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拔萝卜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3-01 16:29:40
拔萝卜教案

拔萝卜教案第1篇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市管城区启元美景特色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启元美景幼儿园”)的做法就显得独树一帜且难能可贵。近年来,他们在充分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放养”孩子,利用周边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独辟蹊径,变社会资源为园本课程

“由于年龄小,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现在城市的幼儿特别缺乏生活经验。我们在和幼儿交流时发现,有的幼儿竟然认为草莓是长在树上的,还有的幼儿不知道土豆长在哪儿。”启元美景幼儿园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活动范围小、缺少磨练,还导致很多幼儿的身体、心理素质相对较弱,缺少与其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这些都促使启元美景幼儿园的领导者认识到,要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不能总是把他们“关”在幼儿园里。应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磨练他们的意志,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他们把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设计成了园本课程,分为“田野课程”和“社会课程”两类。“田野课程”即利用大自然的教育资源开展的课程,“社会课程”即利用社会的人文教育资源开展的课程。

每年年初,启元美景幼儿园都会就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教育活动制订相关计划,确定每个月份的活动主题。比如今年2月份的主题为“正月十五闹元宵”,3月份为“春天的秘密”,4月份为“环保小卫士”,5月份为“我的家乡美”……

近年来,启元美景幼儿园先后组织幼儿开展了采草莓、摘桃子、摘葡萄、拔萝卜、野外踏青、亲子种植、亲子郊游、放风筝、万圣节游园、参观军营、户外写生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幼儿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学会了互相帮助和克服困难,在富有教育内涵的自然风物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周密安排,确保幼儿安全

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是启元美景幼儿园组织各项保教活动的总原则。在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对幼儿的教育活动时,他们更是把幼儿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每次外出活动前,幼儿园领导都会带领有关教师和安保人员到活动现场踩点,确认活动区域及周边环境没有安全隐患,确保来往路线的安全性。

活动前,园方会制订总的活动预案,将幼儿安全工作责任分解到人。各班教师还会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制订本班的活动预案,活动的详细流程、各种细节、各方面人员的沟通与配合、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都被考虑在内。这既保证了活动的效果,又确保了幼儿的安全。

据该园一位负责人介绍,即使是以前曾经去过的地方,再次组织活动时,园方仍然会像第一次一样到现场仔细查看情况,确保消除任何安全隐患。

活动过程中,园领导带队,各班教师和学校安保人员全程监护,幼儿家长代表也随同前往。

正是有了这种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作风,才使得启元美景幼儿园自组织幼儿校外活动至今,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园内外课程结合,提升教育价值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资源对于幼儿的教育作用,启元美景幼儿园从一开始就在尝试社会资源教育与幼儿园日常保教活动的有机结合。园领导要求,无论是园里制订的总的活动预案还是各班制订的具体活动预案,都要考虑到充分挖掘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并在随后的幼儿园保教活动、家园共育活动中进一步延伸、拉长教育链条,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以拔萝卜活动为例。由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家长常常包办,替孩子做了、替孩子选择了,导致很多幼儿在面对一些问题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所以,在拔萝卜活动中,教师就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告诉幼儿不要总是让大人替自己做主,也不要总看别的小朋友怎么做,要学会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萝卜。一旦你做出了决定,你的那棵萝卜就是属于你的,就是最完美的萝卜。

回到幼儿园,教师会在课堂上通过PPT、实物操作等形式,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萝卜是怎么长大的、萝卜应该怎么吃等相关知识。

这样的教育活动还会延伸到每一个幼儿的家庭。回到家里,家长会让孩子讲述拔萝卜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有的家长还会指导孩子把拔出的萝卜做成菜,一家人共同品尝。

之后,教师、家长会将活动照片上传到班级QQ群和班级博客,在更大的范围内分享活动的成果和快乐。拔萝卜活动的教育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逐步深化。

采摘草莓归来,教师会引导本班的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采摘的又多又红,有的小朋友采摘的又少又青;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学着自己制作风筝,然后和小伙伴一起去野外放飞,看谁的风筝飞得更高;参观麦田后,教师就要求小朋友收集麦种,种在班里的植物角,每天为它们浇水,观察、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教师还带领小朋友们来到社区,捡拾烟头、果皮、纸屑等生活垃圾,放进垃圾箱,共同爱护环境;参观军营之后,教师就教孩子向叔叔学习,自己动手叠被子;母亲节到了,教师组织小朋友亲手制作礼物,送给自己亲爱的妈妈,表达对妈妈真诚的感谢……

就这样,每一次活动,都有幼儿园、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与倾情投入;每一次活动,都有幼儿园日常保教活动与社会资源教育活动的相互融合与相互生发;每一次活动,都有对幼儿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自主意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相协作能力的培养。

因为组织严密、安全性高、教育效果显著,启元美景幼儿园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大教育”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幼儿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有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师们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启元美景幼儿园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启元美景幼儿园是河南启元·顺其势教育机构下设的一所民办幼儿园。该机构董事长兼总校长王巍珈女士一直倡导“倾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理念,即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展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十分符合孩子们好玩的天性,可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受到孩子们的由衷喜爱。

拔萝卜教案第2篇

美术课绘画是学生倾心的天地,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象,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在近几年的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本人也正是以此为己任,下面把自己的认识及做法谈之一二。

1.激发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福桔”的教学,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抢着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激发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我们知道,儿童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教师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一问多思”、“一题多种表现”等方法来教学。如画“风”,可以对学生设问:“大风吹来时,会出现什么情景?”让学生不要忙着回答,多动动脑筋,然后,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就会发现风吹的情景有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画树干弯弯的;有的画树叶满天飞;有的画帽子飞了;有的画水起大波浪……总之,十个同学有十幅独特的画,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画。又如,在三册教材中有“拔萝卜”的教材,我首先让学生讲讲拔萝卜的故事,然后分角色让小朋友们来演“拔萝卜”的游戏,学生们非常活跃,我让班里的小胖墩扮演“大萝卜”,一瘦小的男生粘上白胡子演“老大爷”,短发女生包上一块毛巾演“老太太”,另外一些小朋友戴上动物头饰演小花狗,小花猫,大家热情高涨,个个很投入,玩得特别开心。游戏完了,再要求把“拔萝卜”的场面画下来,并加以想象,可以画不同的人或物“拔萝卜”。学生的智慧就在这样的观察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一幅幅作品生动有趣,美极了!有的还画出了“机器人拔萝卜”,有的索性画成了太空基地种成了一个特别特别大的萝卜,好几架太空船正在拔萝卜呢!作品之天真活泼,富有想象,是常人所不能想到的。

3.引发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集中性。依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些以趣生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手脑并用,视听练结合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如,在教学中进行“3分钟接力画”等活动,在黑板上画出四个画框,每个框的不同位置画上不规则的形状,告诉学生别小看这不规则的形状,它可能变成一片树叶,一支花,一朵云,继而发展成一幅画。游戏开始时,分四组进行,一位学生将框中形状添画出一中形象后,第二位学生接着画……,当游戏结束时,由本组同学给画点题,最后,黑板上可出现“课间十分钟”、“秋游”、“春天到了”等画面,接着让学生结合所画的画面情景,说一段话,这样将绘画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的能力,让美术与语文等学科联系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

4.肯定创新,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类组织转换,敏锐的想象,推测与创新,根据已有的各种信息果断地选择最佳方案。成功的创新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这些因素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创造性的基础,可以说创造性是对已有知识重新加工和组织。从创造内容上说是制约知识的。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在我们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肯定,兴趣高了,动手能力强了,思维活跃了,创新的作品多了,从中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

拔萝卜教案第3篇

关键词:构音训练 唇闭合

【中图分类号】G762

一、 设计思想方法

活泼可爱的米菲小兔是低年段智障孩子的好朋友,教学活动首先由“小兔过生日”的情境导入,能很大程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兔爸爸邀请我们去吃饭,通过和兔爸爸问好这一礼貌环节导出今天的训练内容――/ba/这个音。接下来在小兔家顺理成章地展开了“喝酸奶”、“拔萝卜”的亲子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ba/音被诱导出来并得到巩固。最后的小结部分,把/ba/这个音放在“我们帮兔爸爸拔了八个萝卜”这句话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 康复目标、重难点

1.通过对捏法、进食治疗法等康复手法提高孩子唇肌张力。通过微笑、亲吻微笑、发“泊”等活动促进孩子唇的自主运动。

2.通过演示、实践操作康复手法,学生唇肌力得到提高,学生家长能掌握促进学生唇自主运动的方法。

3.通过亲子课堂体验,学生家长能学会相应的康复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该技能促进学生言语康复。

三、 课程资源准备

康复设备:言语语言综合训练仪

康复用具:浓稠酸奶、浅勺、不同粗细的吸管、一次性手套、海洋球、压舌板

教学用具:仿真萝卜、萝卜地

四、 教与学的过程

1. 情境导入:今天是小兔生日,我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吧!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童话激趣。】

2. 前测:小兔家到了“叮咚叮咚……”看,谁来给我们开门啦――

让我们向兔爸爸打个招呼吧!(出示卡片/ba/)

我们这样说――/ba/说3遍

家长记录前测数据。

【设计意图:有效前测,为接下来开展的康复训练提供指引。】

过渡:刚才小朋友说得不清楚,别担心,让霍老师来帮帮你!

请小朋友和家长像我们这样做。

3.提高唇肌力:

1)对捏法

示范解说:家长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孩子的人中两侧,轻轻对捏,并向前拉伸;同时孩子做微笑动作。重复数次。注意用唇微笑,不能用头后仰来做微笑动作。

【设计意图:对捏法训练,提高学生唇肌力。通过对家长进行方法指导,学生在获得康复训练的同时家长学会了方法。】

过渡:小朋友表现得真好!兔爸爸请我们喝酸奶呢!

你们平时怎么喝酸奶的呢?小朋友们,平时喝酸奶的工具兔爸爸都为我们准备好了,这是――杯子、小勺、吸管

请家长看好,我们这样给孩子喝:

2)进食法

①杯子进食

师示范解说:让孩子头部保持在适当、舒适的位置,将杯子里的浓稠酸奶缓慢送入嘴里,让酸奶碰到孩子的上唇,用嘴唇喝杯子里的浓稠酸奶,冷液体的刺激会使上唇向下收缩。

【设计意图:冰酸奶刺激孩子上唇,提高孩子唇感知觉,促进上唇回缩。】

②勺子进食

师示范解说:家长与孩子面对面而坐。用相对浅点的勺子盛着酸奶,水平地放进嘴里;当勺子进入嘴后,用勺子底部轻轻地向下按压舌体,使上唇下拉,维持5秒后,再把勺子抽出来,抽出来时也要水平拿出。

【设计意图:要求孩子用上唇包住浓稠的冰酸奶,多次进食,进行唇闭合训练,提高唇肌力。】

③吸管进食

师示范解说:家长首先用中号吸管给学生尝试吸取。教师强调,如果学生能轻松用中号吸管吸出酸奶,可以用细的吸管强化训练;如果不能,则换用粗吸管,鼓励吸取,遇到困难则使用前面几节课学过的手法强化训练。提醒孩子只能用双唇包住吸管,不能用牙齿咬住吸管。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唇闭合程度不同,让孩子取用不同粗细程度吸管喝酸奶,家长近距离关注,并提醒孩子注意双唇用力,不同粗细的吸管适应关注孩子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要求。】

4.唇强化和运动训练

1)微笑

【设计意图:要求孩子微笑保持5秒,家长近距离观察孩子展唇运动是否充分,及时纠正,提高孩子唇肌力。】

2)亲吻微笑

【设计意图:唇部圆展交替运动训练,促进孩子唇自主活动,提高孩子唇肌力,为孩子正确发/ba/音做准备。】

3)发出声音“泊”(6组)

【设计意图:提高孩子唇部肌力训练,帮助学生从口部运动自然过渡到发声。】

5. 亲子运动

1)家长扮演萝卜,学生用力拔的同时发/ba/

请大家看好,我们这样做:家长是一个大萝卜,小朋友要用力把“萝卜”拔出怼T谟昧Φ耐时说:/a/-/ba/

让我们开始“拔萝卜”吧!

【设计意图:重复练习,强化发音/ba/。粗大运动训练,锻炼学生手臂肌肉运动,增强孩子体能。家长和孩子在角色扮演时提醒孩子用力的同时发音。】

2)拔萝卜比赛

兔爸爸要带小朋友们去他的菜园啦,不过他有个要求,当你拔出大萝卜时,请你大声说/ba/,如果你拔出的是个小萝卜,请你这样说/ba/。好啦,现在和妈妈一起拔萝卜吧!

【设计意图:重复练习,强化孩子发音,帮助孩子从“用力”发音过渡到“自然”发音。通过将言语音量大小与相应的萝卜相结合,从而使孩子理解大小的物体,并控制自己言语的响度。】

6.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在小兔家干了什么?(拔萝卜)拔了几个(8个)。时间不早了,我们跟兔爸爸说再见吧!

小朋友们会谁说了吗?请对妈妈说3遍,妈妈做好后测记录。

7.后测

发音/ba/(三遍)

【设计意图:后测记录数据,前后对比,便于监控训练效果。】

8.小结:三位小朋友存在不同程度的唇运动障碍,康复训练不仅能在课堂上进行,家庭训练也很重要,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康复建议,请家长回去后对照训练,家校同训,孩子的康复训练效果会更好。

五、 家庭康复指导

1. 平时喝酸奶时请家长留意孩子习惯,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强化训练。

2. 在平时与孩子交流时,强化/ba/的构音语音训练,根据孩子掌握情况逐步提高词语难度。

3.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做体能游戏,在游戏中增强孩子的体能,为言语语言训练提供保障。

六、 反思

参与本课活动的有3名学生,其中1名唐氏综合症儿童,1名脑瘫儿童、1名聋童(已植入人工耳蜗),同时参与课堂活动的还有3名家长。本课通过亲子课堂体验,让学生家长掌握相应的康复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家长已经掌握了一些康复技能,能坚持在家做训练的家庭中孩子进步较显著。

参考文献:

卢红云;黄昭鸣;特殊儿童言语康复的方法[J];社会福利;2011年07期

拔萝卜教案第4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所学的知识的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学生的学习中,“问题”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数学问题的提出、解决过程,享受学习的兴奋与快乐,使学生成为会思考、会创造的学习主人。

案例:在《拔萝卜》一课中,一开课,老师就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白兔与黑兔》:白兔与黑兔爱劳动,他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这天,他们一起到田里拔萝卜。小白兔说:“我拔了36个萝卜”,小黑兔说:“我拔了23个萝卜”。(画面嘎然而止)

师:小黑兔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小白兔,猜一猜,小黑兔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迫不及待地):菜地里还有几个萝卜呢?

生2:能知道菜地里原来有几个萝卜吗?

生3:从画面上,我们看不到整块的菜地,但是小兔子很勤劳,一定种了许多的萝卜。

生4:小黑兔一定会问:“小白兔,你比我多拔几个萝卜?”

生5:也可能问:“我还要再拔几个萝卜,才能和小白兔你一样多?”

生6:小黑兔可能问:“小白兔,你拔的萝卜是我的几倍?”

师:这问题我们没学过,先把它存进问题银行吧!

生7:如果我是小黑兔,我会问问大家:“我和小白兔一共拔了几个萝卜?”

生8:小黑兔会问:“小白兔,我比你少拔几个萝卜?”

……

师:大家可真会发现问题,有办法解答这些问题吗?

从以上的片断可以看出,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既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提炼与概括。老师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带领学生走进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的兴趣被唤醒,思维被激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根据同一情境主动发现了许多问题,大胆提出多种有价值的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数学接近于实际生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如果只局限于“数、式及其运算”和“平面几何与证明”的题型训练,将导致模仿与记忆。动手、动口、动脑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学习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并将数学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

三、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教材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进而产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在知识的探究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探究的问题必须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但不能轻易就知道结论。问题的大小也要适度,既不能一步就解决,也不能过于笼统、涉及面过大。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可以直接提出课堂教学的终极性目标,也可以分阶段提出几个阶段性目标,最终探索出终极性目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去主动探究。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拔萝卜教案第5篇

关键词:体验;兴趣;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57-03

“我们听了,就忘记了;我们看了,就记住了;我们做了,就理解了。”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这句话足以说明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体验性学习才是真正地学习。下面谈点自己的实践。

一、通过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

的东西,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不仅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极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一般而言体验与兴趣成正比,兴趣越浓,体验越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走近学生,换位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学生认可老师,这是最起码的一步,一旦学生认可了你,也就认可了这门学科。很多学生对科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课程本身,而是老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和方法的呆板。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除了理念更新和方法灵活外,最主要的还是多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什么?想什么?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

2.趣味引入,培养兴趣。青少年往往好奇心特别强,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些趣味实验。

案例:如浓硫酸遇水放热的趣味实验:将温度计伸入浓硫酸中,拿出之后(温度计下方仍留有浓硫酸),转移到投影仪处,观察温度的变化。温度计马上显示从室温攀升到40℃以上。学生带着恐惧,好奇讨论起来。为什么温度会上升?(当教师提示,空气中有水分,同学们都想要试着来解释这是为什么)当温度计下方的浓硫酸滴落时,同学们都很紧张,这时我将事先垫在下方的餐巾纸打开展示给大家时,一片哗然。“这么多洞!”“黑忽忽的!”“怎么洞越来越大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自然引出。

评析:在课堂上多做一些趣味实验就是很好的抓住了学生好奇心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必然会事半功倍的。从而就很容易让同学自觉的去体验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二、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的体验

体验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可以说任何体验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学生学习时的烦恼、快乐、讨厌、认同、成功感都需要一定的情景,情景的设置是我们科学所不可缺少的。

1.问题情景,切入体验。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问题设置作为体验性学习的切入点。但是我设计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通过问题让学生感受教材,交流看法、讨论问题、尝试回答、分享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所以我设计问题时更注重过程。

案例:如密度是科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不少学生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常常会产生某些误解,如认为“在某一物态下物质的密度是随着物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的”,“在某一物态下物质的密度是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物质的密度是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1)。

A.如图是a、b两个铜柱,质量哪个大?

B.a与b的密度是a大吗?

C.同种材料其密度与质量有关吗?

D.可得出什么结论?

(2)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体积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2)。

A.铜柱哪个体积大?B.a与b的密度是a大吗?

C.同种材料其密度与体积大小有关吗?

D.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关于物质密度与物置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3)。

A.图种的物质的密度变化了吗?B.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状态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4)。

A.图种发生了什么变化?B.什么变了?

C.什么没变?D.物质的密度改变了吗?

E.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如果物质的质量不变,其密度会改变)

(5)总结性设问。

A.用怎样一句话概括上面四个结论?B.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评析:通过的问题一步步深入,学生的体验也逐步得到深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2.巧设比赛,强化体验。即通过一定的趣味性比赛,创设出较好的学习氛围,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

案例: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比赛顶铅笔,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蠃了。从而请同学自己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蠃男同学?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呢?

评析:比赛尤其是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以少胜多的比赛更富有了趣味性,就更能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深入研究打好了情感基础。

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参观、调查活动。研究性学是课题研究,旨在遵循与模仿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结合起来,真正的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与经历,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渠道。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活动中他们会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并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与实践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特产,以及社会问题等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我们选择一个课题是《家乡的土特产──萝卜干的制作过程的调查研究》,先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去调查做萝卜干,而后写出制作过程、问题研究和心得体会.再通过课堂展示与交流,学生不仅获得了很多很多课本与课堂学不到的东西与能力,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更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到学习科学一定要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劳动人民的节俭、勤劳的品质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和科研意识。具体如下。

(一)分组准备,布置任务

1.分组:以4至5人为一组(可按家的远近为依据,以便于研究)。

2.取组名:让学生为自己的研究小组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名字和写一句座右铭。如:冲锋组、栋梁组,前进组等。

3.调查研究: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去调查做萝卜干而后写出制作过程、问题研究和心得体会。

(二)课堂展示,讨论升华

1.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及时适当的调整课堂节奏和讨论的问题。(1)请用简洁的词组概括萝卜干的制作过程。(2)请问鲜萝卜是晒干点再腌好,还是直接腌好呢?为什么?(3)依你的口味,盐放多少?盐有何作用?如果要粗略的测定萝卜干中盐的含量,你怎样测定?写出简单测定过程.(4)为什么在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水产生呢?我们把它叫什么过程?最后,老师还可问在调查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2.实例分析。师生共同体验典型性成果的成功与不足,并从中学习及巩固有关的科学知识。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的反馈程度,适当的把问题进行展开,让学生进行思考。具体要求如下:先请学生通读两实例,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则实例的优点和需改进的地方,并让同学讲讲他更喜欢哪一则及理由。这个过程是非常自由的,关键要看学生的反应情况,如情况较好的,问题可以再升华。比如说:每则实例举的问题与讨论你有什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请你来设置问题你会怎样设置?又会怎样解答呢?

实例一:(2班栋梁组)

(1)萝卜干的制作过程。A.选择优良的种子。B.将土翻松,再把选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地上,并撒些钾肥。C.等到叶子长出3至4片后,把萝卜排列紧的地方,拔掉一些萝卜菜。D.等到萝卜长大后,选择较大的萝卜,洗净再用。E.切萝卜时,最好横切,切成片,切时也要注意均匀,不能一块大一块小。F.切好后,在阳光下预晒几日,不得晒得太干。G.晒后,就用盐腌,注意在腌时,要边放萝卜,边撒盐,而且撒盐时要均匀,以防止腌好后的萝卜一处很咸,一处很淡。H.等大致腌4至5天后,在拿出来晒,这样,美味可口的萝卜干就做好了。J.进袋储存或放于干燥的缸中并封口。(2)问题与讨论:A.如何选择优良的种子?B.为什么要翻土?钾肥有何作用?C.萝卜紧了为什么要拔掉些?(3)问题自我解答:A.饱满的种子。B.翻土有利于保持土壤空气流通,含氧量多些。钾肥有助于萝卜菜杆坚挺些。C.能使剩下的萝卜长的大些。

实例二:(1班冲锋组)

(1)制作过程。A.选材:要选择颜色洁白,形体粗大,且没有空心的萝卜。B.腌前准备:把萝卜洗净切成均匀的条,接着就可以进行腌制。C.腌制过程:切好的萝卜不能马上拿来腌必须晒上1至2天之后才能腌,腌制容器最好是一只较大的缸,先在缸底铺一层1分米厚的萝卜条,再加适量的盐,再铺同样厚的萝卜条,依次放好,且每放一次盐都要用脚踩实,然后在上面压上重物。D.晒制过程:大约过4至5天,在缸里就有许多的水,就可以把萝卜条挖出,进行晒制,通常如果天气好的话,要晒4至5天。E.配料及保存:每斤萝卜干可加红辣椒一两,菌香粉半两,加花椒、丁香和防腐剂少许,层层渍入缸中,装满缸并压紧,最后注入白酒及红塘半碗,并加盖密封。经过15至20天,香气扑鼻的萝卜干就制成了。F.保存:萝卜干制好就需要用密封的袋子装起来。(2)问题与讨论。A.为什么切的萝卜条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呢?B.新鲜的萝卜条为什么不能马上腌?C.为什么在腌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水呢?(3)问题自我解答:A.因为太粗盐难以渗透,且不易晒干;如太细晒好后就非常细了,太难看。B.因为新鲜的萝卜条很脆,马上腌,脚一踩易踩断。C.因为大量的水分都被腌出来了。

3.课堂讨论、展示及研究的结果。大部分同学认同了制作萝卜干的过程及注意点,具体如下:(1)种萝卜:A.选种要饱满无虫害B.翻土要翻松C.钾肥要施足D.种子播下要轻压一下土壤;(2)拔萝卜;(3)选萝卜:要选择个大,且无伤疤的萝卜为佳;(4)切萝卜:要切的大小均匀些;(5)晒萝卜、腌萝卜:要求在一星期内晒和腌循环2至3次;(6)配萝卜;(7)存萝卜:要放入干燥的袋子或坛子密封保存。对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我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鼓励他们可以继续去调查比较研究,争取有更好的方法,做出更好的萝卜干。

(三)理论实践,品尝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对萝卜干的制作过程再实践,萝卜干做好后,大家再召开萝卜干品尝大会,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总之,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符合教育教学的本真。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到了提高,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拔萝卜教案第6篇

关键词:语言;兴趣;学习对话;学习表演

我们运用童话剧这一载体让小班幼儿在欣赏、模仿和表演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促进小班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我园正在开展童话剧活动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活动开展到现在,同行们一起交流、讨论、分析、整改,现在能够组织幼儿表演童话剧节目了,在学校的文艺演出活动中,孩

子们表演的童话剧《老虎照镜子》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和认可。究竟如何在童话剧活动中激发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激发幼儿表达愿望和兴趣

我们在童话剧《拔萝卜》活动的开展时,幼儿跟着老师翻阅的大书阅读文本,观察图书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剧中角色的特点。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1.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前,我常常采用这样两种方法引起幼儿对即将阅读的文本产生兴趣:

(1)出示图书,告诉幼儿故事的题目,请幼儿猜想故事里有谁?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让幼儿带着这些猜想走进书中,幼儿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阅读的目的性强,比较能抓住阅读的关键所在。

(2)由教师向幼儿“抛”出一个能引起关注的问题,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时,就请幼儿“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例如:阅读活动《拔萝卜》,我在开始的时候出示了一个塑料板做的红红的大萝卜,老爷爷准备去拔萝卜,可是萝卜太大了,老爷爷拔不动,老爷爷该怎么办呢?让幼儿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幼儿带着悬念去看书,激发了他们想看书、看懂书的愿望,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

2.提高幼儿对童话剧发展的想象力

小班幼儿阅读的文本故事主题单一、鲜明突出、情节简单,信息的包容量较小,常常不能满足部分幼儿对故事中某一方面兴趣的需要。

如阅读活动《小兔子找太阳》实况:

故事内容:第一次小兔子说红灯笼是太阳,妈妈说太阳在外面呢,小兔子跑到外面,看见红红的大萝卜说是太阳,妈妈说太阳在天上呢,小兔子又指着天上的红气球说是太阳,妈妈说太阳会发光,让人觉得温暖,这次小兔子才找对。

幼儿阅读:有几个幼儿在第二次时就会学着兔妈妈说,太阳在外面的天上呢,这样就可以让小兔子往外面的天上找,也就不会找地上的胡萝卜了。

我觉得这些孩子很聪明,能够从故事中学会自我探索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局限于故事本身的情节发展。虽然有时候要求幼儿要复述故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思维想象空间,不拘泥于形式。另外,还可以请幼儿回家求助爸爸妈妈,对故事进行改编和续编,提高幼儿对童话剧发展的想象力。

二、学习对话,模仿角色

1.从兴趣出发,培养幼儿学习对话的能力

学习对话的目的是分析角色,理解角色语言、表情、情绪变化等。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控能力差,所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该选取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体、直观、形象的题材,考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2.体验角色带来的乐趣,模仿角色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喜欢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点,在童话剧《小兔子乖乖》的对话学习中,教师就运用兔妈妈和大灰狼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来引导不同的角色按顺序对话。

教师:兔妈妈回来了。

幼儿:(柔和的声音)小兔子乖乖……

教师:大灰狼来了。

幼儿:(低沉粗粗的)小兔子乖乖……

教师:小兔子们是怎么做的呢?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很聪明,能够分辨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声音,从而更好地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对话。

三、学胆的表演

小班幼儿对表演童话剧很陌生,幼儿的表演大部分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扮演角色的表情、语气、语调、动作等,都需要夸张,让孩子们易模仿、易表演。

幼儿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因此幼儿语言教育必须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密切结合,至少语言学习内容不再是与其他方面割裂开来的,而是将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社会知识融合一体。

语言发展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语言作为幼儿获取知识的载体,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童话剧主题中,需要教师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善于交流、善于运用,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1.

[2]早期教育.江苏教育报刊总社,2011-12.

拔萝卜教案第7篇

关键词 情境创设 材料选择 解决策略

笔者参加过一次关于“计算教学的三性问题”(基础性、情境性、思考性)的培训,我对其中的情境性特别有想法。对于新课改,创设情境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和步骤,深得老师们的喜爱,主要是因为情境能在新授内容与已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是一个熟悉的参考物。计算教学向来被认为是较为枯燥的,因为算理也比较抽象,情境不好创设,老师们常为如何选取合适的情境材料而感到烦恼。

一、要善于精心选取一些巧妙的材料

情境材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取,使之尽可能地考虑到现实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要接近生活,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如果站在教师的角度,势必会有一些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材料进入视野,这将无法使学生很好地入情入境。计算课情境尤其要经过精心挑选,寓算理于其中,使得算理能在学生对情境的描述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悟和有效生成,使课堂既平缓又不失激情,既有对情境的解释而引发的争辩又处处蕴伏着思维火花的爆发点,让孩子们在高质量的思辨中摸索前行。

二、计算教学中要善于“玩弄”情境

在计算教学中要善于“玩弄”情境,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使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参与计算过程。我们要善于使一个情境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能在同一类情境中展开,有一条贯通全课的主线,这样材料各个方面的时空跨度、材料与材料间的跨度就较少,过渡比较自然,课堂教学比较紧凑。由于情境各个方面之间微妙的关系存在,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激发出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感悟数学,明晰算理,算用相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境创设:课件出示过年大街上挂满街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计算解决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选择了23×12=()这个预设方案(每排23盏,共12排)以下是实录:师:“怎么算?”生n:“23×10=230,2×23=46,230+46=276。”师:“有没有不明白的?”生1:“为什么要加一下?”生2:“为什么要把12拆开来?”师:“10、2是从哪儿来的?”生:“12里拆成10和2。”师:“为什么把12拆成10和2?”生:“因为2位数乘2位数没学过,我这样拆就成了学过的了!”小结:“这样行吗?把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乘整十数,那23×10求的是什么?”生:“23个10。”师:“其实在这里求的是10个23,那么23×2呢?”生:“2个23。”师:“那么为什么把230+46呢?加上做什么?”生:“把12拆成10和2,10×23=230,2×23=46,把2个(结果)相加就成了23×12。”

这段实录中,我们发现教师抛开了情境,在纯数学的角度讲解抽象的算理,学生糊涂,也无法感受计算的价值与意义。实际上,这个情境中有一个生活经验被忽视了,那就是我们的习惯都是按整十整十地数数的,数了整十整百的再把零头加一加。这一个生活经验如果被老师加以提取利用,再结合已经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已有经验双轨齐下,算理不是很直观了吗?学生还会不明白吗?教师一旦注意这个生活经验甚至能够把笔算的算法都能搞得一清二楚。这说明除了要善于创设情境外,更要善于在生活情境中抽取生活经验,以利于算用和谐结合。

三、要善于介入,使生活情境迅速切向数学情境

创设了富有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后,我们不能纠缠于具体的情节,而应当通过巧妙的提问等手段迅速介入,从中抽取出对本节课教学有用的信息,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引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数学课更有数学味。因为生活情境并不总是对教学有利的,相反有时会对正常教学产生干扰。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