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本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2-08-04 05:58:08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第1篇

音乐学已经逐渐形成具有完善体系的学科构建。各学科的研究领域、方法与思维方式也逐渐定型。一方面,这种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单学科的纵深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内部隐忧。约瑟夫・科尔曼在其《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一书中正是对这种隐忧发问。他认为在“分析” “批评” “民族音乐学” “表演”等诸学科间存在一种“分裂”状况――音乐理论家、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者以及表演者在各自的语境中钻研,却从未意识到相互跨越的益处。在他看来,“音乐学、音乐理论和民族音乐学不应以它们涉及的内容来定义,而是应该以他们的基本原理与思想体系来定义……这三个学科涉及的音乐领域会有明显的相互重叠。”①科尔曼更主张三大学科能够相互进入对方的研究领域,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更为深入的对音乐的探讨,最终形成一种最具综合性的“音乐批评”。

科尔曼的构想建基于对学科间壁垒的跨越,而音乐分析作为西方音乐研究的基石及最有效的方法论,本身就具备这种扩容性。当我们对音乐分析的方法及目的进行拓展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对音乐分析意义上的拓展。而这种拓展将改变那种以了解作品文本结构及作品构建方式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观察角度,将分析的目的从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观察”延伸至对“作品意义的诠释解读”。这种以文本为中心向不断扩大的方式恰恰应和了科尔曼的学术构想――从一种方法论向外延伸,逐渐地吸纳各种其他学科的方法论,从而有效地消解各学科间的壁垒,对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更广阔层面上的融合,最终形成一种最具综合性的观察模式。同时这种观察模式因为其扩容过程中借鉴方法论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也使得音乐分析本身可以成为一门极具创造力的学科。

针对研究视角的发散与方法论拓展的尝试,在我国的学者中已经有不少先行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②。国外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音乐学”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体现,即 “以反思的精神重构西方音乐的历史;以批评的意识再思西方音乐史学的观念及传统;以文化的诉求重新审视音乐世界的价值与意义。”③在“新音乐学”的研究范畴中,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理论分析甚至超出音乐学学科的其他文化批评理论④都被借用到对音乐现象与音乐作品的观察之中,从而真正地融合为一体,构成了科尔曼所谓的“音乐文化批评”。

在这种趋势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构建跨学科音乐分析的重要性⑤。本文同样沿着这种研究视域之路前进,将选择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作为分析文本。在分析过程中尝试回应关于“柴科夫斯基的‘性取向’与其交响曲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质询,并进一步考察柴科夫斯基及其创作在广阔的文化背景映射出的“他者”形象。通过借用“酷儿批评”(酷读)的批评方式,完成对作品的重新定位,探讨作品中隐藏的“恐同情结”,由此完成对作品的意义重构。最后将以此为出发点,讨论科尔曼所谓融合“音乐史学、音乐分析及民族音乐学”的音乐文化批评模式实现的可能性。

二、柴科夫斯基与“他者”意识

在研究的起点,我们首先借用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来明确作曲家创作特色的与众不同。“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一个常见的术语,宽泛地说,他者是与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参照,通过选择与确立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确定与认识自我,主体若无他者的对照,将完全不能认识和确定自我,“自我”与“他者”并非固定,而是一种相对性的存在:在他人的注视下,主体体验到了“我的”存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是“为他”的存在。没有意识中的“他者”,“我”的主体意识就不能确立。只有把自己投射出去,意识到那个想象中的“他者”的存在,才能确认“我的”存在。因此“他者”与“自我”可以自由地进行转化。

〖=DM2(〗(一)柴科夫斯基作为“他者”的四重身份

柴科夫斯基所处的正是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民族概念的崛起正是在“他者”意识的影响下催生的。在他人的注视下,主体意识开始确立,并由此形成了民族认同。当我们从“他者”意识的角度出发,会发现在柴科夫斯基身上存在着四重既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他者”体验。

1.俄罗斯民族的“他者”身份

俄罗斯民族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伊凡雷帝),并逐渐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17世纪,为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开始向欧洲靠拢。然而相对西欧来说,远处东方的俄罗斯始终都是一种类似“异国”的存在。而俄罗斯人同样也非常坚持自己不同于西欧的民族特性。自格林卡开始,俄罗斯作曲家就以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民族化曲调进行创作,之后的强力集团更是将民族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同时代的柴科夫斯基自其创作的伊始,就紧紧跟随在格林卡之后,进行着将西方的音乐语言与俄罗斯精神相融合的工作。这种做法甚至曾被遵循德奥创作传统的安东・鲁宾斯坦与扎列姆巴所否定,不过却受到持有同样理念的强力集团的欢迎⑥。

2.“国际性”的作曲家

另一方面,虽然创作中具有民族性格,但柴科夫斯基的民族性又与强力集团不同。从强力集团同行们的角度来看,柴科夫斯基是具有很明显“西化”倾向的作曲家,似乎只有在他使用民歌的时候才展现出其俄罗斯性格。而柴科夫斯基认为民族性并不是音乐素材上的堆积,而是一种气质类型。他坚信“俄罗斯成分在我的音乐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民族要素在柴氏音乐里不是佐料,也不是可以塞进去的成分,而是其内在的性格。”⑦这种做法显然与强力集团不同,因此当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应用民族素材时,即得到强力集团作曲家的热情拥护(《第一交响》 《第三交响》),而当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缺乏明显的民族风格展现时,强力集团的同行们则显得十分冷淡。于是在坚持民族化创作的同行眼中,带有“西方”倾向的柴科夫斯基同样处在一种“他者”的位置上。

3.作曲家的身份与生活圈子

柴科夫斯基的家庭属于中高级公务员家庭,其父是矿山冶金工厂的中校级总督察。因此柴科夫斯基的成长之路早已被规划好:通过念法学院,在司法部谋到一个官职,并沉溺于社交生活等待升迁。对于这一阶层的人来说,音乐作为爱好被允许,作为职业却被耻笑。因此,当他辞去公职转向音乐时,他叔叔曾这么评价他的决定:“这个彼得!这个没出息的彼得!现在他又用他的法律官职换了一支风笛!”⑧身份转换使柴科夫斯基在同学亲友的圈子中变成了异类的“他者”。这种对职业的不认同虽然随着作曲家的声誉日隆而逐渐消失,却在作曲家的暮年形成了对其最严厉的“名誉审判”。⑨

4.不同寻常的性取向

与前面三个身份不同的是,这一重身份恰巧是作曲家不愿承认的。作曲家甚至在1877年为了拒绝这种身份而选择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在这段婚姻中,柴科夫斯基的反应表现出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异于常人。在柴科夫斯基婚后给其弟弟的信中提到:“……(我的妻子)她完全可以得到我那种哥哥般的爱,至于妻子的身体,对我来说已经变得极度厌恶了。”⑩而晚年的柴科夫斯基对于其外甥却十分亲昵,“他写给外甥的某些信件中,使用了只有年轻恋人之间才会使用的语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之间的爱慕超越了柏拉图式的关系。”这种秘密对于身为公众人物的作曲家来说是致命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极力隐瞒,这种压抑造就的孤独感是作曲家一生的病痛:“我一生都在苦于同社交义务抗争,……我很难解释,这种痛苦从何处而来。或许是已经发展成躁狂症的显现,或许是缺少同人交往的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种错误的恐惧感,不想向人展示我的本来面目”这造成疏离与孤独的恐惧感正体现出一种“恐同症”的病态。这种与他人情感层面相异的“他者”身份深深地困扰着柴科夫斯基,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压抑必然会在语言无法触及的音乐世界得以展现,由此形成其作品中悲剧感的来源。

柴科夫斯基具有以上四重“他者”身份,其一生正是一个不断确定与认识自我的过程。在他人的注视下,柴科夫斯基体验到了“自我”与“为他”的相异存在。在感知到被人注视的同时,明确“自我”的异类身份。而这种感知映射在其音乐创作中,以音乐为镜将其所感所思巧妙地展现或隐藏。在创作中,柴科夫斯基将“自我”投射出去,在音乐中意识那个想象中作为自我的“他者”,从而确立了比现实中更安全的“自我”存在。因此,对于柴科夫斯基“他者”身份的解读必然可以引导对其作品的观察,并完成对其音乐意义内涵的重构。

(二)柴氏音乐创作中的“他者”展现

作为拥有四重“他者”身份的柴科夫斯基,其音乐中体现出明确的异类特质。这种特质或与时代有关,或与个人有关,最终形成其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其交响曲创作中,“他者”意识在曲调写作、体裁甄别以及结构层面这三个不同风格侧面均有明确的展示。

1.与民族乐派相异的“民族曲调”借用

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柴科夫斯基一直尝试在其创作中移入民族的成分:“至于我作品中的俄罗斯部分,……我常常在开始作曲时就有意找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民歌进行加工……同俄罗斯民歌相近的曲调与和声的主要渊源”在其交响曲创作前四首中加入诸多民族元素。然而在柴科夫斯基引用民歌曲调中,原汁原味的并不多见,更多是以城市变体的形式存在。这表现出柴科夫斯基独特的创作倾向:一种并非区别,而是以相互融合为主的倾向。这种创作倾向可以理解成是由于柴科夫斯基的“他者”意识而造成的潜意识中的选择,他在不自觉中尝试回避对立,选择融合。

2.对特殊体裁陈述类型的偏爱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最大特色是将生活性的圆舞曲植入了交响曲:“柴科夫斯基从《第一交响曲》开始就对圆舞曲情有独钟,到《第六交响曲》还对它痴情不改,在此方面登峰造极的《第五交响曲》,四个乐章中竟有三个使用了圆舞曲!……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之所以不同于他人,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把圆舞曲的语言交响化,再使它和交响曲融合起来。……把生活化的圆舞曲植入至高无上的交响曲,多少可以缩小它们和柴科夫斯基所关心的听众之间的距离。”在柴氏的交响曲创作中,大量应用圆舞曲体裁,而作曲家的目的或可做更深层探讨。圆舞曲本是社交舞曲,在浪漫作曲家的努力下,将之移植到大型音乐作品中。自韦伯开始到肖邦,完成了圆舞曲浪漫主义音诗化的转化。在轻歌剧与管弦乐作品中,圆舞曲则往往作为极富特征的场景性体裁存在。在柴科夫斯基之前,圆舞曲在大型管弦乐套曲的出现一般对应舞会、抒情、诗意化的形象,而柴氏对于圆舞曲的应用则远远超出了这种范围。可以设想,交响曲作为一种大型复杂体裁,带有男权或父权的象征;而圆舞曲则以柔情著称,充满女性化的特质。柴氏的做法,恰恰借用圆舞曲对交响曲进行软化,从而使一种完全男性化的体裁特质变得趋向中性。

3.对传统结构形式的谨慎拓展

柴科夫斯基对于传统父权象征的交响曲的改造不仅仅在于插入圆舞曲,同时还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了更改置换。但柴科夫斯基向来认为自己缺乏对于形式的把握:“我并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却常常苦于缺乏驾驭形式的技巧,……你可以发现,各个部分的结构很松弛,总可以看出其中的间隙”。因此他对形式的拓展呈现出局部与整体的不协调:一方面是内部的频繁修饰,另一方面是整体上的符合常规。在局部主题构建方面,柴科夫斯基因无法适应德奥古典交响曲的主题结构形式,而在其创作中发展出一种新手法:放弃德奥古典式的主题陈述模式,而采用在主题内部进行展开再现的拓展模式,由此形成类似三部性结构的特征。这种创作更好地适应了作曲家对于旋律性以及感情表达的需求。但在整体乐章分布方面,柴科夫斯基只在《第三交响曲》中审慎地使用过五个乐章,而随后接下来的三部交响曲写作又退回传统四乐章框架之中。因此就结构层面的拓展来说,柴科夫斯基相当谨慎。他并没有意愿去破除传统的形式,或者说他宁可隐藏于传统之中,在细节中展现自己的特性与不同;又或者这正是其拒绝“他者”身份,遵从社会权威的一种展示。

三、《第四交响曲》:音乐文本分析

在明确柴科夫斯基的“他者意识”后,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一部特殊的作品――《第四交响曲》。我们将从“他者”角度完成一次跨学科视域的分析观察。在分析中,我们将借用一种在文学、戏剧批评领域已广泛应用的“酷读”视角进行观察。

所谓酷读,即酷儿阅读,是基于酷儿理论的一种批评方式。而“酷儿”其实是Queer一词的音译,原意为“异常的,行为古怪的”,它被长期作为描述同性恋者的贬义词汇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酷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酷儿”开始具备了新的意义。在一种自我赋名的过程中,“酷儿”成为一种开放、反归类的“类别”。首先应用在性别特征领域,着力定义一种流动性:女/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易装者、虐恋者以及认同并践行酷儿理论的异性恋者。随后这种定义扩大至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而在文学批评中形成独特的批评视角――“一种拒绝被定义,提倡概念上的不确定性及弹性化的理论视角”,也即“酷儿是所有与常规、法理和主导观念不符的东西。它不必然特指任何东西,是一种没有实质认同……(酷儿)描绘了一个可能的视界。这一视界的确切限度和具体范围原则上不能够预先划定。

既然酷儿本身拒绝一种规范教条的定义化描述,因此当它被应用至批评领域时,也缺乏一种明确的应用方法论。而“酷读”式的批评的本意正在于此:并不是为了定义“什么”,相反正是为了定义“不一定是什么”。因此当对文本进行一种酷读式批评时,更主要的是强调对异性恋思维所看不到的主流经典作品中的酷儿印迹与另类潜能的披露和挖掘。其中最主要的是:1.探寻作品中可能存在的特殊范式。发现被历史、传记隐藏或“清洗”掉的同性恋作家的作品,并发现其中的特殊文学主题及创作技巧以及作为一名异性恋世界中的同性恋者的独特视角。2.探讨此类作品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意义。观察作品中有可能存在的隐秘的对传统思维的反叛与抗拒,继而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作品进行意义上的重新定义与解读。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以《第四交响曲》为界。《第四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第一部获得国际承认的交响曲。作品创作的1877年适逢作曲家经历失败婚姻,同时也开始了与梅克夫人通信。作曲家对这部作品十分偏爱,在与梅克夫人的通信中可以看到作曲家为这首作品写作的详细文字说明。而关于作品的最终走向,作曲家做出了如下解释:“活下去毕竟还是可能的”。这些文字指示给分析者以指引,在大多数的评论文章中,都肯定了这一交响曲所呈现出的勇气与乐观, 也即“到人民中间去”,利用群体力量来压制个人痛苦。

然而苏珊・麦克拉蕊在《阴性终止》中给出了完全反常规的解读。她认为第一乐章中,作为主部主题的男性被象征父权的引子与象征女性的副部所挟持甚至是统摄。麦克拉蕊对“疏离感”的叙述否定了这部作品官方意义中的喜剧性。但在其论述中并没有针对她的诠释给出更多的分析例证。而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在乐章结构、主题构建、调性设计方面都具有十分特殊的写作模式。这些都可以作为对作品意义进行诠释的有力佐证。而这种佐证将指向两个问题,即作曲家本人的说明是否不容置疑?对这部作品的意义解读是否可以存在多种可能?

(一)乐章结构的模糊性

这部交响曲采用古典交响曲标准的四乐章结构模式。从整体结构来看缺乏新意,然而在每一乐章内部结构构思却十分精巧。四乐章构成一种结构联缀体:体现一种结构形态从模糊到清晰再回归模糊的状况。

这种模糊性首先出现在第一乐章。这一乐章整体结构为带引子、尾声的奏鸣曲式(图1)。其中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的动机都十分明显。但因为主部、副部、引子三主题的不断穿插致使全曲结构趋向混乱。

由于主部材料反复出现, 134小节处模糊了副部,使这部分出现“副部/展开部I”两种可能性。而217小节主部调性变化则让人迷惑,从而使作品类似在294小节倒装再现。由此,以段落划分,整个乐章更类似一个ABCABC的有序自由曲式。同时奏鸣曲最典型的调性服从在这一乐章中并不明显,这也削弱了第一乐章奏鸣曲结构的特质。

第二乐章至第三乐章体现了结构上的清晰性(图2)。两乐章均采用复三部曲式。其中第二乐章在结构上稍有变化,整个乐章结构为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但是与A部分的双重二部式不同,再现时,这一部分变为三部性,且最后的a主题基本趋向消散,从而形成一种两头结构上的不均衡。第三乐章则是非常平衡的结构形态。

第四乐章在清晰的基础上,重新展现出一种结构上的模糊(图3)。乐章采用变奏曲作为结构主体,又通过a、b主题插入造成回旋原则的混合,由此第四乐章具备混合曲式的结构特色。

整体四乐章结构上模糊―清晰―模糊的顺序组成了全曲情节的连贯。第一乐章通过引子、副部不断对主部施加影响,造成主部主题不断游移出现,从而使奏鸣曲结构模糊。这种模糊在第二乐章得以继承,同时开始趋向清晰。第三乐章的清晰构成了一道明显的分界,展现由混乱至清晰的转向。第四乐章借由单主题变奏形式展现清晰,同时附加主题的插入,使结构重新模糊化,最后第一乐章引子材料引入,使四乐章构成一种“循环”模式,全曲成为统一连缀的结构连续体。这种连贯性在主题构建与调性安排的合力下形成隐喻意义。

(二)主题构建的同质性

麦克拉蕊将第一乐章中的三种主题形态分别赋予“强硬父权” “犹豫男性” “诱惑女性”的形象定义。依据作曲家宣称的第一乐章引子动机是全曲的胚芽这一说法,可以发现,三种主体形态的确存在一种同质性的特质。

引子动机(或称命运动机)由三种不同形态的音乐进行方式构成。x素材为同音反复三连音节奏形态,y素材为上行三音进行,z素材为下行三音进行。y、z素材中均包含小附点节奏型。这三者正是全曲主题的基本发展动力核心。

主部主题十分另类,作曲家特意标注“圆舞曲”性格用以区分传统奏鸣曲中的主部主题形态。此主题陈述后衍生成具有三部性特征的庞大段落。其中同样具备引子动机的三要素(谱例2、3)。

同时主部主题的陈述虽以bA大调为核心,但因为添加了12个半音,从而使调性不稳固。在主题陈述之后,x素材不断出现尝试帮助其矫正这种调性的模糊。因此,整个主部主题其实包含了引子的全部素材,其实是引子动机的转化。谱例4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同样由两种要素混合构成:一种以频繁的小附点为主要形态,同时还有连绵的下行旋律线条隐伏其中。副部主题中同样包含引子动机三种素材,因此副部主题同样来自引子动机。它与主部主题本为一体两面,或者说是一种行为的两种不同选择。

谱例5第一乐章副部主题

副部主题同样帮助主部主题确立调性。在副部主题引导下,主部主题的调性逐渐明确在B大调,并转化成一段相对稳定的进行曲旋律。随后是引子动机对其进行干预。引子动机的进入及与主部动机的展开构成展开部的中心。第230小节,主部主题被打回原形。随后是主部主题与引子的追逐段落,在针对调性的矫正过程中,283小节主部主题在F大调上明确。

副部主题再现,调性服从F大调,并引导主部主题在F大调上确立。尾声中以弦乐震奏出现主部主题,回到最初调性不稳定状态。这是主部的真正再现,同时也宣告整乐章其他两主题尝试帮助其稳固调性的失败。

第二乐章的主题同样包含了引子的三种元素:Aa主题中y素材,Ab主题则包含x、z素材。B段主题则显然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存在血缘关系。因此可以认为第二乐章其实是对第一乐章的延续。中部B主题在混合舞蹈性因素后调性趋向稳定,正是第一乐章调性稳固失败的延续,同时也是对第三、四乐章的预示。

第四乐章同样可以看到引子主题的变形。欢庆主题与民众主题都包含引子动机的要素。而作为主要变奏主题存在的民歌《田野里有棵小白桦》,如果仔细分析,也能在其中找到引子动机的影子。

谱例9第四乐章 《田野里有棵小白桦》主题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这部作品在主题构建方式方面存在同质性特征。全曲主题基于同一引子动机构成。第一乐章引子、主部、副部虽性格各异又彼此同质。这种构建方式的同质性正是作曲家个人不同心理侧面的展示。主题的同质性昭示一种自相矛盾的痛苦。第二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间的关联是全曲整体情节连贯性的有力佐证,对民歌曲调的借用与融合则暗示随后三、四乐章的发展方向。第四乐章中民歌主题与引子同样构成同质性存在,一方面民歌与“命运”迫力同质,是一种社会权力描述。同时这种迫力来自于自身矛盾的持续与不可和解。

(三)调性设计的隐喻性

第一乐章调性发展脉络,是引子与副部双方面对主部进行的调性矫正过程以及矫正的失败。引子是明确的bA大调,它不断地强制矫正主部主题,希望能帮助其确立调性。主部主题因为添加12个半音而调性模糊。副部旋律一直稳固在bB音上,类似bb小调,随后转为同主音bB大调与bC大调/ba小调(等音代换为:B大调/# g小调)。因此,副部调性具有明确稳定的B/bB音核心。主部在二者争执下选择二者之间的折中F大调,但尾声中受到引子干预,最终退回开始时调性模糊的状态。

第二乐章是进一步矫正以及融合的过程。Aa主题延续B/bB音核心,以bb旋律小调构建。依靠旋律调式的模糊性延续之前的不确定感。Ab主题以f小调/bA大调进行干预。中段B主题,再次选择折中d小调陈述,市井旋律歌调保持了调性与旋律的稳定。再现中Aa主题与B/bB音核心也最终消散。

第三乐章在F大调与A大调中转换,通过F大调完成了与之前d小调的关联, A大调则形成了自第一乐章至第三乐章的调性连接。从严厉的bA大调转换至明亮的A大调。正是幻想中希望的表达――命运的迫近会在民众之中软化或改变。

第四乐章是最后的矫正过程。整个过程并不顺利,通过三次确立才将主题从b小调确立至F大调。第一次转化中,欢庆主题为F大调,而小白桦主题则再次出现在B/bB音核心上。第二次转化,小白桦主题与欢庆主题调性趋向一致,但仍在F/f调游移。直到第三次转化通过bA大调的逼迫,民歌主题最终在F大调上确立。

全曲的调性设计就此构成了一种隐喻的叙事过程。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调性模糊一直存在。引子与副部尝试帮助其稳固调性,但都不成功。这种主部主题调性模糊可以为理解主人公某种特殊心理取向的无法纠正。因此这种“缠绕及矫正”并非来自外界的压迫,更多在于自身识别的困难,针对“自我”的无法明确定位。第二乐章中依旧延续了第一乐章“尝试―干预―放弃”模式。最后调性的明确可以看作是心理层面的调整与放弃。当民歌旋律确定调性时,音乐内容从内心转向外部世界,并连接了第三乐章蒙太奇式的音乐形象。A大调显然是一种幻想中的和解。而第四乐章的三次矫正,则在现实层面陈述矫正过程的困难,最终虽然看似完成了F大调的确立,但这种“确立”最终仍在一种强力干预下完成,其实回到了第一乐章展开部最后的状况之中。这也隐喻了实际上这种矫正或是定位无法成功。

定位的困难决定了全曲结尾的悲剧性。尾声中第一乐章引子动机的突然插入,截断了一种融合的过程。引子动机侵入之后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寂静段,随后的欢腾在短暂的寂静后反衬出一种情感落差。这种落差将音乐从外部重新引至内心世界:虽然外部世界依旧欢腾,但与“我”无关。作品也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营造出了巨大的悲剧性。同时,由于主题的同质性,这种截断并非是对立双方的角力,而是一种自我调整的失败,是一种自我对自我的否定。

文本分析第2篇

ス丶词:情感分析;情感极性;中文文本;评测;语料库

ブ型挤掷嗪: TP391.1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The sentiment analysis has aroused the interest of many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since the subjective texts are useful for many applications. Sentiment analysis is to mine and analyze the subjective text, aiming to acquire valuabl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his paper surveyed the status of the art of Chinese sentiment analysis. Firstly, the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ranularity levels, namely word, sentence, and document; and the research of product review and news review we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Then evaluation and corpus for Chinese text sentiment analysis were introduced. The difficulty and trend of Chinese text sentiment analysis were concluded final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jor methods and key technologies in this field, making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Key words: sentiment analysis; sentiment polarity; Chinese text; evaluation; corpus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Web 2.0技术出现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从单纯地获取互联网信息向创造互联网信息转变。互联网中的博客、论坛、讨论组出现了大量的由用户的主观性文本。这些主观性文本可以是用户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评论,或者是公众对某个新闻事件或国家政策的观点等。潜在的消费者在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时获取相关的评论可以提供决策参考,政府部门也可以浏览公众对新闻事件或国家政策的看法来了解舆情。这些主观性文本每天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仅靠人工进行分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采用计算机来自动地分析这些主观性文本表达的情感,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个热点的研究方向就是文本情感分析或称为意见挖掘。

文本情感分析是指对包含用户表示的观点、喜好、情感等的主观性文本进行检测、分析以及挖掘。文本情感倾向分析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涉及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信息检索、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文献[1-3]对文本情感分析的目的、主要任务以及主流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但主要是介绍针对英文的文本情感分析,对中文文本情感分析并没有重点介绍。本文主要介绍针对中文文本情感分析的主流方法与研究进展。

1 不同粒度的中文文本情感分析

1.1 词语的情感极性判别

判别词语的情感极性是文本情感分析的基础。为了定量地判别词语的情感极性,通常用位于区间[-1,1]的某个实数作为情感权重表示词语的褒贬程度。通常如果情感权重大于0,则词语为褒义词;情感权重小于0,则词语为贬义词。情感权重的绝对值越大则意味着词语的褒贬程度越大。词语的情感极性判别主要有基于语料库和基于词典两种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词语之间的连词以及统计特征来判别词语的情感极性。由连词连接的词语的情感极性存在某种关联,比如由连词“和”连接的词语的情感极性相同,由连词“但是”连接的词语的情感极性相反。Yuen等人[4]利用Turney的点互信息,用小规模的语料库来判别词语的情感极性。具体算法是将情感极性已确定且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作为种子词,通过计算需要判断情感极性的词语与这些种子词的互信息。张靖等人[5]建立基于二元语法依赖关系的情感倾向互信息特征模型,利用特征集合描述情感极性,通过机器学习方法训练分类器,自动判别词语的情感极性。

基于词典的方法是利用中文词典HowNet提供的语义相似度或者层次结构来判别词语的情感极性。朱嫣岚等人[6]提出了基于HowNet 的两种词语情感极性判别方法:分别是基于语义相似度和语义相关场的方法。实验表明,基于HowNet 语义相似度的方法比基于语义相关场的方法准确率更高,词频加权后的判别准确率可达80%以上。李纯等人[7]利用HowNet中的对词语的定义与描述,建立褒贬倾向比较强烈的词语组成种子词,并结合上下文的影响,采用一种计算方法来计算普通词与种子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来判别普通词的褒贬极性。杜伟夫等人[8]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词语语义情感极性计算框架,将词语语义情感极性计算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通过基于HowNet提供的语义相似度和基于共现率的语义相似度构建词语的无向网,利用以最小切分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对无向图进行划分,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好的扩展性。柳位平等人[9]挑选常用的情感词构成一个基础情感词语集,并采用词语相似度方法计算出每个词的情感倾向权值,提出的情感词权值计算方法不要求种子词数量相等。

1.2 语句的情感分析

语句的情感分析主要任务包括对语句的主客观性的区分,对主观句的褒贬性的判别,以及对语句中情感倾向的细粒度提取,包括对与情感倾向表达有关的评论持有者、评论对象、评论的倾向性及强度等。例如,句子“我认为索尼笔记本电脑质量不错而且外观漂亮”。该句中评论持有者是“我”;评价对象是“索尼笔记本电脑”,“质量”,“外观”,其中“索尼笔记本电脑”是间接评论对象,“质量”和“外观”是直接评论对象;“不错”和“漂亮”显示评论倾向褒义,其中“漂亮”的褒义强度要大于“不错”。

叶强等人[10]在NPOS语言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卡方(CHIsquare)统计方法提取中文主观文本词类组合模式,建立中文双词主观情感词类组合模式2POS模型来自动地判断中文语句的主观性程度。实验表明采用2POS模型的分类器对主观句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接近目前英文同类研究的结果。姚天P等人[11]利用领域本体来抽取主观句的主题以及它的属性,然后在句法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主题和情感描述项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决定语句中每个主题的情感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手工标注的语料进行比较,用于识别主题和主题极性的改进后的主谓结构极性传递算法的 F 度量的性能有所提高。オ

熊德兰等人[12]提出了基于知网的语义距离和语法距离相结合的句子褒贬倾向性计算方法利用夹角余弦法对语义倾向进行了改进。党蕾等人[13]提出采用否定模式匹配与依存句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分析了修饰词极性以及否定共享模式,确定修饰词以及扩展极性的定量和否定共享范围,提出依存语法距离的影响因素来计算中文语句的情感倾向,并且在否定模式匹配后改进语句极性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实等人[14]根据中文语言的特点,借鉴关联规则对英文评论产品挖掘的方法,通过构建中文短语提取模式,定义中文评论中的邻近规则和独立概念,提出了面向中文网络评论的产品特征挖掘方法,数据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刘鸿宇等人[15]使用句法分析结果获取主观局中候选评价对象,同时结合基于网络挖掘的点互信息(Pointwise Mutual Information,PMI)算法和名词剪枝算法对候选评价对象进行筛选,再通过分析主观句句型归纳相应的分析规则,使用无指导的方法完成评价对象在主观句中的情感倾向性判断。

1.3 篇章的情感分析

篇章级的情感分析是指将文本从整体上区分为褒义、贬义或中性。谭松波等人[16]使用中文分词及词性标注工具ICTCLAS解析并标注中文文本,分别采用文本频率、CHI统计量、互信息、信息增益四种特征选择方法,以中心向量法、 K近邻、 Winnow、 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作为不同的文本分类方法,在不同的特征数量和不同规模的训练集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文档频率特征表示方法优于其他特征选择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优于其他分类方法。在足够大训练集和选择适当数量特征的情况下,文本的情感倾向分类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文本的主题不同对分类的结果有影响。孟凡博等人[17]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关键词模板的文本褒贬倾向判定系统。该系统定义了关键词类别、 建立了关键词库、 关键词模板库,并设计了模板匹配算法和文本褒贬倾向值算法, 对测试文本进行关键词及模板匹配进而判断测试文本的褒贬倾向。李寿山等人[18]具体研究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中文情感分类上的应用,并且采用一种基于 Stacking 的组合分类方法,用以组合不同的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在所有领域都能够获得比最好基分类方法更好的分类效果。

2 不同类型的中文文本情感分析

2.1 产品评论的情感分析

文本情感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对互联网上出现的大量产品评论进行挖掘与分析,主要目的是能够比较精确地发现产品的优缺点。产品评论的挖掘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并获取产品的特征或属性,定位用户的主观性评论,抽取评论搭配,判别用户评论的褒贬。产品评论的挖掘基本上是基于语句的情感分析。但是由于产品评论的主题就是产品名称,评论的持有者就是默认的使用产品的用户,所以产品评论的挖掘的重点是提取产品的特征及对应的情感词。产品特征分为显示特征和隐式特征:显示特征是指直接在评论中出现描述产品某个特征的名词;隐式特征没有明确出现在评论中但隐含表达了。

黄永文等人[19]首先对产品的规格文档进行挖掘获得产品的特征及其关系,再采用基于BootStrapping 的弱监督机器学习方法对用户评论抽取产品的描述特征和规格特征的层次关系,先提供少量的产品特征作为种子集合,自动进行文本模式的抽取,再用抽取得到的模式抽取新的产品特征。这种方法可以看成是半自动方法,开始阶段需要人工提供少量的产品特征作为种子。宋晓雷等人[20]提出了一种不依赖外部资源的无指导评价对象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综合使用词形模板和词性模板,采用模糊匹配方法和剪枝法抽取候选评价对象;然后从候选对象集中采用双向Bootstrapping 方法识别出产品评价对象;最后通过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产品评价对象进行聚类,实现从评价对象中自动抽取产品名称和产品属性。那日萨等人[21]对产品评论评价和情感进行模糊建模,建立了消费者评价和情感模糊语料库,并结合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偏好,提出一种新的产品综合评价和情感计算方法。

2.2 新闻评论的情感分析

新闻评论大部分是对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的看法。通过对新闻评论的情感分析可以了解民众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总体评价,掌握当前的舆情信息,特别是热点事件的舆情信息。

Tsou等人[22]在 Yuan 等人研究工作基础上对汉语报刊上有关四位政治人物褒贬性的汉语新闻报道进行了分类研究。在研究中,首先通过标记语料库获得文本中的极性元素 ( Polar Elements),然后主要采用了三个度量指标,即极性元素的分布(Spread)、极性元素的密度(Density)和极性元素的语义强度(Intensity)来对每个文本进行统计,得出文本褒贬分类和强度大小的结果。徐军等人[23]用朴素贝叶斯和最大熵模型分别对新闻及评论语料进行了情感分类研究,发现选择具有语义倾向的词汇(特别是形容词和名词)对情感分类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采用二值作为特征项权重相比采用词频作为权重的方法更能提高分类的准确率。并且最大熵模型比朴素贝叶斯的分类效果明显好。周杰等人[24]选取不同的特征集、特征维度、权重计算方法和词性等因素对网络新闻评论进行分类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陶富民等人[25]构建了一个面向话题的新闻评论的情感特征提取框架,通过对那些热门话题构造对应的情感特征表来达到改善情感分析的效果。

3 中文文本情感分析评测及资源

随着中文文本的情感分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为了推动中文情感分析技术的发展,国内第一个情感分析方面的评测(Chinese Opinion Analysis Evaluation,COAE)[26]于2008年举办第一届。COAE目的在于推动中文情感分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建立相关的分析语料库。COAE 共设置6个任务,可分为 3个方面:一是中文评价词语的识别和分析,属于词语级的情感分析评测;二是中文文本倾向性相关要素的抽取,主要是抽取句子中的评价对象,以及对于其观点的倾向性判别,属于语句级的情感分析评测;三是中文文本主客观性及倾向性的判别,属于篇章级的情感分析评测。

除了COAE提供了产品类的评价语料库,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谭松波博士提供的较大规模的中文酒店评论语料,约有 10B000 篇,并标注了褒贬类别,可以为中文的篇章级的情感分类提供一定的平台。

中文的评价词词典资源有NTU 评价词词典(繁体中文)和HowNet 评价词词典。NTU 评价词词典由台湾大学收集,含有2B812 个褒义词与8B276个贬义词。HowNet 评价词词典包含 9B193 个中文评价词语/短语,9B142 个英文评价词语或短语,并被分为褒贬两类。而且该词典提供了评价短语,为情感分析提供了更丰富的情感资源。

文本分析第3篇

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表示:“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1]刘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弊端——忽视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目前,教师多注重对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讲解。解读作品时,教师多因循一种模式:介绍作家生平,简介情节,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而很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本身,通过细读文本来归纳总结知识点。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强调了文学史教学必须重视对文本的解读:“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文学史。”[2]因此,外国文学教学需要重视对文本的细读,形成以细读文本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的科学教学结构。文本细读是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3]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立足点就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面对文学文本的专业审美阅读能力。新批评的先驱瑞恰兹提出细读法的目的即:“为若干角色比我们目前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分辨能力和提高对于所读所闻的理解能力的教育手段铺路搭桥。”[4]21世纪,文本细读进一步发展,摆脱了传统形式主义文本阅读与社会历史语境相脱节的局限性,进化为新形式主义的一种文本阅读方式,开始将作者因素、语境因素和读者接受因素等纳入其中,形成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文本解读方式。本文出现的“细读”即接近于新形式主义的“细读”,因此更接近该词的中文本意——“仔细的阅读”。

二文本细读的阅读范式

本文以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的分析为例,力图探索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课堂实践问题,并提出几种文本细读的具体阅读范式。

(一)专题研究与文本细读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专题研究为依托,以文本细读为提供论据的途径来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本人在解读《包法利夫人》时,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确立了“解读爱玛的幻想图示与欲望错位”的专题,并结合文本细读,为自己的论点提供了充分的论据。首先,进行第一层次的文本分析:从爱情、生活、伴侣三个角度分析爱玛的幻想图示。爱玛因阅读浪漫传奇小说而形成的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被称为“包法利主义”。她耽于幻想,心中已形成一个既定的幻想图示,这个图示为她的欲望提供了明确的坐标。“幻想不仅以虚幻的方式实现了欲望,它的功能更像康德所说的‘先验图示’,幻想构成了我们的欲望,为欲望提供坐标系。”[5]P39提供理论依据后,结合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爱玛的幻想图示和欲望坐标。爱情幻想图示:“这东西对她来说就像一只玫瑰色翅膀的大鸟,飞翔在诗意的美丽的天空中。”[6]“爱情应当骤然而至,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仿佛九霄云外的狂飙,吹过人世,颠覆生命,席卷意志。”[6]P96“玫瑰色”、“诗意”、“狂飙”这些词的色彩和属性暗示爱玛欲望的爱情是浪漫、奇幻,充满激情的。生活幻想图示:“在她眼里,巴黎比海洋还大,笼罩在玫瑰色的云雾中,……他们过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傲然于天地之内,翱翔于风雨之中,带有几分神奇的味道。”[6]P57“他们”指贵族,爱玛加在贵族身上的形容词有:“超越世俗的”、“神奇的”,动词有“傲然”、“翱翔”,这些词透露出爱玛对贵族及其生活方式的美化和神秘化,暗示她渴望过上一种经主观美化而显得超凡脱俗、自由不羁的上流贵妇生活。伴侣幻想图示:“他可能很漂亮、聪明、有地位……”“;假如哪里有一个既壮实又漂亮,生性勇敢,有细腻多情,有诗人的情怀,又有天使的外貌……”[6]P44“漂亮”、“壮实”、“天使的外貌”是对伴侣外表的幻想,而“勇敢”、“细腻多情”、“诗人的情怀”则是对伴侣内在素养的期待,“有地位”则暗示理想伴侣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归属是贵族绅士而非平民百姓。由此可见,爱玛欲望的伴侣是一位内外兼具的优秀贵族绅士。其次,进行第二层次的文本分析:从爱情、生活、伴侣三个角度分析爱玛的现实生活图示。经济地位和婚姻状况决定了爱玛的幻想图示必然遭遇残酷的现实。现实爱情图示:爱玛用“例行公事”来形容夏尔表达爱情的方式。现实中的爱情“就像吃完一顿单调的晚饭之后,人们照例准备吃点心一样”平淡无奇,沉闷单调。现实生活图示:现实中的爱玛只能与“这些愚蠢的小市民”一起过着庸俗平凡的小市民生活,丝毫不能超凡脱俗,“傲然于天地之内”,“翱翔于风雨之中”。现实伴侣图示:爱玛的丈夫夏尔是一个平庸的乡村医生,“谈话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内容平庸……不会游泳,不会击剑,什么也不能教你,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想。”[6]P126他没有优越的社会地位,没有卓越的外表,更缺乏深邃的内涵。最后,进行第三层次的文本分析:分析幻想图示与现实图示分裂、矛盾的深层原因:爱玛的幻想图示及其体现的欲望坐标与她的现实身份发生了错位。简言之,爱玛的欲望与现实身份不符。爱玛的欲望和幻想图示都来自于他者——修道院学校的贵族同学和浪漫骑士小说中的贵妇人。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与他者的欲望相同;人所欲望的就是他者所欲望的。”[7]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出证据:“他可能漂亮,聪明,有地位,她在修道院时的老同学没问题都是嫁的这样的人。她们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她们会住在城里,街上车马喧闹,剧院里人声鼎沸,舞厅灯火辉煌。”另外,在成长旅程中,爱玛阅读了大量浪漫骑士小说,这些小说使爱玛幻想自己是古堡中的贵妇人,盼望着英俊骑士骑着黑色骏马从旷野深处奔驰而来。爱玛的欲望不是自发的,而是来自于“他者”,爱玛的同学和小说中的贵妇人即拉康所说的“他者”,爱玛所欲望的爱情和生活正是他者所欲望的。爱玛的欲望是贵族阶层的欲望,然而她的现实身份则是小市民,欲望与身份的错位注定了她的悲剧人生。

(二)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文本细读结合

教师提供批评方法和理论视角,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文本细读。本人提出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包法利夫人》,并明确了解读的具体切入点——男性视域中爱玛的身体,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有关爱玛身体描写的片段,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文本片段。学生发现文本中爱玛的身体是叙述所注视的对象和焦点,但她的身体缺乏形象上的完整性,破碎成局部或转喻为饰物。文本中几乎没有对爱玛的详细肖像描写,她的身体形象只是支离破碎地、印象式地呈现在三位男性人物的视域中。例如,鲁道尔夫视觉下的爱玛是这样的:“牙齿长得美,眼睛黑黑的,脚也很小巧,模样儿就像巴黎女人。”莱昂“在她肩上看到‘出浴妃子’的琥珀肤色;她有着封建贵族女子修长的腰肢。”[6]P259“她的指甲白得使夏尔吃惊,晶莹有光,”[6]P15此外,学生还能从叙述者口中找到关于爱玛身体的一些零碎细节描写,它们同样是吉光片羽的,如“棕色的眸子”、“黑油油的睫毛”等,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身体的呈现。只有在死后,作为一具尸体,爱玛的身体才以完整形象呈现:“被单从她的胸前倾斜下来,直到膝前,然后又上升,直到脚趾尖。”[6]P326然后,向学生阐述相关的女性主义理论:身体是性别权力支配与斗争的领域,女性身体是父权制权力凝视与规约的对象与客体“。视觉领域——更确切地说,位居现实主义叙述中心的视觉领域里的身体不可避免地联系着窥视癖,在注视中的投入,传统上被界定为男性的,其对象是女性的身体。”[8]P148在父权制文化的视觉领域中,女性身体沦为男性主体窥视的欲望客体。女性身体被抽空了精神内核与主体自我,沦为纯粹的欲望对象与他者,呈现为一堆支离破碎的肉体碎片。由此引导学生运用上述理论解读文本片段,并得出结论:“爱玛•包法利没有身体——没有她自己的身体。她的身体是看她的男人们社会性的、幻想性的建构。”[8]P114爱玛的身体始终处于被三位男性人物注视的位置,而观看与被观看者之间通常有一种欲望关系,这意味着爱玛的身体是男性人物欲望的对象。在三位男性人物充满欲望的凝视下,爱玛的身体不可能得到理性层面的认识,她的浪漫情怀和理想追求不可能被理解——她的身体和精神世界都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

文本分析第4篇

    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表示:“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1]刘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弊端——忽视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目前,教师多注重对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讲解。解读作品时,教师多因循一种模式:介绍作家生平,简介情节,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而很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本身,通过细读文本来归纳总结知识点。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强调了文学史教学必须重视对文本的解读:“离开了文学名着,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文学史。”[2]因此,外国文学教学需要重视对文本的细读,形成以细读文本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的科学教学结构。文本细读是美国新批评派的文学主张之一,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包括词语的选择和搭配,隐呈程度不等的意象的组织等。”[3]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立足点就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面对文学文本的专业审美阅读能力。新批评的先驱瑞恰兹提出细读法的目的即:“为若干角色比我们目前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分辨能力和提高对于所读所闻的理解能力的教育手段铺路搭桥。”[4]21世纪,文本细读进一步发展,摆脱了传统形式主义文本阅读与社会历史语境相脱节的局限性,进化为新形式主义的一种文本阅读方式,开始将作者因素、语境因素和读者接受因素等纳入其中,形成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文本解读方式。本文出现的“细读”即接近于新形式主义的“细读”,因此更接近该词的中文本意——“仔细的阅读”。

    二文本细读的阅读范式

    本文以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的分析为例,力图探索文本细读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课堂实践问题,并提出几种文本细读的具体阅读范式。

    (一)专题研究与文本细读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专题研究为依托,以文本细读为提供论据的途径来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本人在解读《包法利夫人》时,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确立了“解读爱玛的幻想图示与欲望错位”的专题,并结合文本细读,为自己的论点提供了充分的论据。首先,进行第一层次的文本分析:从爱情、生活、伴侣三个角度分析爱玛的幻想图示。爱玛因阅读浪漫传奇小说而形成的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被称为“包法利主义”。她耽于幻想,心中已形成一个既定的幻想图示,这个图示为她的欲望提供了明确的坐标。“幻想不仅以虚幻的方式实现了欲望,它的功能更像康德所说的‘先验图示’,幻想构成了我们的欲望,为欲望提供坐标系。”[5]P39提供理论依据后,结合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爱玛的幻想图示和欲望坐标。爱情幻想图示:“这东西对她来说就像一只玫瑰色翅膀的大鸟,飞翔在诗意的美丽的天空中。”[6]“爱情应当骤然而至,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仿佛九霄云外的狂飙,吹过人世,颠覆生命,席卷意志。”[6]P96“玫瑰色”、“诗意”、“狂飙”这些词的色彩和属性暗示爱玛欲望的爱情是浪漫、奇幻,充满激情的。生活幻想图示:“在她眼里,巴黎比海洋还大,笼罩在玫瑰色的云雾中,……他们过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傲然于天地之内,翱翔于风雨之中,带有几分神奇的味道。”[6]P57“他们”指贵族,爱玛加在贵族身上的形容词有:“超越世俗的”、“神奇的”,动词有“傲然”、“翱翔”,这些词透露出爱玛对贵族及其生活方式的美化和神秘化,暗示她渴望过上一种经主观美化而显得超凡脱俗、自由不羁的上流贵妇生活。伴侣幻想图示:“他可能很漂亮、聪明、有地位……”“;假如哪里有一个既壮实又漂亮,生性勇敢,有细腻多情,有诗人的情怀,又有天使的外貌……”[6]P44“漂亮”、“壮实”、“天使的外貌”是对伴侣外表的幻想,而“勇敢”、“细腻多情”、“诗人的情怀”则是对伴侣内在素养的期待,“有地位”则暗示理想伴侣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归属是贵族绅士而非平民百姓。由此可见,爱玛欲望的伴侣是一位内外兼具的优秀贵族绅士。其次,进行第二层次的文本分析:从爱情、生活、伴侣三个角度分析爱玛的现实生活图示。经济地位和婚姻状况决定了爱玛的幻想图示必然遭遇残酷的现实。现实爱情图示:爱玛用“例行公事”来形容夏尔表达爱情的方式。现实中的爱情“就像吃完一顿单调的晚饭之后,人们照例准备吃点心一样”平淡无奇,沉闷单调。现实生活图示:现实中的爱玛只能与“这些愚蠢的小市民”一起过着庸俗平凡的小市民生活,丝毫不能超凡脱俗,“傲然于天地之内”,“翱翔于风雨之中”。现实伴侣图示:爱玛的丈夫夏尔是一个平庸的乡村医生,“谈话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内容平庸……不会游泳,不会击剑,什么也不能教你,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想。”[6]P126他没有优越的社会地位,没有卓越的外表,更缺乏深邃的内涵。最后,进行第三层次的文本分析:分析幻想图示与现实图示分裂、矛盾的深层原因:爱玛的幻想图示及其体现的欲望坐标与她的现实身份发生了错位。简言之,爱玛的欲望与现实身份不符。爱玛的欲望和幻想图示都来自于他者——修道院学校的贵族同学和浪漫骑士小说中的贵妇人。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与他者的欲望相同;人所欲望的就是他者所欲望的。”[7]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出证据:“他可能漂亮,聪明,有地位,她在修道院时的老同学没问题都是嫁的这样的人。她们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她们会住在城里,街上车马喧闹,剧院里人声鼎沸,舞厅灯火辉煌。”另外,在成长旅程中,爱玛阅读了大量浪漫骑士小说,这些小说使爱玛幻想自己是古堡中的贵妇人,盼望着英俊骑士骑着黑色骏马从旷野深处奔驰而来。爱玛的欲望不是自发的,而是来自于“他者”,爱玛的同学和小说中的贵妇人即拉康所说的“他者”,爱玛所欲望的爱情和生活正是他者所欲望的。爱玛的欲望是贵族阶层的欲望,然而她的现实身份则是小市民,欲望与身份的错位注定了她的悲剧人生。

    (二)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文本细读结合

    教师提供批评方法和理论视角,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文本细读。本人提出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包法利夫人》,并明确了解读的具体切入点——男性视域中爱玛的身体,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有关爱玛身体描写的片段,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文本片段。学生发现文本中爱玛的身体是叙述所注视的对象和焦点,但她的身体缺乏形象上的完整性,破碎成局部或转喻为饰物。文本中几乎没有对爱玛的详细肖像描写,她的身体形象只是支离破碎地、印象式地呈现在三位男性人物的视域中。例如,鲁道尔夫视觉下的爱玛是这样的:“牙齿长得美,眼睛黑黑的,脚也很小巧,模样儿就像巴黎女人。”莱昂“在她肩上看到‘出浴妃子’的琥珀肤色;她有着封建贵族女子修长的腰肢。”[6]P259“她的指甲白得使夏尔吃惊,晶莹有光,”[6]P15此外,学生还能从叙述者口中找到关于爱玛身体的一些零碎细节描写,它们同样是吉光片羽的,如“棕色的眸子”、“黑油油的睫毛”等,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身体的呈现。只有在死后,作为一具尸体,爱玛的身体才以完整形象呈现:“被单从她的胸前倾斜下来,直到膝前,然后又上升,直到脚趾尖。”[6]P326然后,向学生阐述相关的女性主义理论:身体是性别权力支配与斗争的领域,女性身体是父权制权力凝视与规约的对象与客体“。视觉领域——更确切地说,位居现实主义叙述中心的视觉领域里的身体不可避免地联系着窥视癖,在注视中的性欲投入,传统上被界定为男性的,其对象是女性的身体。”[8]P148在父权制文化的视觉领域中,女性身体沦为男性主体窥视的欲望客体。女性身体被抽空了精神内核与主体自我,沦为纯粹的欲望对象与他者,呈现为一堆支离破碎的肉体碎片。由此引导学生运用上述理论解读文本片段,并得出结论:“爱玛?包法利没有身体——没有她自己的身体。她的身体是看她的男人们社会性的、幻想性的建构。”[8]P114爱玛的身体始终处于被三位男性人物注视的位置,而观看与被观看者之间通常有一种欲望关系,这意味着爱玛的身体是男性人物欲望的对象。在三位男性人物充满欲望的凝视下,爱玛的身体不可能得到理性层面的认识,她的浪漫情怀和理想追求不可能被理解——她的身体和精神世界都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

文本分析第5篇

一、文本解读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文本解读不能脱离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谓知人论世,但作为语文教材的文本,既有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称为文本背景,也有作为教材选文的特殊时代背景,称为选文背景。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兼顾这两个背景,这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及母语教育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选文有特殊的要求,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此体现教育目标,这是课程的特性,对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就需要有两个背景知识,即文本背景和选文背景,这在解读鲁迅作品时特别明显。由于鲁迅作品的特殊性,特别是他的有些作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其作品思想的深刻性和揭示国民劣根性的锋芒,使建国初的语文教材编撰者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把鲁迅作品当作一种单纯的工具,这种教育工具论观点的形成,是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封闭、保守而导致的被外国列强侵略以此激发出的革命热情有关。但如果我们的教师只是看到了选文背景,没有考虑到文本背景,在解读文本时,就可能误读误解。比如对鲁迅的散文诗《雪》的解读,有的教师就没有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作品,把作品视作美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是机械地根据一些教条,把这篇语言刚劲优美,情感浓烈独特的名篇肢解成了说教的标本,这样就远离了作品的真实,在具体的作品讲解中有的教师分析道,在文章中,鲁迅“把自己在北京的革命斗争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紧紧地联系起来”了。这样的分析显然不符合作家当时的思想,不是对作品的真实解读,不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感受作品,不是真实的鲁迅。这样的分析就没有从文学的角度,从文本的背景来解读文本。其实,鲁迅作品的革命性是思想方面的变革,是作家从他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感悟的,是他对历史文化的痛彻反思中得出的,不是政治家为了实现一种理想而为老百姓设计的蓝图。所以,鲁迅作品的革命性只能从思想方面去理解,特别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已经阻碍了我们国家走向现代化文明的一些落后因素,鲁迅进行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深刻揭示,这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至今中国人都还在受惠。所以,著名学者王富仁先生在《〈呐喊〉〈彷徨〉综论》中提出“回到鲁迅那里去”的观点,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这样的真知灼见对解读鲁迅作品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客观地讲,语文教师对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不甚理想,误读误解情况严重,突出表现在文本的教条化解读多,真实有深度的解读少,如此,无法使中学生从鲁迅作品中获取成长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像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神的底子”。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真实的鲁迅作品解读,回到鲁迅那里去。联系文本背景,解读文本尽可能地接近作品的真实,不误读不曲解作品。比如我们在解读《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应该充分考虑作家的意见,即这篇小说主要表现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小说中的人物表现、语言描写实际上都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都没有孔乙己的地位,他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被毁灭的。

二、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的契合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基于课堂教学的解读,文本解读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因此,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的契合就是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注意的问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与一般研究者的文本解读的区别就在于,语文教师要把文本解读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语文教学。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任何文本,特别是经典作品在进入中学语文教学时,都应该经过教学化处理,即应该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像鲁迅作品,在真实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应该主要给中学生讲哪些内容;如何让中学生真实理解鲁迅作品的语言;鲁迅精神的复性结构中如何选择最有利于中学生精神成长的部分;如何检测和评价中学生掌握鲁迅作品的情况……结合中学生实际把文本解读转化为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在真实解读鲁迅作品的基础上给中学生构筑健全的精神,以此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增强其精神能力,这在今天的中学教育中尤其显得重要和必要。一些学者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有助于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可以合理地借鉴运用于教学中,比如对鲁迅的小说《故乡》的解读,王富仁、钱理群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重视对“故乡”的深层挖掘。王富仁认为作家写了三个“故乡”,即回忆中的、现实的、理想中的;[1]钱理群认为“《故乡》里分明有两个故事:他人的故事——闰土的故事与‘我’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2]这种对《故乡》的深度挖掘,在教学上就会避免教条化,不仅注重闰土的命运及意义,而且关注“我”的命运及精神历程。同时,对小说的叙述、描写等表现手法的教学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些解读成果经过教学化的处理都可以合理地移植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没有与课堂教学契合,漠视作品的教学化处理,就容易教条化地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就会误读误解作品,例如,有学生对鲁迅的散文名篇《秋夜》开篇的那几句很不理解,即“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的学生举例反驳说:“鲁迅这样写,老师说是佳句;如果我说‘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男人,另一个也是男人。’老师就会说是废话。”学生这样的困惑除了没有理解作家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深刻思想感情外,还没有认识到文学语言和一般叙述语言之间的区别,在《秋夜》的开篇那几句话,是典型的文学语言,其特点是含蓄、富有表现力,开篇的单纯意象和第二段的“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的语句,表现了个体生命在特定情形下的独特感受,而这种感受和体验又是作家自身独有的,这是鲁迅的,不同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下的感受,也不同于徐志摩在康桥的感受,当然,这些感受没有好坏之别。但作为表现这种感受的文学语言却有高低之别,在《秋夜》中,鲁迅在开篇正是用这样的单纯甚至单调的意象,引发一些联想,真实地抒写了一种个体生命的孤寂感,开篇的语言与全篇的语言风格是统一的。而学生的例句则是一般叙述语言,这种语言只要求准确、简洁。学生用一般叙述语言的要求来衡量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自然会感到迷惑不解。

三、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师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文本解读的基础,教学素养是文本解读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保证,所以,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需要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面对思想内涵丰富的鲁迅作品,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才能真实解读文本,这既体现在对鲁迅作品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上,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上。小说《药》的结尾有一个细节描写,说的是坟旁的树上蹲着“一只铁铸般的乌鸦。”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解这一细节时,问学生:这只乌鸦象征着什么?全班五十多位同学不知如何做答,最后老师的答案是:“乌鸦象征着反革命,‘铁铸般的’极言其力量之大。”[3]这位教师之所以这样讲,就在于他对《药》的解读有问题,特别是对小说结尾的解读是误读误解,在《药》的结尾,作家只是渲染了一种绝望、凄冷的气氛,凭空添的花环正如作家所说:“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4]显然,也不能把花环的寓意理解为“革命”。从教学的角度,对《药》的结尾的讲解应重点放在表现手法上,引导学生体会作家是选择哪些意象来渲染气氛的,而意象的含义不应该作简单化的臆测。把“乌鸦”的寓意视为“反革命”,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文本解读上的体现,这种解读思维模式就把内涵丰富的作品简单化和教条化了。如此的解读进入教学则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阅读行为(这是一切真正的批评思维的归宿)意味着两个意识的结合,即读者的意识和作者的意识的结合。”[5]由于在教学中没有对鲁迅作品进行真实的解读,无法让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识,其教学方法也基本上是把教学参考资料上已经明确的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从教学的角度讲,就没有体现教学过程,因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教师的所有努力是为了学生进步,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进步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师有无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6]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更是如此,教师需要在真实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作品,让学生建构起他们对鲁迅作品的知识图式,这远比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当然,这样就要求教师具备把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的课程意识,有良好的教学素养,所以,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不是单纯一个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文本解读、课程设想、教学分析的综合过程,需要教师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个老话题,但正如文学经典一样,需要常读常新,真实深入的文本解读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也能促进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0,(21-22).

[2]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孔庆东等著.审视中学语文教育[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比]乔治•布莱.批评意识[M].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本分析第6篇

关键词:文本分析模式;功能翻译理论;源语文本分析;功能;翻译目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16-02

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德国功能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她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以下简称《模式》)。她的功能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老师卡塔琳娜・赖斯的影响。此外,德国功能学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还包括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其核心思想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也是功能学派理论之一,她认为翻译是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1]。

《模式》中提出的文本分析模式始终是以翻译为导向的,即无论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还是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都要紧紧围绕翻译功能。虽然诺德在《模式》中提出的关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理论与赖斯、弗米尔和赫尔兹-曼塔里的理论大有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功能翻译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更加注重分析源语文本的特点。

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

诺德深受德国功能主义的影响,她认为原文和目标文本首先是 “忠实――自由――对等”的关系。通常人们都期望翻译能够“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所有相关特点,并且期望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对等。人们习惯将对等概念等同于忠实概念,所以不遵守对等标准的目标文本在原则上被认为是不恰当的翻译。因此,逐字翻译和直译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翻译,因为它们“过于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特点。另外,改译、自由重写和意译同样不被视为翻译,因为它们对原文处理的自由度太大。“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而是由译文目的所决定。”[2] 因此,在翻译中译者往往会因过分注重翻译目的而背离原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概念。

“功能加忠诚”理论是诺德针对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提出来的。曼塔里认为文本只是实现交际功能的工具,它必须完全从属于其目的,由此,她认为在翻译中目标文本可以完全脱离源语文本。然而,诺德对此并不认同,她认为“没有源语文本,就没有翻译”[2]。诺德注重对源语文本功能的分析,认为译者在了解源语文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将该功能与委托者所要求的目的语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预定的功能相比较,去除掉源语文本中那些没有用的成分”[2]。尽管“功能”对翻译过程起决定性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除去原文,译者还应该对目标文本的环境负责,对翻译的发起人和受众负责,译者的这种责任就称为“忠诚”。

二、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不同的翻译目的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能够帮助译者理解源语文本的功能及特点,该模式能够同时为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及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语篇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该模式注重源语文本的分析,而原文分析包括文内因素和文外因素。

(一)理论基础――语篇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

语篇语言学又称 “‘语篇分析’或‘篇章分析’”[3],其核心思想“语篇是一种交际活动,可以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因素来实现”[2]也是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的核心概念。翻译通常发生在交际情景中和语言单位基础上,诺德将此处的语言单位称为“文本”: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

罗伯特・博格朗和沃尔夫冈・德雷斯勒将语篇称作“交际事件”[4]。作为交际事件,其必要条件是情景,情景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至少两个交际参与者组成,他们能够并且自愿为某一目的借助语篇彼此交流。语篇是一种交际行为,因此,交际功能不仅是语篇的基本组成成分,它还能决定语篇的生成。

赖斯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她的翻译导向的文本类型理论,在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的基础上,她区分了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诉求文本。赖斯和弗米尔注重以功能为基础的文本类型,他们认为通过将源语文本归入某种类型的文本,译者可以决定在目标文本中要实现的功能对等层级。事实上,只有在译文目的要求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实现对等的前提下,文本类型才能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源语文本分析的要点

交际功能决定文本性,而文本的语义和句法特点都应该从属于交际功能。只要能实现交际功能,接受者甚至可以把语义不连贯的话语当作文本。原文中交际情景的因素决定交际功能,这些因素是文外因素。此外,与文本直接相关的因素是文内因素。

概括说来,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中源语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文本媒介、交际场所、交际时间、交际动机和文本功能。

分析文本发送者信息在于获知发送者意图。发送者意图决定了目标文本的结构、内容及形式,此外,它与忠诚原则有很大关联。由于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的接受者的情景往往不同,在翻译中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也格外重要。文本媒介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总的说来,文本媒介决定了接受者对文本功能的预期。交际场所包括文本创造和接受的场所。语言在用法和规则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历经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交际时间的分析也有必要。在原文分析中,译者需要对比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制作的动机,从而找出动机的差异对翻译决策的影响。文本功能因素分析文本试图实现的交际功能,由此,译者能够理解源语文本特有的功能,从而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除了文外因素,原文分析还包括文内因素: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

“赖斯用一个问句囊括了主题和内容两个因素:文本发送者讲了什么?”[2]前提在此处指语用的或情景的前提,说话者往往假定一个前提条件,并且认为听话者清楚它。文本构成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有章节或段落等,而微观结构通过句法结构、词汇衔接和超音段特征来标识。非语言因素包括面对面交流中的副语言成分(如手势)和书面文本中的非语言成分(如图表和商标),有时,非语言因素在传递信息时甚至比语言文本更有效。主题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词汇的选择,而词汇又反映了文本的意向性、读者取向和文本功能,此外,词汇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句型结构的分析包含“句子的建构和复杂性、主句与从句在文本中的分布、句子长度和为保持文本连贯性的连接手段”[2]。在书面文本中,超音段特征由斜体、加粗体和括号等视觉方式表现出来;在口头文本中,超音段特征由调位强度、转调、音高和响度的变化等听觉方式表达。

三、实用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诺德提出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是着眼于译员培训的,该模式以功能理论为基础,对于“译员培训最有应用价值的三个方面是:翻译纲要、源语文本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2]

“翻译纲要”来源于德语bersetzungsaufrag,亦可译成“翻译任务”或“翻译指导”,它多含有职业翻译的意思,指翻译发起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翻译纲要应该明示或暗示地包含以下内容:预期的文本功能、 译文接受者、文本接受时间及地点、文本媒介和文本制作或接受的动机”[1]。译者只有清楚地分析了翻译纲要,才能了解翻译目的,从而做出相应的翻译决策。

原文分析可以决定翻译的可行性、原文中的哪些信息与预定的译文功能相关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此外,对原文功能与翻译目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决定原文中哪些信息应该保留,哪些要根据译文的功能进行调整。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翻译问题,诺德认为在翻译教学中,首先应该区分翻译问题和翻译困难,翻译问题是客观的,与译者的翻译能力和工作环境无关,它包含“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2]。翻译困难是主观的,取决于译者个人的知识能力、翻译目的及翻译工作条件。在翻译教学中要对翻译问题做系统的研究,通过让学员在翻译过程的最初阶段认识到翻译问题,该模式可以使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模式》非常重视源语文本的分析,因为作者认为原文分析能够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提供依据。然而,译者在职业翻译中要根据翻译纲要选择翻译策略。如果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功能相同或一致,对原文进行详尽的分析很有必要,但是倘若不同,既然译者往往是根据译文功能选择翻译策略,为什么还要求译者如此详尽地分析原文及其文本功能呢?此外,在处理原文和目标文本的关系问题上,诺德主张遵守“功能加忠诚”原则。可是“功能加忠诚”原则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若原作者的意图与翻译发起人的要求相同,这条原则便也可行。但是,“当译文目的与原文目的不同时,译者该忠诚于翻译发起人还是原作者或读者呢?”[5]

四、结语

作为功能翻译界的领军人物,诺德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翻译观念的影响。诺德支持目的论,但是又不完全赞同弗米尔的观点。根据目的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然而这似乎给予了译者太大的自由,因此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来限制译者的自由度。虽然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存在些微缺陷,但是正如《模式》中的绪言所说,该模式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它是非常笼统的,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文本分析,因而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文本分析;二是它又是非常具体的,可用来分析各种各样的翻译问题。”[2] 所以该书对职业译者及翻译学生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翻译教师及翻译研究者也有参照意义,为翻译研究做出了巨大的开拓性贡献。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安・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王克非,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6-78.

[2]Nord, C.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2nd edi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10-167.

[3]张美芳.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2,(5).

文本分析第7篇

关键词 情感分析 情感词抽取 语料库 情感词典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网络已经进入到了“交互式网络”时代。人们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同时,也直接在各种网络平台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这些主观性文本每天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仅靠人工进行分析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易造成信息遗漏。

因此采用计算机快速地进行文本信息分类和情感信息的抽取,通过挖掘和分析文本中的立场、观点、情绪等主观信息,对文本情感倾向做出判断,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即文本情感分析。

1文本情感分析概述

情感分析是指分析发表者在传达信息时所隐含的情绪状态,对发表者的态度、意见进行判断或者评估。文本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涉及统计学、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

文本情感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文本信息来判断发表者的情感倾向,主要利用底层情感信息抽取的结果将情感文本单元分为若干类别本文将分别从情感词抽取、语料库和情感词典构建、主观分析三个方面对文本情感分析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介绍了实际应用。

2情感词抽取

情感词又称极性词、评价词语,特指带有情感倾向性的词语。评价词语的抽取和判别,主要方法可分为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统计方法 (表情符号可以视为情感词的一种)、利用词典计算相似度方法。

2.1基于语料库的情感词抽取和判别

利用大语料库的统计特性,其最大优点在于简单易行;缺点是可利用的语料库有限,评价词语在大语料库中的分布等现象并不容易归纳。Wilson T等人对主观性文本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挖掘大量的主观性文本形成主观表达式库,并基于此完成文本的主客观分类和褒贬分类。RILOFF E等人用手工方法制定模板并以此选取种子情感词,通过使用迭代的方法可以获取名词词性的情感词。

2.2基于词典的情感词抽取及判别方法

使用词典中的词语之间的词义联系挖掘评价词语,其最大优点是获取情感词全面、准确,缺点是存在一词多义现象。朱嫣岚等人提出基于HowNet词的语义相似度和语义相关的情感词极性计算方法。Yang C等人使用PMI(Point wise Mutual Information),通过计算一个词和已知极性的种子词(或表情符号)的点互信息量,推断该词是不是情感倾向词。王昌厚等人基于模式的Bootstrapping方法,从微博语料中抽取情感评价词,通过模式划定新词的边界,跨过新词识别的过程,直接进行情感倾向词的抽取。

3语料库、情感词典构建

语料库:WIEBE J等人建立多视角问答语料库对535篇广泛来源的新闻进行了语句级人工标注,而且对语句的低层进行了标注,标出了情感文本的发表者、对象、极性、强度等要素。除了情感,还标注了情绪、推断、信念等。

情感词典:STONE P等人收集了1915个褒义词和2 293个贬义词,并按照极性、强度、词性等打上不同的标签,对于词汇还列出不同的义项,可以区别不同义项和词性下的褒贬极性,也相当于对每个单词都构建了一组语义消歧规则。HowNet评价词词典,包含9193个中文评价词语,9142个英文评价词语,并被分为褒贬两类。

4主观分析

在情感分析中,分析意见的属性与语句上下文正确理解对判断情感极性至关重要。属性极性判定的步骤为:(1)对句子进行词性标注;(2)提取句子中所有的名词利用挖掘算法寻找频繁项集;(3)对频繁项集的项进一步筛检;(4)从文本中抽取出包含特征词的句子(情感句);(5)通过对情感词的极性定位结合句子中可能出现的程度副词和否定词做出抽取属性的倾向性判定。

5文本情感分析应用

(1)用户评论分析与决策

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前,消费者可以获取相关的评论可以提供参考,提供者可以通过评论进一步改进产品或者服务质量。LIU B等人研究并开发的产品信息反馈系统,利用网络上的顾客评论资源,提取并统计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评价,采用可视化方式显示统计和比较结果。

(2)舆情监控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公众对新闻事件或国家政策的看法来了解舆。朱元波在其硕士论文中设计了在线网络挖掘系统,对组织网上串联进行监督。

6结语

本文就国内外文本情感分析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重点介绍了文本情感分析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情感词抽取、语料库和情感词典构建、主观分析,最后文本情感分析实际应用进行了概括。文本情感分析,特别是中文文本情感分析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立公,朱俭,汤世平.文本情感分析综述.计算机应用,2013,33(6):1574-1578.

[2] 朱嫣岚,闵锦,周雅倩等.基于HowNet的词汇语义倾向计算[J].中文信息学报,2006,20(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