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版式设计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28 15:55:26
版式设计论文

版式设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基本形式 形象化 视觉化 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18-02

第一章图形

一版式设计色图片的应用

版式设计中色彩、图片、文字是设计元素中不可或缺的设计语言,其中色彩带给人一种明快、活泼的视觉感;图片设计所在的位置及各种形式的摆放使版式设计形成一定的规律,从而破除版式设计中呆板、沉闷的视觉感;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第三大创意元素,文字的编排,文字的创意设计,文字的大小形式都能影响人们对整个版式设计的视觉感官。如果文字的编排设计恰到好处,会极大提高版式设计中版面的构成感。

作用于视觉版式设计中图片色彩与色彩的差异同样会影响整个版式设计。

(一)作用于视觉版式设计中图片的色彩与色彩的差别。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彩纯度、色彩明度与色相。

色彩综合对比是指色彩中的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差别,多种色彩组合后,产生相应的效果。通常来说,多种色彩下的色彩组合往往会出现各种差别,不同属性的对比效果,很明显多项色彩要比单项色彩丰富的多。所以,在版式设计中大都应用多项色彩对比,很少应用单项对比。图片在运用时需要强调,突出色调的倾向,或以色相为主,或以明度为主,或以纯度为主,抓住某一重点,使其占主要地位。从色相的角度可分为暗、中、深等色调倾向。从明度角度可分为浅、中、灰等色调倾向,从感情角度可分为冷色调、暖色调、华丽色调、古朴色调、高雅色调、轻快等色调倾向。

(二)色调倾向在图片中的表示

明色调:明色调带给人活力、高雅、振奋、无拘无束、康健等感觉。

灰色调:灰色调带给人雅致、、冷静、朴素、柔和等感觉。

暗色调:暗色调带给人成熟、充实、大气、朴素、大方的感觉。

淡色调:淡色调带给人纯净、活泼、柔美简单的感觉。

中间色调:中间色带给人随以、古朴、简洁、沉稳的感觉。

二常用图片的类别

我们平时所说的常用图片类别分为:

一、按不同形式的题材分为人物图片、景色图片、静态物图片、动态物图片、知识类图片、科技类图片、文学艺术类图片等:

二、按颜色分为黑色白色、单色、多彩色。

三、摄影图片,按摄影的场景分为近、中、远还有常见的特写图片等;

四、按相机镜头的应用可分为广角图片、远焦图片、近焦图片、微距图片等;

五、按眼睛的视角角度分为鸟瞰、仰视、平视、俯视等。

第二章文字表达

一字体所代表的风格

版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就是文字,文字不仅能够在处理后相对于图片来说传达更精准的信息,而且可以使读者快速有效阅读,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简易的阅读感很能够向人们传达一种审美的情趣。在文字排版中在对文字的组合、字体大小以及字体的疏、密程度、字体的排版设计可以让有拥挤感的读物例如:报纸,杂志等入读起来不拥挤,阅读更加方便,舒服。文字的字体选用是版式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字体样式,风格也会不同。任何字体的设计都要传达一种不同的情感,通过字体的语言向外界传达一种信息,然而字体语言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要依据所定的主题来选择字体从而能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字体中,宋体,隶书能够表达传统意义的主题;黑体能够表达严谨,严肃的意义;广告体能够表达具有现代感的主题等。总而言之,字体的选用风格要与所表达的主题相符。在版式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字体的样式选择不宜过多,容易给人一种杂,无序的感觉。运用字体版式设计,要注意不同字体间相互区别和相互协调,给人一种清晰,舒畅的阅读感。到目前为止,字体创作设计已成为创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字体编排设计不仅能传达语言,还将成为一种审美,一种情趣。

二、文字的类别

(1)中文字体:就我们来说中文字体在字体设计元素中是比较常用的。随着字体设计形式多样化宋体,楷体,隶书,篆书等古代延续下来的中国传统字体俨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字体创意设计和研发,尤其是篆书字体的设计多应用于标志设计。现如今,更多具有流行元素的设计大大丰富了版式设计的多样化。

(2)英文字体:英文字体的字母比较多,有大小写形式之分且每个字母大小不一,所以在版式设计中英文字体的设计和编排都需要极为细腻、斟酌。英文字体的版式编排设计多应用于海报或大小标题。

(3)创意字体:创意字体是目前是设计界比较流行的字体编排设计。因为其本身就带有一种创意色彩极具浓厚的设计。具有创意字体的设计会有一种新颖设计感,独特,出其不意,给人一种特别的印象记忆,同时也具有独特性设计性。很难让人忘记。

第三章图文编排的基本形式

(1)上下左右分割编排

上下分割一般为上半部分为文字下半部分为图片或下半部分为文字上半部分为图片;左半部分为文字右半部分为图片或右半部分为文字左半部分为图片。这种四中分割形式。这两种分割形式比较沉稳,但稍有呆板。在设计中由于视觉原因版式左右分割时应两侧对比强烈些,图片宜配在左侧且活泼,右侧文字安排有度,可以调节版面拟补呆板沉闷的不足。

(2)线性编排

简单地说,线性编排就是被编排的设计元素被安排在一个线状的序列空间。线性排列可以很有规律如:平行,垂直等形式的线性排列;可以纵横交错排列如:叠加,重合排列;或从任何角度发射的线性元素都可以产生线状。而这种线状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扭曲。被设计元素可以根据距离,重叠,大小的不同相互反复结合重叠编排,出现新的形势。版式设计中线性编排具有极强的律动感。

(3)重复编排

这种编排形式比较常见把内容相同的图片重复,会有一种规律和韵律出现。在版式编排中重复编排形式弱化周围非主体的设计元素从而可以突出整个编排设计的主体,在整个版式设计中通过图片重复编排的对比,使设计元素简单明了,然而不乏突出主体设计元素。

(4)渐变重复编排是重复编排的一种形式,又独立于重复编排,有自身的特点。渐变重复是一种特殊的重复编排,意在指设计元素的形状、位置、方向,、大小的转换,通过这种转化能够强调设计元素的意义。

(5)以中心为重点

以中心为重点的版式编排设计在整个版面中具有沉稳、平衡、集中的意义同样也是是中心版式编排设计的三个特点。适用于以中心为点,四周发散的形式营造空间中的点或场。

(6)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表现

对称、均衡编排形式有格调高、特色化的特点。常常给人一种平衡,沉稳的视觉效果。对称、均衡的形式为彰显其格调高、特色化,因此在设计时要强调一种庄严,庄重的情感,注重设计的排列细节等设计因素。

(7)重叠编排

重叠编排顾名思义是各设计元素间上下重叠,覆盖的一种编排形式,且各元素之间有相互识别性,因此在设计时应区分设计元素的形状,色彩,大小,虚实,位置等,使版面层次分明且无棱乱,使元素更具有识别性。

(8)蒙德里安式编排

蒙德里安式版式编排设计是由著名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设计的冷抽象构图风格,水平线,垂直线,几何形等格局的编排设计,将设计元素置于其中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比较抽象,夸张。意在表现版式设计的独特性特点。

(9)边框式编排

这种版式编排比较适应于报纸,杂志刊物等信息量比较大的设计中。或四周图形,文案居中或文案四周,图形居中两种编排方式。边框式编排设计是版式设计中比较规整的简单容易识别文字。边框式编排的缺点在于比较呆板,缺乏设计感,设计空间相对于其他几种类的编排设计而言比较小。因此,边框式编排不适用于设计感强的版式设计。

(10)散点式编排

在版式设计中散点式编排最容易出现凌乱,无律的情况。散点式编排的优点在于多种图形,字体的设计安排。图形,字体的设计可以使整幅版面富有情趣,活力,活泼。因此,在版式设计中需要注重图片文字的大小,主次的分配,还应该主意疏密,均衡,做到疏而不乱,密而不闷。

(11)留白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留白能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像空气可以让人自由呼吸。舒适,自然,对于我们来说留白很常见,在作画中留白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给人以无限遐想。通常有许多好的画家设计师所做的画所设计出的作品都以大片留白作为一种作业技巧,然而这种绘画或设计方式并不让人感觉空、缺,反而这种绘画或设计相对于其他几种版式编排设计来说格调更高,设计品位更佳。可以引用这样的一种诗句也“此处无声胜有声”。因此,在版式编排设计中设计元素不完全要充满整个版式,尝试留白,要知道设计的品位与意图有时需要留白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凸显设计的内涵。

第四章趋于简化的两种图文编排形式

一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版式设计:

以文字为主的版式设计如图1文字为主体,图片作为一个辅助的元素,将图片虚化,图片充分衬托出文字设计元素的主要内容。如今文字已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元素,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启迪性,宣传性是时代赋予文字的新视角。然而文字是任何版面的核心也是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文字在版式编排设计中尤为重要。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版式编排设计是文字设计的一种新视角,突出文字彰显文字作为主要内容的版式设计是一种趋于简化的图文编排形式。

二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版式设计:

以图片为主的版式设计如图2图片为主,文字作为一个辅助元素存在于版面中,图片的放置空间较大,文字设计较小,更能吸引读者阅读。图片在版式编排设计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可以作为设计元素也可以作为内容出现在版式设计中,是版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设计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在选择设计版式编排的时候可以尝试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论文第2篇

从字面上讲,版式设计的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把设计者的文化理念与艺术追求体现出来。在设计版式的同时,也在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的表述,同时,设计者进行设计的过程,也是自己审美观念、审美追求与美学走向的表现。因此,版式设计离不开设计美学范畴,可以说版式设计在报纸、杂志、书籍及平面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版式设计中的艺术美、技术美、功能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版式设计的重要内容。

版式设计是艺术形式与视觉传达形式的设计,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展示着不同的文化演进。同时由于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的差异,版式设计中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精神走向。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在20世纪的欧洲,英国人威廉・莫里斯最先倡导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并随之在欧美得以广泛的响应。在平面设计中,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用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莫里斯的古典主义设计风格,开创了版式设计的先导,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感受到这场工艺美术运动的深远影响。1919年,随着德国包浩斯设计学院的建立,它所提倡的构成主义运动更推进了版面编排艺术的发展,构成主义的倡导者应首推前苏联人李捷斯基。他提出,构成主义是一种理性与逻辑性艺术。而德国人约翰・契甫德,他借着构成主义的精神,着力发展构成主义的风格并使之衍变为新客观主义的理论,从而成为编排艺术的主导和重要里程碑,新客观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彻底脱离传统的版面设计,采取了非对称式结构,强调强烈的明确对比以块面,粗线条的运用,注重个性化的表现,风格活泼多变,同时强调版面设计的功能效用,进一步寻求版面与内容、设计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新客观主义的功能性设计理论一直沿用至今,历经各个时代的洗礼,而益发深厚。"①

版式设计又称版面的格式。日本设计理论家、教育家田野永一认为,"根据目的把文字、插图、标志等视觉设计的构成要素,作美观的功能性配置构成,即为版面设计",②可以说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版式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版式设计,不但传达着信息,同时,也在向人们传达着设计者的情感,并通过这种信息、情感体现出一种艺术与文化的行为。版式设计的目的是对各种主题内容的版面格式实施艺术化和秩序化的重新编排与处理,提高版面信息的传递效应,使版面设计在自身的艺术性和视传功能性方面得到充分地体现。

"日野永一将版式设计的目的归纳为下述几个内容:1.将构成要素作有效果的配置,以便引人注目。2.考虑配置及文字的大小等,使之成为易读的文章。3.画面要具有统一感,成为美的构成。为搞活这种版式设计的效果,必须明确把握主要矛盾。"③

版式设计作为传达某种信息的"载体",应符合所设计的内容。同时每一个版式设计都应当是有文化底蕴和充满个性化的。它不但是一种设计艺术的需要,同时也是设计者文化、审美价值的反映,是设计者把美学原理广泛运用到设计之中的一种精神表述。从应用功能上来讲,版式设计主要应突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等四个方面。版式设计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版面符号的组合。它是视觉传达的一种方式,"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大于组成部分相加之和。推而论之,版式艺术对于广告信息传播的决定性影响要大于上述诸要素的总和,每种视觉传达要素均不过是版式艺术这个总体的一分子而已"。④

无论是彩色或是黑白的版式设计,它们都有一定的艺术规律与设计规律,版式设计中的对比、主次、大小、长短、疏密、虚实,可以在设计中不断出现;多种对比关系可以融合在一起,对比关系越清晰,版式效果就越鲜明、醒目。同时,画面的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使版式设计产生一种形式美感。

从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版式设计的样式总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与进步。从版式构成的美学角度来分析,版式应是在有限的平面上进行的组合与创造。它通过一些基本的版式设计形式来向人们展示出技术美与艺术美。设计者既要遵循各种版式设计的基本规则,又要跳出形式规则的束缚,表达自己的个性与精神追求,两者之间的结合才能体现艺术设计者的独特个性与文化内涵。可以说,在版式设计中图形、文字的相互配置,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文字、图形的组合上,而需要一种设计者的思想情感的融入,给设计带进更深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情趣,这才是现代版式设计的完美体现。

设计是设计理念进入现实生活的文化过程,"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是一种综合形态的文化,是艺术的狂想与科学的实证的双重结合"。⑤版式设计在平面视传中担负着广告信息的传播作用,它在实现传播功能、促销功能、强化记忆功能和审美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说,在现代版式的设计中只有把形式、内容与情感文化等因素融为一体,才能使设计的作品达到完美结合。

注释:

①杨敏、杨奕《版式设计》,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版式设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边角山水画版式设计空白空间

空白空间常常是指有意留下的,引发读者无限联想的空间。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在人类的视界中,空白空间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们对空间习以为常,认为最好是填满它。通常人们都容易忽略它,除了少数人,他们有意识地利用空间形成对比,创造戏剧性的效果,或提供一个视觉休息的地方。它被用来作拥挤空间的最佳对比物。在艺术创作中,空白空间的巧妙经营更是一种智慧的外现。

一、边角山水画的空白经营

与西方的“一元论”相反,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百家之谈更是相互影响,因而也就有了“阴阳相生”、“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等各家理论,进而出现“知白守黑”的绘画表现形式。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理论的产物,不同于西方的“空白”,是“大象无形”的“白”,是白与黑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是绘画的一种智慧,是审美的一种需要,更是“超然象外”的一种意境。这种“白”,是“空中见有,以无藏有”,形成了“无相之象”,有着中国独特的含蓄之美。也让我们领略了“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影响之下,中国绘画对空白的经营就更为关注。大面积的空白空间,与画面主体相呼应,形成了绝妙画境,给观者无限联想。边角山水画正是以大胆的留白颠覆了旧有的绘画样式,形成了自己清新、开阔的独特风貌。他们将绘画中留白的技法运用得精湛之至,作品笔墨极其精简,使留白处充满了神奇的张力和意境的美感,“黑”与“白”、“虚”与“实”,浑然一体,大斧劈皴的刚正、方硬与空白的虚无相对应,整个画面统一在一种恬淡的意境之中,使“无画处皆成妙景”。边角山水画中的空白,不仅鲜明的突出了画面的主体,而且与画面的落墨之处形成了一种黑白灰韵律,避免了视觉疲劳。

边角山水画面及其简洁,却简而不少,白而不空。作品中的空白绝非一般的废弃空间,而是作品自身的一种表达,也是边角山水画造境的一种语言。大面积留白更给欣赏者无限想像的空间,意境幽远。作品虽寥寥一角,隐隐半边,也给人以意味深长、境界完整的感觉,越是简略,艺术趣味和感染力就越强。也正是如此,边角山水才在翻阅古画时跃然而出,如墨香中一缕清新之气,成为“以少胜多”的典范之作。

二、版式设计中的空白空间

“计白当黑”是中国画的重要绘画理论。根据视觉物理学原理,实空间占据相应位置后,相对就产生了虚空间,即“阴阳相抱,虚实相生”的“空白空间”,在版面中就是其中的空白部分。源于绘画的理论基础,“空白空间”在版式设计中也有着极其积极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

在视觉设计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就是空白空间。而对空白空间的忽视就是大量丑陋、不堪卒读的设计出现的原因。因此,空白空间如同文字、图片一样是一种语言,传达一种声音。在版式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之一。

1.空白空间是突出主体的需要

在版式设计中所作的任何尝试和努力无疑都是为了更好的传达信息,而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自然要突出主体,主体也即版面中的重要信息内容。然而“填满空间不是设计师要做的,运用空间才是设计师该做的”。“重点”总是相对于“非重点”存在的,根本没有绝对的重点。“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因此空白的合理运用对于形成版面的虚实关系、突出主体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彰显主体?一般情况下,人眼处于被动的接受信息,因此我们的设计就要主动制造阅读兴奋,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醒目突出的主体内容。巧妙的布白是对版面内容的最好衬托,会提高版面的可读性和清晰度,形成对主体内容阅读的一种导引。让主体内容更加清晰开阔,使读者一目了然。当空白起到了吸引阅读的作用时,它便成为所传达信息的一部分,成为和文字、图片有着同样价值的一部分。“沉默,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对话的一部分”。边角绘画中,大面积的空白,让我们一目了然,第一时间抓住主体的精妙刻绘,进而把握画家的心灵语言,领悟画之意境。当然如果空白纯粹是为了空白,而不传达任何信息,则是要不得的。那样的空白空间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垃圾空间,不仅造成了画面的不和谐,同时制造了视觉的混乱,是我们设计时必须避免的。边角绘画中的空白已然是画面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刻画语言,空白空间的存在,构成了完整的、主体突出的画面。如同比起涂满墨色的画纸,也许一滴墨更能引起关注。版式设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主体内容,让主体更突出,让人的阅读变得轻松、舒适。超级秘书网

2.空白节奏是审美心理平衡的需要

在版式设计中,标题、内文、图片相应的占据了一定位置以后,就相对的有了版面中的“虚空间”或“负空间”。空白空间是视觉传达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语言,没有适当的空白与文字图形相对应,或者空白空处理不当,都会造成视觉疲劳,甚至会导致人们放弃阅读。边角山水的空白正与画中主体、次主体一起形成了黑白灰的穿插关系,形成了疏密有致的节奏感、韵律感。在视觉中给人一种美的秩序,美的呼吸。抓住观者视线,并使其获得愉悦的视觉及心理感受。肯•希伯特说过,“空间是人类所必需的”,空白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与拥挤、阻塞相对,空白常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清爽和旷达。在布满文字的版面上,空白更是阅读的需要。“空白空间对于版面设计,犹如肺之于人。它不是由于美学原因,而是由于生理原因存在的。人的视觉是需要空白的,用于间歇、用于思索、用于调整。

恰当的空白使版面清晰明快,与内容相呼应,形成鲜明的节奏、韵律。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使阅读也成为一种轻松有益的休闲,让人愉悦满足。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是乐曲中的自然呼吸,平面如康定斯基所言,“它本身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是有呼吸的”。版式中的空白不仅构成了版式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也满足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要。大片的空白更给人无尽的联想空间。设计师们应该将空白空间视做一种形状、看作实物图像的一部分而不是版面中剩余的无用物,把它们也视为一种合理的设计要素,要有效积极的调动和利用它们,创造开阔、明朗的版式空间。

3.空白分区是形成阅读导向的需要

空白分区,即利用空白的不同位置、不同形状、不同面积,使版面内容自然区分,使其如同一道道围栏,将内容关系密切的部分自然集合,让人的视线自觉将内容划分成主次分明的版块。同时,空白分区也有助于人们在阅读时选择自己需要索取的信息,快速浏览,节省时间。五色乱目,太花哨的版式常常让视觉混乱,而在本就信息臃肿的版式内再用不同的纹饰去分区,绝对是愚蠢之举。当我们的视觉感到超载时,信息传达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失掉信息传达的意义和作用。边角山水巧用大面积空白和小面积空白,形成了很好的读画导向,使观者完全按照画家的引导一一赏读。而大小的空白和景物刻画中的谨致与疏松相映衬,巧妙地传达了画面的主次秩序。在抛弃型阅读的今天,形成良好的阅读导向对于版式设计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而空白是最无声也是最有力的分区符号。优秀的设计会利用空白的摆布,使版面的字间距、行间距、页眉、页脚与图文统一为一体,制造良好的视觉通道,使阅读舒适、顺畅。空白分区,会简化版面的设计符号,自动形成阅读导向,引导读者的目光根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移动,最终完成阅读。

参考文献:

[1]杨振国.中国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1.9.

版式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图片选择;图文结合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99-02

作为与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并称为五大媒体的杂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成为具备时效性、综合性、集约化等特点的文化载体。同时在版式设计上也日新月异,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已经不是单调的文字排版,而是图文并茂、视觉冲击力强、读文又读图、玩味文字时又享受视觉美感的视觉宴席。“精美的图片、华丽的装潢、巧妙的设计、时尚的广告、诱人的话题,个性张扬的主张和充满趣味的引导符号,使杂志更像一件时代的艺术品。”①

图、文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设计构成元素,清朝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称:“古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图文组合是中国古代设计中重要的设计理念。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中国古代图文形态设计,表现在印章、封面、牌记、纸币、年画、铭记、招幌等方面;中国近代的图文形态则在报纸广告、广告、招贴、户外广告等方面。中国古代的图文结合的设计形态经过文化发展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科技发展和新的理念的指导,发展成了表现丰富、内涵深厚的艺术形态。

如今,在数字时代,以文字为主的杂志,已经不能满足获取大量信息的读者需求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仅仅是阅读文字了,视觉形象是更直接的信息传播者,无论是电视、多媒体,网站还是报纸、杂志,都大量采用图像信息作用于视觉,使读者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所欣赏的信息。因而,定位不同、刊有大量精美图片的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助的画报出现了,同时在一些以文字为主的刊物,图片在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设计者重视了。图片将文字表述中的主旨更加直接、形象化地表述出来,使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加深读者的思索,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图片所赋予的审美感受。读图时代的到来,为了满足读者读图需求,大量的期刊、杂志将图片比重日益加强,在版式设计中也突出视觉形象,迎合不同读者的欣赏定位,吸引读者视觉,加强其读者的视觉体验,更加深刻感悟文字的精神内涵。图片的设计还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使单调的文字排版活跃起来,情感化、娱乐化、审美化的设计使阅读成为真正的精神享受。读文又读图,极大地丰富了视觉体验,扩展了形象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提升了审美的品位。同样,杂志定位的受众群体的阅读喜好及阅读方式,也会影响设计者的创作思维。

一、 图片的选择思维

图片不仅仅是文字的图解,更应是文字的共鸣、文字的视觉表达及文字内涵和意境的延伸。

(一)图片是文字内涵的视觉表达

图片应切中文字主题,严格、准确地表达文字的主旨,直接或间接延伸文字表述的精神内涵。如在一本时政刊物中会有大量的关于政治民生类的时效文章,这类文章就需要尽可能地插配能够直观反映文字内容、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用图片本身贴切的画面直解文字所传达的讯息,起到实证作用,加强读者的记忆与理解;同时,应注意这类图片的选择更需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具有新意的构图,以补充此类文章的可观性,从视觉角度加强读者对文字的记忆。从设计方面做到文字与图片完美的结合,加强文章的可读性。如《中国青年》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出版的专刊封面,在图片的选择上既突出了特大事件的新闻时效性,也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民族精神的强大震撼力。

(二)图片是文字意境的延伸

图片不一定是文字的直接阐释,而是以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文字所内含的意义,是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又是情感化、生命化、个性化的意境表达,亦是精神氛围、意象境界的表达。对于本身具有涤荡心灵、让人感悟的文章,图片的选择就具有重要意义,它不再是直观地呈现,而需要图片本身就具有让人遐想和深思的功能。它能够带领读者进入文字所不能企及的无限空间,充分引领读者的情绪与想象,调动所有的感知,让读者能够顺利进入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意境,接受文章传递出来的信息,同时感受图片与设计带来的审美享受,从而完成一次愉悦的阅读。

(三)图片是文字的视觉联想

创造性联想有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生存空间。设计者在选用图片时,可以用非常规思考方式,尽情地发挥艺术想象力,在联想的空间寻找创作的契机,形与意结合的联想,为设计者赋予自由设计的想象空间,因而图片选择应重“虚”而避“实”,成为文字联想的延伸,亦是文字表述引发无限遐思的形象表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铺天盖地袭来,读图时代粉墨登场,人们的阅读需求越来越趋于快速化、直接化,瞬息接触、快速获取、片段式记忆成了当下读者在娱乐时间阅读图像的习惯方式。以图片为主体、文字为辅助的阅读方式大行其道,图片及其视觉效果也前所未有地被推向传媒的最前沿。图片成为文字视觉联想的主体,表现文字所不能或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在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的同时还要能够促进读者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艺术想象力、提高受众群体的审美品位。

二、图文结合的版式设计

图片是版式设计构成的元素之一,图片设计的目的是达成文字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作为设计者应学习运用符号学工具,使设计更具有效功能,设计者成功的挑选、组合转换图形元素,把它们用文字结合在一起,把文字意义作为创意图形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以视觉形象来拓展文字的内涵和意境,进行信息准确完整的传达,设计思维才能圆满。

图形设计需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图片内容要准确应对文字主题,文字融合图片,图片修饰文字。图片是文字内涵的视觉传达,因而,图片设计的形式风格、版式安排都应与文字板块协调统一,具有韵律感、层次感,完整统一。

图片直接切中文字的主题,形象化、情感化,高素质、高境界地表现出来,充满视觉冲击力,因此,在排版中应以独特视角来构思图片的设计,使其具备强烈的视觉效果,留给读者完整、深刻的印象。赖声川先生说:“创意是看到新的可能,再将这些可能性组合成作品的过程。”他指出创意包含两个主要面向,即“构想”面向与“执行”面向,图片版式设计中,要寻找出具有创意的思维并将其内含意蕴解放出来。

“所谓版式设计是指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的构成要素――点、线、面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以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表现版面的信息。”②图文结合的版面设计,如何做好版面构成是一个变化无穷的值得一直探讨下去的问题,其中一些具普遍意义的形式要则需要设计者遵循,恰当地应用这些形式要则,能够更好地规划设计版面,体现设计者的构思,使版面更具审美价值。

版式设计的变化与统一,会使图文的版式组合视觉更加悦目,更具趣味性。变化是设计者智慧的体现,有了变化,读者才有新颖的视觉体验。但变化不是无原则的变化,变化元素始终统一在整体构思中,统在各种设计元素的共性之中。共性是版式设计总的风格、总色调。

图文组合的版式设计变化,还应注重对比与调和的原则,对比是差异和对立,同时离不开统一。在设计中还应寻找调和的元素,使对比的同时产生调和,实现设计风格的统一。对比是设计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如虚实对比、大小、动静、刚柔、粗细、横竖、疏密等对比关系。调和在设计中可表现为两种:一种是相似调和,指不同的色彩、线条、形状、形体的相像和相似形成的调和;另一种是渐变调和即某种造型因素逐渐变化所形成的调和。在设计中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会使版面活跃起来,读者会觉得赏心悦目。

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节奏被广泛运用于绘画、音乐中。在版式设计中也具有独到的意味,版面的安排、长短文章中穿插图片类型的调整都会体现出一种内在的节奏感。有节奏意味的设计才能使图文并茂的版式引起读者的视觉愉悦,读文读图时才能轻松、愉快、惬意。

在图文组合设计时,应对整体版面中各种元素的比例作精心安排,处理好比例和大小关系,适宜的比例关系在视觉上会符合读者的心理,引起舒适的秩序感受。

重复是版式设计的常用手法,把某一图片或者色块及其他设计元素有序地重复,会突出其在版面中的重要地位,重复某个基本图形,或者叠加重复某个基本图形,会使版面具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好的刊物的灵魂是品位。品位是从内容表达和整体装帧设计的视觉美感中体现的,一个优秀的图文结合版式设计,能够充分地体现文本的主题,传达思想;能运用各种多采的设计元素和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完美的组合,形成一个极具视觉魅力的设计作品。当人们在匆匆奔走的同时视线下意识地停留在一本刊物上,一定是被其吸引并产生共鸣,当匆匆翻阅后决定带走细细品味,那么此刊物就已悄悄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

[注释]

版式设计论文第5篇

一、包装版式设计中内容性文字

内容性文字版式主要是包装上那些能让受众理解商品功能、品质、产地、使用方法及企业信息的文字。应根据包装上文字内容的不同而把文字编排在包装盒不同展示面上。这一类文字最主要是具有识别性、清晰性和准确性,让人们凭借着文字,直接快速地了解商品信息的目的。所用的字体一般为通用的印刷体,比如宋体、黑体、罗马体、等线体等,而且采用的字体不超过三种。

1、内容性文字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基本文字:包括包装品名和生产企业名称。一般被安排在包装的主要展示面上,其中生产企业名称可以安排在侧面或背面。要强调说明的是品名字体一般作设计处理,有助于树立产品形象。

资料文字:包括产品成分、容量、型号、规格等,设计时要采用印刷字体。这类文字常常被安排在包装的侧面和背面。

说明文字:说明产品用途、用法、保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文字。要求内容要简明,一般出现在包装的侧面。

广告文字:宣传商品内容物特点的推销性文字,根据包装需要采用。

2、内容性文字版式设计:

基本要求是从整体出发,根据内容物的属性、文字本身的主次来进行。

首先,内容性文字排版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各个面和各个文字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和秩序,因为其结构与形式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主次的表现,第一个任务就是突出表现主体形象。其次,再考虑主次各个面中每个文字要素之间的对比,例如所有在次面上出现的与主面相同的文字,均不可大于主面上的文字形象,否则,整个包装会造成视觉混乱,破坏整体的统一。处理各个面上文字之间的主次关系,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以主面的主体文字为基础向四面延伸,沿辅助线到各个次面上,次面上各文字要素安排在这些延伸的辅助线上,然后通过次面所确定的形象再沿辅助轴线到各个次面上,从而确定各个文字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来安排各个面的文字,使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关联与互动,加上主次关系处理恰当,便可形成统一有序的秩序感和形式感。

此外,内容性文字还有一种特殊的版式形式,称作跨版面设计。它是把主体形象扩大到两个面或多个面上的一种版式形式。这种版式多用于体积较小的立式包装,目的在于商品在陈列展示中起到扩大展示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使用跨版面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是,把多个面组合为一个大展示面时要考虑到每个小面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做到无论是单体包装陈列还是组合陈列,都能达到完整统一的视觉效果。

二、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性文字

本文中装饰性文字是指把包装版式设计中除内容性以外的主体文字通过艺术处理手法把其转换成一种符号与图形,让其具备审美性与识别性的双重功能的文字。包括商品品名和作为图案的文字。这种经过设计处理过的文字可增加商品的情感和个性,从而达到商品包装个性化,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1、装饰性文字字体的选择

(1)、根据消费者的年龄需求。例如:老年人商品选择的字体要稍稍大点、花样不要太多,方便老年人阅读;成年人则喜欢稳重点、个性点的字体,版面上的文字采用最好是避开娃娃体、雪仪体等看上去比较幼稚的字体;而儿童商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此类字体表现则可生动、活泼,采用变化形式多样而富有趣味的字体,如POP体、手写体等,比较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不能采用太严肃的字体。

(2)、根据地域性需求。包装字体的选择上得依据地方文化的需求来设计。如香港、台湾等地区还有用繁体的习惯,那么在有些商品的包装字体选择上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

(3)、根据民族性需求。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字,这时商品的文字选择也应该有所倾向。商品如果是销往少数民族,那么在字体上就应该加上他们民族的字体,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否则商品可能会对少数民族消费者缺少吸引力和亲和力,甚至还会阻碍商品信息的传播。

(4)、根据消费者性别需求。字体的选择和颜色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性别有所区别。

(5)、根据商品属性需求。在字体的选择上也应符合商品属性的特征。如我国的茶包装,在字体上多用比较端正的字体再加以设计。而洋酒包装则选用一些花体或变形字体。

2、装饰性文字的结构处理与排版

包装上的文字、字母的造型结构各有不同,结构是字体设计的另一重点。要把它们有机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要对文字组合进行处理。以基本外形为主导,在结构上扭曲、变形,或改变颜色上的搭配等都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1)、利用共用的笔画:在常用的文字中,存在着许多造型类似甚至相同的笔画,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同的笔画将两个或几个文字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2)、笔画的连接:有些文字之间拥有共同的水平线,可利用他们的笔画延长使之结合。

(3)、用造型或笔画上的互补:在许多文字中,文字间的造型存在着互补的情况,也就是文字之间互相“补缺”。可利用或制造这种特点来达到文字组合的统一。

(4)、挤压:这种方法一般用在数量较多的文字组合,为了使较多的文字看起来更加整体或更具造型感,可以将文字挤压变形并限定在造型内。目的是为了突出或强调其中某一个文字。

(5)、连接的环:一个带环的字母或文字可以和另一个带环的字母套在一起或延伸穿越,使之成为整体。

(6)、为空白区域添色:经常会有一些字母或文字令我们不好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字母放在一个框里,然后将空白区域添色,会得到想要得效果。

(7)、剪切:剪切掉字母的底部,文字的缺陷会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会促使消费者在这个设计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只要把说明文字放在下面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8)、叠加法:就是将一些字母的部分增大或缩小,零散而无规则地排列,排列时使文字的增大或缩小部分重叠,使这些不规则的排列具有整体感。这种版式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太死板。

字体选好后,再把品牌文字或群组的装饰文字看作包装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使其成为设计的一部分,让文字图形化。首先,应把包装中的文字面积化。通过单体文字的大小变化使文字形成大小不同的组合形成块面,在块面中,使单体文字形成点线面的布局。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包装版式的排版产生聚焦点和视觉冲击力。其次,利用文字本身或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空间,使文字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展示最佳的效果,表现的最好方法是利用空间正负形。可以利用编排后的负形和字体间及周边空白版面,添加能体现商品内涵的设计元素来与群组的文字结合,达到体现商品个性的目的。

3、品牌文字的商品内涵体现

这一点需特别强调:目前在经济的驱动下,很多商品的包装设计被归纳于整体商品营销的范畴内,这就注定了每件推向市场的商品都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包装中主体文字的创意设计和排版往往能突出商品的文化内涵,因为它能使设计极具商品文化个性和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如中国的茶叶在包装设计时可根据商品属性、产地、厂家、企业文化来突出设计“茶”这个字,通过“茶”塑造包装氛围,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让消费者直观清楚地将该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区别开来。

设计之前必须了解字面意思和品牌含义,它包含两个重要方面:首先要根据文字的意义及结构进行情节化、心理化的布局,借用图形化、符号化的处理。其次要注重人们长期运用文字过程形成的特殊心理――望文生义和依形联想的审美观,要将文字的“音”“形”“意”高度融合统一,使设计师和消费者达到共鸣,这是商品内涵体现的重点。

版式设计论文第6篇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内容是完全按照平面设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而设计的。平面设计专业的相关职业岗位,如海报、标志、广告、杂志、美编、画册、书籍、报纸、产品样本、网页、企业形象、招贴、挂历等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字体与版式设计的相关知识,因此,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以职业岗位需求设计仿真项目实训的针对性更强。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为例,教师在具体授课时把公司的一系列具体案例带到课堂中,模拟社会工作场景,真正让学生学习进入一定的工作状态,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样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学习的目标也更明确。除此之外,教师还设计一些仿真项目,如设计在线的一系列比赛项目、学生的创新课题等,当然这些完全依靠课堂时间是解决不了的,还需要课后在工作室由教师辅导练习。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高职学生的生源素质现状不甚理想,这在王康健先生的文章《试论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的教育美学》中“高职高专生源素质现状分析与思考”模块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基础差、能力弱、学习态度不积极、自控能力差等特点要求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其学习之外,还要有具体的考核标准,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学生实现主动与被动交互学习,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考核更应该有具体的量化考核方法。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的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考核方法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内容有基础设计分项、优秀经典案例学习分项、草图分项、项目实践过程表现分项、创新创意分项、习作分项、作品分项等,每个分项按一定的比例结算成绩。这种考核学生的方式相对科学,学生容易接受,也相对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对于作品的主观印象而对学生工作过程中的努力等客观存在因素的忽略,也减少对学生积极性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以工作室化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法

工作室化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法是近几年高校比较流行的方法,工作室作为教学的一个载体,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偏重于技术层面的学习。当然,每个学校的工作室都不同,呈现的教学形态也不一样,即使同一高校或同一系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工作室也不尽相同,唯一不可否认的是以工作室化制度培养人才的方法确实行之有效。工作室化教学是对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正常教学的有益补充,相对来说教学环境也更加开放,学生在较为放松的状态下学习需要的知识,也能更好地与市场结合。学生主要利用中午、晚自习、双休、节假日及其他一切没有课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实训学习。学生管理自己,自己掌控学习安排,工作室完全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进入一定的工作状态,主要形式表现如下:

1.以项目为载体锻炼学生能力

(1)外来项目外来项目主要是指教师将承接的平面设计社会项目带到工作室,指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可以极大锻炼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方面的能力。正如王康健先生的文章《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到的“高职高专学生作品创作思想的观念转变”中的一个方面,即“变‘习作’向‘作品’转型”,使这种创作活动组织产生具有社会性质、艺术性质、价值性质等的智力成果,这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学生自己在社会上联系的项目,属于初级阶段带有创业性质的锻炼,实训这些项目可以更好地与社会、企业有机结合,进行实战,充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夯实字体与版式设计的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更培养了学生面向市场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2)校园内服务化项目校园内服务化项目主要是校园内学生会、学工、校园活动、竞赛等多方面的海报、标志设计,属于服务性质的项目,工作室承接此类项目对于锻炼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方面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2.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激情在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的课中、课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平面设计比赛,部级、省级、市级、校级,政府主办的、协会主办的等。教师将其参赛启事一一收集并打印出来,张贴在工作室的墙上,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比赛参加。对于获奖的学生,学院和系部每年都会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很容易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晚自习、节假日里学生都会在工作室内辛苦劳作。对工作室制度的探索无形中营造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而且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也容易出成果,学生能力得到平稳提升。

3.大学生创新课题导师制辅导,构建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每年教师可以带领一批学生组成团队,共同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沟通、协作。项目分工明确,遇到困难大家互帮互助、解决问题。教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既加强了知识技能的学习,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学之间的友情。项目所培养的团体意识、合作交流的精神也是以后就业单位所需求的人才素质。教师“导”得有技巧,也很艺术;学生“学”得很自然,顺理成章,觉得字体与版式设计知识学起来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4.合理评价艺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字体与版式设计工作室必有其一定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方式。以工作室平台、实训项目为载体,配合正常的课程教学,其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杜绝一些影响学习的因素存在;要让学生学得其所,正确地评价对其是一种促进和鼓励。工作室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运用自身的行为,尤其是语言艺术,真诚、生动地从各个层面教导、影响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服、打动学生,感化学生,才能真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版式设计论文第7篇

1、版画的诞生

版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于远古原始社会。最早的形式便是原始人类以手拓色印于岩洞的类似游戏的活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一种以在陶体印压几何装饰纹样而得名的几何印文陶。陶体上的几何形纹样,是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摁印上去,然后烧制。这些属于新石器时期先民的“印刷”尝试。中国古代的封泥、图章以及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可以说是雕版印刷的重要历程,尤以画像石、画像砖最为典型,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其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社会风俗和社会生活的场面,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的则描绘了神话故事,但最主要的是宣扬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和古代圣贤的典故,如闵子骞芦衣顺母画像石,展现闵子骞以德报怨,孝顺后母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当时的“公益招贴”了。随着墨、纸等印刷材料依次出现(商代已经出现人造墨,周代,墨已经被广泛使用,秦时期固体墨开始使用,公元六世纪墨已经应用于印刷,并推动印刷术的发展;西汉时出现草纸,品质低劣,上流社会不认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中国古代雕版版画的出现,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版画起源于印刷,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版画起源国,迄今为止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且保存完好的版画作品为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扉页画》早于西方至少五百年。早期版画的复制性已经成为艺术界公认的事实,然而中国传统版画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种版画形式,而是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法。中国的传统版画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其深埋地下的根系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印刷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伴随着中华文化的诞生而萌芽,随中华文化发展而成熟,是一门一刻也没有离开文化熏染的古老艺术。

2、招贴与版画的溯源

正如德国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所说,艺术品的社会影响力,往往更多的是取决于复制传播,而不是技术本身。招贴和版画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注定了相互依存。造纸术的发明,是雕版印刷极为重要的一环,东晋桓玄帝曾令废简用纸,纸的应用日益普及,自此,中国人就开始用纸这一媒介传播信息。这种传播的媒体被称之为“告示”,这便是中国古代的招贴。在这些招贴中有些是直接手书或手绘完成的,随告示张贴数量及范围的不断升级,直接手书绘制已经无法满足招贴量的需求,于是推动了雕版间接转印招贴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山东济南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印刷实物———刘家针铺的铜版广告,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铜版上雕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题及白兔捣药的图案,图案两侧注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招贴下方甚至附有较为完整广告文案。招贴构图工整图文并茂,既有象征店铺标志的捣药白兔,又有宣传产品质量和售卖方法的广告语。这副铜版画招贴比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印刷广告———1473年英国的第一个出版商威廉•凯克斯顿为宣传宗教书籍而印刷的广告还早四百年。明清时期,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文化领域的繁荣活跃,对于出版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成就了版画的鼎盛时期。明代的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所涉及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各地形成了各具刻印风格的刻书中心,如安徽徽州、江苏苏州、南京、福建建阳刻书中心等。也可能源于竞争,各地书商特别注重利用精美的版画吸引读者。明万历年间书籍版画出现了群采纷呈的局面,众多优秀刻工、画家投入到书籍版画的创作中。这些繁花似锦风格各异的版画作品以小说、戏曲插图的形式深受社会欢迎,对于当时文学作品的传播、普及以及加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广告作用。其中以元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最具代表。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宋代逐渐兴盛,也奠定了另一种招贴艺术———木版年画。比较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此外还有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陕西凤翔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广东佛山年画等。这些传统年画都具有招贴的艺术功能。因为木版年画除了满足美的欣赏外,也是传达民间文化生活“辟邪纳福”、“欢乐吉庆”一种招贴设计(《平面招贴设计艺术》作者:季阳)。直至今日,年画仍然在招贴设计中刮起阵阵“中国风”,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1866年,法国画家、设计师朱尔斯.谢雷特在其印刷厂设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石版招贴,而被誉为“现代招贴之父”。这张石招贴作品的问世象征着现代招贴的诞生。20世纪初期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对招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来自于画家为自己的画展制作的木刻风格的招贴作品,这些作品以强烈的黑白对比、错综的线条以及具有表现力的刀法运用来诉说创作主题。这些夸张的表现形式无疑深深触动了人们感官。在设计领域,表现主义招贴风格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二、招贴中的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1、招贴中的凸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凸版画是最古老的印刷术之一,原理也较为简单,就是将不需要印刷的地方用刀刻去,并将油墨上于刻制后平板上凸起处,并转印到纸张上即可。其中,手工雕刻的木刻版画是最为常见的凸版。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技艺通过伊斯兰传遍欧亚,并随着十五世纪造纸的工业化发展,使得雕版印刷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成像语言,承载着传达各种信息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凸版版画常会选择有肌理表面的材质进行印刷,如衣服、地砖或其他具有特殊纹理的表面。这种创新也是招贴设计的本质要求,肌理效果是招贴设计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艺术语言。肌理效果作为美的要素之一,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性,这一点在版画和招贴创作设计中被高度重视,也成为两种艺术形式的重要纽带。版画招贴的制作主要因其创意主题及风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木板,实际上,除了木板板材之外,几乎所有不同性质的媒介都会为设计师带来创作的灵感,如橡胶、塑料、复合材料,甚至包括人的指纹,这些材质具有光滑、柔软以及特有的肌理等特性而更加利于即兴创意。

2、制版与招贴风格

首先从现代招贴的发展与制作来看,与版画的历史是有重叠的一段经历,20世纪20年代招贴作品多以绘画为主,这一阶段的招贴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这个时期很多的招贴设计工作都是由版画艺术家来完成。版画家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体现在招贴作品当中,在国内外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黑白版画招贴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现了版画的艺术魅力又承载了招贴的传达功能及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1)以黑白块面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作为版画招贴,在版面的刻制上以两种方式比较多见,一是阴刻,在黑底上刻白纹;一是阳刻,在白底上留黑线。一般来说,刻制白线较为简单便利,所以这种方法刻制的招贴版画比较多见。黑白作为最单纯的色系,具有宽容的特点而荣登极度色彩境界。黑白对比色本是木版画表达大千物象常用的视觉语言,渐渐受到众多平面设计师的青睐。黑白块面的静谧、简洁、单纯也是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极力主张的设计创作理念。他的招贴作品多以块面表现为设计基调,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2)以线条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表现“黑线”要更困难一些,在制版的时候既要考虑造型又要模仿手绘的效果,这就要小心谨慎地对待线条两边的刀法处理,并且要将线条外侧的区域铲平。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招贴作品《怒吼吧,中国》,是20世纪30年代反帝救亡热潮中的经典力作。作品采用阳刻技法,表现一个被蒙住耳目,紧紧捆绑受尽屈辱的男人躯体,招贴运用犀利的刀法把因奋起挣脱枷锁,而扭曲的肌肉和躯体的线条展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作品所具有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不同质感的线条表达,在人们的情感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版画招贴通过线条的处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强烈的视觉反差对招贴的主题给予直白而又微妙的诠释,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招贴艺术,这也许就是设计师一直钟情于它的原因吧。

3、印刷与招贴特色

印刷可以看成制版的衍生,尤其作为具有招贴功能的版画,印刷更是展现其最终效果的重要形式。在彩色凸版印刷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减版套色法,前后版色彩叠印,形成混合色的方法;另一种是多版套色技术。上世纪初的套色版画招贴对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波普”艺术产生较大的影响。设计师在社会变革,流行文化当道的背景下,更加关注视觉语言的活力。采用最常见的视觉形象作为创作元素。下图为波普艺术家创作的招贴作品《新的希望》采用多套色制作的招贴。

4、招贴中的凹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凹版是通过雕刻或腐蚀的方法制作金属溯到旧石器时代的阴线雕刻、石刻、骨刻。最初的金属版画是金银工匠们通过拓印的方式来进行金属上的图案设计。随着化学的进步,设计师开始尝试用腐蚀的方法进行雕刻,这种雕刻作品的线条更加细腻流畅,可以表现更为丰富的招贴艺术作品。凹版的制作更加注重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能将创意和构思通过蚀刻的方式表现出来,需要熟悉材料的特征和熟练地掌握工具。刻针和画线刀能表现精致细密的平面设计作品,在招贴作品的表现中,一些电动工具、钢丝绒、砂纸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肌理效果,这种艺术创作的微观形式在招贴设计中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在审美还是视觉传达的功能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当代的很多平面设计作品经常会使用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非酸蚀制版技术,其中生肖邮票的设计制作就是采取了凹版线雕的传统方式刻出,由于线条精细,传统纹样的细节均能完美表现。除了邮票以外,各种纸币的平面设计也是属于线雕图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