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学决策(合集7篇)

时间:2022-06-20 05:26:43
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第1篇

2.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试行奖扶制度成效显著

3.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韩俊

4.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刘云兵,李育娴,白庆华

5.我国民间资本的出路詹花秀,陈柳软

6.突出自身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林跃勤

7.科学决策 诺奖大师把脉中国经济吴虹

8.对我国农村发展政策的几点看法李先德,姚瑾

9.提高比较优势素质增强经济竞争力陈庆修

10.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安全对策思考刘静波

11.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于培伟

12.财政关系视野下的地方政府作用韩兆柱,汪毅霖

13.中国企业面临的五大挑战卞华舵,吴云海

14.关于加强地方人大个案监督的思考黄增国

15.提高县市级党委依法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谢春生

16.论我国企业如何实施创新吉富星

17."植树造零"该谁买单?郑卫国

18.采用新标准信封的决定凸显邮政部门决策缺陷郝继明

19.产权改制对于企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刘小玄

20.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周长城,王培刚

21.从劳动法制谈企业社会责任宋伟杰

22.中小企业要加强商标权法律保护意识章继刚

1.有钱就有权浪费吗?

2.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改革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王佐,流新

3.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杨宜勇,范伟

4.发达国家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兼谈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刘兴利

5.中国服务业:羸弱与图强林跃勤

6.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取崔伟

7.现有财政支出制度难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汪毅霖,关晓光

8."民工短缺"的启示莫荣

9.外商投资下降原因分析科学决策 杨中侠

10.探索企业国际化之路陈庆修

11.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刘勇,谢杨

12.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周一星

13.国外如何应对"城市病"袁东振

14.目前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误区何强

15.资料链接

16.城市发展要尊重自然周干峙

17.瑞典社民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钟廉言

18.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吴国平

19.外国是怎样管理城市土地的李仙

20.透视美国军事工业转型叶涛

21.科学决策 清廉国家反腐败启示录

22.学习陈云经济思想活的灵魂: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唯物辩证法李成瑞

23.重水之战--盟军釜底抽薪希特勒梦断廷斯佐湖纪明葵

24.如何完善我国的听证制度黄增国

25.中国企业致胜法则的三次变迁卞华舵,吴云海

26.创业难守业更难陈平

1.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2004年3月17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的报告王梦奎

2.中国吸收外资与国民经济发展张晓强

3.环保指标与官员政绩考核潘岳

4.我国钢铁保障措施实施及启示宋和平

5.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慕海平

6.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调查崔传义,潘耀国

7.中国市场秩序建设问题与思考贾利

8.城市发展"供养区"问题--以合肥、南京为例朱晓刚

9.如何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李亚华

10.药品价格竞争贾克诚,周敏

11.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翁鸣

12.解析农村土地市场王小映

13.决策的"不可行性研究"程书香,赵追

14.三问四大商业银行--兼论其改革路径范建军

15.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乔新生

16.企业跨部门资源整合与非系统优化徐志彪,谢康,肖静华

1.产业国际竞争与产业安全高虎城

2.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吴晓灵

3.阿根廷新自由主义失败教训董正华

4.引进外资需要反思的问题杨中侠

5.国有企业改革坐标体系乔新生

6.国际贸易磨擦的应对夏志琼

7.商业智能打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利器吴俊

8.从三个方面看--中介组织管理与引导蔡晓钰,蔡晓东

9.循环经济三个问题齐建国,尤完

10.寓军于民:统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大趋势任海平HtTp://

11.德国职工共同决策制度--兼论我国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施晓红,陈卫旗

12.美对售解读科学决策 徐琳

13.决策信息27则王佐

1.国家竞争优势与产业政策创新余菁

2.决策咨询的颠峰--"兰德"核心思想及理念刘光明

3.兰德公司致当选总统的报告关鹤龄

4.猪“饭碗”随心所欲,人饭碗险象环生猪饲料安全调查报告丁岩,孙雪枫

5.落后地区县镇失业问题探讨李晓红

6.中国就业形势评估陈庆修

7."珠海重奖"利与弊--我国奖励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崔伟临

8.格拉兹耶夫的反思--《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评介杨斌

9.2003中国报刊业--意义非凡的变革孙序卫

10.金牌等价定律杨勤,东篱

11.民营企业"通病"李钢

12.VCD市场竞争回顾与启示周凌

13.中西部小康社会建设苏列英

14.相对性原理与简单性原则康彩霞

1."世界工厂"--英、美、日三国的分析与启示彭继民

2.失败的记录--重大科研项目下马原因探析匡胜国

3.中国公司三只眼朱伟一

4."人才拍卖":务实还是作秀?胡云生

5."十五"前期海外工程承包分析杨中侠

6.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联邦快递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分析张亚明

7.枪炮与病菌李骥,徐晨光,王哲文

8.战争并非一场"经济游戏"李志宁

9.暗潮涌动下的新考验--俄台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林跃勤

10.西南出海通道"肠梗阻"

11.关注生物工程产业甄宇鹏

12."三农"问题的症结丁力

13.经营城市的几点思考袁世珠

1.反贫困的制度创新孙天法

2.纺织服装业"走出去"战略郭燕

3.刺激投资与刺激消费的选择李振明

4.科学决策 论贫困人群就业援助朱玲

5.硅谷与剑桥比较研究廉俊颖,鞠成军

6.9·11之后美国如何面对世界?李少军

7."阿根廷效应"前瞻谭雅玲

8.外资"并购"冷思考朱俊生,李平生

9.日本一级农协经营特征--以鸟取县东伯町为例胡定寰

10.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成败得失赵锡斌,张扬

科学决策第2篇

决策咨询研究是应用决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研究、探索、寻求主观能力与客观实践这一矛盾对立统一中,人的主观能力如何正确地认识、驾驭和控制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强化咨询研究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决策咨询研究历史悠久

决策咨询研究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出现在现代社会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人类的决策咨询活动,却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人类的决策咨询研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决策咨询研究的历史。例如《通史》就是一部国家最高决策者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资治通鉴》则是最高统治者决策经验与教训的典籍;而《孙子兵法》则是一部军事决策经验总结的专著等等,为我国的谋略学谱写了早期的光辉篇章。

不过古代最早时的“谋”与“断”(咨询与决策)是由一个人完成,成为既能谋又善断的智者。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了更有效地把握动态变化的今天,驾驭和控制瞬间万变的未来,“谋”与“断”迅速分离,出现了食客、军师、参谋、幕僚等。他们学识渊博,高瞻远瞩,运筹谋划,在关键时刻作出许多治国兴邦的英明决策,表现出超凡的才能。如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涌现出以吕尚、孙武子、张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谋略家、军事家、纵横家。周初的姜子牙被公认为是中国谋略学的开山鼻祖,周武王伐纣成功,多出自他的深谋算计,故司马迁称其“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共事多兵权奇计”。孙武子作为一代大军事家,其不朽的著作《孙子兵法》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视为东方的《圣经》、智谋和兵谋奇书,不仅为国人倾慕不已,奉为“神明”,而且也引起了东方乃至世界各方人士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但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这些历史上的谋略,都没有超出个人超群艺术才能的界限,并没有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而为多数人所掌握的程度。

20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随着运筹学、博弈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学科相继问世,生产领域的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咨询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得到飞速发展,从而为咨询研究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决策咨询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认真把握决策咨询研究的规律

如何使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做到建真言、献良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关键的是必须根据它的特点,把握它的规律。

一、坚持决策咨询研究的超脱性。决策咨询研究的宗旨主要是为领导服务,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西方称它为领导者的“外脑”,是第四产业的支柱。它不同于某些业务部门,其特点是比较超脱:首先有那么一批研究人员整天在那里搜集信息、积累资料、研究问题,没有日常行政事务的干扰;其次还为发扬民主,鼓励发表不同意见,提倡大胆科学探索,创造一个平等协商、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专业化程度很高;再次是坚持真理,尊重科学,不唯上、不唯文件,为领导服务,必须是有效的服务,真正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第四,它的超脱性还表现在,不受部门利益的局限,因此能站得高、看得远,可以比较客观地研究问题,提出建议,为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突出决策咨询研究的超前性。其一,决策者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解决当前迫切问题,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战略性、长远性的问题则考虑得较少。领导干部“日理万机”眼前燃眉之急的重大问题,当然不应忽视。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决策咨询研究要发挥超前的特点,就一些战略性、长远性问题开展调研,提出建议,争取主动。其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搞好预测,特别是对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进行谋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其三,咨询研究要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的生命力不是出陈旧的主意、过时的办法,不放马后炮,不当事后诸葛亮。当然,超前并不是一味地去追求不着边际的东西,这样会使人感到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是要抓住时机,快速、及时地拿出卓有成效的新思路、新对策,才能出奇制胜。

三、强化决策咨询研究的可行性。决策咨询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行动,获得主观意志的自由,寻求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规律的应用科学。因此研究成果必须切实可行。如果所提供的方案无法操作,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施见于行动,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而毫无价值。如何确保它的可行性:

1.选题可用。选择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本身就是一项科研活动,是可行与否的重要环节。人们常说:“题目选好了,就成功一半。”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服务的领域很广,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论证,筛选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解决的最佳课题,才能得到领导者的承认,才能为社会消化、吸收,真正成为社会的力量。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一是要以应用研究为主,着重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搞一般性的理论探讨。二是要以政府的中心任务为主,把需要作出决策的重大关键问题放在首位。三是要以当前决策者急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想其所想,急其所急,避免“隔靴搔痒”、“南辕北辙”。

2.论据可靠。决策咨询研究要有科学态度,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搞投其所好,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功能。二是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注重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以求得最佳的数量界限。三是坚持咨询机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实行“开放型”研究,特别是许多重大综合性课题,涉及很多领域、部门、学科,只靠少数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组织有关力量实行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反复信息交流、思维共振、优势互补、协作攻关才能奏效。

科学决策第3篇

Abstract: They have expected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t has directly impacted on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Decision-making is essential activities and functions of leadership. In order to make more scientific leadership decision-making, we must a deeply understand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leadership the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eadership decision-making practices, it will be increasingly deepening leadership decisions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ology. how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in leadership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关键词:科学化决策 领导决策 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 方法论基础

Keywords: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leadership decision-making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based on methodology

作者简介:郭彦(1980.8―),河南省周口市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政府与信息管理、绩效管理。

决策是行动的导向,也就是说领导决策最终是要付诸社会实践的,并会对现实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现代领导将如何应对?怎样才能使领导决策的科学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使领导决策更科学化、更具有前瞻性?同时如何才能使领导决策更具有创新性?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这些就成了新时代的领导决策者首要面对和迫切思考的问题。领导决策是领导的开始,也是领导权力运作和领导责任发生的开始。领导的决策科学化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决策本身的效率和成败,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领导主体的得失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领导客体的切身利益和现实命运,并且影响深远而重大。

一、科学化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一) 究竟什么是决策

时至今日,对决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种,决策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有统一的看法,诸多界定归纳起来,决策基本有以下三种理解: 一是把决策作为系统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二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所谓决策,就是为未来的行为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决定采用某种方案的过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为实现某一目标,就需要拟定行动方案,并选择决策者认为是最佳的方案执行。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1]。

综上所述,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或实现某目标,在掌握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科学的方法,依据现实的客观条件,从提出的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完美而科学的方案所进行的分析、判断、研究和抉择的过程。

(二)领导决策的实质和意义

1.什么是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就是通常讲的领导“拍板”[2], 即提出问题、拟定方向、制定计划、分配任务、解决出路和对策,作为最重要行为是领导主题履行职责的。领导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决策的正确程度的高低,更取决于决策的科学水平。

2.领导决策的意义

拍板是领导决策的关键环节。从分析问题或进取愿望开始到制定并分析各种可行方案为止的一系列前期活动的必然结果,又是选择活动的艺术性的体现。

拍板选择的是未来实践行动的方向、目标以及策略、方法和技巧,所以它是至关重要的一瞬间。虽经过拍板前周密的分析,许多备选方案的优劣在数值上或在决策者的观念上却仍是相近的,没有决定性的优胜劣汰,此时导致最大后悔的可能性也最大。另一种使拍板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拍板本身受到决策者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决策的艺术性本身就包含着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内容。[3]

(三) 领导决策一定要科学化、民主化

1、科学化决策的重要性

既然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各级领导干部就要高度重视决策的科学化,力求减少和避免重大的决策失误。万里同志说:“决策失误最大的失误。避免决策失误,就要做到科学决策。”[4]

所谓科学决策,就是在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下,经过科学的方法最终所做出的有客观依据的、经过择选的并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首要是科学的决策的理论原则和程序必须严格执行, 其次是依靠专业人才,运用先进和科学的决策技术和方法, 最终领导者用科学的思维依据科学的方法最终作出决断。

2.民主化决策的重要性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绝对离不开领导决策的民主化。没有民主化,就没有科学化,这是我们多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必须把决策建立在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之上。早在1980年,陈云同志就指出:“一切引进项目,都必须有专家参加,必须是领导干部和专家共同商量。”[5]。1986年7月31日,万里同志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政治体制上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领导权力过分集中,决策制度不健全。决策失误己经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比如。他严肃批评说:“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没有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决策的科学性无从检验,决策的失误难以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直到今天,领导人凭经验拍脑袋的做法仍然司空见惯,畅通无阻。决策出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只有等到出现了大问题,才来事后堵漏洞,或者拨乱反正,而这时己经悔之晚矣。这种盲目拍板、轻率决策的情况,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6]

3.正确把握领导决策中民主化科学化的关系

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事实上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表明,现在比较流行的“科学决策”就是建立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之上的理论和方法,其整个决策程序都依托于民主并贯穿着一根民主的红线。这使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趋于一致,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或错误,确保决策的正确和成功。[7]

二、稳操胜算的深层理念――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方法论基础

(一)实事犹须求是

1.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最基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

领导决策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于大量信息的获取。其第一步就是在收集大量信息情报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比较,发现问题,提出决策,并制定目标。其次,对领导决策主体状况的估计也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再者,在决策的方案选择上也要遵循实事求是,并对多方案进行综合的实事求是的决断。最后,要对最终模型做可行性研究和评价反馈,利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来最终论证目标和模型是否科学和实际可行。

2.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化领导决策的方法原则

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化领导决策必须遵循的方法原则:高质量的情报是科学决策的依据;决策必须切实可行,决策不符合实际,不可行,就毫无价值;决策具有时代性;可调节性是决策科学性的重要标志;实际所反馈的信息对初始的决策做出相应的调整;科学化的决策应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讲究实效,重视效率,符合又快又省的要求;群众性原则,科学化的决策同时应该是民主化的决策。在决策活动中,应集中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体决策的作用。决策程序的科学化需要决策方法的民主化来保证。[8]

(二)决策全方位理念:系统思维

1.系统思维的含义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个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构成系统必备的条件:一,凡是系统必定是个整体;二,凡是系统都有两个以上的组成要素;三,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边界;四,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第五,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9]历史和现实都反复告诉我们:任何决策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因素,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用系统方法进行科学的领导决策。

2.用系统方法进行领导决策

现代系统方法把对象放在系统的联系和结构中加以研究和处理,将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要素、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综合地考察研究对象,从而使目标从整体上获得最优的方案。[10]从而系统方法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三)植牢坚定性这块基石,勿做“刻舟求剑”般的愚事

1.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一项斗争艺术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领导,为了实现其领导目的,保持正常的领导秩序,总是要确定一系列原则。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可能忽视必要的策略的灵活性。早在1938年5月,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提出了战术运用上的灵活性问题。他说:“灵活性就是具体地表现主动性的东西。” [11] “灵活地使用兵力,是转变敌我形势争取主动地位的最重要的手段。”[12]

2、原则性和灵活性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但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一方面,灵活性要有原则性作指导。如果离开原则性讲灵活性,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原则一定要灵活执行。因为原则是长期起作用的,并带有方向性的东西,如果不能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条件采取符合原则的灵活的策略和方法,原则就会僵死;离开环境和条件,机械地搬用原则,必然导致事业的失败。

(四)总揽全局抓好局部的协调

1.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保证:总揽全局抓好局部的协调

领导者需要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完善决策,落实决策,并在落实决策的过程中酝酿新的决策。做好协调工作,提高协调水平,探求协调规律,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进程、领导的声望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新形势对领导决策提出的迫切要求。

2.协调在领导决策中的重要地位

“协调是一种领导艺术与公共关系密切结合的综合行为”[13],就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原则性就是把握根本点,灵活性就是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坚持原则立场是任何协调的必备前提。一个明智、冷静的领导者,无论何时,何地,面临怎样的复杂情况,都绝对不能偏离原则立场。[14协调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说,作为领导首要确定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有的协调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只能是致力于维护人民的总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对合格领导最理性的检验。

三.总结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决策贯穿于一切领导和管理工作的始终,并直接影响着领导和管理的绩效。决策是领导的基本活动和职能。只有深刻的理解并遵循领导决策的理论及原则,才能使领导决策科学化。随着领导决策实践的发展,对领导决策科学化的方法论基础的研究也将日益深化。只有坚持了正确的领导决策科学化的方法论基础,我们就有了稳操胜算的深层理念,这样领导决策科学化才有了保证。

参考文献:

[1] 赵丽芬,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2][7] 邱霈恩,《领导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尤远文,领导决策方法论[J],中共中央党校,2002

[4] [6]《万里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

[5] 《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8] 贺善侃,《解读和谐社会领导力》[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 [10]张秀华,栾树森,姜秀英,张海波《领导与决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1]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12]《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科学决策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入手,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一些构想。

一、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决策观念有了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决策观念的转变,中央政府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鼓励软科学研究,结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决策理论,形成支持科学决策的知识体系。二是普遍进行干部培训,以普及决策科学为重点,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强化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意识和技能。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宏观决策中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论证,把决策科学化付诸实践。当今的许多重大决策,如三峡工程建设、农村改革与发展、沿海开放、价格体系改革等都是在集中专家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最终决策的。

2.决策制度逐步完善。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如废除干部领导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等。许多重大的基建、技改项目一般都要先经过有关专家组或专门机构审查、评估,再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制定了议事规则,对同级政府提请审议的议案有明确的审议程序和时限,以前极少有过的“否决”现象,现在则时常可以见到。大量的行政事务,过去长期由党委包揽,现在则由政府决策,还政于政,随着各级决策层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决策制度日趋完善。

3.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普遍恢复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处理中心,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收集、咨询建议以及方案论证等,以此来辅助决策。另外,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化,信息的流通越来越通畅,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调查、咨询机构也纷纷出现,加入了辅助决策的行列。

4.决策手段走向现代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批新兴理论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推动决策科学向高层次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为科学决策开拓了更广泛的信息渠道。问卷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也在决策过程中普遍采用。

二、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纵观决策科学化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实现了由经验决策为主向科学决策为主的转变。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偏低。决策科学化首先要求民主化,但不少决策者仍然以自己的倾向为决策依据,专家智囊和政策研究人员只能按照领导的意图做“命题文章”,给领导的意见披上“科学”的外衣,由以前的一个人说了算变成一个人替大家说了算。

2.辅助决策机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些机构名为研究所、信息中心,实际功能却蜕化成起草文件和报告的秘书班子。另外,由于行政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研究机构,制约着他们作用的发挥。

3.战术研究多,战略规划少。一些官员总想为自己增加政绩。在决策时视野狭窄,缺乏宏观考虑,忽视长远目标和总体规划。造成这种状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行干部体制存在弊端,使一些干部为追逐利益而发生许多短期行为。

4.决策机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之一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影响效率的最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部门内部职责含混,责任难以追究。表现之二是决策多,执行少。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失衡,影响决策的整体质量。

三、改革我国行政决策制度的建议

1.明确决策主体的自身定位。从决策主体的形式特征看,公共行政决策主要是政府的决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决策主体已经包括政府决策层、各类智囊机构和专家系统以及各种社会组织。政府决策层作为决策主体的主导部分,拥有对决策方案的最终裁定权,但它在整个决策系统中的地位已由唯一变成部分。在科学决策中要提高对专家系统的重视程度,发挥专家学者的特殊作用,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政府决策层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决策需求,二是参与方案论证,三是做出最后决断。由于不能事必躬亲,所以,全面掌握宏观情况,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对方案进行严密的评估论证,是政府决策层最应该下功夫的环节,这个环节也恰恰是科学决策过程的核心。2.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努力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明确决策指导思想,把握决策方向。公共行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本质追求,是最直接和最能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政府执政行为。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决策议题。公共行政要协调和解决的公共事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选择决策议题时,要准确把握决策内容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所制定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的相关联系,认真分析这些政策、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还要科学评估公共政策和工作方案对各社会群体利益的影响及其能否有效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更好地体现公共行政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完善决策方案。通过深入科学的调查研究取得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提出有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3.严格规范决策过程,不断完善公共行政决策的制度程序。一是尽快实现决策程序法制化。从促进决策者的观念转变,实现决策层的重新定位,到规范决策过程,完善决策的方式方法,再到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健全对决策的监督,都应当建立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二是必须坚持民主原则。坚持公共行政决策的民主原则,首先要在决策方案提出和选择过程中充分调查和反映民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方案需要经过公众听证,在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推行重大决策公民表决。三是要有完善的程序制度。关于公共行政决策的程序制度很多,其别需要强调“多方案选择”的程序制度,管理学经常讲: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选择。而选择的基本条件就是多方案的提供,因此,在决策的程序上明确规定必须提供多种方案才能够讨论和决策,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决策第5篇

摘 要:领导决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时候起,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时便产生了领导活动,要想做好正确的领导,科学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决策活动贯穿整个人类活动,决策是领导者做好管理工作的中心,是衡量领导者能力素质以及领导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领导离不开决策,正确的领导亦离不开科学的决策,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领导决策;领导活动;相互影响

决策要有一定的目标性、预见性和可行性,任何决策都不是凭空想象的,其制定要依据实践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决策的制定是为了一定的目标,取得预计的效果,而且,在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实施后的各种情况,确保决策制定出来能够顺利实施。决策能否科学制定是关乎整个领导活动成功能否的重要标志。

科学决策所包含的要素有很多,如科学决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首先,根据领导者的权利地位,可以将其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以及基层决策。高层决策是面向整体的,以解决全局性的核心问题为任务,涉及的层面较高,中层决策是根据高层决策的要点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做好决策的准备工作,基层决策相当于执行者的角色,涉及决策实施的具体环节,深入基层,加强指导,确保科学决策工作的顺利完成。根据权力分配,分为个人决策、集体决策和群体决策。个人决策体现了领导者的专断独裁,决策有他个人决定,不许他人参与,这样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集体决策并不是简单地民主决策,它是由少数的有决策权的小集体来讨论决定的,而群众决策则是由全体成员进行决策,和现在的直接选举比较接近,由参与者民主投票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代表大众的意见,是这三个决策中最具民主性的决策;针对决策对象的具体情况,又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在日常工作中,应对一些常规例行的问题所做出的决策叫程序化决策,针对突发偶然事件而做出的紧急决策则叫非程序化决策,它要求领导者要有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经验以及果敢。以上就是科学决策的大致分类。

科学决策过程大体上有四个阶段。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决策者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对问题进行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进而确定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目标,目标要清晰明确,模糊的目标让人无从下手,容易制定错误的决策.

二、集思广益,拟定方案。确定目标后,围绕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利于制定决策方案的信息收集,领导者召集各类专家、学者参加方案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方案评估与选择。针对不同的方案,进行相应的评估,考虑到方案的成效、危害、风险度等方面,在确定方案前反复地推敲评估,以确保选择的方案是最佳方案。

四、决策实施与反馈。方案确定后,对决策进行局部实验,在无危害可行的情况下,再全面推广实施,实施一段时间之后要对其进行效果反馈,以了解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对决策进行最终的考核与评价。

为了制定正确的决策,一系列的原则需要确定,对方案选择加以约束和引导。

一、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一个科学的决策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阜新市领导在决策时,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制定出来一套利于阜新发展转型的方案;

二、坚持实际,因地制宜。决策的制定要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偏离实际的决策定然难以取得成效。要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与其他国家发展的相似点及不同点,加以借鉴,并创新地指出符合本国发展的特色道路,据此,领导者在制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发展本国特色经济,才能取得不错的成效。

三、坚持调查研究。决策的制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上的,只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才能发现问题,找到突破点。在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调查上,要进行多次研究发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的方法,突破点在于加快经济转型,只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 得以解决。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者一个人的知识力量有限,为了避免决策出现失误,制定决策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民主参与度,利于决策制定的公平公开,合理性与科学性,也利于决策制定后的能得到顺利实施,进而可以降低决策成本,实现决策过程的公开化和民主化。

综上所述,领导者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类因素,实事求是,结合本国实际, 坚持民主与科学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不背离群众,发展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以后的决策中,切勿急功近利,忽视实际,专断盲目地分析问题,考虑不充分的决策只会给群众带来困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的警惕,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利国利民的决策。

案例资料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接沈阳市,西连朝阳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作为我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到2003年末,阜新市已为国家贡献了5 .55亿吨煤炭,发电1584亿千瓦时,为国家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能源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来,阜新市随着可采煤矿资源的减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持续下滑,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局面。其中,煤炭资源已经减少到可采量3 .3亿吨,自此,阜新市衰落成为辽宁省的困难地区,是全省唯一享受补贴的城市。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阜新市委、市政府领导倍感压力,要促使经济转型。2001年中央把阜新市作为全国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阜新市因地制宜,决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积及其深加工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阜新市的经济转型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2年12月,国务院总理在辽宁省政府《关于阜新经济转型工作报告》上批示:老矿山经济转型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由国家科技部、辽宁省政府牵头在北京召开盛大的阜新经济转型科技项目对接洽谈会,签订合同54项,协议57项,投资总额22.8亿元。其经济转型规划期为15年,经济转型计划用10至1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前五年着力培育自身发展美能力,为全面实施经济转型计划打好基础;后十年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10年,地域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岗职工基本就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到2015年,全地区建立起以现代农业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市经济体系,就业供需基本平衡。

转型重点要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以及与农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安置矿区下岗职工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优质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种植业;其次,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安置就业,大力推进连锁经营、超级市场、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速数字化阜新建设进程;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稳定发展电力产业,适时增加发电厂装机容量,扩大发电能力。重视非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人畜饮水工程、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推动阜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科学决策第6篇

市场营销(marketing)是个人和组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与它人交换,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实现其自身目标的过程。市场营销的起点是市场需求,目的是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对于一般企业来说,通常是赢利;对于包括政府在内的非营利性机构来说,是获得必要的财政收入和公众的支持)。

营销研究(marketingresearch)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合适的手段,判断决策的信息需求和成本,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有关信息,以帮助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正确制订、实施、评估和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和计划。当前对信息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了营销研究的发展,使之成为一门高速增长的产业。

一、营销研究与科学决策

营销研究是市场营销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起着通过信息将产品、服务和计策(idea)的提供者与市场相连接的桥梁作用,其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为营销决策提供及时、准备和有用的信息来改进决策质量,减少决策失误。

营销研究的内容包括营销决策的各个方面:营销研究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与购买者;制订合理的价格;开发合适的产品;设计和管理营销渠道;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在营销研究最发达的美国对567家公司的调查表明,营销研究在美国企业已相当普及,几乎渗透了营销决策所涉及的所有环节,其中以市场特点与趋势的研究最为普及,其次为市场份额和需求分析(见表1)。

表1美国587家公司的营销研究活动

研究类别开展该类研究企业的%自己承担研究的%

A.企业与市场研究

1.行业/市场特点与趋势

2.兼并与多元化研究

3.市场份额分析

4.员工发析

B.定价研究

1.成本分析

2.价格分析

3.价格弹性

4.需求分析

5.竞争者价格分析

C.产品研究

1.概念开发与测试

2.品牌命名与测试

3.试销市场

4.现有产品测评

5.包装设计研究

6.竞争产品研究

D.分销研究

1.选址

2.渠道绩效研究

3.渠道覆盖面研究

E.促销研究

1.激励研究

2.媒体研究

3.文案研究

4.广告效果

5.竞争性广告研究

6.公共形象研究

7.销售人员薪酬研究

8.销售人员的销售领域研究

9.促销手段研究

F.购买行为研究

1.品牌偏好

2.品牌态度

3.产品满意度

4.购买行为

5.购买意向

6.品牌认知度

7.市场细分

(图表略)

资料来源:ChurchillJr.(1996).ElectronicOverheadTransparenciestoAccompanyBasicMarketingResearch,3rd

Edition.DrydenPress.

二、营销研究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绝大部分的企业甚至一部分非赢利性机构都设有营销研究部或专职的营销研究人员,同时还有许多专门从事营销研究的公司。营销研究是一门快速增长的产业,并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集中度。1997年,全球排名前25位的营销研究公司专职雇员达59130人,营销研究业务收入共计6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在这25家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中,美国公司占67%,英国公司占18%,德国公司占7%,日本占4%,法国2%。全球排名前3位的营销研究公司分别是ACNielsen、Congizant、TaylorNielsenSofres,其1997年的研究收入分别约为14亿、13亿和5亿美元,合计达32亿美元,占前25名公司研究收入的一半(Honomichl,1998b)。从美国主要营销研究机构承接的研究项目可以看出,美国企业对市场需求、有效沟通和顾客满意度的高度重视,市场测量、媒体受众研究和顾客满意度测量的业务收入分别约占美国前50家营销研究公司总研究收入(55亿美元)的35%、17%和9%(见表2)。

表2美国前50名营销研究机构1997年度按研究类别划分的研究收入

研究类别占总收入的%

市场测量34.6

媒体受众研究17.4

顾客满意度测量8.5

新产品/服务开发6.4

市场模型4.9

广告/品牌跟踪4.9

态度与使用研究4.5

定性/专题组3.5

广告预试2.9

企业调查2.5

多目标/成本共担调查1.5

合计100.0

资料来源:Honomochil(1998a).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营销研究在我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1984年,市场调查被引入我国;1998年,我国第一家专业市场研究公司诞生,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相继成立了许多营销研究公司;许多港台和国外营销研究公司(如ACNielsen、Gallop等)也纷至沓来;与此同时,设有营销研究部的内外资公司的数目和其营销研究经费也不断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营销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使营销研究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缺乏准确的行业调查数据,国内主要市场研究公司的业务收入、市场份额排名尚无准确的统计,估计国内排名前五名的公司是:ACNielsen(美),华通集团(国有),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国有),Sofres-FSA(法),华南市场研究公司(私营)。

三、营销研究应用实例

如前所述,营销研究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与购买者;制订合理的价格;开发合适的产品;设计和管理营销渠道;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企业是如何利用营销研究来帮助决策、改进市场营销工作的。

例1.市场分析与预测:顶新集团进军中国方便面市场对市场的分析、了解与预测是许多成功企业开展一项新的业务或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的切入点。1989年前,顶新只是台湾的一家生产蓖麻的小工厂。90年代初,顶新集团的营销研究人员发现日本、韩国和台湾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方便面的人均消费量都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当时中国大陆方便面的人均消费水平还处于极低的水平,因此对方便面的需求将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而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顶新集团于1991年在天津成立顶益公司,于1992年向中国大陆市场推出“康师傅”方便面,取得了成功。随后又迅速将方便面生产线由天津扩展至广州、武汉、杭州、重庆、沈阳、西安、哈尔滨等诸多中心城市,至1998年定益公司已拥有88条生产线,年销方便面70亿包。

例2.定价的心理学研究:许多现行定价策略的基础

正确的定价策略在建立在对成本、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竞争者的价格和消费者心理的良好把握的基础上的。有过这样的实验,将顾客分为两组,一组从中、低价位的两种型号的微波中挑选产品,而另一组从高、中、低价位的三种型号中挑选。结果表明,增加一高价位的产品虽然只有13%的顾客购买该产品,却使选择中价位的顾客增加了17个百分点。因此,许多聪明的商家在产品线中增加高价产品,并非想通过销售该产品直接获利,而是希望用这种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其它产品的参考价格,从而增加中低价产品的销量。分标价策略的流行(即分别列出基准价和一定比例的服务费或邮费,而不直接列出总价格)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这些研究表明,对于需要迅速做出购买决策的产品(例如在餐馆点菜),分标价使消费者感知的价格倾向于偏低而刺激需求。当然,这些研究也向我们提出一个严肃的职业道德问题:商家是否可以利用消费者心理上的错觉对其进行有意的误导?

例3.产品研究与测试:日立洗衣机的不断改进

针对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要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日立公司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不断地改进其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70年代末,日立公司进行营销研究表明:日本人的衣服拥有量和档次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洗衣的频率也由过去的“脏了才洗”变为“穿过就洗”;同时人们仍然重视洗衣机的去污能力。据此,日立公司认为需要一种新的更加柔和但又不牺牲去污能力的洗衣方法。通过对其脉冲式洗衣机的改进,研制出一种能够减少衣物缠绕和损伤但又保持其清洁能力的洗衣机,结果大获成功。在80年代,日立公司连续的营销研究及时发现了人们洗衣时间的变化。由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妇女走出家门工作,人们开始在晚间或清晨洗衣,因此洗衣机的噪音成了一个问题。日立公司及时推出一种低噪音的洗衣机和相应的广告,该洗衣机成了又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后来又根据营销研究的结果,推出了节省空间、洗衣、烘干二合一的家庭洗衣系统,结果又大获成功。

例4.数据标准化与共享:营销渠道管理的有效工具

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避免渠道冲突,提供渠道效率是企业整个营销过程的重要一环。

例如,当前许多跨国公司都建立了高效消费者回应系统。该系统通过生产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电子数据的标准化、共享和及时处理,将产品开发、渠道管理和营销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品类优化、快速补货、库存管理和有效促销,提高整个销售渠道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最终达到使消费者满意,制造商和分销商赢利的目的。

例5.有效的产品促销:宝洁公司“舒肤佳”香皂的市场推广有效的广告与促销,需要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认知过程,对各种媒体的特点和覆盖面,对竞争者的产品和广告有非常好的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产品的卖点,选择合适的广告创意、媒体和预算。宝洁公司“舒肤佳”香皂在中国市场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宝洁公司在中国主要城市的营销研究表明,健康是中国城市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宝洁公司选择了“不但美容护肤更可杀菌”的“舒肤佳”香皂来竞争中国市场,并争取到中华医学会的认可,但广告推出后销售的增长低于原来的预期。进一步的市场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非常直接,认为舒肤佳主要适合清洗孩子皮肤割伤、擦伤或多汗男人去体味用,不适合日常使用。于是,宝洁公司对广告进行了调整,新一轮广告目的在于说服消费者“舒肤佳”香皂适合全家人天天用。现在“舒肤佳”已成为中国香皂的第一品牌。

四、营销研究的常见误区

如前所述,营销研究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有用的信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由于研究设计和操作不当,不但达不到改进决策的目的,反而导致决策失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现将营销研究时常犯的错误归纳如下,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1.命题错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研究题目的清楚界定是营销研究的非常关键的一步。为此,研究人员和企业的决策者的良好沟通至关重要。可口可乐配方的营销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80年代初,可口可乐经过两年的时间,花费了400万美元进行了20万人次的口味测试,确定了新的可乐配方,其中最终配方经过了3万人次的双盲测试,口味测试结果表明,60%的人喜欢新可乐胜过老可乐,52%的人喜欢新可乐胜过百事可乐。但是该公司于1985年向市场推出新可乐的实际结果却与原来的预期相差甚远,迫使可口可乐公司于3个月后恢复了古典可口可乐,3年后新旧可乐的销量为10:1。可口可乐公司在其营销史上的惊人错误,主要是由于其研究的主题过窄,只考虑了口味忽略了其它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品牌、历史、文化传统及形象等。现在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对于像可口可乐这种历史文件含量很高的饮料,口味并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2.抽样偏差

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样本设计是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条件。样本设计的质量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极大,盲目地增大样本量往往无法弥补样本设计的缺陷。LiteraryDigest杂志于1936年进行总统选举结果预测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为了预测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LiteraryDigest共寄出1000万份问卷,收回240万份问卷。该调查结果预测共和党候选人伦敦将在57%对43%击败候选人罗斯福,但实际结果是38%对62%。这项耗资巨大的调查使该杂志因资金困难和名誉扫地而破产。这主要是由于抽样框架的选择不当和拒答误差所致。由于这项调查的样本是根据电话号码簿、汽车注册名单和各种俱乐部会员名单抽取的,因此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的有钱人在样本中的比重偏高;此外由于拒答率过高,尤其是罗斯福支持者因感到胜券在握而对此项调查缺乏热情而普遍拒答,导致得出有利于伦敦当选的虚假结果。

3.弄虚作假

研究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于科学决策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人员水平局限和利益的驱使,有些营销研究机构和人员有时采用弄虚作假的办法欺骗客户和消费者。一些“消费者品牌认知调查”、“中国最佳企业形象调查”常以各种协会、学会等权威机构的名义主办,实际由市场调查公司或广告公司操作,上榜企业付费。一些调查员不按调查设计的要求如实填写问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企业对此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万和证书事件就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例子。

4.违约与泄密“”版权所有

科学决策第7篇

关键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关系

中图分类号:B50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阶段一些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等问题比较突出 ,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要进一步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如何处理好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一、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随着政务公开、透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管理倡导的公民社会理念日趋形成,党和政府注重通过听证、座谈、调研、互联网等形式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表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正在向制度化方向演进,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仍有不少掌握决策大权的领导干部缺乏法制观念、科学思维和民主意识,群众观念淡薄,决策唯权力、唯利益,做出了一些脱离实际、违背规律、不符合群众利益要求的错误决策。 行政实践中违背依法科学民主精神的决策并不鲜见,决策时缺乏法制意识,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既定的法定程序,背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了地方经济的畸形发展。罔顾民意,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来驱动决策,群众利益被肢解、被碎片化,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片面性。经验决策、盲目决策、违法决策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严重地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积极健康发展,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前提与保障

依法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前提和保障。法律规范是决策制定、执行、评估的起码要求与基本准则,同时也是决策的约束、救济、保障机制。所谓依法决策,就是运用法律规范、调控行政领导决策过程,使决策行为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使行政决策制度化、规范化。它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决策主体的法制化。决策机构或领导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依法、用法、守法,决策权是法律赋予特定的机构或领导的权责统一的行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超越了法律所限定的范围就是违法决策、无效决策,就是不作为、失职或渎职。二是决策程序的法制化。程序合法是行政决策的起码要求,具体的行政决策活动须按照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进行。三是决策内容的法制化。包括决策目标、方案必须符合法律要求。 四是决策责任法制化。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决策主体和决策责任的承担者统一到法律层面,做到谁决策、谁负责。

坚持依法决策就是保证决策不脱离法律框架和底线,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的质量。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客观依据。其一,在决策领域必须完善一系列法律规范。明确决策主体、程序、内容,问责的法律规范,决策作为一种行政权力须恪守法律保留和法律优先的基本原则:其二,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实现依法决策的基础。决策主体的法制意识是决策是否成功的关键,时代要求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实现依法行政。其三,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确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论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其四,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行政决策水平,设计制度确保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三、科学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关键

科学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关键途径与本质要求。 所谓科学决策,指决策者尊重客观规律,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技术所进行的正确而合理的决策。科学决策的根本是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决策的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符合中国的实际、兼顾公平与效率。

科学决策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观规律,全方位权衡决策的利弊得失,科学评估决策的成本与效益,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的决策过程分成五个阶段: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识别目标、确定方案、选择实施战略、监督和评估。丰富、客观而准确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关键,决策者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和收集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的水平。归根结底,验决策、盲目决策、过失决策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背离了民心,决策目标、过程、方法、标准的设定缺乏科学、客观的精神。

影响决策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任何一项决策都难以穷尽各种理想方案,虑及所有影响因子、因素,因此世上不存在最优最理性的决策方案, 科学的决策要求用有限的理性替代无限的理性,用最大满意来替代最优科学的决策就是要提高决策的效率,强化决策的监督,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加大决策的科技含量,将决策植根于民意民心民情。科学的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一实施一再决策一再实施”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贯穿于整个行政行为的始终。坚持科学决策,一要加强学习,扎实理论功底。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政治赏析能力直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二要优化决策方法,提高决策科技含量 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运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决策树法等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三要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加强各种智囊组织、各种专家的纵向、横向联系。配备合理的知识人才结构,集思广益地完成决策活动

四、民主决策是行政决策的核心

民主决策是行政决策的核心和内在要求 。民主决策的立足点和归宿点都是建立在最大的民意的基础之上,要求在程序上广泛征求意见,在内容上反映人民的最大利益。民主决策的主要标志是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利益得到最充分和客观的表达,实现精英决策与公民参与、专家咨询相结合,集体决策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民主决策就是要不断拓宽民主渠道,突破“一言堂”,广开言路,确保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国特色的行政决策的核心就是要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是依法决策还是科学决策,最终都要熨帖在公共利益的根基上当前,某些行政决策在实践操作中缺失民主性,领导意志、部门利益代替了民主意愿。民众处于被做主、被代表、被决策的状态。民主决策不力的原因体现在:一是民主渠道不畅通。党务、政务公开范围、透明程度不够,群众诉求渠道受限,群众意愿和决策选择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和回应,忽略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权力分配体系不明确。在垂直管理体系和地方管理模块中,造成决策权、事权、财权的分离,出现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合法化现象,群众的利益被边缘、被忽略。三是决策形成、评估、监督、问责制度不完善。旧式的决策制度突出精英决策忽略集体决策,突出经验决策忽略专家咨询,突出决策过程而忽略决策结果评估,突出决策主体而忽略了决策责任的承担民主决策就是要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广泛了解社情民意。

增强公民参与度。听证于民、问政于民从而达到决策为民。实施民主决策要做到:一要完善决策、评估、监督、问责机制。决策中要切实推进公民参与,专家咨询。科学评估,民主集中,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二要健全行政决策规则。依法界定决策权,实现事权、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杜绝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独断性。三要增强决策程序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坚持把合法性审查、科学论证、集体讨论作为决策过程的必要环节,明确决策的权力与责任,把决策的法制性、科学性、民主性统一起来。

五、行政决策就是要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依法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关键路径,民主决策是行政决策的核心和内在要求。行政决策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主体是行政决策。当然,行政决策不能简单地由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三部分组成,优化行政决策就是要做到依法、科学、民主三者的有机统一,环环相扣。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有机统一。

结语:依法决策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在决策过程中做到依法、用法、守法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科学决策是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关键路径,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结果最终都要经得起科学规律的检验 民主决策是实现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民主决策上可以保证决策不偏离法制轨道,也可以使决策更多地尊重科学因素 行政决策要做到依法、科学、民主精神的统一,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通过的必经程序,最终让行政决策遵循法制,尊重科学,顺应民意。

参考文献:

[2】金国坤,行政决策法治化是依法行政至高境界[J],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