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03-02 15:07:48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1篇

事实上,政府自“十一五”以来,不断倡导发展战略的转变,有关提法包括“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等。但实际上政策效果不仅没有达到,相反还有一系列全要素生产率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证据表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仍在进一步恶化,而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转变。

发展战略调整目标明确,而政策结果却与目标正相反。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在于现有的制度框架提供的激励与发展战略调整目标严重不匹配、不兼容:制度框架半新半旧,旧的命令经济体制遗产沉重,而可持续发展目标要真正实现,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制度框架,鼓励全社会的效率改进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只要制度框架不做大的调整,可持续发展目标终归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在同一过程中,民间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渐成气候,令人振奋,但却抵挡不住主流经济活动对资源和能源投入的高度依赖,难以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的大趋势。

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严峻挑战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得到缓解和解决。因为中共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国家治理模式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如果辅以更加细致的部署和非常有力的实施(现有的信息使我们有理由这样认为),发展模式转变可能在近几年内发生,可持续发展将在新一轮的制度变革中获得内在动力,民间的可持续努力有望从支流逐渐成为主流,少数样本有望成为普遍的行动。要明白这样的判断,需要细致了解一下《决定》说了什么。

顾名思义,《决定》明确处理的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若干重大问题。重大问题涉及的领域宽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又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二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这一纲领之下,有大量的实质性内容,包括行政许可的减少,政府监管的透明等等。这些实质性内容都涉及现有制度框架的大调整。这些大调整将在未来几年内发生。

由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对于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借助行政性垄断和权力保护谋求超额利润的机会将会减少。在资源、能源、通信等很多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将会更加接近市场取向,产权会更加清晰,竞争主体会进一步多元化。这将为资源和能源的高效率利用提供最强大的压力和动力。在与资源和环境关系最密切的领域,现在产权模糊,滥采滥挖现象仍然严重存在。《决定》要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这一问题有望缓解。

其次,政府的相关作为更加有限,意味着政府在相关领域的作为有望更加有效。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是继承自旧的命令经济体制的最重要的遗产,在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干预下,最重要的事情没有管好,而不该管的事情又做了很多,不仅没有缓解社会经济矛盾,反而成为社会不公和腐败泛滥的温床。《决定》将政府的范围做了相当明确的限定,旨在使其在政府擅长的事情范围内做得更好。随着这一原则的贯彻,有利于遏制地产泡沫的地产税制可能推出,区域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更加规范化。单就与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环境和生态领域而言,目前项目审批节能环评要求常常服从于地方GDP动力,环境监管薄弱,甚至与污染企业同流合污,对严重的环境生态损害缺乏实质性的惩罚。但这一局面在近年将发生变化。三中全会《决定》承诺,“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这意味着与环境、生态破坏相关的惩罚机制将会更为严厉、更具刚性,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利用相关的税种可能会出台,税率也可能进一步提高,当然也有一些胡萝卜政策(如“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制度”)出台,但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的还是大棒政策将会进一步强化。

第三,建设法律中国意味着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司法和执法情况将会积极地变化。《决定》重申了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并强调“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意味着执法和司法的独立性将有所提高,法律条文需要更加严肃地对待。关于立法,《环境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需要进一步修订,环境损害的法律责任将进一步强化。

总之,《决定》是未来几年改革的总体规划和路线图。它所规划的任务不会一下子实施,但基本方向已经确立。在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制度架构和治理模式会发生巨大变革,可持续发展也将在这场变革中获得新的动力。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经济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绿色产业的兴起,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和行为的转变。之前,过度地追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国内经济的发展热衷于对生产总值以及增长目标的热烈追逐,从而导致了过多地关注GDP,甚至将其作为增长的唯一目的,以致不惜以盲目的建设和投资、掠夺性地破坏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其教训是严重的。尤其是上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的确充分享受了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所带给他们的福祉,高速膨胀的社会物质财富和大幅度提升的人均收入,促使现代化程度飞速提高。然而其负面作用也同样巨大,甚至给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也不折不扣地加速了全球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危害到了全人类的生存和继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对矿物燃料和自然资源的开采掠夺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其恶果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于是,残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在无法回避的结果面前,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大自然毫不留情的惩罚面前,人们不得不学会了对科学技术威力的合理控制,也就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思想导向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取向。“绿色工程”“生态工程”“清洁工程”等一系列崭新的术语出现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它涵盖了基础农业生产中的绿色生态农业以及工业生产中的绿色环保企业,还有工业废水的合理处理再生以及水体的生态处理和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其动机只是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可能,使工农业生产走向绿色和无害,延缓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彻底崩溃。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护、治理环境的法律法规。例如“绿色计划”这一提法就由加拿大环境部长于1989年率先提出,发达国家第一次在政府官方文件中使用“绿色计划”这个崭新的词语,应该说是全人类的福音。在经济规划方面第一次把绿色同整个社会经济相联系,不能不说是显示了人类的一些觉醒和进步。

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于1992年签署了与此有关的相关国际公约,制定了可持续发展长远战略规划,并且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2012年6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公开对外,这是我国的首个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这一划时代的举措,标志着这一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也客观分析了我们所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今后的重要举措。对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原则立场,也在该《报告》作了阐明。自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来的二十年,我国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国情出发,不断丰富可持续发展内涵,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一系列重大挑战,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的创立,我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极大地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一举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承先启后的“十”,确立了更加宏伟的远景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真正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在经济结构方面必将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为了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本文认为,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和改革。

1、正如十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推动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和改革。其中关键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既是衡量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核心目标,也是“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一个关键。

2、在城市化合理布局的方面,要全面推进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和改革。此外还有随着我国30年经济发展而必须进行的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超级大城市已经不再适合盲目扩张,应该转而大力发展中小城镇,这对于彻底改变农村相对落后的历史旧貌,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3、由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和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研究:一是能源的消费总量要不要和经济增长速度挂钩,要不要在能源消费总量的前提下制约追求速度的不合理倾向;二是我国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制度安排能否有突破性进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3篇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

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

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0.42吨。

臭氧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原因。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人类再不改变发展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3.森林面积锐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下降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七分之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

在世界林业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医药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

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以及经常不断的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措施,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561.1万公顷。被称为“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如果按目前每年减少5.5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

其次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367.6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201.6万公顷,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目前,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平均10%的人口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中共有3.5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

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农业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

4.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此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导致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认为,20世纪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政治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由于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这些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迫在眉睫。

5.海洋遭到污染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长期以来,人类把海洋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统计,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估计2000年可达到1.5万亿美元。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问题。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对海洋构成另一种威胁的是温室效应。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据测算,海平面每上升100厘米,意味着人类生命、财产将蒙受巨大损失:如在中国,这将危及沿海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存;在埃及,人口的七分之一将被迫迁移;孟加拉国受害人口将高达60%;而马尔代夫和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等海岛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6.生物物种减少

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命运密切相连。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目前人类尚不知详。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粗略估计,世界已识别的物种(包括各类动物、鸟类、鱼类、植物、昆虫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共计139万种;加上尚未命名和识别的,总计超过3352万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物物种的5%至15%将消失,每天可能有40至140个物种灭绝;未来20至30年内将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热带森林生物灭绝最为严重。由于中美洲、南亚和东亚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烧毁,数以万计的昆虫、动物和植物已经绝迹,数以万计的物种也面临绝种的危险。估计,今后30年内大约有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消失。在地中海气候区,如非洲南部、智利中部等地方,至少有10%动植物处在危险之中。

同时全球淡水系统物种消失也十分惊人。墨西哥流域所有本地鱼类已经绝灭;马来西亚原有266种鱼,现已灭绝了一半。与陆地相比,濒临海洋的各国状况稍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出现了“全球性危机”,大马哈鱼、海龟、海鸟、鲨鱼等海洋生物正在遭到大量捕杀;河湾、盐沼、海草层等沿诲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威胁着赖以生存的沿海动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最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

7.能源消耗增长迅速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幅上升。199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达36490万亿热单位,比15年前增长了将近77%,其中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252%,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高达26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仅为4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三大主要能源。

石油素有现代经济的“血液”美称。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因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石油需求减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却持续强劲。1986--1996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由7.46亿吨增至11.41亿吨,年增长率为4.3%,为世界平均年增长的3倍。尤其是,亚太地区消费剧增,10年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5.4%,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预计,今后1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亚太地区,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后15年内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以及火力发电等高能耗工业,其能源消耗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可达到每天3100--4300万桶;发展中国家消耗的原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三分之一上升到约二分之一。

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内,煤仍是世界发电以及诸如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工业的主要能源;到2015年煤消费量将达13470万亿热单位,年均增长约1.9%。煤的消费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就占了煤消费增长的82%。

虽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实现能源多样化,但是石油以外的能源开发和利用遇到来自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全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防止温室效应的呼声下,进一步增加煤炭的消费日益困难;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核能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至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和生物能,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今后除非技术上出现重大的突破,否则难以广泛、大规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如何选择利用能源问题上,何去何从,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难题。

8.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有限

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甚至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落户”。在太空轨道上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游炸弹”。

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垃圾就达20亿吨以上。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产生固体废物超出了它们能够收集和处理的数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处理城市废物的费用常常要占到市政预算的1/5到1/2,即使这样也还有大量废物待处理:雅加达(印尼)30%、卡拉奇(巴基斯坦)2/3、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4/5的垃圾被随意弃置,没有收集和处理。

虽然贫民区产生的人均固体废弃物数量相对少些,但是这些地区收集和处理废物的服务也最弱、最差。即便市政当局为收集废物安排足够的费用,但安全处理废物仍然是个问题。还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处理方法仍是露天倾置堆放和场地填埋。因此,由废物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气体泄漏、甚至爆炸,时有发生。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毒废料还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随着工业发展,这类物质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泰国有2.6万多家工厂产生危险废物,是10年前的三倍。近年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西方工业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需外汇的心理,把被称作有“致命危险”的工业有毒废料运往亚非拉等地。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堆放地。国际舆论愤怒地指出说,亚非拉“不是富国的垃圾箱”。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问题。

9.自然灾害仍频

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随着科技发展,目前人类已经有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管如此,自6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据统计,60年代大型灾害16起,70年代19起,80年代则有7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60年代估计为100亿美元,70年代则为300亿美元,80年代高达930亿美元。

80年代非洲大干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那次大干旱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旱灾覆盖地域波及非洲34个国家,总面积占非洲大陆的44%:从东非的非洲之角,横贯中部非洲,到西非沿岸,北起撒哈拉沙漠,直至南部非洲;受灾人口达1.5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3。这场20世纪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无数良田颗粒不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4年非洲谷物总产量比正常年景减产20%。80年代后期,非洲大部地区气候转人正常,但又遇到前所未见的蝗灾。

20世纪90年代,气候异常又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以洋流水温上升为特征的厄尔尼诺刚刚离去,以洋流水温下降为特征的拉尼娜又迅猛袭来。厄尔尼诺、拉尼娜对热带地区,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太平洋东岸的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暴雨(大雪)成灾,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淹;而加勒比地区的海地、洪都拉斯却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印尼、菲律宾等国遇到了最严重的干旱,干燥的气候还导致了大范围的森林火灾;非洲许多国家自1997年10月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洪水,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拉尼娜现象通常是紧随着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主要与飓风、大暴雨和严寒的气候相联系。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厄尔尼诺一拉尼娜的影响已超过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环保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人类长期破坏地球自然环境造成的恶果,是人类咎由自取,并且祸害无辜的下一代。

10.人口压力巨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世界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有74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在今后30年里人口翻一番的局面。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新增人口的90%将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虽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贫困化问题更加严重。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但也对自然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如住房、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更多的人还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化,传染性疾病更易流行。联合国人口委员会预测,2006年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将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26个城市跃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中22个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展加重了地球的环境污染。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4篇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

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

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0.42吨。

臭氧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原因。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人类再不改变发展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3.森林面积锐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下降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七分之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

在世界林业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医药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

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以及经常不断的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措施,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561.1万公顷。被称为“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如果按目前每年减少5.5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

其次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367.6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201.6万公顷,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目前,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平均10%的人口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中共有3.5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

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农业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

4.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此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导致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认为,20世纪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政治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由于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这些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迫在眉睫。

5.海洋遭到污染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长期以来,人类把海洋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统计,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估计2000年可达到1.5万亿美元。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问题。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对海洋构成另一种威胁的是温室效应。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据测算,海平面每上升100厘米,意味着人类生命、财产将蒙受巨大损失:如在中国,这将危及沿海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存;在埃及,人口的七分之一将被迫迁移;孟加拉国受害人口将高达60%;而马尔代夫和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等海岛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6.生物物种减少

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命运密切相连。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目前人类尚不知详。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粗略估计,世界已识别的物种(包括各类动物、鸟类、鱼类、植物、昆虫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共计139万种;加上尚未命名和识别的,总计超过3352万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物物种的5%至15%将消失,每天可能有40至140个物种灭绝;未来20至30年内将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热带森林生物灭绝最为严重。由于中美洲、南亚和东亚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烧毁,数以万计的昆虫、动物和植物已经绝迹,数以万计的物种也面临绝种的危险。估计,今后30年内大约有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消失。在地中海气候区,如非洲南部、智利中部等地方,至少有10%动植物处在危险之中。

同时全球淡水系统物种消失也十分惊人。墨西哥流域所有本地鱼类已经绝灭;马来西亚原有266种鱼,现已灭绝了一半。与陆地相比,濒临海洋的各国状况稍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出现了“全球性危机”,大马哈鱼、海龟、海鸟、鲨鱼等海洋生物正在遭到大量捕杀;河湾、盐沼、海草层等沿诲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威胁着赖以生存的沿海动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最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

7.能源消耗增长迅速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幅上升。199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达36490万亿热单位,比15年前增长了将近77%,其中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252%,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高达26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仅为4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三大主要能源。

石油素有现代经济的“血液”美称。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因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石油需求减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却持续强劲。1986--1996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由7.46亿吨增至11.41亿吨,年增长率为4.3%,为世界平均年增长的3倍。尤其是,亚太地区消费剧增,10年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5.4%,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预计,今后1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亚太地区,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后15年内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以及火力发电等高能耗工业,其能源消耗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可达到每天3100--4300万桶;发展中国家消耗的原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三分之一上升到约二分之一。

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内,煤仍是世界发电以及诸如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工业的主要能源;到2015年煤消费量将达13470万亿热单位,年均增长约1.9%。煤的消费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就占了煤消费增长的82%。

虽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实现能源多样化,但是石油以外的能源开发和利用遇到来自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全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防止温室效应的呼声下,进一步增加煤炭的消费日益困难;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核能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至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和生物能,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今后除非技术上出现重大的突破,否则难以广泛、大规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如何选择利用能源问题上,何去何从,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难题。

8.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有限

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甚至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落户”。在太空轨道上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游炸弹”。

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垃圾就达20亿吨以上。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产生固体废物超出了它们能够收集和处理的数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处理城市废物的费用常常要占到市政预算的1/5到1/2,即使这样也还有大量废物待处理:雅加达(印尼)30%、卡拉奇(巴基斯坦)2/3、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4/5的垃圾被随意弃置,没有收集和处理。

虽然贫民区产生的人均固体废弃物数量相对少些,但是这些地区收集和处理废物的服务也最弱、最差。即便市政当局为收集废物安排足够的费用,但安全处理废物仍然是个问题。还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处理方法仍是露天倾置堆放和场地填埋。因此,由废物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气体泄漏、甚至爆炸,时有发生。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毒废料还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随着工业发展,这类物质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泰国有2.6万多家工厂产生危险废物,是10年前的三倍。近年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西方工业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需外汇的心理,把被称作有“致命危险”的工业有毒废料运往亚非拉等地。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堆放地。国际舆论愤怒地指出说,亚非拉“不是富国的垃圾箱”。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问题。

9.自然灾害仍频

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随着科技发展,目前人类已经有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管如此,自6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据统计,60年代大型灾害16起,70年代19起,80年代则有7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60年代估计为100亿美元,70年代则为300亿美元,80年代高达930亿美元。

80年代非洲大干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那次大干旱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旱灾覆盖地域波及非洲34个国家,总面积占非洲大陆的44%:从东非的非洲之角,横贯中部非洲,到西非沿岸,北起撒哈拉沙漠,直至南部非洲;受灾人口达1.5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3。这场20世纪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无数良田颗粒不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4年非洲谷物总产量比正常年景减产20%。80年代后期,非洲大部地区气候转人正常,但又遇到前所未见的蝗灾。

20世纪90年代,气候异常又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以洋流水温上升为特征的厄尔尼诺刚刚离去,以洋流水温下降为特征的拉尼娜又迅猛袭来。厄尔尼诺、拉尼娜对热带地区,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太平洋东岸的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暴雨(大雪)成灾,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淹;而加勒比地区的海地、洪都拉斯却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印尼、菲律宾等国遇到了最严重的干旱,干燥的气候还导致了大范围的森林火灾;非洲许多国家自1997年10月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洪水,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拉尼娜现象通常是紧随着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主要与飓风、大暴雨和严寒的气候相联系。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厄尔尼诺一拉尼娜的影响已超过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环保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人类长期破坏地球自然环境造成的恶果,是人类咎由自取,并且祸害无辜的下一代。

10.人口压力巨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世界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有74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在今后30年里人口翻一番的局面。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新增人口的90%将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虽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贫困化问题更加严重。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但也对自然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如住房、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更多的人还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化,传染性疾病更易流行。联合国人口委员会预测,2006年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将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26个城市跃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中22个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展加重了地球的环境污染。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5篇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

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

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0.42吨。

臭氧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原因。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人类再不改变发展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3.森林面积锐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下降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七分之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

在世界林业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医药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

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以及经常不断的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措施,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561.1万公顷。被称为“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如果按目前每年减少5.5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

其次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367.6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201.6万公顷,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目前,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平均10%的人口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中共有3.5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

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农业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

4.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此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导致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认为,20世纪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政治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由于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这些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迫在眉睫。

5.海洋遭到污染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长期以来,人类把海洋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统计,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估计2000年可达到1.5万亿美元。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6篇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对参加2008年学术年会的各位嘉宾、专家与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多年来支持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各界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衷心地感谢!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的时间,分三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长期从事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工作者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届学术年会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我们邀请长期关注和从事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来共同总结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各抒己见,为国家的繁荣和昌盛献计献策。

在此,我想就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遭受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外来侵略和内乱后,1949年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成功的探索,也经历了许多弯路。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拉升动力,正是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使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以及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仅仅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农业生产力就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粮食、肉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此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行,及2001年加入WTO,中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

据测算,从1978年-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远远高于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增长率,是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目前,中国GDP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居第四位。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18.7%,是同期世界平均增长率的2倍,1978年中国只占全球贸易的0.6%,2007年则占到7.7%。从2006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就已经超过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一。从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2007年,按照当年汇率计算,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已经与美国11.0%相当;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1%,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头号引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对世界的整体发展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人民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农村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高达2.5亿,占1/3。增加人民收入、消除贫困,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 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140元。30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39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了30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减至不到1 500多万,农村低收入人口也已减至2 800万左右。即使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比重也下降到了10%左右。中国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实现了小康生活。

城市化是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率也不断提高。在197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为1.7亿,城市化率仅17.9%,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口达到5.9亿,城市化率上升到44.9%。根据有关预测,未来3~5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在城市数量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国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居民生产与生活保障措施等方面也不断完善。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第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提高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充分意识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八十年代末我国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1年我们组织召开了发展中国家部长级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中国政府积极参加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并签署了《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庄严承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不久,国务院决定由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科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199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成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是世界上第一部部级21世纪议程。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把可持续发展正式确定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进入新世纪,国务院颁布《中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确定了21世纪初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动计划。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在国家层面确立大政方针的同时,我们也在地方层面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实践。到目前为止,建立了60多个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90多个省级实验区以及13个部级示范区。实验区在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我国政府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合作。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成功地召开了两次《中国21世纪议程》国际高级圆桌会议,先后推出了两批优先项目计划。据不完全统计,该优先项目计划的实施已累计吸引国际合作资金约15亿美元。《中国21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计划的推出,充分展现了我国政府文明、开放、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面临较为困难的外交形势下,为我国的政治外交及其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渠道。长期以来,我们与国际组织、数十多个国家开展了一大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积极宣传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念,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大量培训,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循环经济理念正在逐步推广,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在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各部门、各地方已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了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

第四,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的对外开放,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整体发展紧密相连,这有利于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资源的利用效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初级产品市场的主要进口国,特别是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国。这种发展方式一方面使资源输出国获得了大量的资源红利,刺激了他们本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大量进口的原材料保障了中国制造业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迅速发展。随着大批标以“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向世界,这些资源又重新回到了国际市场。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对外贸易的跃升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

其次,中国相对较为节约的消费方式,也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最近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消耗的生态资源增加了近一倍。但是,目前中国人均生态占用仅为1.6公顷,远低于2.2公顷的世界平均水平以及美国人的10.9公顷。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资源环境压力。

第三,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就一直活跃在全球环境保护的舞台上。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中央政府就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而当时我们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又进一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截至2006年,已经制定颁布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50项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5%增加到目前的1.3%。比如,仅退耕还林工程这一项,总投入就高达4 300亿元,这足以显示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国通过节能减排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按照环比计算,1991年到2005年15年期间,中国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1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二、展望未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

不可否认,我们所走过的30年快速经济发展历程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积累的问题和必须面对的挑战可想而知,我国正承受着比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大的压力。另外,近几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外部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我认为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过去30年,我国的资源环境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沉重的节能降耗压力

改革开放伊始,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是摆在当时中国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在人口基数大、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较为薄弱的国情下,我们通过盘活自然资源,以资源换资金,以资源换技术,以及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容量的方式,成功培育了相对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据估计,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就直接为我国创造了10%~30%左右的GDP,并为其他70%~90%左右的GDP实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也同步提高,我们以低于GDP增长速度的资源消耗支撑了经济的发展。30年来,按不变价计算,中国GDP增长了11倍,但中国的水资源消耗量仅增加了30%,中国的能源消耗量仅增加了3.4倍,中国的生态占用仅增加了2倍。1978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为15.68吨标准煤,2006年降为5.06吨标准煤;1980年万元GDP的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为1 187.3吨,2006年下降到70.6吨。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有关研究表明,在世界上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调查排序中,中国资源绩效居倒数第6位。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至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在战略资源方面,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短缺形势,比如,以石油、铁矿石为主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呈现全面短缺态势。据统计,2006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7%,而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这种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使中国经济安全受到了挑战,一旦国际原油市场、矿产资源市场发生波动,就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缓解资源短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带来的压力,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充分挖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巨大潜力,真正改变目前还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逐步由点源污染为主转向以面源污染为主,由发达地区扩展到落后地区,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生态环境始终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趋势。根据今年6月份环保部公布的《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IV-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高达50.1%。七大水系中,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非常突出。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虽然主要污染物排放出现了“拐点”,但环境保护形势依然

严峻。

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压力。一方面,气候变化对我国本来脆弱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我国还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今后的发展战略。

总体上看,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形成,特别是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人口基数大,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二是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相对弱,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相对偏低;三是我国正经历工业化过程,各国的实践表明,工业化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四是过去20多年里全球制造业大量向我国的转移,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我们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只是为了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在为世界的发展做贡献。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我们必须面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不公平现象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转型以及各地区经济基础条件的差异等原因,大量的资源从农村流入城市,从中西部流入东部,这为提高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培育经济增长极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城市相对于农村、东部相对于中西部更高速度的经济发展与财富积累,加大了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据统计,1978年,东、中、西部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4%,30.7%,16.9%,2006年则分别为61.8%,25.3%,12.9%;人均GDP在1978年为1.75:1.17:1,2006年为2.48:1.28:1,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城乡之间,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农民创造的财富转入到工业与城镇发展中,限制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据有关测算,从1953年~1978年,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总额在6 000~8 000亿元;1979年~1994年,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15 00047,元。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比为2.58:1,2007年扩大到3.33:1,2007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达到9 646元。

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福布斯财富榜上的中国富人逐年增加,相对应的是中国还有2 000多万贫困人口。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已经成为在近几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城市房价飙升、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教育费用过高和教育资源不平等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目前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也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发展而造成的社会不公平问题能够、也只有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是建立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和谐基础上的公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十七大报告提出“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针对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公平问题提出的;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三农”以及城乡差距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也需要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

第三,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性事故不断涌现等风险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

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风险所带来的各种损失明显增加;人们对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财富保障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强。这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对社会管理的巨大挑战。

我国特殊的地理地貌结构以及复杂的地质环境,决定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1998年的水灾,今年雨雪冰冻和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数以千亿来计算,而造成的生命损失则更是难以估算。

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与采掘业为主的工业化时期,矿难以及污染事故多发,生产性安全事故明显比其他发展阶段多;我国的企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过度追求企业利润而不顾及人们生命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最令人痛心的重大事件。

总之,我们今天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已经进入必须加强风险管理的社会发展阶段。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管理,全面、有效地应对各种生产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安全问题,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发挥研究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的研究和决策咨询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和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同仁们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我们要把握机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献计献策。对于研究会今后的工作,我想提三点建议。

第一,紧紧抓住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以及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为国家相关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活跃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并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2年,研究会参加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非政府论坛;1993年~1994年,积极参与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编制工作。近年来,研究会在地区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健康、防灾减灾、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问题,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问题,等等。研究会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针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提供相应的决策咨询服务。

目前,各部门正着手制定“十二五”规划,研究会及其专业委员会要组织专家调研,主动接受任务,为有关部门制定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十一五”期间,在政府部门安排下,研究会组织了由有关理事和会员参加的研究课题,希望各有关参与者认真开展研究,为管理部门提供更好的决策建议。

第二,进一步创新办刊方式,把我会会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办成国际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自1991年创刊以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突出特色,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根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的影响因子从2001年的0.163上升到2006年的1.478,在国内70种环境与安全学科类期刊中排名第5位,跨入了高学科影响期刊行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刊自2004年复刊以来,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2008年1月,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但是,客观地讲,《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与国际上一流学术期刊还有相当的差距。我希望研究会和编辑部的同志能够在借鉴国际学术期刊办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不断在栏目设置和办刊方式上进行创新,争取把我会会刊办成国际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办成国际社会共同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舞台。

第三,研究会要扩大视野,与时俱进,吸收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研究会中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不是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而是与政府的宏观决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次,它不是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而是综合性很强的复合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从目前的研究会专业队伍和人员构成来看,自然科学领域占了绝大部分,社会、经济领域明显偏少。研究会要在现有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适当扩大专业队伍,以便使我们研究会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

同志们:

今年是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历史时机。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围绕过去30年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献计献策。

最后,我代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会,对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科技厅、科协,杭州市下城区区委、区政府,杭州市科技局、科协以及浙江省电力公司为本次会议顺利召开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地感谢!

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会展;可持续发展;绿色会展;会展品牌化

面对蓬勃兴起的会展业,我们在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国家经济服务的同时,也要为这样一个朝阳产业迅速营造起适合它生长和发展的和谐空间;为它建立必要的、有益的政策依据;对于它的盲目发展和一些不好的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或制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的、有序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我国会展业现状分析

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包括大型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经济研讨会等,吸引大量商务客和游客,促进产品市场的开拓、技术和信息交流、对外贸易和旅游观光,并以此带动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被称为“无烟工业”。会展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业已表现为一种经济形式,成为各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目前每年中国举办的各类会展超过1200个。从类型上看,会展已由综合性发展成为专业性,并有一些专业会展得到了业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国内展览场馆有147个,部分展馆已具备举办国际展会的相应配套设施。会展主办单位除专业会展公司外,各专业协会、中介机构、广告公司、媒体、群众机构、院校等也纷纷加盟。与此同时会展业为主办者带来了巨额利润,中国的会展业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

会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其利润大约是20%至25%。会展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首先它能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其次,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再次,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最后,会展能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展开,带来直接经济利益20亿美元,并至少能够带来60亿美元的“赛后收益”;创造了200万个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了北京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但是,中国的会展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起步阶段,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几十年。由于我国的会展业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许多相关的体制还没有进行必要的变革,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会展业的发展还存在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在发展会展的热浪中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些所面对的问题,来保证会展业的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面对中国会展行业内部较乱和存在的恶性竞争,政府应当给与正确的必要的监管。

目前中国会展业重复办展的现象非常严重。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部副总监赵鹏女士说,现在同题目的展览很多,恶性竞争是一个比较直观的结果。它一方面导致了展会的不成规模,水平质量偏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国家对会展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明确的说法,各展览会互相模仿、拆台的情况时有发生,损害了会展的形象和信誉。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审批程序的混乱。目前我国对展览业实行的是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外经贸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有权审批各自负责范围内的展览,各省市也有了当地展览会的审批权,这样,现有的多头管理审批程序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来管理微观的经济活动,它违背了会展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分割了展览业的综合行业特性、规模经济效益及统一的中国展览市场。在国外,一般都是由权威的而且是唯一的展览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一个权威的管理机构。

所以,以政府转变职能为中心,以改革多头管理审批程序为重点,建立强有力的全国统一的展览管理体制,是我国会展业健康发展、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 要尽快推动行业协会的建立,将分属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逐步集中到协会手中。由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制定相应规则,强化对展览立项的管理,建立场馆建设专家评审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展览经济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将展览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要建立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体系,依法保护展览会的知识产权。 政府要停止直接参与展览的错位、越位行为,转而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监督展览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和创造良好的配套环境。

2、面对中国会展的资源浪费、场馆闲置等问题,要高举节约旗帜、大力发展“绿色会展”

随着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参会厂商在宣传材料的印制上煞费苦心,印数越来越高,使用纸张的质量也呈一路走高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参展厂商拼命对外散发宣传材料,本意是想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却不免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硬塞到参观者手中的宣传材料多了,晃一眼随手一丢,也就成了许多人下意识的举动。往往一个会展举行完毕,看到的是横七竖八的建筑材料;满地的餐盒、宣传材料,场面惨不忍睹。我们应该呼唤一个节约型的会展业,营造一个和谐的绿色的会展空间。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会展经济的助推,会展经济也应当趋利避害,进一步顺应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当前国家致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大背景下,会展宣传应尽快向“节纸化”方向迈进。各参展厂商不妨倚重于多媒体宣传工具,不妨多搞些产品咨询、技术培训,借以搞好促销。即便有些纸质资料必须印制,也未必非得“贪大求美”不可。参展厂商没必要以宣传资料入手死打硬拼,把功夫花在平时,将注意力紧盯在自己的产品质量是否过硬、服务质量是否优秀、宣传内容是否实用上,不失为适宜之举。

并且,在展区的营造方面,也要注意材料的易拆卸和重复利用的特性。避免建造一些华而不实的大型建筑,展览一完就处于尴尬的境地。而且,要尽量用一些绿色的环保展材,利于重复利用,为会展带来一片纯净的空间。此外,要避免重复建立展馆,每一个展馆的建立都应当有科学的、准确的预计,闲置展馆也是一种浪费。

3、会展业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会展体系”

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将因此受益。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浙江省内举办的展览项目651个, 50人以上规模的专业会议2万余个,万人以上规模的节庆活动200多个,均列全国第一。全省会展业直接产值172亿元人民币,以1:9效应间接社会效应1548亿元人民币,直接就业人员103万人,间接就业人员927万人。

反过来思考,在展会集中的地方,我们也需要有意识的去发展和会展相关的行业,并使之规范化。这样,相关行业才能成为会展经济的助推器,并且形成共赢的局面。现在的现状是,哪个地方举行展会,往往是行业或者个人自发的在展会周围,提供餐饮、住宿等各方面的服务。但是这种自发性的行为往往很乱,并且不规范,现在是时候行动起来,主动去健全发展和会展相关的产业。这将是会展业良性发展的又一契机。

4、注重会展的品牌化

品牌展会是指具有一定的规模,能代表和反映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影响力的展会。品牌代表了规模、信誉和企业形象。一个展会如果只办一次,通常来说是很难盈利的,只有创出品牌,一届一届地办下去,才可能盈利。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是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之一,它是国际展会的资格认可机构。该组织负责对申请加入其协会的展览项目和其主办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由于有了这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资质评估制度,UFI资格认可和UFI使用标记就成了名牌展览会的重要标志。截止2004年8月,全球获得UFI认证的国际性展览会或贸易博览会共有629个,其中中国占有37席(内地19个,香港15个,台北3个),仅次于德国、西班牙和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

据了解,与一般展会相比较,品牌展会具有四大基本特征:一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品牌展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普遍能得到业界的肯定和认可。二是具有较好的规模成效。品牌展会具有明显的成效,能吸引许多参展商、专业观众的参与,同时,也要具备相当的展位规模。三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品牌展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明确的市场和专业观众,而且能提供几乎涵盖这个专业市场的所有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能代表该行业的发展方向,拥有较强的声誉和可信度。四是具有规范的服务和完善的功能,同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配套活动。

从品牌展会的内容上讲,品牌展会则更注重专业化。这不仅是品牌展会的内容,更是品牌展会的要求。专业化在宏观上是指以专业贸易展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在微观上是指展会的策划和组织运作的具体过程的专业化。文网国际会展集团总裁梅德文将其归结为三句话,那就是“内容差异化、管理流程化、形式艺术化”。

在国内,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单年会展规模稳居世界第三,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展”。2005年5月30日,第97届广交会闭幕,据大会新闻发言人徐兵说,本届广交会共有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5464位采购商到会,世界零售商250强中有71家公司参加了本届广交会,其中排名前50强的零售商中有25家到会采购。从四十九年前的第一届到今天的第九十七届,在广交会的带动下,中国会展业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并已渐成规模。毫无疑问,广交会的存在不仅奠定了广州作为重要会展城市的地位,而且也大大拉动了广州乃至全国整体会展业的发展。这些,都足以见证品牌展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