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人们重走“瓷茶”古道,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对古村落的重要作用和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为古村落的保护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其实这两条线路的重塑不仅仅对古村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古代徽州与饶州间的经济、地理、人口流动、民俗风情等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加强古村落生态旅游建设,主打“茶叶”牌

古村落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旅游开发才是古村落保护的物质保障。浮梁古村落的生态旅游应该主打“茶叶”这张牌,目前在浮梁的各个古村落尤其是部级和省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中都开始打造生态旅游。比如:纗溪着力复原浮北古茶市的盛况,引导游客感受纗溪过去茶叶市场的繁忙,了解当时茶叶贸易中的些许趣事,感受博大的茶叶文化。严台村着力打造“茶文化农家乐”,在村外的河道两边建设生态茶馆,改造大新油坊,让每位游客都可以亲自尝试茶叶的制作过程,在茶文化历史馆中深入了解严台茶叶的悠久历史文化,并有机会亲眼目睹严台制茶步骤的动态展示。严台还提供一部分茶园供游客亲自采摘茶叶,游客可将采摘好的茶叶拿到村史馆的动态展示平台上进行亲身的制作,制作好的茶叶以一定的价格买走。严台的生态旅游措施是将茶叶的历史文化、茶叶采摘、茶叶制作、茶油制作等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生态旅游建设的展开,既促进了浮梁茶文化的复苏,拓宽了浮梁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促进了浮梁古村落的保护。

五、结语

村落文化论文第2篇

视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感知方式,也是人类接受信息量最大的一种知觉工具。室内设计首先是要通过装饰材料、图案、色彩、灯光等元素所组成的视觉表象,使人们认识这个空间,并从中获取大量信息。

1.1情景重现

在楠溪江古村落里,有许多能体现前人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这种建筑方法在目前的21世纪生态设计学术界有很高的研究与借鉴价值。比如在古村落里随处可见的四合院内铺设的透水砖地。浙南的夏季漫长而燥热,透水砖地能使地面保持凉爽、清洁、不起尘土。庭院内地面中间微高,两边低,雨季时雨水会顺势流入两旁的阴沟,地面不会积水。砖缝里有可爱的小草挤出,起到防滑的作用,视觉上青石与绿草映衬着,透出清新的气息。蛮石、青砖、青石板等材料在楠溪江随处可见。利用丰富的楠溪江地域材料和传统工艺,不仅降低了成本造价,更多地发挥本地工艺条件的优势;而且大量使用地域材料,进一步强调了材料本身的质感对比,巧妙利用材料原始肌理所具有的独特效果和美感形式,使室内空间环境气氛具有独到的地域魅力(见图1)。几百年前,人们就致力于设计和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且美学效果极佳的人居环境,这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产,作为设计师应尽力将其展示出来。设计师可按古建筑的布置原则将各种历史构件复原,创造出现代空间的历史片段和场景,给空间中的体验者以身临其境、穿越时空的享受。在江南阿二美食坊餐饮空间设计中,通过对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形态、色彩和图案的运用,就地取材,构成有地域特色的室内空间环境。这种通过地域性室内设计诱导所散发出来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时空场所改变后的再次视觉重现,使体验者无时无刻地感受到浓烈的地域风情的同时,得到淳朴敦实的心灵感受。这也是基于楠溪江古村落建筑文化的生态室内设计最明显的设计方法。

1.2元素提炼

楠溪江古村落建筑的装饰艺术图案简洁朴素、自然灵巧,充满生活气息。各种形式、各种纹饰的石雕柱础、木础和木雕隔扇与斗栱昂头、各种花纹与人物砖雕照门楼、漏花墙等,都是地域文化艺术的集中写照(见图3、图4)。在室内设计中运用传统的装饰图案元素可丰富设计的内容,深化地域文化内涵。但是,如果只是利用各种中式传统装饰图形图案来予以表达就会显得雷同而无意义。比如图5的作品,乍看美轮美奂,细看却难免落入堆砌的俗套,华而不实,真正的奢华应该是质佳、大气的。元素提炼要求设计师运用生态的室内设计手法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元素进行分析、概括、吸收和消化,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具有地域性文化气息的空间氛围。许多地域性的元素特征也有可能是繁冗复杂的,不符合现代生态的的设计理念。设计师要理解其深厚的文化涵蕴,懂得取其精华,适当地进行抽象简化的再创造,使其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具时代特色,表达更有新意的地域文化。

2行为动“象”

中国古代把空间艺术理解为过程艺术,既注重形象的空间完整性,又着重揭示这个完整性的生成过程,寓动于静,寓时间于空间[3]。空间设计是一个动态的思想过程。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论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东楼(见图6)的内部景观:“他展现了诱导访问者穿越充满着视觉诱惑和惊奇、如迷宫般悦人景色的专业技能[4]。”贝聿铭探索了在一个空间中的多重视点的理念,在这个空间中的获得一种既独立又连续的景观,其实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国园林的布局和形态的艺术。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习性不同,呈现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也不同,室内空间布局也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楠溪江古村落建筑的空间布局带有明显的地域人文特征,有着简明的组织规律,庭院前后串连,层层递进,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见图7)。浙南地区人民性格含蓄婉约,这种布局适合地域人民的精神需求,也具备较高的心理舒适度。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的整体空间布局借鉴了这种手法(见图8),从前庭穿过隔音门和隔尘门后进入豁然开朗的大堂,南面的玻璃幕墙,保证了大堂的日间自然采光,节约能源。经过左右两个小门,来到中庭,中庭光线幽暗静逸、气氛与大堂截然不同。中庭的中央是一座玲珑剔透的亭榭,体现鲜明的浙南地域建筑形态,但采用现代建筑装饰材料和技术(见图9):小亭的柱子和梁采用黑色烤漆玻璃包面,四周用钢化玻璃进行围合。小亭的四角有四个青石地灯,整个中庭几乎只靠这四个地灯进行照明,体现设计师的节能理念。中庭与露天的后院用玻璃门隔开,后院从整体建筑结构的角度来说是个天井,设计成露天的休闲茶吧,中间是个自然蓄水的月牙形水池(见图10);后院的西面又是一个独立的别苑。前庭、大厅、中庭、后院,层次分明,每一次空间的切换,呈现给人们不同情趣的景象,不断给人新的惊喜。

3意境意“象”

中国古典艺术是以“意境”为核心,以“意象”为纽带,以艺术符号为表现形式的生命体现。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诗歌和绘画,都不约而同地把“意境”作为最高审美范畴。所谓“意境”,就是艺术家借助于艺术符号,通过不同意象的聚合而生成的一种新质。地域文化的精神呈现属于更高的层次,要求设计师在对地域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吸收精髓,在精神上给人以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重在其神。这种精神意境的表达是努力地给空间体验者以更积极的方式来参与其中,勾起他们的主观感受。这种手法在室内设计中更侧重于精神性,体现出历史场所不一,情感依旧延续的特点。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也很讲究,可以用传统的建筑方式和现代的材料来表现;也可以用传统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的处理手法综合表现。总之,需要融合各种要素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抽象化提炼并加以运用,以形写神,犹如石涛在绘画中所言:不似之似似之。重在其内而勿以为外,重在其神而勿以为形。在室内设计中应该强调对本土地域文化精华的吸收与提炼,让浓郁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气息有机结合。没有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不考虑文脉、地域环境、多元化就无法体现出时代性,也就创造不出适合体验者的情感空间。如图11所示,是一家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和中国特色美食融合为一体的全新时尚餐饮店,不仅提供传统意义上的味觉享受,更体现一种精致生活的质量追求。空间设计没有繁杂的形式语言,只有低调而恰当的色彩和简化的格子窗花,创造了一个写意的中式空间,一副欲言又止的动人,却是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的,此即意境。意境是一种物我交融的状态,在情景合一中所产生的美感,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获得的。室内设计作品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是通过所装饰的空间环境的启示和诱导,获得更为深刻的心灵感受。如图12,兰亭别院餐厅设计中提炼了地域性传统图案竹子为艺术符号,采用简约的表现手法和现代的装饰材料,用现代的装饰技术将竹子图形印制在绿色环保的材质——麻布上,并在过道上排列了方型的石块,自然联想到清新竹林,汀步流水,体现设计师对高古文人雅士的精神认同,营造了一个极富地域性特色的绿色餐饮空间。竹本清秀雅致,古人又赋予它高节亮丽的清高品行,引发人们对它所象征的精神的思考和向往,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大自然的原始和纯净,在这里以现代人的视角,营造了一个不同于外界的世外桃源,使人的心情也宁静下来,符合现代都市人暂避喧嚣、心灵安逸的需求。

4结语

村落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陂下古村;建筑;传统文化;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44-02

1、前言

陂下,古名潭溪,坐落于富水河畔,现为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辖区。其东邻江域、文山和富田王家,西靠泰和车下、巷口,南接泰和洞口、舟山,北与匡家、奁田、王田村等相连。

古村的人文建筑众多且极具特色,从唐代肇基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陂下先民营建了36座祠堂(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现存古祠堂25座)、古牌坊6座、古门楼3座及近180栋古民宅,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落。

2、村落历史源流

陂下村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唐,而陂下望族胡氏历史则始于北宋嘉祜六年(公元1061年),曾为参军的胡晃由文陂甲村溯水而上,在此肇基,为陂下村胡氏始迁祖,自此晃公子孙开始在陂下繁衍生息。

据史料记载,晃公后四代均为单传,晃公生子良,子良生百泰,百泰生邦彦,邦彦生巨济,单传四代。巨济育三子:元美、元达、元吉,其中元美、元达世居陂下,而元吉则迁湖广;传至第九代景渊公和景星公,晃公后裔才开始枝繁叶茂、繁衍分脉,发展至今,全村胡氏一族约四百户,人口达2000余众。

吉安市陂下村于2008年10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3、崇礼尚仁

儒道文化毋庸置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仁、义、礼、智、信为思想主体的儒家文化影响并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筑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更是首当其冲。儒家文化中一系列的伦理道德观维系着宗法家族和封建家庭,它们也通过建筑这一凝固的史书展现出来。

陂下古村是一崇尚儒家文化的历史文化名村,早在元朝,陂下村就开办了高级私塾(遗址被毁),近代洋学传人中国,陂下在村中创建了书院(遗址尚存)。此外,陂下先民甚至将一代儒宗欧阳修供奉于吉先祠,长期祭拜,现为欧阳修庙。古村中的门楼、祠堂、亭院等建筑无一例外的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观的物化表象,如星聚堂、报恩院和安人亭等,其它不一而足。

星聚堂居古村南偏东,是一栋有着三个朝向的宗祠,极为特别,其中供奉胡氏十世支祖景星公及其下牌位也。

星聚堂落成后,当时兵部恭赞机务尚书周延为星聚堂撰文道:

潭溪有故处仕景星者,盖所谓孝弟、力田人也。衍息仅十世,而竹立者,五六百。指其子姓,感先泽之长,谋建支祠以妥处士公之灵……,至五六百,其心五六百,其顶、指、口、目往往饥寒不相恤,疾病不相问,患难不相持,心殊志分,一身之中已涣散痿瘅而漠然不灵矣。故君子甚惧涣而痿也,而必求所以聚之。聚何?礼云:君子建宫室,先营宗庙。昔孔子见野有被爱而祭者,咄嗟夷之谓其亡于礼也。况人不能无所见,而思敬不能无所遇,而兴衰欲以奉祖祢而联宗支,顾非建祠不可……,今潭溪子姓感忠烈而孝悌,笃孝悌以力田,朴而不漓、真而不饰,自能见委以下,寻源见枚以探本。惶惶乎春秋之事不修则惧,先世之灵不妥则惧,少长之志不联则惧……,虽然胡之裔以力田而孝弟,孝弟矣!将终于力田乎?即堂之所以榜为星聚者,而知其将来之必以文颞也。昔陈太邱当遇苟季和,时所聚首止其子、若孙而巳。

上文明确地指出陂下先人建星聚堂的初衷是“妥处士公之灵”,以聚族人之心,兴胡氏一族后裔。这充分地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其一,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其二,在儒家看来: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星聚堂未建之前,景星公族人虽众,然饥寒不相恤,疾病不相问,患难不相持,心殊志分,其中缘由为“礼”不存。其三,希望通过建祠敬祖未一改数世力田的命运,图后裔能出文显入仕之人,这符合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安人亭位于古村西北角,始建于道光甲午,即1834年,距今180年,为一座单体古朴建筑。

世界胡氏通谱江西庐陵分谱记对安人亭作如下记载:

潭溪胡氏聚居之后有馀地焉,盖数十旧宅废址也。道光甲午,里人设亥市于此,有闽有街,百巷有廛有井。不数月,间人迹纷如百货辐辏,遂成一大圩……,州同胡君绍亭建安人亭于东南隅,亭畔构唐肆数楹,取其凭值设茶亭中,以饮渴者,而东南喧阗矣。初,君太翁儒林郎尝念族中年老无依者,饥予之食、寒予之衣。由日而月,而岁而数十岁不怠,独未得其地以居之。至是,君建安人堂于西北澳,使托处焉。

由上述史料可知,安人亭谱书详载建安人亭之心愿是为前来赶圩之人有饮渴、歇脚之所和胡氏族中老无所依者有安身之处,实为安定人心。数十年不懈,充分体现儒家“仁”的核心思想及以人为本、爱人、爱己之仁爱思想与普世价值观。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具体化到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之中,从本质上而言,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忠、孝、节、义都体现了一个“恩”字:孝为报亲恩、忠为报君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

报恩院既不是书院、也不是宅院,而是一座“报恩”之院,为何?个中缘由胡氏谱书有详细记载:

己丑进士郎侯未宰吾邑,同事幕友皆一时名士,其尤著则司刑名陈先生也。候宽而明,常求民间疾若而拯之。所向如春风化雨,无一不被其泽。更得先生调剂而县无冤民矣。客岁,吾族遘无妄之灾险,陷不测实有,媒祸者阶之厉,侯欲芡其生而不得,而先生憨然力为保全,候于是却同僚之意,将吾族媒祸数人薄惩而教诲之,其恩将何以报耶!吾弟含堂诞告族众,愿于财神之右,立龛以奉候与先生之禄位。众皆日菩,龛面树坊,金碧交辉。虽日非院,俨然一上院焉。

从上文之意不难看出,建院的缘由是胡氏族裔感于进士郎、司刑宽仁、贤明地对待数名负媒祸之死罪的族人。当时,在胡氏族人看来,进士郎、司刑乃其亲、君、友也,大恩无以为报,乃建院是记,体现了儒家孝、忠、义等思想。

4、以“气”为上

在我国,传统建筑、村落规划选址均大多看重风水,主要表现为看山、看水、看方位。吉地的标准为山环水抱,背山面水,负阴而抱阳,山环有利于聚“气”,水抱是为了生产、生活环境的便利,“负阴抱阳”即是风水的讲究,也是建筑本身朝向、采光、通风的上乘选择。

陂下村风水地理环境极佳,山清水秀,山水环绕,前有紫瑶山、甫公山拱翠,后有龙山、紫沙庙揽护,五条水系环抱村落且均朝东,同时,百余棵千年古樟树、枫香树掩映古村,让这里充满了灵性。

在陂下村不计其数的古建筑中,居西南的迎龙门和处东南的朝天门寅宾桥均极富民间风水文化。

传统风水学理论以“气”为核心,注重龙脉(即山脉)的勘察与遴选,因为山脉起伏婉转,气随山形游走,龙脉形止之处气最旺。为迎接龙脉之气,胡氏先人在村落东南方修建高数仞的凹形迎龙门,以期子孙后裔繁衍生发。这在谱书中有如下记载:村居形势而南屏,缘龙干由兴国之覆笥蜿蜒而来,故门于西南以迎龙名。斯门也,面瑶山而带富水,天马定崴,左古拱峙,山川英秀,无美不备,磅礴,郁而必发,……

位于村落东侧的朝天门、寅宾桥的修建也是为了聚气,因为在传统风水学看来,屈曲之水方能聚气,直水则气不存。有关文献记载如下:

顾吾始祖参军公祠不宅于中,而独建于东。意前人经营,必以东有天马文峰超拔其下,富水贯注屈折萦洄,灵秀之气于是乎萃故,以莫大宗基焉。又前当孔道,四达之衢胥由此合而后分,且村中回龙水之枢也。第涂虽中正,微涉直贯,形家所忌……,余尝与族父老议,欲完其西墉,开门于东,以收灵贶;更于前为大堤,亦改道于东,以避其直冲之势。

文中两处均提到曲水聚气的风水效果:其一,所指第涂虽中正,微涉直贯,形家所忌;其二,更于前为大堤,亦改道于东。胡氏宗祠敦仁祠居位虽正,然被富河之水直冲,此为风水大忌,为避其直冲之势,故而改道修桥,以达到曲水聚气之风水效果。

此外,就外部地形而言,陂下村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似竹排,故又称“排形”,任洪水何等凶猛不淹村,此符合风水择高而居和东下西高多富贵英豪的风水要则。据考证,历史上陂下村最大的一次受洪水侵袭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连降暴雨,富水河河水猛涨,下游许多村庄被淹,房屋倒塌无数,然陂下村依旧安然无恙。

5、自然质朴

道家强调师法自然,推崇天地间有大美的自然美学思想。具体而言,道家思想的审美的标准为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其中朴为朴素之义,素为白的意思,即没有任何装饰。

陂下古村落建筑具明显的道家文化特征,无论是选址规划,建筑营建、装饰,还是整体景观,无一不是如此。

建筑营建因形就势,以木、石、竹等为建筑材料,墙体为一律青砖,不施粉黛,屋顶统一为白瓦,内部木制结构、木门、木板等均不施彩漆,保持木质固有纹理、色泽,建筑本体从外至内,各部分无不强烈地体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之美,质朴而素雅。

毫无疑问,任何人文建筑与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外部景观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一处景观常常记录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象征和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

其一,任何景观均离不开其所处大环境,陂下古村注重村落与自然环境之山、水、田等的有机联系。村落山环水绕,南向紫瑶山、甫公山,北靠龙山,东西两方为丘陵拱卫。村西为一南北向的大水渠和紧邻村东的富水河均绕村而过,村落南向不远处则为数干亩农耕水田,极为开阔。远处青山绿树郁郁葱葱和近处茫茫一片水田与村中青砖白瓦建筑相辉映,浑然一体,俨然一幅如山水画的自然景观。

其二,作为以农业为主的陂下古村,水系极为发达,为村落景观的主体之一。邻村之水绕村而行,村中之水穿村而过,形成了独特的“五水朝东”的水系景观。村东富水河、村西干渠绕村而行,村中之水由西通过水圳引入,经五条自然形成的明、暗水沟遍流村中宅、祠、堂、亭、台等建筑,或直或曲、或绕或抱,两者相映、相融、相谐,似自然化成,再经村中数座水塘蓄转,最终流入村东富水河。水系入水口窄,出水口宽,整体形态呈倒漏斗形,极为独特。

其三,街巷是陂下古村另一重要景观。村外部有三条较宽合围道路,入村须分别经过高大轩昂的朝天门、迎龙门、安人亭、延福门四门,鹅卵石铺成的巷道纵横全村,连结180多栋明清古祠、堂、民宅等,村中要隘再设数门,共同组成古村内部交通网络,形成“围中有围,门中有门”的独特景观。村中街巷宽处成街,窄处为巷;街巷相交或直或曲,皆因地形而成,极为灵活,有时曲径通幽、有时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总的来说,选址规划、建筑群、水系、街巷四位一体地集中体现了道家推崇“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建筑形制多样统一,布局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始终不离自然主旨;街巷布局纵横交错,变而有序,自然意境各异;村落水系分布独具一格,五水朝东,村落整体给人以优美、自然、质朴且文化底蕴深厚之感。

村落文化论文第4篇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空间不断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卷入城市化的漩涡。这些处于新成长阶段中关键位置的近郊村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结构功能上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困难。F村虽然在空间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具备了某些都市性,但是却并没有从传统村落变为都市社区,而是陷入了似农非农、似城非城状态,成了一种“另类”的边缘化村庄。

(一)社会政策的边缘性1.社会保障政策的边缘化。F村虽然已经被划入了城区的范围,但是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及户籍制度,其村民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依然是按照农村社保政策享受最基本的社保。调查中发现,近郊村的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发展也相对滞后,这使得农民需要承担的风险要较城镇居民大大增加。2.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边缘化。对于近郊村的发展,政府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的政策规划。而且地方政府更加热衷于获得近郊村的土地用作城市基础建设或商业开发,却很少有兴趣去解决土地置换或者出让后农村及农民的发展问题。虽然台州市城市化建设进展迅速,但是F村似乎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红利”,F村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压力。F村所处形势有其特殊性,虽然当地政府也曾为村庄改造做过规划,但是因为城乡两种规划思想不同以及F村的从属的区位,使规划难以实施。2007年左右全市新农村建设开始全面推广开来,诸多城中村都进行了旧村改造、统拆统建,而F村因为情况复杂,一直没有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如今村里老房子密布,街道狭窄,私搭乱建等违章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

(二)社会结构的混杂性1.空间结构的碎片化。调查发现,一些近郊村往往存在着村落空间内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共存、村属单位与非村属单位交错、村民生活区与工业区混杂的局面,这就导致整个村庄的空间结构略显混乱、分散,呈现出碎片化趋势。F村人多地少,成规模的大块土地被政府征用后,村集体所能利用的土地就已经非常有限而且分散,在村集体把能利用的土地征用后,最后只剩下的一些不成块的、零星的土地还在种植农作物,但仅能供应自家消费需求,已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由于F村曾经是乡政府所在地,因此原乡政府及乡中学都是无偿占用村集体土地,如今虽然这些土地还在村中,但是已经不归F村管理。另外,F村一直没有开展统一的旧村改造,也没有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导致村庄的生活区与工业区并未形成有效的间隔,而是混杂在一起。2.人口结构的复杂化。像其他的近郊村一样,F村同样面临着人口结构的多样性问题,即农村户籍人口与非农户籍人口并存,本地人与外地人杂居。F村的人口由农民、城镇居民、外来人口混合构成,不同的是F村的城镇居民是由本村农民在政府拆迁过程中所转化而来。而这些人却并未享受到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并未被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而是仍然以F村村民的身份享受村集体的福利待遇。外来人口也是F村的一大特色。目前该村共引入企业五十多家,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五千多人,是本村人口的两倍。外地人混居村中,在为村民带来房租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问题。

(三)村庄发展的过渡性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村落的社会状态会表现出其特殊的阶段性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化进程中近郊村落的边缘化,实质是动态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聚合体。F村正处在这一种动态化的发展之中,各种要素混杂其中,充满了矛盾、对比与反差:现代思想观念与村落乡土性、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政府与村庄、本村人与外地人,乃至本村村民因阶层分化而产生的在职业、需求、生活方式、价值信仰以及心理文化素质等方面不相同的人群共存于同一村落空间内,势必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在F村,既可以看到城市里的银行、大型超市、家具市场等,也可以看到低矮散乱的房屋建筑;既可以看到老年迪斯科、现代化的家电和交通工具,也可以看到传统的“送大暑”和寺庙里的袅袅青烟。在这里,“城市与乡村各要素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间的急变革”[5]。这些冲突与变革为F村提供了发展变化的条件和机会。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F村可能最终也将与城市融为一体,从一个地道的农村村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但在如今这个发展阶段上,边缘化及动态性却成为了近郊村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重要表现。

(四)村庄成员的异质性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其成员普遍居住和生活在村庄,以土地和农耕为本,呈现出较高的均质性,随着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近郊村落社会成员的均质性被打破了,逐渐地分离为多个阶层和群体,呈现出非农化、多元化、异质化的趋势。相当部分近郊村落的社会成员处于边缘化状态。卢福营教授从非农化的角度对农村社会成员的边缘化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他把农村边缘人群定义为“在非农化过程中,从传统农民中分离出来却未能完成非农化,即未能彻底切断与传统农民的身份联系,同时又未被非农社会群体完全接纳,处于两种社会角色边缘的农村社会成员……根据非农化的方式,划分为五种类型:进厂(店)不弃田、亦工(商)亦农、进城不脱村、亦城亦乡、非工非农”[6]。与之相比,F村村民也具有“离土不离乡”等某些共性的特征,有所不同的是F村村民的非农化并非因土地被政府征用,而是通过集体行为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从而使村民在职业上基本实现了“脱农”,只是在社会身份上依然处于“两栖化”和“边缘化”。随着土地被征用,F村村民出现了明显的职业分化,大多数村民“洗脚上田”,进入工厂打工或自主创业,实现了职业上的“非农化”和产业结构上的劳动力转移;少数年龄较大的村民还在继续务农,在零星分散的边角土地里寻求有限的收获;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赋闲在家,以打零工维生,这部分人以四、五十岁左右的村民为主(见表1、2)。村民职业的分化也导致了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村民在职业身份、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政治意愿上出现了多元化。“农村社会成员因职业的不同逐渐分离为众多个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占有不平等的社会阶层”[7],这就打破了原来村庄均质同构的社会结构,也为村庄治理带来了新的局面,势必会对农村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二、城市化进程中近郊村落的“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源于生态学,它是指“在某一生态系统的边缘,或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而引起系统某些组织及行为的较大变化”[8]。在这里,可以把“边缘效应”引入到社会学研究领域,将其视为不同社会系统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近郊村落正处于农村系统与城市系统的交界处,两大社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合,城乡各要素在这里发生汇集、交叉及反应,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边缘效应”:

(一)创造了近郊村落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异质地域间交界的公共边缘地带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互补性因子,不同的地域属性也在这里汇集交融。处于边缘地带的近郊村具有对立统一的特性——分割城市与农村,同时又将两者连接起来。其“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特征决定了其所处环境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同时处于交界地带的区位使其能更便捷地获取各方的资源,有利于承载多元化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具有较高的发展价值。“它所蕴涵的综合价值使个人和团体的社会与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提高,选择机会增多。从此意义上讲,边缘区可谓促进城市文明发展的前沿区。”[9]在F村,最明显的表现为发展机会的增多、人口和企业的集聚、物质和信息的迅速流通,等等。这些使得F村的经济活动更加有效、市场更加广阔、能量更加强大、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为F村的发展创造了充足的条件,也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比如,随着台州市城市化发展,市区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原先的工业企业不得不向周边地区迁移,而这恰恰给近郊的F村带来了契机。F村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入驻,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工业企业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方面,F村村民可以就近在这些企业就业;另一方面,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被吸引过来,并由此给F村带来了出租房屋、经营针对外来人员的服务业等机会,明显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并使得村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见表3)。

(二)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缓冲带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人口高度集聚、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负功能,且其自我调节、修复、还原能力较差,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城市人群的需要。而近郊村落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生态系统的这些“城市病”。城市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排解过重的负载,而近郊村正处于这一特殊地位。一些在城市看来属于负面的因素,在近郊村落却有可能转化为正面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台州市城区的交通、能源、水源、环保等压力越来越大,原有的城市功能迫切需要改造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部门开始逐渐向城市周边地区转移。从F村情况来看,它不仅吸引了大量工业企业,还吸引了大量外来就业人员,大大减轻了城区的压力。反过来,这些工业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又能供应城区,这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业、运输业、物流业、商饮业、服务业等等(见表4),从而实现城区与近郊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了和谐有效的关联。近郊村落因其在“边缘区所特有的媒介和半透膜作用决定了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②。另外,从当前发展阶段来说,城市体系日益完善,虽然城市也依然在发展,但是其发展对于台州市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越来越有限。相反,近郊村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将会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提供了村落自主行动的可能空间F村在应对城市化挑战的实践中采取了集体性的自主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以说,F村所处的边缘化区位为其提供了集体自主行动的可能空间。首先,治理体制上的边缘化导致了近郊村落发展的双轨制甚至某种程度上无制可依的状态,从而为近郊村落提供了发展的自主选择权。其次,前文中提到F村在城市化政策中处于边缘化,政府并未对其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同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政府往往更热衷于城市及工业的发展,对近郊村前期甚至一度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这就使得F村有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能够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以及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本村村情的发展道路。再次,近郊村落的内在发展诉求为村落自主行动提供了动力。城市化的迅猛推进,使得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一方面致使近郊村落的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并增值,另一方面迫使F村实现资产形态的转换,以谋求自身的新发展;同时,通过土地转让获得的不菲的经济补偿,为F村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在此背景下,F村将村民承包的土地集中起来,由村庄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借助集体土地资源的自主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F村的边缘区位可以为其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和自主行动的可能空间,却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甚至盲目性,有可能导致发展的无序化。首先,大量违章建筑出现。长期以来,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F村走上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应该说农民的生存理性让他们努力地寻求自己的脱困之路,然而,等农民实现脱困之后,经济理性就开始发挥作用。在小农意识形态基础上形成的近郊村民的“经济理性”是一种类似于“极端功利主义”的“另类理性”,带来了一些预想不到的消极后果。F村在发现违章建筑有利可图后,开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出现了很多未经审批的厂房,而村民则看到外来人口涌入可以带来可观的房租收益,于是在房前屋后凡是能利用的地方都搭起了建筑物,使原本拥挤的街道更是杂乱不堪。其次,强化了政府与村庄的博弈。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政府为了鼓励农村自主发展,往往对一些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F村大量的违章厂房甚至一度得到过政府的默许和支持。出于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当时政府还是对F村的违章建筑收取了一定的罚金,只不过罚金的70%会返还给村里,而且年终的时候还要按照厂房平方数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在这种“经济逻辑的强势下,人们对此(违章行为)往往会‘集体失忆’或者当作无关紧要的方面”[1]71,为了经济发展而把这些约束条件省略掉了。这种做法必然也会留下后遗症,由于之前通过罚款把F村的这种违规行为合法化了,使得大量违章建筑成为事实,给村庄整治和违章处理留下了极大的隐患。目前,这种违规行为还在继续,政府则依然采取妥协式的罚款方式,只不过这些罚款不再返还给村里。

村落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和孝镇;村落地名;来源;乡土文化

一、和孝镇的基本概况

和孝镇属于河南省汝南县下辖的一个古镇,“它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约36公里,东临梁祝镇,南靠大王庄乡,西与常兴乡相邻,北与官庄乡接壤。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11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1]和孝镇下辖16个村委会:和孝村、新集村、大庙村、薛岗村、陈屯村、邱井村、梁岗村、林阁村、黄寨村、王楼村、后马村、林楼村、郭庄村、黄屯村、吕屯村、小田村等,由122个自然村、214个村民小组组成。

二、和孝镇的地名来源

和孝镇作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区域经济、文化、公共服务中心。关于和孝的名称来源,笔者曾询问了一些村里的老人和文史爱好者。韦明山,男,77岁,和孝镇和孝村第六小组村民。据韦明山老人回忆:和孝,原名和店,由于当地人口音“和店”便读成了huo店。关于和店的名字来源,这位老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咱们当地生有一种鱼,称为火头鱼,俗语称“huo dou”,传说南头的湖里曾有一只huo dou精,由于当地人惹怒了这只huo dou精,它便吐出一把火烧了和店,所以称为“火店”,也就是“和店”。其实所谓的火头鱼只是当地人的叫法,这种鱼被称为黑鱼,是乌鳢的俗称,河南一带叫火头鱼。黑鱼也被称为“孝鱼”,这是因为鱼妈妈每次生鱼宝宝的时候,都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鱼妈妈不能觅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母子天性鱼宝宝自己争相游进鱼妈妈的嘴里,直到鱼妈妈复明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所剩无几了。传说,鱼妈妈会绕着他们住的地方一圈一圈地游似乎是在祭奠,所以后来人们称黑鱼为孝鱼。“万事和为贵,百善孝为先”。家乡人注重孝道犹如这孝鱼一般,一般家里面有老人去世,祭奠仪式隆重而庄严。虽然没有找到有案可稽的文史资料可以证明“和孝”的名称来源与这种火头鱼有关,但这种鱼十几年前在和孝镇地区的确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都喜欢在河里捉鱼。由于最近几年的环境恶化,河流污染,这种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关于和孝地名的来源,我们家乡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传说。据家乡文史爱好者程新耀解释:“和孝村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它本来的名称是:‘火烧店’,以前这个地方还不是村庄,只有几家卖茶的店面,有一年失火,将这几个店面都烧光了。随着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火烧店’。人们通常省略最后的一个字,(由于当地人口音便将‘烧’读成第四声),久而久之,火烧就变成了和孝。”。

探究和孝镇地名传说,我们从中获取了多种地名成因,形成了丰富的地名文化。

三、和孝镇村落地名命名特点

现代地名学将地名结构分为地名通名和地名专名两大部分。“地名分类是地名学理论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地名分类方法。不同的地名分类法又产生不同的地名分类系统。以地名通名分类可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自然地名中又可以分为山名、河名、湖名、海名、高原名、平原名、盆地名、沙漠名等等。人文地名中,也可进一步分为聚落名、道路名、桥梁名、行政区域名、文物古迹名等。如果以地名专名分类,则可分为姓氏地名、地物地名、意愿地名、数量地名、颜色地名、人物地名、军事地名、方位地名等等。”[2]

按照地名的通名分类,和孝镇属于人文地名中的聚落地名,也属于乡级行政区划单位。通过表1展示的和孝镇所有村落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常见的村落地名通字,例如:镇、集、屯、寨、楼、阁、庄、园、坡、沟、塘、岗、洼等。

“镇”、“集”是唐后期伴随着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发展而来的。“屯”意为“包起来”、“卷起来”,随着屯田制发展,逐渐演变为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从现在的许多口语地名中我们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寨子的存在,比如和孝村的四周曾经围起了一圈土墙,称为寨墙,土墙里面为村民居住地,称为寨里,土墙外面的耕地称为寨外。楼:古代指筑成的狭而曲的土台,现指自然村落名称。“镇”、“集”、“屯”、“楼”等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有关,属于人文类地名专用字。而“沟”、“塘”、“岗”、“坡”地名用字都是因地形地貌特征而得名,属于自然类的地名用字。和孝镇全乡地势西高东低,岗洼较多,属岗坡地,从地名中可以得知自然村的地势地貌情况。

按照地名专名分类,通过分析表1我们可以得出和孝镇122个自然村落地名,有以下5种类型:宗族姓氏类、地貌特征类、地物标志类、传说故事类、复合型。

宗族姓氏类: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宗族姓氏类的地名占大多数,116个的村庄都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聚集而来。这一类的地名都以村落的主要姓氏为名,例如:赖屯,全村人都姓赖。任化庄,全村主要由任姓和化姓组成。

地貌特征类:这类地名都是以当地的地形特征来命名的,例如程洼、赵坡。洼指地势较低,坡指地势偏高。这也正体现了和孝镇岗洼较多的地貌特征。

地物标志类:这类地名都是因当地特殊的建筑或有标志性的地物而来,具有地方特色。例如:邱寺,因寺庙得名。据《颜真卿志》记载:贞元元年(785年)正月五日,颜真卿被李希烈胁裹移囚到蔡州,关押在龙兴寺中。颜真卿的尽节地龙兴寺到底在哪儿?许多考证,历来说法不一。2005年春,在和孝镇邱井村邱寺自然村检查维修一座桥梁时发现两块清代光绪年间的石碑,这两块石碑的发现为我们考证颜真卿的尽节地――蔡州龙兴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两块石碑分别是《重修苏庄桥记事碑》和《重修龙兴寺记事碑》。《重修龙兴寺记事碑》是一块残碑,碑文部分字迹还能辨认,碑头刻“万古流芳”,碑文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清初重修龙兴寺碑记。

传说故事类:这类地名都因当地传说故事而来。比如:和孝村。(本文第二部分已有介绍)

复合型:这类地名主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复合。例如:高庄,是典型的复合型地名,高庄全村人除了两家之外都姓王,本应是典型的宗族姓氏类地名,应该称为“王庄”,但是据村里人回忆:“有一年发大水,周围的村庄都淹了只有高庄地形高免受一灾,所以地名就改称为高庄。”再比如赖大庙,它既是宗族姓氏类地名,也是地物标志类地名。

通过对和孝镇122个自然村地名归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村落地名通用字中庄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村落地名专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

四、乡土文化

村落地名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不仅展现了地名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揭示了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与乡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而且呈现一个地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传递着家族的血脉一样,地名承载着地方独特的乡土文化。通过对和孝镇地名的分析可以得知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地区宗族文化传统深厚。

1、宗族文化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源。村落家族成员被固定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中获取生存资料,从播种到收获,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稳定性、世代累居等特点。“宗族统治是我国古村落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包括两层关系:宗族成员天然处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中,它是村落形成的最基本人际关系要素,组成了血缘群体;由一族人习惯地居住在相对封闭的一块地域,构成地缘关系,形成地缘群体。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构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使村落与城镇、村落与村落之间产生明显差别。”[3]

和孝镇地处平原,四季分明,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发展,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继承了祖辈相沿已久的礼俗来维持村落秩序。这些礼俗习惯、文化传统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时节、耕种、宗教、习俗、语言、人际关系等等。在和孝镇宗族姓氏类的自然村落中,全村都是一个姓,但有的村落中,由于“上门女婿”(虽为上门女婿,孩子仍随父姓)、要饭逃难定居于此等因素,各自然村的村长仍由大姓氏担任,一般由村里面权势威望较高的长辈或财产多、弟兄多的大族长辈担任,这就形成所谓的人治社会。它在维护村落世代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比如:训斥村里不孝的儿孙们、劝和邻里之间的争吵、以传统道德解决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某些道德事件等。比如:一家老人如果只有两个女儿而没有男孩的话,那么两个女儿出嫁后就会保留一个女儿的耕地,确保老人家可以老有所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某些消极观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随着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降低,人们将财产视为自己的和非自己的,将村里的大小事件视为该管的和不该插手的,许多村落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建立于个体层面上。比如农民们最关注的私宅问题、耕地问题等等,这些所谓村落里的“家长”也在谋取自己的私利,一些世代形成的价值观念正在被利益这个恶魔慢慢的侵吞。

2、方言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这就是指方言,和孝镇更不例外。和孝镇属于河南,自然说的话可以称为河南话。但河南话只是地理文化概念,在《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一书中,作者将河南话分为四个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和孝镇虽然在地理上属于南区,具有地域特色,这也体现在地名的发音上。当地人经常将h和f混读,比如“刮风”通常读为刮hong,把“放学”说成“晃学”,此外当地人发he的音为huo,所以和孝变读成了“火孝”。并且当地人不分平舌翘舌都读为平舌,比如赖柏树(shu)变读成了赖柏su并且发音为轻声。在和孝镇村落中“庄”的出现率极高,通常当地人将zhuang读成zhua或zhuo。读成zhua的时候发音为上声,比如毛庄读成毛zhuǎ。读成zhuo的时候发音为轻声,比如周庄读成周zhuo。方言是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彰显了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和社会现象。语言就是家乡的名片,也是一个地方的标识。你张开嘴,发出音的同时也将你的归属地向人们展示了出来。

近年来打工热潮吸引了和孝镇许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直到现在大部分50岁以下的农民基本都在农闲时外出务工,只在播种、收获时节和春节时回乡几天。村庄里留守的也只有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甚至于出现了村里“老了人”(指老人去世)都找不到可以抬棺下葬的青壮年,人抬棺下葬的习俗逐渐演变为用车代替。由于长期在外务工,他们逐渐成为农村里的“城市人”。留恋于城镇的繁华和便捷的交通,农村已成为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故乡在他们的观念里逐渐淡化,过去挣钱只想着在村里盖一座漂亮的楼房,而如今打工赚钱在城镇买房,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随着大部分青年人脱离农村,这些村落也在慢慢消失,村落地名也随之成为历史,蕴含其中的乡土文化也逐渐谈化,这正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五、结语

村落地名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性。本文简述了和孝镇的概况和区划沿革,走访调查探究了和孝镇的地名来源,通过分析和孝镇自然村名的命名特点,我们发现农村地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其宗族色彩浓厚;地貌特征类地名排列第二,说明其地貌特征明显。通过对和孝镇自然村地名的分析,揭示和孝镇地名中蕴含的宗族文化、方言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在快速追求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继承农村地名文化,有效开发地名文化资源。农村地名不应沦落仅仅用于定位的工具,我们应该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开发挖掘农村地名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大力弘扬农村地名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海建,付建月,贺曙辉,王二玲,王怀若.汝南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 尹均科.浅谈区域地名研究[J].中国历史论丛,2003.18(第三辑).

[3] 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村落文化论文第6篇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是政府职责。政府要主导,组织古村落外部环境整治,内部建筑维修,基础设施配套,村民搬迁安置等。旅游经营可由市场运作,成立保护利用有限公司(股份制),国有控股、村集体控股、社会资金控股均可。为启动新叶古村保护利用,建德市成立8人编制的古村落管理委员会,文体副局长专职负责,财政投入500万元/年,同时落实60万元专项管理经费(12%)。黟县成立遗产办,设专职人员编制,统筹西递、宏村的规划、文物、文化等管理事项。

2)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古村落保护利用,要因地制宜、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实行原地保护与异地保护并举。对于有保护利用条件、街巷肌理尚存、传统建筑较多的古村落,应该整体原地保护;对于散布在偏远村落不便就地保护或即将倒塌急需抢修的古建筑,可通过异地搬移的方法集中保护;在保护措施上,可采取认租、认购、认领多种形式,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3)有效利用、文化传承。中国近代史上出现晋商、徽商两大商业主流。深厚的徽商文化底蕴正是从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中得到延续、传承,形成了文化产业链,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当地政府从一开始就从文化层面统领古村落保护利用,把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建设美丽乡村、小康村、生态旅游村有机结合。如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宏村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寺平村、杭州建德市新叶古村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建德市对新叶古村保护开发定位为“游秀美新乡村,览千年古建筑;体验耕读文化,品尝农家土菜”。寺平村在保护利用中将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获得了浙江省特色生态旅游村、小康示范村、美丽乡村等称号。

2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思考

1)政府主导。古村落历史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保护利用必须政府主导,成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拆迁安置、资金筹措等工作,在处理好村民生存与发展、保护与利用、近期与长远等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实行企业化运作。

2)规划先行。编制古村落保护利用发展规划。规划要充分体现古村落的主题和特色,包括保护、完善、村民安置、旅游利用等内容,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规划一经确定,严格实施。古村落保护区内,村民建房必须报批后才能动工。今后的规划修编,也尽可能邀请原编制单位,以保证保护与利用思路、理念、技术方面的连续性。

3)科学保护。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保护利用中应注意古村落周边环境营造,尽可能的保护古村落的整体环境。对于需要新建的建筑,其建筑风格必须与历史建筑保持传承关系。

4)多元投入。古村落保护利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非单个部门、乡镇、村力所能及。针对财力紧张状况,可建立政府、部门、乡镇、村集体以及民间资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在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的前提下,坚持政府扶持、项目争取、部门协作、民间资金和村民投资投劳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合资金。

5)利益共享。古村落保护利用必须把村民收益纳入计划,让村民通过保护利用增收。可借鉴安徽黟县西递村、宏村经验,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村民以房屋、家具、古董等入股,每年从利益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古建筑维修和村民参与旅游的补偿。同时,可引导当地村民投资一些“短、平、快”的服务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办原汁原味的农家菜馆、乡村旅店等,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主动参与到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中,让古村落活起来。

3对祁县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建议

1)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高质量编制保护利用规划。祁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众多,古村落富有特色,文化遗产价值高。借用建德市宣传部长的话:“晋商文化底蕴太深厚了,你们那的一砖一瓦都是文化”。建议县委、政府统筹文化、文物、旅游、规划、农业、林业、村镇等各方,由文化部门牵头,落实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特别要规划先行,组织编制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规划,扎实做好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编制过程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规划成果按法定程序评审报批,保证规划的法定性和执行的连续性。

2)以点带面,构建旅游文化产业体系。2014年,谷恋村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村内历史古迹众多,明清肌理完好,文化积淀深厚。《谷恋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已批准实施。根据祁县实际,应突出重点,政府牵头成立谷恋村保护利用机构,把谷恋村保护利用纳入祁县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完善祁县“名城—名镇—名村—名院—名园”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千朝农谷庄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乔家大院—谷恋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祁太秧歌—塔寺村苗木基地—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河湾村罗贯中故里—九沟风景区—梁村遗址及麓台山、紫金山、上庄沟等”为一体的“慢城”旅游休闲格局,为祁县文化强县夯实基础。

3)古城、古村联动保护利用,功能互补。昭馀古城以渠家大院晋商博物馆为核心,晋商名街为主轴,除了明清建筑本身外,可展示晋商商业票号、镖局、珠算、茶庄、山西面食、民间剪纸、手工艺,增加历史名人馆,制作历史名人蜡像,介绍历史名人事迹等。乔家大院是北方传统民居一颗明珠。2014年,乔家景区已获批国家5A级景区,充实景区内容必须依托大院作文章,保存或恢复大院周围民居的原貌和疙道的尺度,保存乔家堡古村落完整群体。可展示地域传统食品加工文化,如醋作坊、酒作坊等制作工艺流程;可利用演艺再现民间婚嫁、生日、满月的全过程;可开辟一些民居院落,用于游客体验当地民俗生活、模拟剧情精华片段、游客参与制作传统食品过程等互动项目;可在服务中心等游客接待、小憩地设立电子显示屏,轮番播映《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等晋商题材的影视作品。谷恋村重点突出传统村落形象和祁县民间聚集肌理内涵,可增加传统戏剧表演、庙会、家谱等反映农村民俗文化的内容。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要规划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在祁县主要出入节点设立醒目的旅游导游图和指示标志;对沿线景观进行重点整治,拆除改造所有不协调建筑,统一(或协调)建筑风格,凸显晋商建筑特色,文化气息。所到之处,让游客无不有一种身处晋商文化核心地的感觉。

村落文化论文第7篇

1.整体布局和街巷空间

九都村整体布局座北朝南,西面和北面是绵延的山体,南面则为大片农田。西北山坳里有一水库,一条水渠蜿蜒而下。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地处九都村内,两侧被古民居包围。属于两层高一字形或凹字形的建筑体块,随地势的高低组合布局。随着时间的变迁,为了适应生活状态的变化,居民不断由基本单元向周边生长、加接、翻新,建筑之间挤出曲折蜿蜒的街巷,形成不拘一格的古村落空间。九都落主要街巷只有几条,路网简单。街巷宽度一般为1~3m,尺度亲切、宜人,曲径通幽,野趣天然,与民居共同构成古村落传统风貌。街巷两侧主要由卵石的围墙或夯土的墙面和卵石的墙基所围合,形成狭长的特色街巷空间。

2.现状建筑质量

九都村内大部分传统建筑建成的年代相对久远,质量较差。存在木板墙破损剥落,屋顶残旧漏雨,内部出现墙体倾斜、木结构被白蚁侵蚀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整修。另外,还存在着一部分表面看似完整质量却一般的建筑。其内部装饰极其简陋,同时结构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一小部分较新的质量较好地建筑,是砖混结构,外墙贴上了瓷砖,层高比周边的建筑高。还有一些居民在庭院内私自搭建的简易灰厕,有砖有棚,为质量较差地建筑,需要进行拆除,整理。

3.现状建筑层数

九都村内主要是1~2层的传统建筑,二层的高度较低,多低于2.8m。部分较新的建筑为三到四层,局部带有阳台,具有保留价值的盘谷第建筑,为两层的凹字形建筑。庞大的建筑体量和高度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4.现状建筑风貌

九都村内主要是传统风貌的建筑,一般为一到两层的木结构建筑。正立面处理一般为对称式构图,大门居于中轴线上。有些在总体上对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又自发改造,两侧边部逐渐有了变化,变得不对称了。三合院的形式较多,屋顶大多是悬山式屋顶,少数为歇山式屋顶,瓦片为红瓦和青瓦相间。但年代都较久远,如今都质量较差。还有一些经过村民自己改造的建筑,在原有老建筑旁的空地上加建一或两个开间。有较现代的平屋顶也有较传统的坡屋顶形式,窗多为铝合金窗,少数有在红砖外抹灰,做立面修饰使用。剩下少量新建的、较现代的建筑,建筑多采用瓷砖贴面。层数较多,层高较高,体量较大。对古村落的整体风貌造成一定的破坏,也需进行改造。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1.传统风貌建筑质量普遍较差,现代多层建筑与整体风貌不协调九都村内很多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40%的建筑质量较差,包括一些简易建筑。50%的建筑质量一般,还有10%则是居民新建不久,建筑质量较好。一些建筑中居住人口的密度过大,每户原有的建筑面积又都很小,因此私搭乱建现象普遍。又由于缺乏规划,导致布局凌乱,对整体风貌破坏严重。还有一些建筑由于内部缺乏良好布置,造成空间极大的浪费,导致居民感觉现有的面积不够用,而进行盲目的扩建。还有一些新建的多层建筑体量过于庞大,对村落风貌造成巨大的破坏。建筑外观不仅呆板平淡,还破坏了整体景观。

2.道路空间杂乱,缺乏通顺的街巷流线除了城镇道路较新,内部道路都比较杂乱,整体面貌缺乏整治。一些地方杂物占领了外部的街巷,还有些石板路遭到破坏未及时整修,雨水淋湿后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村内的道路标高较复杂,由于建筑钻空而建,常出现死胡同,因此缺乏通顺的街巷空间。

3.绿地空间零乱,公共空间不足村内除了沿主要道路和西南面有几块较集中的农田,其它都较散乱的布置在建筑间的空地上,环境等都缺乏治理。建筑原有的庭院空间也被违章建筑占领,杂乱无章。不仅缺乏供村民聚集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及休息设施也很缺乏。

4.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生活质量村内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排水排污设施,目前居民都是自由排放。卫生设施也很缺乏,厕所都是临时搭建的茅厕,没有化粪池,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地破坏。还有架空的电线,线路杂乱,老化现象严重。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街道风貌。

5.局部区域人口密度过大,且居民结构老龄化严重村内传统民居住户大多是世代居住于此,对自己的家乡既熟悉又有感情。年轻的一代都去县城或者城市工作,滞留于此的多是老人,年龄结构老化,经济自我再生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合院建筑随着家族的壮大,如今住了几十户人家,每一户都只有一个小房间,生活条件很差。

三、保护更新

1.保护范围

以刘基庙为核心保护区,其周边村落作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对于核心保护区,严格控制此范围内的建筑物、坏境不受破坏和改变。对于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此区域的建筑形式和建筑体量,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两层(檐口高度小于6m)。风貌协调区则严格控制此区域的建筑形式和环境风貌,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

2.街巷空间的延续

九都村的街巷应保持住原有的空间尺度,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建筑格局。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整治与更新,使新老建筑的立面协调统一。保留现有的少量石板铺地,对水泥地面进行改造,运用古村落常见的元素进行铺装。村落内以步行为主,严禁机动车驶入,在城镇道路沿线增加小型停车场。3.建筑风貌的整治与更新合理地对古村落的各类建筑进行保护、整治,才能有效地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村落的物质基础。根据村落建筑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保护:对质量和风貌都较好地建(构)筑物,采取保存的方式;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理;对于风貌好而质量较差的建(构)筑物,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修缮,使之修故如故;对于质量较好而局部风貌遭到改变和破坏的建(构)筑物,可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局部翻修;对具有较大历史意义但已经遭到破坏或改变风貌的,可根据现状及历史资料,运用当地传统材料、施工工艺及历史资料进行重建,原址原样恢复旧貌。

(2)改善:对质量较好地建(构)筑物,将原有结构保留不动,进行局部修缮改造;对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建(构)筑物,可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结构加固、落架大修或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运用整饬手段也难以达到效果的或建筑质量很差难以维修的危房,可根据现状及历史资料,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重建,原址原样恢复旧貌。

(3)整饬:对一些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严重破坏和影响古村落、古民居建筑风貌及其空间环境的现代建筑进行拆除;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小或视觉干扰不太大且质量较好的建筑,可采取外观和立面形式的整饬,使其高度、材料、色彩、门窗、屋顶等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对部分建筑范围基本不变得建筑进行原拆原建,优化建筑结构、平面局部和建筑立面,使得建筑空间的利用达到最高效,有效节省建筑面积;另外,可以对一些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立面和内部改造。

(4)拆除:为了改善古村落的景观环境与公共设施状况,可以梳理背街小巷消防通道,打通院落间的必要通道,这利于文物建筑保护的空间营造;对于私自搭建又严重破坏原有建筑布局和历史空间形态的建筑,应予拆除。

(5)新建:为了补偿被拆除的建筑面积,可以在规划范围内进行选址。在风貌协调区较隐蔽的、较平整的场地新建一部分建筑,以就地安置被拆迁的居民。这样既能解决安置问题,又不会破坏区域的整体风貌。

(6)重建:村内原本拥有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三合院,但是在2012年2月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相关部门应努力恢复其原有的布局和建筑形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