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合集7篇)

时间:2022-09-07 22:52:3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第1篇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5-6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6.“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典型错误】

1. 错例一:(1)作为(2)永久

错例二:(1)奋起(2)恒心

2. 错例一: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苦他的心志,劳他的筋骨。

错例二:所以将要从天上掉下一个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 错例一: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错例二:①有法家拂士 ②有敌国外患

4. 错例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因为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所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说法已无现实意义。

错例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尽管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说法仍有现实意义。

5. 错例一:“小桥流水人家”抒发了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错例二:“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6. 错例一: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温馨恬静的气氛。

错例二:为了抒发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错答探因】

1. 错例一和错例二对“作”的解释不够准确,解释“恒”的意思时,不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作出正确的理解。

2. 错例一对“苦”和“劳”的解释不够确切。错例二错误地理解了“降”的意思。

3. 错例一列举的两个条件与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没有直接关系。错例二列举的两个条件不够具体。

4.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说法不只一种,而错例一和错例二只举出了一种说法,不够全面。错例一和错例二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认识观点明确,但没有说明理由。

5. “小桥流水人家”是写景,景中含情,但不是直接抒情,因此错例一是错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的是诗中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而不是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所以错例二也是错的。

6. 错例一错把间接抒情当作直接抒情,“小桥流水人家”是融情于景,是间接抒情,不是直接抒情。错例二错把游子当作诗人,所以也是错的。

【应对策略】

1. 语段(一)选自教材,两个加点的词在教材中都有注释,只要熟悉教材,不难作出正确解释。

参考答案:(1)奋起,指有所作为 (1分) (2)经常(1分)(共2分)

2.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对“苦”和“劳”作出正确解释,“苦”就是“使……痛苦”,“劳”就是“使……劳累”。

参考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写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

3.在节选的文段中孟子并没有直接说明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但是,孟子在文段中指出了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即“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一是要内有法家拂士,一是要外有敌国外患。看来孟子是间接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参考答案:(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一点1分。共2分)

4. 文段(二)之于文段(一)犹如材料之于观点。文段(二)选自课外,参照文段下面的注释,不难理解文段大意。理解了文段大意,对照文段(一),就会发现,文段(二)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文段(一)中的两句话,一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句是“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识,只要答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以下说法: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

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识:

示例一:近年来,同志在阐述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时,多次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警示全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是对沧桑人生富有哲理的深刻认识,是对历朝历代兴盛衰败的经验总结。古为今用,引为借鉴,又是对全党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是对某些昏昏欲醉的人的一记警钟。它对于增强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抵御各种腐蚀和诱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 牢记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处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如果我们丧失警惕,追求安逸、贪图享受、骄傲自满、昏昏欲睡,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到反面。走向毁灭的、、、等,就是这方面活生生的典型。(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

5.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此诗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的写法。《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句法很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看到这样的景物,诗中的主人公――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怎能不涌起满腔乡愁?更何况此刻他是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这西风劲吹的古道上呢!又是一年将尽,何日是归期?可见,前三句是写景,末一句是抒情,抒发了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断肠人在天涯 (1分)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意思对即可。1分)(共2分)

6.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首诗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人的悲哀。根据这种写法,我们就能分析得出结论。答案中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词:“以乐景写哀情 ”“对比”“孤苦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以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共2分)

【备考宝典】

本卷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及对选文内容的领悟。从阅卷情况看,此题失分,主要还是在对选文内容的领悟上出了问题。

从今年各省市课改区语文试卷看,古诗文阅读的考查明年仍以课内为主,并向课外延伸。题型以客观题居多,兼有主观题。考查内容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对选文内容的领悟和课内古诗的初步鉴赏为主。在所有考点中能够短时间内提分的首选是古诗文,因此,备战中考,古诗文阅读不可小觑。关于古诗文阅读的复习和备考,以下几点提醒同学们注意:

1. 对课标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不但要能熟读成诵,而且还要能理解、会运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第2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首先通读课文一遍,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寡()夫()域()戚()粟()

2、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pàn叛,背叛

二、解词

人和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限制。

固国固:使……巩固。

失道道:天道,失道就是违背道义。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快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理解大概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畎亩()傅说()胶鬲()空乏()

2、通假字

法家拂士拂:bì弼,辅弼。

衡于虑衡:héng横,梗塞,指不顺。

二、解词

所以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而后作作:奋起,有所作为。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孟子》二章测试

1.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B.必先/苦其/心志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而”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何苦而不平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山不加增

D.环而攻之而不胜面山而居

3.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多助之至到了极点

B.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C.所以动心忍性坚韧

D.人则无法家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4.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C.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得到的益处。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D

解析: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但是)委而去之(然后,表示承接关系)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但是,转折关系)何苦而不平(并列关系)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承接关系),而山不加增(但是,转折关系)

D.环而攻之而不胜面山而居(表示修饰关系)

3、C

解析:C.所以动心忍性使……坚韧

4、C

解析:C.曾益其所不能——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A

解析: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是在说城池之小,包围起来攻打但却不能取胜,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自测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_______;红色的两个字中,“过”意思是________,“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二段后,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不能举文中事例),或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则名言警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答案为:bì犯过失同“横”,梗塞、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以翻译为:(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或名言警句与文中第二段内容含义相符即可。

24.(2001年,安徽)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兵革非不坚利也兵:______________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______________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红色“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的理解。答案为:①兵器②限制③通“叛”,背叛。

(2)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用法的掌握,A、B、D三项中“之”的用法都是助词,可以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代词,代上文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以译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关键要选取恰当的原句来回答问题。答案为:得道;天下顺之。

作者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第3篇

“安乐死”在荷兰的合法化

荷兰是世界上对安乐死实行合法化的先行国家,在荷兰每年约有4000名老人死于“合法化死亡”。但是从2002年下半年起,不到1年的时间里,荷兰实施安乐死的人数突然增至约7000人。

按照荷兰通过的法案,要对一个患者实施“安乐死”,必须由那名身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本人神志清醒的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并本着自愿的原则,以书面形式提出“安乐死”的申请。主治医生应向患者详细陈述实际病情和后果预测,并由另外一位医师协助诊断和确诊,然后才能对患者实施“安乐死”。

然而,德国格丁根大学对荷兰7000起“安乐死”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安乐死”患者当中,不少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医师和家属配合,背着患者做出了“安乐死”的决定。这种“非情愿的安乐死”比例高达41%。家属的理由倒也简单,就是不愿再看到患了不治之症的患者继续痛苦下去,所以向医生提出要求,促使患者“合法死亡”。在这41%的“安乐死”患者中,11%在死前仍神志清醒,完全有能力自主做出选择。不过,这时已经没有人再顾虑相关法案的规定,去尊重患者的意见,而是强行决定对他们实施了“安乐死”。

荷兰老人移民“大逃亡”

由于荷兰的一些老年患者对为其治病的医生越来越不信任,担心他们对自己“合法下毒手”。即便是对自己的家属,患者们也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疑虑,担心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安乐死”的对象。所以,为逃避这种变相被家属和医生“合法促死”的命运,老人和患者开始向周边国家“逃亡”。

荷兰老人移居国外的现象始于2002年下半年,目前这种“大逃亡”的现象还在不断增加。德国是荷兰邻国,而且“安乐死”在这里暂时还不会提上立法日程,因此德国成了他们逃亡的首选目的地。而他们为避免提前死亡而到临近国家避难,确实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

关于“安乐死”

“安乐死”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无痛苦的、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安然地去世;二是无痛致死术,为结束患者的痛苦而采取致死的措施。

“安乐死”对患者本身是为了避免死亡时的痛苦,对于社会来说,一方面是为了尊重患者的权利,给予患者有尊严死去的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将其用在更需要也更有希望治愈的患者身上,对患者、家属和社会均有利。其实“安乐死”是为了救助那些患了绝症,目前无法救治,只是在人为条件下维持心跳、呼吸或意识已处于昏迷或完全丧失状态,虽生犹死的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第4篇

“居安思危”一直是中国人常用来告诫执政者的一个词,它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连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谢意,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晋国国君晋悼公见到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把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啥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很多事情要办,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其更加敬重。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条很重要的政治经验。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得也是这种忧患意识。纵观中国历史,居安思危的皇帝,一定是有作为的皇帝,居安思危的皇帝统治下的朝代也一定是昌盛的。反之或衰败或灭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学校更是如此。在现代学校管理方面,校长也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学校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校长都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作出预警方案。“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于校长来说也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做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将一只青蛙放入滚烫的水里,青蛙因感到剧痛,会立即窜出去。后来。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失去逃生能力被煮熟。这就是“青蛙效应”。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身的力气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未明显感觉到刺激,所以,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觉,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无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青蛙效应”启示我们,学校竞争环境的变化大多是渐变式的,如果管理者与教职工对环境的变化无疼痛之感,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同样一个学校如果只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或一味沉溺于现在的繁荣之中,而缺少忧患意识,对办学危机的逐渐形成麻木不仁,最后就会像青蛙一样在安逸中死去。美国百年老店柯达公司的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胶片时代。柯达公司达到了最鼎盛的发展期,全世界各个地方几乎都有柯达洗印店。可是由于公司的决策层对未来没有前瞻性的思考,没有忧患意识,认为数码时代尚离我们遥远,未对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结果一个昔日的商业帝国在瞬间倒掉了。中国的很多企业亦如此。最早的春都集团和光明集团等都是因企业无忧患意识而倒掉的。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学校要避免“温水煮蛙”现象,首先要求其最高管理层,特别是校长要常怀危机意识,只有这样学校才不至于迷失发展的方向,不经意间滑入危机的泥潭之中。

危机管理并非只是学校最高管理层或某些职能部门的事情,而应成为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位教职工共同面对的课题。在最高管理层具有危机意识的基础上,校长要善于把这种危机意识向全体教职工灌输,使每位教职工都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他们对危机发生的警觉性,使危机管理能够落实到每位教职工的实际行动中,这样学校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临危不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64-01

当代大学生都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过祖辈的艰苦战斗,也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艰辛创业。他们生活在物质和金钱都比较宽裕的时代,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养成了骄奢淫逸,不思进取的坏习惯。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都习惯性的讲中国如何的地大物博,中国的经济在发展中取得了如何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的确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但若一味的讲这些好的方面,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滋长出一些骄傲自满的情绪,磨灭学生的进取精神。所以,在教育中应该适当的加入忧患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对世界形式、国际格局、周边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1 从历史典籍中发现忧患意识

打开历史典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忧患意识的言论。无论是《易经》中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还是《汉书》中的“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无论是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还是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无不在述说着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提醒着我们应该具有忧患意识。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列国之间纵横捭阖,兴衰无常,国家安危不时发生转换,存亡继绝甚至就在一事一策之间。于是,很多政治家、思想家便疾声告诫:“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战国策・楚策四》)如果没有亡国的耻辱,春秋末期越国的勾践能做到“卧薪尝胆”而名垂千古吗?如果没有忧患意识,秦末的项羽又岂会“破釜沉舟”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巨鹿大捷?

当西汉立国20多年,政权日益稳定,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举国上下都沉浸在继往开来的喜悦之中的时候,被贬的贾谊却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给汉文帝上了著名的《治安策疏》。在上书中,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当时的“事势”不容乐观,有“可为痛哭”、“可为流涕”、“可为长太息”之处不少,劝诫汉文帝不要沉溺在已有的成就之上。贾谊的忧患意识充分的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忧患意识,是基于对事物矛盾法则的深刻理解,是对国家兴衰存亡内在规律的重要思考。这种忧患意识提醒着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不骄不躁,只有这样才能使正义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一定要将他们弄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是适当的在“蜂蜜”中加点“黄连”,在他们顺心的生活中,“制造”一些“苦境”、“逆境”,磨砺一下学生的意志;结合国内外形势和身边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让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将是中国未来之福。

2 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

诚然,中国目前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忘记我们的劣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够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未得到根本的转变,经济发展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弱,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若只见“鲜花”,不见“荆棘”,盲目乐观,忘乎所以是解决不好这些问题的。

政治上,我们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中国向来主张“以和为贵”,一直坚持与邻为善。但是,世界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众多国家角逐利益的舞台。西方国家四处散播的“中国”严重的影响了我们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一些国家在这些别有用心的言论的挑唆下,与中国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摩擦。近期发生的争端、南海争端,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国际社会的不平静。部分国家更是在中国周边布控了军事基地,国际分裂分子分裂中国新疆、的阴谋依然存在。不安宁的国际环境,让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内环境也让我们不能放弃忧患意识。近10年中,住房问题、拆迁征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屡屡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躲猫猫”,“我爸是李刚”等不良行政、执法行为已经给人民的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贪污案、蔡豪文挪用公款境外豪赌案等的事件,对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瘦肉精”、“面粉增白剂”等关系到百姓生活的问题使得提高政府的行政制约能力,进而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是否具有忧患意识,是我国政府能否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持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的重要因素。

3 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具有的重要意义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屈原的忧君忧国到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国忧”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古代知识分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他们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让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顺畅?这都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沉溺在中国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上面,缺乏危机意识,缺乏远大的理想。因此,适当的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环境,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他们具有清晰的远大理想,才能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只有明确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让他们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责任感,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成为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才能让他们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民族责任,才能坚定不移的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毕生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林均敬,王登峰,王武召.北京大学学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第6篇

[关键词] 安乐死;社会工作;困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 D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57-2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一个涉及法律、医学、伦理、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社会问题愈演愈烈。从1986年陕西的第一例安乐死到现在,近30年过去了,关于安乐死的争议也未曾有定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逃避,成为了人类争论不休的话题。

本文从历史文化和专业伦理两方面来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安乐死问题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缓解这些困境的对策。希望对安乐死领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也为安乐死相关人员提供预警作用,进而更好地为老年人和安乐死这一领域服务。

二、何为安乐死

关于安乐死的概念众说纷纭:祝世讷等的状态论认为“安乐死即安乐地死亡。安乐所界定的是死亡的状态,不是原因和性质。安乐死是死亡的优化状态,即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优化调解,减轻或消除痛苦,使死亡安乐化”。翟晓梅的条件说则认为恰当的安乐死定义应是“那些在当前的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的可能,并且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患者,患者的死亡是在有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的真诚请求下,首要理由和目的是在于终止临终患者的痛苦,而由医生实施的死亡过程中主动的医疗措施”。张玉堂认为安乐死是对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止生命全过程。

上述概念都对安乐死的某些主要特征作了概括但由于概念的模糊性,关于安乐死的分类也就迟迟难以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根据适用对象分为广义安乐死和狭义安乐死:“广义安乐死,指对一些出生时有严重残疾、智力障碍的婴幼儿、社会上的重度精神病人、重度残疾人以及“植物人”,促使其无痛死亡,也包括自杀;狭义安乐死,指对于身患绝症、濒临死亡、出于极度痛苦之中的病人,在其自愿前提下促使其无痛死亡”

2.根据是否对死亡过程进行干预分为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也称积极安乐死,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在无法挽救病人生命的情况下,采取某些措施,如注射某种致人迅速死亡的针剂等,自主地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病人死亡;被动安乐死又叫消极安乐死,指在任何医疗措施对某些严重疾病已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终止维持病人生命的一切治疗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

3.根据病人是否提出要求分为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和不自愿安乐死:“自愿安乐死,指病人明示有安乐死的意愿而实施的安乐死行为;非自愿安乐死,指病人没有表示过赞成或无法自主表示意愿的情况下(如脑死亡病人、危重病人)实施的安乐死,这种是由他人代替选择的结果;不自愿安乐死,指病人有求生意愿,但是他人仍以病人生不如死为由强行杀死病人的行为。不自愿安乐死主要体现于纳粹的“安乐死计划”,是一种严重反人类的犯罪行为,仅仅是名称上借助了安乐死而已”。

虽然安乐死问题具有复杂模糊性,但我们应该明了安乐死的侧重点应该是“安乐”,而不是“死”。

我国关于安乐死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9―1989年为起步阶段,1979年12月,广州自然辩证法讲习会上,邱仁宗首次提出了安乐死问题,少数学者开始研究安乐死。1986年陕西汉中安乐死案件的出现,使安乐死研究在国内较大范围展开;1990―1999年为探索阶段,社会及相关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开始意识到安乐死的重要性,学术界开展问卷调查;2000年至今为发展阶段,情与法的撞击引起了广泛争论,也推动着我国社会伦理、法学、哲学、医学对安乐死的探讨和关注。

然而,在我国这样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社会情境中,传统观念与安乐死的观念冲突无疑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法律上的盲点,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安乐死问题时所遇到的伦理困境也是十分尖锐的。

三、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安乐死问题时遇到的困境分析

(一)历史文化困境

1.传统生死观的影响。“乐生恶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中国传统死亡观的体现,它说明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抗拒,以及对生还的向往与渴求。作为子女,就应该为父母养老送终,而这种送终也是指自然老死或病死不加以任何人为地干预或催促。

安乐死的实施,是对这种“重生必死”观念的公然挑战。新生代思想与几千年积淀的交锋,势必不是那么容易。

2.情感与理智的矛盾。(1)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一种意识,已经扎根于国民心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使得做儿女的明知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也要四处求医、倾家荡产为父母治病,否则就是不肖子孙。如果家属答应给亲人实施安乐死,将会被指控为“不孝”并遭受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而社会舆论的背后正是传统生死观与传统的“孝”的观念在支撑。这些舆论对个人来说将是致命的,因为它关系到个人的人际关系、名誉和社会地位等。因此,就算家属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理性上觉得应该给亲人实施安乐死,但情感上的不安、自责、负疚和担忧感却是无法超越的。

(2)“人情”、“面子”的社会情境。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面子”社会。家属一旦对亲人实施安乐死,就会被公众评价为“没有人情味儿”“丢人”“没良心”。安乐死作为一种理性对待死亡的方式,与中国的“人情”“面子”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于是便造就了理智与情感的困境。

3.医德与人道的冲突。“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只要病人还未停止呼吸,就要“死马当活马医”。但面对遭受病痛折磨、痛苦不堪的病人,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应该给病人以解脱。当医德碰上人道,医生是该遵守医德救死扶伤还是该基于人道为病人减轻痛苦呢?

(二)专业伦理困境

1.法律与伦理的冲突:符合伦理却有悖法律。安乐死在中国尚未合法化,法不容情人却有情。对于一个身患绝症饱受折磨的患者来说,符合伦理的作法应该是解除其痛苦,而不是采取徒劳的办法延长他的痛苦。法律与伦理的碰撞,情与法的选择,至今还未得到圆满的答案。遵守了法律,就意味着患者将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选择了伦理,就难逃法律的制裁。情与法的怪圈,该如何冲破?

2.保护生命与案主自决的冲突。社会工作者,既要保证案主的自决权,又要坚持保护生命。若案主决定安乐死,社会工作者基于生命第一对其进行干预,这就是保护生命,那么这种对生命的保护,到底是保护了生命的长度还是保护了生命的质量?如果说这是保护了生命的长度,那么没有质量的活着,究竟是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呢?案主决定安乐死,目的是减轻痛苦,以生命的长度来交换并保证生命的质量,是对生命质量的保护,那么社会工作者以保护生命的长度为由来进行干预患者保护生命的质量又是否合适呢?

3、谁是当事人?对患者来说,死的意义大于生,安乐死是一种解脱。而患者的安乐死对于家属、对于医生都有着灾难性的影响。医生一旦对患者实施安乐死,就意味着要面临法律的制裁。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究竟谁才是当事人?患者?患者的家属?还是医生?

面对多方利益冲突,社会工作者究竟该忠于谁,保护谁的利益?

4.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怎样才算合理:平等还是不平等?“资源分配平等”和“机会平等”是社会工作者从“人生而平等”所引申出的伦理原则。不考虑病人的年纪、病情等来平等分配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稀有的、昂贵的延长生命的技术手段和器械,这是否合适?有人认为,对于不治之症的患者实施安乐死,才是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5.“滑坡”效应。“法律在尊重人性和维护社会秩序二者之间要能综合取舍,不能顾此失彼,造成失控。法律首先应当考虑的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是管理的有效性,否则很有可能会造成社会失控的灾难。”社会工作,一个重要任务便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我们不得不担心安乐死的合法化是否会引发“滑坡”效应,会不会使有些图谋不轨的人利用其谋取自身利益?如果没有一套严谨的法律程序和资格限定,安乐死合法化将会成为一些人谋财害命的帮凶,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将遭受巨大威胁。

6.同意安乐死,是否会导致反对安乐死的群体减少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我国反对安乐死的大有人在,一旦社会工作者参与并同意安乐死的实施,是否会导致反对安乐死的群体从此减少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这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弊呢?

四、缓解安乐死问题中伦理两难的对策探讨

(一)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开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一种是大众媒体宣传。最终,通过二者的结合,从文化层面上提高人们对死亡的理性认识,使全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评价,改变传统的伦理观。而对于患者,通过死亡教育我们调动各层群众以积极地姿态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给予精神上的安抚、关怀和慰藉。对患者本人来说,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应该重在干预其治疗、治愈上,而应该“重在积极的关怀、援助其摆脱临终前的身心痛苦尤其是心理层面”。

社会工作者有着专业的价值观和扎实的心理学基础,所服务的领域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应积极投身于死亡教育的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将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相结合

荷兰等国的研究结论表明,心理原因是很多患者请求安乐死的主要原因。

王思斌曾将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归纳如下:1、控制疼痛和症状,包括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戏剧治疗等,按摩和做运动也常用来缓解临终者及其家庭照顾人身体上承受的压力;2、协助老人及家属解决医疗费用问题;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这与安乐死的主要目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有着相似之处,将二者相结合,可以满足患者祥和乐死的心愿、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压力、也可以降低患者家属的担忧及负罪感,更可以避免医生和患者处罚法律,正可谓一举多得。

(三)全面建设社工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公众对社会工作却知之甚少,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的地位还有待提升。历史上,因为安乐死而接受法律制裁的医生、以情触法的家属、背负千古骂名的亲属比比皆是。社会工作者是否该反思一概而论的社工是否也应更加专业?

1.司法社工――降低“以情触法”的可能性,缓解情法两难的矛盾性。大力发展司法社工,不仅可以尽量避免出现法律纠纷,也可以利用其心理学背景和社会工作背景与患者、家属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减轻患者痛苦,找出最佳解决办法。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也可以为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争议提出更有力、更贴切的建议。

2.医务社工――推进医患互动关系,构建新时代医患信托关系的桥梁。医患关系的不对等是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生和患者,甚至是患者家属,必须建立了良好密切的关系,有着充分的信任和沟通。

(四)建立安乐死的具体相关制度

安乐死合法化不能一蹴而就,理应循序渐进,由点到面。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呼吁加强对安乐死国内外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国外安乐死已经合法化的个别国家的国情、安乐死的发展历程以及安乐死合法化以后所带来的利弊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充分开展有关安乐死的民意调查。从而制定出统一的安乐死标准,详细制定安乐死的具体操作规范,最后完善关于安乐死的相关制度和法律,建立专门的安乐死审批机构,有着具体的安乐死实施程序。

社会工作介入安乐死问题困难重重,既受到传统生死观、传统“孝”道和传统医德等历史文化的冲击,又面临着专业伦理各方面的矛盾,因此,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任重而道远。仅靠社会工作者群体也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工作者发展死亡教育、把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相结合的同时,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安乐死的关注,对社会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更离不开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尤其是司法社工和医务社工的重点培养,这一切都还离不开有关部门建立起安乐死的具体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祝世讷,冯秀云,梁中天.安乐死论纲[J].医学与哲学,1998,(7):343.

[2]翟晓梅.安乐死的概念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3):86~91.

[3]张玉堂.我们有死的权利吗?[J].法学,2001,(5):65~72.

[4]欧阳涛.安乐死现状与立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5):43~48.

[5]康兰波.安乐死与人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06,(5):60.

[6]何强.安乐死伦理分析[M].太原:山西大学,2009,8~9.

[7]李惠.生命、心理、情境:中国安乐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pp:4~5.

[8]李琰.安乐死的伦理价值分析[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25.

[9]赵金才.本土社会工作介入临终服务领域的两种路径[J].社会工作,2011,(12):53.

[10]祝世讷,冯秀云,梁中天.安乐死论纲[J].医学与哲学,1998,(7):34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第7篇

【关键词】 冠心病 整体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

1 I期康复护理

1)康复护理目标 保持现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废用”的出现;解除焦虑和忧郁,增强信心;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能够适应家庭生活,并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在心理上适应疾病的发作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出院后的康复打好基础。

2)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早期的心理康复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先导,是成功韵保障。突然的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及对死亡的恐惧感,而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氛围,监护仪的提示警铃声,陌生的环境,让其感到压抑、紧张和焦虑,此时应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2)合理饮食,排便通畅 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餐时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进餐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有助于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励患者适量摄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利于排便,必要时遵医嘱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方案调整与监护 严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康复护理计划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心梗部位、面积、病后心理反应、有无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制订和调整方案。

(4)制订出院计划 当患者能顺利达到训练目标后,在出院前应制订一个完整的家庭康复计划.以实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复。此计划应包括在家中的康复训练处方和训练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宣教咨询等。

2 Ⅱ期康复护理

1)康复护理目标 防止心脏功能的退步,保持和进一步改善出院时的心脏功能水平;从日常生活自理逐步过渡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包括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心理的恢复,克服忧郁、压抑和消沉的心态,使患者恢复治疗的信心;针对患者自己的危险因素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主动地改变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介入所处的环境和社会。 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活动监测 嘱患者康复活动注意循序渐进,禁止过度用力,活动时不可有气喘和疲劳,所有上肢超过头顶的活动均为高强度活动,应避免或减少。训练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可制订合理的作业和日常活动的程序,但应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体力消耗。在I期康复宣教的基础上,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可能发生的疾病恶化和运动造成的严重反应的主要表现以及处理方式。

(2)指导运动训练 要鼓励患者终生运动,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冠心病病人以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较为安全。

(3)门诊随访 患者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有任何不适均应暂停活动,及时就诊。

3 Ⅲ期康复护理

1)康复护理目标 在安全的前提下,巩固Ⅱ期康复成果,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休息或运动时心电图无变化或与以前心电图比较有改善;日常活动时不引起心绞痛发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控制危险因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

2)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运动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个性爱好、疾病诊断和病期、相应的临床表现、治疗目标、心理状态和需求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循序渐进。根据患者兴趣选择训练项目,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康复活动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2)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 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对运动康复的影响,如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和竞技性运动。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参 考 文 献

[1]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71-317.

[2]沈宁.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8:392.

[3]华晴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上海护理,2005,2(5):52-54.

[4]黄素英.护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8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