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合集7篇)

时间:2022-07-17 04:49:48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第1篇

爱的奉献——他工作中热忱服务,真心奉献,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总是随叫随到,与科室人员共同履行着“24小时服务”的承诺:那是一个下雨的冬夜,夜色已深,有位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急需输血,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他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泥泞的小路,立即赶往医院,在路上摔了两跤浑身是泥,伤处疼痛难忍,咬咬牙坚持到医院,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先为病人检验,结束后才去清洗伤口,病人家属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医生”;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感激之情。然而更多的时候,在抢救病人的功劳薄上没有他们的姓名,他们只是幕后的耕耘者,没有鲜花和掌声,有时迎来的还有患者的少许误解,但他选择了就无怨无网悔。他不仅立足本职,热忱为患者服务,更关心群众疾苦,开展慈济服务,开展关爱生命爱心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一位血液病患者因长年医治而家境贫困,他知道后与科室人员共同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陪同他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使病人的生命得以暂时延续。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高的质量——他热爱检验工作,以“以病人为中心”严守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每一项结果,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在扬州市室间质量评议中连续多年受到扬州市检验中心的表彰。业余时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相互协作,拓宽服务视野,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检验工作中,先后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多个,完全满足基层临床的诊断需求,检验实现全中文格式化报告,使检验科内在质量年年提升。他总是主动与临床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温馨服务活动,要求自己对患者尽量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解释,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按时把检验单送到医生手中;遇急诊病人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分工合作,立求准确快速服务临床,对异常结果及时复核,减少差错的发生。

精的业务—他在检验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已成为检验科网的骨干学科带人,他以精湛的技术给临床提供了确切的诊断依据,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昏迷的患者来我院治疗,我院的经治医生及会诊医生初步诊断认为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他以精湛的技术快速检验,结果显示血糖浓度为2.1mmol/l,经补糖治疗后患者很快苏醒;还有一位患者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经兄弟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于是来我院治疗,经检查血钾浓度为2.9mmol/l,经补钾治疗后症状立即好转,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标本经上级医院复核,确认是低血钾。工作中他以大局利益为重,少计较个人得失,少休假,多奉献,遇困难总是勇往直前。在抗击非典中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别人,主动请战承担检验工作,其中因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被隔离10天,解除警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执着地重新投入工作。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第2篇

爱的奉献——他工作中热忱服务,真心奉献,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总是随叫随到,与科室人员共同履行着“24小时服务”的承诺:那是一个下雨的冬夜,夜色已深,有位妇产科大出血患者急需输血,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他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泥泞的小路,立即赶往医院,在路上摔了两跤浑身是泥,伤处疼痛难忍,咬咬牙坚持到医院,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先为病人检验,结束后才去清洗伤口,病人家属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医生”;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感激之情。然而更多的时候,在抢救病人的功劳薄上没有他们的姓名,他们只是幕后的耕耘者,没有鲜花和掌声,有时迎来的还有患者的少许误解,但他选择了就无怨无网悔。他不仅立足本职,热忱为患者服务,更关心群众疾苦,开展慈济服务,开展关爱生命爱心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一位血液病患者因长年医治而家境贫困,他知道后与科室人员共同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陪同他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使病人的生命得以暂时延续。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高的质量——他热爱检验工作,以“以病人为中心”严守规章制度 ,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每一项结果,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在扬州市室间质量评议中连续多年受到扬州市检验中心的表彰。业余时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相互协作,拓宽服务视野,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检验工作中,先后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多个,完全满足基层临床的诊断需求,检验实现全中文格式化报告,使检验科内在质量年年提升。他总是主动与临床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温馨服务活动,要求自己对患者尽量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解释,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按时把检验单送到医生手中;遇急诊病人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分工合作,立求准确快速服务临床,对异常结果及时复核,减少差错的发生。

精的业务—他在检验技术方面精益求精,已成为检验科网的骨干学科带人,他以精湛的技术给临床提供了确切的诊断依据,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昏迷的患者来我院治疗,我院的经治医生及会诊医生初步诊断认为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他以精湛的技术快速检验,结果显示血糖浓度为2.1mmol/l,经补糖治疗后患者很快苏醒;还有一位患者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经兄弟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于是来我院治疗,经检查血钾浓度为2.9mmol/l,经补钾治疗后症状立即好转,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标本经上级医院复核,确认是低血钾。工作中他以大局利益为重,少计较个人得失,少休假,多奉献,遇困难总是勇往直前。在抗击非典中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别人,主动请战承担检验工作,其中因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被隔离10天,解除警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执着地重新投入工作。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第3篇

【关键词】 检验科;临床科室;沟通;协作

“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同样的梦想,赋予我们同样的职责和担当。在同一所医院中,各个部门、科室各司其职,负责其科室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任务,为解除患者病痛、救伤者于死亡边缘。但是,各个部门的工作又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有所交叉的,需要各部门加强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以便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最贴心、最便捷、最周到的服务和帮助。而在众多科室中,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联系在医院部门之中的联系又显得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关乎病人生命安全。

1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意义

作为医院中的两个重要科室,检验科和临床科室都有着重要职责。临床科室主要按照门诊的医学分类,对应着各个具体的科室,对患者进行直接的服务,主要的职责就是给患者做基本的检查和诊断,对患者有指引性的作用;而检验科则是属于医院中不直接对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主要是配合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血液、尿液等做具体的专业性科学分析,对患者的服务方式则是间接性的。虽然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各有侧重,但是其工作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在完成一致的目标时,需要两个科室紧密配合、积极沟通,共同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患者的治疗,为其健康服务。

就工作内容而言,护士等医护人员协助从患者身上采集检验样本,采集的规范与否、标准与否直接影响着检验数据的正确与否、科学与否;而反之,并不是为了检验而检验样本,样本的检验结果最终将给临床科室提供参考,让他们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总而言之,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是必要且重要的。

2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与协作的具体途径

在医院之中,各科室的工作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以最精湛的技术、最贴心的服务保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由于各科室的作用目标都是同样一个群体,因而他们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在医学治疗之中,各个科室所负责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科室的工作成果都是下一个科室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必须要保证在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能够做到细致、严谨。

2.1 临床科室的医务工作者要加强检验业务素质 作为临床科室的医务工作者而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将其放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以实现自己的再学习、再发展。对于合格的临床工作者而言,他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医疗急救、救助常识,能够对患者进行简单的伤情控制,能够在不借助大型医疗设备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病情判断和病症排除。

而在医疗实践中,临床科室的医生、护士对检验科的相关业务能够有个大致、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患者所进行的任何一项检验项目都是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自己的多种病情判断和分析所给出的最佳方案。简而言之,检验科就是为临床医师的准确、科学病症判断做辅助工作,其在临床医师判断模糊的情况下,给临床医师的考虑因素和类别以量化的检测和评估,最终促进临床医师给出权威、可信的临床诊断,进一步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如果临床医师对检验科的工作了如指掌,其能够给患者以最俭省、最方便的检验组合,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让检验科经过最少的检验程序就能实现对患者病症的诊断,一举多得。

2.2 检验科室的医务工作者要加强临床实践经验 在平时日常的医院工作中,检验科的医务工作者主要是按照临床科室医师所开具的化验单进行逐项化验,检测,最后再出具科学的量化报告以方便临床医师的准确诊断。众所周知,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学习中,科学实验是重要的科研手段和研究方法;而科学实验中一个小数点的误差都将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而在医院中,检验科室医师的检测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数据结果,影响到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把握和判断。这样的失误不是小事儿,而是关乎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的大问题,一旦造成人员伤亡则成为“医疗事故”,将造成幸福家庭的解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因而为了让检验科医生对现实状况有所警醒和重视,可以让检验科室成员参与到临床科室的日常查房工作中,让他们在临床诊断领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强化的同时,更加重视自己工作在医疗救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意识上重视,在行动上严谨,更好地为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

2.3 借助多种活动形式,积极促进各部门的交流与沟通 对于医院的各个科室之间,不仅仅限于检验科和临床科室,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医院里面无小事,都是关乎人健康与生命的大事。但是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各个科室平时都局限于自己的科室、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准时上班,下班就走,彼此之间缺乏联络与沟通,在工作的时候存在隔阂和间隙,彼此不能很好地配合,影响到患者的及时治疗。作为院方,可以定期组织院内的医生、护士等医护工作人员举办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定期旅游、趣味运动会、联欢会等,以不同形式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加强沟通,促进协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现在的临床医学中显示出其极大的应用性,更方便对它的需求也是有增无减的,所以提高检验技术是医学发展的需求。综上所述,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外,医学检验学的各种技术,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也是开展医学研究的必备条件。所以,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也是病人治疗过程里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轶.浅析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第4篇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教学改革;能力为本

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反应了医务社工实务的结构性发展规律。学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百年,一开始医务社会工作(medical social work)更多的是在医院内关注病人和家属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称之为医院社会工作(hospital social work);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医务社会工作的范畴延伸到了医院外,被称之为健康照顾社会工作(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主要指社会工作者协同医护人员等,在健康照顾情境中为病人、家属及社会等层面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活动的总称。但我国目前教育界都使用医务社会工作而非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的概念。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医务社工目前成为了现代健康照顾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地区,多是医院、街道社区等层面,也实行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现象,也存在医院自己设立社会工作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情境。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需要专业的医务社工人数超过10000人,但全国范围内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总之,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迟缓,社会需求大,而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少。

一、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材选用与分析

民政部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书中对中国现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进行了建构,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由四大组成部分:一是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含家庭健康与社区健康卫生),二是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三是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社会工作。其中第四部分内容笔者认为具有十足的中国特色。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遴选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范畴、历史与现状、理论与适用范围,重点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和优先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角色等。这是我校社工专业开办15年来第一次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

因为是选修课,所以没有指定学生要买教材,最终笔者在备课时主要选择了三本教材。一是美国洛伊斯.A.考尔斯著,刘梦和王献蜜等人翻译的《医疗社会工作――保健的视角》。这本教材的优点在于他关注的内容除了医院社会工作、社区卫生社会工作外,扩到到了人类的健康和保健,视野更为宽广而且具有国外的视野。二是选择了刘继同老师主编的《医务社会工作导论》。刘继同老师是国内研究医务社会工作成果较多、将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结合得较好的老师,其领头编著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体系和内容更为完整。三是推荐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编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这本手册是香港督导广东社工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经验、流程、模式,穿插了许多真实生动的案例,具有实务性、可操作性和本土性等特点。

当然,目前国内诸多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越来越多,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过多,实务案例过少。二是教材中实务部分过多而理论体系、价值和伦理的介绍不足。三是教材中本土的案例不多,西方的案例让人阅读了显得陌生,本土的案例显得过长需要精简,或本土的案例涉及的领域过窄。四是许多教材都是大量的文字篇幅,缺乏图表,阅读起来很枯燥。五是许多教材没有在每章后设置问题或课后作业,没有回顾重点难点,不利于学生去把握重点、学以致用。六是许多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的医务社会工作对人才的能力、知识体系的要求脱钩。

二、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目标、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和理念

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能力目标是拓宽学生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和实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接纳,并能运用社会工作等相关知识来开展服务、动员资源,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健康自觉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接纳度;培养学生对病患和困境群体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内容设计方面,笔者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内容做了如下的安排(以36学时为例):

第一部分 课程导论(2学时)

第二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概论:定义与定位(2学时,重点难点)

第三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范畴(2学时,重点)

第四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未来的形势(2学时,难点)

第五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实务基础(2学时,重点)

第六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活动策划与分组实践(2学时,难点)

第七部分 医院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伦理(2学时)

第八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组实践环节(2学时,重点)

第九部分 罕见病与社会工作(2学时,重点)

第十部分 艾滋病防治与社会工作实务(2学时)

第十一部分 残障群体与社区康复(2学时,重点)

第十二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筹资(2学时)

第十三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项目管理(2学时),难点

第十四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机构个案(2学时,重点)

第十五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成果汇报(2学时,重点)

第十六部分 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实务(2学时,重点)

第十七部分 慢性病患与社会工作(2学时,重点)

第十八部分 器官移植与社会工作(2学时,难点)

以上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基于几点的考虑:一是介绍清楚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范畴、历史、现状与未来。二是围绕医务社会工作的具体实务领域如社会工作介入罕见病、社会工作介入残障群体的社区康复、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工作介入慢性病患及临终关怀和器官移植等热点实务领域展开教学设计。三是安排实践实验教学,如通过分组安排学生到自闭症机构、阳光家园、精神病医院、救助站、医院器官捐赠科、防疫站、防艾社会组织等进行场域开展实践和体验。四是创新性地专门设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化筹资、项目申请与管理等内容,回应社会服务机构对筹资、项目管理人才与相应能力的渴望。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方面,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参与式讨论法、问题探究学习法、讲座法等方法的综合。例如在讲课过程中邀请到了深圳春暖社工服务中心的资深社工到校开展经验分享。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理念应当做到几点:实用主义取向、讲授与练习兼顾、教者与学者互为课堂主体、本土化取向。

三、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学以致用,去理解和反思,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专业价值观,消除过多的理论带来的厌恶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实践中感受生命和思想的碰撞,进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

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实践教学的时数和环节偏少。因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属于实务性课程,需要任课老师至少拥有部分的相关实务经验。但目前授课老师大多依据教材来上课,也缺乏底气和活生生的案例。在课程设计方面,医务社会工作普遍设计了18学时或36学时的实践实验时数,但在执行方面却不尽然。许多高校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实验的时数无法保证,甚至没有实践实验环节。笔者所在学校因为设立了分校区,分校区离市区有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也导致了实践实验教学因为分校办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是实践教学制度与考核制度不健全。当前许多高校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只停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了严格的监管和考核制度,导致实践教学可有可无,不利于高质量社工人才的培养。

三是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不足。实践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教学会有路费、包车费等方面的支出,但是现实中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经费无法得到保障,申报程序繁琐,索性一些老师自家掏腰包来开展实践教学,打击了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四是《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实践实验教学设备设施不足或缺乏具体的设计。针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而言,其实践实验教学除了遭遇社工专业普遍遇到的实验室设备设施缺乏、专业性不足、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外,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实验设施设备尚不清晰,也就很难说配备什么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实验教学设备了。

五是社会实践实习基地不足。除了课堂情境模拟和实验室教学外,社会实践基地是完成《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但目前诸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连基本的、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都还没建立,针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实习基地更是少时又少。谭卫华也指出了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院校与实习机构之间存在着学生与实习机构的匹配随机化、学校和实习机构的合作非制度化、学生的专业信念非坚定化等问题[1]

六是缺乏有效的督导和效果评估。安排学习《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学生外出实习还需要任课老师进行有效的督导,如活动策划、实践目标、注意事项、情绪疏导等方面的督导,但现实是任课老师只是完成任务而开展校外的实践教学。此外,针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和效果基本被任课老师忽视。

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病,石礼华基于自身的教学基础和经验,提出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课堂情境模拟+实验室操作+实践基地教学+公益机构服务”。[2]笔者认为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较为齐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考虑医务社会工作的课程特点,笔者也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制度设计上将实践教学的时数和环节列入教师教学合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与薪酬和教学事故挂钩;第二,简化校外实践教学的审批手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第三,完善社工实验室的专业性设备设施,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实验室教学提供便利和保障,研发医务社会工作实验室的设备设施标本;第四,大力联系医院、社区卫生站、防疫站、健康类社会组织、残障类服务机构等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实习基地,并将合作制度化,协助实习单位有效开展三方督导;第五,研发一套医务社会工作校外实践实习督导和效果评估体系,包括表格、流程、注意事项、职责与角色等;第六,可以院校合作联合培养医务社工人才,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开展了医务社工人才的培养[3]。

四、结语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式或体验式或研究型的教学是普遍的共识。《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设置还要考虑到其知识基础,如果在此前能开设医学基础知识课程如《基础医学概论》、《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将会更利于《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因此,高等医科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并打造《医务社会工作》精品课程将具有学科和专业上的优势。

我们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最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来看,要想取得《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参考文献:

[1]谭卫华.高等医科院校社会工作实习途径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4):410.

[2]石礼华.高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6):302.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第5篇

一、医学检验的伦理审视

现代医疗技术是现代技术之一种,它以独特的具身性令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权力意志得以呈现。在那里技术在“如群山一般聚集”的力之运作,使人的生命成为被订造的对象。当人被置身于现代医院这座“生命维修厂”去被修理时,一个哲学问题呼之欲出了:人是谁?现代医疗技术对人文价值的剥蚀,体现在生命科技进入医疗所产生的医疗技术的实践效应。“还医学以人道”是抗击价值剥蚀的基本原则。[3]现代医学检验的发展同样面对这样的哲学诘问。医学检验作为医学技术的一种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同时,又与受检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具有典型的社会服务效应。它在功能上缓解病情、解除痛苦和增加人类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权利-责任”关系的重新界定。医学伦理为医学检验中的这一诘问提供了一个多维的审视路径,可以为各个主体提供基本的思維和实践路径。医学伦理是指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主要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和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在不同时期因受不同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而有不同的叙述。1998年,比彻姆·查尔瑞斯在《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一书中提出了不伤害、有利、公正和自主性四原则,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并遵循。[4]检验医学以这个四个伦理原则为维度进行审视,可以较好地呈现检验医学的医学整体图景。

(一)不伤害原则

比彻姆·查尔瑞斯认为,不伤害是指在医学诊治和实验过程中,医务人员和研究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或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过程中,应从动机和结果上对患者和实验对象造成实际或潜在的感情、心理和身体的伤害,包括不可杀害在内。检验医学坚持不伤害原则,首先医务人员要做好与受检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系统而准确的告知检验的流程与潜在风险,并将检验前的沟通作为一项基本的义务与责任;其次,在检验过程中,严格监控检验流程规范程序,保证检验质量,例如,检验科应制定原始标本采集手册,其中包括标本的正确采集和患者恰当的准备等,使负责采集原始标本的人员方便获得这些资料;再次,检验医务人员要做到经济性原则,合理安排检验项目,避免有损患者经济利益的检查项目。

(二)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又称为行善原则,是一个基于患者的主观原则,主要是指医疗活动要给患者带来最大收益,将患者健康放在首位。“妙手仁心,医者大爱”便是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和表述。首先,检验医学要做到合理确定采集标本量,并建立完整而有效的标准周转周期,实现标本数量与标本质量的动态平衡;其次,建立检验废弃物的合规处置程序,按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规定,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最大限度保证检验环境有利于受检者的健康权益保护;再次,保护受检者的隐私,规范检验通知单的告知管理程序,检验科应安排工作人员管理报告单,并按唯一识别码发放。

(三)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一种基于检验医学宏观上的权力配置能力的标准,强调应坚持普惠性的检验体系,保证患者平等的检验权利的实现。首先,检验医学作为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治疗预备环节,在医改中要坚持普惠性标准,降低检验费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使患者更好、更便利、更经济进行检验;其次,医学检验作为医学研究的基础数据服务提供者,需要客观准确的提供检验数据,坚决杜绝检验数据弄虚作假;再次,医学检验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需要坚持平等的服务理念,公平对待每位受检者,维护医疗检验的秩序性和权威性。

(四)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受检者及其家属的自主决定权。首先,医学检验要做好与受检者的告知工作,保证患者的知情权,详细告知受检者检验项目的基本信息及其应用范围,确保受检者有自主的决定权;其次,医学检验过程要充分公开透明,利用互联网保证患者对检验过程的了解,克服检验环节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检验者自主权提供技术支撑。

二、医学检验的伦理体系构建

医学检验医学伦理是医学检验哲学诘问的一个回答路径,也是检验医学发展的道德保障,使检验医学在技术发展与道德自律中间实现均衡发展,避免技术所带来的“异化”。就目前而言,医学检验亟待建立医学伦理体系的构建,为医学检验的合规性和合道德性提供制度性支撑。

(一)建立医学检验伦理办公室

现阶段,医学检验伦理建设最优化的选择就是建立医学检验伦理办公室,在医院伦理办公室指导下工作,具体负责医学检验的检验、科研等医疗活动的伦理审查工作。医学检验在医院工作中分布广泛,且人员众多,承担者日常检验任务和为科研等医疗创新服务的基础性工作,非常有必要建立单独的伦理办公室。医学检验伦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医学检验伦理体系的构建、培训和指导医学检验医务工作者具体的伦理操作规程,负责医学检验科研工作的伦理审查准备和审查前置环节。同时,针对加强对医学检验新技术及科研课题的管理,维护受试者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参照国际公认原则,制定《临床新技术及科研课题伦理审查暂行规定》,规范医学检验新技术、新科研的建章立制工作。

(二)构建医学检验医务工作者医学伦理培训

医院和检验科要重视医务工作者医学伦理的培训,建立完善规范的医学伦理培训体系和内容。根据医学检验的技术特点和医疗特性,制定弹性的医学伦理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安排,无缝嵌入医学检验工作之中,做到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同时,瞄准医学检验伦理学前沿,聘请相关专家,系统讲述医学检验伦理的沿革、重要事项及未来发展发现,增强医学检验工作者的伦理意识和伦理责任感,积极而主动地关注医学伦理发展。医院还要坚持“走出去”的培训战略,除了业务培训之外,要分批将医学检验工作者送出去进行相关医学伦理培训,借鉴先进经验,以促进本院医学检验伦理学发展。

(三)营造医院医学检验伦理文化氛围

医学检验伦理是制度,也是一种文化,需要外化于行与内化于心的结合。就本质而言,医学检验伦理是一种医学检验从业者所秉承的一种“仁心仁爱”的医德医风,是一种“从医为民”的价值观和医者的情怀。医院要将医学检验伦理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将其视为医院窗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高度重视医学检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建设。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指向,开展“医学检验伦理之星”评选活动,将检验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内化成各项評选标准,尤其是在“医患沟通和患者知情”上设置高等级的权重,通过评选活动营造一种重伦理、重医德的文化氛围和行为指向。

(四)借助“互联网+”宣传检验医学知识

针对医学检验医务工作者工作节奏快及工作繁复的特点,尤其是医学检验受检者众多,医院要借助互联网进行医学检验的伦理的宣传工作,借助多种形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医学检验医务工作者及受检者普及相关伦理知识。同时,在医院相关网站和APP设置医学检验宣传专题,保证从业者和受检者能够及时了解医学伦理的发展动态,随时随地能够进行相关学习和培训。再者,医院要建立医学检验数据库,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研究提供检验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更能客观准确和便捷地发挥医学检验的作用。(通讯作者:冉文侠)

参考文献: 

[1] 范丽娟. 医学检验中的伦理原则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0). 

[2] 严能兵, 吕辉.医学检验中的若干伦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4):511-512. 

[3] 田海平.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形态及其挑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2-29.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第6篇

关键词:医务社工 研讨会 介入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25-01

2015年10月31日到11月1日,“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与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为期1.5天的“首届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佛医院(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社会工作专家、省内各医院和医务社工代表、社会组织代表、新闻媒体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我很庆幸受邀参加广东省首届医务社工研讨会,感受来自全国各地医务社工专家、香港督导、学者、医务社工对医务社工服务的看法和憧憬,让我开拓眼界的同时也了解到社会各界对医务社工服务的肯定和期许,使我有了更大的动力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分享参加本次医务社工研讨会的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触动。

一、我们眼中的医务社工

“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长期致力于医务社工研究的刘继同教授对医务社工重要性的定位成为著名论断。

医务社工的存在改变了之前医院单纯的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让患者在医院能够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医务社工的工作比较繁杂,包括每天下病房走访新住院的患者,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协调患者遇到的服务问题,帮助有困难的病人就诊,还要协助处理情绪不稳或自杀病人、路倒病人或无名氏、无家属病人,以及受虐儿童或受暴妇女、经济困难的病人或对医疗有抱怨的病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宣教,日常对志愿者的管理等等。

二、全国各地专家齐聚,为医务社工助力

本次探讨会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香港、广东等地的专家和学者参与,专家和学者从医务社工的发展、医务社工在医疗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大力、全面发展医务社工的必要性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天津社工协会的杨云娟讲述:“研讨会的举办对医务社工学界和实践界经验的分享、交流和反思具有主要意义”,同时其以8.12天津事件为例,发表了医务社工介入危机干预服务的重要作用,医务社工在“心理、社会、资源链接、经济援助”等发面具有不可或缺、替代性作用。参与研讨会的医务社工通过专家观点的思考,反思一线医务社工服务,并在之后的服务中借专家之力致力于推动医务社工发展。

三、医院大力支持,为医务社工提供服务平台

研讨会中,作为东道主的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长甘艺平以“引入医务社工开展医护人员压力管理实践性探索”为主题汇报发言,在甘院分享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其对医务社工服务的肯定和支持。显而易见,医院为医务社工的服务开展提供实践基地,医院对医务社工服务的大力支持是医务社工提供患者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经济援助等服务的坚定的后盾。

四、医疗行政部门把关,促进医务社工健康发展

医务社工是现代卫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医院是否设立医院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等机构,已成为衡量、检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谢玉兰所述,目前国家卫生、计生部门正在大力发展医疗改革的三年计划,即到2017年底所有的三甲医院都要配备医务社工,把是否设置医务社工作为考核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这无异于是大力发展医务社工的重要契机,在这转变之际,通过医疗行政部门的把关,促进医务社工健康发展。

五、各地介入模式展示,为医务社工服务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围绕“社会工作在医院的服务领域与医务社工发展路径”进行主题发言,并从医务社会工作经验与本土模式、精神健康与戒毒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专科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发展、医疗志愿服务与多方合作的经验、医疗救助社会工作理论、实务与经验等五大维度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上海、天津、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地的医务社工分享了不同的医务社工介入模式,为参与研讨会的医务社工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模式,为完善医务社工服务体系提供借鉴模式。

六、高校社工专业教师参与取经,完善社工教育体系

医务工作者工作经验第7篇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策略;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46―02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配合医师的医疗、预防和伤残康复等工作,解决病人因疾病而引起的各种有关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提高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一项工作,它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产物。1880年前后,英国式医务社会工作雏形诞生。1905年,美国卡波特(Cabot)医生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聘请了首位社会工作者,标志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正式诞生。自此以后,美国成为欧美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发展中心,美国式医务社会工作制度“重新传入”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其他国家。[1]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已经日趋成熟,在解决医患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21年, 浦爱德(Ida Pruitt)女士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建了“医院社会服务部”。1952年,随着高等院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被撤销,各大医院社会工作部也一并被撤销。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院社会工作部逐渐在上海、北京等地一些医院恢复设立。但总体来看,医务社会工作当前在我国大陆地区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与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发展差距较大。[2]在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医患关系近年来发生了结构性重大变化,由改革开放前的和睦信任转变为当前的对立冲突,而且这种结构性紧张状态日趋严重。如何改善医患沟通、建立医患互信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命题。医务社会工作在大陆的健康发展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针对目前我国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医务社会工作的改进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由于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才刚刚起步,面临着政策不足、理念缺乏等多种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国(境)内外的交流,借鉴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尤其是在服务内容上必须突出重点和特色。例如,随着医疗服务的市场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矛盾、对福利性认识的错位以及卫生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更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因此,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医患双方进行有效沟通,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来避免或者及时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具体发展策略和管理办法,在发展初期,我们应多参考国外的做法。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卫生系统的社会工作岗位都是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来担任。他们致力于老弱病残和有精神障碍者的护理和康复,并参与患者社会、心理的诊断和评估,同时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心理辅导,协调患者与院方的矛盾冲突,为患者寻求资源整合。同时,医务社会工作者还针对为患者服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向院方或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3]这些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做法,我们可以适当吸取其合理的部分,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这就要求我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制度和做法,而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改革创新,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我们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开展不同层次的医务社会工作试验项目或示范项目,加强研究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

二、积极推进演示性项目

当前,医务社会工作在全国的发展还只是星星之火,要想使其逐步发展成燎原之势,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演示性项目展示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具体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一是由专家学者在相关媒体上推广医务社会工作,并依托各种社会力量为演示性项目寻找资金支持。中国也有利用海外资金成功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例如,北京方舟家庭服务中心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开设了“妇女热线”,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是通过短期培训来培养一批医务社会工作者。邀请国(境)外专家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可由高校承担专家邀请、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及培训工作,相关费用从已联系到的演示性项目资金中支出。

三是选定合作医院,进行医疗服务改革试验。合作医院应选择教学、科研、医疗水平较高的大医院。例如,协和医院在医务社会工作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合作的可能性大,另外其在全国的影响性强,对国家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力。医务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对医院医疗服务的全面参与来展示其专业价值,相关费用从已争取到的演示性项目资金中支出。

四是通过在影响力较大的媒体上对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的试验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果进行详细报道。这样可以迅速提升医务社会工作社会影响力,使医务社会工作深入人心,以便逐步推广到其他医院。

五是在新闻媒体充分宣传和实务推广的基础上,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体系以及其对医院医疗服务的适用性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详细的介绍,努力使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合法化。中国台湾省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认可并通过行政架构加以推广是专业拓展生存空间的一条捷径。如果医务社会工作能被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并能将其列入医院管理及分级评比的标准之中,这将对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

三、加速整合相关社会资源

诸多外部环境因素使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受限,让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成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短板。因此,目前在中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需要整合现有相关的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医疗行政机构的积极作用。

将医院内部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整合,由社会工作部承担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职能,并进一步完善其功能。[4]而社会工作部的人员也将按照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方向发展。

除了整合医院内部现有资源外,医院外部的共同协作和统筹也至关重要。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服务还需要相关公共卫生部门的配合,并针对医务社会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在医务社会工作的初步发展阶段,这种宏观上的制度保证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励患者及其家属的信心,督促医疗保健部门的配合,以促进整个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继同.美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历史经验[J].中国医院管理,2007(11).

[2]郭永松等.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02).

[3]莫藜藜.医务社会工作[M].台北: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4]吴任慰.现阶段中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02).

[5]徐英.中国医务社工复萌[J].中国医院院长,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