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训练教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5 15:06:19
训练教学论文

训练教学论文第1篇

从一般教学论讲:教学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根本区别点。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我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激发。而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就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

这里要对语文素质作一全面理解。语文素质应包括:语文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

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因为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工具。儿童是在逐步掌握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能获得语言,而同时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情感。读书,还会提高学生的说话、作文能力,把自己要说的话、想到的事、看到的事或做过的事,用口头或文字表达出来,进行思想交流,达到相互了解。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才能学会各科知识,所以语文学科具有再认知的功能。

其再认知的功能体现在:(l)通过语言实践获得语言,获得字、词、句、段、篇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利用语文能力进行交流、解释、记忆;(2)通过语言理解和记忆获得各科文化科学知识;(3)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即自学方法。这三项认知功能,以第一项为基本认知功能。正因为有这一基本认知功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再认知特点;学生具有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所以说学好语文是学好各科知识的基础。正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获得再学习的动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工具性。这种工具性表现在再认知上,才把语文称之为基础工具学科。

凡工具学科,就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数学是工具学科,要具备计算能力;语文是工具学科,必须具有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倒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里谈的习惯,即指能力而言。

这段话说明:第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叶老把语文能力看作为“生活的能力”。也就是“新大纲”所提的学习语文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总之,要达到使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二,明确指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必要的,通过理解获得知识;理解知识之后,还必须通过语文实践形成语文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出发点──知;一是终极点──行。由知到行,必须经过理解和训练。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培养小学语文能力的意义。从而也说明:江西省资溪县从80年代初所进行的小学“语文能力”教材教改实验,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该项实验的内容提出:“以能力为序列──能力训练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的教学思想;以课文为例子──能力训练的教材运用;培养学习兴趣──能力训练的心理动机;指导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的途径;养成良好习惯──能力训练的归宿。”这一套“语文能力”教材教法体系,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了保障。

二、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进行严格训练

小学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行”就是实践,就是练习。叶老还指出:“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来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替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这段话虽然是针对练习写字的技能技巧而言的,但同样用于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

这段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和语言习惯的形成,不能只靠教师讲解、指点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练习,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训练;(2)语文能力训练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3)学生语文能力的掌握,必须按照规格认真练习,来不得丝毫马虎。所以小学生学国语言,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才能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有人说,强调语文课的语言训练,有人会把语文课上成支离破碎的练习课。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是对语言训练的误解。除了将“训练”和“练习”混同外,主要对语言训练的内涵不清楚。语言训练应包括: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运用等方面。

(1)要训练学生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语言是载体,语言包括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二者是统一的。要教会学生通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过去重在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掌握;要教会学生理解、欣赏语言表达的个性体现,即作者在具体情境中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所透示出的个性特征和语言韵味。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2)要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有人认为积累语言就是记忆、背诵。虽然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读、背内容,教给读、背方法,这是对的。但是为什么重点背诵某一部分,这一部分的语言精华在什么地方?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背下来又有何用?不要忘记要学生积累的是语言的精华,只有语言精华积累多了,学生才能在说、写中灵活运用。

训练教学论文第2篇

(一)微微暴露的思维训练

课文中的细小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思维内涵;存在着很大的训练价值。在这些地方我善于“小题大做”,促使学生在“显微”中暴露过程,达到训练的目的。对教材细微处开掘并由此而引起的思维碰撞,成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良好契机。正是暴露中,使儿童的认识能力和言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二)填补空白的思维训练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有意不透透彻彻地表现,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实质上也就是充分展示了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在语言过程中求失暴露

就是教师在为学生匡谬救失时,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现,以便从深层次上作诊断和矫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错失和定式偏差,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又具有普遍性。抓住它作剖析治理,有较大的训练价值。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谬误有的比较隐蔽,带有深层次的特点,不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就会“治”不到点子上,“挖”不到根子上。

二、在段的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一)首先培训学生的分段能力

段的教学实质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在段的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正是达到这个目的有效方法。这是由于客观上它思维训练融为一体,特别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上,在这个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段的训练,掌握句意必须要进行分析,划分段落必要进行比较、判断、归纳段意,必须进行综合。按这个思路进行段的教学思考是分段的依据,揭示的是分段的思维过程,着力寻找的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二)抓重点、抓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1.要抓重点,读懂一句话,进行段的教学,首先要培训学生断句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一段话是由几句话组成的,每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并能找出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通过他们了解这段话主要说的是什么。

2.要抓联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再读懂了句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在段的训练练习上,还包括一个主要方面,那就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划分意义段。

三、利用课文结尾培养思维品质的思维训练

(一)利用结尾的迷惑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某些文章的结尾,犹如一个“迷魂阵”,令学生得出相反的结论,具有很大的迷魂性。如《草船借箭》中的结尾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周瑜临死前还在说“既生瑜,何生亮。”这证明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一直到死都没有放弃。《草船借箭》中的结尾句,不能说明周瑜佩服诸葛亮,只能说明周瑜对付诸葛亮的妒忌升级了。学生的认知建立在一个较为广阔的基础上,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培养。

(二)利用结尾的矛盾性,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某些文章的结尾,表面看来,似乎矛盾,但细细品味,却意蕴无穷。例如课文《金色的鱼钩》结尾句:“在这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鱼钩”长满了“红锈”却能“闪烁光芒”,这貌似是充满了矛盾,怎样准确认识这句话的含义呢?我是这样处理的:师: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会发出光芒吗?那么作者为何偏要说这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呢?生:不会,老班长用这鱼钩救活了三个战士,自己却因饥饿和疲劳而光荣地牺牲,它的品质崇高伟大,光彩照人。说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实际上是说老班长的品质,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通过问答,学生得出了准确答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利用结尾的总结性,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某些文章的结尾,虽短短一句,却提纲挈领,既总结了全文内容,又暗示行文条理,给人以明白晓畅的感觉。例如课文《乡下人家》中的“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让学生抓住了这种总结性的结尾,顺藤摸瓜,无疑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使思维具有条理性。

(四)利用结尾的抒情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训练教学论文第3篇

运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在模仿中提升,在提升中模仿,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为名家名篇,教师应选择好学生模仿写作的“范本”,以精彩片段为主。在开展模仿类片段训练时,应确定每次的“模写点”。课文的精彩点往往很多,但不能让每个精彩点都作为仿写点,因为如果这样,学生会感到迷惘而无处入手。每次训练,只需确定一至两个仿写点,“咬定青山不放松”,让学生阅读感悟,反复揣摩,悉心仿写。

二、开展想象创新类片段训练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表情达意的,如果学生不经过想象,不经过自己头脑的再加工、再创造,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境。正如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所说:“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文本中适合学生进行想象处,开展片段训练。想象创新类片段训练,让学生借助知识储备、人生阅历储备,对储存的表象进行再加工,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最终完成对文本资源的深度解读,并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和飞跃。在开展想象创新类片段训练时,应让学生靠船下篙,基于文本,放飞思绪,超越文本,最终完成对文本资源的深度开发,并在扎实的片段训练中进入自由创作的境界。有些课文的结尾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构思新情节,创造新形象。如,孔乙己的结尾可以让学生续写,让学生想象孔乙己的命运,从而深刻地体验到旧中国社会背景下人的悲苦命运。

三、开展角色模拟类片段训练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适合我们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开展角色模拟片段训练。教学实践证明,开展角色模拟片段训练,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利于激发学生分析、综合、想象、创造等高级思维活动,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四、开展赏析评价类片段训练

赏析、评价类片段训练在教学中随处可用。笔者经常结合课文语段,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写赏析、评价类的批注。如,一位学生对《敬业与乐业》作如下赏析、评价类批注“:全文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言之有序———开篇提出论题,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结尾勉励人敬业乐业。言之有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理论论据,信手拈来,令人信服;生活中当政治家和当木匠的论据,让人倍感亲切。我最欣赏的是本文说理透彻,如关于为什么要乐业的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论述‘凡职业都是有乐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时,作者又分四点来论述,逻辑严密,将道理说得明明白白。”这一批注,以写促悟,让学生深入体悟到作者写作严密、说理透彻的写作特色。

五、结语

训练教学论文第4篇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逐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我们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二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与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慰安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除了逐步积累发散思维的方法,以供使用时检索与提取,每一种思维方法应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有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现有条件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读散文《枕木》我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轻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全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高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训练教学论文第5篇

1、接语。即要求学生根据前半截话的意思,较快地说出后面相应的话来。

如:“金钱能买到奉承,但……”。可接“买不到崇敬”。进行这种接语训练,以动触动,用前半句来刺激学生言语思维的触角,培养快速择语的反应能力。

2、妙对。用接对偶句以训练语言能力,上句一出现,下句接对。必须与之联系又受其制约。学生必须很快地理解上句,同时调动自己语言材料的积累较好地完成下句,这对语言知觉和言语生成的敏捷准确都是极好地锻炼。如“嘻嘻哈哈喝茶”,可对“叽叽咕咕谈心”。诸如此类的妙对,学生会感到通俗风趣,饶有兴味。

3、快问快答。这是对突发性提问转瞬作答的强化训练。教师设计一套难易适中的简答题,在限定的时间内作连续性的步步深入的提问。问语要干净利索,要求学生用直言句式简洁明快地做出回答。由于诘问内容广泛,跨度跳跃,要答得快、答得巧,必须使整个思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使大脑的语言功能得到较好锻炼。

4、速喻明理。即迅速地用比喻说明一个抽象道理。如,“学习不能偏科,各门功课都很重要”,请同学们打个比方说。(可以是:“各门功课形成的知识结构,好像是由若干木板箍成的木桶,缺一块也不行”)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喻理构思、句型转换与整合,并流畅地表达出来,是颇有些难度的,但此训练具有实际意义。

5、一语中的。口语表达中“一语中的”,是思维和表达的化简。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以简驭繁的简语答对,常能一语道破玄机,闪烁着语智的光辉。训练时,可开列出一批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大家当场选择作答。

6、限时反驳。即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如“严是爱,松是害,罚他每个错别字写100遍有什么不对?”)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意构思,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有说服力的反驳。这种训练使学生在短的时间内通过缜密的思考抓住问题的要害,边想边说,随时对观点表达作出调整。这对提高其动态语境中口语表达的逻辑性是一种锻炼。

训练教学论文第6篇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讲促读、以说代讲、以讲促说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以读代讲,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形式。读的训练形式主要是朗读和默读。学生读的能力和技巧,只有在读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和提高。以读代讲的方法是:首先在读前指导中,先使学生了解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为学生能从课本文中的整体入手初步领会课文打好基矗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随后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指导一层读一层,指导一段读一段。重点句子段落反复读,边读边想,直到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止。真正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再让学生精读课文,使之进一步理解文章是怎样表达课文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的。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随着说的步步强化而逐步加深,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体会越深。

二、以说代讲,提高学生的能力。

“读”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说”是理解课文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在实施“以读代讲”的同时,实施“以说代讲”的教学,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语言的运用表达。而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清除学生怕说话的心理,调动学生想说话的欲望,达到以“说”代讲的目的。在这一方面我抓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1.“说”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一种最常见的“说”,可以让学生通过说来检验他的学习效果。

2.“说”想象。想象文中描写的意境,让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他们想象到的内容。学生说得越具体、越生动,说明他们理解的越深刻。

3.“说”体会。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更深入理解课文,所以在学文后还要让学生说读课文后的体会。

训练教学论文第7篇

1、接语。即要求学生根据前半截话的意思,较快地说出后面相应的话来。

如:“金钱能买到奉承,但……”。可接“买不到崇敬”。进行这种接语训练,以动触动,用前半句来刺激学生言语思维的触角,培养快速择语的反应能力。

2、妙对。用接对偶句以训练语言能力,上句一出现,下句接对。必须与之联系又受其制约。学生必须很快地理解上句,同时调动自己语言材料的积累较好地完成下句,这对语言知觉和言语生成的敏捷准确都是极好地锻炼。如“嘻嘻哈哈喝茶”,可对“叽叽咕咕谈心”。诸如此类的妙对,学生会感到通俗风趣,饶有兴味。

3、快问快答。这是对突发性提问转瞬作答的强化训练。教师设计一套难易适中的简答题,在限定的时间内作连续性的步步深入的提问。问语要干净利索,要求学生用直言句式简洁明快地做出回答。由于诘问内容广泛,跨度跳跃,要答得快、答得巧,必须使整个思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使大脑的语言功能得到较好锻炼。

4、速喻明理。即迅速地用比喻说明一个抽象道理。如,“学习不能偏科,各门功课都很重要”,请同学们打个比方说。(可以是:“各门功课形成的知识结构,好像是由若干木板箍成的木桶,缺一块也不行”)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喻理构思、句型转换与整合,并流畅地表达出来,是颇有些难度的,但此训练具有实际意义。

5、一语中的。口语表达中“一语中的”,是思维和表达的化简。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以简驭繁的简语答对,常能一语道破玄机,闪烁着语智的光辉。训练时,可开列出一批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大家当场选择作答。

6、限时反驳。即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如“严是爱,松是害,罚他每个错别字写100遍有什么不对?”)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意构思,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有说服力的反驳。这种训练使学生在短的时间内通过缜密的思考抓住问题的要害,边想边说,随时对观点表达作出调整。这对提高其动态语境中口语表达的逻辑性是一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