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合集7篇)

时间:2022-09-05 21:23:24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第1篇

一是认真组织。我镇把美丽乡村建设列为全镇一项长期抓的重要工作,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以镇长为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一的班子成员碰头会上,及时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商讨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统一细想,做到由“等成效”转变为“要成效”,从“要我改”转变成“我要改”,全面提升镇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二是规划先行。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在行动实施初期,用七分力气抓规划、三分力气搞建设。以村为单位,坚持结合实际和尊重群众意愿两大原则,通过召开党群代表会,与群众进行商议,制定高标准、有特色、行得通的规划,确保每一条街道、每一项基础设施都能够有规可依。同时进行村与村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确保村庄规划全面合理,少走弯路。

三是宣传引导。通过召开干部动员会、>!

一是抓责任。全镇8个重点村分别安排了班子成员分包,责任到人。二是勤调度。每三天一调度,每周实际查看工作进度,及时督促后进。三是学先进。先后2次组织各村干部参观二十里铺等村,现场交流,看变化、找差距、定措施,上水平。四是树典型。坚持把认识提到最高处、把标准定在最美处、把力量下在最难处、把功夫下到持久度上,下大力整治,通过片包村、村包街、村干部包户的方式进行分工,明确环境整治的任务与时限。2015年,全镇已投入资金450万元,8个村电路改造全部完成,铺设供水管道5844米,实现了24小时变频供水,硬化街道7302米,种植绿化苗木17845棵,清运垃圾21170余方,粉刷墙面49138平方米,整修残垣断壁7处,安装路灯175盏,新建广场5个,完成改厕856户,新添置垃圾集中中转运场9个、垃圾池8个、垃圾箱19个,人工收集车4辆,配备保洁人员9人。

我镇坚持既抓好当前工作,又立足长远,注重长效。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定期对各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掌握八个省重点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全面落实“村居环境卫生公约”、“保洁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确保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长效化、制度化。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第2篇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1、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情况。2014年-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村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2、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情况。2014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5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6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

3、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2014—2015年,我县确定*村8个村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求,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点、干部驻点”工作制度,联点挂项、包村包户,绩效管理,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适时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查推进,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讨论,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后,确定了美丽乡村“555”推进计划,即加强“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坝;强化“五大提升”:提升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推进“五大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稳步推进。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编制单位对各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进行先期设计。规划包括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广泛听取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同时,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职责,完善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司其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并实行县级领导包示范村、建设部门包规划编制、综合部门包项目争取实施、乡村两级包群众发动的“四包”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乡村制定了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村面貌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庄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一般村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三化标准”。同时,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点,与农牧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牧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插花型”贫困片区扶持范围和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的优势,坚持在资金整合、工作结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照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确保各部门当年安排的涉农资金,优先考虑示范村,做到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14-2015年,共筹措资金1.84亿对各示范村及环境整洁村进行建设,其中,省市补助300万元,县财政专列610万元,部门整合17521万元,发动群众筹工筹劳400多万元,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既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又高质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民宗、水务、畜牧、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群众自己筹一些”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以产业培育、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谐创建、机制创新为重点,有序推进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2014-2015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定居点新增集中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2个,新建暖棚2106座22万平方米以上,扶持细毛羊舍饲养殖大户40户以上;新建农牧民住宅1900套,并对部分乡镇农牧民住房进行民族特色风格改造、集中供暖、供水、污水处理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铺设供暖管道5处3.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处3.7公里,全县牧民集中定居率已达到70%以上;对集中定居的农牧民实行社区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规模的农牧民住宅小区,配套便民服务中心5个,新建改建文化体育广场5个,修建集村委会办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为一体的办公场所3个;共购置小区垃圾桶140个、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处理池3处,改厕80座,清理“三堆”2.6万方;完成种植绿化苗木8.25万株、风景苗木5.62万株,种植草坪2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91%,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底子薄,基础差,资源共享不够;二是由于实际建设投入缺口大,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个别建设工作有所滞后。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第3篇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1、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情况。2014年-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村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2、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情况。2014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5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6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

3、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2014—2015年,我县确定*村8个村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求,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点、干部驻点”工作制度,联点挂项、包村包户,绩效管理,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适时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查推进,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讨论,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后,确定了美丽乡村“555”推进计划,即加强“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坝;强化“五大提升”:提升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推进“五大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稳步推进。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编制单位对各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进行先期设计。规划包括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广泛听取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同时,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职责,完善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司其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并实行县级领导包示范村、建设部门包规划编制、综合部门包项目争取实施、乡村两级包群众发动的“四包”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乡村制定了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村面貌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庄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一般村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三化标准”。同时,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点,与农牧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牧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插花型”贫困片区扶持范围和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的优势,坚持在资金整合、工作结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照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确保各部门当年安排的涉农资金,优先考虑示范村,做到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14-2015年,共筹措资金1.84亿对各示范村及环境整洁村进行建设,其中,省市补助300万元,县财政专列610万元,部门整合17521万元,发动群众筹工筹劳400多万元,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既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又高质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民宗、水务、畜牧、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群众自己筹一些”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以产业培育、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谐创建、机制创新为重点,有序推进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2014-2015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定居点新增集中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2个,新建暖棚2106座22万平方米以上,扶持细毛羊舍饲养殖大户40户以上;新建农牧民住宅1900套,并对部分乡镇农牧民住房进行民族特色风格改造、集中供暖、供水、污水处理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铺设供暖管道5处3.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处3.7公里,全县牧民集中定居率已达到70%以上;对集中定居的农牧民实行社区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规模的农牧民住宅小区,配套便民服务中心5个,新建改建文化体育广场5个,修建集村委会办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为一体的办公场所3个;共购置小区垃圾桶140个、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处理池3处,改厕80座,清理“三堆”2.6万方;完成种植绿化苗木8.25万株、风景苗木5.62万株,种植草坪2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91%,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底子薄,基础差,资源共享不够;二是由于实际建设投入缺口大,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个别建设工作有所滞后。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第4篇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1、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情况。2014年-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村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2、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情况。2014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5年,省上确定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2016年,省上确定我县*6个村为省级“万村整洁”试点村。

3、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2014—2015年,我县确定*村8个村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求,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点、干部驻点”工作制度,联点挂项、包村包户,绩效管理,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适时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查推进,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县情,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讨论,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论证后,确定了美丽乡村“555”推进计划,即加强“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乱放、河道沟坝;强化“五大提升”:提升设施配套、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推进“五大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稳步推进。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编制单位对各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进行先期设计。规划包括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广泛听取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同时,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职责,完善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司其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并实行县级领导包示范村、建设部门包规划编制、综合部门包项目争取实施、乡村两级包群众发动的“四包”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乡村制定了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村面貌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庄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一般村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三化标准”。同时,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点,与农牧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牧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插花型”贫困片区扶持范围和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的优势,坚持在资金整合、工作结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按照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确保各部门当年安排的涉农资金,优先考虑示范村,做到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14-2015年,共筹措资金1.84亿对各示范村及环境整洁村进行建设,其中,省市补助300万元,县财政专列610万元,部门整合17521万元,发动群众筹工筹劳400多万元,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既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又高质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民宗、水务、畜牧、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群众自己筹一些”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以产业培育、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谐创建、机制创新为重点,有序推进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2014-2015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定居点新增集中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2个,新建暖棚2106座22万平方米以上,扶持细毛羊舍饲养殖大户40户以上;新建农牧民住宅1900套,并对部分乡镇农牧民住房进行民族特色风格改造、集中供暖、供水、污水处理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铺设供暖管道5处3.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处3.7公里,全县牧民集中定居率已达到70%以上;对集中定居的农牧民实行社区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规模的农牧民住宅小区,配套便民服务中心5个,新建改建文化体育广场5个,修建集村委会办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为一体的办公场所3个;共购置小区垃圾桶140个、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处理池3处,改厕80座,清理“三堆”2.6万方;完成种植绿化苗木8.25万株、风景苗木5.62万株,种植草坪2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91%,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底子薄,基础差,资源共享不够;二是由于实际建设投入缺口大,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个别建设工作有所滞后。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丿慕樱彩”为你整理了这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新丰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汇报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和饶平县《关于上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启动村的通知》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我镇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进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

一、第一阶段,选取八个启动村进行“三个三”工作

选取八个行政村作为第一批启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环境整治任务的启动村,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分别选取我镇的溁西村、大光村、扬康村、下葵村、汕水社区、中联村、锡康村和泮洋村八个村作为启动村,八个村都属于省级卫生村,共涉及65个自然村,惠及6226农户。

截止至2018年年底,我镇八个启动村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各村累计自行投入资金170.7万元(其中中联村7.5万元、溁西村45.6万元、下葵村28.5万元、锡康村10.65万元、扬康村42.098万元、大光村15.141万元、泮洋村11万元、汕水社区10.2万元),工作共计清理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99处,合计559.5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145处,合计4235吨;沟渠池塘溪河淤泥90处,合计1050吨;漂浮物和障碍物45处,共计118吨;拆除危旧房418间,共计16446平方米;拆除露天厕所、茅厕15间,共计189平方米;拆除废弃牛猪栏259个,共计3204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间,共计45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27处,共计13平方米;整治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线路480米。

目前,八个先行村即将进入“三个三”的工程验收工作,届时我镇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验收工作。

二、申报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关于申报2019年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饶委农工办〔2019〕23号)文件精神,经由各村级党支部委员审定后向镇申报,我镇政府经过认真筛选,将符合条件的溁西村、下葵村及锡康村3个村,列入我镇2019年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已向上级申报,并等待下一步工作安排。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第6篇

九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打造“生态九山、智慧九山、红色九山、和谐九山”为目标,紧密结合精准扶贫,依托自然生态,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村庄绿化亮化、民居改造、环境美化、乡村文化建设六件实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九山村位于宜昌市西北山区,距宜昌城区70余公里,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革命老区村,雾莲路穿村而过,平均海拔850米,全村现有版图面积30平方公里,13个村民小组,932户2658人。境内名峰奇山广布,高山原生态自然资源保存完善,森林覆盖率高,拥有红色革命传承基地郑家洞所在地蜂笼寨、佛道同源圣地云台山、三国古文化活化石神奇寨与石人山、古松群落钟鼓寨等一批名胜,九座大山星罗棋布,其中蜂笼寨被湖北省命名为“最形象地名”。九山村距三峡大坝、三峡大瀑布、三峡人家、百里荒等著名景区均在一小时车程内,也是通往神农架旅游景区的重要途经地。

二、工作进展情况

1、乡村旅游

投资47万元搞好本村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是在云台山新建旅游登山步道2公里,安装登山安全护栏1公里,新建休息平台6处,设置果皮箱20个,安装旅游标识标牌。其中投资30万元的2公里云台山旅游登山步道已竣工验收,目前正在进行决算评审;投资14万元的旅游标识标牌项目已完成自主招标,正在施工中,预计9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2、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十三组环形公路原破损水泥路面整修、人行道板铺设、白竹坪水毁河堤整治及生态停车场的建设,目前投资40万元的十三组环形路水泥路整修及2000余平方米人行道板铺设已经竣工决算,正式投入使用。投资30万元对中心村白竹坪进行水毁河堤修复整治,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决算评审。 投资30万元的生态停车场已动工建设,预计9月底可投入使用。

3、村庄绿化亮化

在绿化方面,投资65多万元在下莲路我乡境内全长9公里沿线开展了景观绿化美化,主要在道路两边栽植小水果树及花草,目前已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决算评审。

在亮化方面,拟投资20万元,在中心村下莲路及环形路沿线安装路灯54盏,目前已完成竣工决算评审,投入使用。

4、民居改造

投资40万元在九山坪片农户土坯房进行立面改造40万元,现均已完工投入使用。

5、环境净化美化

投资74万元,对中心村的房屋墙面统一进行刷白,并绘制山水画及石头纹,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目前该项目已完工,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成为我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资15万元,拟在九山村中心村和云台山各新建旅游公厕一个,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自主招标,正在进行施工,预计9月底竣工。

6、乡村文化建设

投资35.5万元,在九山村十三组建设双岩农业文化广场,主要建设项目三个:一是浆砌驳岸保坎910立方米,二是安装大理石栏杆56米,三是安装食药仿古宣传栏17个,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验收,完成决算投入使用。

三、主要做法

(一)推动市民下乡,强化造血功能,促进美丽乡村实现提档升级

九山立足自身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市民下乡,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观。一是发挥村的乡贤能人作用,引进繁跃建设、双岩农业等企业回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企业带动资金、带动人气、带动产业发展,短短3个月时间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接受由繁跃建设和双岩农业两个企业引领的社会爱心企业捐款达125万元,为九山村解决了资金困难的大问题,同时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农家乐迅速增加了30多家,对产业的带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区、乡两级政府大力支持,在美丽乡村开建重要阶段,区、乡两级政府领导精心策划、用心安排指导,安排专人专班坐阵指挥,乡领导亲自关心,并协助和争取政府有关政策,支持配套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和相关设施,双岩文化广场建设、整齐刷黑的道路、配套的绿化让群众十分满意,对助推乡村治理工作实现了提档升级。三是全村群众积极响应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创建和维护美丽乡村环境及卫生,将贫困户房屋一起纳入环境整改范畴,这样不仅对乡村环境进行治理也帮扶贫困户解决了一些的实际问题;四是村委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持乡村传统文化活村的理念,打造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乡村旅游,以发扬革命先烈精神、传承民俗文化为手段,以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常年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党员教育活动、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多次开展革命传统红色游、户外生态观光游、农趣体验游等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不仅对村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挥能人效应,鼓励群众参与,以主人翁姿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九山村竭力发挥乡贤能人特色优势及美丽乡村农民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生态环保”发展指导思想,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动力,以新型农民综合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做到环境共治、平安共创、产业共扶、致富共带、困难共帮、新风共树,共同改善城乡环境,齐心协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一是引导群众成立各类自治组织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九山村相应成立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协会、卫生计生协会、老年人协会、专业合作社协会、民俗文体艺术协会及QQ微信平台等,做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办好事情为群众。由农民自发成立的专业组织统筹协调辖区的产业发展和村民的就业问题,捆绑式带动辖区产业发展,这样做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和邻里关系和谐,实现了双赢。二是培育本土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美丽乡村。根据九山村的实际,探索培育村事务类、文化服务类、志愿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成立了三支广场舞艺术队,乡和村组织他们参加了全村、全乡、和区的大型文娱文化活动,并开展了30多场巡演活动,用先进的文化节目引领、感染、教育群众,让老百姓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让他们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形成九山文化品牌。三是积极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为全村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监督和作用发挥进行指导,促进其围绕村级各项公共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周到服务。同时,将村大学生、本地专业人才纳入社工队伍建设体系当中,通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支撑社会组织在美丽乡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企业活乡,突出产业发展,以致富增收激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产业发展和致富增收问题,组建产业发展自治组织,让群众有钱赚,有班上,有想头,以看得见的实惠激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参与美丽乡村。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社。以宜昌双岩生态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以九座山农产品、乾湾农产品、百样花蜜蜂、九云蜂劳务、九条湾果蔬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统筹示范,重新整合全村4000多亩低产茶园、2550亩高山核桃,新建500亩果蔬种植采摘基地、200亩高山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和6个高山原生态养蜂基地,并配套建设农村休闲户外游和接待中心,网络72家休闲特色农家乐,把松散的农民经营者聚集起来,初步形成“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快乐市民”共建共赢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二是组建九云蜂劳务合作社。以村组为单位,对村民劳力进行资源的整合,让每一个劳动力无论无论是男女老少在劳务社的组织下可从事农事农耕、工程建设、家政、农产品加工生产等劳务综合服务,做到全村村民有事做,有钱挣,有钱分。三是产业转化升级,打造九山电商产业园,电商产业园是由宜昌双岩农业公司主导经营的农业产业平台,对全村农户进行标准化、科学化、的农业生产,并进行统一收购分级、加工、开发,再对接大电商、将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其中,产业园还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农户可以参加产品分拣、产品包装、产品生产、客服等整个主体经营过程,以“九山味道”为主的系列有机农产品畅销全国,深受消费者亲睐,年产值过数千万元,大大有效的带动了群众的收入和地方的经济发展。

四、产生的效益分析

一是社会效益分析。九山美丽乡村2018年规划的13个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建成下堡坪乡第一个田园综合体,将建立下堡坪乡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开创农村旅游发展新局面。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九山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将有力推进下堡坪乡美丽乡村建设事业发展。

二是经济效益分析。九山美丽乡村建成后,将解决就业1000多人,发展农旅企业72家,发展农旅产品基地5个,新增农村旅游景区三个,增加游客30万人,全村人均新增创业收入2000元。

五、主体品牌

1、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依托宜昌双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优势电商企业,在九山村内成立果蔬种植、蜜蜂养殖等5个专业合作社,建成果蔬种植采摘、高山有机水稻种植以及6个高山原生态养蜂农业基地。建设了九山电商产业园, 搭建运营九座山微信商城、九山特色淘宝铺、阿里巴巴批发商铺,注册了九山上品、九山味道等“九山”系列农产品商标,开发以生态有机大米、茶叶、有机蔬菜、黄心土豆、核桃、土鸡蛋、土蜂蜜等为代表的高山特色系列产品。2017年,在农村电商带动下,九山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800多元,九山村2017年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

2、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九山村通过引进宜昌双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个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乡村旅游、农村民宿、体验农业等优势农村资源,多次举办“旅游扶贫节”、“最美九山”、“年猪节”、“云台山上打秋风”、“挖泥鳅”、“越野露营”等户外生态观光游、革命传统红色游、农趣体验游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逾百万,打造出集农业基地、旅游景点、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我村是革命老区村,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的实施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2、缺乏积极性。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工作较被动。由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缺乏,有的存在观、靠、等的思想,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

3、规划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村情况比较复杂,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现象,极大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需进一步完善。

七、下一步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规划的管理。增强规划的实施力度,确保规划落到实处,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第7篇

九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打造“生态九山、智慧九山、红色九山、和谐九山”为目标,紧密结合精准扶贫,依托自然生态,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村庄绿化亮化、民居改造、环境美化、乡村文化建设六件实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九山村位于宜昌市西北山区,距宜昌城区70余公里,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革命老区村,雾莲路穿村而过,平均海拔850米,全村现有版图面积30平方公里,13个村民小组,932户2658人。境内名峰奇山广布,高山原生态自然资源保存完善,森林覆盖率高,拥有红色革命传承基地郑家洞所在地蜂笼寨、佛道同源圣地云台山、三国古文化活化石神奇寨与石人山、古松群落钟鼓寨等一批名胜,九座大山星罗棋布,其中蜂笼寨被湖北省命名为“最形象地名”。九山村距三峡大坝、三峡大瀑布、三峡人家、百里荒等著名景区均在一小时车程内,也是通往神农架旅游景区的重要途经地。

二、工作进展情况

1、乡村旅游

投资47万元搞好本村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是在云台山新建旅游登山步道2公里,安装登山安全护栏1公里,新建休息平台6处,设置果皮箱20个,安装旅游标识标牌。其中投资30万元的2公里云台山旅游登山步道已竣工验收,目前正在进行决算评审;投资14万元的旅游标识标牌项目已完成自主招标,正在施工中,预计9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2、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十三组环形公路原破损水泥路面整修、人行道板铺设、白竹坪水毁河堤整治及生态停车场的建设,目前投资40万元的十三组环形路水泥路整修及2000余平方米人行道板铺设已经竣工决算,正式投入使用。投资30万元对中心村白竹坪进行水毁河堤修复整治,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决算评审。 投资30万元的生态停车场已动工建设,预计9月底可投入使用。

3、村庄绿化亮化

在绿化方面,投资65多万元在下莲路我乡境内全长9公里沿线开展了景观绿化美化,主要在道路两边栽植小水果树及花草,目前已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决算评审。

在亮化方面,拟投资20万元,在中心村下莲路及环形路沿线安装路灯54盏,目前已完成竣工决算评审,投入使用。

4、民居改造

投资40万元在九山坪片农户土坯房进行立面改造40万元,现均已完工投入使用。

5、环境净化美化

投资74万元,对中心村的房屋墙面统一进行刷白,并绘制山水画及石头纹,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目前该项目已完工,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成为我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资15万元,拟在九山村中心村和云台山各新建旅游公厕一个,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自主招标,正在进行施工,预计9月底竣工。

6、乡村文化建设

投资35.5万元,在九山村十三组建设双岩农业文化广场,主要建设项目三个:一是浆砌驳岸保坎910立方米,二是安装大理石栏杆56米,三是安装食药仿古宣传栏17个,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验收,完成决算投入使用。

三、主要做法

(一)推动市民下乡,强化造血功能,促进美丽乡村实现提档升级

九山立足自身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市民下乡,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观。一是发挥村的乡贤能人作用,引进繁跃建设、双岩农业等企业回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企业带动资金、带动人气、带动产业发展,短短3个月时间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接受由繁跃建设和双岩农业两个企业引领的社会爱心企业捐款达125万元,为九山村解决了资金困难的大问题,同时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农家乐迅速增加了30多家,对产业的带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区、乡两级政府大力支持,在美丽乡村开建重要阶段,区、乡两级政府领导精心策划、用心安排指导,安排专人专班坐阵指挥,乡领导亲自关心,并协助和争取政府有关政策,支持配套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和相关设施,双岩文化广场建设、整齐刷黑的道路、配套的绿化让群众十分满意,对助推乡村治理工作实现了提档升级。三是全村群众积极响应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创建和维护美丽乡村环境及卫生,将贫困户房屋一起纳入环境整改范畴,这样不仅对乡村环境进行治理也帮扶贫困户解决了一些的实际问题;四是村委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持乡村传统文化活村的理念,打造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乡村旅游,以发扬革命先烈精神、传承民俗文化为手段,以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常年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党员教育活动、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多次开展革命传统红色游、户外生态观光游、农趣体验游等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不仅对村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挥能人效应,鼓励群众参与,以主人翁姿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九山村竭力发挥乡贤能人特色优势及美丽乡村农民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生态环保”发展指导思想,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动力,以新型农民综合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做到环境共治、平安共创、产业共扶、致富共带、困难共帮、新风共树,共同改善城乡环境,齐心协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一是引导群众成立各类自治组织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九山村相应成立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协会、卫生计生协会、老年人协会、专业合作社协会、民俗文体艺术协会及QQ微信平台等,做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办好事情为群众。由农民自发成立的专业组织统筹协调辖区的产业发展和村民的就业问题,捆绑式带动辖区产业发展,这样做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和邻里关系和谐,实现了双赢。二是培育本土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美丽乡村。根据九山村的实际,探索培育村事务类、文化服务类、志愿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成立了三支广场舞艺术队,乡和村组织他们参加了全村、全乡、和区的大型文娱文化活动,并开展了30多场巡演活动,用先进的文化节目引领、感染、教育群众,让老百姓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让他们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形成九山文化品牌。三是积极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为全村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监督和作用发挥进行指导,促进其围绕村级各项公共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周到服务。同时,将村大学生、本地专业人才纳入社工队伍建设体系当中,通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支撑社会组织在美丽乡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企业活乡,突出产业发展,以致富增收激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产业发展和致富增收问题,组建产业发展自治组织,让群众有钱赚,有班上,有想头,以看得见的实惠激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其主动参与美丽乡村。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社。以宜昌双岩生态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以九座山农产品、乾湾农产品、百样花蜜蜂、九云蜂劳务、九条湾果蔬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统筹示范,重新整合全村4000多亩低产茶园、2550亩高山核桃,新建500亩果蔬种植采摘基地、200亩高山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和6个高山原生态养蜂基地,并配套建设农村休闲户外游和接待中心,网络72家休闲特色农家乐,把松散的农民经营者聚集起来,初步形成“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快乐市民”共建共赢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二是组建九云蜂劳务合作社。以村组为单位,对村民劳力进行资源的整合,让每一个劳动力无论无论是男女老少在劳务社的组织下可从事农事农耕、工程建设、家政、农产品加工生产等劳务综合服务,做到全村村民有事做,有钱挣,有钱分。三是产业转化升级,打造九山电商产业园,电商产业园是由宜昌双岩农业公司主导经营的农业产业平台,对全村农户进行标准化、科学化、的农业生产,并进行统一收购分级、加工、开发,再对接大电商、将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其中,产业园还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农户可以参加产品分拣、产品包装、产品生产、客服等整个主体经营过程,以“九山味道”为主的系列有机农产品畅销全国,深受消费者亲睐,年产值过数千万元,大大有效的带动了群众的收入和地方的经济发展。

四、产生的效益分析

一是社会效益分析。九山美丽乡村2018年规划的13个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建成下堡坪乡第一个田园综合体,将建立下堡坪乡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开创农村旅游发展新局面。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九山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将有力推进下堡坪乡美丽乡村建设事业发展。

二是经济效益分析。九山美丽乡村建成后,将解决就业1000多人,发展农旅企业72家,发展农旅产品基地5个,新增农村旅游景区三个,增加游客30万人,全村人均新增创业收入2000元。

五、主体品牌

1、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依托宜昌双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优势电商企业,在九山村内成立果蔬种植、蜜蜂养殖等5个专业合作社,建成果蔬种植采摘、高山有机水稻种植以及6个高山原生态养蜂农业基地。建设了九山电商产业园, 搭建运营九座山微信商城、九山特色淘宝铺、阿里巴巴批发商铺,注册了九山上品、九山味道等“九山”系列农产品商标,开发以生态有机大米、茶叶、有机蔬菜、黄心土豆、核桃、土鸡蛋、土蜂蜜等为代表的高山特色系列产品。2017年,在农村电商带动下,九山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800多元,九山村2017年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

2、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九山村通过引进宜昌双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个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乡村旅游、农村民宿、体验农业等优势农村资源,多次举办“旅游扶贫节”、“最美九山”、“年猪节”、“云台山上打秋风”、“挖泥鳅”、“越野露营”等户外生态观光游、革命传统红色游、农趣体验游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逾百万,打造出集农业基地、旅游景点、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我村是革命老区村,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的实施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2、缺乏积极性。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工作较被动。由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缺乏,有的存在观、靠、等的思想,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

3、规划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村情况比较复杂,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现象,极大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需进一步完善。

七、下一步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规划的管理。增强规划的实施力度,确保规划落到实处,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