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合集7篇)

时间:2023-02-28 15:52:23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第1篇

根据医院、护理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部署,在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当中,本人对照党章、廉政准则、改进作风要求、群众期盼、先进典型进行了“五对照”剖析,现将剖析材料总结如下: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党章对照方面,对于新党章的新特点、新要求把握不透,理论学习有待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对于党员的要求也出现许多新变化、新情况,自身对于党员身份自身要求还不够高、标准还不够严,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十八大后修改的新党章的新特点、新要求还存在着一些把握的不够准确、透彻的地方.

(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在当前日常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重“工作”轻“反腐”、重“一时”轻“长期”的错误思想,片面地认为自身与反腐关系不大,反腐倡廉工作只要平时多讲讲、多查查就会没问题,对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缺少从全局工作的大环境中的思考、谋划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

(三)是在群众期盼方面,存在对于护理人员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还不够强的问题不够重视.在对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群众等方面下功夫不够多.

(四)在改进工作作风要求方面,对贯彻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要求的贯彻落实还不够严密,工作主动性不足,超前服务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部分工作满足现状,缺乏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工作中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理清思路,自觉接受群众的意见,在工作中既要做到坚持原则,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二)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清职责,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善于学习,永不懈怠.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制度,侧重于学习有利于提高的业务知识水平知识,自觉、刻苦地钻研本职工作,提高各自综合素质,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三)坚持解放思想,胸怀全局,加大工作力度、深度.要通过学习,开拓视野,结合实际,对出现的问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坚定信心和决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创新能力.加强责任强化职能,立足本职,牢固树立“小岗位,大贡献”的意识,在思想上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感情上贴近群众,顺应民意、为民谋利.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同时,要以实现学习方式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手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最终实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

医院护士党员自我评议对照检查材料2 2013年9月5日,学院召开了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员大会,医院党委胡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阐明了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总体要求,以及工作布置……通过学习相关的学习材料,使我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是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而脱离群众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根据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现就“四风”问题,结合党章和活动要求,作自我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水平不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够强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不高,特别是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往往是把学习理论给冲掉了.二是学习制度坚持不够好,强调工作忙、压力大,事务性工作多等客观因素,缺乏对理论学习的持之以恒的精神.三是没有把握好学以致用的关系,往往以为学习是虚的,是任务,忽略了理论学习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工作之风不够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一是接到工作任务,有时存在应付过关的想法,特别是在工作任务多、压力大、上级布置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抓的工作时更是如此.二是对有关政策法规研究不够,存在工作方法简单,医患间沟通不够,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的现象.三是创新意识不够,对一些工作存在等上级下文件才做的思想.

3、群众意识不够,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够一是未能完全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上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不够重视关心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要什么,缺乏全心全意为广大病人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联系群众不够广泛,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少,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不够.

4、勤政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够.

一是有些工作不够扎实,存在让人代劳的现象.二是存在讲“面子”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学习,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

2、世界观的改造不够自觉,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全局意识、群众意识少了,创新意识淡薄了.

3、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指导工作主观意志多,为群众想的少,做得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和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注重强调调查研究,坚持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倾听各种意见,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地位,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追求享受、不奢侈浪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第2篇

关键词:解剖学;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1课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基础课为培养目标服务,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解剖学作为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专业术语多,信息量大,学生难学难记,加上学生一入校即学习这门课程,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均不适应。解剖学教材内容滞后,无法完全适应临床护理要求。如何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解剖学教学改革,满足临床护理需求,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2],这是当前解剖学乃至整个医学基础课面临的教改问题。

2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问卷调查

本着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宗旨,本教研组成员多次集中讨论并在相关护理专业教师、临床护理专家的指导下,精心编制了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调查问卷。

2.1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两种调查法,通过随机访问对值班护士进行调查,内容为护理工作相关的解剖学知识。问卷共设计题目40道,大多数题目为不定项选择,根据护理工作实际需要选择。本次调查问卷统计得到的数据真实反映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解剖学知识的需要和应用情况,为我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2.2调查对象

周口市中心医院(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周口市中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等大型医院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儿科等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

2.3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9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2.8%。

2.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举例

问卷首先调查“在护理工作中运用到的解剖学知识哪个系统占的比例较高”,以了解整个解剖学各系统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为压疮、心肺复苏等三十多个在护理工作中用到的相关解剖学知识,并挑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压疮是基础护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压疮有关的骨性标志也是解剖学运动系统的重点内容。一直以来,学生反映运动系统中骨的学习内容枯燥,骨的形态结构描述名称繁多,对于刚入医学院校的新生来说学习起来较困难,对于解剖学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由图1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临床易发生压疮的解剖学部位的顺序依次是:骶正中嵴、外踝、肩胛冈、股骨大转子、腓骨头。骶正中嵴、外踝结构位置表浅,由于病人长期卧床不变而受压,易使其周围软组织缺血坏死,在护理工作中应加以重视和保护。通过对三十多个护理工作中用到的解剖学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许多临床护理中常用的解剖学知识点学生掌握得不好;许多教师课堂上一再强调的内容却是临床护理中很少用到的。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改革就显得非常紧迫。问卷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改革方向和思路。

3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3.1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学习领域

3.1.1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

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就要根据专业领域不同把护理职业岗位(群)分解为具体护理工作岗位,如骨外科护士、康复科护士、消化内科护士、普外科护士、呼吸内科护士、妇科护士、产科护士、泌尿科护士、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胸外科护士、五官科护士、神经内科护士、神经外科护士、内分泌科护士等。选取不同护理岗位所从事的典型护理工作任务,如骨外科——压疮护理、消化内科———鼻饲法、呼吸内科———气管插管、产科———分娩的护理、泌尿科———男性导尿术、心血管内科———心肺复苏和建立静脉通道及脑卒中的护理等。

3.1.2学习领域转换

将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掌握的解剖学相关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具体解剖学学习领域,每一个解剖学学习领域即教学内容的具体知识点,再分解为不同的学习任务,最后根据学习任务设计具体教学方案。

3.2整合课程内容,改革课堂教学

3.2.1整合课程内容,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辅助教材

打破解剖学教学传统学科本位的观念,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实际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提炼和整理出适合护理专业的、与临床护理需求密切相关的解剖学内容,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辅助教材,将其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解剖学的辅导资料及实验课的重点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辅助教材把每个系统设计成教学模块,又将每个教学模块分为若干个护理工作过程,再把护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导入相关解剖学知识,并配套实验操作和精选习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辅助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思路,共选取工作任务89个、实验操作18项、精选习题301道。

3.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堂教学

改革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教学模式[3],形成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工作任务驱动,把护理工作中所需掌握的解剖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

3.2.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实验教学

改革实验教学,举办解剖学知识与技能竞赛等活动,注重实验技能培训和考核,着重提高学生对活体、标本及模型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对接,并编写配套实验指导书籍。

4体会

打破传统解剖学系统化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保证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有效衔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

作者:史杰 雷有杰 王珂 单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S].国发[2014]19号.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第3篇

1.1风险管理实施

1.1.1成立急诊剖宫产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高年资专科护士3~5名为组员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对急诊剖宫产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汇总成册,制订该类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护理计划,制订护理规章制度并指导落实,负责护士的培训和考核,同时负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的解释和处理事宜。

1.1.2制订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规章制度和流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订急诊剖宫产的护理规章制度和流程,主要涉及接诊、风险评估、风险告知、术前准备、转送及交接、各种护理操作常规、术中及术后护理、胎儿护理、健康教育等。

1.1.3强化对急诊剖宫产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要求科室所有护理人员有“风险无处不在”的意识,对每一名急诊剖宫产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尽可能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防范,尽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落实到个人。

1.1.4强化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意识严格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注重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多交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解除其后顾之忧。

1.1.5培养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每名护士均进行急救护理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急救药品及器材的位置、使用方法,掌握基本急救技术,并且考核达标后方能上岗。同时,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风险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沉着应对。

1.2观察指标采用自制护理综合评分量表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进行护理综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4.208,P<0.05),出院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χ2=36.858,P=0.000)。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8%)较对照组(9.2%)显著降低(χ2=34.890,P=0.000),护患纠纷发生率(0.3%)低于对照组(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28,P=0.1053)。

3讨论

急诊剖宫产患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安全。该类患者从接诊至出院的整个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均潜在不确定性护理风险。然而,护理风险是可以防范的。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积极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还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急诊剖宫产的风险管理应规范化、科学化、个体化,首先应建立管理组织,成立急诊剖宫产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负责规章制度的制订和落实,完善风险防范措施,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要严格要求,科学管理。其次,要充分对每名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潜在的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防范措施。另外,要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应具备熟练的急救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风险管理应涉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细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体会,对急诊剖宫产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细致、科学。同时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更加明确,出现不良事件时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系统化培训和考核,使整个护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各项护理工作更加流畅,在面对急诊剖宫产患者时能够真正做到急而不乱,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投入到各项护理工作中,能够尽量减少各个护理环节的潜在风险。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多沟通,能够相互理解,融洽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第4篇

1护理的概念及社会现状

美国护理学会1980年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现今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日趋交叉渗透,护理学科也呈现综合化和全面性发展趋势,护理人员的技术工作也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照顾”或只与血管打交道,他在健康保护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护士的素质、价值以及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所起的作用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护理范围增大、内容增多、水平增高和时间延长等等。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精心安排。

2革新教材

张善强等[1]在“菲律宾护理解剖学教学浅析”一文中阐述了菲律宾护理解剖学教学方式。笔者发现张等提到“菲律宾护理解剖学课程不拘泥于一本固定教材,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添加其它教材的优秀内容”。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锦上添花”,有针对性的编写真正属于护理专业的解剖学书籍。笔者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紧密联系临床,重点突出;②适当添加部分局部解剖知识,如:人体结构层次配布、胸壁结构安排,臀区结构层次特点等等,不能仅局限于系统解剖学知识点;③对神经系统的内容安排进行调整:以周围神经系统为主,以中枢为辅。通过给护理专业学生适当添加少量解剖操作的实验课内容,既掌握了局部结构关系,亦锻炼了操作能力,对临床护理工作建立足够的自信心。

3教学方法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各高校解剖老师教学方式基本类同,如:PPT教学,实验标本观察,并配合多媒体、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近年我室还采用了新的拓展性教学方式——对学生24h开放的数字化3D标本虚拟教学,促使尽可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对有关PBL教学模式的思考。PBL教学模式是由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1969年首创。它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围绕现实案例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2]。笔者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一经问世,各大高校各个专业都争先恐后实施,并高谈其优越性和带来的正面影响。仔细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量体裁衣,并非所有专业所有课程都适用该教学方法。护理解剖教学就不甚合适。我校像其它多数高校一样,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是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要实行PBL教学方式,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才能有目的的围绕问题进行网络查询、形成观点并讨论,而我国的医学生包括护理专业学生在内高中毕业直接进入医学领域,并不具备医学基础知识;此外,学生刚刚从十几年的“你讲我听”环境中来到略显开放的高校并不能尽快适应这种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式。因此,PBL在我国高校的医科院校低年级阶段实施可行性并不乐观或者说很难实施:课堂上学生不会讨论,也不敢讨论,更不用说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了,于是结果变成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总结问题。经过实践,笔者针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状况,将PBL教学方式稍做修改:可以将一学期分3个阶段:①开始阶段授课时,每次课堂均以临床案例篇抛砖引玉讲解课堂内容,并做相应知识的延展。这一阶段中,案例选取很重要[3];②中间阶段,布置作业,独立查资料,独立完成作业;③最后阶段,可开展课堂后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这样循序渐进,使学生一方面在一学期的时间内快速适应大学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学会带着问题进图书馆,独立解决问题。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与大家分享。

4革新考核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常采用的考核形式即期末考试,该学科是否过关拿到学分,期末成绩具有决定性。因此,学生平时不努力,全靠考前突击,考过之后,很快对学习的内容变得很陌生,如此各门学科最后都学的很不扎实,进入临床工作,导致基础差,基本功不过硬等现象。这与我们培养人才的最初目标显然有些差距。近年我室推出了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局部解剖学教学的考核新形式——形成性评价体系,即将平时成绩纳入到期末总评中来,平时成绩包含了学生实验课表现情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精神)、实验报告、网络作业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护理解剖学科终成绩也不能一锤定音,需要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总和。但平时成绩如何设置尤为重要。为了能够促使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建立独立工作思考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够建立良好的职业责任心,我们将上述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平时成绩可如上所述的分阶段教学样,第1阶段授完课之后行第1次正式考试,标本考试或理论考试,占期末终成绩的25%;第2阶段结束后随堂考试,题目可以安排与临床有关的案例来分析形态结构之类的题目,可查资料,占终成绩的20%;第3次考试即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形式,占终成绩的50%;尚有平时的出勤和上课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占5%。通过近年的护理课堂实践,学生带有一定的压力,上课期间积极努力,很快便养成了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效果明显。除了上述诸方面,伴随而来的当然还有一些其它问题,如学时安排的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课时调整、实验操作课时安排等等。教学内容计划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线路,需要始终贯穿针对临床护理专业,培养能够满足临床护理的实际应用和良好的操作技能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根据我国现状,我们需要客观的评判新教学方式,特别是国外新教学手段,不能盲目挪用。因此,一本合适的护理解剖学教材,通过应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同时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使我们的护理解剖学教学质量真正上一新台阶,为我国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作者:朱淑娟 盛华均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善强,姚立杰,沈雷.菲律宾护理解剖学教学浅析[J].解剖学研究,2015,37(4):306-308.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第5篇

【关键词】 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护理专业学习解剖学的目的是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准确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临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课程体系转变,革新教材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培养跨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

1 大胆革新解剖实验指导,突出临床应用特色

首先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根据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特点,自编实习指导,突出与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内容,如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与注射、穿刺、插管和切开技术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操作中的解剖学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如操作部位的选择、结构层次、毗邻及角度和深度的掌握,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加强与护理专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护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70 %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其中抢救技术100 %与解剖学有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多种技术操作,操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而准确性、合理性是和解剖学密不可分的,因此护理专业的解剖课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把学与用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解剖教学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探索的课题之一。

体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是临床操作中非常关键的定位标志,实验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在活体触摸体表标志的能力,并把触摸体表标志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把护士的素质教育融于标本观察的实践中,教会学生在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的同时,要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体上观察、触摸、辨认这些标志性结构[1]。这种从标本到自身,从自身到标本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避免了单纯的机械记忆和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临床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3 培养学生在标本上演示护理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操作,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可以在模拟臀大肌注射时用注射器向穿刺部位注射染料,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解剖操作,观察染料的分布情况,注射针扎入的深度及针头与臀区血管、神经的关系。操作结束后请大家总结臀肌注射的最佳部位、深度、角度及易损伤的血管和神经。模拟临床护理操作要注意防止学生片面追求操作练习,忽略解剖的结构观察。

4 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在实验课教学中,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如在讲授肝门静脉系统解剖时,引导学生就临床肝硬化治疗新进展、肝门静脉系统与临床肝硬化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的解剖解释等多方面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并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形成一系列系统知识。

5 适当应用多媒体小结学习内容

在每节实验课结束前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小结,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比课本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多媒体素材,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及感受,较好地解决口头讲授和板书无法实现的教学重点、难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6 改革考试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课程结束考试时将传统的笔试为主改为笔试加技能考核,笔试占60 %,技能考核占40 %,主要内容包括在活体上进行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的定位;以同桌的同学为对象,准确的在活体上触摸和指出题目要求的内容;在标本上演示及叙述局部操作的解剖学要点。每个学生从十个内容的试题中抽取一道题,当场回答,老师按学生掌握的程度打分。对于还未掌握该结构的不得分,对于不能正确触摸或指出结构者,给一半分,回答正确者为满分。在考核后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场纠正,至其正确掌握为止。这种现场考试的方法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活体资源和教学标本的应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能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训练,调动了学生观察标本、模型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剖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通过以上多方位的护理解剖实验教学改革,使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第6篇

数学

【关键词】  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护理专业学习解剖学的目的是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准确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临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课程体系转变,革新教材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培养跨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

1 大胆革新解剖实验指导,突出临床应用特色

数学

首先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根据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特点,自编实习指导,突出与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内容,如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与注射、穿刺、插管和切开技术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操作中的解剖学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如操作部位的选择、结构层次、毗邻及角度和深度的掌握,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加强与护理专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护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70 %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其中抢救技术100 %与解剖学有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多种技术操作,操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而准确性、合理性是和解剖学密不可分的,因此护理专业的解剖课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把学与用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解剖教学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探索的课题之一。

体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是临床操作中非常关键的定位标志,实验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在活体触摸体表标志的能力,并把触摸体表标志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把护士的素质教育融于标本观察的实践中,教会学生在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的同时,要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体上观察、触摸、辨认这些标志性结构[1]。这种从标本到自身,从自身到标本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避免了单纯的机械记忆和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临床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数学

3 培养学生在标本上演示护理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操作,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可以在模拟臀大肌注射时用注射器向穿刺部位注射染料,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解剖操作,观察染料的分布情况,注射针扎入的深度及针头与臀区血管、神经的关系。操作结束后请大家总结臀肌注射的最佳部位、深度、角度及易损伤的血管和神经。模拟临床护理操作要注意防止学生片面追求操作练习,忽略解剖的结构观察。

4 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在实验课教学中,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如在讲授肝门静脉系统解剖时,引导学生就临床肝硬化治疗新进展、肝门静脉系统与临床肝硬化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的解剖解释等多方面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并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形成一系列系统知识。

5 适当应用多媒体小结学习内容

在每节实验课结束前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小结,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比课本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多媒体素材,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及感受,较好地解决口头讲授和板书无法实现的教学重点、难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6 改革考试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

除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课程结束考试时将传统的笔试为主改为笔试加技能考核,笔试占60 %,技能考核占40 %,主要内容包括在活体上进行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的定位;以同桌的同学为对象,准确的在活体上触摸和指出题目要求的内容;在标本上演示及叙述局部操作的解剖学要点。每个学生从十个内容的试题中抽取一道题,当场回答,老师按学生掌握的程度打分。对于还未掌握该结构的不得分,对于不能正确触摸或指出结构者,给一半分,回答正确者为满分。在考核后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场纠正,至其正确掌握为止。这种现场考试的方法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活体资源和教学标本的应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能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训练,调动了学生观察标本、模型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剖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通过以上多方位的护理解剖实验教学改革,使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台阶。

数学

【参考文献】

护士个人剖析材料第7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护理专业学习解剖学的目的是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准确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临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课程体系转变,革新教材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培养跨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

1 大胆革新解剖实验指导,突出临床应用特色

首先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根据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特点,自编实习指导,突出与临床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内容,如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与注射、穿刺、插管和切开技术相关的局部解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操作中的解剖学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如操作部位的选择、结构层次、毗邻及角度和深度的掌握,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加强与护理专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护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70 %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其中抢救技术100 %与解剖学有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多种技术操作,操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而准确性、合理性是和解剖学密不可分的,因此护理专业的解剖课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把学与用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解剖教学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探索的课题之一。

体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是临床操作中非常关键的定位标志,实验课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在活体触摸体表标志的能力,并把触摸体表标志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把护士的素质教育融于标本观察的实践中,教会学生在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的同时,要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体上观察、触摸、辨认这些标志性结构[1]。这种从标本到自身,从自身到标本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避免了单纯的机械记忆和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临床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3 培养学生在标本上演示护理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操作,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可以在模拟臀大肌注射时用注射器向穿刺部位注射染料,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解剖操作,观察染料的分布情况,注射针扎入的深度及针头与臀区血管、神经的关系。操作结束后请大家总结臀肌注射的最佳部位、深度、角度及易损伤的血管和神经。模拟临床护理操作要注意防止学生片面追求操作练习,忽略解剖的结构观察。

4 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在实验课教学中,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结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如在讲授肝门静脉系统解剖时,引导学生就临床肝硬化治疗新进展、肝门静脉系统与临床肝硬化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的解剖解释等多方面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并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形成一系列系统知识。

5 适当应用多媒体小结学习内容

在每节实验课结束前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小结,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比课本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多媒体素材,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及感受,较好地解决口头讲授和板书无法实现的教学重点、难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6 改革考试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课程结束考试时将传统的笔试为主改为笔试加技能考核,笔试占60 %,技能考核占40 %,主要内容包括在活体上进行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的定位;以同桌的同学为对象,准确的在活体上触摸和指出题目要求的内容;在标本上演示及叙述局部操作的解剖学要点。每个学生从十个内容的试题中抽取一道题,当场回答,老师按学生掌握的程度打分。对于还未掌握该结构的不得分,对于不能正确触摸或指出结构者,给一半分,回答正确者为满分。在考核后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当场纠正,至其正确掌握为止。这种现场考试的方法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对活体资源和教学标本的应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能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训练,调动了学生观察标本、模型的积极性。这对于解剖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方法学基础。

通过以上多方位的护理解剖实验教学改革,使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