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7-26 05:21:07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第1篇

在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研究课题,探索将真实企业环境引入校园的电力工程技术教学工厂建设思路,总结了“教学工厂”的建设成果和运行特色。

关键词:

教学工厂;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学工厂”(TeachingFactory),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Polytechnic)所创造的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内营造企业实践环境,并将二者紧密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校长林晋东的解释,“教学工厂”就是将工厂的工作环境、工作技术尽可能多地摸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在课堂就能体验到未来的工作氛围,学到先进实用的工作技能,课堂即工厂,学校即社会,以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模拟、模仿、融合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学工厂的内涵所在[1]。

1“教学工厂”模式的实施背景和特点

“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将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解决了如何将学院教学与企业环境紧密结合的普遍难题,使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不依赖于企业界,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学工厂”不是在学校之下、教学之外再办一个工厂,也不是让学生在学校学完理论课后再到工厂进行技能训练。“教学工厂”既不同于学校的实验室,也不是企业的车间,而是企业的生产设备、工作场景在学校的再现。“教学工厂”的精髓在于推行“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合作”,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建,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的教学系统中(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的办学理念。它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的教学的有机结合。这个“教学工厂”理念在南洋理工学院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实践,并且为学校开拓了极具生命力的发展空间[2]。近年来国内已经有机械制造类专业、汽车修理服务类专业、导游专业、法律实务专业等借鉴教学工厂理念初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实例,但电力技术类专业借鉴教学工厂理念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则尚未见到案例报道。

2电力专业的特点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的突破方向

现代电力系统是由大量发电、输电、配电和控制设备组成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具有重要性、快速性、同时性的特点。由于电力行业的发电、输电、供电、配电、用电完全同步、影响面广、自动化控制水平高的特点,对技术工人的操作能力与水平有较高要求,电力系统企业概不接受学生在电力生产岗位进行顶岗实习,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学生所谓到电力企业实习,实际上只能看、不能动,根本无法参与实际操控,往往最终演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完全不可能在电力生产的真实环境中开展综合实训,这一点与各种制造类或设计类专业完全不同。近年来电力类高职院校逐步强化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但由于场地、经费以及技术的限制,多数学校倾向于采取纯软件的仿真培训系统,或者是分散的单个操作实训装置,学生难以熟悉电力行业全环节的生产过程,缺乏在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操作训练。如何在电力企业的真实系统设备装置上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实习,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电力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不少开办有电力类专业的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但仍缺乏与企业情境一致的生产性实训场地,难以满足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地要求。这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又要克服无法在电力企业进行岗位操作培训的弊端,亟须探索在校内建设一个具有电力行业完整生产过程、真实职场氛围、真实企业文化的教学工厂,以培养能够熟练进行企业实际生产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电力工程技术教学工厂建设与运行

3.1总体思路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突出“能力为本、实践领先、学练交替”的改革思想,依托2011~2015年我院国家骨干高职院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所获的软硬件支持,校政企联动,整合资源,采用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结合新校区建设,与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按照南方电网标准与规范要求,改扩建原有功能较单一的电力技术实训场所,在校内设计建成了包括电力系统发供电企业“运行、检修、试验”的三种工作模式的电力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其中所有实训设备均为电力企业生产的真实、先进的设备来源于合作企业捐赠、学院自筹资金、国家骨干校建设专项资金购置、毕业校友捐赠等。对综合实训基地展开综合应用形成教学工厂,以突破无法开展生产性实训的瓶颈。

3.2建设方法与成果

在实训基地建设期间,通过聘请企业专家顾问,项目组成员反复深入电力企业调研,与企业的实践专家讨论企业所设置的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整理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学习领域,以校内综合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实施平台,编制出具有行业特色课程并予以实施,形成实训基地功能综合化、实训教学过程职场化、实训教学情境现场化、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化浑然一体的建设模式,最终建成集“技能与创新训练、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技术服务与科研攻关”于一体的电力工程技术“教学工厂”。该教学工厂的电力实训平台就是涵盖“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及电力调度的全环节多功能电力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其中包含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工业网络与电气控制实训室、全物理仿真发电厂、220kV物理仿真变电站变及其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力调度实训室、电力仿真中心、电力营销实训室、电力设备检修实训车间、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与巡线实训场、高压试验车间、保护装置调试车间、新能源发电系统及微电网技术应用实训室、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实验及实训室、远程视频教学系统等52个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达15000余平米,设备数量达170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人民币,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了校企互联的远程教学平台,构建了校内外一体化实习实训体系。实训平整支持了基于“校企一体,分阶段,多循环”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该教学工厂具有“工厂环境与企业环境一样,工厂设备与企业设备一致,工厂教师与企业师傅一致,工厂课程与企业需求一体”的形式特征,利于加强和提升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由此突破了电力行业实践性教学条件的瓶颈,满足了培养专业服务产业的电力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以此教学工厂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与广西电网下属公司、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等相关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技术革新及项目研发、学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构建教学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每年培训电力企业员工达1000余人次以上。

3.3电力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主要是在对广西区内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部分的发电企业、电网及供电企业、电气设备生产企业及其它工矿企业,如大唐集团平班电站、广西电网武鸣供电公司、广西恒都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湛江)、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设备检修与试验等主要就业岗位群。依据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分析了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及所对应的岗位能力,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工作任务性质一致性和工作内容相关性等原则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获得相应的行动领域能力,提炼相对应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构建适应岗位职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见图2所示。在专业课程标准中,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个方面描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按照项目载体的实施需要,设计了教学项目,如项目任务、教学实施的步骤等。

3.4运行特色

(1)利用教学工厂对不同年级学生分别创设专业认知体验课程、基于精益“5S”管理的实训课程和专业素质拓展课程。从电工基础技能培训到电气运行、线路巡视和维护、设备检修、高低压开关柜检修等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及电力企业岗位综合素质课程中,按照电力企业文化管理、岗位要素知识,开发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技能课程,在培养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实现电力企业职业素质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强化。(2)教学工厂集成了大量前沿IT技术以提升教学与实训效果,依托电力综合技术实训基地和校企互联的远程教学平台(“互联网+”教学平台),实现了校园与某水电站和某县级电力公司的网络互联,两类电力生产现场监控视频和运行状态数据均能实时传送到电力实训基地电力调度实训室,实现课堂直通电力企业生产现场。与重庆新世纪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开发混合仿真软件,使教学工厂能够更全面模拟真实生产过程。(3)电力综合实训基地具有真设备、真管理、仿真运行的特点,通过互联网技术集合校外多方资源,将企业的真实工作现场、工作过程、班组管理等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使得校内实训基地具有企业生产现场的真实情境,给学生营造身临职场的职业氛围,了解电力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完成以往只有在工地或生产现场才能完成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院专任教师一起,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实施现场教学、共同评价学生能力,并将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4结束语

电力工程技术教学工厂从建设到运行至今近五年时间,创设了大量真实工作任务、真实运行工况、真实生产安装的教学现场,通过角色扮演、角色轮换等促进团队协作、班前会班后会、真实操作等教学方法,成功解决了诸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难题,为同类学校开展教改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借鉴的样本。

参考文献:

[1]虚秀维.教学工厂模式与工学结合模式对比[J].中国成人教育,2010(4):17-18.

[2]王振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下的课程模式及其引鉴[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4(1):5-9.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第2篇

溪洛渡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溪洛渡电厂)筹建于2009年4月,2012年11月正式成立,负责溪洛渡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是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力生产和成本控制单位。自筹建起,溪洛渡电厂按照长江电力确定的“强化电站责任、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精益管理、创建国际一流”的电力生产管理总体思路,以“创建国际一流水电厂”为愿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采取超常规培养方式加速青年员工快速成才,保障了电站高强度接机对人才的批量需求。

超常规人才批量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背景

电力生产筹备与高强度接机发电的严峻形势

溪洛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出线电压等级最高、总装机容量名列前茅的特大型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电力生产筹建时间紧、任务重、难题多、条件艰苦,其全部18台77万千瓦机组的投产均集中在12个月内完成,强度之高、难度之大,史无前例。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机组投产速度、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等诸多难题,是溪洛渡电厂面临的现实考验,也对电力生产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电力技术人才培养是知识与经验的组合,需要较长的实践锻炼,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般至少需要4-5年的培养才能成长为成熟的技术人才。2011年到2013年,溪洛渡电厂3年内新增人员500余人,且大多数员工工作时间不足5年,占员工总数的75%,工作时间不满3年的新员工也超过半数。面对青年员工比例大、工作经验严重缺乏的人力资源现状,加大培养力度,探索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现实意义。

超常规人才批量培养体系的内涵

面对高强度接机发电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严峻形势,溪洛渡电厂以“人才强企”为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电厂生产管理方式、地域特点和人员招聘进度等因素,紧密结合电厂筹建、接机发电、运行管理各个阶段的具体特点,在系统总结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超常规人才批量培养体系加速人才培养。超常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的范围和比例超出常规。溪洛渡电厂员工队伍平均年龄不足30岁、工作经验严重缺乏,人才培养涉及全厂所有专业、各个岗位层级,培养对象涵盖电厂几乎所有员工,员工参训比例接近100%,很多人既是师傅也是徒弟。

二是人才培养的周期和力度超出常规。大多数员工从到岗到接机发电的培养时间不足两年,短时间内就要将其打造成一支作风优良、技能突出、善打硬仗的员工队伍,人才培养的周期和力度超出常规。

三是人才培养方式多样超出常规。面对人才培养的紧迫形势,需要建立起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面授、岗位实践、技术比武、网上学习以及导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方式,强化人才培养过程控制,着力建设技术技能型、骨干型、专家型三支人才队伍,促进团队整体技术与技能的提升。

超常规人才批量培养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

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规划

溪洛渡电厂的人才培养规划以服务电厂战略目标为立足点和依托,将培训贯穿员工职业发展的全过程,重点抓好高质量的生产技能人员队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和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大力开展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的培训项目,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员工培训开发体系;优化岗位管理,建立注重实绩、逐级培养、梯次推进的人才考评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心员工的思想动态,持续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探索有效的激励方式,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十二五”期间内,实现全员技能达标、持证上岗,每个专业面至少有1-3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关键岗位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健全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规范管理,全面建立培训管理基础体系

1)制度体系:溪洛渡电厂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涵盖了人才的选用、培养和激励的全过程,通过对人才开发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溪洛渡电厂制定出台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员工培训管理办法》以及《员工外派培训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编制了《生产作业人员技能标准与岗位培训大纲》,规范了员工培训组织管理、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考核、培训经费管理等标准和流程,为全厂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2)组织体系:为规范培训管理工作,落实培训管理工作责任,结合大规模、高强度接机发电任务的工作需要,溪洛渡电厂成立了培训组织体系,由厂长直接领导和协调,从专职培训管理人员辐射扩散到各部门、分部的兼职培训人员,形成归口管理、层层落实、覆盖全员的管理格局,为溪洛渡电厂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备的组织支持。

3)师资体系: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是溪洛渡电厂师资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溪洛渡电厂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基石。为规范内部培训师选拔及管理工作,溪洛渡电厂研究出台了《导师带徒活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科学的考评手段选拔建立起覆盖各专业的内部培训师、专业技术专家队伍。不断壮大的内部培训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帮助员工有效提高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水平。

4)课程体系:溪洛渡电厂结合技术规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设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依据《生产作业人员技能标准与岗位培训大纲》,逐步推进内部课程体系的开发,形成了一批现场操作录像片、技能培训教材、专业题库、音像培训教学片等多种形式的标准化课件和题库,覆盖生产作业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并利用公司网络学习平台和电厂网站等载体,实现内部课程的资源共享,巩固了培训效果,促进了集体学习氛围的形成。

强化落实,有效打造内部培训运转模式

1)规范的培训管理机制。员工培训工作以“依靠内部资源、采取多种手段、注重实践技能、逐步提高水平、最终一专多能”的原则,以“服务于电力生产和员工自身发展,着力打造电站营运、设备维修、技术创新、队伍建设、标准制定五项核心能力”为目标,指导各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覆盖”的管理方式有序开展工作,形成定期信息报送、沟通反馈、台账报表等管理长效机制。

2)畅通的联系协调机制。分年度制定贴近实际的培训工作计划,并将年度培训计划细化分解为月度培训计划。为保证培训参训率,又不影响正常的业务工作,电厂将培训活动主要安排在业余时间,紧抓教育培训、岗位培养、实践锻炼等关键环节,通过集中授课、技能竞赛、员工自学等形式,按计划组织实施培训项目,重点强化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训率、效果的“五落实”,电厂统一负责通用型培训,各部门负责技术技能培训,形成畅通的联系和协调机制。

3)严格的监督评估机制。通过培训月报、台账抽查、专项汇报等形式监督培训执行情况,每半年开展培训检查与反馈,实现了“培训台账网上实时更新、员工培训报告上网共享、培训计划与费用执行专人跟踪”的监督考核方式,并将培训执行、检查情况纳入月度、年度绩效考核,有力促进了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强了培训过程监督与效果评估机制。

各专所长,深化应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在借鉴三峡电厂等国内外大型电站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生产技术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设备管理为主线、以专业设备主任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模式。

通过成立5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和10个专业组,明确了设备管理主任与专业分部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设备管理主任在工程建设、设备接管、运行维护以及设备检修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设备主任全面负责技术管理体系的策划、建设和贯彻执行,将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参与设备选型设计、关键设备的联合开发、项目监理和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维修部门负责编制施工方案、现场记录、检修报告,维修人员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设备的检修维护。技术层与作业层分工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清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不仅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强化了技术管理的力度,而且拓宽了技术人才的发展通道,促进了专家型人才的提升成长。

通过机组调试投产、运行维护和首轮岁修工作,证明创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更加贴近电站实际需要,设备管理主体与责任更加清晰,技术管理与作业管理结合更加紧密,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和检修质量进一步提高。

注重引导,逐步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措施

1)文化引领,强化员工队伍作风建设。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进程,溪洛渡电厂不断加大员工思想作风建设力度,为电力生产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理念指导和精神动力。通过溪洛渡精神大讨论、主题征文、组织演讲等方式,努力培育员工树立艰苦奋斗、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以搭建广阔的事业平台和良性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依托,使员工个人目标与电厂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关爱员工,加大激励保障力度。坚持“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竞聘、选聘、电力生产支援等方式分层次、有重点地补充不同层次的人员,在工作中委以重任,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以“需要层次论”为指导,制定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对在电力生产筹备、接机发电、首轮岁修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加大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力度,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热情;制定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工作方式,降低了工作强度,确保员工身心健康,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做好生产、办公、食宿、交通等相关资源保障措施,推进“员工健身房”“员工阅览室”“爱心哺”等各种后勤服务设施,创造一个有利于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智模式培养和提高的环境,使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岗位达标,加快高质量的生产技能人员队伍成长

面对投产发电的严峻形势,结合生产作业岗位员工普遍缺乏工作经验的特点,溪洛渡电厂探索出一条“通用型培训与专项培训互补、安全培训与标准宣贯并重、导师带徒与实战练兵相结合、最终全员技能达标上岗”的生产技能型员工培养模式。

针对生产作业岗位员工,溪洛渡电厂采用统一组织通用型培训与部门针对性专项培训相结合,为员工量身定做培训“套餐”,全面开展高强度的岗位技能培训。电厂通过统一组织开展“走进溪洛渡”专家讲坛、工程实战课堂、设备专题讲座、运行管理技术交流、科技创新讲座、应急预案演练等培训活动,使员工尽快适应岗位对基本技能素质的需求,促进电厂学习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同时,员工所在部门结合岗位工作实际,通过桌面演练、“模拟工单”演练、模拟事故案例分析、“动手大练兵”、反事故演习、设备缺陷学习、技能竞赛等高强度专项培训,有效提升运行人员的巡检、操作、发受令、事故处理、应急响应能力和设备检修人员对所辖设备的巡检、故障处理、缺陷消除等业务技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是溪洛渡电厂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结合青年员工比例大和参与工程建设的特点,加大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力度,并结合施工安装现场实际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培训、安全警示教育、安全规程考试、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员工现场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得到提升。同时,组织青年员工参与编制各类技术、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员工对标准化管理思想的理解和体系文件的认知;加强作业与技术标准的宣贯,要求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形成遵章作业的工作习惯。同时在实践中持续优化改进相关作业标准,有效解决了青年员工实战经验不足的状况,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为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步伐,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的技术技能优势,根据青年员工专业和技能特点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自电厂筹建以来累计结成407对师徒,并通过定期评选优秀师徒加以激励。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青年员工制定培养计划,在工作实践中带领青年员工快速提升技能。通过导师在实践中的传帮带作用,加上难得的参建学习平台,青年员工提前掌握了相关专业技术,熟悉了新设备性能,提高了设备的管理能力,在实战中锻炼成才,同时减少了培训时间,降低了培训成本。

为保障圆满完成高强度接机发电任务,针对电厂人力资源实际特点,溪洛渡电厂于2012年初启动员工岗位技能达标活动。按《溪洛渡电厂筹建处员工技能达标总体方案》总体要求,组织各生产部门对作业岗位人员分层、分级编制《生产作业人员岗位技能标准与培训大纲》,明确全厂205个生产岗位技能标准,使生产岗位员工技能培训、考核、岗级水平认定等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印发了《溪洛渡电厂筹建处生产作业岗位人员技能达标认定方案》,明确了认定范围、认定时间、认定程序等,进一步规范了员工岗位达标认定与管理工作;结合接机发电需要和岗位定员,按照电力生产所需岗位结构进行定岗对标培养,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培养体系,采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培训计划和“专家课题、实践课堂、考问讲解、技能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开展系统全面的岗位培训,全面提升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分层次、分批次逐步落实员工岗位技能达标考核工作,以笔试、面试、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形式,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分类考核,全面检验员工技能水平。截至2013年5月底,在高强度接机发电工作全面开展之前,362名生产作业人员全部达标上岗。

实践锻炼,推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建设

为促进优秀青年员工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提升计划,加强设备诊断分析能力、运行维护检修能力、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3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有效推动了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建管结合”的先进理念,选派青年技术骨干参与设计、招标、制造、验收、安装、监理等各个环节,利用参建平台熟悉工程信息、协助做好安装质量控制的同时,明确现场实践学习的培训目标,学习、掌握相关安装工艺和标准,促进员工拓展专业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设备管理核心技术,带动本专业人员在实际岗位中锻炼提高。根据机电设备安装进度,溪洛渡电厂适时选派生产技术人员256人次参加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参与面涵盖了电厂全部工种,在接机发电期间,保持每台机组120人左右的规模参与机组调试和试运行工作。结合电站设备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及时提出对8号机组转轮出现贯穿性裂纹、出线竖井渗漏以及10号机组发电机中性点CT型号不符等748项切实可行的设备制造或安装改进建议,掌握了缺陷处理方法、加工工艺以及处理结果评估方法,为今后开展设备诊断性检修做好了技术准备。

为系统学习兄弟单位大型电站和巨型机组的运行管理经验,溪洛渡电厂充分利用公司技术管理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合理制定人员跟班学习计划。结合电力生产筹建工作进度共先后派出近80名技术骨干赴三峡电厂、检修厂、向家坝电厂等单位进行跟班学习,全面学习了解先进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有效提升技术骨干的设备维护检修与运行管理能力,为探索溪洛渡电厂生产技术管理体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组织技术骨干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针对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施工难度大、机组安装节奏快、设备接管强度高、运行调度关系复杂的特点,溪洛渡电厂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工作组,由技术专家带领核心技术骨干积极推进电站投产初期厂用电运行方式研究、右岸电站孤岛运行方式研究等重点技术攻关和专题研究工作,优化设备控制流程,制订运行策略和风险防范预案,以增强高强度接机发电的运行管理能力。技术骨干在参与重点技术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相关技术资料和先进管理经验,研究电站安全风险及其对策,增进了对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认识,提高了技术研发能力。

任人唯贤,加强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培育

为适应公司发展和溪洛渡电厂生产管理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合理梯队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溪洛渡电厂在精心选拔培养骨干员工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专家和领军人才。

溪洛渡电厂依托“以设备管理为主线”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优化管理职责和组织机构设计,创建技术和管理“双通道”,引导和激励员工专注于某项专业技术领域,拓宽了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各专业的技术专家库,通过安排参加各类技术交流会议、设计联络、招评标、合同谈判、机电安装监理等工作,在协助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为其提供参与学习交流、技术决策、专业咨询、项目管理的机会,丰富实践经验。通过优先安排各类内外部培训、技术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推荐技术专家到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兼任有关职务,促进其开阔眼界、掌握新的信息和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扩大技术专家的行业影响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在孤岛运行方式、外送通道运行方式转换策略研究、圆筒阀运行风险分析及预控等重大技术课题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逐步在电站运行管理中得到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技术专家的快速成长。

超常规人才批量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取得的效果

经受了高强度接机、运行维护和岁修工作的检验

从2013年6月溪洛渡电厂首台机组启动有水调试,到12月第12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溪洛渡电厂半年内圆满完成了接管12台机组的高强度接机发电任务,创造了单月投产容量突破300万千瓦的世界新纪录,累计发电100亿千瓦时,保持并形成了新投产机组运行“零非停”的良好态势,2013年度投产超百日的7台机组全部实现“首稳百日”,9台机组高标准通过并网安评,首轮岁修有序推进,经受住了史无前例的高强度接机发电、运行维护和岁修工作的考验。

推进了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促进了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通过构建与实施超常规人才批量培养体系,溪洛渡电厂在短时间内打造了一支作风优良、技能突出、善打硬仗的员工队伍,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不仅满足了现阶段的人才需求,还有效地进行了金沙江水电建设的电力人才储备。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骨干脱颖而出,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部分2012年入厂员工已成长为机组调试和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独当一面的工作负责人,快速成长为电力生产的中坚力量,为高强度接机发电和安全稳定运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收获了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热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39-02

一、项目的现状及意义

随着电力的发展,电网规模和单机容量迅速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发电企业要清洁、高效、安全的生产,对机组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等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生产人员具备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高职高专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是一个技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主要服务企业是电力建设公司、火力发电厂、核能及新能源发电企业等。该专业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发电机组运行方向和发电机组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方向,主要为火力发电企业培养安装、运行、维护、检修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现在发电企业中主要生产岗位人员多为本科生和专科生,而专科生因为基本功扎实、“上手快”倍受发电企业欢迎,只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科学生在发电企业主要岗位就业机会仍然很大。但由于发电厂运行、安装与检修岗位要求高技术人员,专科生仍将是在大型电站就业的最低学历。所以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及专业群仍应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档次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深化,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行“双证书”制度。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立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课程体系。增强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知名度。

二、项目具体改革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本项目的具体改革内容是:改革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火力发电仿真培训基地,完善并向学生开放技能鉴定室,深化“双证书”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课程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师资力量显著增强,涌现一批名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科研教研工作取得突破;把我校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

2.本项目改革过程中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借助企业办学的(学校隶属国网公司)平台,围绕热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合作、课岗结合”的“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项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大体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3个“一致”:生产现场与仿真实训设备一致,生产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企业评价与课程评价一致,形成了“课―岗―证”融通的“双证书”保障机制。

三、项目的具体实施

项目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力争通过2年的建设,建成有突出电力行业特征的专业教学优势和特色、较强人才培养水平的品牌专业。2014年8月完成了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与全面规划,建立了项目实施保障制度,确定了项目建设组成员与任务分解,各项任务全面按照计划开始推进。2015年5月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总结,修订了项目建设方案,按计划继续推进各项建设任务。2016年5月按时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并对整个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完成的建设内容有:①建立了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构建了课程体系。③校企共建了专业核心课程。④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行了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了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改造了传统教学模式;紧贴现场实际,将企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价方法引入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学生发电机组仿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⑤经过几年的建设,2015年1月,本专业即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团队获得省级建设团队的荣誉称号。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造了真实与仿真实训环境。近两年加大火电厂仿真培训中心投入力度,建成5套不同型号的火力发电机组仿真机,满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火电仿真培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新建汽轮机状态检修实训室,使本专业发电设备检修实训提高一个层次;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机制;加强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⑦产学研深度合作,不断增强技术开发与服务功能;大力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同行的交流活动。

四、项目的成果和效果

1.主要成果。①完善“校企合作、课岗结合”的“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项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电力行业考核体系与职业能力培训,围绕行业“双证书”制度,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立体化教材,实施工学结合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②取得一批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成果。项目完成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应取得一批成果。届时将完成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制专业核心课程8门,建成网络课程6门。在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构建数字化教学体系、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建设共享型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材建设方面,完成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3部、项目制电力规划教材5部。③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引领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外出进修培训、下基层顶岗锻炼、培训学习、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对外技术服务以及获取相应电力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等多种措施,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高、具备承担较高水平技术研发能力的师资队伍,带动专业教学和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建成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团队。④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高专热动类专业教学基地。项目完成后,将建成拥有5套不同类型火力发电仿真机的仿真培训基地,推进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实训项目开发,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专业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以火电厂运行与检修技术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高专热动类专业教学培训基地。

2.项目实施(应用)范围。本项目在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及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核能方向实施,也可供动力工程系其他专业如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参考。

3.项目受益学生数。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或其他如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学生,每年预计300人

五、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模式先进、人才定位准确、教学资源丰富、办学条件优良、教学团队优秀的特色专业,为同类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届时将形成以下明显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工学结合”构建了具有鲜明电力行业特色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解构和重构了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保证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校企合作,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校企双向合作更加紧密。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第4篇

为满足燃机发展需求,解决燃机电厂人才需求,公司培训中心积极发挥在燃机领域率先发展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探索燃机技术培训的新思路,在培训模式、培训流程、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开辟了一个既对内、又对外,有运行有检修、有理论有实践,出人才出成果的技术培训体系。实践证明,正是由于燃机技术培训创新和实践,推动该公司逐步掌握了燃机发电的生产技术,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荣誉、资质、科技进步奖,也得到系统内外参培单位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仿真模型

公司的培训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拥有GE、三菱、西门子世界三大燃机厂家、五种燃机仿真模型的培训中心,是国内仿真机型最多、规模最大的燃机培训基地。

(一)培训思路体系建设

1.方式多样化

公司燃机培训打破常规培训理论多,实际操作少;抽象内容多,直观内容少的现象,开发利用仿真机系统开展生产运行人员开停机操作、反事故演习和技术比武;利用燃机模型、现场实物、电气实操等不同培训方式,从视觉、动手体验全面提高燃机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

2.培训产业化

由于近几年燃机电厂建设迅速,公司看准培训市场,不仅对内培训,公司还积极开拓外部培训市场。目前已为大唐、中电投、中海油、华电运营以及华电系统内的多家单位培训。该公司将培训作为一个切入口,在培训流程和质量上严格把关,积极与送培单位构建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承接部分燃机电厂的调试、保运和检修事宜,谋求企业的多方位发展经营之路。

(二)培训模式体系建设

培训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机构,以理论上课为主,而是通过实践,结合生产实际,逐步总结出了一套有理论、重实操,适合燃机生产准备人员的快捷有效的培训模式。

燃机模型强感性

培训中心根据现场GE F级、三菱E级燃机机组设备,等比例缩小、四分之一剖面定制了两套燃机机组模型。两套模型较系统全面的展示了燃机的结构和发电流程,极大的方便了学员更加直观的认识燃机结构,熟悉燃机电厂的发电生产过程。

仿真系统增理性

培训中心建有一机五模仿真系统:GE F级单轴联合循环仿真机,GE F级多轴燃机仿真机,GE E级多轴燃机仿真机,三菱E级多轴燃机仿真机,西门子E级多轴燃机仿真机。全面模拟了燃机集控运行操作画面和操作系统,为燃机集控运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和实践平台。不仅具有冷、热态开、停机,多种事故处理等功能,还能进行科研项目的实验、现场控制逻辑的研究等。

电气实操显身手

结合燃机电厂集控制管理模式和电气薄弱的通病,建设了一套电气厂用电实操系统,由6KV开关、400V开关、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组成,模拟电气6KV、400V厂用电系统,培训学员工器具的规范使用,操作票的正确填写以及开关设备的停送电、隔离等操作,重点、全面的培训电气系统的一、二次知识和规范操作。

(三)培训流程体系建设

在培训流程上,培训中心从培训需求分析开始到培训结束反馈整改,整个培训过程闭环管理,专人负责。

规定动作不走样

多年的培训管理经验,培训中心已总结出了一套规范的培训管理流程。项目初期,根据送培单位的需求和培训目标制定一个总体的培训计划。开班前,做好住宿、餐饮、交通、安全等各项开班准备工作。开班时做好学员登记、学习用品发放、指定班主任,介绍培训的总体安排等工作。在执行培训计划的过程中,班主任会定期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同时配合送培单位做好学员的管理工作。

个性计划重实际

培训中心在制定培训计划时,除了解对方的培训需求、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和要达到的目标外,还将根据对方单位的人员结构、专业结构和现场经验等相关信息,准备和确认教材、培训课件的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制定一个更加细化和适合对方的培训计划。

专人负责便学员

在培训开班之际,指定两位老师作为该培训班的生活班主任和教学班主任,专门负责后勤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培训班学员有任何问题或需要都可直接联系两位老师,极大的方便了学员,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也更有序和清晰明了。

(四)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培训班的整个培训过程分三大部分进行:现场实习、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每一部分培训中心都制定了培训目标和应掌握的知识要点。培训中心将培训内容分解到各个部门或落实到人,根据培训效果、考核成绩对部门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考核受托部门

中心要求受托部门(运行部、检修部)指定专人负责每次的培训讲解工作,负责学习人员的现场及安全管理,对学员进行燃机知识培训和系统讲解。培训结束,部门根据培训中心要求,对学员进行现场实习培训考核,给出成绩。根据学员的现场考核成绩以及对部门培训组织情况的反馈,培训中心对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考核现场师傅

由学员对现场跟班实习的师傅进行打分,培训中心根据打分情况和学员的成绩,评选出优秀师傅,给予一定的奖励。

核兼职教师

授课期间,培训中心要求老师准备PPT课件,每天需留思考题,由学员将根据老师上课情况进行打分,培训中心会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和要求与老师沟通,调整上课内容和注意事项,并根据老师的课件和学员的评分情况对老师进行考核。

考核专职教师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第5篇

第三水厂现有职工共235名,其中运行人员130余名,维修人员37名,化验人员10人,后勤人员18名,技术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40名。运行人员、维修人员及化验人员直接参与生产,接触和操作各类生产设备设施,需要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及各项规章制度。在厂级及上级单位的历次检查考核中,也发现该部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应知应会的内容没有掌握,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此三类人员中,近几年新入厂的职工较多,需要进行职业素养及职业技能的培训,而老职工虽然经验丰富,基础扎实,但对近年新引进的设备及工艺不熟悉,也需要一个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另外,随着本集团各项工作的提高,对职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各岗位一般只有1~2人,且专业内容相差较大,另外该部分人员都是从近年引进的高学历毕业生或资深工人中选拔而来,其技能已达到相当水平,自学能力较强,所以厂级培训不对其特意安排,其进修与提高由上级公司统一安排,并鼓励其参加相应的社会培训以取得更高等级的职称和专业技能资格。目前后勤人员主要由生产岗位转岗而来的人员组成,人数较少,且其从事的工作较为简单,没有技能方面的考核,所以其也不作为厂级培训的重点对象,其培训工作根据需要由班组自行进行。基于以上现状,第三水厂培训对象以运行人员、维修人员及化验人员为主,新职工培训为重点对象,老职工参加部分相关培训。

二、培训内容的确定

水厂运行维护工作中会涉及大量设备、工艺及基础管理的工作。其中很大部分运行岗位需要高压电工或低压电工的资质,比如说电站值班工要求有高压电工资质并要求有入网证,而加药间、净水车间值班员也要求有低压电工的资质。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历次电气设备操作检查和考核中,第三水厂运行工人尤其是新职工暴漏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没有很好掌握电气操作接复令的要求,不能正确填写工作票和操作票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些是电工知识较为欠缺,有些是对规定和要求掌握不够牢固。所以将电气知识培训作为三厂第一培训重点。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生产安全都给与了极大的关注,生产安全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票否决的工作。水厂生产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点和隐患,而且安全工作做的好不好,更大程度上是在于是否可以提高和保持全员安全意识,而安全培训正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所以安全培训也是三厂的一个培训重点。水厂生产工艺尤其是地表水处理工艺非常复杂,水质工作涉及到一个自来水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工艺和水质的培训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工艺和水质出现的问题是一线职工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这需要较好的知识基础才能很好的完成。三厂原为地下水水厂,其工艺和水质方面关注的内容(水源井环境保护、硬度、硝酸盐等问题)和地表水水厂(水源切换、有机物污染、残余混凝剂等)的颇为不同,三厂成为双水联调的水厂之后,其工艺和水质的关注点需要转变和重新认识。随着近年的改造,三厂引进了臭氧制备系统、离心脱水系统、鼓风机、螺杆泵等许多新设备,而且许多设备都是成套引进,有些还是进口产品,许多工艺和设备都需要复杂的PLC自动控制才能完成。原三厂职工没有接触过此类设备,在运行、维护和维修方面,还没有经验总结和传承,需要摸索和建立,其培训工作必须重视,不然会给生产带来很大隐患。水厂各项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其灌输和学习也是培训工作的一个内容。因此,第三水厂培训内容的重点有五个方面:电气知识、安全知识、设备知识、工艺水质知识、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内容。

三、培训教员的构成

水厂自身没有培训教员的岗位设置,所以其来源通常是外聘或自培兼职教师。外聘讲师教学经验丰富,基础知识扎实,见识广博,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使其学到较多的相关知识。但外聘教师讲解的知识很难和员工的实际需要相契合,其教学内容一般广谱性较大,独有性较差,而且一般外聘教师会牵涉到较高的课时费,而水厂在员工培训方面的预算普遍较少,不可能大规模的外聘教师,只能在有需要或有合作的情况下,组织一定的外聘培训。第三水厂培训教员主要采用厂内兼职教师的方式来解决。三厂原有两名员工为集团级的兼职教师,每年都参与集团培训中心的电气及安全培训讲课,其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水平较高,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三水厂以此两人为基础组建本厂的兼职教师队伍。本厂技术科大部分人员拥有大学本科教育背景或有中高级职称,技术过硬,其也作为兼职教师的主要来源之一。本厂运行及维修人员中的技师、班长、车间主任等处于生产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技能,所以其也是兼职教师的重要来源。目前三厂共有兼职教师28名,其中有3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和11名技师,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名,班长及职能人员6人。为提高兼职教师的水平,第三水厂积极参与集团培训中心的教员培训,并且组织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课件进行审核、试讲和改进。在试讲和审核中,发现教员的课件普遍存在文字较多,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兼职教员由于上台演讲的经验不多,也存在紧张而导致授课水平发挥受限的问题。经过指导和修正后,各教师的课件及课堂发挥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提高兼职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第三水厂专门制定制度将技师聘任和培训挂钩,促使其参加培训工作。另外,也争取一定的资金作为讲师的课时费,从经济方面体现其工作的价值。

四、培训场所、教材及教具的准备

第三水厂为强化培训工作,专门将一间会议室改造成教室,配备讲台、讲桌和课桌椅,可供30人同时培训,并添置电脑、音响、投影仪、实时视频等教学用设备。专门教室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课堂培训的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培训意识。水厂培训不同于学校教学,实际操作培训是其重点,因此,第三水厂在厂东侧绿地中开辟出两片场地,建立了两座实操培训基地,主要进行电器柜操作和有限空间作业操作。实操基地内配电柜采用的是三厂及其他水厂淘汰下来的旧配电柜,经过本厂电工维修后进行安装调试,完全仿真模拟。这种基地的建立模式,既锻炼了本厂电工,又节约了设备资金,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实际运行中,职工较少操作此类设备,很少有实习的机会,经验积累较慢,而在实验基地上则可以无限次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很快掌握操作要领。第三水厂培训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教具也主要由实际设备设施组成。这些设备设施大部分为第三水厂淘汰下来的设备设施(潜水泵、超滤膜组件、变压器、钳工台等),维修保养后,安置在展示区或展示台上供参观学习,比如配水离心泵,由于其体积较大,所以将其放置在室外专门制作的平台上,并将其上盖打开后支撑起来,这样学员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其内部结构,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离心泵的教学内容。教材方面,市面上有很多给水、机械、电气、自控方面的书籍和教材,但不太适用于水厂实际培训,其内容一般偏于理论,广谱性较大,很难较理想的贴合生产实际。所以第三水厂人事部门组织三厂有关技术人员自行编写了教材,有《第三水厂运行知识问答》、《第三水厂新职工教育培训手册》、《第三水厂工艺管理细则》等。

五、培训组织结构及培训形式

第三水厂培训工作起始阶段,工作量较小,开展的项目不多,其工作一般由本厂人事科劳资员组织进行。但随着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工作越来越正规,工作量不断增大,兼职管理培训工作已经不合时宜。在取得上级部门批示后,第三水厂成立了培训部,安排两人专职负责培训工作。专职人员的配备极大的促进了三厂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安排都较好的得到组织和完善。培训部成立还有利于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第三水厂培训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是集团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这两个部门对包括三厂在内的下属单位的员工培训工作有领导和指导责任,以往主要是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给下属单位下达集团组织的培训工作任务,下属单位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其组织的相关培训,下属单位每年也会自行安排一定量的培训,但不系统不规范。三厂成立培训部以后,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自行组织培训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培训部通过和上级主管部门有效的协调沟通,也能解决一部分教学资金和兼职教师进修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第三水厂培训形式有:课堂讲授、现场倒闸操作演练,新职工半脱产培训班、培训成果演示、小组讨论、岗位一对一辅导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课堂讲授一般适用于学员众多,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现场倒闸操作演练则侧重于实操性教学课程,小组讨论则是对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较适用于班组等小范围的内容,新职工半脱产培训及成果演示会,则是为新职工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了展示平台。另外,为增强培训效果,不耽误职工的时间,培训部还安排兼职教师、班组长到职工岗位上就实际操作、报表填写等给与职工一对一的培训。实践证明,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在工厂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职工技能和归属感的方式,师傅手把手传授徒弟技术,根据其特点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差异性教导,通过这种体验型的教学方式,徒弟的水平一般会提高很快。另外师徒形式不仅能够传授徒弟专业技能,还可以使职业素养得到传承,师徒间的情感因素还可以增强徒弟的归属感。所以,近几年我们也大力提倡这一方式,鼓励科室班组组织新职工拜师学艺。

六、总结及建议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厂中校;建设模式;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作者简介:徐艾(1983-),女,陕西汉中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苏伯贤(1973-),男,江苏武进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类课题“企业共建‘厂中校’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18-02

一、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厂中校”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有机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厂中校”正是校企合作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合作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中关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明确提出: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1]随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骨干院校建设单位,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开展不断深入。

供用电技术是供电与用电技术的合称,包括:输变电线路及设备安装调试;高、低压输电线路维护;变电站、所的电力运行监控;用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等相关技术。供用电技术专业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普遍存在建设成本高、投入大的特点,近年来电力企业朝着大电网、大机组、远距离、超高压、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更加凸显实习实训场地不足、设备陈旧、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近年来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对校企共建“厂中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建设思路

1.明确功能定位,实现互利共赢

厂中校,现在一般定义为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学校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厂中校”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对企业而言,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追求的是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单方面要求企业为职业教育作贡献,不能激发企业参与建设“厂中校”的热情,往往容易导致学校一头热,无法展开长期深入合作。因此,学校必须主动为企业服务,寻找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与企业实现互利共赢,才能让企业真正参与进来,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建设“厂中校”的根本目的。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学校、企业双方共赢为目标,结合学院与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厂中校”进行如下的功能定位:

(1)顶岗实习。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作为顶岗实习基地是“厂中校”建设的首要功能。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制订培养方案。学生从第三学年开始,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进行驻厂实习,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体验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学生就业。在“厂中校”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技能型准员工,合作企业可优先从实习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3)师资培养。“厂中校”可以为学校兼职教师的聘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企业培训讲师的培养提供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高专业整体建设水平提供保障。

(4)各类培训。利用“厂中校”的资源开展企业的员工培训、客户培训和其他社会培训等,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优化企业客户服务。

2.合理选择合作企业

首先,企业必须与专业对口,能完成设计、生产、销售等整个过程,工艺设备先进,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其次,企业具有一定规模,能提供实习场所,能够选聘有经验、负责任的技术骨干开展实习教学指导工作。再次,企业应具有发展活力,有相应的用人需要,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生产任务充足、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我校供用电技术专业2011年与常州苏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厂中校”建设合作,目前有多名同学被聘为公司正式员工,两名同学被评为公司年度学习标兵。2012年,专业与常州新特变压器有限公司进行的“厂中校”合作建设正在顺利进行中。

三、建设办法

1.合作建设

(1)设施建设。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不仅要在企业车间直接进行生产性实习,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训和理论学习,要进行各类培训也需要相应的培训场地和硬件设施。要实现“厂中校”的功能定位,如果仅仅直接采用企业原有的生产车间作为全部实习场所,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也不能达到良好的实习和培训效果。因此,校企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扶持,共同规划实习场所的建设布置与实习设备的配置,在原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学用生产性设施由企业提供,理论教学用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由学校提供为主。

(2)师资建设。企业选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厂中校”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选派进“厂中校”担任校方指导教师的专任教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学习实习,开展各类培训。企业指导教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由学校按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签发聘书,进行教育教学的相关培训、考核评价,并给予相应待遇;进企业的校方指导老师按照《专职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和《专职指导教师考核办法》进行管理和考核,对考核合格教师的职称职务晋升给予优先,并将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培训、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作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

2.共同管理

(1)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与实习计划。顶岗实习是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后所进行的为期一年的长时间驻厂实习,是高职院校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研讨制订,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课程内容包括: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运作过程,促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在学生开始顶岗实习之前,向双方选派的指导教师发放《顶岗实习教学任务通知单》,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方指导教师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执行计划书》,具体制定每个学生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进度和实习目标和成果。学生的实习岗位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设定,实习内容和实习进度按照企业生产活动实际安排,实习目标和成果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设置。

(2)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在“厂中校”进行的学生顶岗实习是围绕具体生产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学生既具有专业技能学习者的学生身份,同时具有实际产品生产者的员工身份,既要学习,也要生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厂中校”的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实行企业与校方指导教师的共同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导向,由“双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企业指导教师负责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岗位职责教育和实际生产操作指导,校方指导教师负责相关理论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按规范完成实习任务,并完成实习日志、周记、月志,由双方指导教师共同批阅,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3)考核与评价。学生实习阶段的考核是学习性和生产性考核的结合,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根据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与实习计划的考核要求对学生实习进行考核与评价。每个工作日的实习完成后双方指导教师对学生一天的实习工作态度、工作实效进行过程性鉴定,每周汇总,月底双方指导教师分别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企业方的考核重点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内容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五个方面;校方考核的重点在于学生组织纪律性以及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实习日志周记、实结、实习内容完成情况等。实习结束后,根据月评价表,结合企业和校方双方意见,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表》,给出等级制的总评成绩。考核合格者获得顶岗实习的相应学分,考核优秀者被推荐到企业优先录用。

3.共享成果

(1)学校方面。“厂中校”为学生提供了集中开展顶岗实习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资源有限的问题,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进行集中有效管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欢迎,特别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给予了较高评价。

向“厂中校”选派的学校专任指导教师,开展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教学,并参与生产一线组织和管理、开展技术服务等,使学校的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获得本专业领域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以“厂中校”为依托有效吸纳了一批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等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开展行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技术发展动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照职业岗位标准,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安排,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改革,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实训室建设,为学生现场授课、指导毕业设计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2)企业方面。对在“厂中校”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培养,与在人才市场直接招聘相比,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适合本企业需求的新员工,对优秀的学生还具有优先选择权,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厂中校”提供的实习基地硬件资源和校企共建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客户培训提供了培训平台,有利于对企业员工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职业素质、提升学历水平,建设学习型企业也有利于企业优化客户服务、提高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同时,学校选派技术服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科技项目开发,企业获得在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支持,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通过两轮“厂中校”实践运行,成效显著。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及素养提高明显,深受企业欢迎,校企通过“厂中校”合作实现了互惠共赢。

电厂技术课培训总结第7篇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长治 046011)

摘要: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施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学习的分阶段培养,构建具有本院鲜明特色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校中厂、厂中校——1.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150-03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着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高等职业院校要努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校企深度融合,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深化教学改革,真正做到“融专业入产业”,“校中厂、厂中校”,使毕业生符合企业的需要。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专业自身特点和行业背景为基础,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施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学习的分阶段培养,逐渐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1.5+1+0.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中厂、厂中校——1.5+1+0.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0年初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山西防爆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把企业“请进来”,在原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基础上建立“校企紧密合作实训基地”,将生产融入教学环节中,选择企业能够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代表性产品开发、设计为教学实训项目,将实训任务、实训过程与产品生产接轨;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初步感受真实企业文化、企业氛围,为今后开展工学交替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0年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走出去办学”,把教室搬进了工厂,与企业联办“工学交替实验班”。每年选派近100名学生深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学交替学习。学院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活动,根据岗位能力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分别由企业工程师和学院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并分时段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家长、企业和学校普遍反映效果良好。目前“厂中校”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果。

第三阶段,从2011年开始,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校企紧密合作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分步实现实训基地自主“造血”功能。该基地“校中厂”将按照工厂的生产、管理模式运行,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置身于真实企业环境中,参与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真正实现校内期间的“做中学、学中做”。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既满足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需要,也大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同时也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收益。

历经这三个阶段的改革、建设,最终形成了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学习的“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校中厂、厂中校——1.5+1+0.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校中厂、厂中校——1.5+1+0.5”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分为三个阶段:(1)“1.5”,即第1、2、3学期;本阶段包括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直到工学交替学习之前,主要在校内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基础职业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岗前职业能力。(2)“1”,即第4、5学期;本阶段指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学交替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3)“0.5”,即第6学期;本培养阶段指学生在工学交替学习完成后,返回学校进行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和生产性实习,重点培养学生岗位提升能力。

该人才培养模式中阶段“1.5”和“0.5”主要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完成,阶段“1”重点在校外“校企合作企业——厂中校”完成。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基于“校中厂、厂中校——1.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由公共学习领域、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拓展能力学习领域和综合能力学习领域五大领域组成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可以根据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相应修订。

(一)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校中厂”工学结合教学运行模式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山西防爆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把企业“请进来”,将工厂建设在学校,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初步实现了产教结合、校企一体。

该“校中厂”主要承担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工作,作为独立实体也开展对外生产经营。“校中厂”按照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进行管理,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和学生均具有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身份,教学活动以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

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校中厂”工学结合教学运行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五打开”,即打开时间界限——探索教学进程多学期、分阶段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打开课堂界限——在教室、实验实训室、学院生产性实训车间、企业生产现场中寻找最适合的教学场所;打开课程界限——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工作项目开发专业课程,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组织运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开教师界限——聘用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性课程教学,建设“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打开校企界限——与企业共同育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二)学做交替、岗群轮训的“厂中校”工学交替教学运行模式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与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走出去办学”,把教室搬进了工厂,形成了学做交替、岗群轮训的“厂中校”工学交替教学运行模式。

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根据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岗位技能要求,对岗位能力学习领域课程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三门岗位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和“夹具设计”。三门课程均由企业工程师任指导教师,课程的评价考核也全部由企业进行,课程结束后由企业将学生成绩汇总报学校。在工学交替结束前4周,由企业工程师根据企业生产下达“工艺设计”课题,要求每位学生完成4个不同零件的综合工艺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同时,学校也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理论知识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上课期间学校教师也同样享有企业职工的待遇。

参加工学交替学习的两个班级学做交替,轮流上岗、上课。上岗期间,岗位轮换、任务轮训,学生与公司员工享有同等待遇;上课期间,学生还享有全勤补助和食宿费用全免等优惠。学生在工学交替学习结束后,可以优先选择在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就业,而企业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和良好的工作待遇。到目前为止,已有五十多人在该公司技术岗位和管理部门就业,成为新的办学模式的真正受益者。

该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五共同”,即校企双方共同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质量监控,共同安排就业。

“校中厂、厂中校——1.5+1+0.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施效果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了“校中厂、厂中校——1.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建设完成了相应课程体系。该培养模式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一种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创新实践。其主要创新点在于:根据人才培养及岗位能力需求,通过分阶段实施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校企合作“五共同、五打开”的办学特色。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通过实施“校中厂、厂中校——1.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显著。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真正提升了自身岗位技能水平,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得到了较为可观的收入,也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教师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企业在合作中效益显著,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近三年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1个、全国二等奖2个,该成绩居山西省同类院校第一位,全国领先。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