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08 15:34:00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第1篇

关键词:习惯环境环节机制保障。

引言:

培养大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良好行为习惯,重要的是,首先让学生们认识、了解这其中的深远意义。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的需要、是未来职业的需要、是欲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把握引导、置换、对比、体验、总结、升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达到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在内化中觉悟,在觉悟中升华的目的。把积累、沉淀良好的行为习惯,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把积累、沉淀的过程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浓缩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潜在的能力等。它关系到一个人智慧的展发,能力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总之,它是人的首要资本。所以这项工作是系统的大工程。

一、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未来引领新生命的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潜移默化的行为榜样。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社会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给那些鲜活的生命注入些什么?学生们的客观现状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的差距,都是教育、教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

这一切的实施,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地纳入在教学的工作环节之中并转化为学生们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对于经历苍白的十几岁孩子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凭理论或知识的传授都是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所以,只有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广泛实践,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置换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们在非常和谐、自然的气氛下,主动地生起想完善自己的愿望,进而愉快、积极地去实践完成培养良好习惯的训练。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教育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从主观的愿望上讲,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但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却常常很不尽意,差异极大。同样的一个老师教,同样的环境作用,结果如此不同。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往往人们会盲目地抛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智商问题,把一个不可更改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要么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把一个责任推给了过去……这样的结论,给老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教、不学的理由。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透过传授知识祛除学生学习障碍的过程,最终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成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坚固基石。由此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现象,其根源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过去;其次是找到突破畏惧学习的心理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创建一个能有效使学生们反复咀嚼体验突破畏惧和品位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后仍是帮助学生们正确总结,使之回归到已设置的建立的良好习惯的实训内容上。继续升华、强化为意识,固化成思维。

二、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实训的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习惯,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保障,这种稳定提供了实现重复性的可能。那么学习习惯的建立也是如此——不是说的概念,讲的大道理,它是需要以身心为实验室,成百、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从坚固直至到固化。所以它的完成需要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系统规划,既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们能实现学习运用的需要。不仅要有可操作性、可多重复性,还要有“机制”的保障,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围绕着一个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能转化为可重复的实训为目的,以学生快乐轻松学习为检验标准,来渗透理论,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环节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统一的一套规范化、自制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实训流程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规律的反应点。它是整体教学活动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鸣的和谐之声。它既可检验教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状态。所以需要教师站在教学环节这个全息点上,确立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贯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充分思考、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客观学习状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1)第一环节:把培养学习习惯与教学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而学习状态又取决于良好习惯的积累,所以强化学习习惯就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在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一整套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流程,围绕的核心是调和感官的协调统一,达到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A、笔记规范化,统一书写格式;

B、听读和随记结合,使学生专注,不分神;

C、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D、将实训的内容纳入量化分,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这样从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才可能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强化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环节:思维习惯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艰苦枯燥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积累状态的。若只一味地从学上强调,很难达到学的目的。要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梳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学会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而真正透过学习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是什么?排除障碍的思路以及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学习的目的也自然能达到。具体方法如下:

A、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往往是心里动荡不安立时,也是思维无序混乱之时。此刻给一句针对解决问题的话,会使他们心安。有了一刻安稳、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人会安静理智。这种心态是做抉择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审视当下的行为,会清楚自己的身心积累”、“自信来源于无我的利他实践”、“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自私会带你走进幽深的黑洞”、“踏实的努力是你忠实的朋友”等。

B、界定清楚概念,是正确实践后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习惯实例,是正确认识的途径,同时也是界定清楚概念的基础。若实训是盲目或主观的,那么,认知也一定会出现偏差的。所以,实训、认知和界定概念要相结合,方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自己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们自我指导和自主接受实训以及巩固效果的目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们心里踏实,还可以培养超强的预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万法随心自然。如:上课前要求全体起立,同学们一同问:“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看起来一个简单常规的课前、课后的实训,潜移默化地在渗透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尊重老师,什么是课堂的严肃性。同时,在课前学生站起的瞬时,可以放下手中与课无关的小动作,打起准备。

(3)第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训练

对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的形式,设置三个内化环节:一是复述(可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认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状况,以便及时补充;二是帮助学生找寻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结合与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三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是对知识内化后的检验,也就是同样的知识具体每个人却是非常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对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这个环节并加以正确引导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兴趣和驾驭知识的思维和行为等诸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A、复述的重要性:

“复述”,从形式上看,的确非常简单。但它无论以渗透教学整体质量上讲,还是从个人诸多能力的培养上讲,都是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它的重视,需要在行为上无数次地重复,并坚固成为习惯。因为复述是接受外在信息后的第一个内化环节,人往往在处理外来信息时,常常会以个人的心态进行取舍,难以完全地吸收,这个环节若不得到重视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再是具体的分类,处理和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知识的内创造。通过复述这项行为上的训练,可使学生体会到梳理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复述的意识,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B、学习与自身需要的结合:

学生对学习的不注重与被动,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与自身不能结合:觉得没意思,没兴趣,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明知道玩游戏影响学业却无法自拔,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游戏的设置符合了人的天性——人内心是追求愉悦的。若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愉悦,他们也一定会投入精力的。所以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知识与他们以及他们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讨论这个方法,每个人结合自身的成长讲出了各自对知识的不同理解或知识打宽了他们的视野,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他们分析自己,梳理自己成长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所以学生们越学越爱学。很多同学说这些课程对学其他课程也非常必要,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是能学习、会学习的基础。

C、对知识的再认识:

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实质上是理论与自身结合的过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们的实践?必须首先为他们创造实践的环境。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以致用。除了课堂上抓各个环节的训练之外,还让学生把这些训练带回宿舍、家庭之中:以宿舍(家庭)为单位,以生活、学习、各种活动为内容,分工合作,深化、重复课堂上的行为训练和思维训练。久而久之,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变化,把常规的训练当成了身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结

在两年中,以180名学生的文字实训统计,共12060万字,分三部分:

1.课堂笔记约1368万字;

(180人*19周*1000字*2年*2科)

2.实践体会心得2052万字;

(180人*19周*1500字*2年*2科)

3.每日的《计划总结》8640万字。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第2篇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三、小结与展望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第3篇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三、小结与展望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第4篇

商务英语实训

教学设计

探索

【论文摘要】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往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为顺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精通商务英语,具备涉外商务运作能力,能胜任外事接待.商务洽谈和翻译、涉外经贸实务操作。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商务知识和英语交际运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有效途径。商务英语教育在21世纪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我们有必要认真考虑经济全球化及社会分工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在推进理论教改的同时,应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探索适应商务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和方法。本文拟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1对学习性质与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网上的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文字材料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2.对学习者的理解

学习的质量是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创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认为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3对教师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习者认知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仍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协作者、促进者,以及商务英语实训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习者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各实训项目开展主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模拟商务活动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商务知识及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特别适用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包括言语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话语。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商务活动情景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学习环境的情景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就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性与功能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的。

“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景,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最有效工具。在商务英语实训中建构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网络商务模拟情景,即将学习活动放置到相应的商务情景中,并从多重角度和视角提供学生知识建构的机会,创设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所。多重感观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交互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其中,学生就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训练国际商务知识应用技能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协作与”会话“:协作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有些场合也需要文字)作为媒体,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口语训练和互联网商务模拟谈判就是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语音功能才能支持,学生可以在net—meeting中更好地训练商务互动口语和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在参与国际商务交流的同时,也熟悉了外贸单据的制作。

”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并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提供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直接让学生参与解

识,这样,对学生关于所学专业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其建构关系如图所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外语教学主要采用直接的、综合的、模仿的方法,兼顾对比的、分析的、演绎的、推理的方法,即通过教材提供的和教师补充的大量话语,让学生模仿、使用,直接学会言语。图中所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去“确定实训方案一编写实训教材/材料一开展实训项目”,借助商务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理解话语、建构话语的能力,并利用已学的专业语言材料依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建构新的专业语言。

1.模拟商务活动情境确定实训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实训中要精心设计商务活动的模拟情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向学生呈现有关实训项目的图片资料、录像或计算机动画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通过模拟商务社交、贸易谈判、商务会议等各种场景,把实训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确立学习任务,让学生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训练听、说英语的实用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商务交际能力.并从中掌握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务谈判技巧。

2.独立探索,自主学习

在实训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以及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适当提示,开始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他们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单据理论知识和案例信息的”收集一分析一运用”,掌握贸易基本流程,并在参与商务交流的同时,独立完成外贸单据的制作从而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交互协商学习

交互协商又被称为对话互动(conversationalinteraction),是指持续不断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往。对话互动是一种协作活动涉及互动双方和互动情景这三个要素之间关系的确立。对话双方需要互相倾听,互相回应,而这都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在商务英语专业实训中学生可3人~5人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成立”模拟公司”,各公司按照”建立贸易关系(establishbusinessrelations)一询价(inquiry)一报盘(offer)一还盘(counteroffer)一磋商(consult/negotiate)一签订合同(signacontract)一订货(order)一确认(confirm theorder)”的流程来互相展开贸易往来。学生在模拟实战训练中进行小组交互协商、讨论,从而熟悉整个商务贸易过程,也加强了商务互动英语口语,最终完成对所学商务知识的意义建构。高水平的语言交互活动还可以采用结对子(pairactivities)、讨论/解决问题(problemdiscussing/soiving)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thinking)等形式。

4.跟踪实训过程,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在每个项目各阶段的实训中,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总结,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理解在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过程中.也可以把一些好的建构作品作为典型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同时.为了保证实训效果.实训必须确立考核评价方案.密切跟踪实训过程.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训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评价。评价内容侧重于:自主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小组协作与组织能力是否完成实训专业知识的意义建构。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第5篇

商务英语实训

教学设计

探索

【论文摘要】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往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为顺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精通商务英语,具备涉外商务运作能力,能胜任外事接待.商务洽谈和翻译、涉外经贸实务操作。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商务知识和英语交际运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有效途径。商务英语教育在21世纪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我们有必要认真考虑经济全球化及社会分工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在推进理论教改的同时,应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探索适应商务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和方法。本文拟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Www.133229.CoM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1对学习性质与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网上的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文字材料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2.对学习者的理解

学习的质量是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创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认为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3对教师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习者认知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仍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协作者、促进者,以及商务英语实训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习者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各实训项目开展主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模拟商务活动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商务知识及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特别适用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包括言语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话语。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商务活动情景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学习环境的情景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就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性与功能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的。

“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景,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最有效工具。在商务英语实训中建构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网络商务模拟情景,即将学习活动放置到相应的商务情景中,并从多重角度和视角提供学生知识建构的机会,创设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所。多重感观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交互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其中,学生就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训练国际商务知识应用技能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协作与”会话“:协作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有些场合也需要文字)作为媒体,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口语训练和互联网商务模拟谈判就是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语音功能才能支持,学生可以在net—meeting中更好地训练商务互动口语和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在参与国际商务交流的同时,也熟悉了外贸单据的制作。

”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并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提供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直接让学生参与解

识,这样,对学生关于所学专业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其建构关系如图所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外语教学主要采用直接的、综合的、模仿的方法,兼顾对比的、分析的、演绎的、推理的方法,即通过教材提供的和教师补充的大量话语,让学生模仿、使用,直接学会言语。图中所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去“确定实训方案一编写实训教材/材料一开展实训项目”,借助商务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理解话语、建构话语的能力,并利用已学的专业语言材料依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建构新的专业语言。

1.模拟商务活动情境确定实训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实训中要精心设计商务活动的模拟情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向学生呈现有关实训项目的图片资料、录像或计算机动画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通过模拟商务社交、贸易谈判、商务会议等各种场景,把实训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确立学习任务,让学生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训练听、说英语的实用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商务交际能力.并从中掌握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务谈判技巧。

2.独立探索,自主学习

在实训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以及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适当提示,开始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他们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单据理论知识和案例信息的”收集一分析一运用”,掌握贸易基本流程,并在参与商务交流的同时,独立完成外贸单据的制作从而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交互协商学习

交互协商又被称为对话互动(conversationalinteraction),是指持续不断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往。对话互动是一种协作活动涉及互动双方和互动情景这三个要素之间关系的确立。对话双方需要互相倾听,互相回应,而这都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在商务英语专业实训中学生可3人~5人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成立”模拟公司”,各公司按照”建立贸易关系(establishbusinessrelations)一询价(inquiry)一报盘(offer)一还盘(counteroffer)一磋商(consult/negotiate)一签订合同(signacontract)一订货(order)一确认(confirmtheorder)”的流程来互相展开贸易往来。学生在模拟实战训练中进行小组交互协商、讨论,从而熟悉整个商务贸易过程,也加强了商务互动英语口语,最终完成对所学商务知识的意义建构。高水平的语言交互活动还可以采用结对子(pairactivities)、讨论/解决问题(problemdiscussing/soiving)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thinking)等形式。

4.跟踪实训过程,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在每个项目各阶段的实训中,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总结,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理解在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过程中.也可以把一些好的建构作品作为典型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同时.为了保证实训效果.实训必须确立考核评价方案.密切跟踪实训过程.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训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评价。评价内容侧重于:自主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小组协作与组织能力是否完成实训专业知识的意义建构。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问题 改革

从2001年至今,我国小学和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在逐步推开。在基础教育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最能体现师范性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面临着全新的巨大挑战。其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非常突出的实践课程。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它更具有培养学生语文教育能力、训练学生语文教学技能的意义。因而,这门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具有更加关键的作用。为了积极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探索。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不少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被公认为枯燥、乏味的课程,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门没有用处的课程。学生对它的喜欢程度也往往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不当,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应用理论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举是它的特点。这门学科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其他理论不同,它是直接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教师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才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才是有用的理论。

然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其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本来就差之甚远,也就不太容易吸引学生。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变革,一味地满堂灌。一味地用讲授法单纯地讲授抽象、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少联系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实际,很少运用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就极易导致这门课的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对它产生空洞、抽象、无味、无用的认识,因而没有多少兴趣听讲,更不可能有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各种新理念、新理论、新变化缺乏深刻、充分的认识甚至是最基本的了解。那么,还何谈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呢?还何谈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新课程教学能力呢?又何谈这门课程的价值呢?

2.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人们习惯的一种错误观念是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单纯定位为一门理论课程。而且,在高校教学中,所谓的“理论性”往往被过于强调且达到了一个极端的境地。因而,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才会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实践的现象。因而,不可避免的,整个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被严重忽视的境地。

因为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大多数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一直存在着“理论讲授多,实践训练少”的问题。这门课的理论授课时间一般占3/4以上,实践训练时间不到1/4。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每周的课内教学技能训练时间常常只有甚至不足1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大部分项目不能正常开展,仓促进行的一些训练如设计教案、模拟试讲等也只是走走形式,收效甚微。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呢?学生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又从何而来呢?也就难怪不少学生在教育实习时甚至毕业后仍连最基本的口语表达、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都严重缺乏。

3.实践教学科学性不强,教学技能训练不够系统、细致、扎实。

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开始重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每周1-2课时来进行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但是,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至今只有理论教材,没有规范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所以,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项目、组织形式、程序、重点、评价等完全靠任课老师来设计、操作。这就很难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一些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细致、扎实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比如,不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朗读、自由演讲、讲导入语、设计板书、提问等基础训练就直接开展说课训练、试讲课文训练;不让学生观看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讨论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就让学生设计教案;训练中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点评及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应付训练而教师不作严格要求,等等。显然,即使实践教学有较充裕的时间,如果组织、实施不够科学、扎实、严密,也会导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使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积极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首先,能够使抽象的理论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易懂、有用,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学好理论:其次,因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引作用,搞好理论教学又能够为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奠定必要的基础,所以,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也恰恰是搞好其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改革策略。

1.让学生先感受、体会中小学新课程教学实际,再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经历小学、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他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模糊记忆中。在他们对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实际没有任何具体感受和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让他们去学习语文新课程方方面面抽象的新理念、新理论,理论就会显得枯燥、空洞而难以消化,从而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先让学生对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际有一定的具体感受、体会,再开始学习理论,是最好的做法。而各高校传统的做法都是在学期中段或末段理论学习过半时才安排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或到中小学课堂现场观摩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改革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在第1至3周先安排学生观摩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或者到附近的小学、中学现场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第4周才开始启动理论教学。当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一定要认真、投入地观看,写出比较详尽 的课堂实录并保存好,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要求学生以后随时把这些课堂实录带到理论课的课堂上。带着观看课堂教学实况的感受和经验开始后面的理论学习,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而且,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举出那些观摩教学中的实例来阐述抽象的理论,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讨论一些实例,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理论将不再空洞、抽象,不再枯燥无味。

当然,根据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学期中段或末段,教师还可以再安排一定的观摩教学录像或观摩现场教学的活动,并把观摩和理论讲授、探讨紧密结合在一起。

2.突出理论重点,强调其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要突出两大重点。一是语文新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些新理论、新变化,例如,反映语文新课程总体指导思想的四点课程基本理念,全新的语文课程性质观,全新的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教学对话理念,个性化写作理念,综合性学习理论,语文新教材的巨大变化,等等。二是操作性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因为前者对于学生从事语文新课程教学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新理论,了解这些新变化,无论学生具备多么优秀的教学基本功,他们都无法成长为合格的新课程语文教师;而后者具备突出的实用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以及一些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如教学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至关重要,而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正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教学能力之一。所以,教师要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这两大重点方面来精讲细讲,对其它内容则可以少讲或略讲。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一词,英文中称“case”,也叫个案、事例、事件,是指与教学有关的列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义出的事实”来代替,它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为相互脱节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学,能给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生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并能帮助他们用理性思维去解决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或者认识课堂教学的一些规律。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学会提取案例中的理论成分来对照自己学到的相关的教学理论,有助于深化他们的理论修养,而且能让他们学会在设计教学过程的同时思考其合理性。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培养他们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广义的案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用文字记述的反映教学中一些具体情况包括经验、疑惑、感悟、反思等的教学案例,如方智范、赵志伟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中的许多案例,文字记述的详细的教学实录,教学录像,现场教学,教案,教师所了解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例,等等。这几种案例都可以具体运用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案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常见策略有:(1)呈现案例,解剖麻雀,内化理论(主要用于系统理论讲授中);(2)呈现案例,展开讨论,把握理论(主要用于个别理论探讨中);(3)案例观察,做听课记录,写评课报告(主要用于观摩教学中);(4)案例开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设计(主要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中);(5)案例呈现,系统学习(主要用于学生试讲前)。

我们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仅非常适合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而且能够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真正把这门课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最好的纽带。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

为改革学生总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教师可从这门课的理论中精选出一些重点专题,如“语文素养”观、语文课程三维度目标、语文课程性质观、对话教学理念等。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按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地去研究、探讨,最后在理论课的课堂上分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展开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只做一个引导者、旁听者、评点者。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相互合作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也是实践者。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那些重点理论,又有利于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等多种优良品质。这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为了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引导。而且,理论教学中要保证至少开展两次这样的活动,所占的理论课课时应在6课时左右。

三、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为了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必须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措施如下。

1.重视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教学技能训练课时。

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课时。只有课时充足,学生才有时间进行多个项目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多次登上讲台。反复进行训练。教学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才有保证。要专门安排每周至少两课时一共不少于36课时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在理论课的54个课时中,还要抽出约18个课时安排教学观摩、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汇报和讨论等活动,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践。

2,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

要改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在只有单本理论性教材的现状,各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一套实践教学教材,可将其定名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当然也可以组织多所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联合编写。两套教材在内容上互补,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如理论性教材阐述的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学设计、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知识,训练操作教程就可以有相对应的具体案例分析或技能操作训练内容。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就会较易理解。在进行技能训练时也会因有案可依而就较易上手,既能保证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顺利实施。

3.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科学安排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和程序。

在实践教学没有教材无所凭依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要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明确其地位、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训练项目要全面、充分,包含各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及综 合性的模拟试讲训练;训练程序安排要合理,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例如,我们近几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是这样安排的:(1)学生课外练习普通话、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2)课文朗读技能训练;(3)自由演讲训练;(4)教学观摩及评课;(5)语文课导人技能训练;(6)语文课板书技能训练;(7)语文课提问技能训练;(8)语文课讲解技能训练;(9)学生课外进行教学设计训练(编写教案);(10)说课技能训练;(11)模拟试讲课文训练(即教学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最好采用微格训练的形式)。其中的第二、三、五、六、七、八、十、十一项都是学生必须单独登上讲台训练的。这样,学生在最后模拟试讲时已经经历过多次包含读、写、说、讲的公开训练,语文教学综合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就会水到渠成了。

4.扎实、严谨地组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将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教师不仅要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而且要扎实、严谨地组织每一次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把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做好学生训练前的指导工作。每一项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师都要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练习时间。并且,在布置训练项目及任务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指导,让学生练习时有路可循,有法可依。例如,语文课导入技能训练前,教师就要把导入设计的内涵、作用、要求与方法等要点进行指导,最好结合一定数量的优秀导入案例使学生加深体会与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设计出有吸引力、有创造力的导人语,导入训练才可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次,要做好学生训练的课堂组织工作。在训练课上,要求每一位训练的学生要真正进入角色,认真投入地训练。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全神贯注的观众,认真观看每个学生的训练。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好整个课堂,让所有学生认真观摩台上学生的训练,不能出现一人登台认真训练而其他学生在台下漫不经心、各行其是的现象。教师要严格要求和认真组织,使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成为一个气氛庄重、热烈、活跃的学生充分锻炼自我、表演自我的舞台。

再次,做好学生训练后的点拨与评价工作。每名学生训练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训练的得失。教师一定要首先肯定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鼓励、称赞学生训练中的优点,然后中肯地指出学生训练中的不足。教师不能以过高的要求对待还未正式踏入讲坛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肯定,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才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训练体会,并组织其他学生参与评价。每个学生训练完之后。自己的体会是最深刻的,如果能让他们及时对自己的训练进行评价。效果是真实、贴切的。而同学的评价往往更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准确地指出一些亮点、优点或缺点、问题,使训练者容易接受。教师如果营造出这种积极的氛围,用学生训练的范例去引导所有学生,就会对所有学生产生更好的教育实效。

大学生实习实训论文第7篇

商务英语实训

教学设计

探索

【论文摘要】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往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为顺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精通商务英语,具备涉外商务运作能力,能胜任外事接待.商务洽谈和翻译、涉外经贸实务操作。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商务知识和英语交际运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有效途径。商务英语教育在21世纪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我们有必要认真考虑经济全球化及社会分工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在推进理论教改的同时,应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探索适应商务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和方法。本文拟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并探讨该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项目内容和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1对学习性质与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网上的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文字材料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2.对学习者的理解

学习的质量是意义建构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创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它认为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3对教师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学习者认知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仍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协作者、促进者,以及商务英语实训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习者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各实训项目开展主要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模拟商务活动情景来对学生进行商务知识及语言技能综合训练,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特别适用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包括言语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话语。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商务活动情景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学习环境的情景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就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特性与功能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的。

“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景,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最有效工具。在商务英语实训中建构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网络商务模拟情景,即将学习活动放置到相应的商务情景中,并从多重角度和视角提供学生知识建构的机会,创设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所。多重感观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交互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其中,学生就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训练国际商务知识应用技能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协作与”会话“:协作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有些场合也需要文字)作为媒体,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口语训练和互联网商务模拟谈判就是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语音功能才能支持,学生可以在net—meeting中更好地训练商务互动口语和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在参与国际商务交流的同时,也熟悉了外贸单据的制作。

”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实训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并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提供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直接让学生参与解

识,这样,对学生关于所学专业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其建构关系如图所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外语教学主要采用直接的、综合的、模仿的方法,兼顾对比的、分析的、演绎的、推理的方法,即通过教材提供的和教师补充的大量话语,让学生模仿、使用,直接学会言语。图中所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建构主义语言学角度去“确定实训方案一编写实训教材/材料一开展实训项目”,借助商务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理解话语、建构话语的能力,并利用已学的专业语言材料依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建构新的专业语言。

1.模拟商务活动情境确定实训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实训中要精心设计商务活动的模拟情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向学生呈现有关实训项目的图片资料、录像或计算机动画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通过模拟商务社交、贸易谈判、商务会议等各种场景,把实训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确立学习任务,让学生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训练听、说英语的实用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商务交际能力.并从中掌握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务谈判技巧。

2.独立探索,自主学习

在实训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以及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适当提示,开始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他们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单据理论知识和案例信息的”收集一分析一运用”,掌握贸易基本流程,并在参与商务交流的同时,独立完成外贸单据的制作从而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交互协商学习

交互协商又被称为对话互动(conversationalinteraction),是指持续不断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交往。对话互动是一种协作活动涉及互动双方和互动情景这三个要素之间关系的确立。对话双方需要互相倾听,互相回应,而这都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在商务英语专业实训中学生可3人~5人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成立”模拟公司”,各公司按照”建立贸易关系(establishbusinessrelations)一询价(inquiry)一报盘(offer)一还盘(counteroffer)一磋商(consult/negotiate)一签订合同(signacontract)一订货(order)一确认(confirm theorder)”的流程来互相展开贸易往来。学生在模拟实战训练中进行小组交互协商、讨论,从而熟悉整个商务贸易过程,也加强了商务互动英语口语,最终完成对所学商务知识的意义建构。高水平的语言交互活动还可以采用结对子(pairactivities)、讨论/解决问题(problemdiscussing/soiving)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thinking)等形式。

4.跟踪实训过程,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在每个项目各阶段的实训中,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总结,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理解在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过程中.也可以把一些好的建构作品作为典型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同时.为了保证实训效果.实训必须确立考核评价方案.密切跟踪实训过程.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训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评价。评价内容侧重于:自主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小组协作与组织能力是否完成实训专业知识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