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跳舞专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05 10:13:11
跳舞专业论文

跳舞专业论文第1篇

体育跳舞的市场营销在我国仍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但市场范围已经接近千亿,以深圳港龙跳舞文化机构为首的众多地域性的体育跳舞培训中心已经步入范围化的发展道路,愈来愈多的体育跳舞赛事及体育跳舞经营项目营运开来。通过对于深圳港龙跳舞文化机构营销模式的分析,未来体育跳舞的营销趋势是多元的。在制订其营销方案时,应更多地关注三P(人员Personnel、服务流程process以及服务有形化Physical evidence)。只要掌控好三P,就能实现体育跳舞在市场营销中的战略意义,构成1条完全的产业链,让体育跳舞产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 钻研对于象以及钻研法子

一.一 钻研对于象

一.一.一 深圳港龙跳舞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及营销方式

港龙跳舞文化机构创立于一九九八年,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路庆安大厦负1层,是中国甚至亚洲国标舞界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跳舞文化品牌之1。港龙跳舞主席王永刚先生是独一1位担任世界3大国标舞赛事其中两项评审的中国人。港龙跳舞文化机构自成立以来,1直致力于推行中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通过举行国际国内大赛、跳舞用品开发、跳舞培训中心及国际标准舞俱乐部、跳舞健身会馆的经营等,胜利地打造了中国国标舞第1品牌。

一.二 钻研法子

一.二.一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并广泛浏览有关艺术文化产业经营、体育产业方面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

一.二.二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于以往钻研成果的分析,结合体育跳舞产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市场营销访谈内容。电话采访直接回答。

一.二.三 数理统计法

对于调查所患上到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进行必要的图表绘制。

二 钻研结果与分析

二.一 营销机构的基本情况

二.一.一 体育跳舞营销机构的经营项目

作为中国体育跳舞营销机构的龙头企业,深圳港龙跳舞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主要由5大分支机构来运营。这5大分支结构分别是:拉丁舞健身会馆、体育跳舞俱乐部、跳舞培训中心、跳舞用品商城以及赛事演艺事业部。在二00五年至二00九年各部门的盈利调查中,不难发现,在体育跳舞营销中,体育跳舞俱乐部的盈利金额占总盈利金额的四0%,其次是拉丁舞健身会馆以及跳舞培训中心,分别占总盈利金额的一七%以及二0%,值患上1提的是,跳舞用品商城以及赛事演艺事业部的盈利金额存较大差异,只占到总盈利金额的一五%以及八%。深圳港龙跳舞文化机构的各部门盈利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也是普遍现象,很具代表性。1般来讲,健身、文娱与培训机构是针对于于泛博大众的,只要完美泛博群 众的认可度就可实现此机构的长时间、不乱运营,具有相对于固定的客户群。但是跳舞用品 方面的销售存在1次性购买延续时间较长的弊病,若进1步推动跳舞用品的广告力度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而演艺事业部的发展与壮大也会推进跳舞用品的销售。。演艺事业部 的盈利金额占到总盈利金额的八%,究其缘由,其作品创作进程中投入的本钱及进入市 场等其他流动投放的本钱较高,这就造成为了其本身价值的贬值;第2点缘由还是关注力度不够,赛事以及商业性表演数量较少。。

二.一.二 体育跳舞市场营销的业务比重及目标对于象

据调查显示,深圳港龙跳舞文化机构的拉丁健身会馆的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二五%,其主要内容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并拥有文娱性质的健身流动,目标对于象以二五岁至五0岁的有不乱工作的都市人群占多数;体育跳舞培训中心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一五%,其主要目的是培育有潜力的参赛选手或者教师队伍,侧重培育青少年人群,同时会组织1些专业的集中训练以此增进体育跳舞的学术与文化交换;体育跳舞俱乐部,这是以文娱以及丰厚群众糊口为主要内容的业余培训,面向各个春秋段、企业以及个人,可依据企业或者个人的不同需要匡助策动表演和竞赛等,拥有灵便性强,服务性专,笼盖面广等特色,占总业务量的三五%;演艺事业部门占总业务量的五%,其主要职能在于可以策动、组办各种赛事、演出,调动专业选手以及拥有专业水平的跳舞演员介入其中,和配合各种类型的商业演出流动;跳舞用品商铺占总业务量的二0%,这是专以跳舞用品为经营产品的销售部门,包含舞鞋、跳舞服装、跳舞饰品、跳舞教材和跳舞服装订制等经营项目,目标对于象针对于于体育跳舞人群。

二.一.三 体育跳舞的营销特征

第1,依据经营项目不同,交易行动对于象也有所不同,演艺事业部的营销对于象是艺术作品,它以必定的情势表现出来以知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于人们糊口的作用以及改善常常是间接的。第2,体育跳舞的作品自身拥有创作以及文化价值,它以及市场需求之间有时会有必定的差距,而这类差距会造成演出收入没法抵消演出支出,乃至严重亏损。第3,1般认为,营销是消费者导向,故表演节目应逢迎观众的赏识口味以及文娱需求;而体育跳舞是产品导向,寻求的是本身的品尝以及创作价值,故体育跳舞自身不能因附以及市场而降低品质,从而使体育跳舞与营销之间呈现脱节的现象。

二.一.四 体育跳舞营销的合作规模

深圳港龙跳舞文化机构合作规模包含:时尚舞会、客户派对于、公司年会、楼盘开张、节目策动、演员特派、流动承办等。

三 结论与建议

三.一 结论

三.一.一 体育跳舞前景发展

据相关部门估量,至二00九年全国有三000万体育跳舞喜爱者,而这个数字在未来的3年中会增添1倍,这使患上体育跳

舞市场前景1片光明,这是实现体育跳舞产业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树立体育跳舞的市场营销模式。 三.一.二 体育跳舞潜力所在

必需在现实操作上,成心识地填平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鸿沟。通过商业化操作以及群众文化式消费,体育跳舞市场营销拥有很大的市场价值以及潜伏气力。

三.二 建议

三.二.一 鉴戒国外经验,走自己的路

在充沛注重我国体育跳舞市场营销的同时,还要亲密关注国际市场,才能确保我国的演艺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才能真正终结横亘在中国体育跳舞与营销间的鸿沟。。

跳舞专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民国;跳舞;研究

    跳舞,中国社会古已有之,但中国的传统舞蹈终未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鸦片战争后,随西风东渐而来的西式跳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社会渐掀波澜。西式跳舞进入中国社会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二者间的冲突和融合折射出中国近代都市社会演变的曲折过程。同时,东来的西舞还催生了社交公开、男女平等、个人自由、享乐主义等思想和观念,是近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认为,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的跳舞问题能够一窥中国近代转型过程中社会风貌的变迁。

    西舞虽东渐于晚清,但勃兴于民国。目前,史学界对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虽已有学者对民国时期的大都市如上海、天津的跳舞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跳舞问题作为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理应成为学界进一步关注的对象。因此,笔者拟将社会文化史范同内关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做一铺垫。

    一、娱乐生活研究中的民国跳舞问题

    娱乐生活研究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跳舞又是娱乐生活的一种。民国时期,西舞在上海、天津、北京这样的都会城市中日益盛行,并渐成风气。  故而,在研究民国时期京津沪娱乐生活的论着中,几乎皆有对当时舞现象的论述。笔者现将这类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论着作一综述略陈如下。

    将整个上海娱乐业纳入视野并将舞厅业包含其中的两部典型着作,一是高福进的《“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产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是楼嘉军的《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高着中“室内娱乐:男女同舞同乐时代的来临”这一章,概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交际舞传人上海的流变过程,但失之过简,且错误较多。楼着中,作者为佐证整个上海娱乐业的空间结构、经营主体、娱乐特征等方面,对近代上海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厅业的发展概况作了分析,但略嫌泛泛,不够深入。

    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将舞厅作为一个重要的样本,探究了以“声、光、化、电”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城市尤其是上海的“现代性”,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着作。

    扶小兰的《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之变迁》一文中的第五部分介绍了西方交谊舞在中国由初现到勃兴的情状,并认为交谊舞成为都市人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近代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并彰显出其特殊的意义,但在笔者看来,作者以单薄的史料所得出的这一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弊。

    李少兵的《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官方、民间因素与新时尚的形成》(《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一文,从官方、民间因素对娱乐文化的参与以及二者之参与同新娱乐时尚形成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介绍了1927-1937年间北平舞业的情况,但多侧重于北平当局对舞业的管理。此外,作者于1994年出版的一部着作——《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有一章专门论述民国时期的西式舞蹈,介绍了传统的中国舞蹈和现代西式舞蹈的主要区别,交际舞从传入中国到逐渐流行的过程,中国舞蹈家戴爱莲,以及洋人对中国洋舞的看法。其中诸多内容鲜见于其他研究民国跳舞问题的论着中,不失为该文之亮点。

    其他论及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社会文化史论着还有很多,比如忻平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罗苏文的《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安克强的《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和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魏斐德的《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许慧琦的《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版)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具体评述。

    二、民国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

    目前,在社会文化史范畴内,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作专项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但着作屈指可数。笔者在此略作综述,以助后继之研究者了解此专项研究的概况。

    马军对上海的跳舞问题研究得颇为深入。他的《1948年:上海舞潮案——对一起民国女性集体暴力抗议事件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以1948年上海舞女反抗政府节约消费禁令而引发的暴力事件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这一事件演变的详尽脉络,并整理出珍贵的口述历史文本,研究较为深入。他的另一重要着作《舞厅,市政——上海百年娱乐生活的一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则系统介绍了交际舞从清末传人中国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再次出现的百年发展脉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导论中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上海舞厅、舞女的研究,为后来者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除此之外,马军还发表了《1948年上海舞潮案中的舞业同业公会》(《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从“舞潮案”看战后上海市社会局的处境和职能》(《老上海透视——中日青年学人的上海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论1948年上海舞潮案》(《上海研究论丛》第14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上海舞厅业的消逝(1949-1954年)》(《国史研究参阅资料》,总第290期,2004年8月)、《几点钟打烊?——论旧上海两界三方围绕公共娱乐场所关门时间的交涉》(《城市史研究》第24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以1927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等论文分别从舞业同业公会、社会局、舞潮案、舞业的取缔、舞厅的关门时间、舞业管理等方面对上海的跳舞问题进行了研究。

    张艳的《激荡与融合:西方舞蹈在近代中国》一书,“主要探讨在近代百年间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西方舞蹈传人中国之后引起的舞蹈艺术、社会风俗、社会心态、价值观念、文化市场、政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变化,透视国人认识西方舞蹈和西方文化的心路历程,探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规律和特征。”

    依笔者拙见,可将目前国内学界专门研究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十余篇学术论文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论述舞厅功能的文章。主要有:葛平的《交际舞场的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4期)和胡俊修的《近代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为主体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其中,胡文还指出了上海舞厅长久存在和兴盛的原因。

    第二,从舞女、都市化、现代性和公共空间的角度,论述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文章。主要有:陈文婷的《上海舞女:以休闲报刊与小说为中心(1927-1949)》,万妮娜的《民国时期舞女性质探析——以上海舞女为中心》(《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4期),张金芹的《另类的摩登:上海的舞女研究(1927_1945)》,赵凤玲的《交际舞东渐与近代都市女性的“摩登生活”》(《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李从娜的《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以及郭亮亮的《空间与想象——舞厅、舞女和穆时英的小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第三,以禁舞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左玉河的《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唐小兵的《象牙塔与百乐门——民国上海的大学生“禁舞”事件考述》(《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赵巧萍的《1946-1948年广州禁舞及其失效的原因》(《传承》2009年第3期),以及前文所述马军的上海舞潮案的相关论文。

    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费嘉炯及该国社会学家保罗·克雷西亦曾对跳舞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且其成果不容忽视,后继研究者理应仔细研读。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笔者认为尚有诸多遗憾。

    其一,仅将跳舞问题作为近代娱乐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有所提及的论着多于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对于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前者的研究多失之泛泛,或者材料单薄,有以偏概全之嫌,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大多为西式交谊舞,似乎近代以来东渐至华的西式跳舞只有交谊舞而别无其他。实际上,存在于民国社会的西式跳舞除了交谊舞外还有西方各国的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等,它们都曾对近代国人产生感官刺激,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其二,从研究区域上讲,当前对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上海,相比之下,同样是舞风盛行的京津地区,学界对之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

跳舞专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民国;跳舞;研究

    跳舞,中国社会古已有之,但中国的传统舞蹈终未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鸦片战争后,随西风东渐而来的西式跳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社会渐掀波澜。西式跳舞进入中国社会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二者间的冲突和融合折射出中国近代都市社会演变的曲折过程。同时,东来的西舞还催生了社交公开、男女平等、个人自由、享乐主义等思想和观念,是近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认为,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的跳舞问题能够一窥中国近代转型过程中社会风貌的变迁。

    西舞虽东渐于晚清,但勃兴于民国。目前,史学界对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虽已有学者对民国时期的大都市如上海、天津的跳舞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跳舞问题作为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理应成为学界进一步关注的对象。因此,笔者拟将社会文化史范同内关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做一铺垫。

    一、娱乐生活研究中的民国跳舞问题

    娱乐生活研究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跳舞又是娱乐生活的一种。民国时期,西舞在上海、天津、北京这样的都会城市中日益盛行,并渐成风气。 故而,在研究民国时期京津沪娱乐生活的论着中,几乎皆有对当时舞现象的论述。笔者现将这类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论着作一综述略陈如下。

    将整个上海娱乐业纳入视野并将舞厅业包含其中的两部典型着作,一是高福进的《“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产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是楼嘉军的《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高着中“室内娱乐:男女同舞同乐时代的来临”这一章,概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交际舞传人上海的流变过程,但失之过简,且错误较多。楼着中,作者为佐证整个上海娱乐业的空间结构、经营主体、娱乐特征等方面,对近代上海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厅业的发展概况作了分析,但略嫌泛泛,不够深入。

    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将舞厅作为一个重要的样本,探究了以“声、光、化、电”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城市尤其是上海的“现代性”,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着作。

    扶小兰的《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之变迁》一文中的第五部分介绍了西方交谊舞在中国由初现到勃兴的情状,并认为交谊舞成为都市人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近代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并彰显出其特殊的意义,但在笔者看来,作者以单薄的史料所得出的这一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弊。

    李少兵的《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官方、民间因素与新时尚的形成》(《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一文,从官方、民间因素对娱乐文化的参与以及二者之参与同新娱乐时尚形成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介绍了1927-1937年间北平舞业的情况,但多侧重于北平当局对舞业的管理。此外,作者于1994年出版的一部着作——《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有一章专门论述民国时期的西式舞蹈,介绍了传统的中国舞蹈和现代西式舞蹈的主要区别,交际舞从传入中国到逐渐流行的过程,中国舞蹈家戴爱莲,以及洋人对中国洋舞的看法。其中诸多内容鲜见于其他研究民国跳舞问题的论着中,不失为该文之亮点。

    其他论及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社会文化史论着还有很多,比如忻平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罗苏文的《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安克强的《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和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魏斐德的《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许慧琦的《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版)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具体评述。

    二、民国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

    目前,在社会文化史范畴内,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作专项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但着作屈指可数。笔者在此略作综述,以助后继之研究者了解此专项研究的概况。

    马军对上海的跳舞问题研究得颇为深入。他的《1948年:上海舞潮案——对一起民国女性集体暴力抗议事件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以1948年上海舞女反抗政府节约消费禁令而引发的暴力事件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这一事件演变的详尽脉络,并整理出珍贵的口述历史文本,研究较为深入。他的另一重要着作《舞厅,市政——上海百年娱乐生活的一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则系统介绍了交际舞从清末传人中国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再次出现的百年发展脉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导论中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上海舞厅、舞女的研究,为后来者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除此之外,马军还发表了《1948年上海舞潮案中的舞业同业公会》(《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从“舞潮案”看战后上海市社会局的处境和职能》(《老上海透视——中日青年学人的上海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论1948年上海舞潮案》(《上海研究论丛》第14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上海舞厅业的消逝(1949-1954年)》(《国史研究参阅资料》,总第290期,2004年8月)、《几点钟打烊?——论旧上海两界三方围绕公共娱乐场所关门时间的交涉》(《城市史研究》第24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以1927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等论文分别从舞业同业公会、社会局、舞潮案、舞业的取缔、舞厅的关门时间、舞业管理等方面对上海的跳舞问题进行了研究。

    张艳的《激荡与融合:西方舞蹈在近代中国》一书,“主要探讨在近代百年间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西方舞蹈传人中国之后引起的舞蹈艺术、社会风俗、社会心态、价值观念、文化市场、政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变化,透视国人认识西方舞蹈和西方文化的心路历程,探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规律和特征。”

    依笔者拙见,可将目前国内学界专门研究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十余篇学术论文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论述舞厅功能的文章。主要有:葛平的《交际舞场的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4期)和胡俊修的《近代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为主体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其中,胡文还指出了上海舞厅长久存在和兴盛的原因。

    第二,从舞女、都市化、现代性和公共空间的角度,论述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文章。主要有:陈文婷的《上海舞女:以休闲报刊与小说为中心(1927-1949)》,万妮娜的《民国时期舞女性质探析——以上海舞女为中心》(《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4期),张金芹的《另类的摩登:上海的舞女研究(1927_1945)》,赵凤玲的《交际舞东渐与近代都市女性的“摩登生活”》(《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李从娜的《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以及郭亮亮的《空间与想象——舞厅、舞女和穆时英的小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第三,以禁舞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左玉河的《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唐小兵的《象牙塔与百乐门——民国上海的大学生“禁舞”事件考述》(《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赵巧萍的《1946-1948年广州禁舞及其失效的原因》(《传承》2009年第3期),以及前文所述马军的上海舞潮案的相关论文。

    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费嘉炯及该国社会学家保罗·克雷西亦曾对跳舞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且其成果不容忽视,后继研究者理应仔细研读。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笔者认为尚有诸多遗憾。

    其一,仅将跳舞问题作为近代娱乐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有所提及的论着多于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对于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前者的研究多失之泛泛,或者材料单薄,有以偏概全之嫌,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大多为西式交谊舞,似乎近代以来东渐至华的西式跳舞只有交谊舞而别无其他。实际上,存在于民国社会的西式跳舞除了交谊舞外还有西方各国的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等,它们都曾对近代国人产生感官刺激,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其二,从研究区域上讲,当前对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上海,相比之下,同样是舞风盛行的京津地区,学界对之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

跳舞专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民国;跳舞;研究

跳舞,中国社会古已有之,但中国的传统舞蹈终未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鸦片战争后,随西风东渐而来的西式跳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社会渐掀波澜。西式跳舞进入中国社会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二者间的冲突和融合折射出中国近代都市社会演变的曲折过程。同时,东来的西舞还催生了社交公开、男女平等、个人自由、享乐主义等思想和观念,是近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认为,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的跳舞问题能够一窥中国近代转型过程中社会风貌的变迁。

西舞虽东渐于晚清,但勃兴于民国。目前,史学界对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虽已有学者对民国时期的大都市如上海、天津的跳舞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跳舞问题作为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理应成为学界进一步关注的对象。因此,笔者拟将社会文化史范同内关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做一铺垫。

一、娱乐生活研究中的民国跳舞问题

娱乐生活研究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跳舞又是娱乐生活的一种。民国时期,西舞在上海、天津、北京这样的都会城市中日益盛行,并渐成风气。 故而,在研究民国时期京津沪娱乐生活的论着中,几乎皆有对当时舞现象的论述。笔者现将这类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论着作一综述略陈如下。

将整个上海娱乐业纳入视野并将舞厅业包含其中的两部典型着作,一是高福进的《“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产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是楼嘉军的《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高着中“室内娱乐:男女同舞同乐时代的来临”这一章,概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交际舞传人上海的流变过程,但失之过简,且错误较多。楼着中,作者为佐证整个上海娱乐业的空间结构、经营主体、娱乐特征等方面,对近代上海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厅业的发展概况作了分析,但略嫌泛泛,不够深入。

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将舞厅作为一个重要的样本,探究了以“声、光、化、电”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城市尤其是上海的“现代性”,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着作。

扶小兰的《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之变迁》一文中的第五部分介绍了西方交谊舞在中国由初现到勃兴的情状,并认为交谊舞成为都市人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近代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并彰显出其特殊的意义,但在笔者看来,作者以单薄的史料所得出的这一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弊。

李少兵的《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官方、民间因素与新时尚的形成》(《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一文,从官方、民间因素对娱乐文化的参与以及二者之参与同新娱乐时尚形成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介绍了1927-1937年间北平舞业的情况,但多侧重于北平当局对舞业的管理。此外,作者于1994年出版的一部着作——《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有一章专门论述民国时期的西式舞蹈,介绍了传统的中国舞蹈和现代西式舞蹈的主要区别,交际舞从传入中国到逐渐流行的过程,中国舞蹈家戴爱莲,以及洋人对中国洋舞的看法。其中诸多内容鲜见于其他研究民国跳舞问题的论着中,不失为该文之亮点。

其他论及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社会文化史论着还有很多,比如忻平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罗苏文的《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安克强的《上海-19-20世纪中国的和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魏斐德的《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许慧琦的《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版)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具体评述。

二、民国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

目前,在社会文化史范畴内,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作专项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但着作屈指可数。笔者在此略作综述,以助后继之研究者了解此专项研究的概况。

马军对上海的跳舞问题研究得颇为深入。他的《1948年:上海舞潮案——对一起民国女性集体暴力抗议事件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以1948年上海反抗政府节约消费禁令而引发的暴力事件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这一事件演变的详尽脉络,并整理出珍贵的口述历史文本,研究较为深入。他的另一重要着作《舞厅,市政——上海百年娱乐生活的一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则系统介绍了交际舞从清末传人中国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再次出现的百年发展脉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导论中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上海舞厅、的研究,为后来者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除此之外,马军还发表了《1948年上海舞潮案中的舞业同业公会》(《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从“舞潮案”看战后上海市社会局的处境和职能》(《老上海透视——中日青年学人的上海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论1948年上海舞潮案》(《上海研究论丛》第14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上海舞厅业的消逝(1949-1954年)》(《国史研究参阅资料》,总第290期,2004年8月)、《几点钟打烊?——论旧上海两界三方围绕公共娱乐场所关门时间的交涉》(《城市史研究》第24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两界三方管理下的上海舞厅业——以1927至1943年为主要时段的考察》(《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等论文分别从舞业同业公会、社会局、舞潮案、舞业的取缔、舞厅的关门时间、舞业管理等方面对上海的跳舞问题进行了研究。

张艳的《激荡与融合:西方舞蹈在近代中国》一书,“主要探讨在近代百年间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西方舞蹈传人中国之后引起的舞蹈艺术、社会风俗、社会心态、价值观念、文化市场、政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变化,透视国人认识西方舞蹈和西方文化的心路 历程,探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规律和特征。”

依笔者拙见,可将目前国内学界专门研究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十余篇学术论文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论述舞厅功能的文章。主要有:葛平的《交际舞场的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4期)和胡俊修的《近代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为主体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其中,胡文还指出了上海舞厅长久存在和兴盛的原因。

第二,从、都市化、现代性和公共空间的角度,论述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文章。主要有:陈文婷的《上海:以休闲报刊与小说为中心(1927-1949)》,万妮娜的《民国时期性质探析——以上海为中心》(《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4期),张金芹的《另类的摩登:上海的研究(1927_1945)》,赵凤玲的《交际舞东渐与近代都市女性的“摩登生活”》(《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李从娜的《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以及郭亮亮的《空间与想象——舞厅、和穆时英的小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第三,以禁舞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左玉河的《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唐小兵的《象牙塔与百乐门——民国上海的大学生“禁舞”事件考述》(《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赵巧萍的《1946-1948年广州禁舞及其失效的原因》(《传承》2009年第3期),以及前文所述马军的上海舞潮案的相关论文。

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费嘉炯及该国社会学家保罗·克雷西亦曾对跳舞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且其成果不容忽视,后继研究者理应仔细研读。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笔者认为尚有诸多遗憾。

其一,仅将跳舞问题作为近代娱乐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有所提及的论着多于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对于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前者的研究多失之泛泛,或者材料单薄,有以偏概全之嫌,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大多为西式交谊舞,似乎近代以来东渐至华的西式跳舞只有交谊舞而别无其他。实际上,存在于民国社会的西式跳舞除了交谊舞外还有西方各国的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等,它们都曾对近代国人产生感官刺激,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其二,从研究区域上讲,当前对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上海,相比之下,同样是舞风盛行的京津地区,学界对之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

跳舞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民国;跳舞;研究

跳舞,中国社会古已有之,但中国的传统舞蹈终未能形成一种社会现象。鸦片战争后,随西风东渐而来的西式跳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社会渐掀波澜。西式跳舞进入中国社会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二者间的冲突和融合折射出中国近代都市社会演变的曲折过程。同时,东来的西舞还催生了社交公开、男女平等、个人自由、享乐主义等思想和观念,是近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认为,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的跳舞问题能够一窥中国近代转型过程中社会风貌的变迁。

西舞虽东渐于晚清,但勃兴于民国。目前,史学界对民国时期的跳舞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虽已有学者对民国时期的大都市如上海、天津的跳舞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跳舞问题作为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理应成为学界进一步关注的对象。因此,笔者拟将社会文化史范围内关于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做一铺垫。

一、娱乐生活研究中的民国跳舞问题

娱乐生活研究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跳舞又是娱乐生活的一种。民国时期,西舞在上海、天津、北京这样的都会城市中日益盛行,并渐成风气。故而,在研究民国时期京津沪娱乐生活的论著中,几乎皆有对当时舞现象的论述。笔者现将这类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论著作一综述略陈如下。

将整个上海娱乐业纳入视野并将舞厅业包含其中的两部典型著作,一是高福进的《“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产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是楼嘉军的《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高著中“室内娱乐:男女同舞同乐时代的来临”这一章,概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交际舞传入上海的流变过程,但失之过简,且错误较多。楼著中,作者为佐证整个上海娱乐业的空间结构、经营主体、娱乐特征等方面,对近代上海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厅业的发展概况作了分析,但略嫌泛泛,不够深入。

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将舞厅作为一个重要的样本,探究了以“声、光、化、电”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城市尤其是上海的“现代性”,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著作。

扶小兰的《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之变迁》一文中的第五部分介绍了西方交谊舞在中国由初现到勃兴的情状,并认为交谊舞成为都市人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近代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并彰显出其特殊的意义,但在笔者看来,作者以单薄的史料所得出的这一观点,有以偏概全之弊。

李少兵的《1927-1937年的北京娱乐文化——官方、民间因素与新时尚的形成》(《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一文,从官方、民间因素对娱乐文化的参与以及二者之参与同新娱乐时尚形成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介绍了1927-1937年间北平舞业的情况,但多侧重于北平当局对舞业的管理。此外,作者于1994年出版的一部著作——《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有一章专门论述民国时期的西式舞蹈,介绍了传统的中国舞蹈和现代西式舞蹈的主要区别,交际舞从传入中国到逐渐流行的过程,中国舞蹈家戴爱莲,以及洋人对中国洋舞的看法。其中诸多内容鲜见于其他研究民国跳舞问题的论著中,不失为该文之亮点。

其他论及民国时期跳舞问题的社会文化史论著还有很多,比如忻平的《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罗苏文的《沪滨闲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安克强的《上海——19-20世纪中国的和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魏斐德的《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许慧琦的《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版)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具体评述。

二、民国跳舞问题的专项研究

目前,在社会文化史范畴内,对民国时期跳舞问题作专项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但著作屈指可数。笔者在此略作综述,以助后继之研究者了解此专项研究的概况。

跳舞专业论文第6篇

舞蹈表演专业

舞蹈总是用最苛刻的方法考验着每个怀揣舞蹈梦的孩子们:压腿、踢腿、软开度、腹背肌、腰腿功……日复一日,没完没了枯燥的训练,这就是舞蹈表演专业的特点。相对其他舞蹈类专业,舞蹈表演专业在训练上和表演上的要求是更加的严格,舞蹈表演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表演功底,浓厚的情感,这样才能通过舞蹈来演绎出动态的人的精神世界,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抒发内心感情,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因为台上跳舞,“跳”的不是自己,“跳”的都是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无论是表演集体舞还是个人舞,都是为了塑造不同民族性格和不同人物气质的舞蹈形象。舞蹈表演跳的是心,而不是单纯的炫技。这就需要平时多注意舞蹈表演和技术技巧的训练,这些都是长期积累的无形的资本。

关于就业,如果你喜欢追寻自己的影子并且热爱教育事业,那你可以考虑去教育机构应聘舞蹈教师;如果你喜欢没有太多的束缚,那你可以选择去辅导机构或者舞室担当补习教师;如果你有一定的造诣并且已经获得一定的资格,那你可以尝试从事教练或者指导工作;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学艺发扬光大并且呈现给观众,那你可以努力去成为一个专业并且优秀的舞蹈演员。当然,学习舞蹈出来的学生一般在行为举止上都比较得体自然,气质跟打扮上也会相对出众,所以即使不从事舞蹈相关行业,也可以做一些类似公关文秘、银行职员、办公室人员等文员类的工作。

舞蹈学专业

舞蹈的历史渊远而流长,艺术学家考证过最早出现的艺术正是舞蹈,说明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对于人类文化乃至生活是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舞蹈学正是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历史的研究的一门科学,其中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鉴赏三个主要部分。本专业的学生除了单纯的肢体学习,还要进行舞蹈理论的学习,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中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纲、舞蹈解剖学等这些都是在大学期间需要深造的课程。这就要求舞蹈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自身要有不错的文字功底,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这样便于在今后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后更好更快地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舞蹈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可以从事与上述舞蹈表演相同的职业,更有其独到的优势――舞蹈学专业出身的学生所具备的理论写作能力和史学造诣,是许多艺术相关单位和企业所重视的。

舞蹈编导专业

在练功厅里、在舞台上,每一个舞者在韵味悠然的音乐中舞动,做出跳跃、旋转等一系列复杂的连接动作,随着光影的变幻演绎令人心醉神驰的精彩。这些所有的编排都来自于舞蹈编导。舞蹈编导的魅力就在于她能让舞者释放天性,开发舞者的想象力,把一种不可言语的渴望和追求,挥洒自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就读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熟悉国家的文艺方针和政策,了解舞蹈发展的态势,这才能确保作品在创作时是合理合法的。其次舞蹈编导的学生要求除了具有一般舞蹈生吃苦耐劳的优点,还应该有不同于他人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较强的审美感。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和发现舞蹈里缺乏和未被开发的东西,并应用到舞蹈编排里,进而提炼和完善独具特色的队形、画面、语汇等,使创作的作品真正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舞蹈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普通舞蹈人才的各种就业机缘,还是舞蹈工作幕后者的重要输出源。大部分有关编排、导演和设计的工作,她们都可以去尝试并且较易胜任。

给舞蹈生艺考的温馨提示

音乐――最好把考试曲目剪辑好单独刻录在一张光盘上,方便考场老师播放,不要拿整首曲子去,没那么多时间让你完整地跳;选择能让人跟着节奏走的乐曲,让老师也产生共鸣,放音乐的有时候老师会陶醉一会儿,那你就能多表现一下了。所以选音乐一定要有利于展示和全面展示个人特长和技能。

跳舞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实验;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40-02

一、舞蹈专业钢琴集体课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概述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舞蹈专业学生的钢琴集体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就是以舞蹈专业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综合性的知识理论、钢琴音乐与相关的舞蹈鉴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钢琴的基本技巧。

二、有效教学的优势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钢琴集体课在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学院舞蹈专业并不是主修课程,因此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目标也不清晰。有效教学正好符合我国艺术课程的目标。

2.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钢琴课只注重专业技术的练习,钢琴集体课程自1993年从国外引入并逐渐在各大高校开展以来,一直很注重知识结构的综合,但是多数都局限于如乐理、视唱练耳等基本理论知识。

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迁移能力

美国学习理论家加涅认为: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最重要的问题是提高他们认识和掌握学习迁移的能力。所以,在钢琴集体课中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来有力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加强个人体验,完善音乐素质

学生通过欣赏后所获得的个人体验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感知音乐的过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感知的过程。

三、课堂实例

笔者所倡导的舞蹈专业学生的钢琴集体课是一门集钢琴基本弹奏技巧+基本乐理知识+与之相关的舞蹈鉴赏的综合教学形式,与常规的钢琴集体课要求有一些区别。在教材方面,笔者沿用李和平等编著的《钢琴》教材,并以某周的课例和教案来具体讨论这堂课的特点和授课方法。

课题:跳音的学习 时间:2课时

教学的目的任务:

(1)通过学习跳音的弹奏,掌握这类基本技巧;

(2)以教材中的《乒乓歌》为例进行练习,并讲述移调的概念;

(3)欣赏波尔卡舞蹈,进一步体会跳音的弹奏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1.学习弹奏跳音

教学过程:以提问的方式提出跳音的标记、概念,如何弹奏、声音效果等。

跳音的标记:音符的符头上方或下方加小圆点(・)或小尖角(),表示音符要短促地弹奏,音符与音符之间要断开,跳音奏法也属断奏奏法。

弹奏要点:手臂、手腕方式,手指保持坚挺而主动,指尖触键面积要小,手指下键动作敏捷,弹到键底后,立即放松,靠键盘反弹的力量回到键面。

跳音要领在于动作要敏捷,有爆发力,手指快速下键后力量集中于指尖,一经触键即迅速离开琴键。

跳音的声音效果:明亮、集中、富有弹性。

2.进行跳音练习

教学过程:以教材第一册第八页的《乒乓歌》为例,先用Fake Book(不完全谱)的形式进行练习,C大调。(插入谱例)

3.欣赏捷克的波尔卡舞蹈

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欣赏捷克的波尔卡舞蹈,注意观察舞蹈演员舞步中跳步的动作,将脚尖的跳跃方式与指尖的跳跃方式相通,进一步体会跳音的正确姿势和弹奏。

4.移调概念及学习

教学过程:将弹奏的《乒乓歌》前面C大调部分通过练习后,有一定熟练基础。再复习乐理中移调的概念,尝试用首调唱法,将C大调移至F大调,并用Fake Book进行练习。(插入谱例)

教学重点:跳音的弹奏

教学难点:跳音的弹奏、移调

作业:在课堂上剩余时间内完成《乒乓歌》的全谱弹奏,掌握跳音的弹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分析及解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音乐水平普遍较低,几乎都是零基础,且课程时间短,仅为一学期,要快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通过欣赏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习迁移能力最大程度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学生跳音的弹奏技巧方面比较欠缺,笔者在课程中选用欣赏捷克的波尔卡舞蹈,该舞蹈最大的特点是有大量跳步的运用,而脚尖跳步动作的整个过程与手指尖跳音动作的过程非常相似。学生在欣赏波尔卡舞蹈的过程中,体会跳步的细微动作要领,同时将这些要素迁移至手指尖的跳跃动作的练习,既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练习效果又非常高效、明显。

在教材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练习曲目中不仅包含单纯的钢琴基本技巧弹奏,往往还富有乐理常识。舞蹈专业学生的乐理通常也只有一学期的课程,能掌握的知识量非常有限,需要在钢琴曲目的学习和练习中不断补充和强化。鉴于弹奏的练习曲《乒乓歌》中有移调知识,需要对学生的移调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强化。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掌握C大调移调至F大调的弹奏,最好的办法就是首调唱法。首先,将C大调的音乐旋律通过演唱、边弹边唱的形式进行旋律的记忆,然后移至F大调时,将前面记忆的C大调旋律演唱出来,并在琴键上摸索弹奏,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整弹奏。

五、结论

通过实践证明,有效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舞蹈专业学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我们对本课程的理解:1.音乐与舞蹈等艺术形式是相通的,科学地融合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2.钢琴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音乐素质和音乐感的培养;3.对舞蹈专业学生实行钢琴集体课教学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当然,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教育学基础[M].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3.

[3] 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Malgorzata Kopacz.Personality and Music Preferences: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Preferences Regarding

Musical Elements[J].Journal of Music Therapy,Silver

Spring:Fall2005.Vol.42,Iss.3.

[5] Kelly D Schwartz,Gregory T Fouts.Music

Preferences,Personality Style,and Developmental Issues of

Adolescent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New

York:Jun 2003.Vol.32,Iss.3.

[6] 王建元.流行钢琴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9.

[7] 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

[8] 赵兰.旋转舞台上翱翔――舞蹈艺术解读[M].郑州:郑州 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