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1-28 18:55:00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 配送作业实务 课程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ome Exploration on Distribution Operations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Take Guigang Vocational College Distribution Operations Practice Course as an example

ZHU Junli

(Guigang Vocational College, Guigang, Guangxi 5371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Guigang Vocational College "distribution operations Practices" courses, such as exist: teaching theory focuses on teaching, training less, and the lack of systematic; need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teachers and distribution operations; single assessment methods,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assessment errors Some issues raised in the work process-oriented teaching system rebuild, enrich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conduct integrated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distribution operations practice" course of teacher training; reform assessment methods, process-oriented appraisal some solutions think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play a valuable role.

Key words distribution operation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exploration

配送作业实务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物流配送的基本内容和原理,能运用现代物流配送的相关设施设备,结合配送作业过程开展配送作业等。其内容涉及面广,应用广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水平直接能够体现出他们对本专业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衡量物流专业教师物流职业技能教学水平的高低,通过对学生配送作业实务实训考试的检验,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然而,在当前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中,教师对配送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还是存在些许问题。

1 当前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在理论的教学讲授,实训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其一,以采用王淑荣主编,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配送作业实务教材为例,在我院教师编写的教学日历中,整个教学计划的总学时为108,理论占了78学时,实训学时仅仅30学时。并且,实际上,所开设并在教学计划中体现30学时的实训学时,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进行。其二,从工作过程导向的角度观察,我院教师编写的教学计划里,实训项目没有按照工作过程的先后进行设计实训项目,缺乏系统性,且实训项目的设计也不够完善。

(2)教师配送作业技能需要提高。配送作业实务课程,实训性较高,这要求任课老师必须具备相应的配送作业技能。而实际上,由于诸如培养机制不健全、教师思想认识不高等各种原因,授课教师往往是对理论教学很在行,但是到了配送作业操作的教学上,就变成了“这不行”、“那也不行”。甚至,个别教师对一些配送器械的操作上还不如学生那么熟练。

(3)考核方式单一,存在考核误区。我院开设的配送作业实务课程,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方式仅仅为期末的卷面考试的50%以及任课老师所布置5次左右的平时作业成绩总和的50%。形式过于单一。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性质和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学院教务处倡导进行任课老师考试改革,但是部分老师为了个人便利以及学生能够考出个好成绩,往往将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与当初设置“考试改革”的初衷相违背。

2 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

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充实并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我院之前的理论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从课程的完整性出发,从“概论”开始到“配送的绩效考核”对学生进行授课。实训教学内容则是从“参观配送中心”开始到“送货处理实训”。其总学时为102,其中理论学时为72学时,实训学时为30学时。理论学时占了大部分,达到了总学时的71%。如表1所示。

为更好地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训性,需要邀请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的资深工作人员和行业专家就配送中心的实际工作技能要求,结合配送中心的工作过程,对配送作业实务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充实,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在“订单处理与备货作业”这一章节前面和“送货处理实训”后面分别添加并充实“配送中心客户服务”、“退货实训”的授课内容,在开设“流通加工”、“包装与包装技术”理论课程的同时,开设增加与其相适应的实训教学环节,形成“客服实训”“订单管理实训”“盘点实训”“包装实训”“流通加工实训”“拣货实训”“配货实训”“装卸与搬运实训”“送货实训”“退换货实训”等一套较为完善的与配送中心向一致的工作过程。

表1

此外,为更好地符合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我们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在授课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删减理论教学内容和压缩理论学时,如配送的相关理论,配送设备的工作原理等内容则考虑省略或者压缩授课学时。省下的学时用来充实实训学时,加大实训学时比重,使其达到总学时的75%,约76学时。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模拟演练配送客服工作,学会熟练地运用起重装置和各种型号的叉车等工具搬运、装卸货物,而至于,充分体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职业教育指导原则。如表2所示:

2.2 编写一体化校本教材,进行一体化教学

何谓“一体化”教学,即“学中教”、“教中学”,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在配送作业实务的课程上,教师应该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学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编写一体化的校本教材。以便教师在专业实验室、生产车间或多媒体教室中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讲授配送理论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实物,或操作配送设施设备。在没有生产车间或者配送作业设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模拟教学、仿真教学、沙盘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知配送作业过程。

2.3 加强对配送作业实务课程“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的知识所涉及的面广,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只有这样,“双师”型教师不仅会站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还能熟练地操作配送作业中所涉及的订单系统软件、包装设备、叉车、起重装置等软件硬件设施,并熟知这些设备的基本保养知识。

表 2

2.4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订单处理、盘点、流通加工、包装技术、拣货与配货、装卸与搬运、送货以及退货等与实际配送作业工作十分贴切的内容,单靠期末的卷面考核和平时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没法全面地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配送作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我们需要考试改革,而这一种考试改革不能流于形式,如以“闭卷考试”转为“开卷考试”的面目出现。而是从注重卷面的单一性考核转向注重实际职业技能操作的考核,从一次性的考核转向过程考核。这就要求我们在配送作业实务课程实施过程考核中,要求在每一次实训项目的实训结束后都进行技能的考核,并登记好成绩,考虑到配送作业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全部实训成绩的平均值宜占期末考核成绩的70%。而学院统一要求的期末考试,则可以考虑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完成,其期末卷面成绩的分值宜占期末考核成绩的30%。

基金: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构建与实践》,编号--2013JGA394

参考文献

[1] 马健平.现代物流配送管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5-20.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第2篇

1 当前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在理论的教学讲授,实训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其一,以采用王淑荣主编,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配送作业实务教材为例,在我院教师编写的教学日历中,整个教学计划的总学时为108,理论占了78学时,实训学时仅仅30学时。并且,实际上,所开设并在教学计划中体现30学时的实训学时,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进行。其二,从工作过程导向的角度观察,我院教师编写的教学计划里,实训项目没有按照工作过程的先后进行设计实训项目,缺乏系统性,且实训项目的设计也不够完善。

(2)教师配送作业技能需要提高。配送作业实务课程,实训性较高,这要求任课老师必须具备相应的配送作业技能。而实际上,由于诸如培养机制不健全、教师思想认识不高等各种原因,授课教师往往是对理论教学很在行,但是到了配送作业操作的教学上,就变成了“这不行”、“那也不行”。甚至,个别教师对一些配送器械的操作上还不如学生那么熟练。

(3)考核方式单一,存在考核误区。我院开设的配送作业实务课程,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方式仅仅为期末的卷面考试的50%以及任课老师所布置5次左右的平时作业成绩总和的50%。形式过于单一。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性质和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学院教务处倡导进行任课老师考试改革,但是部分老师为了个人便利以及学生能够考出个好成绩,往往将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与当初设置“考试改革”的初衷相违背。

2 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

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充实并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我院之前的理论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从课程的完整性出发,从“概论”开始到“配送的绩效考核”对学生进行授课。实训教学内容则是从“参观配送中心”开始到“送货处理实训”。其总学时为102,其中理论学时为72学时,实训学时为30学时。理论学时占了大部分,达到了总学时的71%。如表1所示。

为更好地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训性,需要邀请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的资深工作人员和行业专家就配送中心的实际工作技能要求,结合配送中心的工作过程,对配送作业实务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充实,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在“订单处理与备货作业”这一章节前面和“送货处理实训”后面分别添加并充实“配送中心客户服务”、“退货实训”的授课内容,在开设“流通加工”、“包装与包装技术”理论课程的同时,开设增加与其相适应的实训教学环节,形成“客服实训”“订单管理实训”“盘点实训”“包装实训”“流通加工实训”“拣货实训”“配货实训”“装卸与搬运实训”“送货实训”“退换货实训”等一套较为完善的与配送中心向一致的工作过程。

表1

此外,为更好地符合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我们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在授课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删减理论教学内容和压缩理论学时,如配送的相关理论,配送设备的工作原理等内容则考虑省略或者压缩授课学时。省下的学时用来充实实训学时,加大实训学时比重,使其达到总学时的75%,约76学时。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模拟演练配送客服工作,学会熟练地运用起重装置和各种型号的叉车等工具搬运、装卸货物,而至于,充分体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职业教育指导原则。如表2所示:

2.2 编写一体化校本教材,进行一体化教学

何谓“一体化”教学,即“学中教”、“教中学”,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在配送作业实务的课程上,教师应该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学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编写一体化的校本教材。以便教师在专业实验室、生产车间或多媒体教室中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讲授配送理论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实物,或操作配送设施设备。在没有生产车间或者配送作业设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模拟教学、仿真教学、沙盘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知配送作业过程。

2.3 加强对配送作业实务课程“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的知识所涉及的面广,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只有这样,“双师”型教师不仅会站在讲台上讲授理论知识,还能熟练地操作配送作业中所涉及的订单系统软件、包装设备、叉车、起重装置等软件硬件设施,并熟知这些设备的基本保养知识。

表 2

2.4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配送作业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订单处理、盘点、流通加工、包装技术、拣货与配货、装卸与搬运、送货以及退货等与实际配送作业工作十分贴切的内容,单靠期末的卷面考核和平时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没法全面地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配送作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我们需要考试改革,而这一种考试改革不能流于形式,如以“闭卷考试”转为“开卷考试”的面目出现。而是从注重卷面的单一性考核转向注重实际职业技能操作的考核,从一次性的考核转向过程考核。这就要求我们在配送作 业实务课程实施过程考核中,要求在每一次实训项目的实训结束后都进行技能的考核,并登记好成绩,考虑到配送作业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全部实训成绩的平均值宜占期末考核成绩的70%。而学院统一要求的期末考试,则可以考虑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完成,其期末卷面成绩的分值宜占期末考核成绩的30%。

基金: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构建与实践》,编号--2013JGA394

参考文献

[1] 马健平.现代物流配送管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5-20.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教学软件 实训项目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03-02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提高物流信息化的水平是我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高职高专类学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大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力度,才能培养出现代物流人才。为提高物流技能教学质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投资建设了物流软件实训室,并开发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物流教学软件。要想有效地利用教学软件,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就第三方物流实训课程设计进行阐述。

一 实训性质与目的

1.性质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本课程处于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之间,是学生通过物流软件的学习接受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2.目的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学习,使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流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将所学的物流知识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和企业提供宝贵的实训经验,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

二 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程应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订单处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作业,让学生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般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从订单的接收开始,以实物流程为主线,兼顾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使系统使用者明晰地理清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流程。

三 实训技能岗位设置

职能部门(技能岗位):客服部(客服)、储备部(理货员、搬运工、保管员、分拣员、补货员、包装员)、流通加工部(加工员)、送货部(调度员、驾驶员)、综合部、财务部(会计)、安全部。

四 课程实训项目设计

对第三方物流各技能点及第三方物流软件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纳,设计相应的情景实训项目。

1.基础信息管理

项目1:资源(设备、人员、车辆)管理;项目2:路由管理;项目3:库房管理。

2.客户管理

项目4:客户信息管理;项目5:项目客户的货品管理;项目6:客户费用管理。

3.供应商管理

项目7:供应商档案管理;项目8:供应商信用管理;项目9:供应商费用设置。

4.订单管理

项目10:入库订单管理;项目11:出库订单管理;项目12:库内加工订单管理;项目13:退货入库订单管理;项目14:退货出库订单管理;项目15:退货加工订单管理;项目16:运输订单管理;项目17:配送订单管理;项目18:订单查询。

5.仓储作业

项目19:入库作业;项目20:仓储管理;项目21:移库作业;项目22:流通加工作业;项目23:出库作业。

6.运输与配送业务

项目24:运输出港的调度和场站作业;项目25:运输进港的调度与场站作业;项目26:运单补录和运费复核;项目27:签收与返单处理;项目28:运单查询;项目29:配送作业。

7.商务结算

项目30:应收应付管理;项目31:现结现付管理。

8.综合业务实训

项目32:仓储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3:流通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4: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5:中转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

五 课时和内容安排

总课时为112课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单个业务的模拟,72课时;第二阶段,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实训,40课时。

第一阶段: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各个业务模块进行模拟。了解系统的功能、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实训内容为:实训项目1~实训项目31。

第二阶段:将实训学生分组,并分配不同角色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运作,将实训岗位设置为:系统管理员、客服(订单录入)、搬运工(出入库反馈)和运输配送调度员。实训内容为:实训项目32~实训项目35。

六 实训成果要求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流程。将所学的物流知识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和企业提供宝贵的实训经验,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

七 实训成绩考核及评定标准

第一,实训结束后,学生将实训结果等内容写入实训报告,报告应符合实训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

第二,指导教师对每份实训报告进行审阅、评分。

第三,根据软件系统的测评分数并结合实训报告的得分情况给出学生的实训成绩。

第四,该实训课程内容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与验证,实训课的成绩记入课程平时成绩。

八 第三方物流实训情景项目设计范例

项目19:入库作业。

1.实训任务

以仓储调度员或信息管理员的身份,对入库作业计划指定储位、作业资源,打印出储位分配单、入库单,能够查询作业明细。

2.实训步骤

第一,新增入库单。在【订单管理】【订单录入】【订单录入】下点击【新增】;出现新界面后,选择入库订单,点击【确定】,分别对订单信息、订单入库信息及订单货品进行维护。在订单信息界面,录入如下信息。如:

客户名称:飞远运达;紧急程度:一般;单来源:电话;下达时间:当天。

在订单入库信息界面,录入如下信息。如:

库房:第一号库;入库方式:送货;入库类型:正常入库;预计入库时间:后天。

在订单货品界面,点击【添加货品】,数量是10台。最后,点击【保存订单】即可。

第二,生成作业计划。选中刚才新增的订单,点击【生成作业计划】,在弹出的界面,点击【确认生成】。

第三,入库调度。在【仓储管理】【入库作业】【入库预处理】下,选中刚才的订单,点击【调度】。

在入库预处理界面,在待上架货品中,选中要上架的货品及添写上架的数量,在区和储位编码中选择要上架货品的储位编码。如:

货品编码:000050150;货品名称:轮胎;数量:10;区和储位编码:根据之前生成的编码进行选择。

然后点击【打印储位分配单】,打印出储位分配单,点击【打印入库单】,打印入库单,交给理货员。

另外,还可在【资源调度】界面,根据仓储实际情况对作业资源进行维护。

最后,点击【调度完成】,完成作业的调度。

第四,入库反馈。用户选择【仓储管理】【入库作业】【入库反馈】,系统显示已调度完成的单据,点击【作业计划单反馈】,分别对理货、上架等进行反馈,然后点击【反馈完成】,完成入库反馈作业。

3.实训总结

第一,明确实训任务的目的及要求。

第二,写出实训的具体过程。

第三,根据实训步骤画出实训流程图,将实训结果等内容写入实训报告。

第四,总结实训体会,师生可提出改善建议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 仓储与配送 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在《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加大了实训的力度,专门开设了实训课程,时间连续两周的课程,课时到达40课时以上,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同时意味着实训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实训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实训目标设计、实训项目准备、实训组织实施、实训评价和考核及实训总结与反思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仓储配送实训类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分析

物流类课程所对应的毕业生,毕业后,通常是在企业基层任基础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比如运输、仓储和配送、分拣等多项业务。此后,依据个人能力、自身优势和工作经验,可逐步晋升到仓管员操作组长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

2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行业是一个层次较清晰的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会涉及诸多业务流程,而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执行层的物流人员,主要是负责物流操作中的环节,需要掌握相关的出库、入库、配送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层的物流人员,则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较科学的物流计划,对物流作业的整体流程加以控制。

3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一:物动量ABC 分类为例进行项目教学。

3.1项目任务

某配送中心每周对所有货物进行相关的出库量统计,出库作业周报6份(物动量统计),将配送中心的货物根据出库量进行分类,主要分清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次要物资,从而有区别地确定货位的存储。

3.2学习目标

理论目标:ABC 分类的基本原理的关键核心问题;

技能目标:会根据货物信息量进行ABC分类并确定类别进行储位规划;

职业目标:对近期物动量进行统计加强对货物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3相关知识学习

物动量基本原理。物动量 ABC 分类的原理是:“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以货物累计周转量为衡量标准,划清货物的主次顺序,为货物上架存储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表1: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内容

表2: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教学及任务

步骤:①对6周出库作业周报的货物进行合计按降序排序;②计算货物出库量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③分类(货物累计周转量百分比在0-70%划分为A类;累计周转百分比在70%-90%划分为B类;其余的10%划分为C类)。

3.4项目实施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确定成员分工及合作形式。

物动量核心先汇总降序再进行累计百分比:(1)统计每种货物总的周转量进行降序;(2)计算货物的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3)制作ABC分类表;(4)绘制物动量ABC分类图;(5)根据入库货物制作入库货物ABC分类表。

根据情景进行物动量ABC分析:(1)在对货品进行储位分配时需要对各种货品的物动量进行判断,累计周转率在70%以下的货物定为A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70%-90%的货物定为B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90%以上的货定为C 类货物。(2)入库货物ABC分类,根据货物ABC分类结果,将此次入库单中货物再分类 (依据情景任务提供入库任务单),将分类结果标注。

3.5教学拓展与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掌握并理解物动量ABC分类,应进行任务拓展练习,虚拟情景20种以上货物出库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对每一种货物总的出库量进行统计降序,再计算累计周转量并划分类别。

3.6检查与评价

先由小组互评,再由老师检查评析,师生共同对每一小组的学习过程和实训练习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杜绝错误的发生。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第5篇

一、立足本职强抓管理,出色完成配送任务

,配送中心共有车辆3辆、人员8名,其中5名职工,3名司机。我们的超市共有家店,其中市区13家,外县市8家。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负责外县市8家超市各类商品配送和市区13家店团购业务。与配送工作任务相比,人员和车辆相对较少,配送中心工作任务相对较重,员工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为了较好地完成全年配送任务,在人员、车辆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送中心狠抓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整合各类资源,做到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完成配送任务工作中的最优化使用。

首先,配送中心建立了“订单处理中心”,综合受理电话订单、网络订单和现实客户订单,通过“订单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订单进行分类,并将订单信息下达给仓管和配送工作人员。整个配送工作完成>!公司制度、流程、规范落实各项配送工作。,配送中心收货总金额: (元),退货总金额: (元),合计总配送金额: (元),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配送任务。

二、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配送人员业务素质

配送中心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异常繁杂、琐碎,若要准确、及时的完成配送任务,员工不但要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还要有娴熟的业务本领。为此,配送中心不断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日常学习,引导员工要严格遵守员工手册规定,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矿工;工作时间不擅自离岗,串岗,聊天,打瞌睡,打牌,酗酒,抽烟,吃零食,干私活,写私人信件,不能私自外出;工作时间认真负责,严守操作流程和作业标准,减少损耗,提高品质,增加生产;上班提前到岗,打扫卫生,做好当日各项准备工作; 同事和部门之间互相合作,互相理解,团结为重。同时,配送中心不断培训员工,引导员工积极学习配送业务知识,熟练掌握超市商品的各种分类和配送常识。在长期的教育培训中,员工们的工作纪律性、积极性、创造性显著增强,配送效率显著提高,为顺利完成全年配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夯实安全基础,为安全配送提供保障

安全是配送中心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全年,配送中心及时召开员工会议,多次强调安全工作在配送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研究制定了年度安全工作要点,并以此为主线开展全年安全配送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安全配送责任制。配送中心主管与全体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部门、主管和员工在配送工作中应负的义务和责任,明确了各岗位的安全配送责任,保证安全责任具体到人、到岗,确保安全配送责任制得到落实,提高了全员进行安全配送的责任心。二是完善安全制度,重视基础管理工作。中心结合配送实际,修订和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手册》,不断完善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安全配送行为。三是时刻确保仓库安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库房内严禁带入火种,不准任何人在库房内吸烟,不准在库房用任何电器具。库房内必须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保管好钥匙,严禁丢失,出门必须落锁关灯,严禁非仓库人员进入库房,保持室内干燥,卫生,经常通风。四是确保人员安全。在进行配送工作中货物要合理安排,尤其在堆放高架货物时一定要摆放整齐,以免滑落砸到配送人员,在装卸货物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通过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配送中心全年实现零事故安全配送。

四、精益求精,不断做大做强配送中心

在过去的一年里,配送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与的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同时,配送中心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在新的一年里,配送中心定会秉持精益求精、好上更好的进取精神,进一步完善信息和财务系统建设,提高订单处理、供应商结算效率;进一步增加设备设施投入,不断提高配送中心现代化和科技化;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配送质量和效率。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第6篇

摘要:结合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及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评价五个方面对《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课程标准建设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

《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是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配送作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业班组负责人、部门主管及业务经理等配送人才的必修技能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物流管理基础》、《采购管理实务》、《仓储操作与管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理论与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掌握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必备的知识和相关技能,具有综合的、熟练的应用配送管理知识的基本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物流管理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配送岗位技能素养作好准备。

一、课程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事配送管理活动必须的技能,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着眼于学生就业岗位,立足于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以就业导向和岗位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建立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授课过程贯穿作业项目和作业任务以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过程),工作的过程是学习(内容)”的职业教育思想。

在广泛进行社会与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物流配送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将配送职业划分为相应的工作岗位,确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及知识要求;将能力和知识要求转化为教学模块,形成课程教学内容。

在充分考虑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仓储操作与管理》在专业内容划分与界定的基础上,将超市配送中心配送和快递配送的真实作业流程引入课程,并经校企双方合作序化,形成课程主体部分,同时又注意到配送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开放性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知识储备的需要。以“工作过程导向、具体任务驱动、能力提升与延展”为课程设计的依据。

因为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配送中心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配送中心运营与管理的相关知识与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与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

专业能力目标:具备订单处理、拣选理货、分类包装、路线优化、货物配装能力;具备退货处理能力;具备配送流程设计能力;具备配送成本与控制分析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具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的能力;

具备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运用的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具备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具备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具备适应环境开拓创新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课程内容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的认识规律,序化教学内容。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学习模块模块名称模块内容任务参考学时(56)

模块一配送岗位分析让学生对“配送”形成初步的认知。引导学生熟练完成配送流程中的“订单处理-分类包装-拣选理货-流通加工-路线优化-货物配装-送达服务-逆向物流”等8个具体工作岗位的作业任务,为保证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迅速顶岗打下基础。1.1配送管理认知

1.2订单处理

1.3拣选理货

1.4分类包装

1.5路线优化

1.6货物配装

1.7送达服务

1.8逆向物流34

模块二配送流程设计此模块的内容由两个典型配送作业流程构成,分别为“快递配送流程”、“连锁超市配送流程”。每个流程又都是由多家同类配送企业的作业流程融汇而成,流程之间同点融汇,异点突出。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配送作业流程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地考虑各作业岗位的职责范围、作业工序对流程整体的系统性、效率性及流畅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进而能够实现配送作业流程的优化与控制。该能力是能够保证学生在进入企业1-3年内成长为企业骨干、部门主管的前提条件。2.1超市配送流程设计2.2快递配送流程设计34

模块三配送成本分析与控制此模块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配送流程控制能力的基础上知识与能力地延展。在学生初步掌握配送成本构成和影响配送绩效因素的基础上,再借助具体企业案例,锻炼学生的配送成本分析和控制能力。让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名优秀管理者的职业素质,为学生在入职3-5年内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完成了知识储备。3.1配送成本构成与控制6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条件

师资条件: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最好为“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为企业提供服务,到企业去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有很强的执教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能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不仅能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要注重把握行业和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密切关注行业和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够熟练的与企业实际结合。

实训条件:校内应满足课程教学要求的配送实训资源,包括配送场所、拣选设备、配送工具、配送管理软件等。且能同时满足一个班进行实训的要求。

序号实训室名称特色建设方式实训模块

1储配实训室真实场景校企共建目测估方、物品堆码苫垫、物品拣选、理货、配货、盘点、库存管理、配送现场设置、配送、配载作业、仓储作业意外事件的处理、RF系统及手持终端操作

2储配实训室真实场景校企共建条码的制作、打印、生成、识读、扫描、条码数据的采集、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磁卡的读写

3储配实训室真实场景校企共建半自动电热捆扎机的使用和保养;手动电热型打包器的使用和保养

4储配实训室真实场景校企共建电子标签的识读、分拣线出入货作业、分拣线管理系统、分拣线相关单据报表的识读、分拣线软硬件设备故障的排除及维护

(二)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了大量的实际案例,突出专业特点,案例新颖、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注意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宽广超市配送中心设施布局图为教学案例,对其布局结构、区域规划、货位安排与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ABC分类、物品重量计算进行了详细讲解与分析,将理论知识通过真实案例传输给学生。

2.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启发式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中在选取申通快递配送中心和宽广超市配送中心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配送业务流程分析之后,由教师启发引导式提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等形式对快递配送流程与超市配送流程之间存在的采购、收货检验、入库存储、拣选理货、配装配载、送达服务等方面的差异与原因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进而再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并要求学生写出调研与分析报告。

3.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在配送流程实训中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环节所需的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循环扮演供应商、配送中心、运输服务商及店铺(客户)等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配送”。

4.视频教学法

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播放一些好的视频教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极大丰富和补充。

5.讨论式教学法

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穿插运用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另一方还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善于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方法,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综合成绩=过程考核成绩+结果考核成绩。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50%,其中过程考核成绩由模块一考核成绩、模块二考核成绩、模块三考核成绩组成。每个模块的考核评价标准见下表;结果考核占总成绩的50%,以笔试闭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多配送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注重平时考核与过程考核的考试方式改革,具有评价的系统性、连续性、多样性,不再是一次考试定成绩,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客观、公正,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分教学模块单元考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

[2]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运输类主干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第一辑[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3月.

[3]吴隆升.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及其制定的必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4).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第三方物流知识因此也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内容,特别是针对实践类的课程更是如此。开设这类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原理、操作,使学生掌握现代第三方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趋势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务操作能力。为此,实践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现结合我校的第三方物流实训平台对该类课程进行规划设计。

本文以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作为设计背景,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物流运作全过程中的所有步骤。以期学生通过实践充分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的业务需求和特点及其核心运作和管理的目标——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其资源的调配与整合。

1.实训内容简介

模拟从物流信息系统初始化到整个物流业务活动结束的过程中,企业信息系统操作人员所进行的操作。主要包括下列几类岗位和系统模块,总计安排116 课时。

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需进行系统初始化工作,在系统中输入企业的基础资料,包括站点、人员、车辆、库房、设备等信息。

客户管理商务人员——物流企业的商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客户的开发、谈判、签约和信息维护,要实现信息化,需在系统中维护客户合同信息、货品信息、计费标准应等。

供应商管理——分供方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录入并维护分供方的信息;比如,车辆人员等

订单管理——客服人员在第三方物流系统中将订单管理作为一个单独模块。主要负责运营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接受客户指令转化为作业计划单,接受客户查询,处理突发事件等。

仓储作业管理——仓储管理员在系统中为每单作业计划(包括出库、入库、移库、盘点等)指定储位、作业设备和人力,以便指令人力进行准确操作,并在操作完成后向系统反馈实际操作结果。

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运输和配送人员针对每笔运单指令,合理安排路由和运力,以求高效的完成运输和配送作业。同时信息管理员则应对运单进行签收、查询等,有时还需接受客户的查询。

商务结算——财务人员要审核服务合同中的价格条款,确认客户的计费标准,在运营中则需定期生成应收应付,统计作业量等。

综合实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实训练习。在实训基地中将实训岗位设为:客服(订单录入)、理货员、搬运工、保管员、分拣员、补货员、包装员、加工员、调度员、驾驶员等。

2.实训目标

该实训设计主要以国内外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JIT配送模式为核心模型,突出3PL企业面向其大型公司在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领域的服务模式。按照国际标准定义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可以通过角色的定制分配,模拟商务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统计报表、商务结算、全球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执行过程,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从客户需求、商务解析、货物入库、在库、出库、配送作业操作、车辆调度处理等流程的实际演练,理解物流各个环节的操作原理和逻辑关系。通过每个业务环节的过程演示,以加深用户对物流管理流程、系统设计思想和企业业务模式的理解。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实训练习,学生可以理解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操作流程,熟练掌握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操作方法。通过实训演练,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员工和物流专业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各种资源和整个运输、仓储过程,实现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集成和统一管理。

3.实训系统功能

第三方物流系统是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的业务需求和特点,围绕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的,其资源的调配与整合是该系统的核心运作和管理目标。通过第三方物流软件信息系统的应用,将物流网络与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实现信息流的高速与准确传递,保证企业快速反应与处理能力,利用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系统内在推动力并提供经营分析和考核数据,通过分析与监控工具结合管理方法为物流体系资源配备提出依据并保证体系良性运作。第三方物流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务结算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客户网上服务管理。综合实现并能够满足整个第三方物流各个执行环节的业务运作和管理决策的需要,各系统能独立使用,又能集成使用。

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各个子模块:

4.第三方物流实训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本课程应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项目,包括订单处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作业。让学生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般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从订单的接收开始,以实物流程为主线,兼顾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使系统使用者明晰的理清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流程。

5.实训技能岗位设置

6.课时和内容安排

总课时为116课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单个业务的模拟;第二阶段,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实训。

第一阶段: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各个业务模块进行模拟。了解系统的功能、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二阶段:将实训学生分组,并分配不同角色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运作,如在实训基地中,实训岗位可设为:系统管理员、客服(订单录入)、理货员、搬运工、保管员、分拣员、补货员、包装员、加工员、运输配送调度员、驾驶员。

课时安排一览表:

7.考核、评价

根据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管理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1、项目规划过程。2、实施过程; 3、是否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对工作认真踏实, 一丝不苟; 采取的方法: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并选出完成任务最佳者, 并对能提出最佳方案者给予加分表扬。

8.实训总结

必要的实训总结,有利于改正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利于发现教学弊端,提升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主要应包括实训题目、实训过程描述、问题描述、解决方法描述等必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管红波.基于实践的物流实训课程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

[2]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3]丁红英.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