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荷塘月色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3-02-27 11:17:05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海,等等

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

2、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

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三、深入句子: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8.“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9.“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10.“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1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1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13.“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荷塘月色教案第2篇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班级,整体基础不太好。这是我设计的一堂“家常课”。本课堂旨在介绍散文的欣赏方法,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特色。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阅读和作者行文意图等方面展开讨论话题。教学中,我就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并带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读这篇散文。

二、教学主题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明确自己的思路,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心路、散文特色和散文特殊之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优美散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三、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摸语言”,过去总是老师在揣摸,学生在接受,学生实际并未调动起来,所以我试图通过学生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来感知品味。

我准备了配乐朗诵的录音,旨在通过录音范读让学生“走近”荷塘,而在进入教室后改变了主意,与其通过录音,干脆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是在交待散文的特点和结构之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

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的名,让她朗读全文。这个学生朗读能力在班上是教好的,但朗读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体现出朱自清先生的情感。接下来,我播放了录音,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比较录音与那位同学在诵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录音中有的读得轻缓,有的顿挫?”

随后,学生甲答:“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我顺势提问:“体现什么情感?”并强调,学习散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正是散文整体感知重要的一环。

“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学生乙说。

学生丙不相信的神态:“可是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啊。”

“但是,作者分明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我提示。

几个学生争辩:“朱自清只在文章第一句交待了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描写的景色都是宁静的。”

我又问:“者为什么要写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且是在文章的第一句?”

这时,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继而开始了讨论。

一个学生突然说,“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他是看着参考书说的。现在各种参考书很多,我以为参考书在学生中的大量使用有部分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与其禁绝不如好好引导和鼓励。

我问道:“为什么它是文眼呢?”

这个学生只顾埋头区看参考书。我没有让他再念参考书上的现在答案,更没有阻止他别看参考书,而是表扬他能够去查找资料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自己要主动学习,不能被动学习。此时,教室里一时也有些沉闷。随后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去理解,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四、教学中讨论结果

我又提问了几个问题。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是矛盾的呢?作者为什么会到荷塘去呢?

“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

学生的思维明显又活跃起来,思路也逐渐清晰。我又问:“那么作者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老师,请问,作者为什么心里会不宁静呢?”那位朗读了课文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趁势说到,我就这一点带领学生就课文展开了学习。

五、分析与反思

本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再放录音的突然转变,我发现我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由于我的工作经历不长和工作经验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以为有这几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动起来”;二是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三是让学生去整体感知,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说满意,我在备课时,特意准备了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散文《荷塘月色》的,并且结合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展开。当然,有些问题是顺势而提,是学生在帮助我提问,言传在意会之后,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但也是这里让我感到一些不足,问题基本上是我提出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荷塘月色教案第3篇

《荷塘月色》写作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语文课文《荷塘月色》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课本第一课 荷塘月色

2.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文解读

3.荷塘月色读书心得3篇

4.荷塘月色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5.高一语文课文《荷塘月色》教材视频

荷塘月色教案第4篇

语文界对《荷》文主题长期争论、莫衷一是。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参中是这样概括的:“对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有人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种状况的形成归因于《荷》文借景抒情、含蓄达意的写法,因为这些景物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又面显出个别事物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更早的教参对其主题的概括是:《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的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这大抵是“阶级论”派评论家的看法吧。作者在出静后对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不满的,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愁苦心境。联系《荷》文写作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作者去荷塘的小煤屑路上的内心独白,得到这样政治性很强的“机械反映”式主题是不足为怪的。不着眼总体结构,只从局部甚至某个角落去提炼文章主题,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笔者认为,着眼于总体结构,准确地把握其重心部分,是准确理解散文主题的有效途径和正确方法。

关于《荷塘月色》的结构,金志华先生的“圆型”说是教广泛接受的认识。金先生把《荷》文的外结构(指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和内结构(指作者夜游荷塘时的情感脉络)都理解为圆型。他说:“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部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型。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灵历程的需要。”那本篇文章的哪一部分又是全文结构的重心呢?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很自然的把集中描绘荷塘月色图的第四至六段当作集中传达主题的重心部分,说其中渗透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人更看重第三段作者的内心独自,因为这是全文直抒胸臆的部分。但我以为这两处都不是,其结构重心应该在它的后半部,即作者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和对《采莲赋》《西洲曲》的引述,表达作者借感今怀古追求自由、和谐、美好、安宁的理想社会生活以逃脱严苛现实的愿望。

为什么这样抓文章的结构重心和主题呢?

首先,从全文的情感脉络看。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出了作者夜行荷塘的起因,在通往荷塘的小路上的内心独白具体展示了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接下来的写自己沉浸在朦胧静谧的荷塘月色是为了获得暂时的心灵减压。片刻的逍遥并不是作者全部的情感,蝉鸣蛙噪将作者从小睡中惊醒也就很正常了,但美丽的荷塘月色为作者展开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提供了联想的基点。作者灌注其中的欣喜颂扬之情也远过于“荷塘月色”。用古代江南采莲盛景寄托自己超脱现实的理想生活是顺理成章的。

荷塘月色教案第5篇

一、主体与背景的转换

在摄影学中,主体是照片内容的中心,必须占据突出的位置,背景是画面上主体后面的景物,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用以衬托主体和渲染画面气氛的陪衬物; 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原则是:主体要求突出鲜明,背景要能突出主体,丰富主体的内涵;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的方法是:运用景深使主体清晰,背景残缺不全,或模糊不清;陪体、背景的清晰度不超过主体①。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是描摹景物的高手,写了在特定的环境下的荷塘,月色朦胧,荷姿绰约。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的月色,两者水融、难以拆分。而朱自清偏偏要拆分景物,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②,先写月下的荷塘,荷塘为主体,月色为背景;再写荷塘的月色,月色为主体,荷塘为背景,足见作者写法的细腻高超。这种拆法把背景与主体巧妙地转换,以虚衬实,以虚补实,暗合了摄影技巧。

且看第4自然段对月下的荷塘的描写 。以荷塘为主体,月色为陪衬,笔下的荷塘清晰突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描写荷塘的景色。先从荷叶写起,再写荷花、荷香、荷波,以及荷下的流水,逐一写来,层次井然。那些神奇美妙的比喻,联想奇妙,情趣雅致,形象而贴切,耐人寻味,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的享受。字面上,并不见月色,但月色却隐于背后,虚化为背景,但那些关于荷塘的描写,怎能离开月色,哪一样景物不与月色相关呢?写荷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荷花像珍珠,像星星,只有月下的景物,才有这般晶莹可掬的闪光;整个荷塘的情景,不用比喻难以描摹,作者比道:“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个比喻,取其光亮、神速,这光亮,把月光写进去了,可谓不是月色,全是月色。

第5自然段写荷塘的月色。作者调换光圈,将荷塘化为背景,月色成为主体。荷塘变得模糊起来,虚化起来,月色渐渐清晰。然而月色是难以孤立地存在的,对它的描摹需要借助于陪衬物来表现。朱自清将荷塘与月色,背景与主体,融汇得自然天成,恰当地表现了背景与主体的关系。“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轻轻地揭开浮在荷塘上的月色,让我们看清了月色的面容,原来是荷塘上轻浮着的“雾”,是挂在叶子和花上的那一层“牛乳”,是笼着轻纱的“梦”。荷塘作为背景,躲在月光下作陪衬,它是朦胧的,模糊的。这幅以月色为主体、以荷塘为陪体的摄影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种如仙似梦的美景。

月下的荷塘清幽高雅,荷塘的月色素淡朦胧。作者拿着摄影机不断地调整光圈,变换景深,时而把荷塘变为主体,满塘的荷花立刻变得熠熠生辉,变得灵动起来。而月光则缄默不语,巧妙地为荷塘作陪衬;忽而月光成为画面的主角时,她在荷塘上如仙女般翩翩起舞,尽展风姿,而荷花甘作绿叶,变得朦胧模糊。作家把同一个景物“拆开来拆穿来分作两次描写,并不是生硬地割裂描写对象”③,而是在主体与背景的转换中,对荷塘与月色两种意向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从而使得这幅“摄影”作品,内涵丰富、细腻。

二、黑白颜色的搭配

彩色摄影是以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为摄影对象,一般来说,它力求真实、清晰地再现社会与自然。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相比,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借助于黑灰白影调的搭配,产生不同的层次、光感,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更能反映作者的超跃现实的审美理念,与作者的内心距离更近。

《荷塘月色》是一幅黑白摄影佳作。作者把画面定格在夜晚,月色朦胧,荷香四溢,这就为作品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写荷塘的全景,先写树,那些“远远近近,高高底底”的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树多而茂密,其颜色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在夜间这些自然景物是黑色的;那些小路,“漏着几段空隙”,被月光所笼罩,它的亮度以灰白为主;而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则可以用白色处理了。在这幅图画中,影调以黑白为主色,灰为过渡色。影调朦胧模糊,有梦幻般的感觉。

与写全景不同,对于塘中月色的特写,精致细腻,它的影调结构清晰和谐。请看原文: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文中的白色调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光;黑灰色调是那些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还有那些“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作者用了一连串的修饰词来描绘光、影之美:“参差的”、“斑驳的”、“稀疏的”、“倩影”。“参差”言其形态多样,“斑驳”言其颜色深浅不一,而其中又特写杨柳的影子,有弯曲之美,稀疏之美。这样的光与影的形态和色彩的搭配,是多么美妙,像一幅版画一样和谐、优美。所以作者说:“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光与影的组合便是摄影学中的影调的结构,文中黑白影调的结构安排精致,线条清晰,整体上和谐、优美。

黑白摄影滤去了红、绿、蓝等色彩,只留下黑、灰、白,形成一种超越现实的空间。在此文中,作者正是借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借月色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对美好自由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这样的美景下作者的苦闷得到了暂时的解脱,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但作者又怎能完全排遣得开呢,这幅黑白摄影作品又折射出了作家的彷徨与苦闷。

以上是对《荷塘月色》写景艺术的一点探索,当然,朱自清不是纯粹的摄影大师,我们只是尝试着以新的视角来解读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①《中国摄影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393-394)。

②马焯荣《论朱子清的散文》,职教语文教学参考第一册转载。

③朱自清《山野掇拾》,职教语文教学参考第一册转载。

荷塘月色教案第6篇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在景点一线从事服务工作,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既要向游客介绍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又要讲解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还要面对游客们五花八门的提问,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善于倾听、能说会道的能力,还要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方面。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朗诵会、演讲比赛、采访活动、专题辩论会、课前三分钟演讲等来进一步加强训练。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专业特点,通过课堂讨论、答问、朗读、演讲、口头作文、写作采访等形式,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口头表达功夫,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快速阅读、抢答、对抗论辩等形式的练习,以此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朱自清 《荷塘月色》

1.课前准备

(1)结合地方特色(扬州),扬州有一个景点――荷花池,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请各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游览荷花池”路线,准备好导游词,成文后上交。

(2)资料查询:①荷花的各种寓 意;②荷的功用、形态、习性、栽培知识;③历史赋予荷塘的人文底蕴。

2.教学过程

(1)各小组交流比较“游览荷花池”行程安排的策划。

(2)模拟导游: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扮演导游,戴上导游证,手执队旗,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听完后大家评价线路的设计和导游词的设计是否合理。

(3)交流体会:请“导游们”说说, 怎样才能成为优秀导游。

(4)由荷花池的荷花切入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以学生准备的导游词和朱自清笔下对荷花、月色的描写进行对比分析,以突出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撰写导游词时多运用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加导游词的艺术性。

(5)课后作业:将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优美描写以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游荷塘”导游词。

本次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专业”,凸显“语文”。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从学生的专业出发,模拟学生专业实训场景,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成功结合,效果较好。课例虽然着眼于学生的专业,但始终在努力彰显着“语文”味儿。通过创设做“荷塘导游”的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提高了听、说、评的能力。同时又成分利用了扬州地方旅游资源,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使学生了解扬州旅游文化,感悟荷花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立足“主动”,激发学生兴趣。本篇散文《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写作欣赏能力,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整节课学生是知识、技能、能力等的主动获得者。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及课堂上“模拟导游”、相互评论等实践活动,体验到了主动获得资料、创意表达、角色表演所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知识面宽,针对不同的问题共同解决,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比较轻松自由,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同学善意的笑声和帮助中逐一改进。在活跃、欢笑的课堂氛围中,口语交际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又一次得到提升。

第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这次学习中,同学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讨论、自由表演、相互评论,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学习者,既是导游又是游客,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荷塘月色教案第7篇

“凤头、猪肚、豹尾”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即开头要像凤头一样鲜艳、美丽,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中间要像猪肚一样厚实、丰富,让读者读了能够有收获;结尾则要像豹尾一样强劲有力,能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这要求,至今仍是作家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希望。笔者想,阅读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笔者在进行愉快教学的教改实验中,尝试用这样一种思路进行某些课文的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以《荷塘月色》为例进行说明,请高中语文教学同仁批评指正。

一、凤头

上课伊始,笔者登上讲台后一言不发,首先在黑板上信笔画了一个粗线条的圆,并把粉笔横捏,在圆的中间“施以淡粉”。然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因为课前曾布置预习,学生知道要上这一课。这时大部分同学都会认为是月亮。笔者在否定了他们的种种猜测之后,告诉他们:“这是《荷塘月色》一文的‘写意画’。”要求他们在这一课中注意思索笔者为什么这样说,并且允许他们随时把感悟的答案告诉笔者。此举旨在激趣。

接着笔者就给他们范读课文,同时配以低微的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2乐章(此乐章表现的是莫扎特的一段与朱自清有些相似的感情经历,同时也提示学生这就是“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找不到可用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代替)的录音。读前让学生注意思索这篇文章的基本风格是什么,哪些语句是直接表现作者的感情的。

二、猪肚

读后,在同学们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笔者以课文第l、2部分为例略加指导:课文是通过创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第一部分),流露作者那淡淡的哀愁;通过表现荷塘四周的情景(第2部分),烘托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两个字体现了全文的基本风格。“淡淡”的哀愁(“颇不宁静”)和“淡淡”的喜悦(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交织在一起,似烟似雾,笼罩在下面所描绘的“荷塘月色”图上。

在重点分析第三部分“荷塘月色”之前,笔者又见缝插针,结合说明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致引起“淡淡”的哀愁,向学生讲述本文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矛盾的心理、抑郁的情绪;以“作者欣赏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以致引起了他‘淡淡’的喜悦,他又是怎样把它描写出来的”的提问,很自然、顺畅地过渡到对文章重点部分(4~6段)的揣摩和分析。

笔者在让学生集体朗读4~6段之后,让他们思索,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确下面一些内容:在描写月下荷塘和荷塘四周时,作者描写的景物、顺序、方法和特点;写荷塘上的月色时的侧面描写;叠字的运用,用词的精当、富于表现力等。要求他们能举一反三(如从“月下荷塘”类推“荷塘四周”),并要求他们课后注意根据描写的顺序背诵4~6节课文。还通过荷花图谱投影让学生分析哪些是“袅娜地开着的”,哪些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等,将教学过程形象化。

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的感情在作品中有没有发展变化?它与作品的景物描写是怎样交织、融会在一起的?”及“文章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这样一些问题时,设计了如下练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请画出作者的游踪点。

2.请说出作者与每个游踪点相对应的思想感情。

学生大多数都能正确完成,笔者又在他们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点拨。

1.即景抒怀,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荷塘月色是美的,令人陶醉的,但作者是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社会的丑。所以,荷塘月色中的所有美景,都笼罩着作者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2.文章的行文线索有明线(游踪变换)、暗线(情感变化)两条。无论是明线还是暗线,都是圆形的。从明线看,作者走出家门——小煤屑路——荷塘(欣赏荷塘月色)——原路回家。从暗线看,作者情感不平静——寻求平静——得到平静(欣赏荷塘月色)——又不平静。明线、暗线巧妙、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者的一段心理历程。这种行文结构也巧妙地告诉读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想超脱那个社会现实是不可能的。(这也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当然,它们的主旨是相反的)作者在荷塘周围、明月之下能够偷得“片刻的宁静”、“淡淡的喜悦”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三、豹尾

讲到这里,学生已极有可能自己悟出笔者一上课时画的那个涂淡粉圆圈的意味了。如果有学生在课上抢答出来,教师可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奖品予以鼓励。笔者给学生的奖品是一幅油画——《蒙娜丽莎》。

如果没有学生能回答,教师则可先启发、引导,最后抖开这个包袱,释开这个谜:“结构是圆的,色调(风格)是淡的,这,就是《荷塘月色》。”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