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戏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3-13 11:23:55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第1篇

>> 论严肃游戏资源在社区职业教育中的共享与应用 IT职业教育中引入标准技术的思考 游戏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论新媒体严肃游戏设计中的和谐理念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引入“成功素质”教育的探究 职业教育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考 职业教育引入精益思想的探析 浅谈职业教育的教学引入模式 面向职业教育翻转课堂的教育游戏设计原则与策略研究 浅论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严肃游戏与医疗培训的结合 反思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小议职业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案例教学在职业教育人材培养中的应用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案例教学法在卫生职业教育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中的情景案例教学法探讨 严肃游戏在职业技能发展中的应用与挑战 浅谈英语教学游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9/05/04.

[4]Archive for the ‘Serious Game’ Category. http:///category/serious-game/2009/04/20.

[5][日] 小林文人,[日]末本诚, (中) 吴遵民著 .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社戏教案第2篇

创意说明:《社戏》之美,美在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皆是在乡愁蛊惑下绘制出的理想故乡的图景。本设计旨在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知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或者说自己的故乡留给自己最美的因记(预习作业),由此自然的过渡到《社戏》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1文章围绕看社戏写了几件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2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标题不恰当,因为全文写社戏的内容太少,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明确:其一,本文直接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其文字都看社戏有关;其二,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戏相关联的人与物。

三局部探究,感受洋溢于全文的自然美(人性美景物美)

1跳读: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社戏好看的句子。文中写在接近赵庄和离开赵庄的时候,各有一处想象社戏美妙如仙境一般的段落。

2研读:社戏并无多大的看头,可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

明确: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3挖掘人性的美。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并阐述理由。在人性美的挖掘中,一定要结合语言的品析。

4品味景物的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

动词妙用:“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的展示了几个少年架船的情状,熟练的技术去看戏是的愉悦心情。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者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鱼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者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住了。”这些比喻,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丰富的感觉:月夜行船一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侧面着笔,一片寻常的景物因为承载了作者无限美好的情思,变得让人陶醉,另人向往。

故乡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诚挚的人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的图景,让作者难以忘怀,因而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四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旨意

社戏教案第3篇

一、 学生通过浏览Internet确定本文学习目标主要有:

1、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述有祥有略的写法

3、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4、 了解农家少年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才干,了解课文表达的对劳动人民深厚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学习文本报告的内容指导:

本文描绘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课文故事发生在陈桥村,作者的评价是“乐土”。从受到优待,可以免读难懂的书,可以放牛、钓虾,‘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去赵庄看戏四个方面突出“乐土”。

作者写了十几个少年朋友,其中突出写了双喜,写出双喜的聪明机灵.也写了众少年的热情能干.

文章还刻画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的的淳朴乡民形象.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了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

三、文本评价

社戏教案第4篇

【关键词】社区戏剧教育;社区社会工作;理念与运用;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戏剧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善的理念。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自己的戏剧教育组织,如美国的“美国戏剧与教育联盟”(AATE)、1992年成立的“国际戏剧与教育联盟”(IDEA)等等。而我国的戏剧教育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戏剧教育,即艺术高校对专业戏剧人才的培养。从广义的戏剧教育来看,相对于教育界学者借鉴西方戏剧教育理念所提倡、推崇的“学校戏剧教育”来说,社区戏剧教育发展一直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不足,阐述社区戏剧教育的理念,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浅析社区戏剧教育融入社会工作的必要性,构思具有社会工作特色的社区戏剧教育,填补社区戏剧教育在中国发展的空白。

一、社区戏剧教育的理念与运用

(一)社区戏剧教育基本理念

戏剧教育的理念在西方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早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就大力提倡把戏剧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发展校园戏剧。随后,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相继把戏剧教育纳入到普通的学校教育中来,确立了立法和有关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计划,奠定了戏剧在整个教育界的地位。戏剧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狭义的戏剧教育,在这里将不做过多解释,本文所涉及的社区戏剧教育作为非专业戏剧教育的一种,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模式。非专业性的戏剧教育是使人回归本性的教育,强调面向全体人民的普遍适用性。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致力于人格教育,为人民所享用、为人民服务。

戏剧教育的这一基本理念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是一致并且可以相互融合。社区戏剧教育以社区为背景,把戏剧带入社区,最终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心理学上讲,人格是一个人品德、气质、道德、行为方式、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的总和。而戏剧则通过角色的扮演、人物的对比、情境的构造等融入美学艺术表演形式使社区居民学会自我反思,明确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完善自我认知。社会工作为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需要对受助者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使受助者发觉自身人格上的不足,改变消极的认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社区戏剧教育可以做为提高社区社会工作效率的有效辅助手段,帮助社区居民完善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健康享受生活。

(二)社区戏剧教育在中国的运用

当前我国的社区戏剧教育尚处在初步探索的空白阶段,实践运用的案例非常少。在我国提到社区戏剧教育,大多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社区服务完善的城市社区中,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的戏剧团体。或者由社区与剧团合作的社区戏剧演出,如:2010年北京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与雷子乐笑工厂合作举办的减压戏剧。意旨于丰富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但是,这与社区戏剧教育的理念大相径庭。

2012年美国社区戏剧教育研究者冯乐然女士与兰州NGO环保组织合作,把社区戏剧教育与环保教育相融合,邀请来自美国、西班牙、香港等地的戏剧教育专家,举办了为期一周的“2012兰州国际社区戏剧环保教育论坛”,并与社区居民一起排演了戏剧――黄河之魂,不仅使社区的居民享受了戏剧的乐趣,并且通过亲身参与演出,体会了黄河污染的严重性,学会保护环境,使自身人格得到升华。虽然兰州社区“黄河之魂”的戏剧演出体现了社区戏剧教育的特点,但是与环保组织的合作无法体现社区的自主性,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二、社区戏剧教育融入社区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也逐渐走入社区,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而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念与方法,在理论基础上相对完善,但是在实际生活操作上,还存在着方法不专业、社区福利资源缺乏等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居民的需求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探索符合中国文化的社区服务方法。

(一)社区戏剧教育能够丰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目前,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从理论上来说,包括宏观上的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微观上的社区照顾模式。具体到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上开展了居民活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培训、社区教育、社会资源的调动等等。而社区戏剧教育融入社区社会工作的服务中,能够给社区服务带来新的活力。从社区服务的内容上来说,目前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关注居民的基本需求及困难,但是,针对需求所开展的活动单一,过于形式化。而社区戏剧教育秉承人格教育的宗旨,以戏剧的形式服务于居民,更贴近居民的现实生活,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更丰满。

(二)社区戏剧教育可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戏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到信息化高速发展、各种艺术形式繁盛的新世纪,中国戏剧艺术还是有着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们对戏曲的热爱,七、八十年代新人们对歌剧、音乐的喜欢,使得戏剧艺术在中国繁荣发展。因此,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开展社区戏剧教育能够极大的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戏剧教育不仅只限于戏曲的演出,也包括歌剧形式的编排、撰写剧本、导演等艺术呈现形式。不论哪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都可以参照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写作、编排、组织、表演等特长,由社区居民共同完成属于本社区自己的戏剧表演。并从中体会戏剧所带来的乐趣及蕴涵的意义,在愉悦的氛围中完善自我人格。

三、具有社会工作特色的社区戏剧教育构思

虽然将社区戏剧教育融入社区服务建设中是可行的,但是本文所探讨的是希望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结合到社区戏剧教育中去,调整社区戏剧教育模式,构思具有社会工作特色的戏剧教育。

(一)“治疗型”社区戏剧教育

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中,有个案工作的叙事治疗、小组工作的心理剧,都是以治疗为目的的社会工作方法。而在社区工作中,也可以创建“治疗型”的社区戏剧教育作为辅助手段。“治疗型”的社区戏剧教育是即像个案工作一样,针对一个案主的治疗方法。也可像小组工作一样,针对一类问题的治疗。即关注案主的问题,让案主通过为其量身定做的社区戏剧演绎,改善其心理消极情绪,进而协助解决案主的困境。“治疗型”社区戏剧教育是运用在社区中的“心理剧”,关注、解决的是案主自身的心理活动,在大的环境、多人参与的情况下,使案主通过亲身参与体会欢乐,自我改善。总的来说“治疗型”社区戏剧教育的运用范围是广泛的,即适用于抑郁、自闭、自卑等心理消极问题的人群,也适用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人群,或者是工作、家庭问题压力过大的成年人群。

(二)“育人型”社区戏剧教育

社会工作领域划分中有通常用于社区中的矫治社会工作,即社区矫治社会工作。而“育人型”社区戏剧教育就可用于其中。社区矫治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并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心理、生活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这与戏剧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虽然,对于社区矫治社会工作来说,小组工作中的心理剧也能完成对案主的帮助,但是“育人型”社区戏剧教育除了具有“心理剧”的矫治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社区居民与案主的共同演绎,改善社区其他居民对需矫正人员的看法,理解他们的感受。

(三)“活动型”社区戏剧教育

“活动型”社区戏剧教育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完善社区服务的手段,丰富社区服务活动,针对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而举行的社区戏剧表演。鼓励居民以生活元素为主题,自发编剧、导演、演出,发掘居民潜在的才能,为生活增添色彩。例如,可以组织成立社区戏剧社,尝试多元的艺术形式。

社会工作是一个集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社会福利等众多学科理论为一身的新兴领域,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不仅要借鉴心理学完善个案工作及小组工作中的心理剧,同时也要借鉴教育学理论发展社区戏剧教育,完善社区社会工作。具有社会工作特色社区戏剧教育的构思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注入了新的血液,社区戏剧教育将教育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社会工作中国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永祥.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黄爱华.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运用[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社戏教案第5篇

一、社区戏剧教育的理念与运用

(一)社区戏剧教育基本理念

戏剧教育的理念在西方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早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就大力提倡把戏剧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发展校园戏剧。随后,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相继把戏剧教育纳入到普通的学校教育中来,确立了立法和有关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计划,奠定了戏剧在整个教育界的地位。戏剧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狭义的戏剧教育,在这里将不做过多解释,本文所涉及的社区戏剧教育作为非专业戏剧教育的一种,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模式。非专业性的戏剧教育是使人回归本性的教育,强调面向全体人民的普遍适用性。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致力于人格教育,为人民所享用、为人民服务。

戏剧教育的这一基本理念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是一致并且可以相互融合。社区戏剧教育以社区为背景,把戏剧带入社区,最终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心理学上讲,人格是一个人品德、气质、道德、行为方式、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的总和。而戏剧则通过角色的扮演、人物的对比、情境的构造等融入美学艺术表演形式使社区居民学会自我反思,明确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完善自我认知。社会工作为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需要对受助者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使受助者发觉自身人格上的不足,改变消极的认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社区戏剧教育可以做为提高社区社会工作效率的有效辅助手段,帮助社区居民完善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健康享受生活。

(二)社区戏剧教育在中国的运用

当前我国的社区戏剧教育尚处在初步探索的空白阶段,实践运用的案例非常少。在我国提到社区戏剧教育,大多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社区服务完善的城市社区中,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的戏剧团体。或者由社区与剧团合作的社区戏剧演出,如:2010年北京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与雷子乐笑工厂合作举办的减压戏剧。意旨于丰富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但是,这与社区戏剧教育的理念大相径庭。

2012年美国社区戏剧教育研究者冯乐然女士与兰州NGO环保组织合作,把社区戏剧教育与环保教育相融合,邀请来自美国、西班牙、香港等地的戏剧教育专家,举办了为期一周的“2012兰州国际社区戏剧环保教育论坛”,并与社区居民一起排演了戏剧――黄河之魂,不仅使社区的居民享受了戏剧的乐趣,并且通过亲身参与演出,体会了黄河污染的严重性,学会保护环境,使自身人格得到升华。虽然兰州社区“黄河之魂”的戏剧演出体现了社区戏剧教育的特点,但是与环保组织的合作无法体现社区的自主性,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二、社区戏剧教育融入社区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也逐渐走入社区,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而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念与方法,在理论基础上相对完善,但是在实际生活操作上,还存在着方法不专业、社区福利资源缺乏等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居民的需求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探索符合中国文化的社区服务方法。

(一)社区戏剧教育能够丰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目前,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从理论上来说,包括宏观上的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微观上的社区照顾模式。具体到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上开展了居民活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培训、社区教育、社会资源的调动等等。而社区戏剧教育融入社区社会工作的服务中,能够给社区服务带来新的活力。从社区服务的内容上来说,目前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关注居民的基本需求及困难,但是,针对需求所开展的活动单一,过于形式化。而社区戏剧教育秉承人格教育的宗旨,以戏剧的形式服务于居民,更贴近居民的现实生活,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更丰满。

(二)社区戏剧教育可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戏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到信息化高速发展、各种艺术形式繁盛的新世纪,中国戏剧艺术还是有着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们对戏曲的热爱,七、八十年代新人们对歌剧、音乐的喜欢,使得戏剧艺术在中国繁荣发展。因此,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开展社区戏剧教育能够极大的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戏剧教育不仅只限于戏曲的演出,也包括歌剧形式的编排、撰写剧本、导演等艺术呈现形式。不论哪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都可以参照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写作、编排、组织、表演等特长,由社区居民共同完成属于本社区自己的戏剧表演。并从中体会戏剧所带来的乐趣及蕴涵的意义,在愉悦的氛围中完善自我人格。

三、具有社会工作特色的社区戏剧教育构思

虽然将社区戏剧教育融入社区服务建设中是可行的,但是本文所探讨的是希望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结合到社区戏剧教育中去,调整社区戏剧教育模式,构思具有社会工作特色的戏剧教育。

(一)“治疗型”社区戏剧教育

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中,有个案工作的叙事治疗、小组工作的心理剧,都是以治疗为目的的社会工作方法。而在社区工作中,也可以创建“治疗型”的社区戏剧教育作为辅助手段。“治疗型”的社区戏剧教育是即像个案工作一样,针对一个案主的治疗方法。也可像小组工作一样,针对一类问题的治疗。即关注案主的问题,让案主通过为其量身定做的社区戏剧演绎,改善其心理消极情绪,进而协助解决案主的困境。“治疗型”社区戏剧教育是运用在社区中的“心理剧”,关注、解决的是案主自身的心理活动,在大的环境、多人参与的情况下,使案主通过亲身参与体会欢乐,自我改善。总的来说“治疗型”社区戏剧教育的运用范围是广泛的,即适用于抑郁、自闭、自卑等心理消极问题的人群,也适用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人群,或者是工作、家庭问题压力过大的成年人群。

(二)“育人型”社区戏剧教育

社会工作领域划分中有通常用于社区中的矫治社会工作,即社区矫治社会工作。而“育人型”社区戏剧教育就可用于其中。社区矫治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并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心理、生活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这与戏剧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虽然,对于社区矫治社会工作来说,小组工作中的心理剧也能完成对案主的帮助,但是“育人型”社区戏剧教育除了具有“心理剧”的矫治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社区居民与案主的共同演绎,改善社区其他居民对需矫正人员的看法,理解他们的感受。

(三)“活动型”社区戏剧教育

社戏教案第6篇

目前关于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治疗技术在我国普遍采用社会故事法。近年来,游戏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领域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游戏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如现在各类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教学中添加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好伙伴,是儿童学习和融入社会的途径。许多游戏都需要与同伴合作,在游戏中需要与人协作和提供帮助,本研究主要探讨游戏活动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障碍的干预过程与效果,希望能从中找到适合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方法。

一、研究资料及方法

1.研究对象。1)个人情况。浩浩,男,2005年12月出生,其母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一切正常,2009年10月被某医院诊断为自闭症,中度缺陷,有轻度的智力障碍,目前就读于福建省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三年级。个案社交上表现为不和其他同学玩,不能建立伙伴关系,能参与班级活动,但对同学的主动交往会表现出抗拒,与他人目光对视时多为无意注意,不关心周围事物,对教室物品的摆放位置有刻板行为,情绪起伏比较大,语言模仿能力较强,主动性语言较少,社会交往能力存在缺陷,与其他孩子没有互动;喜欢到处走、自己玩,喜欢老师竖起大拇指表扬。2)家庭情况。父亲39岁,母亲37岁,均在家务农,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姐姐为某初中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家庭和睦,父母对个案的在校情况比较关心,经常打电话给班主任询问孩子学习与在校情况。父母平时忙于劳作,孩子平时住在学校,周末接回家。

2.研究方法。1)个案法。针对个案的社交能力情况、特点设计游戏干预方案。2)访谈法。通过与个案的父亲进行访谈,反映浩浩平时在家很少说话,从不和邻居别的小朋友玩,很少与人眼神对视,经常一个人玩卡片就可以玩一天。通过与个案的班主任访谈,反映浩浩在学校里与其他同学基本没有互动,不能融入集体当中,情绪不稳定,对同学的主动交往会表现抗拒。3)观察法。由研究者通过对个案社会交往行为的观察进行记录,记录个案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有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与不利于社会交往行为发生的次数。

二、干预方案

1.研究时间。2014年9月24日―2014年11月25日

2.研究地点。福建省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

3.研究设计。本研究自变量为根据研究对象的社会交往障碍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因变量为研究对象社交障碍的具体

(下转第8页)

(上接第7页)

表现,研究包括(1)观察期:本阶段由研究者、老师和儿童家长在特殊教育学校、家庭中进行,持续时间为两周,研究者通过观察与访谈,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交往中有利于社交行为与不利于社交行为发生的次数进行记录。(2)介入期:本阶段由研究者制定研究方案及目标,游戏活动场所设在个案所在学校的操场与活动教室进行,游戏活动主要有自主游戏、合作游戏与角色游戏,游戏设计要适合个案的能力情况,研究者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课(阳光体育活动课)对个案进行游戏治疗,每次游戏治疗时间20分钟,每周三次。共进行27次,为期两个月。

三、研究过程

1.观察期。主要是在研究者设计游戏活动之前,对个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研究者对个案社交行为的直接观察记录,并结合与个案家长和班主任的访谈,记录个案的有利社会交往行为与不利社会交往行为出现的次数,观察期时间设置为两周。

2.介入期。1)制定干预目标。研究者根据个案社交行为情况,制订干预目标。总目标:通过1游戏活动提高个案的社交能力,增加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并且较少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使个案具有一定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和社会交往技巧。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与个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第二阶段,通过合作形式的游戏活动使个案初步尝试与人进行交往,学会观察周围事物,能与人目光对视;第三阶段,通过角色游戏,使个案尝试主动与人交往,并主动进行游戏,达到提高交往能力的目的。2)干预阶段。在介入期进行游戏干预,游戏活动是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下进行,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包括自主游戏、合作游戏、与角色游戏,训练内容包括能与他人进行目光对视、主动打招呼、对人微笑、主动与人交往等社交行为。

四、讨论及建议

社戏教案第7篇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角色游戏 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中,幼儿争抢玩具、自我中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无不反映了现代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不容乐观。角色游戏是幼儿园中常见的一种游戏类型,组织起来简单方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缩影和练习,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指导干预,对于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将会起到非常可观的作用。 

既然角色游戏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十分重要,那就要求教育者重视角色游戏的进行,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呢? 

一、进行有延续性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的东西化作幼儿成长所必需的经验让其掌握。但是,现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强,一项经验的习得往往要靠多次重复,所以游戏的延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有延续性的角色游戏能够使幼儿将这种经验不断强化、巩固,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角色游戏的延续性可以是同一个游戏的不断延续,如延续几天都进行医生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加强助人精神。也可以是同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延续,如几天都进行不同的游戏,但是起到的都是训练幼儿的同一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强调一点,角色游戏需要有延续性。因此,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要注意延续性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生成性教学 

罗祖兵对生成性教学的定义是:生成性教学即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一种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即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以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 

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法,在生成性教学方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瑞吉欧的幼儿园中,不可能出现教师刻板地跟着计划好的教案一板一眼地教学,不可能出现任何预先设计好的教育活动。完全是教师随学生走,学生的思维想到哪教师就跟到哪,为其提供学习的情境,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和思维。 

在指导角色游戏时注重生成性教学,能够及时解决幼儿的各种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等与孩子共同交往的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孩子的行为与表现,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发生偏颇,教师即应当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组织角色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发现及处理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眼睛,在问题没有变严重之前就加以制止和指导,将孩子引向正确的道路。 

三、积极进行游戏评价 

无论是教师的评价或是幼儿同伴间的评价都具有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功效。教师或同伴加以表扬鼓励,良好的行为得到加强,养成习惯,不良的行为教师制止,加以规避,及时改正。那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评价的时机非常重要,可以在严重错误后直接评价纠正,也可以在不严重问题发生的情况下,待幼儿游戏结束后及时评价,并且不能在游戏结束很久,幼儿都失去兴趣时再评价,这时候往往不能对幼儿进行较有效的教育。 

评价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精神评价与物质评价。笔者比较主张对良好的行为进行评价强化,对不良行为有所忽略。物质评价主要指教师借助一些贴画、玩具等对幼儿的行为加以评价。对于亲社会行为可以给予强化。精神评价主要指运用言语、行为等对幼儿的行为加以评价。强化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拥抱,或一个赞许的眼神。忽视可以是对幼儿不关注。 

四、“戏”后反思 

在角色游戏进行时,有时候一个问题的突然出现会让人猝不及防,当下不知怎么解决或者当时的解决方式稍有不妥,那么“戏”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找出不足,在进行深入思考后,想出妥善的解决方法在今后的游戏指导中灵活运用。同样的,如果一个问题被很好地解决时,则也需要反思,哪里做得好?怎么做的?还能不能做得更好?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每天会经历各种事件和故事,我们可以用文字方式将这些记录下来,既方便以后的整理记忆,又是一个重新思考的过程、自我升华的过程。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将一个活动形成方案记录下来,并在方案的基础上写活动后反思,我将它称为方案记录。也可以将形成的经验记录下来,我将它称为经验记录。方案记录比较适合教师观察了游戏的整个过程,能够将游戏从头至尾梳理下来,并在方案后附上自己对此游戏的反思。方案记录的优点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如幼儿在以后的同样游戏中出现类似问题,教师能够以最迅速、最准确的方法手段解决,缺点是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经验记录比较适合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参与进来,没有观察到整个过程,但是从此次指导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将经验记录下来。经验记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可以广泛运用于今后的游戏中。 

角色游戏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社会交往的机会,从而发展其亲社会行为。教师更应当正确恰当地组织角色游戏,充分考虑幼儿的气质类型,尊重幼儿的想象及自我组织的规则,以帮助幼儿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社会交往的研究[J].教育导刊,2006. 

[2]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