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程序实训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12-22 14:21:05
程序实训总结

程序实训总结第1篇

编程 实训教学 程序设计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了程序设计语言后,除能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外,不能应用计算机语言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掌握计算机语言的理论基础,然后是把计算机语言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的获取无疑要通过理论课堂,应用能力要靠实践,现在的计算机语言课程设置也都是按照“理论+实践”模式,那为什么学生学过语言课后普遍认为不会写程序,不会应用计算机语言这个工具呢?本文在分析计算机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综合实训的组织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机会,锻炼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初步的创新能力。

2.目前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实践教学由课堂实践教学、综合实训、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环节组成。

课堂的实践教学针对教学内容的,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课外实践教学对于程序设计来说锻炼机会较少;毕业设计的完成往往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通过程序设计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因此,在校阶段的综合程序设计实训尤为重要,要通过综合实训锻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为专业服务。

二、理论课注意调整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心理作用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评价大多数是一个字“难”,普遍感觉课程很难,会把这门课当做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对待,本人认为这样对学习语言课是不利的,计算机语言和我们日常讲话说的“汉语”是一样的,都是交流的工具,只不过汉语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计算机语言是人和计算机之间交流的工具,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目的是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是想和不会说汉语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一样,那我们要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和讨论,就需要计算机明白我们的意图,计算机如何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呢,就是通过约定好的计算机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想法,所以计算机语言是表达我们人类想法的工具。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计算机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才会更好地建立让计算机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才会更好地应用计算机语言转换自己的思想,才会意识到只有通过多编程多练习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这样的工具。

三、调整课程设置模式,加强课内实践环节

目前,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安排大多采用“2+1”的课程模式,也就是每周2个学时的理论课和1个学时的实践课,实践课的安排一般采取“两周一次”的方式,即每两周才上一次实践课,每次课2个小时。例如,对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语言来说,三种控制结构会在2~3次课完成,但是学生会用控制结构处理实际问题需要多练习多编程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学生,应该针对每一种结构(例如选择结构)给出多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写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建立遇到同一问题多种解决路径的实际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采用选择结构。但是按照“2+1”的课程设置模式,课内实践的时间不足以保证对单一知识点的很好掌握。因此,加大课内实践的时间是有必要的。近几年,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c/c++语言课程调整为“3+2”模式,每周有实践课,每周的理论课中增加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实验课前分析,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四、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组织和实施

进行程序设计综合实训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程序设计的理解并体验团队的合作精神。因此对于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指导以及考核都要以综合实训的目的为核心。

1.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

学生能编出具有完整功能的实用程序时,会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是最好的原动力,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因此确定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很重要。

关于内容的安排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一系列现有题目中选择。我们编写了程序实训指导书,在书中列出了24个题目供学生选择,这24个题目分数据库管理、游戏设计、图形、算法设计等分类,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实训题目。

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自己选题。鼓励学生根据本专业所学专业课,自己选择在专业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程序设计实训过程来完成。这种方式需要学生提前写一个报告,包括简单的选题内容,以及准备采取的方法,指导老师根据报告决定该选题是否能作为实训选题,并且提出补充建议。

2.综合实训的指导方法

综合实训采用结对编程的模式,两个学生选择一个选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整个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指导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出现的问题。

3.成果考核和成绩评定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考核必不可少。一个完整的实训过程必须要有总结报告,总结能使学生发现收获和不足,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实训结束要求提交的资料

完成题目的基本要求,提供正确的源程序;

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符合要求,给学生一个实训报告的模版,其中包括实验内容、设计步骤、程序流程、主要算法设计、总结与体会等。

(2)考核方式

按照平时考勤、程序源码、实训报告三方面,按照2:3:5的比重考核打分,最终成绩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五级评分制。

五、总结

从多个年级学生的实践结果来看,加强课内实践,重视综合实训,并且严格实训组织和内容选择,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极大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凌.“程序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怎么做[J].计算机教育,2006,(8).

[2]李丽琼,刘彦宾.从培养创新能力入手改革程序设计实践教学[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

程序实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NET;实训教学;具体实施;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195-03

作者简介:邹珺(1981-),女,硕士,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NET软件开发。

课程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开设了.NET课程,各院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开设课程学期、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会有所差异,但基本上涵盖了C#程序设计基础、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NET企业级应用开发等课程。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NET作为一个跨语言的平台,已成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网站的常用工具。软件相关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训教学是软件相关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较大比例的学时。因此,.NET课程实训教学可采用“案例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企业级程序开发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程序开发工作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实训教学的依据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一门专业课程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为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进行灵活应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并注重培养其职业能力、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1]。

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目前主要采用“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方法,它是教和学互动的模式。 其基本思路是:以“项目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项目导入(实践)学生思考、分析、回答、教师评议、总结(理论)扩展应用(实践)的方式进行,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注重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代码编写等方面的能力,针对课程中的育人因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创设和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创新和道德意识以及创业能力[2]。

课程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

“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编码熟练的前提下开发项目案例的能力,因此 “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非常重要。对于实训教学的实施条件主要有5方面:

①该实训过程对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项目案例说明,并与实践相结合;

②与企业生产过程或实际的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③学生有机会独立进行项目案例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系统测试等;

④有明确而具体的项目案例成果展示;

⑤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性,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3]。

只有满足了上述条件,这个实训教学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课程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

现以《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为例,说明“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4.1课程定位

《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以“培养学生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C#实现.NET命令行程序、运用C#/WinForms实现.NET 窗口程序、运用 实现数据库应用程序”为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了C#程序设计基础、SQL数据库基础等课程基础上,通过该课程学习,并通过后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强化,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4.2实训教学设计理念

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软件设计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进行课程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4.3实训教学设计思路

(1)以“.NET”为载体,依据IT企业的“软件工程师岗位要求”,确定“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为核心,突出“理论必需,应用为主”,将IT企业中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涵盖等实用技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学”和“做”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具有从事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意识和基本控制技能。

(2)教学过程中,模拟完成企业“项目案例”贯穿整个实训教学过程,将实训内容置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问题、项目导入(实践)学生思考、分析、回答、教师评议、总结(理论)扩展应用(实践)的方式进行,使实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学生从项目案例中掌握使用窗体控件连接、查询和操作数据库以及DataGridView显示和操作数据库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一定经验,能将实训内容应用于实践,实现工学结合。

(3)教学组织上以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作为切入点,实现真实“工作”和“学习”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企业工作者”负责完成具体任务,在模拟企业工作情景中得到锻炼。教师要成为教学策划和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

4.4项目案例的确立

项目案例的确立非常重要,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标准(正确答案、美感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当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在项目案例开发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或策略上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本课程选择“考试管理系统”项目作为整个实训教学的项目案例,将该项目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并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逐步展开教学,将《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到本项目的各个模块中。该项目容易理解、规模适中,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比较感兴趣。

4.5项目案例的开发

(1)实训环境:计算机实训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并安装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软件。

(2)学生分组:一般一个班级大约40人左右,3~5人分为一组。学生首先自由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个小组成员要责任明确,并选择一个沟通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小组人员的任务分配、项目进展情况检查和人员协调工作。

(3)实训教学设计:①每个项目组成员依据个人特长进行职能分工,比如,界面设计、代码编写、数据管理、文档撰写,这样可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②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项目案例开发的过程、各个阶段产生的文档和项目整体效果等内容后,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开发,如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辅助解决,这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巩固知识;③严格按照企业软件开发的流程进行管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每个阶段、每个项目组必须将自己的工作文档化,这是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④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要注重团队意识,学生之间要协作,要善于沟通、表达和配合。 每个项目组都有自己的任务,项目组必须上交每个阶段的文档(如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文档、验收报告、软件使用说明书等)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每个阶段召开评审会议,检查技术上是否符合约定的规范,做到分工明确,组织有序,项目经理全程监督和协助;⑤学生在实训结束后,要提交实训报告及软件,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有针对性地对系统中的关键内容提出问题,项目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教师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学生的表现情况给出成绩[4]。

课程实训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学生在丰富自己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不断进行探索钻研的过程,在实训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项目化实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以职业、创新和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设计思路。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很重要,主要包括方法总结和技术总结。方法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完成的最佳解决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术总结中,“一题多解”是比较好的环节,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给学生进行阐述,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评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由此,学生一方面学到了更多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全面吸收整个项目的精华。同时,教师应结合企业实战项目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工作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技术进行解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5]。

目前编程语言种类很多,掌握一种语言编写程序以后,再用另一种语言写程序就很容易上手。学生都是从编程零基础开始,对于从未编程写代码总会缺乏自信,只有通过“案例驱动式”实训后才会比较有信心。

综上所述“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对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能起着相当大的正面促进作用,最终让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社会交往和团队精神等素质。作为教师,要对“案例驱动式”实训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进行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杨丽波,朱迅.项目教学法与项目化实训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马海峰,李军华.高职“程序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姜万昌,郭健.基于项目的.NET实训课程教学探究[J].软件导刊,2011(11).

[4]陆琳琳,王雅轩企业实训项目与计算机教学的融合[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6).

[5]谭晓兰.高职院校课程实训内容探讨与确定[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NET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程序实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 实训 设计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Java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培养的核心技能,本课程设计是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上设置的,在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中占有核心地位。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环节。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学生用Java语言设计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软件的分析、设计、调试和总结,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法的设计

(1)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网络程序设计Java》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给出相应的题目或项目,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实训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弄清实训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实训项目所需的知识、操作方法或步骤,并写出详细的实训报告。

(2)实训考核方法

通过设计答辩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训报告和答辩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考评。

考核标准包括:

1.设计与实训报告 (20%);

2.程序的可用性,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充性(30%) ;

3.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20%) ;

4.答辩水平(20%)。

5.态度和纪律 10% (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1)java系统程序开发

资产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网络购物系统、网络聊天室、人事管理系统、选课系统、论文管理系统、新闻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等。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完成。

(2)Applet程序开发

做一个广告屏,显示一段文字,如图1所示,能够对文字的颜色、风格、字体、字号等修改。

要求:做成APPLET程序或APPLICATION程序;用APPLETVIEWER运行;能够在网页中运行。

(3)游戏开发

1.五子棋双人对弈

开发游戏性程序,例如五子棋双人对弈程序、扫雷程序,根据学生情况,此部分为选做内容。

五子棋双人对弈程序要求:

①按“重新开具”可以开始新的一局。

②需提示当前该哪方下棋,并提示已下棋子的信息。

③一方赢时游戏结束。

2.俄罗斯方块游戏。

说明:以上内容为模板内容,其它题目也可自己设计,但难度要相当。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由指导老师审定。

(4)总体要求

1.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正确;

2.系统设计要实用;

3.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4.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四、授课计划与学时安排

(1)教师介绍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方法和安排。(4学时)

(2)学生消化信息、完成设计报告。(6学时)

(3)教师审查设计报告。通过审查的学生的设计报告,然后调整确定实施方案。 (4学时)

(4)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程序设计环节指导老师作必要的现场指导。(20学时)

(5)验收并简单考核。(4学时)

(6)撰写总结和实训报告。(2学时)

五、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由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承担。

六、课程设计地点

计算机中心机房或者学院专业机房

程序实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实训项目;Java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181-02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Java程序设计》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目前该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线进行教学,每一单元配备相应的实验环节,但实验之间缺少整体联系,独立性太强,学生上机实验时仅仅是将课本上的案例或是上课时所讲的例题在计算机上实现,没有从总体上融会贯通Java的整体内容,造成了学生理解的困难,达不到实践的目的,不能学以致用。

1.1 培养目标

《Java程序设计》旨在讲授Java语言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常见开发工具,如JDK、Eclipse等的基本设置和使用,熟悉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Java程序设计》课程目前课时安排共56学时,理论部分占32学时,实验部分占24学时。根据理论内容总共为本门课程安排了11个实验,如表1所示:

1.3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是以Java语言为主,侧重于介绍概念、理论,由于Java程序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授课教师普遍感觉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理解困难,不能学以致用。目前《Java程序设计》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培训单一,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

(2)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案陈旧、内容单一,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实用性,影响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不断深化与提高。

(3)实验评价体系设计不科学,缺乏详细的实训目标、任务和考核方式。

2 教学改革的探索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ava程序设计》将把实训与课程教材内容、实验内容相结合,全面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理论课与实践课同步进行,“做中学”与“学中做”交替开展。

2.1 实训教学设计

《Java程序设计》的实训改革强调“边学边做,融理论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思路,从实训内容、实训方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探索。主要内容如下:

1)整合教学内容

在“Java程序设计”中采用案例教学,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充分体现“讲练结合,教学合一”的教学思想。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

3)培养实践能力,改革实验内容。

4)改革实训考核方式。

2.2 实训项目设计

实训课可以分阶段分层次三步走,如表2所示:

1)基础验证型实训项目,主要是针对每一章的实验指导。

2)小型综合实训项目,学生从备选题目中选取题目,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小项目。

3)综合创新型实训项目。

2.3 实训考核设计

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学习期间的各项成绩组成,包括平时表现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最终成绩的构成如图1所示:

1)平时作业、考勤占总成绩的20%;

2)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根据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累计考核,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通过成果展示、演讲等方式进行,考核点为:

①程序设计的可用性,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充性;

②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③项目报告;

④演讲与展示水平。

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成果展示、项目组互评、综合答辩相结合,如图2所示:

(3)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 教学改革的实践

基于实训项目的JAVA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在部分班级中开展试点改革,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了校内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项目团队,角色扮演的形式共同完成实际项目的开发,学生项目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海峰,李军华. 高职“ 程序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 陈红红.融入软件工程思想的C/C++实训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7).

程序实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0.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上机编写程序来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为其前导课程,是对其前导课程知识的巩固、实践与提升,是ACM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通过此次实训为程序设计比赛和ACM大赛输送人才,使更多的学生在全国的各种编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编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企事业单位输送程序设计人才。

本人根据C程序设计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并以本校2010级软件班学生为试点进行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1实训内容单一

实训教学内容应该首先根据C语言的特点对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引入针对性较强的典型综合实例,从程序整体向各个核心知识点渗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训项目,内容应覆盖学生所学的知识,突出实用性,内容最好为学生所熟悉领域或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如果学生层次不一,可以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不同的实训内容。

1.2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分析程序设计过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单一实训手段要达到这一目标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运用多种实训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编程有个很好的理解过程。

可以引入多种教学方法。以前的实训课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课堂是由老师主载,学生是被动的学习,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转变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

(1)基于ACM模式的教学方法。ACM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具体的问题讲授概念与理论,辅以课堂讨论,做习题等多项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深入有关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加深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利用网站进行程序设计。以往的教学是按照基础知识、循环结构语句、结构体语句等知识点的顺序进行讲解。基于ACM的教学方式是按照习题所属知识类别进行理论讲解,离散数学、初等数论、数值计算、人工智能、动态规划算法、图算法等知识点进行讲解与练习。ACM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基础学科很好地运用于程序设计当中,有利于知识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做练习时举一些趣味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基于ACM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如下:

①知识分类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

②ACM所选的题目趣味化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题目所含知识面广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④分组培养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

⑤学生讲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2)讨论式教学法。由于每一道程序题可以有不同的编写方法,答案不唯一,所以很适合使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以三人为一个团体进行分组,在组内讨论编程方法,上机编写程序并进行验证,由组内推举成员向大家进行讲解和演示,有不同编程方法的组可以继续演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并选出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最小的程序,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任务驱动法。在实训课堂上,学生需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依照实训任务完成实训。题目由易到难,知识点由单分支到多种分支情况的应用,这样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及编程由易到难的编写过程。

1.3考试一锤定音

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所以不能以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检验过程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引入过程性考核思路,总成绩分部累加。采用平时计分和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每节课的发言演示情况来给出平时等级,一学期进行累计,按累计成绩进行排名,前三分之一学生可以免去最后的考核,以平时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这样也可以激励大家踊跃发言,剩下的学生参加最终考核,最后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最后一次考核的成绩各占一部分比例来组成。通过实践检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后,考核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用过程性考核思想后,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检验学生的学习接受掌握情况,加大了课程全程质量监控力度,课程考核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后真正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核结果公平、有效,这也是现在倡导的全过程考试。

2.总结

通过对C程序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并对2010级软件班学生进行试点后,使学生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C语言的数据结构、程序结构、语句以及控制结构的使用方法,能用程序设计技术解决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掌握在实际开发环境下进行编辑、编译、连接、调试和运行的方法;综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嵩.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6,(35).

[2]王美娜.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4).

[3]曾鸿.基于项目的软件工程综合实训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4]王丽娟.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分析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程序实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开放式教学;情境教学

一、训练目的和要求

《侦查程序与措施》是侦查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侦办刑事案件的基本思路、程序方法(从受案、立案、 采取侦查措施、破案到侦查终结)、侦查措施以及侦查文书等内容,是侦查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侦查程序与措施》的实践训练,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创造了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配合专题教学设计的各项训练方案,是“导演”各项训练的剧本。训练的设计思想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各类刑事案件的情境,以侦查小组为基本侦查主体,展开措施实施、文书制作等方面的专项训练,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训练,促使学生养成严格执法、依法办案、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办案程序和侦查措施,培养学生独立办案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实施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协同作战意识。

二、训练的组织与保障

(一)训练的内容和准备。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训练,负责训练的准备工作,包括训练方案的设计,时间的安排,场所的选择,经费、器材和耗材的准备,与相关部门人员的协调,对学生的组织与动员等。

(二)训练的人员保障。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亲手操作而不是简单观摩,训练分多组进行,需要多名教师对训练过程进行指导、答疑,以保证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因此,完成训练需要教研室和实验室教师,尤其是承担同一课程教学的相关教师共同配合。

(三)训练的时间保障。如果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内不能完成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学院规定的调课程序选择合适的时间,教务处负责协调与其他课程的时间冲突。

(四)训练的物质保障。训练所需的器材、耗材由实验室提供;训练所需的经费由实验室根据学院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关部门解决训练经费问题。

三、训练内容

(一)受理、审查、立案训练方案

1.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受案的程序,热情接待报案人并制作报案笔录,针对案情作出相应的处理,制作相关法律文书。

2.训练内容

训练时,设计一起抢劫杀人案件。学生作为接报案件的人员,要做好报案笔录,填写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采取紧急措施,然后根据案件的管辖范围,移送相应的公安机关处理。

3.训练步骤

训练前的准备:学生以 4人为一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教师提前设计案例,注意各环节的配套协助,并设计一些问题;准备纸张、印泥等器材。

实习步骤:教师作为报案人,向实习小组报案;学生询问报案人,制作报案笔录、填写接受案件登记表;报案人提供犯罪分子的人身特征及逃窜方向,接报人应采取紧急措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给领导批示,领导决定立案的,制作《立案决定书》。

4.考核标准

受案程序已经掌握(20%);报案笔录的内容全面、格式正确、提问方式得当(20%);《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的各项目填写正确、用语规范(20%);对案件的紧急处置恰当(20%);《呈请立案报告书》文书制作语言流畅、用语准确、形式规范(20%)。

(二)调查询问训练方案

1.训练目的

掌握寻找、发现询问对象的方法;掌握询问的方法及技巧;熟练掌握询问笔录格式、制作方法及要求。

2.训练内容

设计好一案例,类似于综合测评,略去实地勘查部分,侧重于寻找、发现询问对象及制作询问笔录。

3.训练要求

掌握调查询问的基本方法;迅速准确寻找访问对象;规范制作询问笔录。

4.训练步骤

(1)训练前的准备:准备材料纸、印泥、墨水等训练器材;学生三人为一小组,九人为一大组,每个大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由部分学生扮演案件中不同身份的被询问对象的角色。

(2)实习训练:设计案情;学生根据案情,选择询问对象;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3)训练总结:学生小组总结,大组进行书面总结;指导教师就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作总结。

5.考核标准

寻找、确定对象(20%);询问方法是否恰当(30%);询问程序是否规范(10%);询问笔录格式是否规范(10%);询问的内容是否全面( 30%)。

程序实训总结第7篇

很久以来,初中作文教学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训练体系,目前统编教材一直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教材没有明确的写作知识讲解和写作序列安排,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亦是一片空白。调查显示,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没有计划性,没有自己的教学系统。也就是说许多教师写作教学随意性强,教师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如何进一步改革作文教学,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作文教学有效性,是指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会表达、乐于表达;教师通过系列的方法指导有效训练学生实践、感悟、表达,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序列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熟悉程度。序列是指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所遇到的材料的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知识体系。

2.于漪说: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

3.江苏语文教育家洪宗礼认为:写作教学要有序、善引、求活,作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解决目前作文教学训练无序化、随意化、低效化的问题。

2.探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高效作文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作文训练序列和高效的作文课训练模式。

3.力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对象

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高效作文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作文训练序列和高效的作文课训练模式。

研究的对象:选择辽宁省抚顺市不同层次的四所学校――15中、23中、41中和长春学校的师生作为研究的实验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跟踪研究实验学校的教研活动及作文课堂教学,适当召开观摩研讨活动,通过观摩研讨不断修正、完善和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和作文训练序列,使研究过程更科学、更合理。

2.经验交流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及时对课例、理论讲座进行分析。实验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提炼教学经验,定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总结完善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序列

3.调查法:每学期定期调查实验学校教研活动及作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召开课题会,制定研究方案,明确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4年5月)

1.课题培训、理论学习。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提高各自的理论素养。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作文教学现状,走进名师作文课堂,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确立子课题。

2.明确作文训练目标,构建作文训练序列。语文学科课题组成员依据新课程标准,初步构建了作文专项训练序列,实验学校进行了以“提高作文训练有效性”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开展了作文周序列训练活动,通过课例研究、经验交流,总结作文指导方法,将研究引向深入。

3.结合校园活动构建“实践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最近两个学期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训练序列注重方法指导,但同学的作文与生活实践联系得还不是那么紧密,本学期我们把学生作文专项训练序列和学生活动序列相整合,构建了“实践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例如,今年的第一场雪,基地校语文教师带领学生打雪仗,并让班主任录像,然后回到教室指导场面描写。学生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有了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之后,写作的方法变得可以触摸,作文训练事半功倍。引来源头活水,哪能不渠清如许,我们的作文训练正在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构建阅读和写作双向促进序列。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文的学习,生成写作方法,学习教材经典文章的写法,模仿作文。我们依据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确立作文专项训练的内容。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训练学生人物描写;在讲《安塞腰鼓》一课时训练学生进行场面描写;讲《藤野先生》一课时训练学生如何选材和剪裁;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既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又学习了写作技巧,生成了写作智慧,可谓双赢。

5.加强三级教研,做到作文修改序列化,构建作文评改模式。为了让有效作文教学研究走向深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更为立体的多维的方法,教研员带领一级中心组,进行课例引路、理论讲座,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学区片头学校带领本学区教师积极开展观摩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校际交流,提升教研品位。

东片学区构建了作文评改模式。作文评改的模式:专项批改,总结问题――范文引路,生成方法――例文共改,实践升级。

(1)专项批改,总结问题:教师每次的作文批改都是有所侧重的,侧重在作文训练专项上,及时批改总结学生在作文上存在的问题。

(2)范文引路,生成方法:引领学生通过对星级作文和精彩片段的鉴赏,生成写作方法。

(3)例文共改,实践升级:首先,修改内容专项化――分点突破。根据作文专项训练的内容确定修改内容,有所侧重地进行专项修改,由浅入深,目标集中,把每一个专项的写作方法学明白,会运用。如我们在作文专项训练中按“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锤炼语言――推陈出新”的序列进行训练,那么,作文修改就贯穿于每个环节中,而且是训练的重中之重;其次,修改过程序列化――循序渐进,因为作文训练分专项按序列逐层进行,因此作文修改也是如此,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是一次仅修改一个专项,有重点,有梯度进行,不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逐步提高。先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学会不跑题,确立中心,再进行“选材剪裁”学会选择典型事件,详略得当去写,然后进行“布局谋篇”使结构更为合理,并学会使用铺垫、呼应、悬念等技巧。再之后进行“锤炼语言”,语言做到不仅流畅,而且拥有自己的风格。最后,精益求精训练“推陈出新”,在以上各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写出不同于他人的优秀篇章;最后,修改结果成果化――将优秀作文集结成集,使学生获得手稿变铅字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激发学生改作文的热情。这种训练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点燃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课题研究中,西片学区开展了题为如何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的教研活动。创新了作文评改课教学模式,作文评改课具体设计为“多边互评――写法指导――修改升格”的思路。

6.组织作文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作文竞赛,每年参加一次全国作文大赛,优秀作品向各类作文选或文学杂志上推荐,并通过学校校报刊登,在校内进行交流展示。

7.对每一次活动情况都进行统计分析,做好追踪档案。课题成员组及时交流分析,研究反思,并撰写论文或报告。

(四)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12月)

课题小组成员总结研究成果,整理师生材料,对二、三阶段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研究成果鉴定。为进一步广泛推广做好准备。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构建了作文训练序列,作文评改模式。

1.七年级作文专项训练序列:(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2)细致刻画人物。(3)具体生动叙事。(4)以小见大。(5)选材与剪裁。(6)联想和想象。

2.八年级作文专项训练序列:(1)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丰富思想。(2)用情境与细节,突出人物形象。(3)托物言志。(4)渲染和烘托。(5)运用设置线索、伏笔照应、悬念过渡等常见手法布局谋篇。

3.九年级构建了作文基本要素训练序列,具体包括:(1)审题立意。(2)选材和剪裁(3)布局谋篇(4)锤炼语言。(5)推陈出新。

(二)构建作文评改模式

1.专项批改,总结问题――范文引路,生成方法――例文共改,掌握方法。

2.多边互评――写法指导――修改升格

(三)实验教师们编写了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

实验教师们编写了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得到全区师生认可并广泛采用。

校本教材――1.作文专项训练之审题立意。2.作文专项训练之选材与剪裁。3.作文专项训练之渲染与烘托。4.作文专项训练之场面描写。5.作文专项训练之细节描写。6.作文专项训练之情节波澜。7.作文专项训练之语言描写。

九、今后的研究设想

1.争取在作文指导序列的指引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给他们更广阔的更有创造性的习作空间,写出更多更优秀更有个性的习作。

2.争取将我们的作文训练序列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相整合,使作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总之,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目标、系统地进行,深入到学生中去查漏补缺,有序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发现高效课堂密码》